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社會組織調查報告多篇

社會組織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殘疾人社會組織調查報告

一、殘疾人社會組織基本情況

1、成立五個殘疾人專門協會

xx年10月18日,縣殘聯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縣盲人協會、聾人協會、肢殘人協會、智力殘疾人及親友會、精神殘疾人及親友會。xx年5月,縣殘聯爲每個專門協會了安排了一個辦公室,配置了辦公桌椅和文件櫃等辦公設施。各類協會組每年不定期舉辦一些助殘和文體活動,並在殘疾人康復、就業、培訓、推進無障礙建設和殘疾人文體活動等工作中,各協會依靠自身優勢,廣泛動員殘疾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2、成立縣殘疾人維權中心

今年3月,縣殘聯與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和縣法院共同建立殘疾人維權中心,該中心設在縣殘聯內,主要職責是:宣傳教育、諮詢調解、代理訴訟、建立檔案等。我們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務承諾,免費爲殘疾人提供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並充分發揮縣殘疾人維權中心優勢,做到人人是服務的窗口,人人是調解員形象,人人是聯繫的紐帶,人人是殘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爲殘疾人維權12起。如鄉殘疾人被人打傷一案,給受害人及家庭帶來生活上的困難,縣殘疾人維權中心在接到殘疾人維權要求後,立即開展工作,找相關部門協調,並聯系律師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殘疾人切實感受到縣殘聯工作人員是他們的親人。

二、存在的問題

1、由於工作經費缺乏,平時開展活動較少。

2、人才資源缺乏。一些優秀人才,尤其是年輕優秀人才,很少選擇從事殘疾人社會組織職業。

3、殘疾人社會組織與外界交流很少,社會公衆瞭解度和參與度很低。

三、推進殘疾人社會組織建設的構想

縣殘疾人社會組織建設的現狀,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種現狀與黨和國家“健全社會組織,增強服務社會功能”,“重視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適應。

1、改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

按照殘疾人社會組織分類,從法律制度上予以確定其職責,擴大自主權,充分發揮殘疾人社會組織廣泛聯繫殘疾人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明確組織宗旨、任務、使命,根據環境的變化,確定長期、中期、短期目標,並把目標轉化爲具體的操作和考覈標準,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2、要改變現在殘疾人社會組織單打獨鬥現狀,加強與政府、企業和社會的交流和合作,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財力支持和社會的道義支持,面向殘疾人、面向行業、面向社會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務和公益支持,促進殘疾人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第2篇】關於某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近年來,社區社會組織在我國城市社區建設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培育社區社會組織是建立新型社會管理體制的有益嘗試. 但是,由於歷史、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原因,我國一些地區如貴州省,依舊發展緩慢,社區發展落後的現象仍然很突出。進入21世紀,我國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着新的困難。解決少數貧困地區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滯後的問題,改善貧困落後地區人民的社區生活條件,成爲迫切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爲了瞭解xx地區目前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情況,我校經濟學院20xx級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專程來到xx縣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社區問題就在我國受到極大的重視,政府倡導的社區服務在全國普遍展開。而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建設中佔據着很大的比重,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是加強社會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完善社區自治的重要保證。最近20年間,我國的許多地區在社區建設尤其是在社區社會組織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區也存在着社區發展滯後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爲了瞭解貴州省社區社會組織的真實發展情況,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更好更快地建設綠色社區和諧社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快速提高貴州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我校經濟學院10級公事班特地來到貴州省xx縣進行了爲期一天的社會調查。

二,調查的對象,地點及方式

我們這次選擇的調查對象是目前居住在xx縣的各個階層的羣體,主要是普通的生活狀況還比較良好的的xx縣居民,此外爲了更全面瞭解情況,我們也調查了一小部分社會高層人員。我們調查的地點主要是在xx縣城。調查的方式是採取問卷的形式,由我們將問卷發放給我們的受訪者,由他們仔細閱讀後填上答案,他們邊填寫問卷我們邊進行適當的訪問,然後我們將問卷回收,分析,總結。這次我一共向我的訪問對象發放了20份問卷,實回收20份,其中有效問卷20份。

三,調查內容及調查結果

第1部分:個人基本信息

在這次的調查中,受訪者的性別結構接近1:1,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是20歲到50歲的青壯年男女,文化水平大多在中學及以下,還有25%的受訪者是剛剛放暑假回家探親的大學(含中專)生,最後,我們訪問了一位xx縣財政部的高級工作人員,他的文化程度爲研究生。在這些受訪者中,以共青團員和羣衆居多,有45%爲中國共青團員,羣衆佔30%,還有20%爲中國共產黨員,只有一位受訪者自稱其爲民主黨派人士。治癒職業,受訪者中有20%爲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他們從事普通的農業生產和養魚,果樹栽培等。有15%的受訪者爲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是xx縣某些事業單位的資料員,有15%的受訪者爲商業、服務業人員,他們從事餐廳經營和一般服務業,還有15%的受訪者爲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相關人員,還有10%爲暫無固定職業、失業、待業人員,這些人目前也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他們對社區以及社區社會組織的概念比較模糊甚至陌生。另外5%爲黨政機關、企事業一般工作人員,最後,還有20%爲剛剛放假回家的年輕學生,他們因爲在校接受的教育,對社區的理解都比較清晰,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所有的這些受訪者中大多數人的戶口所在地是農村,佔了75%,其餘25%爲城市戶口。他們目前的居住地則多爲鄉鎮,佔45%,其餘30爲城市,而這些居住地爲城市的受訪者則大多是跟隨自己的兒女去城裏定居,只有某些特殊的節假日纔回家鄉和鄰里短暫的相聚。剩下的25%的受訪者目前居住在農村,關於社區社會組織,他們也只是聽兒女或孫子孫女們說起,自己並不曾真正體驗過。

