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環境保護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環境保護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關於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一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小區居民的環保意識。

2、提高小區居民的環保意識。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月25日---20xx年1月28日

三、調查範圍

江南新城小區樓層

四、調查方法

1、問卷法:出問卷

2、觀察法:站在路旁,觀察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有幾人

五、調查結果和分析

調查可知:隨地吐痰和亂丟垃圾以及隨手關燈的選項中10份問卷中有百分之九十能做到自覺的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以及能隨手關燈。垃圾分類,帶菜籃,選擇經常做到的選項沒有人選擇,而世界環保日所有人都選擇不清楚。使用一次性筷子,公共交通出行,廢水合理利用,和吃剩的飯菜打包選擇偶爾的選項比較多,說明這些行爲還是有較多的人在選擇適當的時候在做。

1、小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哪些方面比較薄弱?(問卷法)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關於垃圾分類,買菜時帶菜籃,世界環保日的問題環保意識比較薄弱,問題也比較突出:

1) 雖然現在有些地方的垃圾桶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個桶,但是居民對於哪些是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並不清楚,而且江南新城的垃圾桶都是大垃圾桶,並不存在分類,所以導致垃圾都是一袋傾倒,並沒有分類的意識。

2) 雖然國家出臺了限塑令,但是菜場裏很多塑料袋還是照常使用,居民不願意帶菜籃,一方面是因爲拿着去買菜覺得不方便,還有就是反正塑料袋是免費的,不拿也浪費的心理。

3) 世界環保日基本沒有人知道,這說明國民對於環保確實存在着不重視,意識不夠強烈的問題,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關注。

2、小區居民的環保行爲哪些已經有所改進?(問卷法)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關於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打包飯菜和隨手關燈的意識有所增強。

1) 隨地吐痰會使細菌在空氣中傳播,亂丟垃圾使城市不美觀,這些意識隨着城市的日漸發展而漸漸在人們頭腦裏清晰。

2)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根深蒂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開始注重傳統文化的學習,不鋪張浪費,外出就餐基本選擇適度原則,吃不完打包也成爲一種常態化的行爲。而隨手關燈也是從不浪費電的角度入手,基本能做到人離燈滅,而且大都換上了節能燈,減少能源消耗。

六、思考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也要隨之提高。在中國這樣一個注重傳統文化的國家,環保意識問題其實也是關於道德品質的問題,要節約,要與人方便,不可因一人私利而去損害了他人。如果我們都能做到環保,那麼天空會更藍,水會更清澈,而我們的空氣裏也會少些霧霾,城市會更美,道路會更整潔寬暢。讓我們行動起來,爲城市的環保獻出一份力。

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二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龍灣區確實面臨着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佔上風嗎?因此,作爲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龍灣區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1、瞭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附後)。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於“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瞭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

對提高龍灣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並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並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並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龍灣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採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當面填寫並收回。

2、調查對象

我們調查的對象爲龍灣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爲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中也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爲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爲重要的污染源。爲什麼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對於生活污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羣衆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龍灣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爲太過於形式化。

問卷的最後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污染的原因全都歸咎於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爲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爲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纔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污染後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佔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龍灣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爲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瞭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龍灣環境衛生局,與那裏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關於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三

調查人: 指導老師:

時間:3月30日到4月20日

地點:建平縣榆樹林子鎮

一.調查情況介紹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我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我們校的學生知道一些環保知識,但他們沒有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其我校還沒有開展過環保知識的講座 、課程。從調查中,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有38%的學生來源電視、廣播、電影 ;有 28%來源於報刊雜誌、不到8%的學生說來源於學校課程。在調查我們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中,有68%學生都知道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度,其次浪費水電資源、破壞花草樹木,各佔16%。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校的重大的環境問題。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的問題上,各有16%學生說在環境問題上也是很嚴重的。隨着,我們國家的能源不斷地減小和樹木的亂砍伐,造成沙塵暴的惡化。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從我們每月水電費超資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校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校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有過度,製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着你吃飯時帶進胃裏,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我們學校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製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三個做起:一從自己身邊做起,二一點滴小事做起,三、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我校存在的環境問題都是我們養成壞習慣造成的了。比如我們校學生打包、水電浪費的習慣。如果還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成了環境破壞者,造成我國不能持續發展了。在調查中,有70%的學生都認同可以使有一次筷子、塑料袋打包,但減小使用。爲了解決我們校的環境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還要我們學校每個人的事。

