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多篇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多篇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篇1

目的:深入山區農村搞調查

地點:安徽省金寨縣油坊店鄉油店村

調查內容:貧困山區農民經濟狀況

組織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委,理學院團總支

調查小組成員:侯春曉,袁苑,郭浩民,馮衛

調查時間:20xx年七月

一、調查數據

概況:接受調查23戶,回收有效問卷17戶;17戶總人口78人;總收入1174xx元/年;均耕地0.4畝。

(一)收入情況: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板栗等,摺合278xx元/年;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等,摺合63xx元/年;外出務工人員8人,收入343xx元/年;運輸,經商,獸醫等第三產業48xx0元/年。

(二)生產支出:共222xx元/年,其中農業生產支出62xx元/年,僱傭勞力和使用機械支出16xx0元/年。

(三)生活支出:共627xx元/年,其中食品消費41xx0元/年。

(四)農民負擔部分:共4660元/年,其中包括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及附加。

(五)教育支出:義務教育10人共4xx0元/年,非義務教育2人共14xx0元/年,另學前班2人約1xx0元/年。

(六)醫療衛生支出:45xx元/年。

二、體會和思考

(一)收支情況分析

首先是收入微薄,根本原因在於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畝。收支不均衡,17戶中一戶運輸戶和一戶獸醫兼機修戶人家收入佔了17戶總收入的1/3還多,人均收入15xx元/年,若除去這兩戶人家則人均收入就不足千元,在這些家庭中,共有8戶各有一人外出打工,打工者收入均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些人家的人均收入又明顯高於無人外出打工的家庭,約高出一倍,即無副業又無外出打工僅以種植業爲收入來源的家庭人均收入不足8xx元/年,這尚不夠一個普通科大學生兩個月的生活費。支出部分:佔60%的是生活支出,生活支出中食品消費又佔到2/3,據此算得思格爾係數遠高於我國平均水平,生產性支出中農業相關支出僅佔30%左右,而那一戶運輸戶的行車支出就佔了60%以上,另有三戶農民新建房屋支出約10萬元(未記入年均總支出),農民負擔部分是我們調查的重點,自1999年進行稅費改革以來,農民負擔減少了2/3以上,20xx年17戶農民負擔總量約爲47xx元,人均60元左右,在農民負擔中,佔70%以上的是特產稅,今年安徽省又頒佈了《關於開展農業特產稅改徵農業稅試點工作的通知》皖{20xx}13號,20xx年3月21日,《通知》規定從今年起停止徵收農業特產稅,改徵農業稅,而且按農業稅計徵辦法徵收——徵稅比率將大幅下調。教育支出,非義務教育人口在受教育人口中只佔2/7,其中包括一名高中生,一名大學生,兩人的花消佔所有教育支出的70%左右,每年的花費高於其家庭總收入。醫療衛生支出,人均只有不足60元/年,健康狀況甚憂。

(二)對稅費改革和農村教育問題的思考

安徽省是有着5xx0萬農民的農業大省,但同時也是一個窮省,人多地少,生產方式落後,貧困人口衆多,造成農民生活困難的因素有很多,在稅費改革前繁重的稅賦,各種名目的亂收費,變相收費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黨和政府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最終於1999年安徽開始展開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這一舉措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和支持,但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在推進改革中,農民負擔得到減輕,村級收入相對減少,村級工作運轉面臨新的困難。爲解決這一問題省政府於2xx0年7月5日頒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減輕村級負擔的若干規定》爲妥善解決有稅費改革帶來的問題,省委省政府五年來下發了六十多份相關文件、通知,爲保障減輕農民負擔後各級政府及事業單位能正常運行,各項工作能正常展開,國家和省裏投入了數百億資金。總之,在稅費改革過程中,中央和省裏均顯示了巨大的決心,採取了許多有力措施,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僅20xx年一年,較改革前農民負擔就減少了百億元(人均減少愈2xx元),使農民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好處。今年3月安徽省又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業特產稅改徵農業稅的通知》,在我們調查中就發現下級政府正在落實這一通知,可以預計今年農民負擔在取消了佔原負擔約70%的特產稅後還將大幅減少。由上述可知,稅費改革工作已經在安徽取得了巨大成功,使農民充分獲益,我們期待此項工作能在全國全面展開,使我國的三農問題得到緩解,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教育問題也是我們此次活動中極爲關注的一個問題。以往我們提到農村教育問題時,總是有“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的印象,甚至有“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的錯誤意識。在我們的採訪調查中,村民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在和一名高中生的母親的談話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這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對知識的渴求。這家的房屋在接連幾天的大雨中被沖塌,全家人寄居在鄰居家中,這位堅強的母親對我們說“只要孩子願意上學,能考上大學我們就是不修房子也要供她!”很多農民都說:“你們都是國家的人才呀,你們能來看我們,能不忘記貧困山區的農民,我們就很高興,希望我們的孩子也能像你們一樣成才。”

