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多篇

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模板

按照省直機關工委開展全省機關開展黨員幹部回鄉調研活動的要求,我對我的家鄉井岡山市的部分羣衆進行了調研走訪,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廣泛聽取了羣衆意見建議,並認真做好記錄,現將羣衆提出的建議、疑惑以及自己的看法等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開展調研活動情況

春節期間,我在井岡山市羅浮、新城區等地對多戶人家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活動採取了實地查看、入戶走訪的形式,向羣衆瞭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和生活狀況,宣傳了上級黨組織的方針政策,聽取了羣衆對交通規劃建設領域的意見和建議。羣衆們都讚賞這次調研活動,感謝政府對他們生產和生活的關心,普遍反映近年來在中央、省、市強農惠農政策扶持下,羣衆一心一意謀發展,勤勞致富奔小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羣衆種植養殖技術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發表了一些意見。

二、存在的問題

經過彙總和提煉後,在交通運輸方面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新景區景點連接的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緩慢,影響新景區發展。

2、井岡山旅遊集散中心規劃建設滯後,選址不合理,預計不能很好實現客運快速換乘的要求。井岡山旅遊集散中心20**年立項開工建設以來,選址從井岡山市白銀湖改至井岡山市羅浮,兩次選址都與井岡山新城區的火車站、汽車站等需要旅客集散的站場相距較遠,目前羅浮離火車站大約二十公里,且羅浮目前沒有開發出新的景區景點,無法使遊客實現順暢的換乘。

3、由泰井高速通向景區的高速公路連接線管理主體不明確,導致按照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的高速公路連接線隨意開口,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從泰井高速井岡山收費站下高速至羅湖段,當地羣衆爲方便自己出行,自行拆除高速公路連接線護欄,將通村公路直接通向高速公路連接線,目前仍沒有相應的安保措施。

4、通村公路雖然建設成效顯著,但是當時建設時由於資金等因素的制約,缺乏相應的標誌標牌、路面標線等交通工程設施建設,安保工程與會車道的建設在設計時考慮不足,不能滿足當前及未來人民羣衆出行的需求。

5、井岡山通25戶以上自然村的公路建設雖然穩步推進,但是隨着地方城鎮化的推進、危房改造項目等民生工程的推進、偏遠自然村整體遷移,必然會有部分自然村存在消亡的情況,可能導致通25戶以上自然村的公路建設總量無法完成。

三、建議

1、在交通硬件設施方面,加快與新景區連接公路的建設,儘量做到同步規劃建設,實現旅遊經濟效益最大化;公路網建設方面加強安保設施建設,通村公路增加相應的標誌標線、會車道的建設。

2、在交通軟件設施方面,即將建設完工的井岡山旅遊集散中心,配套加強軟件方面管理,使遊客在火車站、汽車站與遊客集散中心之間實現更加順暢的換乘,同時進一步對交通基礎設施選址方面進行科學的管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以人民羣衆利益最大化爲唯一目標。

高速公路連接線應明確管理主體責任,杜絕高等級公路私自拆除護欄開口的現象,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沿線交叉口,渠化交叉口並進行交通控制,既方便老百姓出行,又消除安全隱患。

通村公路如需要通客運班線的路網可以考慮增加交通控制手段,在現有單車道公路的情況下,增設會車道,並在農村公路路網中規劃實施單行道、交通監控等手段,使現有道路發揮更加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人暢其行、物暢其流”。

通25戶以上自然村的公路建設方面應科學合理的核定建設需求,將以目標爲導向的建設轉化爲以需求爲導向的建設,在建設時統一採取“以獎代補”的原則,適當加大補助力度,作爲民生工程的一部分,在完成通25戶以上自然村的工作同時,引導建設完成一批爲農林牧漁發展服務的公路。

【第2篇】2022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城市青年利用春節回鄉的期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草根調研,關注家鄉經濟社會的變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2022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

風和又拂南山綠,春早更催萬象新。2022年春節期間,我局幹部職工,特別是老家在農村的幹部職工,利用回鄉過年的機會,訪民情、問民生、聽民意,深入到羣衆中去,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了家鄉近幾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現就本局幹部職工調研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報告如下:

一、家鄉新事物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濃濃的年味,家鄉以嶄新的面貌迎來了新的一年。回鄉歡度春節的幹部紛紛感受到家鄉發生的新變化,經濟健康、穩定、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得到夯實,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競爭優勢明顯提升。幹部職工普遍感到,隨着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和深入,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鄉鎮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全面完成,每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幾乎都有文化休閒小廣場,配套有標準的舞臺、籃球場以及健身器材,而且都組建了本村的籃球隊和文藝隊。 現在農民吃穿不愁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各個村裏設立了農家書屋,書架上擺放着各類書籍,時不時有村民過來看書借書,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最受歡迎、實用。村支部宣傳人員說,農家書屋給村民創造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常常幾個人圍在一起交流,互相推薦,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再像以前農閒時沒事幹,整天東家長西家短,打麻將玩小錢。村裏的文化休閒廣場的建成,讓羣衆有了鍛鍊、娛樂的好去處,既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生活,又給村裏增添了更多的祥和氣氛,更成爲村民們過年時的歡樂之地。

二、家鄉大變化

(一)道路通行狀況。自推進新農村建設以來,進村道路和村裏街道由土路建成了水泥路面。村路入口,標語醒目,彩旗飄飄。村內道路,燈光明亮,清潔衛生,每條村巷都寫有名稱,樹牌立字,井井有條,令人耳目一新;宣傳標語貼近生產生活,時常更新。走在平坦寬闊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擔心雨天走親戚時滿腳泥濘的煩擾,村裏呈現了“路通、寬敞了,街綠、漂亮了,燈亮、熱鬧了”的新面貌。

(二)村容村貌狀況。自全區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以來,全縣各村屯都設置了很多垃圾桶,各家各戶實行“門前三包”政策,村幹部帶頭、老百姓積極踊躍相互配合。現在村民們都知道以後自家垃圾不能隨便在村裏的偏僻處亂丟,或者再往繞村河裏倒了。村民們很自覺地把生活垃圾歸集到那幾個大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負責定時清運。

(三)文化設施建設。近幾年,全縣行政村修建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裏配套有農家書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動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並且把村籃球場、健身廣場整合成村級文化休閒小廣場。使村民開會有場地,學習有場所,健身有設施,娛樂有興致。村裏定期舉辦籃球賽、舞會、學習日等活動。特別是村幹部利用各大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賽事,更是增強了全體村民的健身熱潮和自信心。村民現在是“能上微機了、都愛讀書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農民感覺村裏好多方面和城裏的差別不大了。

三、家鄉建設現狀面臨的一些情況

(一)對於“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的看法:雖然全區現在還在繼續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如要持續保持,則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能興起一時之風。還有些鄉鎮宣傳力度不夠,所以還存在許多羣衆的清潔意識比較淡薄,這不僅需領導幹部帶頭,更需深入羣衆的心裏去,積極做好發動羣衆真正地一起參與清潔鄉村的專項行動來,用行動夯築幸福家園。

(二)對於農村文體活動的看法:

1.專業人才數量少。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由於體制等原因導致鄉鎮文化站編制少、人員少,每個鄉鎮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還有許多行政村“五戶”中的文化活動中心戶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鄉鎮、村開運動會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2.年齡出現偏大或偏小兩個極端、主動性弱。在農村,平時在家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青壯年男女幾乎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外成家,所以導致村裏出現年齡偏大或偏小兩個極端。演員們參加文化活動不積極,往往都是在許多愛好者多次邀請下才參加。有的文藝骨幹,在爲文藝團體服務中,不是推辭做不好,就是要報酬,從事這種文藝活動在他們看來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娛樂,而是經濟上的收入,積極性不高。

3.文體活動開展經常性差。有些村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舞獅,唱唱歌等,沒有形成規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像,就是打麻將、上網,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爆竹聲聲一歲除”,除夕和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是中國人的傳統風俗習慣,但這種習慣會加劇霧霾的危害,造成空氣污染。今年上海兩會期間,百名代表聯名倡議春節不放煙花爆竹,也有人大代表提議上海應該率先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爲了解xx市民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意願、對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看法以及對空氣污染的防範措施和對相關規定的知曉率等,xx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利用計算機輔助的電話調查系統,採用隨機抽樣的原則,在本市15週歲以上常住市民中開展了一次調查,共獲取有效問卷1078份。調查結果顯示,85.6%的受訪市民表示今年春節不購買菸花爆竹,81.1%市民贊成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一、市民應對空氣污染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

1.近九成市民擔心空氣污染會影響身體健康

2022年上海空氣污染天數達124天,尤其是入冬以來,上海空氣質量更是不容樂觀。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87.8%)受訪市民表示擔心空氣污染會影響身體健康,其中十分擔心的比例佔45.1%,有點擔心的佔42.7%,僅11.7%表示不擔心,另有0.5%表示不知道。

分地區看,中心城區(包括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下同)市民表示擔心的比例爲90.8%,高於非中心城區(包括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崇明和xx區,下同)的86.1%;中心城區和非中心城區市民中表示十分擔心所佔比例相差更大,爲9.7個百分點。

分學歷看,較高學歷(大專、本科及以上,下同)的受訪市民比較低學歷(包括國中及以下和高中、中專職校,下同)更爲擔心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分別佔91.4%和84.9%,相差6.5個百分點。

2.近九成市民及時關注空氣污染指數和防護提示

當空氣污染情況嚴重時,市民紛紛採取各種措施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市民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87.8%的受訪市民會及時關注新聞媒體發佈的空氣污染指數和防護提示,82%會外出回來後做好洗手、洗臉等清潔工作,78.7%會取消室外鍛鍊活動

3.市民願意爲改善空氣質量貢獻力量

爲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多數市民願意做出自己的貢獻,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調查結果顯示,90.6%的受訪市民表示願意爲減少空氣污染而“節約能源,以減少城市發電的煤炭使用量”,84.2%會“愛護城市綠化,有條件多栽培各類植物”,61.9%會“出行儘量少開車,多選擇地鐵、公交等”。 最新春節黃金週旅遊情況調查報告 機關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2022年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二、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具有良好的民意基礎

1.今年春節市民購買菸花爆竹的意願不強

(1)購買菸花爆竹的市民比例不高

去年除夕夜因爲燃放煙花爆竹,上海的pm2.5濃度在7個小時內猛增5倍。今年春節又會怎樣?調查結果顯示,從數量上看,有意願或已經購買菸花爆竹的受訪市民的比例並不高,僅13.5%的受訪市民表示已經或準備購買菸花爆竹,而明確表示不會購買的受訪市民比例高達85.6%,另有0.9%表示不確定。

分年齡看,61歲及以上老年受訪市民購買菸花爆竹的意願明顯低於其他年齡組,僅佔6.3%;年輕人的購買意願相對較強,16-20歲組和21-40歲組中會購買的佔比分別爲17.9%和20.6%。