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還有我們校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在今後我院會努力宣傳環保,搞好環保工作。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麪??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爲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1、我們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一家小快餐店裏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瞭解到: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這樣計算,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1萬個左右。

4、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於“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現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爲重要的污染源。爲什麼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 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對於生活污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 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羣衆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二.分析問題

環保不只是一種觀念,更應該成爲一種生活方式,環保不應該停留在淺層的理論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脫離知識的教化,只有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以最優化的方式將環保事業推上新的高度。

在對大學生環保意識及世博會召開前的環保現狀問題的調查中,我們發現:

1、絕大多數同學擁有較強的環保意識,並已將環保理念貫徹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今後我們的實際工作重點就在於調動小部分對環保不甚積極的同學,同時強化多數同學已有的環保觀念;加強環保工作志願者的招募以及管理工作,從自身做起,把環保做好、做深,爲世博會召開營造優美和諧的環境。

2、大學校園內宣傳環保的各類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但值得注意的是,將來一階段我們的環保宣傳活動要採用更適合、多樣的形式調動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把環保觀念真正植入人心。

爲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1、以班級爲單位,開展一些環保主題活動,例如知識競賽或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不必拘泥於純理論知識教授,可以採用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形式,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

2、每個同學以身作則,帶動周圍的朋友、親人一起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

3、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同學們可以組成課題研究小組,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項目研究,展開探究性的學習。提出問題、確定探究方向、組織探究團隊、收集整理資料、彙總課題結論、總結分析成果,這樣,就能夠有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環保事業中,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爲一個衆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爲: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爲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麼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爲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爲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污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污染的原因全都歸咎於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爲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爲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纔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污染後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佔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三.總結

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經過這次的調查,結合多方面的瞭解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程度與環境意識明顯地呈正比關係,文化程度越高,環境意識越多,環境意識越強。居民環境意識比農村強;青少年環境意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種環境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中國小生的環境意識,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他們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和參與環保活動等方面都明顯高於成人;公衆的環境意識呈“依賴政府型”,公衆對於自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環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見,“誰污染,誰治理”的環保責任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衆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宣傳教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播,大部分人主要是從電視、廣播中獲得環保信息的。環境宣傳教育要在公衆中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得到多方面的顯現。看來要想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而我們龍灣區居

民的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加強,但是面對未來任務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沒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對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給予一定的。關注,以致錯誤的認爲政府一直沒有進行管理;而政府雖然抱怨居民環境意識差,也同樣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努力,爲龍灣今後改善環境污染問題盡一份力!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爲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着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爲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們海鹽縣武原鎮,雖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着鬥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爲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爲時。

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四

分院:

專業班級:

時間:

20XX年6月

班級:

本次我的調研主題是:環境保護;調查資料:對環境知識的瞭解情景、對環境現狀的瞭解情景以及環保對策;調查目的: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

與所有的縣城一樣,我縣的環境污染問題是與工業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縣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工業基礎薄弱。環境污染問題尚不突出,但生態惡化問題經歷數千年的累積,已經積重難返。八十年代後,隨着工業化的大規模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初見端倪。但這時候污染範圍仍侷限於城市地區,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較爲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隨着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我縣的環境污染漸呈加劇之勢,異常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使環境污染向農村急劇蔓延,同時,生態破壞的範圍也在擴大。時至如今,環境問題與人口問題一樣,成爲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兩大難題。從全縣總的情景來看,我縣環境污染仍在加劇,生態惡化積重難返,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環境保護又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爲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環境問題是指由於人類活動作用於周圍環境所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響。人類在改造自然環境和創立社會環境的過程中,自然環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規律變化着。社會環境一方面受自然環境的制約,也以其固有的規律運動着。人類與環境不斷地相互影響和作用,產生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自然演變和自然災害引起的原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一環境問題。如地震、洪澇、乾旱、颱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類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次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二環境問題和“公害”。次生環境問題一般又分爲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兩大類。如亂砍濫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壞、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積開墾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業生產造成大氣、水環境惡化等。

當前世界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出現了範圍擴大、難以防範、危害嚴重的特點,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難以承受高速工業化、人口劇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壓力,世界自然災害顯著增加。