我們駐紮的地方是一所鄉中學,我們住在那裏,有機會切身體會到了大別山裏孩子們求學的不易,一間不足十五平米的宿舍住了三十多個孩子,睡通鋪,窗戶上沒有幾塊玻璃,就像是牆上開的一個大窟窿。回到學校,享受着優越學習、生活環境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呢?

(三)我們爲山村獻計策

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農民都反映說負擔減輕了不少,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了,但要想使貧困山區的人們都走上小康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對農民經濟收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狀況最好的是基本上脫離土地的兩戶人家,他們從事第三產業,家庭人均收入已達到其他農民家的五倍左右,在剩餘的十五戶中有外出打工勞力的八戶人均收入又是餘下七戶人家的兩倍,由此我們可以說在無條件進行第三產業的家庭中,外出打工是這些家庭增收的最佳也是目前採用最廣泛的方式。外出打工者平均每年帶回家現金收入4xx0元,幾乎都成了家中的主要收入來源。外出打工者中,因工種不同,技能差異大,造成收入也有一兩倍的差距,因此我們建議這些打工者在打工的同時還要注意多學習一些技能,以提高自身價值,增加單位時間收入。另外,在本地從事的種植業也應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對土地上生產的農作物(主要是茶葉)進行精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同時增加就業機會。我們在下鄉期間參觀了一家茶廠,在那裏茶葉經過加工後遠銷海外,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企業又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是一個較成功的例子。同時,推廣科學種植,在增產的同時快速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對經濟類農作物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三、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衆”優良傳統的延續和發展,是我們青年知識分子同工農羣衆結合,從實踐中學習的方針在新世紀的集中體現。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逐漸認識到,我們要把書本知識轉化爲爲人民服務的能力,就必須多從事實踐活動,從實踐中汲取養分,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走出象牙塔後,迅速適應社會,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這次實踐活動,使我們深切感受到了農民們的淳樸情懷,看到了貧困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看到了人民羣衆對我們寄予的厚望,認識到了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爲我們的學習增添了動力,使我們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增強我們吃苦耐勞的品質。正如有的同學所說,這次活動,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的情感滋養。簡陋的宿舍,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心才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我們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實踐充分證明,“三下鄉”活動有力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交往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從無數典型事例中受到啓發和教育。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強化了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了適應能力、交流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篇2

實踐目的:

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快樂,在活動中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在活動中我們深入民心!我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參加暑期“三下鄉”,我真的感到很榮幸。雖然是短短的十幾天,卻是截然不同的體會。這次我們去的是秦安縣西川鎮王灣村,在這裏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另一方面,實踐可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爲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實踐內容:

三下鄉已經結束已經一個月,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以前,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變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財富。爲了讓我們“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法制下鄉、法律宣傳”我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我們的特色,根據農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況做一些法律宣傳。我們可以通過彩頁宣傳,傳單宣傳,走訪宣傳等。

2、法律調研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深入實際的調查該地的農民對“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認識。調研主要有三個大的課題:

(一)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保護;

(二)農民工打工難;

(三)農民的維權途徑;

3、模擬審判在農村可能審判案子可能大多適用“簡易程序”,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炕頭審案所準備的“模擬審判”項目可以讓村民瞭解真正的審判程序,認識法律的威嚴性。爲此我們準備了兩個案子,一個民事案子,一個刑事案子。

4、支教在支教方面,我們結合自身的特長,給國中孩子們進行授課,內容有,首先,我們講述我們的大學生活,讓他們更好的瞭解大學校園,促進他們的求知慾。其次,我們將自己成功和學習的的經驗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篇3

原生家庭因素:由於家庭困難而輟學的也佔15.7%,東鄉鎮主要以農業爲經濟,而這裏山多地少,人均年收入才1000,生活都是問題了。我們走訪時遇到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伯,他有一個今年讀九年級的女兒,他打算不供她讀高中了,因爲家裏有年老多病的老母親,妻子是臥病在牀的殘疾人,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只能委屈女兒了。類似情況的不止他一戶人家,我們看了也挺心酸的。