第2部分:社區社會組織居民認知度

1,根據此次的調查結果,有一半的人不贊同或是不知道社區社會組織是政府機關的一部分,他們認爲社區社會組織應該是民間自發的組織,在被問及社區社會組織是否是做公益事業的時,有45%的受訪者表示贊同,有50%的人表示不贊同,他們認爲任何社區組織只要不是慈善團體,就絕不會是單純的爲做公益事業而存在的,還有20%的人說自己不清楚情況。至於社區社會組織要到要到政府部門登記造冊,有60%的人表示贊同,其餘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太清楚,這說明在xx縣,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法制意識很淡薄。

2,對社區社會組織的評價,有70的人認爲社區社會組織可以更好地幫助有困難的人,幫助政府把事兒做得更好。但也有70%的人認爲社區社會組織沒有能力推動社會公平,此外,通過此次調查還發現,xx縣居民的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度比較低,有7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沒有參加過社區社會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對於他們所在街道社會組織爲社區居民提供的服務大多集中在爲老服務、托幼服務、衛生保健服務上。當被問及有相關需求是否會向社區社會組織尋求幫助時,有60%的人表示不會求助於社區社會組織,原因首先是沒聽說過或不瞭解這類組織,其次是擔心服務質量不高,再次就是擔心收費不合理,也有少部分人擔心暴露自己的隱私。

3,關於社區社會組織的服務效果,35%的人表示不太滿意,40%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剩下25%的人表示一般,他們將繼續持觀望態度。此外,xx縣居民認爲,社區社會組織的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的原因首先是資金、場地的缺乏,其次是社區社會組織本身缺乏吸引力和缺乏政策支持,最後是社區的管理不當。

四,分析和總結

1, xx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情況

社區社會組織,一般是指由社區單位或個人舉辦的、在社區範圍內開展活動、滿足社區居民不同需求的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部分羣衆活動團隊。社區社會組織除具有非政治性、非營利性、民間性、自治性和志願性。xx縣面積約爲2470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下轄8鎮17鄉。目前,xx縣打造了爲老、助殘、托幼、法律援助、醫療服務、文化生活、青少年心理諮詢與輔導等一批社區社會組織品牌,如社區託兒所、社區託老所與敬老院、藝術活動組、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社區婦女兒童保護協會、計劃生育協會、老年協會等一系列社會組織,首先,促進了社會和諧:社區社會組織作爲居民自願成立的組織,一方面其公正的立場極易被社區居民認可,說服力更強。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的優勢把分散的個人訴求以集中、理性的方式向政府及時反饋。因此,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城市管理、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次, 增強了社會自治功能:xx縣社區社會組織作爲政治社會化的主體之一,其自願性特徵和追求公共利益的價值優勢,使得社區社會組織成員較爲團結,勇於奉獻,促進了社會成員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在提升公民意識、推進社會自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再次,完善了社會服務體系:xx縣社區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積極開展社區服務,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服務項目,很好地緩解了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與社區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引領社區服務向規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最後,整合了社會資源。

2,xx縣社區社會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 政策法規依據不全,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社會團體管理登記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相關章節內容已經和社區社會組織的迅速發展不相適應。xx縣對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特別是對社區社會組織,存在着立法“盲點”,對社會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暫未制定出臺。

( 2) 社區社會組織獨立性較弱。

當前,xx縣官辦色彩過濃的“準政府”性社會組織大量存在,即使沒有官辦色彩的,也受到政府行政權力的過度干預,使組織的民間性大打折扣,失去其獨立發展的條件,造成“非官非民,官民不分”這種尷尬的狀況。據瞭解,此類社會團體或協會大多由國家工作人員兼職。

( 3) 組織自身發展能力不強。

xx縣社區社會組織大多數規模小,職能內容比較單一,且經營成本較高,無法爭取到社會捐助,導致組織的發展舉步維艱。組織只好採取以會養會的辦法,收取培訓費、諮詢費等維持生存,造成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作用也無從體現。同時,社區社會組織的很多成員管理能力缺乏,組織又沒有固定的人才獲取渠道,無法吸引專業管理人才。此外,部分社區社會組織還存在着內部制度建設不健全,社會公信力不高。

( 4) 社會公衆認知度不足。

一方面由於xx縣社區社會組織尚未找到在社區建設中的位置,其社會作用相當有限。另一方面政府對社區社會組織缺乏系統性的宣傳教育,造成社會各界對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的認知不足,社會支持和關懷缺位的遺憾局面。在調研中發現,除部分組織通過互聯網有簡單的服務介紹外,xx縣大部分社區社會組織基本沒有向外界宣傳。

四,對於xx縣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1,將社區社會組織納入政府主導的工作體系

xx縣必須對各個社區社會組織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引導和管理,明確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對社區社會組織管理與服務的主體責任,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統一認識,達成共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當前階段,尤其是要在備案、登記等環節採取明確措施,制定、完善、細化具體操作辦法,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要明確鼓勵。支持、幫助其積極備案。

