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於鄉鎮調研報告多篇

於鄉鎮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根據《關於印發<**鄉科學發展大調研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筆者對**鄉黨建工作進行調研,一是調研**鄉黨建的基本情況。二是部分黨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主要了解**鄉的黨員基本情況和**鄉黨組織工作情況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對策與建議,爲社區更好發展準備第一手資料。現將調研報告彙報如下:

一、落實各級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

(一)進一步強化抓基層黨建工作主業意識。

一要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傳達。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作用,擔負起更加繁重的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任務。二要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根據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合理調整黨組織設置。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通過加強黨員活動場地、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等陣地建設,提升黨員幹部的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加強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待遇“帶頭致富、帶領羣衆致富”的本領,以提高黨員致富帶富的成就感。三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通過“兩推一選”、“公推直選”、“村支部兩委交叉任職”等辦法,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優秀分子選拔出來,樹立正確的選人導向;要以德才爲本,用人所長,人盡其才,職責分明,科學調配,樹立科學的用人導向。

(二)建立村委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專題述職制度。

建議鄉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彙報交流會,聽取村委黨組織書記彙報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強化村委黨組織抓基層黨建的責任意識。同時,根據年度黨建工作計劃,結合各自分管工作和聯繫村委工作,向黨委會彙報履行黨建工作職責情況。

(三)始終堅持圍繞科學發展來選幹部、配班子、建隊伍。

要統籌鄉村領導班子的配備、培養和使用,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強化幹部培訓和鍛鍊,着力優化結構,盤活幹部資源,打造高素質、創新型的基層領導班子和幹部梯次隊伍。

二、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

(一)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模式,實現城鄉組織共建。

選擇黨建基礎好、經濟實力強、黨員較多、條件成熟的村委組建黨委,並試行黨代表常任制。積極探索創新黨的組織設置模式,不斷加大聯建共建力度,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層黨組織體系。一是立足現有組織抓調整。着重改革和完善農村基層現有黨組織設置調整。二是打破區域限制抓組建。積極探索推進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黨組織的方式,發揮社區、企業黨組織帶動效應,促進城鄉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三是緊扣產業特色抓組建。根據目前形成的“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特色,依託產業化、兩新組織、行業協會、重大項目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實體,在產業鏈上建立合作社、協會黨支部,提高農村黨員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推動城鄉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二)爲適應城鄉組織構成的多樣化趨勢,應加大在兩新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力度。

堅持單獨組建優先,對確不具備獨立處理黨組織條件的,採取聯合組建、村企聯建等多種方式建立黨組織;必須在現有按單位、地域爲主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模式;加大聯建共建力度,積極探索新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體系,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對城鄉全面覆蓋。

三、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

(一)在組織活動上堅持轉變方式、注重實效,突出多樣性。

對傳統的“三會一課”制度進行創新,體現“三爲主”的原則,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一是以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爲主,發揮電化教育的優勢,不斷探索網上教育的新途徑,激發黨員學習興趣,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水平。二是從集中活動向小組活動轉變,平時以黨小組活動爲主,支部按季活動一次,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三是以黨性實踐活動爲主,引導黨員發揮作用,體現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分類指導的原則,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多彩的黨性實踐活動,爲黨員發揮先進性搭建平臺。

(二)積極引導“兩新”組織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和載體。

開展活動的形式可以採用分散、集中、業餘時間搞小型活動等,注重與推動“兩新”組織的生產經營活動,促進科學決策,塑造先進文化和開展公益活動相結合,讓黨組織活動得到業主支持,黨員歡迎,職工擁護,緊密結合“兩新”組織實際,積極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和“三帶頭”(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愛崗敬業,帶頭服務羣衆)等主題實踐活動,讓黨員亮身份、樹形象、做貢獻。黨員幹部要聯繫“兩新”組織,經常到聯繫點調研指導,協助和幫助解決“兩新”黨建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爲黨組織開展活動創造條件,黨委要幫助“兩新”組織黨組織搞好活動陣地建設,協調“兩新”組織爲業主爲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時間和活動場所,多渠道籌措“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經費,鼓勵“兩新”組織對黨組織開展活動給予資助,爲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氛圍。

四、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

(一)抓好“三個三”,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

1、分類指導,在培訓中做到“三個相適應”。

一是培訓目標設定與不同類型黨員相適應,根據不同類型黨員制定不同的培訓目標。二是培訓內容涉設計與不同類型黨員相適應。對不同類型的黨員規定不同的培訓內容。三是培訓形式安排與不同的黨員相適應。結合培訓對象實際選擇培訓形式,除課堂講授外,積極採取觀看電教片、外出參觀學習、請先進人物作報告、撰寫心得體會等形式,增強培訓效果。