學校因素:

學校合併,的確省了不少資源,提高綜合教學力。然而,願意支援西部教育的老師太少了,而且國家投了一定資金用於西部教育,可真正到了當地政府用到教育的就不敢恭維了。正如合羣村國小的老師們集體向國家申請《xx年二等偏遠山區教職員工每月工資多增100元》這一項目,經過半年才終於被通過審覈並實施了。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跟不上,也會影響教育狀況的因素。

社會因素:

調差統計分析,當地還是存在部分人認爲讀書只要能識字就可以了。打工仔出去兩年不照樣回來蓋大樓了,大學生多花幾萬塊錢,等到畢業也不一樣難找到穩定像樣的工作。這些話不是沒有依據,現在社會競爭大,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然而,受到更高的教育不是給我們儲備了更多的知識嗎?當地的流動人口已超過半數,青少年怎不會收影響?

政府因素:

調查統計結果發現,羣衆對政府制定的給與農村困難戶優惠的社會經濟輔助政策瞭解不多,即便了解,也有好多認爲落實不到位,有相當一部分真正困難的羣衆沒得到救助。由計劃生育服務部門對計生戶的貧困女孩教育方面的獎勵,扶持政策落實的情況瞭解,有4.34%認爲大部分落實了,26.0%認爲落實了少部分,而有17.39%認爲都沒有落實。這只是其中一項政策的落實情況的調查結果,那其他政策有落實的怎樣呢?政府在宣傳,落實上又做到位了嗎?公平性,透明度,普及度,影響力如何?

個人因素: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本地去輟學女孩輟學原因調查中,有24.5%認爲是個人意願,也就是說這部分人不是因爲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學,而是自己不想讀書了。走訪中瞭解到,部分青少年因爲自己的學習跟不上覺得沒前途而不想讀書了,部分青少年則覺得周圍有好多同齡人也是國小或國中畢業就去打工了,不用承受那麼重的學習壓力,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爲?他們不想讀書受何影響?是打工流動人口?是教學質量差?市中心學校附近那些寫明未成年人不得進入而裏面卻大多是未成年人背影的“黑網吧”?還是他們本身沒有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們走訪的十幾個村落,各村經濟水平不同,教育狀況也不同,而影響教育是多方因素的。希望政府相關政策能落實到位,不光是教學設施的建設,還有合理調配教育人才到西南部地區支教,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申請國家資助時遇到的各種條件限制,政府應該重新審覈相關政策,進行改善;合併學校也是教學資歷上的“強強聯合”,提高教學質量,可還得解決學生去上學難,住宿條件差等問題;還有公安部門應該嚴肅查處那些非法營業的“黑網吧”。學生觀念還需他們的覺悟和周邊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武宣走訪十天,我們這個團隊團結在一起,酷暑不能消減我們的熱情,即使穿梭在田間地頭我們也是興致高昂,因爲村民們的淳樸熱情讓我們倍感親切。特別是當地較重視的七夕節讓我們趕上了,讓我們體驗了異地的別有風味的風土人情。閒暇時我們互相交流我們收穫的資料還有我們自己的想法。由於我們是在校的學生,閱歷交淺,看待問題不深入,很多東西只是看到表面,而未識實質。特別是一些細微的問題,還得經過蔣老師點撥我們才注意到。

這次活動結束了,我也獲得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團隊精神最重要,而學會體諒別人,接觸不同層次的的人,進一步瞭解社會,以及各種社會交際的技巧。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些將鼓舞我在今後的實踐工作中更加努力的探索研究,也會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醒和完善自我。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篇4

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彌補不足。這次20xx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在心靈上都有了一次大的飛躍,同時也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高粱,忘不了那隨風而動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間壠上無處不氤氳着的迷人綠意;也忘不了農村留守兒童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裏老人們那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風雨中我們13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賴。而這一切的一切,將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驕陽似火的七月,當同學們還沉靜在緊張的期末備考中時,“三下鄉”的鐘聲在我院已經敲響。爲了幫助、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踐行“兩會”精神,使我院廣大同學積極投身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以實際行動爲構建和諧社會奉獻力量。經團省委和學校的統一安排,並根據校團委和院團委有關文件精神指示,我院立足實際,切入社會熱點,以“科學發展樹新風,攜手共建新農村”爲主題,組織了赴吉安橫江鎮“三下鄉”志願者服務隊,我十分榮幸地被選爲該隊的一員。

