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幼兒園現狀調查報告多篇

幼兒園現狀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幼兒園家園共育現狀調查報告

幼兒教育的有效實施必須依賴幼兒園、家庭、社會的互相聯繫和配合。儘管許多幼兒園都意識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難真正落到實處。研究小組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xx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涉及xx名家長和xx名教師。調查結果令人喜憂參半。

從教師和家長層面看,他們的家園合作觀念和他們的行爲存在較大的差異。100%的教師和95%的家長認爲幼兒的健康成長要依靠家園配合,99%的教師認爲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師認爲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師認爲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師認爲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師願意家長隨時到班上觀摩活動,只有23%的家長經常向園長或教師提各種建議或意見。儘管大多數教師都知道在幼兒離園時與家長交流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只有39%的家長認爲自己每天都有機會與教師交談,只有6%的教師能在一學期內對全班幼兒進行家訪。

一系列數據真實地呈現了家園合作的現狀,由此引發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師、家長們的觀念和行爲之間爲何存在差異?家園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分別扮演了何種角色,他們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通過兩份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結論,xx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有着以下特點。

一、由於地域限制,家長多爲爺爺奶奶。由於幼兒園地處xx鎮裕盛村內,幼兒多爲附近村內幼兒。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兒多爲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幼兒。

二、園內教師與幼兒家長在家園共育中地位不平等。儘管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都認同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雙方對分工責任的認識比較模糊。家長把“參與”僅僅看作是自己的義務而不是權利;教師則認爲“家長參與”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師做好工作。不少家長認爲,“孩子進了幼兒園,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師負責,我們家長就是打打雜,老師叫咱幹啥咱就幹啥,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長則表示平時沒有時間參與,無可奈何。有教師承認,“在觀念上我們能接受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實上我們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有的教師覺得家長一到幼兒園、一進班級,就像個監督員,讓他們覺得很不自在。正是因爲這樣,教師和家長雙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單向的。在家園聯繫欄,不少教師只是把從書報雜誌上摘抄的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張貼上去,把需要家長幫助幼兒準備的材料以及一週的教學計劃告知家長。家長會也幾乎是固定的“報告會”模式,由園長、教師宣講,家長只是被動地接收,發言的機會很少。家長開放目的活動與形式也都由教師單方面決定,家長只需到時參加就行……由此可見,教師和家長在家園合作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長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三、教師與家長的合作缺乏積極的互動 。教師和家長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標,互相理解和認同對方的觀念與行爲,才能產生積極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認爲自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訪談中,教師也談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不太瞭解”“不懂幼兒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爲“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得不到家長的正確理解”。他們認爲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部分家長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不切實際地要求幼兒園提前教授國小的課程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我行我素,以至於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棄原則,迎合家長。很顯然,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觀念上的差異,把對家長的教育指導列爲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

總之,目前家園共育存在着意識淡薄,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教師的實踐經驗少,理論不能聯繫實際,尤其是不善於與家長溝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和方法等問題。但是幼兒園年輕教師多也有很大優勢,他們反應快、適應能力強,各種觀念轉變快,具有上進心和創新精神,其發展空間大,隨着不斷地學習和生成長,家園共育會成爲現實

【第2篇】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兒童的發展。讓每個兒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爲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已經成爲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國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提出:“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雖然幼兒教育問題得到改進,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農村,幼兒教育問題頗多。農村學前教育成績和問題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

