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幹部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幹部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暑假關於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衆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爲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衆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爲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衆的關係。村幹部與羣衆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衆,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2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衆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爲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衆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爲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衆的關係。村幹部與羣衆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衆,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3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 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 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 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 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第4篇】暑假關於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衆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爲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衆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爲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衆的關係。村幹部與羣衆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衆,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5篇】2022年8月關於村幹部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通過社會實踐不僅鍛鍊了孩子自身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還提高了自身素質;增長了社會閱歷,鍛鍊了交際能力,豐富了經驗。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村幹部的社會調查報告,閱讀!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

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衆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爲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衆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爲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衆的關係。村幹部與羣衆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衆,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

【第6篇】村幹部現狀社會調查報告範本

村幹部雖然職位低,但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的旗幟,是羣衆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現狀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它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裏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幹部來解決處理,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着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由於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鉅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發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區、市參加個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反對攻擊的的問題。村級工作不像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羣衆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須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雖然現在是法制社會,諸如毀壞村幹部的莊稼、山林,毒死村幹部的牲畜或對村幹部實施暴力的現象不再時常發生,但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加上村幹部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幾年或十幾年後退下來,還得在村上生活,這些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羣衆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隨着羣衆求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羣衆還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麼不想爲羣衆多辦些實事,怎麼不想改變山村的面貌呢?一來村幹部手長衣袖短,二來部分村幹部愛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地域的侷限,村幹部們面對羣衆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的事。諸如羣衆強烈要求閃辦水利、路等公益帶來,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現如今是經濟時代,年輕力壯、有知識、技術的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殘,誰願意來爲興辦公益事業盡義務勞動呢?必須發展集體經濟,有錢才能好辦事。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的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羣衆,幹部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羣衆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羣衆視爲刁民、無賴,作爲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基層工作當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羣衆,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二是認識距離,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羣衆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羣衆的出發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繞着上級下達的責任指標,而羣衆並不認可,羣衆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焦點,熱點問題,有幹部認爲是“小事”,不屑一顧,有幹部熱心立項目,出政績,羣衆關心的是村裏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咱們偏向西。

2、對新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隨着時代的民展,社會各個層面都發生了變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也作了很大調整,同時人的意識出現多元化,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而許多基層幹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簡單處理複雜問題,缺乏創新,缺乏思考孰不知以前的辦法行不通,也有幹部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甚至流露出怨羣衆難管的情緒;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羣衆民展經濟不適應。羣衆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羣衆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收的能力,沒有帶領羣衆致富的門路,不受羣衆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羣衆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隨着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爲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羣衆的對立面上和羣衆的衝突屢有發生。

3、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四種精神”。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部分村幹部科學技術不懂,農業結構調整不敢,帶頭創業無方,富裕農民無路,抱定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放,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落後,缺乏與時俱進思想和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束縛了農村經濟和農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步伐。二是缺乏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幹部習慣坐在辦公室聽彙報,看材料,即使深入農村也心在外,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地轉轉看看,對羣衆所反映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要麼淡然視之,漠然處之,要麼拍拍胸脯,拍拍腦袋,一副大包大攬的樣子,最後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不僅傷害了羣衆感情,也有損幹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三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子繞過國家政策辦事。四是缺乏長期發展精神。因體制改革上的一些原因,許多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爲,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加上法制觀念淡薄等原因,常常在解決問題或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埋下隱患,留下包袱,爲下任工作開展帶來陰礙和困難。三、村級幹部工作思路

如何當好村幹部,如何做好聯繫政府和羣衆的紐帶,是每個村幹部應該考慮的問題,大家認爲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況。如人口、耕地、羣衆的思想狀態,熱點、難點問題等。只有切實做到情況消底子明,才利於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2、掌握好業務知識。作爲一名村幹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況,更要根據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專業知識,懂得有關政策法規,在工作中就能遊刃有餘。

3、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與羣衆的關係。村幹部與羣衆之間,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同時又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只有經常性關心羣衆,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才能與他們建立起血與肉的關係。才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係村級組織是最基層的組織,對上涉及多個主管部門,要處理好與各個主管部門的關係,按期保質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三是處理好與其他村幹部間的關係。各村四職幹部雖然按照分工不同各司其職,但大多數時候需團結協作,因此要求村幹部應虛心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共同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交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