分城區看,非中心城區受訪市民購買菸花爆竹的意願高於中心城區,分別佔16.1%和9.2%。

(2)購買菸花爆竹的支出較爲理性

在表示已經或準備購買的受訪市民中,45.2%的購買花費在100元以下,48.4%在100-500元之間,各有3.2%在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

2.已購買的市民多願意爲改善空氣質量而減量或放棄燃放

當問及準備在春節期間購買菸花爆竹的受訪市民,是否願意爲了減少空氣污染減少或放棄燃放煙花爆竹時,79.4%表示願意,4.5%表示不確定,僅11%表示不願意。

不願意放棄或減少煙花爆竹的原因首選是不想改變傳統民俗文化習慣,佔62.5%;第二是增添節日喜慶氣氛,佔53.1%;第三是爲祈福運、求吉利、辟邪害,佔46.9%

3.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得到市民廣泛認同

(1)超八成受訪市民贊同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爲改善空氣質量,今年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在上海率先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調查結果顯示,81.1%的受訪市民贊成在上海全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其中,54.4%表示贊成,26.7%表示基本贊成,僅15.8%表示不贊成。由此表明,上海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符合民意,有良好的羣衆基礎。

分地區看,中心城區贊成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比例略高於非中心城區,分別爲82.1%和80.4%。

分學歷看,較高學歷的受訪市民贊成比例略高於較低學歷,分別佔82.7%和79.7%。

分年齡看,贊成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比例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61歲以上組的比例最高,爲86.7%;41-60歲組、21-40歲組和16-20歲組中的比例分別爲81.4%、78%和69.6%。

(2)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關鍵在於加強宣傳引導,改變民俗習慣

對於如果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應該採取的最關鍵的措施,24.5%的受訪市民認爲應該加強宣傳引導、改變民俗習慣,居首位;23.2%認爲應該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法,令行禁止,列第二;21.2%認爲應該源頭控制,禁止煙花爆竹進入上海,列第三

三、市民對《上海空氣嚴重污染應急預案》關注度高

1.《應急預案》知曉率高

爲有效應對空氣重污染,今年1月,市政府發佈了《xx市空氣嚴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規定上海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分爲藍色(4級)、黃色(3級)、橙色(2級)、紅色(1級)等四個級別,紅色(1級)爲最高級,《預案》得到了市民的高度關注。調查結果顯示,78.7%的受訪市民表示知道,1.2%表示不確定,僅20.1%表示不知道。

分地區看,中心城區受訪市民的知曉率高於非中心城區,分別爲81.6%和76.8%。

分學歷看,較高學歷受訪市民的知曉率高於較低學歷,分別爲74.9%和83.4%。

分年齡看,知曉率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61歲以上組的知曉率最高,達到81%;41-60歲組、21-40歲組和16-20歲組中的知曉率分別爲78.5%、78.3%和69.6%。

2.受訪市民對健康預警更爲關注

(1)71.3%表示瞭解《預案》中對健康的警示

《預案》規定,藍色(4級)預警時,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及其它慢性疾病患者應暫停戶外活動。調查結果顯示,在知曉《預案》的受訪市民中,71.3%表示瞭解此項預警內容,2.2%表示不確定,26.4%表示不瞭解。

分地區看,中心城區的受訪市民中對此項預警內容的知曉率高於非中心城區,分別爲74.8%和69.1%。

分學歷看,較高學歷知曉率低於較低學歷,分別爲66.8%和75.4%。

分年齡看,知曉率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61歲以上組的知曉率最高,爲81.1%;41-60歲組、21-40歲組和16-20歲組中的知曉率分別爲79.3%、59.5%和46.2%。

(2)50.6%表示瞭解《預案》中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警示

《預案》規定,藍色(4級)預警時建議不燃放煙花爆竹,而橙色(2級)預警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調查結果顯示,在知曉《預案》的受訪市民中,對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預警內容的知曉率相對較低,50.6%表示知道,3.3%表示不確定,46.1%表示不知道。

分地區看,中心城區受訪市民的知曉率略低於非中心城區,分別爲48.8%和51.8%。

分學歷看,較高學歷受訪市民的知曉率低於較低學歷,分別爲66.8%和75.4%。

分年齡看,知曉率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提高,61歲以上組的知曉率最高,爲58.4%;41-60歲組、21-40歲組和16-20歲組中的知曉率分別爲51.4%、42.6%和33.3%。

【第3篇】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怎麼寫?下文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羣衆路線,做好羣衆工作,我地測院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老家在農村的黨員幹部利用2022年春節回鄉探親時機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到羣衆中去,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了農村近幾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瞭解社情民意,體驗羣衆生活,共同印證了一個相同的事實:我們的社會在永不停息的前進,農村的人民生活也在不斷地提高和改善。現就我院黨員幹部調研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報告如下:

一、農村的現狀

(一)交通

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的深入開展,國家適時推出了農村公路建設新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地方政府、農民修建農村公路的積極性。“村村通公路”項目的不斷推進,“村鎮”、“村村”、“村屯”以及條件好的自然屯內都通了水泥路、柏油路,村路入口標語醒目,村內道路清潔衛生,農民兄弟基本上告別了“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況。部分有些條件好的村莊,還自發集資在水泥路兩邊豎起了路燈,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交通更便利,呈現了“路通、寬敞了,燈亮、熱鬧了”的新面貌。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隨着道路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大部分村都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貨物運輸也容易了,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

人載物運輸等等。

(二)環境衛生

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了統籌城鄉,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及新農村建設,地方政府不斷地重視農村環境衛生,通過新農村建設與“美麗家鄉〃清潔鄉村”項目的推廣,農村的農田水利、道路交通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居住場所改造和環境綠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以前亂倒垃圾、亂堆亂放、散養家禽的現象逐漸減少;農民環境衛生意識有所提高,村、屯配被垃圾箱,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各村都配有保潔員與垃圾運送車輛,專門管理環境衛生,清理垃圾;亂砍亂伐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村民植樹種樹的意識增強,山上、村間綠樹成蔭,農村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三)生活條件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民、農村“三農”問題,實行 “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針,制定了一系列扶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個文明建設,堅持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了農村社會經濟全面迅猛發展,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主要體現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膳食結構由量的滿足向質的提高轉化,從要求吃飽向講就營養轉變。二是穿講漂亮,衣着消費趨向時尚化、成衣化、時裝化。隨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的衝擊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衣着服飾品種、規格更加齊全,款式新穎,日漸多樣化,衣着

消費結構進入以成衣、時尚消費爲主的新階段。三是農村樓房已經很普遍,住房狀況得到根本改善。現在集中規劃,統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兩邊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樓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齊,外觀新穎。而且室內裝璜也非常漂亮,設施齊全,美觀大方。四是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跨臺階上檔次,高檔家電設備進入農民家庭。

(四)教育、醫療保障

在農村教育上,今昔對比,九年義務真正落實,學費方面幾乎全免。學校裏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也更加的完善, 學生們課餘時不僅僅可以打乒乓球還可以開始打籃球羽毛球等, 課餘生活變得更加繽紛多彩。地方政府實行新農合、推行大病報銷制度,建立大學生入學補貼辦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加大衛生設施配套力度,大力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提高覆蓋率和參保率,確保農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讓廣大農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進一步提高了農民抵抗因病、因殘、因上學而導致家庭貧困的能力,爲創造農村農民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生活局面打下了堅實基礎,爲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制度支撐。農民切實感受到:“上學有能力、看病有條件、吃穿有保障、養老有依靠”。

(五)文娛、公共設施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以來,各個鄉村的文化、娛樂設施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目前大部分農村都已建成鄉鎮文化站,實現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全覆蓋,爲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和致富信息;隨着地方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力度地增大,農村物質生活日益改善,大部行政村修建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裏配套有農家書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動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並且把村籃球場、健身廣場整合成村級文化休閒小廣場。使村民開會有場地,學習有場所,健身有設施,娛樂有興致。村裏定期舉辦籃球賽、舞會、學習日等活動。特別是村幹部利用各大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賽事,更是增強了全體村民的健身熱潮和自信心。村民現在是“能上微機了、都愛讀書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

二、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

(二)近年來,地方政府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建衛生縣城等,組織力量集中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收效明顯,大部分村組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觀,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一是思想認識還不是很到位。廣大農村羣衆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主力,大家雖然期盼有好的衛生環境,也積極參與整治活動,但要改變羣衆長期遺留的衛生陋習,教育引導羣衆養成健康文明的衛生習慣,還需長期不懈努力。二是資金比較短缺。經費緊張,除過保工資、保運轉之外,很難再拿出大量資金用於環境衛生整治。大部分村還沒有收取衛生費,用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於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落實保潔隊伍的資金十分緊缺。

(三)新時代的農村居民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一是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經費緊張、設備簡陋。村民普遍的認爲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報銷範圍窄、比例低,報銷的醫藥費少。對小病、門診補償的比例很低。二是村衛生所大都建在鄉醫家中,不合格,鄉醫普遍收入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認爲部分定點醫院不規範經營,亂收費,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損。三是農村合作醫療機關有些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夠好,有些醫院報銷手續較麻煩。

(四)農村文化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羣衆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農民素質明顯提高,對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農村羣衆文化工作發展還不平衡,特別是農村文化設施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文化設施基礎薄弱,設施建設配套不全、規模偏小、維護跟不上; 發展文化的意識氛圍不濃,部分幹部對文化設施建設缺乏高度認識,有一種“輕文化、重經濟”的主觀片面想法;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不夠、融資渠道狹窄。

三、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一些建議

總體上看,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但在當前新農村建設與發展仍然存在上述種種問題。現針對上述問題,結合調研情況,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在爲農村公路所取得的成績欣喜的同時,也看到了其存的問題:農村公路覆蓋面和通達深度不夠,路面等級低,抗災能力弱,管理水平低,重建設輕養管、安全狀況不好等。爲解決好這一問題,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領導應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村村通”道路日常養護工作,建立健全常態的管理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維護、保養經費的投入,加強維修養護技術指導。各村民幹部應加大對農村公路的巡視力度,村村通道路上設置的限駛墩(樁)等設施對超載超限車輛有效遏制,全面加大各行政村內農村公路的維護力度,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公安等部門的支持,開展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集中執法活動,重點打擊嚴重超載運輸等違法行爲, 發動羣衆愛路護路。依靠廣大農民幹部羣衆自覺參與道路管護,增強了廣大農民羣衆的愛路護路意識,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羣衆積極性,努力營造全民參與愛路護路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 村容整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羣衆幸福生活指數的必要舉措。爲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現狀,建設清潔文明家園:一是各村要克服羣衆難發動,要樹立信心,堅定決心,敢於面對矛盾,敢於攻堅克難。二是整治工作要緊靠羣衆,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主體性,要進村入戶做好宣傳,使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入心入耳,要開展民主議事,讓羣衆參與決策,從開民主議事,從而深入開展羣衆自治,實現羣衆自我管理,並廣泛開展檢查評比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發揮羣團組織的作用。三是全力做好鄉鎮村道路、下水道的清掃、清運、清收工作。四是要突出重點,農戶家中要做到掃乾淨、擺整齊,集鎮要做到保暢通、講規範、要加強規劃控制,每個村建設要有規劃,要建立專治隊伍,要完善制度,用制度規範工作,管理羣衆。