一、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一)、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二)、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髒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四)、很多使用化肥、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五)、礦山廢水、廢渣。

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了許多環境隱患:

(一)、土壤遭到破壞。

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景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說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二)、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三)、空氣污染多數大城市裏的空氣包含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着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有毒氣體主要爲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氣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同時,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把我們那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不得安寧,人們不再在它周圍乘涼,而是避而遠之;蜻蜓、蝴蝶很難再看到它們的影子了。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五)、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垃圾到處亂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草坪上,你能夠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屍體也能看見,原先美麗整潔的草坪變得慘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來越大。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草坪,這是多麼不道德。

三、構成原因

(一)。人口壓力增長快

(二)。資源的不合理運用

(三)。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四、提議:

(一)、繼續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環境法制宣傳教育,結合普法教育,融入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資料,推進公衆參與保護環境。切實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繼續抓好。

(二)、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繼續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環境法制宣傳教育,結合普法教育,融入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資料,推進公衆參與保護環境。

(三)、針對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發展廢品回收業。對於不可回收的垃圾,距離縣城較近的村鎮可採用“村收集、鎮(鄉)中轉、縣(市)處置”的模式,做到統一收集、定點存放、定時清運、科學處理;對於交通運輸不便或運輸成本較大的村鎮可採取統一收集後進行簡易填埋處理的辦法。

(四)、切實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繼續抓好重點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礦山企業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整治力度,確保達標排放,防止污染反彈。

(五)、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飲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克服重審批輕管理的傾向,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

(七)、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提高環保人員的執法水平和本事。

五、對策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商品市場環境衛生好壞,關係到我市省級衛生禮貌城市的創立,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市委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落到實處。

(二)、進取服務,建立綠色通道。環境衛生管理有關部門要對商品市場熟食、飲食經營人員進行督查,對沒有辦理健康證的經營人員,採取上門**服務,不貼合條件的堅決取締。

(三)、繼續完善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對商品市場的環境衛生堅持24小時清潔,進取加大環境衛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環境衛生各項規章制度。

(四)、建立綠化帶。對有條件的商品市場要逐步進行改造或創立綠化帶和公共綠地,提高商品市場的綠化覆蓋率。

(五)、切實加強市場內的治安管理,建立羣防羣治、聯防聯動機制,爲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

(六)、提議有關部門徹底清除城區內的衛生死角,同時就近規劃興建一個農貿市場,以方便這一帶的居民生活。

(七)、提議市政府從每年的城市建設配套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城區商品市場環境衛生的改造和建設,使我市商品市場環境衛生真正有一個徹底的改觀。

環保調查報告 篇五

現將此次實踐調查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由於農村生活污染、垃圾排放量增大、種植養殖業廢棄物逐年遞增,化肥農藥使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業污染逐漸向農村轉移等原因,導致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環境質量明顯下降,不僅影響廣大農民羣衆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也制約着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是重要的威脅。爲此對農村所在居民環保意識展開調查。

二、調查內容和結果

本次調查共對120位村民進行提問。

問1:你認爲垃圾可以倒在哪裏?

答:路邊,隨便哪裏,沒有的空地,其他。

問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裏?

答:路邊,隨便哪裏,沒有的空地,其他。

調查結果顯示,問1中有34%的人會倒在路邊,25%的人隨便哪裏倒,30%倒在沒有的空地,其他的爲11%。問2中有14%會把自家的垃圾到在路邊,6%的隨便倒,78%會把垃圾倒在沒有的空地,2%在其他地方。

據調查表示,雖然大部分居民知道垃圾應該對方在諸如垃圾箱之類的指定地

點,但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還是習慣於將垃圾對方在一些被認爲沒用的空地上。其原因有幾點:

( l )農村人口多,日產垃圾量多,而且居民點分散,沒有或很少有集中堆放垃圾的場所;

( 2 )以前還可以將部分垃圾撒入田裏作肥料,而如今一方面有了化學肥料,另一方面也由於越來越多的耕地被廠房、公寓所替代,所以垃圾只能堆放在房前屋後。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忽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對環境的影響。

問3:什麼是“環保” ?