2,實施分類管理,建立評估機制。

首先對區內全部社會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對轄區內已登記合法的社會組織和未登記開展活動的組織進行全面摸底,瞭解掌握基本情況,包括社會組織的名稱、性質、規模、人員結構、活動場地以及存在的問題等,使分類管理上更有針對性。對萌芽期和初創期的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包括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能力建設、小額補貼和註冊協助等資源和平臺,扶助其樹立公益理念,完善機構建設和制度建設,提高項目運作能力。如對社會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在稅收、貸款、項目補助等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 對文體娛樂活動類社區社會組織,在活動場地、經費方面給予適當支持; 對慈善救助類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還可以把社區社會組織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節省管理成本,降低服務收費,以促進服務水平提高。此外,積極探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根據社區社會組織評估等級,授予政府購買和委託服務資格。

3,對社區社會組織的長效扶持政策和工作機制

適當放寬社區社會組織的登記條件,降低准入門檻,簡化登記手續,及時辦理備案登記手續,給予業務指導和政策扶持,以引導和培育那些尚不具備社會組織註冊登記條件,但社區建設需要並有發展潛力的準社區社會組織; 恢復區體育總會、區文化藝術聯誼會等文體社團組織,整合區域資源,抓好公共文化體育陣地建設,定期組織開展羣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和諧、

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

4,自我提升,積極爭取社會關注和支持,提升公衆認知度

首先,社區社會組織要隨時自我提升,提高自身吸引力,創建愛民利民的特色社會組織,加大宣傳,一是可以藉助媒體力量進行宣傳動員。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要開闢專版專欄,刊登、播放社會工作公益廣告,宣傳相關服務項目和服務成效; 二是充分挖掘調動社區資源,吸收廣大社區志願者積極參與社區社會組織的活動。組織志願者之間的聯誼和交流,加強志願者的培訓和管理,促進志願者服務的經常化、制度化; 三是社區社會組織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自身優勢,有計劃地開展公益宣傳活動,以宣傳引起政府與社會的關注,從而獲得支持。

5,社區社會組織與居民之間實現和諧共贏

在社會工作者的助人過程中,融入專業方法、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的視角有效率地解決人們在物質生活、社會生活及精神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服務過程中讓受助者接受並共同尋找合理解決的方法,並在客觀上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

五,小結

在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變革中,引入社區社會組織有利於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個性需求,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儘管目前xx縣的社區社會組織在參與公共服務方面依然面臨着很多困境,但是我堅信隨之而來的政府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法律政策環境的改善以及社區社會組織內在潛能的提升將會使得xx縣各個社區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出其積極的作用,xx人民將會過上綠色和諧的社區生活!

【第3篇】殘疾人社會組織調查情況報告

一、殘疾人社會組織基本情況

1、成立五個殘疾人專門協會

2、成立縣殘疾人維權中心

今年3月,縣殘聯與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和縣法院共同建立殘疾人維權中心,該中心設在縣殘聯內,主要職責是:宣傳教育、諮詢調解、代理訴訟、建立檔案等。我們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務承諾,免費爲殘疾人提供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並充分發揮縣殘疾人維權中心優勢,做到人人是服務的窗口,人人是調解員形象,人人是聯繫的紐帶,人人是殘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爲殘疾人維權12起。如鄉殘疾人被人打傷一案,給受害人及家庭帶來生活上的困難,縣殘疾人維權中心在接到殘疾人維權要求後,立即開展工作,找相關部門協調,並聯系律師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殘疾人切實感受到縣殘聯工作人員是他們的親人。

二、存在的問題

1、由於工作經費缺乏,平時開展活動較少。

2、人才資源缺乏。一些優秀人才,尤其是年輕優秀人才,很少選擇從事殘疾人社會組織職業。

3、殘疾人社會組織與外界交流很少,社會公衆瞭解度和參與度很低。

三、推進殘疾人社會組織建設的構想

縣殘疾人社會組織建設的現狀,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種現狀與黨和國家健全社會組織,增強服務社會功能,重視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適應。

1、改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

按照殘疾人社會組織分類,從法律制度上予以確定其職責,擴大自主權,充分發揮殘疾人社會組織廣泛聯繫殘疾人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明確組織宗旨、任務、使命,根據環境的變化,確定長期、中期、短期目標,並把目標轉化爲具體的操作和考覈標準,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2、要改變現在殘疾人社會組織單打獨鬥現狀,加強與政府、企業和社會的交流和合作,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財力支持和社會的道義支持,面向殘疾人、面向行業、面向社會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務和公益支持,促進殘疾人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第4篇】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當前,隨着改革深化和社會轉型加快,婦女羣體的流動性加大,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發展需求都越來越多元化,如何加強工作方式手段創新,更好地發揮女性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實踐中的作用,成爲一個重要的課題。近年來,**市通過“社會化推進、專業化發展、項目化運作”,大力探索建設婦女兒童和家庭社會服務的支持體系,取得了初步的實踐成果。

一、**市推進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的做法和成效

1.着力探索“婦女工作社會化推進”工作格局

改變“婦女工作婦聯做”的工作格局,在用好婦聯自身資源以外,充分發揮“聯”字效應,鏈接、整合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實現婦女工作力量的社會化。密切關注市政府關於政社互動和購買服務的政策動向和趨勢,2022年年初,在**市首屆公益創投活動正式啓動之時,實施了女性社會組織“倍增計劃”,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婦女兒童和家庭服務經驗的女性公益組織。按照“將自身條件成熟的工作實體規範提升一批、根據工作需要註冊一批、將有需求的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一批”的思路,培育孵化女性社會組織14家,其中行業協會類、興趣類組織4家,公益服務類10家。其中,包括和深圳社會組織合作組建全市第一家面向家庭提供綜合服務的專業社工機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培育以“一助一”爲主要形式的純公益服務機構——“**愛心幫困服務中心”、孵化以繪本閱讀、親子教育、兒童成長服務爲特色的專業機構——“**社區兒童事務中心”。2022年,實施“女性社會組織成長計劃”,按照“誰爲婦女兒童服務,我們就服務誰”的理念,率先成立運作縣級女性社會組織指導服務中心,通過在婦聯機關增加業務科室職能、配備專人負責以及和專業的社會組織孵化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大力建設集孵化培育、資源鏈接、協調指導、能力建設和項目合作開發等綜合服務於一體的女性社會組織支持平臺。中心設立以來,較好履行了對女性社會組織的代管模式,健全完善了工作溝通、項目督導、培訓交流和服務監管等工作機制,促進了女性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強化了婦聯的樞紐服務功能,推動婦聯組織從“婦女羣衆的孃家”向“女性組織的孃家”拓展。