(三)加大對農村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投入,切實提高農民受教育程度,改善農民醫療條件。目前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普及,農村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地方的國小已經停辦,建議政府進一步整合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在新合療方面,建議適當提高村民繳費比例,對一些慢性病的治療費用也應予以適當報銷,同時提高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

(四)要制定和完善農村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提上工作日程;要從當地實際出發,根據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要求,確定文化設施建設重點、規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增加農村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有計劃、有重點地增撥文化事業經費;要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樹立經營產業的理念,充分挖掘提煉各地的歷史人文、自然旅遊資源,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第4篇】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優秀】

調研報告不同於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爲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纔去作調查,然後寫出報告。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我的老家在九江市廬山區新港鎮,春節期間,我按照縣直屬工委轉發的《關於開展全省機關黨員幹部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利用過年回家向13戶親朋拜年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瞭解和掌握了不少來自家鄉的第一手信息。現將回鄉調研的成果報告如下:

一、家鄉的變化

首先,住房條件明顯改善。這次春節回鄉所見變化最明顯的便是矗立起來的一棟棟新民居,由於新港鎮附近大範圍道路改建及工業園新建,許多村民經歷了徵地拆遷還房,新房爲電梯房,普遍建在九江石化總廠-新港-806廠沿線,13戶親朋中有8戶參與拆遷活動,現已搬入新居過春節。

第二,交通和網絡有較大改善。新港與九江石化總廠周邊地域已全面改造,處處都有水泥路通到家門口,網絡鋪設範圍廣,家裏13戶親朋分別位於新港和九江石化的不同地區,但家家都有寬帶和wifi,與外界聯繫更密切了。

第三,經濟增長、務工創業機會增多。在濱江東路建成了石化工業園(廬山區新港沿江工業基地),多家中大型企業落戶於此,爲周邊百姓提供了大量崗位,許多原本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如今可以在家門口選擇就業,家鄉人民“門口就業”和“三留守”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私家車數量明顯增多。

二、家鄉存在的問題

第一,“留守老人”問題依然存在。奶奶家位於老新港集鎮中心居民區,回家大掃除時發現,周邊青壯年面孔罕見,僅剩老年人在家的情況居多。據瞭解,全鎮80%以上的青壯勞力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包括在九江市內定居,但老人不捨離鄉,寧願與孩子兩地分居也要守在老宅。“三留守”如今多變成了“單留守”,留守老人存在的起因有所變化,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雖然近幾年新港國小、新港中學、九江石化中學有的校址搬遷,有的校舍翻新,硬件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師資力量及教學水平距離市裏的學校還有較大差距。據筆者接觸發現,在鎮村級學校讀書的孩子,高中轉到市裏讀書後,難適應教學節奏,加之原先國中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高中與城裏孩子相比,排名在班上處於中下游,導致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產生心理落差,進而更難集中注意力學習,惡性循環。筆者認爲,鄉鎮學校在強調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時,更應當重視心理素質教育。

第三,過於注重城鎮化發展,忽視農村潛力,造成資源浪費。此次回家鄉,仔細觀察發現,閒置房屋、耕地增多,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等新型產業模式的覆蓋面狹窄,“新農村”的“新”流於表面,“舊”農村的分散型傳統生產經營模式仍佔主要地位,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負面影響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發展新型城鎮化並不意味着讓農村凋敝,如何加大新型產業模式的宣傳推廣,引導更多的農民朋友參與進來,並做好閒置耕地的規劃利用,是當前鄉鎮政府應當重視的問題。

二、調研工作總結的問題。

通過與調研對象的交談了解到,大家認爲2022年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本身的出發點很好,也確實起到了較大成效,明顯感到鄉鎮幹部更加務實,辦事效率有所提高,吃請現象也看不見了,對於大多數幹部,羣衆感到十分滿意。但是也有反映問題的,還是有極少部分幹部,尤其是領導,玩“雙重標準”,嚴以律人寬以待己,不善傾聽,工作態度蠻橫。大家希望今年能繼續加大“三嚴三實”的開展力度,希望能在區級網站上增加鄉鎮幹部的考評成績公示及點贊模式,讓百姓能爲自己敬愛的幹部點贊,同時也能對不實的考評結果進行監督舉報。

大家對我省實施“十三五”規劃的企盼主要有以下六點:

1、企盼能有常態化的培訓機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

2、企盼鄉鎮領導幹部下基層能常態化,少宣講,多傾聽,少訴苦,多務實。

3、企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關愛服務體系,加快城鎮化進程,從根源上解決“三留守”問題。

4、企盼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和農業機械化、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5、企盼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6、企盼加強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在村裏設立垃圾集中投放點,並定時有人清理。

【第5篇】春節回鄉調研報告2022

小夥伴們,你們是否在找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春節回鄉調研報告2022,歡迎大家借鑑。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春節回家,即前往工作於市農牧業局的一位親戚家拜會,希望藉機多瞭解些家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最新變化。話題仍然從農民收入的變化開始,談到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時,親戚忍不住拿出一大疊材料,和我探討家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細細研讀材料,感慨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突出貢獻時,也對家鄉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存在的一些問題有些自己的看法。

一、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現狀

(一)規模經營的模式與特點。全市農區耕地面積870萬畝,農村總人口105萬人,農戶總數23.9萬戶。二輪土地延包以來,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逐年增加,目前,累計流轉面積76.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8.8%;土地流轉涉及的農戶24376戶,佔承包農戶總數的10.2%。

(二)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模式

一是龍頭加工企業帶動型。龍頭加工企業租賃農民的土地,建立標準化的原料生產基地。中糧番茄公司在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縣和農墾局包爾蓋農場租賃土地1.8萬畝,建立了標準化的番茄生產基地。

二是股份合作型。農民用土地入股,與龍頭企業共同創辦股份制公司。杭錦後旗頭道橋鎮民建村三組63戶農戶用1500畝耕地入股,與內蒙古泰升集團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農企一體化的農牧業股份公司,公司對1500畝耕地進行統一規劃整合,對村莊進行了整體規劃,對農戶建房進行了補貼,吸納農村勞動力在公司就業,給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民發放養老金。

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型。農民用土地作爲資本,成立土地合作型專業合作社,實行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二組90戶農民用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中土地3500畝,實行規模化經營。

四是養殖企業帶動型。規模化的養殖企業租種農民的土地作爲飼草料生產基地,實行種養一體化經營。杭錦後旗陝壩鎮中南渠村新星奶牛養殖場,養殖奶牛480多頭,租賃農民的土地1020畝作爲飼草料基地,實行“爲養而種”。

五是種植大戶經營型。種田能手租賃農民的土地興辦家庭農場,實行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生產。磴口縣沙金蘇木巴音溫都爾嘎查牧民劉耀宗經營土地1000多畝,開展玉米制種規模化生產的同時,發展規模化養殖業,年家庭收入達到了50萬元。

六是高效設施農業園區引領型。農業公司租賃農民的土地,興建高標準的農業設施,返租倒包給農戶經營。內蒙古四季青高科技公司租賃臨河區幹召廟鎮民主村五組土地2000畝,發展種植、養殖、休閒觀光一體化的現代農業園區。

二、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效果顯著

一是耕地集中連片種植,實現了農業生產由分散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過渡,爲發展現代農牧業奠定了基礎;二是帶動了農業標準化生產和機械化作業,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實現了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增加了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設施農業的發展;四是實行種養結合,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培育了優質名牌產品,企業獲利、農民增收。

三、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制約因素明顯

(一)土地流轉市場缺位,沒有形成土地適度經營的氛圍。一是農牧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認識不足,不能夠依法對土地經營權實行流轉。《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分別於2003年3月1日和2022年3月1日正式實施,據介紹,不僅廣大農牧民對這兩個法規不甚瞭解,就是大部分的村幹部也是一知半解,導致大部分農牧民不懂得按程序依法進行土地流轉。而且部分農牧民對土地承包權與經營使用權認識不清,誤認爲流轉使用權就會失去承包權,影響了農村土地的合理流轉。特別是一些集鎮與城郊附近的農民,看到土地在不斷增值,怕流轉土地會失去應得的利益,即使自己無力經營也不願將土地轉讓出去,粗放式的經營效益低下;二是土地流轉的中介組織不健全,流轉市場缺位。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土地流轉市場,缺乏流轉中介服務組織,土地流轉信息傳播渠道不暢,土地流轉管理不規範,普遍存在有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意向的農牧戶找不到合適的受讓方,而需要土地的企業、養殖大戶、種田能手又找不到中意的出讓者,制約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效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的快速發展。

(二)農戶通過種植的多樣化應對市場的多變性,土地無法實施規模經營。家鄉農民傳統的自給自足的思想意識仍然很濃,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不夠,加之,企業與農戶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農產品市場波動大,農民爲了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往往採取種植的多樣化來應對市場多變性,導致種植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束縛了大量的勞動力,制約着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

(三)二、三產業相對滯後,缺乏大型龍頭企業的牽動,吸納農村勞動力的空間有限。2022年全市社會從業人員88.9萬人,第一產業從業人員49.5萬人,佔到了全部從業人員的55.7%,可以看出,第一產業目前仍是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近年來,隨着招商引資的力度逐年加大,也有一些國內的知名大企業在我市落戶,但缺乏容納勞力多、對地方經濟影響大和對種植結構有主導能力的特大型龍頭企業。

四、加快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農牧民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自覺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對土地流轉的方式、程序以及具體管理辦法有明確的法律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地對村幹部進行宣傳培訓,提高基層幹部依法規範管理土地流轉的能力,提高農牧民對土地流轉的認識,依法自覺自願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

(二)制定發展規劃,有序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對現有耕地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委託專業部門制定全市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依託龍頭加工企業、養殖企業和特色產業,按照爲加而種、爲養而種的發展思路,通過租賃農民土地、土地入股、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整合農村土地,實現產業的規模化經營。

【第6篇】最新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1000字

關於春節回鄉的調研報告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新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1000字,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1000字一

今年過年,我們家人特別齊,兄妹親戚都回去了,真是個團圓年。這次回鄉過年,一改往年假期整天在家聊天、打牌的習慣,而是全家人一起來了個訪親出遊,看了看家鄉的變化。

家鄉交通

老家在吉安縣指陽鄉,屬於山區,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前幾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幹部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家鄉文化生活

每年過年,村裏最熱鬧的地方就在村上的小店裏,麻將、撲克、骨牌樣樣有,往年特別多。今年,村幹部倡議全體村民大年七年級進行宗族集會拜年,並舉辦了一些拔河、扛菩薩等積極健康的過節方式。因爲外出務工人員多,年輕人回鄉結婚特別集中,新式婚禮流行,強調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正在散播。

家鄉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了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鄰村黃老師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已經被廢棄。緊靠公路新建了一所村小,修了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家鄉養老