對此問題,知道“環保”是“環境保護”的居民佔 87 % ,但其中只有 20 %的居民能具體進行結實,而且,在這部分人中務農者僅佔 18 %。

問4:你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 ?

知道並能舉例說明者佔 43 % ,其中務農者佔 20 %。

問5:你知道爲什麼要使用“無磷洗衣粉” ?

對該問題,能正確回答者不到 5 % ,而且這部分人都是年齡在 20 一 35 歲之間的工人、醫務工作者、教師等見識或文化知識水平較高的非務農人員。

從調查中看,農村居民環保意識相對較差,對環保知識瞭解不多。這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 居民們長期生活在環境相對安靜的農村,對環境污染造成的體驗較少,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環保的積極意義。

(2) 農村居民中以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佔絕大部分,由於文化程度的限制,獲得各方面信息的來源也較狹窄,影響他們環保意識的加強。

(3) 部分農村居民從祖輩開始沿襲了一些不良的衛生習慣(如隨處倒垃圾等)一時間還難以改變過來。

三、調查結論

(一)農村居民(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的環保意識較差,對環保知識的瞭解不多,還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環保的積極意義。

(二)周圍環境的污染固然與居民的環保意識有關,而另一方面,農村中存在的客觀問題也不容忽視,如農村人口多,日產垃圾量多,且居民點分散,沒有或很少有固定的垃圾堆放點等。

(三)目前,農村環境相對城市而言不太嚴重,所以還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在城市大搞環境建設的同時,農村的環境污染卻日益嚴重下去。

四、調查體會

從這次調查中體會到農村居民環保意識差,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少,有些人根本沒機會接受教育。老一輩的人環保意識差,就連新一代的年輕人環保意識也不高,其原因不得而知,由於農村家境貧困,文化素養低所致。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不只要關心自己的衣食冷暖。還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周邊環境。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讓生活更美好,更健康。這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反思,而是要行動起來,從身邊環境做起。

關於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六

在我村裏,每家每戶的人都是用自來水的,雖然村裏的是自來水,但村裏的人都不去珍惜每一滴水的水,而是白白浪費每一滴水。在過去的日子裏,我悄悄地觀察了我家的用水量,並作了記錄。5月4日,用了30千克:5日,40千克;6日,40千克;7日,60千克;8日,70千克;9日,65千克;10日,50千克。

一個星期我家就用了355千克的水,如果每戶人一星期就用355千克,全村大約450戶人一個星期就用159750千克水,一年365大約52個星期,一年就要用830700千克。

一個小小的村莊用水量一年可達上十萬,在一個大大的村莊裏,那麼用水量就可達上億千克。水是寶貴的資源,水就是生命,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那裏的人就喝不到乾淨的水而被死亡奪去了生命。

我們在這樣好的壞境,就應該節約用水,同時,也不要讓乾淨的水變成受污染的水,希望大家節約用水,希望大家保護水資源。

關於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七

摘要:自國務院辦公廳頒佈“限塑令”後,立即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今已有兩年半的時間,付費使用塑料袋已成爲普遍現象。但塑料袋的使用只減少了一半,取而代之的環保袋的普及程度也不盡如人意。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環保袋的普及?環保袋的普及對減少白色污染是否有幫助?人們對環保袋的普及又有何見解?這一系列問題有待調查。因此,我們小組就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主要是對超市中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現狀進行研究,從而發現一些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議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限塑令”;白色污染;環保袋;塑料袋;現狀;問題;建議。

一、引言

塑料袋的發明問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爲給人類的生活起居帶來了極大方便而被人類廣泛使用。然而,當我們認識到塑料的弊端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時,我們便把它視爲“白色污染”。於是國務院頒佈了“限塑令”,“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商場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由此便產生了環保購物袋,此類購物袋大多爲無紡布袋;價格在2元到10元不等;可以重複使用。如今,兩年半的時間已經過去,環保購物袋是否被人們認可?達到了什麼樣的普及程度?我們便針對超市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做了一個社會調查。在前期的調查中,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在各大超市,仍然有不少消費者沒有自帶環保袋的意識,依然在購買塑料袋。我們組在觀察時發現大約有70%的人使用環保袋,30%的人仍然使用塑料袋。面對此情此景,其背後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反思。“限塑”並非“賣塑”,其目的不是爲了盈利。無論是有償使用塑料袋還是出售環保袋,唯一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抑制白色污染。所以,如何儘快的使環保袋能夠完全替代塑料袋來達到減少白色污染的目的,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課題。