一、農村幼兒園教育的現狀分析

對於教學內容方面:一是缺乏適宜於農村幼兒園的教材。調查發現農村幼兒學習的教材主要是立足於城鎮幼兒園,大多內容源自於那些具有現代氣息的城市課程資源,而農村孩子身邊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見的、豐富的農村自然與文化資源,卻極少在教材中體現。教師只能從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兒被動學習的狀況難以改變。課程安排不盡合理,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學習,而像繪畫、唱歌、進行小製作等很少,不利於孩子興趣的培養,不利於其全面發展。某些學校迎合家長的要求,教學內容國小化,幼兒接受比較困難,影響學習興趣。60%的家長認爲“學好課本知識,考試得高分”尤爲重要,26%的家長覺得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也很重要。二是村裏一些幼兒園的課間較爲單調,很少有幼師組織孩子做遊戲,孩子門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學校若是有滑梯、鞦韆等設施還好,但是農村學校的條件都比較差,不具備這些設施,幼兒們的課間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豐富多彩。三是調查發現幼兒的作業負擔較輕,66%的家長認爲作業適中、負擔一般,27%的家長認爲作業太少,7%認爲孩子作業多、負擔重。

關於幼兒園收費問題,大約有65%的家長表示能接受,6%認爲不能接受,29%說無所謂交多少,家裏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是否存在亂收費現象?”大部分家長並不明確知道是否存在亂收費的現象。當問及“假如存在亂收費,您會採取什麼方式解決?”100%都選擇忍氣吞聲,“他們亂收費沒,我們也不清楚,就算亂收費了,我們也沒辦法,別人交,我們就交,爲了孩子嘛!”

最後是幼兒的入園率不能達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歲的小孩仍在家裏玩耍。對於有校車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學了,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幼兒園較遠接送不方便又無校車接送,就讓孩子在家多呆些時間。

二、存在這些現象的原因

從幼兒園方面:幼兒園佈局不合理,“入園難”的問題在偏遠農村尤爲突出。調查發現,城鄉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極不均衡,市區和城郊鄉鎮幼兒園密集,農村幼兒園極少,導致不少家距市區較遠的家長,不得不進城租房陪伴幼兒入園,不僅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經濟活動。幼兒園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簡陋、場地狹小、設備陳舊等問題。某些幼兒園對基礎設施、教師工資等的投入太少,由於工資待遇太低,致使農村幼兒教師人心不安,流動性大;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幼兒教師不願在農村幼兒園任教,造成農村幼兒園師資質量不高,特別是專業素質與實際需要差距很大。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體制不順,沒有經費和人員保障。教育行政部門普遍反映,學前教育經費從未納入財政專項預算,一般是佔用義務教育經費;幼兒教師沒有納入國家編制序列,多是在國小編制中調劑;對幼兒園管理乏力,服務不到位。從幼師瞭解到,學校從來沒有組織過對老師的專業培訓。

從教師方面:幼師的受教育水平沒有完全達到要求,有的“幼師”是在學校“打工”的,並不是從幼教專業畢業的,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職業技能水平較低。當問及對孩子的老師有何評價,大多數覺得還行,責任心較強,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長說老師對孩子的關心不夠,甚至有多學生體罰的現象。

從家長方面:就拿收費來說,很少有家長監督學校是否亂收費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寧願忍氣吞聲,沒想過向教育局舉報等來維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隨之變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學習好,讀書成才。但是有的家長認爲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把孩子交到學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調查發現,農村出門在外的家長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學習,他們會打電話詢問老師和抽空輔導孩子的學習。

從政府方面:政府對農村幼兒園的政策不完善,出臺的支持幼兒園發展的政策較少,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不夠,幼兒園發展較爲艱難,教育部門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夠,缺乏規範化管理。一些地方對幼兒園違規行爲查處不力。辦園以盈利爲目的亂收費等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未經登記註冊非法辦園。

三、對於這些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對於幼兒園方面:在學校的信息公開欄裏公佈收費狀況,讓廣大家長心中有數,接受監督。要堅持幼兒園的公益性質,合理收費,實行評級分類,按類別等級和地域區別確定保育費標準,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園。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覈制度,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覈制度。嚴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證上崗,確保幼師的質量。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爲幼兒營造快樂學習生活的環境。制定、完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制度和職稱評定製度,改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待遇,逐步做到民辦園教師與公辦園教師同工同酬,鼓勵和保護農村幼兒教師安心從教,並吸引中師和中師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任教,以穩定農村幼兒教師隊伍。