平日裏村裏人口少,留守農村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小孩,春節人氣空前旺盛,一改往常的冷清氣象。在家駐守多年的老人們這個時候是最開心的。但是,年過到了初七、八,農村青壯年又都回到了大城市,留下來的長輩、小孩子們,他們缺少溫情關懷,精心呵護。他們的困境該怎麼走出?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最新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1000字二

今年春節期間,我回鄉過年,切身感受到家鄉近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現就本人調研情況,綜合整理如下:

基本情況

我的家鄉分宜縣,位於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游,東鄰新餘市渝水區,南連吉安市安福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北毗宜春市上高縣。境內屬低山丘陵地形。地勢南北部略高,中部較低平。總面積1389平方公里,下轄6鎮4鄉1場1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127個行政村和11個居委會。總人口33萬。

(一)家鄉新事物

隨着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和深入,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鄉鎮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全面完成;現在農民吃穿不愁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各村設立了農家書屋,書架上擺放着各類書籍,時不時有村民過來看書借書,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最受歡迎、實用。

村支部宣傳人員說,農家書屋給村民創造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常常幾個人圍在一起交流,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再像以前農閒時沒事幹,整天東家長西家短、打麻將玩小錢。村裏的文化休閒廣場的建成,讓羣衆有了鍛鍊、娛樂的好去處,既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生活,更成爲村民們過年時的歡樂之地。

(二)機關新氣象

春節慰問活動開展以來,沒有懸掛橫幅,沒有警車開路,沒有隨行衆人圍繞,更沒有出現幹部之間紅包相送的現象。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羣衆深深感受到了機關幹部的實在與溫暖,樸實的清風隨着節日的喜慶陣陣撲面而來。

“以前,我們擔心領導大老遠來,吃不好喝不好,顯得太寒酸,但現在中央有規定了,必須照辦,大家也輕鬆。”機關裏一名負責後勤的人員說,“現在有領導下來調研,不再去附近的飯館,都在機關食堂就餐,既節省開支,又具有當地特色風味,一舉多得啊!”“以前在接待和被接待上,耗時耗錢耗精力,”機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八項規定”不僅羣衆擁護,體制內的公務員也覺得減負了,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在實際工作上。

(三)羣衆新聲音

親戚家的孩子在分宜中學裏讀書,經過一看,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高高矗立,綠樹成蔭,一掃當初破舊落後的印象。不只教學條件改善了,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增強。學校老師編制是正式編制,去年已經兩度提工資,實現與公務員的“兩相當”。因爲待遇好,所以老師們都願意來到這個地方教書。去年會考,分宜中學就取得了優異成績,孩子能在本地接受好的教育,大人外出打工也放心。“留守在家的老人看着孩子,想起了孩子的爸媽,要是大人也能在本地工作就更好了。”分宜縣受產業基礎和產業資源所限,就業機會少,創業環境差,造成了大量勞動力外出打工的現象。藉助新項目的落戶契機,要積極招商引資,引進創辦生態工業企業,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促進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

二、存在問題

在與鄉親們的交談中,鄉親們對當前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表現出了憂慮,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留守兒童成長有疏忽。村民們普遍認爲,雖然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經濟收入渠道單一,單靠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太有限,普遍感到沒錢花。經調查,我村52戶人家中,真正只靠種地謀生不在外地打工的僅有 9家,其餘43戶中至少有一人長年在外打工,打工者全都是青壯年勞力,村內多以老弱婦幼爲主。經統計,我村有近20戶人家的未成年子女爲留守兒童,其父母長年在外,由爺爺奶奶撫養,這些孩子缺乏父愛、母愛,個別孩子性格內向,學習成績差。在外打工的父母也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無能爲力,只得任其發展。

(二)土地經營承包有偏差。改革開放以來,最先調動農民積極性,讓農民解決溫飽問題的便是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這項制度解放了生產力,適應了當時改革開放的大氣候,深受農民擁護和愛戴。但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革,土地經營承包的一些弊端已日漸顯現。首先是農民各自爲戰,土地被化整爲零,不適應大機器生產,生產效率、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其次是農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利潤微薄,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時常跟風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常常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第三是土地經營權長期不變的政策在農村落實的不到位,甚至出現偏差。

前些年土地經營權承包30年不變,2022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又提出50年不變,還鼓勵農村土地自由流轉。隨着時間的推移,各農戶家裏的人口大都會發生變化。按照政策規定,各村應根據各農戶人口增減情況及時調整土地。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村子調整步伐滯後,使得一些農戶“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顯失公平。據瞭解,我們村自1998年土地調整過一次後,至今十多年再無調整,有的家庭娶了媳婦有了小孩,但土地並無增加;而有的家庭老人離世,土地並無減少。

(三)村級組織管理有欠缺。目前,農村村一級自治組織人員不足,機構渙散。村裏的支部書記、村主任忙於自己的事情,甚至一年連一次會都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甚至縣一級黨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不能及時傳達至村民。同時包括文化活動在內的各項活動更是十分匱乏。

三、意見建議

當前的農村,雖然有上述種種問題,但這只是個別現象,不是主流。總體上,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事實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十分關注農民、農村、農業問題,各種問題得到逐步解決。結合自己瞭解的情況,現建議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鄉鎮村級組織的建設。切實提高鄉鎮幹部的待遇,加大鄉鎮一級的交流、提拔工作。絕大多數鄉鎮級幹部屬於“天花板”官員,幾無晉升空間,工作缺乏動力。前些年,一些地方試行給連續多年任職鄉鎮的主要領導以副縣級待遇的辦法,建議再調研完善,可以借鑑試行。村一級幹部是村民選舉產生的,不屬於公務員系列,待遇更低,建議一方面加大培訓,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待遇,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二)進一步加大農村教育醫療的投入。目前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普及,農村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地方的國小已經停辦,建議政府進一步整合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在新農合方面,建議適當提高村民繳費比例,對一些慢性病的農合費用也應予以適當報銷,同時提高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

(三)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制度的落實。儘快出臺一些具體措施,落實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的好政策,儘快把土地集中到種田能手的手裏,讓富餘人進入城市或在種田能手的“農場”工作,加快農業耕作的機械化程度。

【第7篇】運管局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利用春節返鄉調研,才能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運管局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運管局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一

與父老鄉親聊一聊,把“泥土芬芳”帶回來,把發展思路釐清來。今年春節期間,全省機關黨員幹部利用春節回鄉的機會,深入基層實際,開展民情調研。大家邊行邊看,且聽且思,親身感受家鄉變化,全面瞭解基層問題,撰寫出一大批高質量的帶有濃郁家鄉味的調研文章。

走鄉間小路,做調研作業

爲進一步鞏固擴大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樹立機關爲民務實清廉形象,根據省委主要領導倡議,省直機關工委在今年春節前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級機關黨員幹部利用春節返鄉的時機,開展回鄉調研活動。

全省各級機關黨組織迅速部署,結合本行業、本系統實際,給黨員幹部“出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踊躍參與,深入瞭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和當地羣衆的生產生活情況以及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瞭解基層幹部羣衆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認真撰寫調研文章。據初步統計,春節期間,全省各級機關回鄉過年的黨員幹部採取不同形式進行了調研,撰寫出5200餘篇回鄉調研文章,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的發展變化和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與期盼,爲江西的發展建言獻策。

節後上班伊始,全省各級機關黨組織認真組織開展了本單位、本系統的優秀調研文章評審和座談交流,並向省直機關工委報送優秀調研文章。截至目前,省直機關工委共收到來自省直各單位、各設區市黨員幹部的調研文章近千篇。爲充分運用調研成果,省直機關工委會同江西日報社在《江西日報》開闢“機關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集錦”專欄,選登了30篇調研文章以供交流。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將對已收集的近千篇回鄉調研文章中反映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進行綜合梳理,向省委呈報綜合報告,並送有關部門參閱。

聊鄉情家事,看發展變化

春節期間,平日在四面八方忙碌的人們回到家鄉,走親訪友、侃天說地,不受拘束、沒有禁忌。正是透過這些真情表述,回鄉調研的黨員幹部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到家鄉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近年來實施的各項惠民政策,讓城鄉面貌大變樣,很多幹部聽出了羣衆“誰不說咱家鄉好”的感慨。省政府金融辦幹部黃源星在家鄉看出了五個方面切切實實的變化:一是住房條件有所改善。家鄉矗立起一棟棟新民居,部分羣衆搬進了新樓房過春節;二是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各種家電走進了百姓家,有的家庭還買了車;三是醫療條件得到改善。政府建立了農村醫療保險制度,鄉鎮衛生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室得到普及;四是交通狀況有所改觀。村裏基本實現了水泥路全覆蓋。五是教育水平逐步提升。農村適齡兒童也能上學前班,教學條件比以前有了較大提高。

物質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各地城鄉居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豐富多彩,這些被回鄉調研的機關幹部看在眼裏。省委宣傳部幹部段克和在家鄉看到,因爲一張 “身邊好人榜”,讓爭做好人成爲當地新潮流;每個月張榜公佈的好人好事,成爲社區村落的靚麗風景,成爲催人向上向善的平臺。省廣播電視臺幹部王小平通過家鄉祠堂功能的延伸,看出了由此折射出的文化新生態,對“鄉村文化祠堂工程”給鄉村的變化進行了展望。

找現狀短板,理髮展思路

鄉愁是人人皆有的情結。在調研中,大家心繫家鄉發展、情牽羣衆期盼,以客觀的心態和端正的視角,洞悉現存的隱憂,思索未來的發展。

新常態下農民如何增收致富?在回鄉調研過程中,省工商局幹部陳福恪聽村民反映,隨着沿海一些工廠關停,村民外出務工機會減少,另一方面,在家從事苗木、養殖等行業的村民,受產品價格波動影響,經營積極性受挫。針對這些問題,他在調研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針對農民就業創業喜好親友幫帶的特點,引導形成更多類似“資溪麪包”“安義鋁合金”等有地域特色的創業羣體品牌;二是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提高農村勞動力產出效應,讓更多農民從簡單低效的農活中解放出來。

有的幹部憑藉本職工作嗅覺,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家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針對基層反映的農村黨組織開展活動難這個問題,省委組織部幹部潘葉鋒走訪基層黨員幹部,發現了問題的癥結:經費不足、老齡黨員多、基層黨務幹部缺乏培訓、抓黨建的能力不足等。他綜合分析認爲,主要在於農村的“事變了”,黨羣之間原有的連帶機制斷裂了,黨組織開展活動的內在動力減弱了。在調研文章中,他結合“強基”工程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春節回鄉調研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很多機關黨員幹部認爲,這次活動讓機關幹部接地氣、強素質,這種經歷是寶貴而難忘的。

運管局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二

村級治理涉及社會治安、村莊建設、生態保護、經濟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是社會管理的重要構成之一。此次利用春節回家過年的機會,我對家鄉治理的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村級治理的新氣象與新問題

這次回家過年發現,村委會的工作有了新起色、新面貌,可概稱爲“村級治理新氣象”,但也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仍待解決。