2、以培訓優秀黨員爲目標,在培訓中做到“三個注重”。

一是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強化政治理論、革命傳統、形勢政策教育,使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注重領導能力培養。適應不同的職責要求,增強黨員駕馭實際工作的能力和相應的素質。三是注重廉政勤政教育。通過學習有關文件,樹立先進典型,剖析反面案例,強化廉政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廉政勤政的自覺性。

3、加強組織領導。在培訓中做到“三個到位”。

一是責任到位。建立黨員培訓層級負責制。二是管理到位。建立培訓管理制度,對黨員參加培訓情況造冊登記,嚴格考勤、考覈等制度,加強黨員日常培訓的管理。三是督查到位。每年由組織部門牽頭進行檢查考覈,根據考覈結果實行獎懲,促進黨員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二)始終堅持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機制。

通過互幫互助、黨員互助會、走訪慰問、定期發放補貼等措施,大力開展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活動,努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共同發展,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一是完善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經濟較差的村的扶持力度,探索制定優惠政策措施,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二是完善基層幹部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和實施促進科學發展的考評辦法。三是完善困難黨員關愛幫扶機制。不斷加大黨內關懷力度,積極開展經常性黨內走訪慰問和送溫暖活動,切實幫助黨員和基層羣衆解決生產生活難題。此外,特別注重發揮農村黨員在化解農村矛盾、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作用。

五、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一)不斷拓寬選人用人視野。

大力選拔在改革開放中先富起來、願意爲羣衆服務、羣衆威信高的經濟能人擔任“村官”,積極探索並形式富有特色的“能人治村”模式。一改以往長期只選“老實人”、“本分人”當村支書的傳統做法,探索選拔和推薦有黨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的“四有”新型“村官”,爲農村幹部隊伍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動農村階級社會發展。

(二)優化黨建資源配置方式,實現城鄉資源共享。

大力推進城鄉間、區域間基層黨建工作的對接與融合,使城鄉黨建資源由條塊分割轉向區域整合,由村間使用轉向開放共享:一是優化配置人力資源,繼續推進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工程,積極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積極研究培養引進緊缺實用性人才的政策措施,爭創人才工作新優勢。二是優化配備財力資源。健全完善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將財政投入的重點向農村、兩新組織等領域傾斜,加大黨費使用向農村、基層組織等領域的力度。三是優化配置物力資源。建立健全黨建資源共享機制,促進基層黨建活動場所、公共設施等資源開放共享。

六、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一)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要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機制、落實措施,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通過凝聚流動黨員、發現新黨員,最終達到教育管理黨員、發展壯大黨組織的目的;必須加強各領域黨組織之間的協作配合,完善流動黨員雙重管理辦法,密切黨組織與黨員溝通聯繫,全面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羣衆基礎。

(二)在結對共建中採取積極措施,使幫扶工作取得真正的實效。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黨組織要充分認識開展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措施。黨組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此項工作的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結對共建工作的領導,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共建方案,定期研究和解決結對共建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出現的問題,抓好落實。要將結對共建活動列入本單位黨的建設年度目標,以保證結對共建活動的有效開展。二是精心組織,廣泛發動。要廣泛動員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結對共建活動。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參加結對共建活動。要把結對共建活動作爲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的常規性項目,有機結合,統籌安排。要加強協調,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爲共建注入活力。要注意總結本單位共建經驗,學習外地經驗,不斷提高共建水平。要做好共建活動臺帳與資料的記錄、收集和整理,及時向上級報送共建工作情況。三是健全機制,加強考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建立健全共建的機制,明確共建的責任,提升共建水平。把機關黨組織參加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情況納入機關黨建年度考覈內容,以提高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的融合度,促進城鄉基層黨建工作良性互動。

關於鄉鎮村亂佔耕地建房的調研報告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我們社會發展之基,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基礎,保護耕地對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着人類的繁衍生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保護土地卻變成了一個爲世人矚目的話題。但是,目前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事件不斷涌現,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導致耕地面積急劇減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問題亟待嚴加處理。

一、我鄉鎮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現狀

果遂鄉地處我縣縣城的東南面,屬山區鄉鎮,人口密度大,基本農田保護區分佈廣,全鄉有基本農田面積1xx多畝。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在修編《始興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xx—)》時,把果遂鄉的耕地基本上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後來只調整了一小部分基本農田給村民建房。在鄉鎮農村亂佔耕地建房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村民都因住房困難、基礎設施條件差和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等原因,致使近幾年我鄉村民陸續出現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事情。據統計,自xx年—4月果遂鄉共發生農村違法用地有54宗,涉及土地面積7.3畝。其中:佔用耕地違法建房有37宗,面積4.4畝;佔用基本農田違法建房的有7宗,面積1.7畝;佔用荒地違法建房的有10宗,面積1.2畝。“四清理”工作開展以來,我鄉仍有一批農戶未經批准在耕地上違法建房。上述違章用地,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和設計,村民都是隨意在自家的責任田裏亂建房屋,造成了土地資源的較大浪費。同時,嚴重影響了農村建房的秩序。