對於家長方面:糾正“教育是學校的事”的錯誤觀念,加強同幼兒園的聯繫,主動關心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交流,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變育兒觀念,孩子不僅僅是學好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如何做人,這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吧。

對於政府方面:堅持多種形式發展幼兒教育的方針,政府對幼兒教育予以充分關注,促進教育的民主化發展。要進一步強調幼兒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大地方政府投資的力度,實現幼教經費的逐年增長,逐步提高幼教經費在教育經費中的比例。擴大政府的資金使用範圍,逐漸使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懷,實現早期教育公平。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府的隱性投資,鼓勵社會多種力量辦園。減輕幼兒園的負擔,鼓勵社會資金用於舉辦不同體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機構,發揮社會力量辦園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與管理,重視安全的督查。

【第3篇】關於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

姓名:

學號:

專業:教育管理專科

刻學班: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

[摘要] 本調查研究表明農村幼兒教師對課程本質、課程實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爲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進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課程;農村;幼兒園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學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課程改革。爲了抓住幼兒園課程的“實質”,加速課程改革步伐,建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課程模式,我們對寧波鄞州區所有農村幼兒園的課程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爲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集體園14所,私營園165所(六星級1所,五星級4所,四星級3所,三星級15所——我們將幼兒園分成6級,六星級爲最高)。

本研究採用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爲80%。

三、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寧波勤州區農村幼兒園現有的課程模式有:分科教學模式、綜合主題教學模式、單元主題教學模式、集單元與綜合主題爲一體的教學模式四種。綜合主題模式佔50%以上,選用的教材大多爲浙江省省編教材(新舊均用)。園本課程的研究則處於觀望狀態,沒有開展的佔50%,構想中的佔40%,嘗試中的只佔10%。可見,我區農村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已成多元化狀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基本觀念已得到認同,特別是浙江省編《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的“綜合性主題教學模式”已被廣泛運用。

與此同時,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了課程設置和改革中的一些問題。

(一)對課程本質理解的片面性

1.課程即學習科目或教材

這種對課程的理解源於傳統應試教育, 是“學校式教育”的真實反映。在訪談中,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答:“你們幼兒園開設了什麼課程啊?”“語言、數學、常識、音樂、美術……”可見,在教師眼中,課程是具體學習科目的總和。教材成了課程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師只是教材與幼兒之間的媒介。

這種理解雖然把握住了課程的主要問題, 但卻目光狹小,只重視“教什麼”,沒有關注“爲什麼教”以及“怎麼教”;只關注孩子的認知學習,忽略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能力的發展,忽略了幼兒在生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

2.課程即學習活動

“課程即學習活動”的觀念受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對“課程即教材”一說的反思與批判的影響,但由於經驗與理論的不足,一些幼兒園片面地將課程理解爲幼兒的學習活動。這一認識在星級幼兒園中尤爲突出。在對這些幼兒園的訪談中,當問及“什麼是課程”時,很多幼兒園表示開展了很多實踐活動,如自制點心、大帶小、種植小樹等&也有的幼兒園認爲他們很重視幼兒的操作,開設了實驗室,讓幼兒在操作中發展;還有的幼兒園將區角活動作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幼兒園將“課程”理解爲幼兒的學習活動,和前者相比,能重視幼兒的經驗,注重幼兒的需要、興趣,不僅關注了“教什麼”,也注重“怎麼教”,可以說是一大進步。但這種理解往往容易將注意力引向表層——活動的形式,視活動本身爲目的,而忘卻了活動的宗旨。過分強調從實踐中獲取直接經驗,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和主體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學習的本質特徵。