2.着力推動婦女工作專業化發展

學習借鑑社工服務之長,以嵌入式專業服務補充婦女工作、激活婦女工作,帶動婦女工作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一是加強社工知識學習培訓,引導婦聯幹部轉變工作理念。先後邀請深圳市婦女社會工作專家來**爲全體鎮、村基層婦聯幹部開展社會工作實務培訓;邀請**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老師指導進行項目策劃專題培訓;發動基層婦聯幹部參加社工專業進修和職業水平考試;鼓勵吸納專業社工人才成爲基層婦聯組織的兼職人員,要求每個區、鎮婦聯要和一個以上專業社工團隊開展緊密型合作。二是探索開展“微創投”項目。組織舉辦了全市婦女兒童家庭公益服務項目創意大賽,以“微創投”的形式鼓勵全市女性社會組織圍繞新形勢下的婦女兒童、家庭需求開展調研和項目創意,成功徵集項目48個,最後有12個項目成爲優勝項目並獲得了實施的資金支持。

3.着力規範婦女工作項目化運作

依託社區、立足家庭,重點圍繞外來人口社區融入、女性素質提升、情緒疏導、親子關係、青少年成才服務等相對集中的需求,借鑑社工服務模式先後策劃開展了“曬曬我家的幸福生活”、“新**女性幸福禮包”、“和諧心靈企業行”、“七彩夏日”、“關愛小候鳥”、“單親母子增能計劃”、“鹿城親子閱讀計劃”等一批重點工作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連續三年策劃開展 “關愛小候鳥”項目,在全社會激起很大反響。此外,還把項目化運作的工作思路延伸到區鎮、街道社區婦女工作,將“基層婦聯每年培育實施不少於4個由女性社會組織實施的婦女兒童公益服務項目”的要求列爲婦女工作考覈內容,鼓勵基層婦聯創造條件培育發展女性社會組織,並幫助她們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婦女兒童發展的作用,基層女性社會組織呈現出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基層婦聯和女性社會組織普遍感覺到工作的價值感得到增強。

二、當前女性社會組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市婦聯於2022年6月對全市女性社會組織建設情況開展的調研顯示,目前**市女性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女性公衆參與意識相對不強。我國長期實行的“大政府、小社會”行政管理體制,使得婦女羣衆對社會組織的地位、作用等問題理解上存在偏差,對社會組織的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對新形勢下社會組織發展的意義、發展趨勢以及功能作用認識不到位,婦女羣衆的公衆參與意識雖然在逐漸強化,但相對而言仍舊不強,其自發成立的社會組織大多停留在興趣愛好層面,真正有意識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數量很少。

2.女性社會組織自主性不足。**市的各級各類女性社會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主要是基於婦聯、街道、社區等主管單位的推動,82.2%的被調研婦女組織是由主管單位牽頭成立;57.7%的被調研婦女組織主要負責人是主管單位工作人員;73.2%的被調研婦女組織開展活動的場所,是由主管單位無償提供;60.1%被調研婦女組織的活動經費,由主管單位提供,並且有47.1%被調研組織的表示,主管單位提供的經費佔組織全年工作經費比例80%以上。

3.女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能力不足。一方面,面對社會和組織轉型給婦聯工作帶來的新挑戰,各級婦聯幹部、尤其是基層婦聯幹部知識和能力儲備滯後,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對社會組織開展工作無法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另一方面,女性社會組織大量的都是以興趣愛好爲結合點的社區組織,真正能承接政府讓渡職能的女性社會組織數量極少,而且有77%的被調研組織認爲,自己的組織目前還沒有承擔政府讓渡職能的能力。

三、推動女性社會組織建設發展的建議對策

爲進一步促進形成女性社會組織建設在全市蓬勃發展的態勢,結合調研情況,提出建議如下:

1.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積極爭取民政部門對女性社團組織放開業務主管單位登記條件,爭取建立合作孵化、共同培育女性社會組織的工作機制,在全市上下爭取實現女性社會組織登記後抄送婦聯備案,公益創投項目中涉及婦女兒童服務的項目抄送婦兒辦備案的信息互動機制。積極爭取民政部門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設、項目運作等方面向女性社會組織傾斜,爲女性社會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2.建立新型服務機構。鼓勵市、區鎮成立女性組織指導服務中心,依託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建設的扶持政策,調動各方資源,爲創辦初期的婦女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提供各類資源支持;充分發揮培育、指導、服務“三位一體”的作用,加強對女性社團的管理和服務,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益慈善類女性社會組織,參與承接政府讓渡公共服務的競爭。