一是村裏面通了硬化水泥路,但部分破損。村裏那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條寬闊敞亮的水泥路蜿蜒在村莊中。自從修了水泥路,人們出行方便了,貨物運輸也容易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但是通村外面的路才修好兩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

二是農村國小教學環境變好,但學習熱情下降。這次,春節抽空回到二十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發現變化很大,修了新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但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沒畢業就輟學在家的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三是環境衛生有待提高。村裏環境衛生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村裏面的兩個“內湖”,多年來由村委會發包出去,承包者一直向水中傾注畜糞、化肥等,污染的內湖呈深綠、墨綠色,與清澈一片的“外湖”迥然有別。村民多次反映承包者“拖來一車車化肥投入水中”,“豬糞更是幾十車上百車倒進去”,加重水體污染。

二、村民對治理讚賞與觀望兼而有之

一是打工返鄉者對村級治理讚賞多。務工人員在外不但學了一些經營經驗、工藝技術,還增長一定見識,他們對本地搞村級治理報以讚許:“政府這樣管事,這裏就有希望。”

二是村裏的部分農民或漁民“關心”而不“上心”。有的村民說:“我們在村裏靠種田捕魚過日子,自然關心村級治理,但還不曉得最後要怎麼搞,也就上心不了。”

三、“村官”做事做人左右爲難

村支部書記遊四強說:“現在工作很難做,實事很難辦,沒錢什麼都辦不起來”。由於集體湖泊已經被承包,村委會已無集體經濟及其收入的支撐。每名村幹部的津貼不到5000元/年,村幹部訴苦:“現在出去打工至少每年賺兩萬塊錢,做村幹部卻賺不到麪包車加油費”。不過,只要村裏條件還過得去,沒有較大經濟風險,就有人爭當村幹部。當上幹部可以親自參與村委會事務,有“面子”,出村外搞經營也提高了信任度。但最後無論誰當選,仍將在鄉鎮和村民之間左右爲難。擁有大家族背景的人當了村幹部,自然要維護大家族利益,弱勢的小姓農戶就有意見。鄉鎮方面滿意的人當選後又會擔心下輪換屆選舉刷下來,遇難題不敢上,更不敢得罪人。村幹部左右爲難,其結局就是鄉鎮黨政與村民皆不滿意。

四、思考與分析

一是普通村民對此村治“新氣象”反應有二。回鄉創業者予以讚許,鄉村社區生活有序化固然有益於當地市場健康成長。在村裏居家過日子的農民或漁民予以觀望,他們既想獲得撥款或優惠貸款等好處,又怕自己利益受損。兩種態度都是村民們利益意識的反映,觸及村治的民生基礎。

二是村委會這一級實爲鄉村社會官民界面的中間介質。除個別人系暫時下派的鄉鎮幹部或組織部門近年選派的大學畢業生外,絕大多數村幹部來自村民。普通村民沒把村幹部當做真正意義上的“官”,言其“和我們一樣都是農民”。村幹部們也明白自己不是拿固定工資的“官”,所以做起事來往往畏首畏尾。

三是內湖富營養化養殖。此類養殖、種植方式是在既往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已有較長時間,現在觸動這個問題,肯定會影響承包者利潤和村集體收入,想必阻力不小。

“鄉村治理困境”最大的弊端,莫過於農民人散、心散。村治“新氣象”於此凸顯其意義,是在當今歷史條件下將農民重新組織起來的有益試水。組織起來的農民纔是自己家鄉的最好衛士。歸根結底,要搞好湖區監管,最終要靠環湖休養生息的千百萬農民。

【第8篇】2022年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範文

“追憶往昔,楊柳鬱郁繞溝渠,今歸來兮,雪花紛紛裹天地。”今年回東北老家過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時候凜冽刺骨的寒風,而是銀白色天地間和暖的冬陽。這也恰似老家的現狀,日子雖然還有些許不易,但是畢竟一天天好起來。回鄉幾天,漫步在倍感親切的雪景裏,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這方水土滋養出的質樸、善良、樂觀和希望,這一切始終在無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勵我。

[鄉村公路]

老家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喊了不知多少年,連村頭屋牆上的標語都已被歲月腐蝕得不再清晰,鄉親們始終望眼欲穿地期盼着。聽說到去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裏領導們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條寬闊敞亮的水泥路也終於姍姍來遲。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自從修了水泥路,村裏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了,貨物運輸也容易了,村裏超市的老闆再也不用自己開三輪車去鄉里縣裏進貨,公共汽車可以直接捎貨上門;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

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鄉村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親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春節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發現變化很大,修了新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在全國高校都緊鑼密鼓擴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們爲何在升學的路上停止了腳步呢?仔細想想,這與農村教育長期被定位爲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沒有立足鄉村生活與鄉村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係極大。除了爲升學做準備,農村教育並沒有發揮其他更多的功能。鄉村教育的發展該何去何從?我想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鄉村社會與鄉土文明,除了爲鄉村孩子提供現代性價值中必不可少的發展機會,更應該給他們提供鄉村社會的精神滋養,促進他們對鄉村文明與鄉土價值的內在理解,增進他們的鄉土認同,厚實他們的鄉土精神底氣,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使他們獲得一種在與現代化接軌的過程中又不失鄉土精神資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鄉村教育也可以爲浮躁的現代社會與現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鄉村大地的質樸與寧靜,爲置身現代化之中的每個人提供一份鄉土自然的清心與慰藉。

[鄉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過年最直接的體會是花費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盡其用的程度遠遠高於城市。不浪費似乎就是父母一輩子生活的準則。拿拖布來說,他們還是不會去超市買現成的拖布,母親都是將廢棄衣物等剪成的布條兒釘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這樣自制的拖布雖然不及工廠製成品那麼精緻,卻是十分好用的。還有,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的“曬乾菜”。東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時候,自家菜園種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親爲了能讓這些自家產的好東西免受霜凍,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鮮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條狀、塊狀,曬乾,裝袋保存起來,待轉年春天自家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節約無疑是父母生活內容的最佳詮釋。比如用水,母親經常是洗過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後用來拖地,最後再用來沖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無法繼續使用爲止。春節期間,好些剩飯剩菜,母親捨不得扔掉,於是就仔細分類、裝袋,拎好遠送去給養豬的鄰居。

對於父母親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計無法理解,從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生活也並非如此拮据,還有必要這樣嗎?現在我懂了,父母這種傳統的、甚至說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摳門,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或者用時下時髦的話說,是低碳的。

[後 記]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場小雪,雪後的村落顯得格外清亮。再過些日子,氣溫慢慢回升,冰河漸漸融化,又是一年春來早,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了,鄉親們的臉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悅。候鳥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個個背起行囊準備出發了。其實,在外闖蕩的人們真的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遠,線的另一端還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塊土地上。讓更多的人知曉南嶽,瞭解南嶽,來嶽觀光許願,帶動南嶽旅遊經濟進一步發展。

【第9篇】個人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最新】

春節回鄉的調研報告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個人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根據省直機關工委《關於開展機關黨員幹部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爲更好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戰略思想體系、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鞏固擴大“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推動黨員幹部持續改作風、接地氣,瞭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深入瞭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的社情民意編制和實施“十三五”規劃,實現“提前翻番、全面小康”奮鬥目標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體育賓館開展了黨員幹部回鄉調研活動,現將這次調研活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的老家在修水縣城,修水縣轄36個鄉鎮,其中建制鎮18個,鄉18個,國土面積4504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85萬人次。全縣東起黃港鎮,西至山口鎮,南至白嶺鎮,北臨布甲鄉,大致劃分爲東南片和西北片,東南片以黃港鎮爲核心,西北片以白嶺鎮爲核心,總體來說,修水縣城鎮佈局有以下幾個特徵:①城鎮主要沿柯龍公路、羊南線分佈。②東南片城鎮較爲密集,西北片較稀。③有些鄉鎮的規模偏小。

二、發現的問題

(一)城鎮化水平較低

城鎮化水平較低,城鎮體系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按城區實際居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計算,修水縣城鎮化水平爲20.72 %。修水縣城鎮化水平略滯後於經濟發展。應進一步加快縣域的城鎮化進程,增強中心城市和縣域城鎮對其周圍地區的經濟輻射功能,以帶動和適應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鄉鎮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滯後,鄉鎮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

修水縣各級鄉鎮之間的道路組織沒有考慮鎮區之間的順暢聯繫,道路迂迴率大,且縣鄉公路斷頭多,致使與相鄰縣以及各鄉鎮之間要繞道行駛,加劇了縣域城鎮之間經濟聯繫薄弱的現象。鄉鎮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難以促進縣域城鎮化水平的整體提升。

春節返鄉,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縣城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優惠政策都落到實處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最爲樸實和最不可缺少的傳統習俗就是貼春聯和放鞭炮、禮花,貼春聯很凸顯年味,很多人過春節都要買精美的對聯貼在自己門旁。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講究了。家人團聚這一意義仍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多忙,外出打工、工作、上學的人總要趕回來吃年夜飯。除夕期間,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吃年飯是再愜意、溫馨不過的事了,人們到是也沒有打破共吃年飯的傳統,但是場所方式卻有所改變,在外吃或訂餐的人也有,仍然在家裏吃年飯還是比較多,因爲一大家子人在家做年飯更有年的氣氛,不過在以後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不再自己做飯而外出或訂餐的比例會整體增加。但由於社會發展,過年方式也並不再單一,而開始向多元化發展,縱觀整體,大部分春節活動仍然並無多大變化,與家人團聚,看春晚,在家吃年飯,走親訪友的去拜年仍爲多數,但多元化的活動也逐漸萌芽,一些習慣也逐漸被取代,人們春節期間的活動更爲豐富,過年方式出現了向多元化發展的勢頭。總而言之,人們的過年方式豐富多彩。團聚永遠是其中最爲關鍵,最爲核心的一部分。但從我的調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以團聚爲主旋律的春節期間,雖然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過的佔有比例較多,但仍有少部分人因工作各種原因無法與父母家人團聚。

除夕看春晚也逐漸成爲了習慣,甚至成爲傳統。即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豐富了我們過年的活動,仍有大部分的人堅持收看春晚,可能玩些別的或睡覺的人佔有比例較少。雖然看春晚這一新興而傳統的過年方式開始逐漸被其他活動所取代,但仍佔很高比例,可以看出人們對春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春節期間的活動中,計劃爬山,旅遊等外出活動的人也不少,春節活動逐漸多樣化,這小部分人有豐富的春節活動,而大部分只僅在家附近會會親友。春節,是個吉祥和美好的象徵,在過春節期間,人們在匆忙的一年中暫時停下腳步,對前一年的總結和感悟,以及對新一年的希望和祝願。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第10篇】2022年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走咯,過年回家咯,看看咱們村今年又有啥喜事了。下面是爲您準備的2022年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精選),供大家參考和借鑑噢!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後續精彩不斷,敬請關注!