(二)將課程實施侷限於上課

從下表中不難發現,一些教師將課程實施簡單地理解爲上課,他們往往將一日活動安排得滿滿的,總想一口氣將孩子喂成一個大胖子。在這一日活動中,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就有7個,時間長達3個小時之多,上課時間佔幼兒在園時間的40%。 而即使在最注重學科教學的前蘇聯幼兒園,大班作業教學的時數也僅爲每週(六天)15節,計7.5小時,約佔幼兒在園總時數的17.8%。 我國1981年頒佈的《幼兒園教育綱要》中,規定大班每週12節,計6小時,也只佔幼兒在園總時數的16.7%。 由此可見,幼兒的學習時間大大超標,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學內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師雖然將課程理解爲“活動”,但這種“活動”顯然只是教師傳播知識的過程,忽視了孩子的主動學習與情感體驗。

(三)非常重視興趣小組活動

從抽查的27份調查表中我們發現,有18家幼兒園開展了興趣小組活動,佔67%,開展的科目有:書法、美術、珠心算、舞蹈、器樂、英語等。其開設的原因:1.將興趣小組作爲課程改革的旗幟。在訪談中瞭解到,很多幼兒園將興趣小組與特色課程的開展聯繫起來,將之作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佈後,“以人爲本”, 培養個性化幼兒成爲教育的熱點,在這一形勢的影響下,各個幼兒園片面地認爲興趣小組是培養和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惟一途徑,因此紛紛開設了興趣小組。2.爲了迎合家長的需求。由於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加之經濟上也寬裕了,他們爲了彌補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設法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小組。於是幼兒園的興趣小組也就越辦越興旺。3.經濟上的誘惑。興趣班的收費一般每學期在100~280元不等,農村幼兒園教師收入不高,這對幼兒園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四、討論

(一)進一步加深對課程本質的理解,樹立正確的課程觀

對課程本質的不同理解影響了課程實踐活動。課程改革不在於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於知道幾個課程概念,而在於建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課程。簡單地說,必須明確:我們到底應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即確定什麼樣的教育價值取向,選擇什麼樣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其中教育價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內容是支柱,教育組織是關鍵。這就要求我們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真學習幼教理論,反思課程發展的歷史軌跡,瞭解不同教育思想對課程模式的影響,樹立起正確的課程觀,纔有可能設計出有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課程。

(二)調整農村幼兒園的佈局,加強園本資源、地方資源開發,促進園本課程的建設

農村幼兒園分佈零星,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大多數規模小辦園條件差,從而給課程改革帶來很大阻力。因此,應加強對農村幼兒園整體佈局的調整,進行定期評比、考覈,促使幼兒園日趨規範,上規模,從而爲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奠定紮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農村幼兒園可能在經濟條件上不如城市幼兒園,但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根據地方特色開展園本課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陳鶴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應着力於充分挖掘本地資源,開展園本課程的研究,逐漸構建適合自己的課程體系。

(三)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刻師是課程的實施者,課程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師是關鍵因素。從對該區教師隊伍的調查中瞭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師中,大專及以上學歷183名,佔20%;中專512名,佔58%。其中,高級教師32名,佔4%, 一級教師124名,佔14%,二級教師43名,佔5%,未定級的爲77%。 由此可見,教師的整體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從任教年限來看,以上有168名, 佔19%,5~167名,佔19%,5年以下513名,佔59%。由此可見,教齡長、有經驗的教師緊缺,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化。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區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不穩定。同時由於種種原因,該區農村幼兒園教師年人均收入不高(平均不超過2萬),又缺乏進修、外出學習的機會。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專業成長,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刻師培訓僅僅侷限於教師個體的職業技能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工匠型教師”轉型爲“專家型教師”。這種教師角色的關鍵特質之一就是會“反思”與“合作”。因此,我們建議建立各級業務部門主管、以中心幼兒園爲網點、各幼兒園共同參與的網絡輔導體系,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校本教研和園本培訓,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其課程研究與實施的能力。

(四)加強政府部門對農村幼兒園工作的重視與支持

刻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教師隊伍,就沒有穩定的教育質量。該區農村幼兒園教師年人均收入低,與該區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是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門應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規定,努力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的福利待遇,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前的課程改革與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