爲紮實做好“三下鄉”工作,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準備了多份宣傳材料和調查問卷。出發前,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輔導員朱延平老師還對我們進行了理論培訓,讓我們明確了“三下鄉”的目的和意義,鼓舞了我們的勇氣,激勵了我們的鬥志,也讓我們對此行的目的和活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爲實踐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7月1號,我們13位成員來到了鎮上人流量較大的橫江影劇院門口,進行政策宣傳服務。鄉親們說,這次諮詢像是一場及時雨,讓他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疑問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幾位來自外省的同學對於老人口裏說着的吉安方言理解有困難,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與老人們交談着,替他們分憂解難;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遠處默默地看着,熱心的同學們主動走過去,與他們交談,詢問學習上的困難,爲他們分擔學業負擔。

7月2日 ,我們服務隊前往參觀了橫江鎮唐賢坊村------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村子。通過唐賢坊之行,我們瞭解到這個地方的物質文化遺產相當豐富,不過如果不能夠有效的保護,這些資源也會慢慢消失,我們認爲當地政府可以制定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積極幫助當地人民開發這筆富有潛力的旅遊資源,一方面,可以積極有效地保護文化遺產;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

在接下來的一天,我們服務隊將從南昌各中國小募集到得1000餘冊圖書捐獻給橫江中心國小,爲那裏的孩子們創建“愛心書屋”。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愛心書屋”活動,能夠傳遞愛心,用愛心和知識裝點兒童的心靈。到現在我還是無法忘記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那一聲聲甜甜的“大哥哥”。提起那羣可愛的孩子,我總會心潮澎湃。離別的那一刻,孩子們緊緊的拉着我們的手,久久不願離去。我真心的祝願淳樸天真的農村孩子們能夠快快樂樂地成長,走向更廣更寬更闊的新天地。

同時我們“三下鄉”赴吉安橫江鎮實踐服務隊就留守兒童的問題與橫江中心國小的老師們進行了座談會。“留守兒童”一個聽起來多麼辛酸的名字,卻在吉安縣、在橫江鎮、在橫江中心國小耳熟能詳。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本該與同齡人一樣依偎在父母的懷裏,享受童年的時光的他們,只能在孤獨中想念爸爸媽媽的一個電話,一聲問候。瞭解到這些以後,我們更加希望,“愛心書屋”能給孩子們提供一點精神上的食糧,用愛心和知識裝點兒童的心靈,把我們的愛心傳遞給每一個孩子。

三下鄉社會實踐個人調研報告篇5

系部名稱:xx

專業:xx

姓名:xx

年級:xx班級:xx

學號:xx

實踐單位:大足縣龍水鎮高坡村

實踐時間:20xx年8月5日至20xx年8月6日共2天

八月五日,在隊長xx的帶領下我們西南大學重慶市大足縣智力支鄉小分隊18餘人於8:30在龍水車站聚集,前往大足縣龍水鎮高坡村進行“關於鄉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查”問卷調查。

我們高舉着“西南大學青年志願者智力支鄉小分隊”的大旗在當地村委們的帶領下風風火火地走進了高坡村。小五金是這裏的特色,這裏大部分村民以生產小五金爲家庭生計,小部分以農業生產爲主,也有一部分青壯年們出外謀求發展。我們兵分兩路,跟隨村委走訪當地農民,我們一組人走進一間屋子。發現一位四十左右的叔叔正在一臺“巨人機”下,手裏握着燒紅的鐵塊一寸一寸小心翼翼地移動着,一分一秒都不敢懈怠。旁邊阿姨在添柴燒火,兩個人配合得有條不紊。走進屋裏,我們向叔叔阿姨介紹了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目的,知道我們是來進行調研活動的大學生,阿姨很高興的接受了我們希望

進行問卷調查的要求,在她的配合下,我們開始了我們的問卷調查。阿姨的學歷不高,我和我的搭檔就細心的爲她解答她不太明白的題目。同行的同學們也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隨後我們又走訪了其他人家,大家都很高興得接受了我們的問卷,我們總計在高坡村進行了一天半的調查。