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一:

風和又拂南山綠,春早更催萬象新。xx年春節期間,我局幹部職工,特別是老家在農村的幹部職工,利用回鄉過年的機會,訪民情、問民生、聽民意,深入到羣衆中去,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了家鄉近幾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現就本局幹部職工調研情況進行綜合整理,報告如下:

一、家鄉新事物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濃濃的年味,家鄉以嶄新的面貌迎來了新的一年。回鄉歡度春節的幹部紛紛感受到家鄉發生的新變化,經濟健康、穩定、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得到夯實,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競爭優勢明顯提升。幹部職工普遍感到,隨着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和深入,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鄉鎮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全面完成,每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幾乎都有文化休閒小廣場,配套有標準的舞臺、籃球場以及健身器材,而且都組建了本村的籃球隊和文藝隊。 現在農民吃穿不愁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各個村裏設立了農家書屋,書架上擺放着各類書籍,時不時有村民過來看書借書,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最受歡迎、實用。村支部宣傳人員說,農家書屋給村民創造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常常幾個人圍在一起交流,互相推薦,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再像以前農閒時沒事幹,整天東家長西家短,打麻將玩小錢。村裏的文化休閒廣場的建成,讓羣衆有了鍛鍊、娛樂的好去處,既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生活,又給村裏增添了更多的祥和氣氛,更成爲村民們過年時的歡樂之地。

二、家鄉大變化

(一)文化設施建設。近幾年,全縣行政村修建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裏配套有農家書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動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並且把村籃球場、健身廣場整合成村級文化休閒小廣場。使村民開會有場地,學習有場所,健身有設施,娛樂有興致。村裏定期舉辦籃球賽、舞會、學習日等活動。特別是村幹部利用各大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賽事,更是增強了全體村民的健身熱潮和自信心。村民現在是能上微機了、都愛讀書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農民感覺村裏好多方面和城裏的差別不大了。

(二)道路通行狀況。自推進新農村建設以來,進村道路和村裏街道由土路建成了水泥路面。村路入口,標語醒目,彩旗飄飄。村內道路,燈光明亮,清潔衛生,每條村巷都寫有名稱,樹牌立字,井井有條,令人耳目一新;宣傳標語貼近生產生活,時常更新。走在平坦寬闊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擔心雨天走親戚時滿腳泥濘的煩擾,村裏呈現了路通、寬敞了,街綠、漂亮了,燈亮、熱鬧了的新面貌。

(三)村容村貌狀況。自全區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以來,全縣各村屯都設置了很多垃圾桶,各家各戶實行門前三包政策,村幹部帶頭、老百姓積極踊躍相互配合。現在村民們都知道以後自家垃圾不能隨便在村裏的偏僻處亂丟,或者再往繞村河裏倒了。村民們很自覺地把生活垃圾歸集到那幾個大垃圾桶,然後由保潔員負責定時清運。

三、家鄉建設現狀面臨的一些情況

(一)對於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的看法:雖然全區現在還在繼續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專項活動,如要持續保持,則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能興起一時之風。還有些鄉鎮宣傳力度不夠,所以還存在許多羣衆的清潔意識比較淡薄,這不僅需領導幹部帶頭,更需深入羣衆的心裏去,積極做好發動羣衆真正地一起參與清潔鄉村的專項行動來,用行動夯築幸福家園。

(二)對於農村文體活動的看法:

1.專業人才數量少。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由於體制等原因導致鄉鎮文化站編制少、人員少,每個鄉鎮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還有許多行政村五戶中的文化活動中心戶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鄉鎮、村開運動會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2.年齡出現偏大或偏小兩個極端、主動性弱。在農村,平時在家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青壯年男女幾乎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外成家,所以導致村裏出現年齡偏大或偏小兩個極端。演員們參加文化活動不積極,往往都是在許多愛好者多次邀請下才參加。有的文藝骨幹,在爲文藝團體服務中,不是推辭做不好,就是要報酬,從事這種文藝活動在他們看來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娛樂,而是經濟上的收入,積極性不高。

3.文體活動開展經常性差。有些村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舞獅,唱唱歌等,沒有形成規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像,就是打麻將、上網,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黨員幹部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二:

追憶往昔,楊柳鬱郁繞溝渠,今歸來兮,雪花紛紛裹天地。今年回東北老家過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時候凜冽刺骨的寒風,而是銀白色天地間和暖的冬陽。這也恰似老家的現狀,日子雖然還有些許不易,但是畢竟一天天好起來。回鄉幾天,漫步在倍感親切的雪景裏,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這方水土滋養出的質樸、善良、樂觀和希望,這一切始終在無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勵我。

鄉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過年最直接的體會是花費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盡其用的程度遠遠高於城市。不浪費似乎就是父母一輩子生活的準則。拿拖布來說,他們還是不會去超市買現成的拖布,母親都是將廢棄衣物等剪成的布條兒釘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這樣自制的拖布雖然不及工廠製成品那麼精緻,卻是十分好用的。還有,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的曬乾菜。東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時候,自家菜園種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親爲了能讓這些自家產的好東西免受霜凍,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鮮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條狀、塊狀,曬乾,裝袋保存起來,待轉年春天自家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節約無疑是父母生活內容的最佳詮釋。比如用水,母親經常是洗過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後用來拖地,最後再用來沖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無法繼續使用爲止。春節期間,好些剩飯剩菜,母親捨不得扔掉,於是就仔細分類、裝袋,拎好遠送去給養豬的鄰居。

對於父母親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計無法理解,從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生活也並非如此拮据,還有必要這樣嗎?現在我懂了,父母這種傳統的、甚至說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摳門,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或者用時下時髦的話說,是低碳的。

鄉村公路

老家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喊了不知多少年,連村頭屋牆上的標語都已被歲月腐蝕得不再清晰,鄉親們始終望眼欲穿地期盼着。聽說到去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裏領導們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條寬闊敞亮的水泥路也終於姍姍來遲。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自從修了水泥路,村裏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了,貨物運輸也容易了,村裏超市的老闆再也不用自己開三輪車去鄉里縣裏進貨,公共汽車可以直接捎貨上門;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

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鄉村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親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春節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發現變化很大,修了新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在全國高校都緊鑼密鼓擴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們爲何在升學的路上停止了腳步呢?仔細想想,這與農村教育長期被定位爲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沒有立足鄉村生活與鄉村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係極大。除了爲升學做準備,農村教育並沒有發揮其他更多的功能。鄉村教育的發展該何去何從?我想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鄉村社會與鄉土文明,除了爲鄉村孩子提供現代性價值中必不可少的發展機會,更應該給他們提供鄉村社會的精神滋養,促進他們對鄉村文明與鄉土價值的內在理解,增進他們的鄉土認同,厚實他們的鄉土精神底氣,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使他們獲得一種在與現代化接軌的過程中又不失鄉土精神資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鄉村教育也可以爲浮躁的現代社會與現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鄉村大地的質樸與寧靜,爲置身現代化之中的每個人提供一份鄉土自然的清心與慰藉。

後 記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場小雪,雪後的村落顯得格外清亮。再過些日子,氣溫慢慢回升,冰河漸漸融化,又是一年春來早,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了,鄉親們的臉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悅。候鳥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個個背起行囊準備出發了。其實,在外闖蕩的人們真的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遠,線的另一端還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塊土地上。讓更多的人知曉南嶽,瞭解南嶽,來嶽觀光許願,帶動南嶽旅遊經濟進一步發展。

【第11篇】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範文

作爲一名黨員幹部,下基層調研已經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

今年春節期間,我回鄉過年,切身感受到家鄉近年的大變化和農村、農民精神風貌的大改觀。現就本人調研情況,綜合整理如下:

基本情況

我的家鄉分宜縣,位於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游,東鄰新餘市渝水區,南連吉安市安福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北毗宜春市上高縣。境內屬低山丘陵地形。地勢南北部略高,中部較低平。總面積1389平方公里,下轄6鎮4鄉1場1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127個行政村和11個居委會。總人口33萬。

(一)家鄉新事物

隨着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和深入,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鄉鎮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全面完成;現在農民吃穿不愁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各村設立了農家書屋,書架上擺放着各類書籍,時不時有村民過來看書借書,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最受歡迎、實用。

村支部宣傳人員說,農家書屋給村民創造了聚在一起的機會,常常幾個人圍在一起交流,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不再像以前農閒時沒事幹,整天東家長西家短、打麻將玩小錢。村裏的文化休閒廣場的建成,讓羣衆有了鍛鍊、娛樂的好去處,既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生活,更成爲村民們過年時的歡樂之地。

(二)機關新氣象

春節慰問活動開展以來,沒有懸掛橫幅,沒有警車開路,沒有隨行衆人圍繞,更沒有出現幹部之間紅包相送的現象。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羣衆深深感受到了機關幹部的實在與溫暖,樸實的清風隨着節日的喜慶陣陣撲面而來。

“以前,我們擔心領導大老遠來,吃不好喝不好,顯得太寒酸,但現在中央有規定了,必須照辦,大家也輕鬆。”機關裏一名負責後勤的人員說,“現在有領導下來調研,不再去附近的飯館,都在機關食堂就餐,既節省開支,又具有當地特色風味,一舉多得啊!”“以前在接待和被接待上,耗時耗錢耗精力,”機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八項規定”不僅羣衆擁護,體制內的公務員也覺得減負了,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在實際工作上。

(三)羣衆新聲音

親戚家的孩子在分宜中學裏讀書,經過一看,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高高矗立,綠樹成蔭,一掃當初破舊落後的印象。不只教學條件改善了,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增強。學校老師編制是正式編制,去年已經兩度提工資,實現與公務員的“兩相當”。因爲待遇好,所以老師們都願意來到這個地方教書。去年會考,分宜中學就取得了優異成績,孩子能在本地接受好的教育,大人外出打工也放心。“留守在家的老人看着孩子,想起了孩子的爸媽,要是大人也能在本地工作就更好了。”分宜縣受產業基礎和產業資源所限,就業機會少,創業環境差,造成了大量勞動力外出打工的現象。藉助新項目的落戶契機,要積極招商引資,引進創辦生態工業企業,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促進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

二、存在問題

在與鄉親們的交談中,鄉親們對當前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表現出了憂慮,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留守兒童成長有疏忽。村民們普遍認爲,雖然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但經濟收入渠道單一,單靠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太有限,普遍感到沒錢花。經調查,我村52戶人家中,真正只靠種地謀生不在外地打工的僅有 9家,其餘43戶中至少有一人長年在外打工,打工者全都是青壯年勞力,村內多以老弱婦幼爲主。經統計,我村有近20戶人家的未成年子女爲留守兒童,其父母長年在外,由爺爺奶奶撫養,這些孩子缺乏父愛、母愛,個別孩子性格內向,學習成績差。在外打工的父母也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無能爲力,只得任其發展。

