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公文精選

中共XXX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工作意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XXXX的開局之年,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義重大。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暢通經濟循環、擴大內需、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推動全面綠色轉型發展謀劃和推進改革,全面承接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任務,持續加大自主改革力度,更好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

中共XXX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工作意見

一、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塑造振興發展新優勢

(一)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制定《XXXX市國有資本佈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十四五”規劃》、《XXXX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啓動組建XXXX交通投資公司,推進與省交投集團深度合作,加快盤活交通系統國有資產。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體系,落實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實施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完善“個轉股、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機制,加快培育一批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

(二)完善創新發展制度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省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實施舉措,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產學研合作,鼓勵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級、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創建建三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制定建三江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建立廳市科技合作會商機制。出臺加強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落實《關於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配套文件。

(三)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制定我市配套政策。推進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按省部署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暢通市場主體對隱性壁壘的意見反饋渠道和處理迴應機制。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展“互聯網+流通”,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打造我省東部區域物流中心。複製推廣XXXX電商產業園建設經驗。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落實好省知識產權執法協作工作機制。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帶動經濟圈,融入哈爾濱兩小時經濟圈,依託牡佳高鐵、佳鶴鐵路改造等項目建設,構建以XXXX爲中心的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羣1小時經濟圈。

(四)完善經濟治理體制機制。落實省關於促進消費相關政策措施,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穩定大宗消費,拓展服務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制定相關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持續推進農信社產權制度改革。深入實施“紫丁香計劃”,培育上市後備企業,支持企業上市。

(五)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落實省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對俄爲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合作,推進對俄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跨境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跨合區建設,着力規劃打造開放合作平臺,推動形成對俄開放新格局。積極推進黑龍江(中俄)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同江片區創建工作。完善中俄沿邊開放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示範區綜合配套功能。持續推進地方間區域合作,實現與中山市對口合作優勢互補。

(六)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健全政企溝通機制,鞏固擴大“走千企訪萬戶”成果,深入推進落實領導幹部聯繫服務企業制度和走流程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深化“一照多址”,進一步爲企業鬆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優化事業單位佈局結構,整合機構編制資源。按權限完成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審批工作,按省有關要求完成機構職能編制規定、政事權限清單和章程管理的審批工作,高質量完成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市、縣機關事業單位所辦企業脫鉤。完善營商環境考覈評價體系。推行行政審批信用承諾制改革。建立市場主體包容免罰制度。推進“數字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有序推動政務大數據管理、共享、應用制度化、法治化。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推行政務服務線上線下集成融合。深入推進企業登記“多證合一”改革,擴大事項整合範圍,提升企業市場準入便利度。推廣樺南縣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強鄉擴權”改革試點經驗。

二、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

(七)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出臺《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責任分工方案》,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深化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養管理機制改革。推進樺南縣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國家級試點示範。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四個三”示範創建工程。 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和分類處理,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

(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黨政同責抓糧食安全,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障能力,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220億斤以上。健全農產品市場流通儲備體系。深入落實《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出臺《XXXX市黑土地保護指導意見》,探索實施“田長制”,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休耕輪作制度試點。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出臺《XXXX市農作物種業提升工程實施意見》,以東風區爲中樞,以樺川縣、郊區爲兩翼,開展農作物種業提升工程建設,積極爭取樺川縣、郊區入選國家級制種大縣,建設東風區建國種業小鎮,帶動全市農作物、畜禽、漁業等種業建設全面提升。

(九)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穩慎推進樺南縣國家級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推進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創新閒置農村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路徑。

(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運用,完善集體經濟組織選舉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集體經濟“空白村”“薄弱村”,2021年力爭實現村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0%。加強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建設,提升綜合性交易服務,有效盤活集體資產資源。

(十一)深化農業金融保險改革。逐步推廣“農業大數據+金融”模式,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穩妥開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業務,形成多元化抵質押融資模式。擴大大災保險承保規模,繼續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以獎代補試點。

(十二)大力推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推廣蘭西模式,制定出臺《XXXX市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工作推進實施方案》,培育多種形式的託管服務組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力爭全程託管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十三)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探索創新支持保護工具和實施機制,落實省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聚焦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落實省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要求,落實省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

(十四)深化供銷綜合改革。通過創新供銷社組織、服務、經營模式,推進落實供銷社“培育壯大工程”,積極打造爲農服務主渠道、主陣地,進一步增強爲農服務能力,鄉鎮基層社覆蓋率提高到95%以上。

三、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十五)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落實省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力爭10月底前完成掛牌,構建省市縣三級融合聯動、分級運營、多渠道傳播、多終端發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實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內涵提升行動,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媒體+政務+服務”運營模式,APP下載量達到本地常住人口數量20%。

(十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健全完善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編制《XXXX市文化強市規劃(2020—2025)》和《XXXX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加快推進東北小延安紀念館、東北銀行錢幣博物館、XXXX文化中心、三江口文旅綜合體等項目建設。貫徹落實國家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合江省委省政府舊址、松花江鐵路橋頭堡重點文物的保護。落實省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出臺《XXXX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制度》,完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長效機制。