本次通過對高坡村的部分抽樣調查可反映一些現象和問題:農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的改善,家庭月收入爲2000到4000,甚至少數五金做的好的家庭月收入4000以上,兩極分化現象基本不存在,達到了小康生活。目前‘生活寬裕‘,雖然還有待提高,但村民們已不會爲生計發愁,生活上還算是如魚得水。村裏治安狀況很好,選舉較爲民主。針對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農民都一致認爲生產發展應該作爲優先解決的目標。問及他們的學歷程度,農民基本上爲國小、國中文化,文化素質偏低,部分甚至未上過學,少有高中文化,但是他們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讀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其次,農民的思想覺悟有所提高,村裏重男輕女現象開始緩和,在問及當自己第一胎爲女生時,是否願意生第二胎(男孩),還是有一部分人持反對態度,但生第二胎仍然佔據多數。他們生活收入大多是以小五金爲主,貨源來自廢鐵市場等,貨物主要銷往重慶、四川、部分沿海城市也有銷往國外的。在問及有沒有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五金的想法時,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方面的想法,這對於一個主要以五金爲經濟來源的農民來說絕對是不利的。龍水五金曾是全國五金業的“老大”,如今已被浙江永康奪去第一的位置,個人認爲不是農民生產的貨物有質量問題,而是他們缺乏一種創新精神,生產的貨物可能與社會脫節,導致外銷大城市較以前困難。他們每天機械式地不停手,缺乏一定的指導,與外界的聯繫也比較少,長期以來,他們的生產就只停留在了一定的階段,絲毫未想過怎樣加快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價值。針對當前農村發展,農民們都意識到這些問題,他們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引進人才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生產,早日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這一點可以由政府組織科技人才下鄉給予指導,改善農民五金行業的基礎設施,以便提高生產效率,使得生產力能夠從本質上得以提高,而不是像以往一樣,靠的是加班加點來提高效率。農民對農村醫療保險的看法是:認爲政策是好的,可以使得費用減免,但是缺點是報銷過程較麻煩。在涉及權利問題時,農民在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大多數選擇的是協商解決。但是協商解決不成,他們會縱容自己的權利繼續受損害還是引發暴力甚至犯罪?怎樣做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政府和我們探討的,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政府可以派出一部分人到農村去普法,講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但限於經費、交通等各方面問題開展普法工作任重而道遠,也可以藉助媒體每天定時宣傳一些法律知識,對於減少農村以及城市違法犯罪是一個好的舉措。他們從事的工作強度大,十分的辛苦,但想到孩子上學、老人養老,自是不敢對工作稍有鬆懈。所以“生產發展”應該優先解決。走過一遍,大抵感覺小五金的生產是在高溫、強噪音下,一般村民們以個體爲單位,在自家生產小五金,這樣自然勞動力分散,並且在’巨人機’下,一天十幾個小時的煎熬,足以看出他們勞動的艱辛與掙錢的不易。

親切的談話使這次調查如魚得水,收穫頗豐。臨近中午,我們在一家堆滿苞谷的人家家裏停駐,幫他們擦苞谷,同行的同學們雖然大多來自農村,但多年未曾親身實踐,好多人自然對搓苞谷籽之類農事感到生疏困難,在主人家的指點下,同學們慢慢學會了技巧,提高了速度,搓起苞谷籽來也有模有樣的了。

八月五日下午3:00左右,我們來到了龍水敬老院,踏入敬老院,頓生敬畏之情。那蒼老的面容究竟承載了多少滄桑,我們不曾得知,但此時此刻見到我們,他們很興奮。當我們攙扶着他們時,當我們問及他們的往事時,當我們問及他們的現下時,那複雜的五官下掩飾不了他們的容光煥發和倏然長嘆。面對我們這羣‘孩子‘,他們話語多了起來,談到以前的工作、走過的大江南北、認識的奇人異事,眉宇間大有好漢不提當年勇的豪氣。問及他們眼下的生活,他們都點點頭,表示了自己的滿足。一樓是住宿,二樓是他們的娛樂場所。我們走進他們,他們打着自己的牌,看着自己的越劇、川劇,享受着生活帶給他們的快樂。老有所終,固然安好,但身邊沒有了兒女的守護,怕是還不夠。願天下兒女都能守護親情,守護愛,守護我們的真神——我們的爸爸媽媽。

第二天,我們再一次到高坡村農民家裏,進行了一天的問卷調查。整個活動十分順利,調查完成後,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分工,把調查的問卷進行整理歸納。至此活動圓滿結束。

通過本次活動,我再一次瞭解了農民的艱辛,因爲條件的不允許,他們沒有機會學習到各種科學,所以他們的思想得不到解放,依然沿襲着陳舊的技術,辛苦的工作着。我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是前輩們的接班人,我們有着更先進的思想和技術,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開拓創新,努力工作,讓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努力去實現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五個目標。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爲祖國和兒女奉獻自己,當他們年事已高時,我們要好好地贍養他們,報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