(二)土地經營承包有偏差。改革開放以來,最先調動農民積極性,讓農民解決溫飽問題的便是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這項制度解放了生產力,適應了當時改革開放的大氣候,深受農民擁護和愛戴。但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革,土地經營承包的一些弊端已日漸顯現。首先是農民各自爲戰,土地被化整爲零,不適應大機器生產,生產效率、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其次是農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有一定的盲目性,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利潤微薄,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時常跟風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常常出現“穀賤傷農”的情況;第三是土地經營權長期不變的政策在農村落實的不到位,甚至出現偏差。

前些年土地經營權承包30年不變,2022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又提出50年不變,還鼓勵農村土地自由流轉。隨着時間的推移,各農戶家裏的人口大都會發生變化。按照政策規定,各村應根據各農戶人口增減情況及時調整土地。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村子調整步伐滯後,使得一些農戶“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顯失公平。據瞭解,我們村自1998年土地調整過一次後,至今十多年再無調整,有的家庭娶了媳婦有了小孩,但土地並無增加;而有的家庭老人離世,土地並無減少。

(三)村級組織管理有欠缺。目前,農村村一級自治組織人員不足,機構渙散。村裏的支部書記、村主任忙於自己的事情,甚至一年連一次會都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甚至縣一級黨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不能及時傳達至村民。同時包括文化活動在內的各項活動更是十分匱乏。

三、意見建議

當前的農村,雖然有上述種種問題,但這只是個別現象,不是主流。總體上,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事實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十分關注農民、農村、農業問題,各種問題得到逐步解決。結合自己瞭解的情況,現建議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鄉鎮村級組織的建設。切實提高鄉鎮幹部的待遇,加大鄉鎮一級的交流、提拔工作。絕大多數鄉鎮級幹部屬於“天花板”官員,幾無晉升空間,工作缺乏動力。前些年,一些地方試行給連續多年任職鄉鎮的主要領導以副縣級待遇的辦法,建議再調研完善,可以借鑑試行。村一級幹部是村民選舉產生的,不屬於公務員系列,待遇更低,建議一方面加大培訓,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待遇,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二)進一步加大農村教育醫療的投入。目前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普及,農村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地方的國小已經停辦,建議政府進一步整合農村優質教育資源,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在新農合方面,建議適當提高村民繳費比例,對一些慢性病的農合費用也應予以適當報銷,同時提高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

(三)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制度的落實。儘快出臺一些具體措施,落實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的好政策,儘快把土地集中到種田能手的手裏,讓富餘人進入城市或在種田能手的“農場”工作,加快農業耕作的機械化程度。

【第12篇】煤礦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的煤礦黨員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根據《關於開展機關幹部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精神,利用春節回鄉時機開展調研活動,針對****縣羅富鄉黃江村基礎設施建設、羣衆生活情況、通訊和衛生、鄉村清潔和綠化開展了調查,現將調查狀況彙報如下:

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羣衆生活情況

(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一是實現了公路村村通。如今村裏的泥路逐漸變成水泥路,改善了村民們交通不便利、雨天行走不安全等問題。二是實現了每家每戶通水通電。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大功率電器和自來水,徹底擺脫了無水無電的落後境況。三是實現了全民娛樂,全民運動。村裏增建籃球場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們可在平時空閒之餘娛樂健身。

(二)羣衆生活情況

隨着社會的進步,村民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每家每戶都安裝了戶戶通衛星電視,能夠與外界接軌,接收各地電視臺,瞭解世界各國時事政治、經濟發展狀況及與衆不同文化習俗。

2、大家電擁有率、家用車輛購置率達到70%。如今村裏擁有冰箱、洗衣機、農用車輛的家庭越來越多,50%的家庭擁有摩托車作爲代步工具,更有2%的家庭已經擁有了小麪包車。

3、沼氣池是我村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一重大標誌。由原來的糞池改進爲沼氣池,不僅減少了用電燒柴等資源,還能通過化糞池解決腐爛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無處安置的問題,改善周邊環境,由雜、亂、髒變成了齊、淨、美,漸漸與新時代新農村接軌。

4、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較於前幾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由原來的1000元增加到了2000元。二是教育支出由原來的4000元降低到2000元,因爲有了國小、國中全免學雜費的政策,村裏不僅實現了適學兒童全部上學,更減輕了村民的負擔。三是醫療衛生支出由原來2000元降低到1000元,隨着農村醫保的普及,減少了村民們了高昂的醫療費,進一步降低了農村生病死亡率。四是社會保險支出由無到有,使農村建設有了質的飛越。

5、三留守人員佔比分別爲留守老人佔60%,留守婦女佔10%,留守兒童佔30%。在此之前,由於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裏大部分爲老人,專門管理田地,兒童留給老人照看。

6、人均收入情況

2022年前我村人均收入基本靠外出務工人員,家庭年總收入爲20000元。其中務農收入3000元、務工收入15000元、其他收入2000元。至2022年底,村民收入有所改善,我村響應政府號召,開荒擴土大面積種植甘蔗,一年家庭增收至少10000元。

2、中央八項規定等制度落實情況

羣衆對中央八項規定等制度持肯定態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見掛有相關宣傳標語、橫幅,整體民風得到改善,村民們比以前節約,減少了生活中各種浪費,更杜絕了過節送大禮等鋪張浪費。

3、清潔鄉村活動開展情況

“美麗** · 清潔鄉村”活動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爲主要任務。一是清掃垃圾,清除雜物,清潔房屋,開展鄉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二是清淤治理鄉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溝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處理廁所、畜禽場(圈、欄)污水排放。三是清收和處理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控制農藥、化肥等過量使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四是建統一的垃圾池,安排專門人員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等。這些在村委的大力宣傳和督促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鄉里建立起了清潔鄉村活動長效機制:一是完善各級清潔環境經費投入保障制度和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然後根據實際因地制宜的建立村規民約,建立鄉村保潔隊伍,落實人員和經費,確保垃圾長期有人收集、保潔長期有人管、農村環境長期保持乾淨清潔。二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現在不管是在文化廣場還是在村裏的主要道路及房前屋後都可以看到有關“美麗**·清潔鄉村”的標語,在縣裏專門提供的環保垃圾桶上也印刷有“美麗**·清潔鄉村”,時刻提醒着村民們注重環境衛生,美化生活環境。

通過清潔鄉村活動,村民們感受到了鄉村清潔的諸多好處,提高了參與清潔鄉村活動的積極性。

二、村屯綠化活動

隨着新農村建設以及“美麗**·清潔鄉村”活動的開展,現在的我們村不再是隻看得到農作物這樣的綠色,更看得到城市中才有的道旁綠化樹。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村裏開始了村屯綠化,在鄉村公路兩旁種起了各種綠化樹種。在荒山上開疆擴土,大面積種植核桃,響應政府號召努力打造核桃大縣,通過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既滿足了綠化的需求,又不浪費土地的價值。

三、結論

(一)經此次調查,我村變化有以下幾點:

首先,交通得以改善,與外界聯繫更密切。原來是泥路,很少有人出來走動,現今部分爲水泥路,摩托車變多,私家車開始出現。

第二,經濟有所增長,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僅靠青壯年外出務工變成開始回到家鄉種植甘蔗等各種農作物,有人開始養殖畜牧,收入門路較之前廣。留守人員有所減少,創業人員逐漸出現。

第三,環境大大改善,逐漸貼近新農村。雖然還沒全村硬化,可是通過接收外界信息,村民各方面意識逐步增強,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參與“美麗**·清潔鄉村”活動,美化周邊環境。

第四,文化氣息愈加濃烈,延續傳統文化。作爲壯族傳承者,以前沒有的科技設備也加入到其中,使得過新春佳節更熱鬧,唱山歌、打陀螺、拋球等等各種傳統活動舉辦得風風火火。

(二)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交通還不夠便利,沒能實現全村硬化,通信還沒解決,網絡沒有連接到屯戶,村民沒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空有充分的土地資源,沒能好好利用。

第二,文化教育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只有村口有一所學校,籃球場等各方面教學設施落後,教師數量少,有些屯離學校路途遠,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資源,沒能形成產業鏈。由於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後,農作物科技含量低,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村民都滿足於自給自足,沒能好好利用當地資源。

【第13篇】個人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蒐集個人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

爲積極響應醫院黨委的號召,本人在春節期間對家鄉**縣,深入開展了春節期間回鄉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藉着春節回鄉的機會,積極向鄉親父老們宣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宣傳衛生計生政策和法規,普及法律常識及相關知識,倡導老鄉依法依規辦事。

二、對我縣醫療及醫改狀況進行調研分析:

1、全縣醫療衛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衛生事業發展作爲執政爲民、密切黨羣關係、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來抓,堅持以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爲突破口,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爲目標,緊緊圍繞解決廣大人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提高城鄉居民醫療服務水平,着力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完善以縣級醫院爲龍頭、鄉鎮衛生院爲樞紐、村衛生室爲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讓羣衆充分享受到了衛生事業發展成果。 2、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⑴農村醫療衛生資源分佈不均衡,優質資源短缺,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匱乏,不能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普遍存在醫療骨幹人才短缺或斷檔、重醫輕護現象,缺少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技術

人員,部分村衛生所鄉村醫生年齡偏大,知識老化,農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難以滿足。

⑵農村衛生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得不到很好保障,只能醫治小傷小病,承擔一些基本的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因設備匱乏、技術力量薄弱,鄉鎮有些醫療機構連一些常見疾病和多發疾病都難以及時確診,疑難危重症則更是難以及時診斷和控制。

⑶農村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不健全,醫療市場秩序不夠好,衛生監督機構對廣大農村醫藥市場的監管欠缺。

⑷農村傳染病、重大疾病的防治理念、防控措施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等形勢仍然嚴峻。

3、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⑴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關係到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建議優化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增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縣、鄉、村三級農村衛生網絡建設,在衛生資源配置上真正向農村傾斜。加強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增強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基本醫療和農民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能力。

⑵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合理規劃,統籌安排,重點加快村衛生室建設步伐。逐年加大對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大幅度提高對農村衛生院(所)的投入比例,逐步縮小城鄉投入差距。計劃、財政、稅務、物價、衛

生、人事、編制、宣傳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與和支持衛生事業建設,爲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⑶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優化衛生服務技術結構,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制定績效考覈細則,使人員收入與技術水平、服務態度、勞動貢獻等掛鉤,調動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加大農村衛生人員的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力度,鼓勵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到基層服務,持續開展對口幫扶和支援農村衛生活動。着力搞好機構編制整合,機構編制部門要積極順應人民羣衆對醫療保健衛生的需求,科學合理地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編制。

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設立專項基金,增加地方病防治、職業病防治、公共衛生監督管理、農村衛生急救體系建設和婚前醫學檢查等5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着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重點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主動爲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廣泛開展兒童、孕產婦和65歲以上老年人衛生保健,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逐步規範。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第14篇】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回鄉調研就是指廣大公務員利用春節回鄉探親訪友的時機,採取走訪座談、結友交心、實地查看等方式開展調研工作。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今年過年,我們家人特別齊,兄妹親戚都回去了,真是個團圓年。這次回鄉過年,一改往年假期整天在家聊天、打牌的習慣,而是全家人一起來了個訪親出遊,看了看家鄉的變化。