二、背景說明

(一) 調查目的

1、瞭解“限塑令”目前在社會上的認知程度;

2、通過觀察和問卷調查瞭解環保袋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

3、通過問卷調查瞭解人們對通過“限塑”來減少白色污染的效果的看法;

4、通過問卷調查瞭解是哪些因素阻礙了環保袋的普及;

5、調查瞭解一些目前更能有效促進環保袋普及的措施及建議。

(二) 調查方案

1、樣本選取

在通州區隨機抽取4個大型超市:

配給每個抽樣區域相應的調查人員和調查問卷,每個區域由1-2名調查人員負責25份問卷的調查,和30分鐘的觀察的任務。

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展開我們此次的觀察和問卷調查。

2、調查進度計劃

20xx年12月19-22日:制定調查方案(詳細調查方案見附錄1)

設計、修改、打印調查問卷(問卷見附錄2)

20xx年12月23-24日:分小組到各大超市進行實地調查並將數據錄入電腦 20xx年12月25日-20xx年1月5日:分析數據,撰寫報告

20xx年1月6日:提交調查報告

三、調查結果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整理,得出以下結果:

1、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爲100%。其中男性38人,佔總人數38%;女性62人,佔總人數62%。

2、在這100個樣本中,年齡在25歲以下的有19人,在25-50歲之間的有38人,在50歲以上的有43人。

3、在這100個樣本中,有32%的人在購物時使用塑料袋,68%的人使用環保袋。在觀察的樣本中,有33%的人在購物時使用塑料袋,70%的人使用環保袋。可見“限塑令”實施兩年多以來,通過對環保袋的推廣,使用環保袋的人確實比使用塑料袋的人多了不少。這對“減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4、對於68%的顧客來說,他們使用環保袋的原因有:

★“生活習慣”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19次,佔總體的10.7%;

★“價格合理”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19次,佔總體的10.7%;

★“方便”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38次,佔總體的21.5%;

★“美觀”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17次,佔總體的9.6%;

★“環保”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42次,佔總體的23.7%;

★“耐用”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41次,佔總體的23.2%;

★“其他”因素出現的頻率僅有1次,佔總體的0.6%;

表4 對選擇環保袋的原因的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調查數據整理

由表4可見,環保、耐用、方便是人們選擇使用環保袋的主要原因。人們也意識到了環保袋的環保作用。

5、對於32%的顧客來說,他們使用塑料袋的原因有:

☆“生活習慣”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11次,佔總體的26.2%;

☆“價格合理”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2次,佔總體的4.8%;

☆“方便”這一因素出現的頻率爲29次,佔總體的69%;

☆“其他”這一因素沒有出現;

表5 對選擇塑料袋的原因的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調查數據整理

由表5可見,人們選擇使用塑料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並非價格問題。

環保的調查報告 篇八

現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問題愈來愈凸顯其重要性。不僅僅是大城市等供工業發達的地方存在環境問題,而今,農村的環境污染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爲此,我在暑假做了關於環境實踐的報告。

經濟的發展也給生態環境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例如,家裏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着骯髒的雜物,水裏還會出現好多死魚的現象。查其原因,因爲我們村裏有了幾個小型工廠,化工廠的排污是主要原因。近些年來,農村頻頻出現這種情景。除此之外,此刻農村開始現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業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所以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很多的生活污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我們周邊的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污水,而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羣健康造成了傷害,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包含很多有害的化學物質,所以,使很多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污染,並且這些難以處理的。

再加上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的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從而農村固體垃圾污染加重。目前我國農村每年有很多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並且這地固體垃圾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廢舊電池之類的有害物質。

還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污染問題。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很多土地,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包含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爲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樣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很多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頭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明白太陽是一種溫度可到達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爲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爲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污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對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明白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誰會明白每一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能夠使天堂變成地獄呢這個結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質較城市人口低的農村加強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傳播勢在必行。

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我們應當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儉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爲此,我們提議從我們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進取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進取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爲時,要主動制止!

環保調查報告 篇九

隨着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可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衛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衛生,活動場所幹淨情況。

3、保持校園乾淨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