3.培育專業工作隊伍。一方面,對組織的負責人及有關人員開展培訓,提升社會組織成員的社會化工作專業素養,使組織成員掌握基本的組織技能,不斷積累,不斷髮展,通過組織人員的專業化,提升組織服務和活動的專業化水平,不斷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婦女羣體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鼓勵婦聯幹部、社區幹部報考社工師,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提升基層婦聯幹部聯繫、指導各類社會組織,並積極投身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能力。

4.規範組織運作機制。一方面要使女性社會組織克服依賴性,增強自主、自立和自治的能力,建立規範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良性機制;另一方面要使女性社會組織加強和規範內部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以及誠信制度的建設,增強其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

5.打造組織工作品牌。一方面,積極鼓勵女性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服務社會、服務婦女兒童工作,參與公益服務項目創投活動,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申報承接的方式,確保社會組織沿着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鼓勵更多熱心公益的“草根”婦女社團在參與中學習、成長,從而逐漸發展成爲正式的女性社會組織。

6.搭建交流展示平臺。通過網絡專欄、qq羣等平臺加強女性社會組織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各級婦聯整理彙總各類女性社會組織信息,建立女性社會組織信息庫;組織開展各類婦女文體、才藝團隊展示比賽活動、評選表彰優秀組織和項目等活動,展示女性社會組織風采和項目運作成果,培育典型,塑造品牌,強化示範。

【第5篇】關於殘疾人社會組織調查報告

爲全面瞭解掌握全縣殘疾人各項扶助政策落實情況,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推動殘疾人事業健康協調發展。近日,縣政協會同縣殘聯,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開展了全縣殘疾人扶助政策落實情況專項視察。通過查閱資料、聽取彙報、進村入戶與殘疾人面對面交談的方式,對部分鄉鎮殘疾人社會保障、醫療康復、教育就業以及政策落實等工作進行了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22年10月,全縣共有各類殘疾人7093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9%。其中,視力殘疾1054人,聽力殘疾1714人,言語殘疾109人,肢體殘疾2062人,智力殘疾474人,精神殘疾525人,多重殘疾1155人。持證殘疾人3558名,其中,農村3240名,城鎮318名。縣上歷來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持續加大對殘疾人的扶助、救助,將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納入全縣發展大局,工作列入年度考覈,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統籌安排,協調推進,嚴格落實中央、省市縣相關助殘扶殘政策,制定完善相關制度,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一)殘疾人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是救助政策保障到位。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崇信縣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規劃》和《崇信縣扶助殘疾人規定》等文件,各項政策的出臺對殘疾人救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組織機構不斷健全。健全了以縣級殘聯爲指導,鄉鎮(街道、管委會)殘聯爲骨幹,村(社區)殘協爲基礎的三級基層組織網絡。先後完成了鄉鎮(街道、管委會)殘聯和縣殘聯換屆工作,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主席團、執行理事會。目前,有殘聯理事長9名,聘任專職委員9名,79個行政村和6個街道社區均成立了殘協,設有專職委員85名,機構的設立和人員配備爲殘疾人事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三是工作機制基本形成。縣政府殘工委嚴格落實縣委、縣政府助殘扶殘工作的要求,切實發揮帶頭作用,指導、組織縣殘聯和各相關成員單位把殘疾人救助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考覈,各部門加強聯動、共同協作,全力以赴開展助殘扶殘工作,形成了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殘聯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殘疾人工作機制,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殘疾人救助機構網絡。

(二)殘疾人教育就業穩步推進。一是援助實施學齡兒童入學工作。針對部分滿足上學條件的殘疾兒童入學難的現狀,縣殘聯組織開展了未入學殘疾兒童調查摸底工作,重點對生活在縣城周邊而未能入學的肢體輕度殘疾的殘疾人進行了入戶調查,從未入學原因、教育需求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摸底。通過與學校銜接,落實各類扶殘助學項目,先後爲376人(次)97名殘疾學生髮放扶殘助學資金36萬餘元,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同時,努力做好大學聯考殘疾考生的摸底和高校殘疾畢業生就業工作,幫助他們順利參加大學聯考和實現就業。二是組織開展助殘技能培訓活動。針對殘疾人就業、擇業難的現狀,縣上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制定了《崇信縣殘疾人職業培訓制度》和《崇信縣殘疾人職業培訓管理辦法》,開展工藝品製作和計算機等實用技術培訓16期,培訓殘疾人640多人(次),鼓勵和引導73名殘疾人蔘加省、市殘聯組織的各類培訓,提升了殘疾人就業技能,增加了就業機會,降低了就業門檻,爲實現自主創業提供了技術條件。三是鼓勵支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縣上通過優惠政策扶持、項目資金引導和技術信息支撐等方式幫助327名殘疾人實現了自主創業就業,涌現出了一批創業示範典型。錦屏鎮視力殘疾人劉宏偉,在縣殘聯扶持下,開辦了崇信縣盲人按摩院,實現了自主創業和就業。黃花鄉殘疾人袁軍換,在縣殘聯和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創辦了焱犇能繁母牛育肥養殖合作社,養殖肉牛310頭,年收入35萬元左右。2022-2022年連續榮獲“農村產業帶頭人”稱號;2022年,榮獲甘肅省殘疾人農業科技推廣培訓中心授予“殘疾人農業科技示範戶”;2022年榮獲“全省優秀殘疾人自強企業家”稱號。

