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5000字【精彩多篇】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5000字【精彩多篇】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5000字 篇一

摘要:

爲了解張家界市慈利縣的文藝事業的發展現狀、當地文藝發展需求以及村民對本次暑期“三下鄉”文藝匯演的問題與不足的反饋,並將這些情況反饋給當地政府與學院,從而更好的提高當地村民對文藝事業的興趣,推動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爲當地的文藝事業做出貢獻,更好的服務當地村民。

此次問卷採用抽樣調查形式,由相關同學手動導入相關數據,以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村民爲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村民很喜歡此類文藝活動,但在鄉村中文藝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村民比較喜歡歌舞,往後的文藝活動中可適當增加情景劇類型的節目;對於文藝活動的效果來說,村民們感覺接觸到文藝匯演後,不但能豐富日常文娛生活,還能使身心得到放鬆,最重要的是能給孩子們發揮特長的機會、開拓他們的視野。綜上所述:大多數村民支持文藝匯演,但這種文藝活動普及性不夠,也因爲設備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舞臺效果不夠精美。

[關鍵詞]:

三下鄉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

文藝志願活動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調研背景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大學生志願服務要立足於自身發展,更要立足所服務對象的發展。爲了解當地村落的文化活動開展現狀和實際需求以及文藝志願服務團的整體模式。我們特展開此項調查,希望能夠給當地工作者提供意見、推動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以及爲學院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的文藝活動提供指導意見。

調查對象及方法

此次調查問卷由瞭解明珠村的文化活動開展現狀和對文藝匯演的反饋兩部分組成,共10道選擇題和1道主觀題,內容包括:村裏的文藝發展現狀、文藝匯演的整體反饋、對未來村裏文藝事業的展望三個方面。本次調查對象是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中觀看文藝匯演的部分村民,採取隨機抽樣調查的形式開展,從觀看文藝匯演的村民中隨機選取了29人進行調查,其中有效問卷29份,樣本約佔總體的10%。

數據分析

1、您村子裏之前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嗎?()[單選題]

就“您村子裏之前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嗎?”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偶爾有(51。72%)、幾乎沒有(34。48%)、完全沒有(10。34%)、經常有(3。45%)。由數據可知,有51。72%的村民村子裏之前偶爾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有近45%的村民村子裏之前很少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僅有4%的村民村子裏之前經常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

2、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單選題]

就“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電視(41。38%)、互聯網(34。48%)、現場(20。69%)、其他(3。45%)、沒有接觸(0%)。由數據可知,將近97%的村民平常是通過電視、互聯網和現場這三種方式接觸文藝匯演,僅有不到4%的村民通過其他方式接觸文藝匯演。

3、您怎麼看待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單選題]

就“您怎麼看待文藝志願服務活動?”的回答情況來看,非常感興趣(48。28%)、感興趣(48。28%)、無所謂(3。45%)、沒興趣(0%)。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超過96%的村民對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是感興趣的,其中還有半數非常感興趣;僅有不到4%的村民感覺無所謂。

4、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單選題]

就“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樂(17。24%)、歌劇(13。79%)、朗誦(6。9%)。由數據可以看出,舞蹈類節目更受村民們歡迎,而喜歡朗誦的村民僅有不到7%。

5、您覺得此次文藝匯演還需要增加哪個類型的節目?()[單選題]

就“您覺得次次文藝匯演還需要增加哪個類型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戲曲(24。14%)、魔術(24。14%)、情景劇(24。14%)、相聲(20。69%)、其他(6。9%)。由數據來看,選擇需要增加戲曲、魔術、情景劇這三類節目的村民比例同爲24。14%;有20。69%的村民選擇相聲,有6。9%的村民選擇了其他。

6、對於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感受?()[多選題][多選題]

就“對於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感受?”的回答情況來看,心情愉悅,很有意思(58。62%)、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55。17%)、想努力的學習,成爲有志青年(27。59%)、其他(10。34%)、只是感到了一時的新奇,沒有什麼實際作用(6。9%)、沒有什麼影響(3。45%)。由數據可知,有超過50%的村民認爲此次文藝匯演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心情愉悅,有3。45%認爲此次文藝匯演沒有什麼影響。