家鄉交通

老家在吉安縣指陽鄉,屬於山區,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前幾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幹部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

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家鄉文化生活

每年過年,村裏最熱鬧的地方就在村上的小店裏,麻將、撲克、骨牌樣樣有,往年特別多。今年,村幹部倡議全體村民大年七年級進行宗族集會拜年,並舉辦了一些拔河、扛菩薩等積極健康的過節方式。因爲外出務工人員多,年輕人回鄉結婚特別集中,新式婚禮流行,強調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正在散播。

家鄉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了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鄰村黃老師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已經被廢棄。緊靠公路新建了一所村小,修了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家鄉養老

平日裏村裏人口少,留守農村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小孩,春節人氣空前旺盛,一改往常的冷清氣象。在家駐守多年的

老人們這個時候是最開心的。但是,年過到了初七、八,農村青壯年又都回到了大城市,留下來的長輩、小孩子們,他們缺少溫情關懷,精心呵護。他們的困境該怎麼走出?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報告,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15篇】春節回鄉調研報告

春節回鄉你寫好調研報告了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春節回鄉調研報告,歡迎閱讀,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一

我的老家在九江市廬山區新港鎮,春節期間,我按照縣直屬工委轉發的《關於開展全省機關黨員幹部2022年春節回鄉調研活動的通知》要求,利用過年回家向13戶親朋拜年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羣衆,瞭解和掌握了不少來自家鄉的第一手信息。現將回鄉調研的成果報告如下:

一、家鄉的變化

首先,住房條件明顯改善。這次春節回鄉所見變化最明顯的便是矗立起來的一棟棟新民居,由於新港鎮附近大範圍道路改建及工業園新建,許多村民經歷了徵地拆遷還房,新房爲電梯房,普遍建在九江石化總廠-新港-806廠沿線,13戶親朋中有8戶參與拆遷活動,現已搬入新居過春節。

第二,交通和網絡有較大改善。新港與九江石化總廠周邊地域已全面改造,處處都有水泥路通到家門口,網絡鋪設範圍廣,家裏13戶親朋分別位於新港和九江石化的不同地區,但家家都有寬帶和wifi,與外界聯繫更密切了。

第三,經濟增長、務工創業機會增多。在濱江東路建成了石化工業園(廬山區新港沿江工業基地),多家中大型企業落戶於此,爲周邊百姓提供了大量崗位,許多原本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如今可以在家門口選擇就業,家鄉人民“門口就業”和“三留守”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私家車數量明顯增多。

二、家鄉存在的問題

第一,“留守老人”問題依然存在。奶奶家位於老新港集鎮中心居民區,回家大掃除時發現,周邊青壯年面孔罕見,僅剩老年人在家的情況居多。據瞭解,全鎮80%以上的青壯勞力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包括在九江市內定居,但老人不捨離鄉,寧願與孩子兩地分居也要守在老宅。“三留守”如今多變成了“單留守”,留守老人存在的起因有所變化,但是問題依然存在。

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雖然近幾年新港國小、新港中學、九江石化中學有的校址搬遷,有的校舍翻新,硬件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師資力量及教學水平距離市裏的學校還有較大差距。據筆者接觸發現,在鎮村級學校讀書的孩子,高中轉到市裏讀書後,難適應教學節奏,加之原先國中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高中與城裏孩子相比,排名在班上處於中下游,導致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產生心理落差,進而更難集中注意力學習,惡性循環。筆者認爲,鄉鎮學校在強調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時,更應當重視心理素質教育。

第三,過於注重城鎮化發展,忽視農村潛力,造成資源浪費。此次回家鄉,仔細觀察發現,閒置房屋、耕地增多,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等新型產業模式的覆蓋面狹窄,“新農村”的“新”流於表面,“舊”農村的分散型傳統生產經營模式仍佔主要地位,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負面影響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發展新型城鎮化並不意味着讓農村凋敝,如何加大新型產業模式的宣傳推廣,引導更多的農民朋友參與進來,並做好閒置耕地的規劃利用,是當前鄉鎮政府應當重視的問題。

二、調研工作總結的問題。

通過與調研對象的交談了解到,大家認爲2022年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本身的出發點很好,也確實起到了較大成效,明顯感到鄉鎮幹部更加務實,辦事效率有所提高,吃請現象也看不見了,對於大多數幹部,羣衆感到十分滿意。但是也有反映問題的,還是有極少部分幹部,尤其是領導,玩“雙重標準”,嚴以律人寬以待己,不善傾聽,工作態度蠻橫。大家希望今年能繼續加大“三嚴三實”的開展力度,希望能在區級網站上增加鄉鎮幹部的考評成績公示及點贊模式,讓百姓能爲自己敬愛的幹部點贊,同時也能對不實的考評結果進行監督舉報。

大家對我省實施“十三五”規劃的企盼主要有以下六點:

1、企盼能有常態化的培訓機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

2、企盼鄉鎮領導幹部下基層能常態化,少宣講,多傾聽,少訴苦,多務實。

3、企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關愛服務體系,加快城鎮化進程,從根源上解決“三留守”問題。

4、企盼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和農業機械化、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5、企盼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6、企盼加強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在村裏設立垃圾集中投放點,並定時有人清理。

春節回鄉調研報告二

“追憶往昔,楊柳鬱郁繞溝渠,今歸來兮,雪花紛紛裹天地。”今年回東北老家過年,迎接我的再不是小時候凜冽刺骨的寒風,而是銀白色天地間和暖的冬陽。這也恰似老家的現狀,日子雖然還有些許不易,但是畢竟一天天好起來。回鄉幾天,漫步在倍感親切的雪景裏,踏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土地,感受到這方水土滋養出的質樸、善良、樂觀和希望,這一切始終在無形中默默地感染我、激勵我。

[鄉村公路]

老家發展最大的希望和瓶頸都在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喊了不知多少年,連村頭屋牆上的標語都已被歲月腐蝕得不再清晰,鄉親們始終望眼欲穿地期盼着。聽說到去年,藉着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村裏領導們才終於在鄉村道路建設上花些心思。村裏那條夏天泥濘、冬天顛簸的土路終於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條寬闊敞亮的水泥路也終於姍姍來遲。別看只是一條水泥路路,它給老家人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村容村貌上的改變。自從修了水泥路,村裏通了公共客車,人們出行方便了,貨物運輸也容易了,村裏超市的老闆再也不用自己開三輪車去鄉里縣裏進貨,公共汽車可以直接捎貨上門;來往商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裏進行買賣,鄉親們再也不用爲手裏有好東西賣不出去發愁了;另外,村裏有些年輕人買了車,搞短距離載人載物運輸等等。路修好之後,鄉親們致富的途徑更加寬廣了。

但與新建村路功能發揮不相適應的是村路管理養護方面的滯後。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現嚴重破損了。可是,鄉村道路管養的主體責任與路政管理工作並不到位,誰來誰負責協調管理?誰來組織維修隊伍?誰支付維修資金?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俗話說,“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養護”,真不知這條承載着鄉親們美好願景的希望路能發揮多久作用?

[鄉村教育]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老家培養出一個真正走出農村,脫離農業的孩子雖說要不上百年,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親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他總是感嘆:這些年,學校裏走出去真正考上大學,留在城市工作的學生十個手指數得過來。春節抽空回到十多年前自己就讀的國小校園,發現變化很大,修了新圍牆,蓋了新校舍,換了新桌椅,配備了微機室,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完備,環境優良,圖書、文體器材、教學儀器等也都有相應的配套。可是越來越好的教學環境並沒有激發起孩子們學習熱情,目前國中畢業,高中沒念幾天就輟學在家的農村學生特別多,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擡頭。

在全國高校都緊鑼密鼓擴招的大潮中,老家的孩子們爲何在升學的路上停止了腳步呢?仔細想想,這與農村教育長期被定位爲城市教育的延伸,而沒有立足鄉村生活與鄉村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係極大。除了爲升學做準備,農村教育並沒有發揮其他更多的功能。鄉村教育的發展該何去何從?我想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上,立足鄉村社會與鄉土文明,除了爲鄉村孩子提供現代性價值中必不可少的發展機會,更應該給他們提供鄉村社會的精神滋養,促進他們對鄉村文明與鄉土價值的內在理解,增進他們的鄉土認同,厚實他們的鄉土精神底氣,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使他們獲得一種在與現代化接軌的過程中又不失鄉土精神資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鄉村教育也可以爲浮躁的現代社會與現代教育增加一份源自鄉村大地的質樸與寧靜,爲置身現代化之中的每個人提供一份鄉土自然的清心與慰藉。

[鄉村的低碳生活]

回老家過年最直接的體會是花費低,能耗少,而且任何物品物盡其用的程度遠遠高於城市。不浪費似乎就是父母一輩子生活的準則。拿拖布來說,他們還是不會去超市買現成的拖布,母親都是將廢棄衣物等剪成的布條兒釘到使用多年的t字形木棍上,這樣自制的拖布雖然不及工廠製成品那麼精緻,卻是十分好用的。還有,這次在老家吃到了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的“曬乾菜”。東北秋末霜期快到的時候,自家菜園種的蔬菜一般都吃不完,母親爲了能讓這些自家產的好東西免受霜凍,便早早地就把茄子、豆角、土豆等新鮮蔬菜或生或熟的切成條狀、塊狀,曬乾,裝袋保存起來,待轉年春天自家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吃。節約無疑是父母生活內容的最佳詮釋。比如用水,母親經常是洗過衣服的水接着洗抹布,然後用來拖地,最後再用來沖洗院落,反正都是用到無法繼續使用爲止。春節期間,好些剩飯剩菜,母親捨不得扔掉,於是就仔細分類、裝袋,拎好遠送去給養豬的鄰居。

對於父母親的生活方式,大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估計無法理解,從前我也不明白,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生活也並非如此拮据,還有必要這樣嗎?現在我懂了,父母這種傳統的、甚至說有些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是摳門,不是愚昧,而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或者用時下時髦的話說,是低碳的。

[後 記]

春節返鄉,真正深入到中國農村的最基層,雖說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卻足以讓我感受到這個小山村由裏到外的變化和日復一日的進步。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豐富了,幹羣關係更加融洽了,黨和政府的許多強農惠農政策都落到實處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家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農業經營方式依舊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鄉村教育的發展阻礙重重,農村人力資本存量嚴重不足等問題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老家的發展。相信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在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下,在老家人民的辛勤耕耘下,家鄉的面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正月初五早晨,老家下了一場小雪,雪後的村落顯得格外清亮。再過些日子,氣溫慢慢回升,冰河漸漸融化,又是一年春來早,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了,鄉親們的臉上都流淌着春天的笑意和喜悅。候鳥般回城的身影又都一個個背起行囊準備出發了。其實,在外闖蕩的人們真的像風箏一樣,飛得再高再遠,線的另一端還是牢牢地系在老家的那塊土地上。讓更多的人知曉南嶽,瞭解南嶽,來嶽觀光許願,帶動南嶽旅遊經濟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