(三)殘疾人康復救助能力顯著提升。一是實施醫療康復項目。將白內障復明手術、聽力語言康復和肢體綜合訓練等九大類基本醫療康復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建立了殘疾兒童篩查報送制度,對全縣0-6歲聾兒、腦癱、智障殘疾兒童和殘疾人康復需求進行摸底建檔,組織實施了聾兒、腦癱、孤獨症兒童康復篩查74人(次),免費治療23名,實施殘疾兒童肢體矯治手術7例,裝配普及型假肢23例;組織270多名殘疾人蔘加省康復醫院開展的義診活動,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363例,免費配發輪椅柺杖等助行器470多件,指導殘疾人康復訓練1200人次。二是實施扶貧助殘項目。將農村殘疾人危房改造優先納入全縣危舊房改造項目,落實縣級配套資金,整合“窯改房”工程、整村推進和易地搬遷項目資金,積極爲殘疾戶解決住房難題。“十二五”期間,共計爲390戶殘疾人家庭新建了住房,直接受益殘疾人427人。爲從事種植、養殖等項目的166名殘疾人發放康復扶貧貸款貼息資金23萬元。三是實施政策跟進幫扶。結合“雙聯”行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通過“幫、包、帶、扶”等形式,引導幫助貧困殘疾人發展致富產業,現實脫貧致富。積極爲殘疾人幫扶戶送去化肥、農藥、種子等基本農用物資和部分生活物資,幫助解決春耕生產,緩解了部分困難家庭農資短缺困難。

(四)殘疾人扶助措施不斷強化。一是主體責任落實到位。以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爲契機,爲進一步做好殘疾人扶貧救助和社會保障工作,縣上制定出臺了《崇信縣殘疾人聯合會幹部職工包鄉(鎮)制度》,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鄉(鎮)工作制度。對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特困殘疾人生活補貼、60歲以上殘疾人生活補助和無障礙改造等10項業務工作,全面排查,進行了摸底登記。對全縣3558名持證殘疾人建立了信息檔案,定期不定期開展殘疾人基本情況調查,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建檔對象有增有減,基本信息準確詳實。二是保障資金落實到位。將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城鄉低保或五保供養,全面落實政府補貼和代繳制度,農村殘疾人新農合、城鎮殘疾人醫療保險、城鄉殘疾人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做到了應保盡保。通過對60歲以上殘疾老人生活補助、專職委員縣級誤工補助、殘疾人醫療報銷二次補償等特惠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切實提高了全縣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2022年爲全縣3026名農村殘疾人代繳2022年新農合參合資金每人120元,共計36.312萬元,爲800名特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96萬元,爲295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35.4萬元,爲1293名60歲以上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88.704萬元。爲94名殘疾學生髮放扶殘助學資金8.41萬元,爲252名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燃油補貼6.552萬元,爲12戶無障礙改造戶發放補助資金6萬元。三是救助辦法落實到位。縣財政在殘疾人社會保障、教育就業、康復救助、創業扶貧等方面優先給予殘疾人特殊照顧,全面落實各項普惠政策補助資金,共計落實危房改造、無障礙設施建設、殘疾人重度護理補貼、60歲以上殘疾人生活補助等縣級配套資金290多萬元。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殘疾人工作投入力度大、發展速度快、殘疾人受益多、社會反響好,助殘扶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宣傳工作還不夠到位。在助殘扶殘宣傳工作方面還不夠深入,致使社會扶殘助殘的氛圍仍不夠濃厚,特別是一些企業單位沒有把扶助殘疾人當作自己的社會責任,在落實優惠政策方面表現不主動不積極;近年來的社會助殘活動,大多爲臨時性、個體性,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扶殘助殘氛圍,殘疾人缺乏經常性的社會扶助。二是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夠完善。目前,殘疾人社會保障措施主要以物資、康復、就業、教育救助爲主,殘疾人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還未建立,通過視察發現一些因病致殘人員需要長期用藥,藥費成爲家庭的沉重負擔;還有個別家庭因子女上學的費用而導致生活更加拮据。這直接反映出殘疾家庭的生活需要得到基本的保障。三是服務機構還不夠健全。目前,我縣還沒有專門的殘疾人康復、託養、教育等服務機構,基層殘疾人服務設施還不夠完善,服務能力還比較弱,現有的福利機構不足以滿足當前殘疾人羣的全部需求,殘疾人缺乏必要的正規康復訓練,也造成了殘疾家庭負擔過重,建立完善的助殘扶殘機構還有待相關單位、部門的共同努力。

三、對今後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要強化輿論宣傳,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一是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相關單位、部門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加大助殘扶殘工作宣傳力度,紮實開展殘疾人救助幫扶,引導廣大羣衆關愛弱勢羣體,尤其是基層,更要不遺餘力的把殘疾人工作推廣開,讓廣大羣衆認識到殘疾人作爲弱勢羣體的一部分,更應該倍受關注和關愛,營造和諧的生存環境。二是加強政策理論宣傳。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各類媒體,深入宣傳《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黨員領導幹部對殘疾人政策法規學習教育,增強扶殘助殘的自覺性。同時,開展法律法規的普法工作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行動,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關愛殘疾人羣的強大合力。三是加強典型事蹟宣傳。大力宣傳殘疾人自強模範,鼓勵和引導廣大殘疾人自立自強,實現自主就業創業。同時,相關部門要整合各類優惠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藉助當前形勢下創業發展環境,把典型創業作爲帶動和鼓勵新時期下草根創業的典範,大力推廣典型事蹟,扶持更多想創業、想就業的殘疾人士實現自主創業、自主就業。