7、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多選題][多選題]

就“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依次是:舞臺效果不夠精美(55。17%)、其他(24。14%)、節目種類不夠豐富(20。69%)、節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由數據分析可知,近56%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舞臺效果不夠精美,有3。45%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趣味性不足。

8、您覺得這類文藝匯演活動對你們有什麼影響?()[多選題][多選題]

就“你覺得這類文藝匯演活動對你們有什麼影響?”的回答情況來看,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夠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特長(58。62%)、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鬆(48。28)、沒什麼實際影響(10。34%)、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規律(3。45%)。由數據可知,超過50%的村民認爲認爲這類文藝匯演能夠豐富村民日常生活、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鬆和能夠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特長,3。45%的村民認爲這類文藝匯演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有10。34%的村民認爲這類文藝匯演對於他們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9、您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休閒活動嗎?[單選題]

就“您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休閒活動嗎?”的回答情況來看,選擇沒有的村民爲58。62%,選擇有的村民爲41。38%。

0、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多選題]

就“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跳廣場舞(58。62%)、其他(20。69%)、舞龍舞獅(10。34%)、打腰鼓(6。9%)、馬戲團表演(6。9%)。由數據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裏經常搞跳廣場舞這樣的文藝活動,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馬戲團表演這樣的活動。

1、您希望鄉里或社會機構來舉行這種文藝匯演嗎?()[單選題]

就“您希望鄉里或社會機構來舉行這種文藝匯演嗎?”的回答來看,村民們都希望能舉行像這樣的文藝匯演,其中有75。86%的村民非常希望能夠舉行文藝匯演。

問題產生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1、村民很少現場接觸文藝匯演

就“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什麼?”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電視(41。38%)、互聯網(34。48%)、現場(20。69%)、其他(3。45%)、沒有接觸(0%)。由數據可知,大部分村民平常主要是以電視和互聯網接觸文藝匯演,很少有機會能到現場接觸文藝匯演。

2、村民不太喜歡文化精神層面的節目

就“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樂(17。24%)、歌劇(13。79%)、朗誦(6。9%)。由數據可以看出,喜歡舞蹈類節目的村民遠超過喜歡其他節目的村民,喜歡朗誦這種文化類節目的村民不到7%。

3、節目豐富度不夠,舞臺佈置度不高

就“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依次是:舞臺效果不夠精美(55。17%)、其他(24。14%)、節目種類不夠豐富(20。69%)、節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近56%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舞臺效果不夠精美,有21%的村民覺得節目種類不夠豐富。

4、村裏文藝活動較少且村民喜歡的文藝活動形式較單一

就“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你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活動嗎?”兩題的回答情況來看,選擇有的村民爲41。38%,選擇沒有的村民爲58。62%;跳廣場舞(58。62%)、其他(20。69%)、舞龍舞獅(10。34%)、打腰鼓(6。9%)、馬戲團表演(6。9%)。由數據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裏經常搞跳廣場舞這樣的文藝活動,遠超過想搞其他類型的活動;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馬戲團表演這樣的活動。

二、原因分析

1、村民出不去,文藝進不來

交通不便,是導致“村民出不去,文藝進不來”的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明珠村,雖然大部分的道路都修成水泥路,但是道路上卻只能保證一輛小車行駛,稍不注意就會產生意外情況,更不用說把文藝匯演的設備車開進來了。俗話說,路的寬敞平坦程度反映地方的發展水平,越窮越要修路。從而也間接導致村民們平時接觸文藝匯演只能通過電視與互聯網。

2、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文化類節目娛樂性不強

大部分村民只上過國小國中,村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村民們不太喜歡朗誦這類蘊涵文化精神層面的節目,覺得這類節目很無趣,村民大都喜歡歌舞這類歡聲笑語的節目。文化類的節目沒有娛樂類節目的娛樂性高。

3、表演人員數較少,舞臺條件較差

本次文藝志願服務團只有十三名志願者爲專業表演人員,且排練時間緊促。又因與當地部門聯繫不夠充分,不瞭解當地設施的情況,這才導致當天晚會的舞臺佈置較簡易以及機器設備較差等現象產生,使得文藝匯演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4、年輕人較少,活動場所有限