(十七)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貫徹落實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貫徹落實關於文化企業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推動文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快推進宣傳文化系統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重要宣傳陣地迴歸公益屬性。探索成立《青少年書法報》傳媒公司、XXXX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院。

(十八)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支持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機制,圍繞建黨100週年,開展“三江之聲”“文化進萬家”“社區文化節”等文化惠民活動,舉辦百場羣衆文化展演活動,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有效解決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提高城鄉公共文化覆蓋率和服務效能,爲人民羣衆提供內容豐富、優質高效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推進基層圖書館、文化館達標建設。

四、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十九)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入額遴選機制,探索建立員額遞補機制。完善申訴事項回覆、督辦機制。加快推進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和涉案財物管理信息平臺推廣應用。

(二十)深化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制定《XXXX市委政法委員會政治督察暫行辦法》和《XXXX市委政法委員會派員列席同級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民主生活會暫行辦法》。完善“四類案件”識別監管機制,強化審判監督管理數據集約管控,賦能審判監督管理新途徑。健全檢察機關聽證審查制度,探索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案件適用範圍,建立公開聽證工作方式。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按照全省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標準,推動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完成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加強對戒毒、社區矯正、司法鑑定、公證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

(二十一)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制定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意見。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治理體系,打造網格化服務管理2.0升級版,全面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水平。

五、全面深化民生領域改革,提升人民羣衆生活品質

(二十二)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制度,推動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持就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創新和拓寬技能人才成長路徑,構建勞動者終身培訓機制。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完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制度,穩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進一步提高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加快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體系,全市新增公租房租賃補貼500戶。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落實省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建設。

(二十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平穩啓動大學聯考綜合改革,統籌做好高中基本辦學條件保障工作。按照規定落實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入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制定《XXXX市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XXXX市中國小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完善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機制。落實《黑龍江省中國小教師減負工作清單》,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家校協同育人機制,推進勞動教育、家庭教育、校園文化三個示範校建設。

(二十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爲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行藥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採購改革。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省促進生育與社保、就業等相關政策配套銜接的具體措施,按省部署開展取消再生育審批改革試點。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

(二十五)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快建立多層級、立體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機構、綜合和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方聯動疾病防控機制,強化聯防聯控實效。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爭取省級區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六、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高生態治理水平

(二十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全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完成市、縣、鄉空間規劃編制。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建立跨市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度。實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落實全省流域生態補償辦法和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二十七)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探索“生態銀行”運行模式,加強自然資源調查評估監測和確權登記,促進資源資產化,推動自然生態價值轉換。建立並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完善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落實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政策舉措。實施能源、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完善秸稈綜合利用制度,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積極營造碳匯林,謀劃推進碳匯經濟。

(二十八)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建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強化河湖長制,鞏固松花江XXXX段國家級示範河湖建設成果,全面推行林長制,出臺《XXXX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落實禁牧休牧制度。完善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管理體制。開展好耕地質量分等定級調查工作。

(二十九)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建立部門合作、資源共享工作機制,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七、全面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三十)健全完善民主制度。深化地方立法改革,制定《XXXX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建立健全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工作機制,積極創新人民政協凝聚共識的方法路徑。持續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三十一)健全完善基層治理機制。貫徹落實國家關於鞏固基層政權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意見。深入落實國家關於加強村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的指導性意見。

八、全面深化黨的建設制度和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三十二)深化幹部管理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拓展深化重要崗位領導幹部政治素質檔案試點和公務員平時考覈試點成果,完善定量化、差異化考覈措施,強化考實考準和結果運用。推行幹部容錯免責清單制度,制定職級晉升幹部管理辦法。深入推進人才倍增計劃,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計劃,構建發展急需、支持精準的人才計劃體系。對標省委將要出臺的面向“十四五”時期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服務等相關配套措施,着力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培養引進高質量發展急需的高水平科技領先人才和創新團隊。深化人才工作“十大基地”建設機制改革,大力推進市校合作,強化基地作用發揮,爲引進人才、創業興業搭建平臺。深化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到社區“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機制改革,全面推行“三聯三結對”共建模式,推動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走深走實,打造基層黨建特色品牌。深化村黨組織書記激勵保障機制改革,整體提升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水平,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力量支撐。

(三十三)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完善紀檢監察工作領導體制,做實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和指導,完善派駐機構運行機制,加強派出機關對派駐機構的直接領導和統一管理。完善監察權運行機制,貫徹執行監察法實施條例等法規制度,推進市、縣兩級監委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堅守政治巡察定位,高質量完成巡察全覆蓋工作任務,建立健全貫通融合機制制度和整改反饋工作機制,加強對縣級巡察工作的督導指導,完善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落實省關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辦法,強化對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一把手”權力運行情況的監督,推進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一體落實。進一步加強街道紀檢監察機構建設,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補齊城區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建設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