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幫助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積極參與。相關單位要積極扶持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引導民間資本興辦福利企業、盲人按摩等殘疾人集中就業崗位;引導企、事業單位正視選人、用人機制,把助殘事業作爲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重要力量,提供合適的就業機會,讓有技能的殘疾人到合適的崗位就業,增強企業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切實解決好殘疾人的就業問題。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實現自主就業。全面抓好殘疾人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不斷增強殘疾人就業和創業能力。堅持殘疾人培訓與就業、培訓與扶貧、培訓與科技普及相結合的原則,從多元選擇出發,採取多種合作的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限度地享用社會資源組織開展殘疾人勞動技能培訓,通過組織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殘疾人蔘加花卉栽培、家電維修、電氣焊等適合自身實際的就業技能培訓,培養殘疾人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殘疾人能夠熟練掌握就業技能和就業知識,轉變其就業觀念,增強其就業信心,提高其積極參與就業的競爭力,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最終實現殘疾人成功就業的目標。三是落實扶助措施,創業促進就業。相關單位要通過加強殘疾人創業培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幫助殘疾人自主創業。例如,貿易市場的商鋪、攤位和便民服務網點特別是公用的商業網點,優先安排給自主創業的殘疾人經營,並對攤位費、租賃費等給予適當減免。縣殘聯要有計劃地購置或租賃“愛心商鋪”無償或低償提供給殘疾人或吸納安置殘疾人較多的愛心企業作爲創業實訓基地。要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扶持殘疾人創業孵化和培訓見習基地建設,爲有創業意願的殘疾人提供培訓、見習和創業指導以及融資、諮詢、法律援助等服務,激發殘疾人的創業熱情。

三要統籌全面佈局,完善殘疾人服務保障體系。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不足,功能不全,是制約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加大殘疾人託養機構和設施建設,充分利用社會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現有的社會救助機構,對重度殘疾人、精神病人、智力殘疾人進行託養服務,提供穩定的集中救助環境。統籌合理安排,把殘疾人康復服務納入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之中、文化體育需求服務納入公共文化體育建設之中、生活服務納入基層社會保障和社區建設之中,促進社會公共資源共享,提高服務水平。二是健全救助制度,提升服務能力。要加快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健全殘疾人助學、康復、生活救助等具體救助制度,爭取殘疾人康復、託養、特教學校等相關特殊項目建設,發展特殊教育事業,關心、資助殘疾學生,幫助他們接受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把受教育機會更多的體現在弱勢人羣中,爲殘疾人提供較爲穩定的受教育和康復訓練環境。要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源參與殘疾人康復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從事殘疾人康復服務行業的運營與管理,豐富助殘扶殘的手段和載體,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優勢。三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大對基層助殘工作人員的業務和技能培訓,熟悉助殘工作和業務辦理流程,提升基層幹部隊伍的業務素質。重視和發揮社會慈善組織在助殘方面的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加快殘疾人專業服務隊伍和社會助殘隊伍建設,在當前的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中要積極引入社工理念,積極倡導開展扶殘助殘的義工服務,抓緊培養大批針對殘疾人社會工作急需的專門人才,設置社工崗位,培育社工人才,建立健全以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爲主要內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確定職業規範和從業標準,以更好的助推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

【第6篇】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怎麼寫

當前,隨着改革深化和社會轉型加快,婦女羣體的流動性加大,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發展需求都越來越多元化,如何加強工作方式手段創新,更好地發揮女性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實踐中的作用,成爲一個重要的課題。近年來,**市通過“社會化推進、專業化發展、項目化運作”,大力探索建設婦女兒童和家庭社會服務的支持體系,取得了初步的實踐成果。

一、**市推進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的做法和成效

1.着力探索“婦女工作社會化推進”工作格局

改變“婦女工作婦聯做”的工作格局,在用好婦聯自身資源以外,充分發揮“聯”字效應,鏈接、整合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實現婦女工作力量的社會化。密切關注市政府關於政社互動和購買服務的政策動向和趨勢,2022年年初,在**市首屆公益創投活動正式啓動之時,實施了女性社會組織“倍增計劃”,加快孵化培育具有婦女兒童和家庭服務經驗的女性公益組織。按照“將自身條件成熟的工作實體規範提升一批、根據工作需要註冊一批、將有需求的社會組織培育孵化一批”的思路,培育孵化女性社會組織14家,其中行業協會類、興趣類組織4家,公益服務類10家。其中,包括和深圳社會組織合作組建全市第一家面向家庭提供綜合服務的專業社工機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培育以“一助一”爲主要形式的純公益服務機構——“**愛心幫困服務中心”、孵化以繪本閱讀、親子教育、兒童成長服務爲特色的專業機構——“**社區兒童事務中心”。2022年,實施“女性社會組織成長計劃”,按照“誰爲婦女兒童服務,我們就服務誰”的理念,率先成立運作縣級女性社會組織指導服務中心,通過在婦聯機關增加業務科室職能、配備專人負責以及和專業的社會組織孵化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大力建設集孵化培育、資源鏈接、協調指導、能力建設和項目合作開發等綜合服務於一體的女性社會組織支持平臺。中心設立以來,較好履行了對女性社會組織的代管模式,健全完善了工作溝通、項目督導、培訓交流和服務監管等工作機制,促進了女性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強化了婦聯的樞紐服務功能,推動婦聯組織從“婦女羣衆的孃家”向“女性組織的孃家”拓展。