村裏面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村裏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爲主,村裏缺乏了一塊人羣,總是顯得有些毫無生氣,而老人和小孩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不用說靠老人和小孩來打造集體的活動場所,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參與和組織文藝活動。

相關建議

一、村民方面

1、積極觀看文藝節目,提高自身文藝內涵

村民們應該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多去觀看各種文藝節目。提高自身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及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

2、積極支持村裏文藝建設,主動參與舉辦的各項文藝活動

積極參加村鎮舉辦的各種知識教育授課,支持村裏進行文藝工作的建設,爲村裏文藝活動方面的建設添磚添瓦,共同建設一個富含文藝底蘊的明珠村。

二、學院方面

1、注重精神層次方面的發展,宣傳文藝知識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開展不同專業性的三下鄉活動,用宣傳手冊或廣播的形式,將文藝知識傳播至村民的頭腦中。

2、完善節目質量與豐富節目類型

學院應該努力提高文藝匯演的質量和不斷豐富節目類型,完善舞臺效果的不足,增加志願者的數量以及加大文藝下鄉力度,努力爲村民們帶去更加優秀文藝匯演。

3、與村民互動,開拓創新

完善舞臺道具,多與村民們進行節目互動,勇於創新,開拓村民視野,帶動村民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爲村裏營造良好的文藝氛圍。

三、社會方面

1、注重精神層次方面的發展,宣傳文藝知識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開展不同專業性的三下鄉活動,用宣傳手冊或廣播的形式,將文藝知識傳播至村民的頭腦中。

2、完善節目質量與豐富節目類型

學院應該努力提高文藝匯演的質量和不斷豐富節目類型,完善舞臺效果的不足,增加志願者的數量以及加大文藝下鄉力度,努力爲村民們帶去更加優秀文藝匯演。

3、與村民互動,開拓創新

完善舞臺道具,多與村民們進行節目互動,勇於創新,開拓村民視野,帶動村民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爲村裏營造良好的文藝氛圍。

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到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當地的文藝事業的發展現狀較差,當地村民接觸文藝活動的機會較少及文藝志願服務團準備不夠充分,節目種類較單一和節目質量有待提高,以及積極發展文藝事業可以更好的培養當地村民和學院志願者健康的心理、綜合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質等素質,促進當地村民文藝內涵的提高,並調動同學們在藝術認識與實踐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由於此次當地場地和排練時間有限,使得此次文藝匯演有很多不足之處。

通過本次的調研活動,我們瞭解到此次文藝匯演中的不足以及當地文藝事業的缺陷。所以建議文藝志願服務團增加相關節目的排練時間來提高節目質量,同時增加節目種類,提高節目的趣味性,並在表演過程中多與觀衆互動。建議村民們勇於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並且多與外界溝通,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樣纔能有利於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及學院在文藝匯演方面的整體模式不斷完善。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4600字 篇二

一、調查背景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通過職業農民培養實現耕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解決農業繼承人的問題,同時也是國家支持農業的重要途徑。職業農民有助於區域農業保護與開發,有助於促進農業文化的保護和繼承。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代農業,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適應農村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官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效益和增加生產經營收入的客觀要求。

二、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此次“基於地區和產業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願研究調查”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瞭解農民的基本情況

性別

教育程度

年齡

2、瞭解農民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主要收入來源

增加收入的途徑

3、瞭解農民對培訓的態度

參加過的培訓

希望參加培訓的內容

是否參加培訓

決定培訓的因素

培訓的時間

4、瞭解農民對教育的態度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有效性

子女接受教育的認識

5、瞭解農民對文化的態度

希望舉辦的文化活動

希望擁有的文化設施

是否有文化站等設施

村民對文化建設的建議

對文化建設的滿意程度

(二)項目執行情況

本次調查歷時四天(20xx/7/16-20xx/7/19)。此次調查的範圍湖南省衡陽市貫塘鄉東陽村,被訪者定義爲在農村長期生活工作的村民。

調查實施時間爲7月16日至19日,調查方法爲下到村民家中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按照東陽村的人口分佈以及地域分佈,調研小組2人一隊下到15個村小組進行調查。

此次調研發放問卷80份,收回69份,有效問卷爲69份,問卷有效率爲86。3%。調查實施自始至終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調研小組成員對調查過程進行了全過程檢查、督導,並對完成的問卷進行了100%的檢查,項目負責人對驗收後的問卷進行了30%的複覈。

最後對數據進行處理和製圖、製表。

(三)被訪者基本情況

在69個有效樣本中,男性爲32個,女性爲37個,男女比率約爲1:1。

被訪者受教育程度大多集中在國中,國中學歷佔47。5%,國小26。2%。年齡分佈較廣,其中36至65歲的被訪者佔60%以上。

被訪者收入來源分佈廣泛,但主要集中在種植業收入佔41。6%,外地打工收入39。13%。

三、調查結果

(一)農民的基本狀況

1、性別:女多男少,勞動力缺乏。

在對性別比例進行調查中,留守在農村的女性略高於男性。農村勞動力流失情況較爲嚴重,精壯男性多外出務工,留村勞動力較爲缺乏。

2、受教育程度:以國中居多。

據調查顯示,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原因可能在於受訪者年齡普遍偏高,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在教育方面取得的進展。

3、受訪者的年齡:中老年人較多。

留守農村勞動力大體分在36到65歲之間,側面反映出城市勞動力市場對青壯勞動力需求量較大。農村地理因素限制較多,導致農村收入形式單一。

(二)農民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1、收入來源:種植業爲主,其次外出打工。

從調查結果可知,農民更趨向於收入穩定的工作,側面也反映出國家對於農業生產的補貼力度較大。

2、村民增加收入的途徑:較爲單一。

農民對於增加收入的方式認識單一,對就業途徑瞭解不夠。

(三)農民對培訓的態度

1、村民參加職業農民培訓的形式:未參加培訓的佔多數

2、村民願意參加的培訓內容:更願意參加熟悉的培訓。

農民自身有意願提高種植水平,不想放棄傳統職業。對培訓有一定的選擇性及針對性。

3、是否願意參加培訓:意願強烈。

4、村民參加培訓的主要因素:重視技能培養。

農民重視自身的技能培養,願意支付符合心理額度的金額和時間。

5、合適村民的培訓時長:15-30天。

村民由於忙於農事,農民更願意接受進行短而有效的培訓。另一方面,由於地勢、氣候、土質等因素的限制,導致農事時間衝突,培訓時間減少。

(四)農民對教育的態度

1、教育的重要性:重視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農民心中。

2、教育的有效性:絕大多數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子女接受教育的認識:希望子女有更好的發展。

農民還是堅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

(五)瞭解農民對文化的態度

1、希望舉辦的文化活動:較爲強烈。

農民希望聯絡感情,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鍛鍊身體,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開闊視野。

2、希望擁有的文化設施:注重身體健康。

農民更注重身體健康,嚮往更好品質的生活。

3、是否有文化站等設施:設施配套較爲完備。

政府較爲重視農民文化生活,豐富精神生活。

4、村民對文化建設的建議: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由於地形限制人口分散,農民更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農民更向往舒心,閒適的生活。

5、對文化建設的滿意程度:希望有更好的建設。

現如今,農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更加意識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結與建議

據相關資料統計,到2011年,我國農民工的數量已達2。46億人,而且每年還在以900-1000萬人的速度增加。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25。27%。與此同時,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青壯年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的比重、農業收入佔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務農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數量急劇減少,明天“誰來種地”、“誰來養豬”的隱憂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由此催生了對培養職業農民這一問題的熱議。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造就農村人才隊伍,着力解決未來“誰來種地”問題。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指明瞭方向,要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發展農民合作社,着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綠色作文網訓,而且首次提出要發展“家庭農場”,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解決職業農民的問題。《關於做好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農科(教育)函〔20xx〕第68號》文件中指出“明確工作思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轉方式、提質增效調結構的總要求,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強化項目實施管理,創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質量,加快建立“三位一體、三類協同、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着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爲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切實解決農業繼承人的問題,提高農民的技術。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農業生產一線向農民推廣新品種、傳授新技術、教會新方法、培訓新工具。