2.着力推動婦女工作專業化發展

學習借鑑社工服務之長,以嵌入式專業服務補充婦女工作、激活婦女工作,帶動婦女工作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一是加強社工知識學習培訓,引導婦聯幹部轉變工作理念。先後邀請深圳市婦女社會工作專家來**爲全體鎮、村基層婦聯幹部開展社會工作實務培訓;邀請**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老師指導進行項目策劃專題培訓;發動基層婦聯幹部參加社工專業進修和職業水平考試;鼓勵吸納專業社工人才成爲基層婦聯組織的兼職人員,要求每個區、鎮婦聯要和一個以上專業社工團隊開展緊密型合作。二是探索開展“微創投”項目。組織舉辦了全市婦女兒童家庭公益服務項目創意大賽,以“微創投”的形式鼓勵全市女性社會組織圍繞新形勢下的婦女兒童、家庭需求開展調研和項目創意,成功徵集項目48個,最後有12個項目成爲優勝項目並獲得了實施的資金支持。

3.着力規範婦女工作項目化運作

依託社區、立足家庭,重點圍繞外來人口社區融入、女性素質提升、情緒疏導、親子關係、青少年成才服務等相對集中的需求,借鑑社工服務模式先後策劃開展了“曬曬我家的幸福生活”、“新**女性幸福禮包”、“和諧心靈企業行”、“七彩夏日”、“關愛小候鳥”、“單親母子增能計劃”、“鹿城親子閱讀計劃”等一批重點工作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連續三年策劃開展 “關愛小候鳥”項目,在全社會激起很大反響。此外,還把項目化運作的工作思路延伸到區鎮、街道社區婦女工作,將“基層婦聯每年培育實施不少於4個由女性社會組織實施的婦女兒童公益服務項目”的要求列爲婦女工作考覈內容,鼓勵基層婦聯創造條件培育發展女性社會組織,並幫助她們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婦女兒童發展的作用,基層女性社會組織呈現出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的可喜局面,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基層婦聯和女性社會組織普遍感覺到工作的價值感得到增強。

二、當前女性社會組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市婦聯於2022年6月對全市女性社會組織建設情況開展的調研顯示,目前**市女性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女性公衆參與意識相對不強。我國長期實行的“大政府、小社會”行政管理體制,使得婦女羣衆對社會組織的地位、作用等問題理解上存在偏差,對社會組織的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對新形勢下社會組織發展的意義、發展趨勢以及功能作用認識不到位,婦女羣衆的公衆參與意識雖然在逐漸強化,但相對而言仍舊不強,其自發成立的社會組織大多停留在興趣愛好層面,真正有意識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數量很少。

2.女性社會組織自主性不足。**市的各級各類女性社會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主要是基於婦聯、街道、社區等主管單位的推動,82.2%的被調研婦女組織是由主管單位牽頭成立;57.7%的被調研婦女組織主要負責人是主管單位工作人員;73.2%的被調研婦女組織開展活動的場所,是由主管單位無償提供;60.1%被調研婦女組織的活動經費,由主管單位提供,並且有47.1%被調研組織的表示,主管單位提供的經費佔組織全年工作經費比例80%以上。

3.女性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能力不足。一方面,面對社會和組織轉型給婦聯工作帶來的新挑戰,各級婦聯幹部、尤其是基層婦聯幹部知識和能力儲備滯後,工作方式方法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對社會組織開展工作無法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服務;另一方面,女性社會組織大量的都是以興趣愛好爲結合點的社區組織,真正能承接政府讓渡職能的女性社會組織數量極少,而且有77%的被調研組織認爲,自己的組織目前還沒有承擔政府讓渡職能的能力。

三、推動女性社會組織建設發展的建議對策

爲進一步促進形成女性社會組織建設在全市蓬勃發展的態勢,結合調研情況,提出建議如下:

1.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積極爭取民政部門對女性社團組織放開業務主管單位登記條件,爭取建立合作孵化、共同培育女性社會組織的工作機制,在全市上下爭取實現女性社會組織登記後抄送婦聯備案,公益創投項目中涉及婦女兒童服務的項目抄送婦兒辦備案的信息互動機制。積極爭取民政部門在政策支持、人才建設、項目運作等方面向女性社會組織傾斜,爲女性社會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2.建立新型服務機構。鼓勵市、區鎮成立女性組織指導服務中心,依託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建設的扶持政策,調動各方資源,爲創辦初期的婦女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提供各類資源支持;充分發揮培育、指導、服務“三位一體”的作用,加強對女性社團的管理和服務,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益慈善類女性社會組織,參與承接政府讓渡公共服務的競爭。

3.培育專業工作隊伍。一方面,對組織的負責人及有關人員開展培訓,提升社會組織成員的社會化工作專業素養,使組織成員掌握基本的組織技能,不斷積累,不斷髮展,通過組織人員的專業化,提升組織服務和活動的專業化水平,不斷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婦女羣體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鼓勵婦聯幹部、社區幹部報考社工師,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提升基層婦聯幹部聯繫、指導各類社會組織,並積極投身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能力。

4.規範組織運作機制。一方面要使女性社會組織克服依賴性,增強自主、自立和自治的能力,建立規範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良性機制;另一方面要使女性社會組織加強和規範內部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以及誠信制度的建設,增強其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度。

5.打造組織工作品牌。一方面,積極鼓勵女性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參與服務社會、服務婦女兒童工作,參與公益服務項目創投活動,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申報承接的方式,確保社會組織沿着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鼓勵更多熱心公益的“草根”婦女社團在參與中學習、成長,從而逐漸發展成爲正式的女性社會組織。

6.搭建交流展示平臺。通過網絡專欄、qq羣等平臺加強女性社會組織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各級婦聯整理彙總各類女性社會組織信息,建立女性社會組織信息庫;組織開展各類婦女文體、才藝團隊展示比賽活動、評選表彰優秀組織和項目等活動,展示女性社會組織風采和項目運作成果,培育典型,塑造品牌,強化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