解決農業繼承人問題、通過職業農民培養實現耕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也是國家支持農業的重要途徑,職業農民有助於區域農業保護與開發,有助於促進農業文化的保護和繼承。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代農業,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適應農村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官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效益和增加生產經營收入的客觀要求。

近10年來,國內的新型農民成爲了熱點,羅駿從經濟的制度、組織與所有制、實現過程、分配等方面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合作經濟思想進行了探究。黃祖輝等指出新型農民有別於其他農民的本質規定性及其漂移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不必強制性干預這種漂移的發生,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經濟的調配,合理引導本質規定性的漂移。黃勝忠在對新型農民培養研究述評中,揭示了許多新型農民的好處,比如新型農民的專業的技術。鄧聿文研究了傳統農民和職業農民的差異性,認爲傳統農民是“世襲”的,具有強制性和不可選擇性;而職業農民則具有自助選擇性,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人員自我選擇的結果;傳統農民封閉在農村地區,很難流動,可以說是土生土長、土裏刨食。而職業農民具有開放性,可以自由流動。從人員構成來看,職業農民既可以是本地農民,也可以是外地農民,還可以是市民;傳統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幾乎沒有什麼約束,完全靠經驗進行。而職業農民在經營素質、科技知識、管理經驗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制約性。付遠景認爲,職業農民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經紀人,是農業市場化乃至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職業類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身份農民在選舉權、流動程度、經營方式、規模化經營程度方面有明顯的區別。曲建勳給出了職業農民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職業農民是將農業作爲產業來經營,並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獲取報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郭智奇認爲,職業農民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作爲自身職業的人員,並具有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專業生產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意識,具有穩定的工作崗位和收入來源。周稽裘認爲,所謂職業農民是國家工業化、城市化達到相當水平之後,伴生的一種新型職業羣體,也是農業內部分分工、農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結果,同時他還認爲職業農民的內涵具有全職務農、高素質、高收入和能夠獲得社會尊重四大特質。

美國人類學家埃裏克·沃爾夫1996年在他的著作《農民》中就傳統農民和職業農民的差別做過分析,他認爲“傳統農民”是和“市民”相對應的一個羣體,是身份意義上的農民,其主要追求是維持自身的生計。而“職業農民”則是將農業作爲產業,充分自由地進入市場,並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使經濟報酬最大化。美國政府於1862年制定並通過《莫雷爾法案》,規定成立56個州立農學院。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費農業推廣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開發和培訓》和1964年的《經濟機會法》爲依據,美國建立了一個相當完善而龐大的農民教育體系。通過實行農業教育、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培養職業農民,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法國政府規定農民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只有取得教育合格證書後,才能具有經營農業的資格並能享受國家的優惠貸款及補貼。農業部直接管理全國的農業職業學校、公私合辦、辦學機制較爲靈活是法國農民教育的特點。高等農業教育、中等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三個部分共同組成了法國農民教育的培訓體系。每個培訓機構具有各自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不僅如此,法國還創造了一種具有廣泛世界影響以及時間應用價值的培訓方法,即交替培訓教學法。日本和韓國的農民教育與培訓是由國家統籌規劃,農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分工知道和寫作完成。目前,日本全國有52所農業者大學,其中國立1所,縣立48所,私立3所。韓國通過頒佈法律的形式(《農漁民後繼者育成基金法》)規定對農漁民後繼者提供援助資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術教育,該法案爲培養農業後繼者和專業農戶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而荷蘭則是從基礎教育階段就實行“雙軌制”教育,將農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在國小高年級階段就開展預備農業職業教育。在德國,所有的農民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也必須經過不少於3年的農業職業教育。加拿大推行“綠色證書”制度,農民不獲得綠色證書是不能繼承或購買農場的。

此次調查採用實地抽樣調查和網上調查的方法,對農村居民和部分鎮村幹部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調查。

製作符合我們此次調查要求的調查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此調查問卷是在參閱了大量關於農村職業農民的培養文獻和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形成的。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爲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爲被調查者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第三部分爲被調查者對於培訓的態度;

第四部分爲被調查者對於教育的態度;

第五部分爲被調查者對於文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