二、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產生的原因

經過認真調查和深入分析,我們認爲,造成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主要原因有:①國土部門收編後,鄉鎮人民政府已不是執法主體,弱化了違法用地行爲的監管力度。②國家減免農業稅後,老百姓對耕地的保護意識不強,只要集體分給自家的耕地,便自作主張,不經審批隨意建房。③編修始興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把村莊周圍的耕地全部劃分了基本農田保護區,沒有考慮到以後村莊的發展,有些農戶住房確實困難,但因沒有預留建設地用,而無地方建房,造成亂佔耕地違法建房。④村民要求建房時,村莊規劃沒有及時跟上;⑤基本農田保護區的保護責任不夠明確,各部門都認爲基本農田的保護是國土部門的責任。⑥對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打擊不夠及時,力度不夠大,助長了農村違法用地的發生。⑦村、組幹部對耕地保護意識較淡薄,對違章建築管理力度不大。

三、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危害

1、造成大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土地是十分有限而珍貴的自然資源,耕地被亂佔濫用,導致土地面積急劇減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嚴重。

2、嚴重影響了農村建房的秩序。因個別農戶佔用耕地違法建房,其他村民爭相效仿,以致一發而不可收,違規建房者越來越多,嚴重擾亂了農村建房的秩序。

四、對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看法和建議

針對本鄉54宗違法用地,我鎮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法律程序,依法依規下發了《責令停止土地違法行爲通知書》,配合縣國土部門組織了三次大規模行動,對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情況進行了強制拆除。縣國土部門也依法依規下發了《土地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並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但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宗被法院強制執行。在羣衆中,造成了未經審批也可以建好房屋的惡劣影響,導致其他人跟着建房,有逐年增加,俞演俞烈之勢。

針對上述狀況,筆者認爲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以制止:

1、領導重視,部門盡力。各級領導對違章建築問題要高度重視,因爲它事關城市的發展,事關我縣節約型社會、和諧社會建設的發展大局,各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各負其責,各盡其力,齊抓共管,嚴格執法,對違章建築露頭就打,露頭就管,把違章建築消除在萌芽狀態。

2、繼續加大宣傳保護耕地的力度。耕地是農民生存之根本,縣、鄉、村三級要加大耕地的保護力度,杜絕耕地違法挪作他用,從源頭上控制違法用地行爲的發生。

3、加強巡查制度的落實。建立縣、鄉、村、組四級巡查聯絡員,加強巡查力度,發現亂佔耕地違法建房事件,應馬上制止,並及時上報,形成一套有效的動態管理機制。

4、加強村鎮規劃,特別是空心村的改造規劃,引導村民節約、集約用地。此外,在今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時,調整一部分耕地給村民建房。

5、建議國土部門嚴格執法,儘快採取措施,依法打擊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行爲

關於鄉鎮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決策,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們的中心工作.爲了瞭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去我鎮實地調研了一番。

我鎮是全國重點發展的鄉鎮,近年來,隨着國家和省、市、區對“三農”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朝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且由於合銅,合安,合銅黃高速公路都橫穿我鎮,已基本形成“四縱四橫”的公路網絡,因此我鎮有着很好的發展機遇,而我鎮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在實行了新農村建設以來,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組織實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環境整治措施以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青山綠水,沿河路綠樹成萌,環境優美,公路暢通,是個人見人讚的好地方。目前爲止,我鎮已成爲我縣最重要的鄉鎮了。

早在兩年前,我鎮就科學設計了新農村建設規劃藍圖,新農村建設起點在規劃,怎樣才能確保規劃科學,便於實施操作,結合實際呢?對此,我鎮有着一系列切合實際的規劃:

1、精心組織,統一部署,高標準制定發展規劃。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導思想,採取外地學、當地看、比着乾的辦法,組織全鎮村幹部分別到竹山羅家坡村、平利縣龍頭村等地,學習、借鑑外地經驗,通過實地看、問、學,提高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感性認識。同時,組織全鎮幹部系統地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增強鎮村幹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分類制定各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對市、縣確定的重點、試點村,採取試點先行的辦法,對照新農村建設“20個”(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分層制定建設規劃,力求全面推進。對鎮定試點,則依據優勢,側重於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對一般村則廣泛暢導創造條件、抓住機遇、分類突破、營造優勢、逐層推進。全鎮所有村已根據自身實際,全部制定出未來五年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

2、咬定目標,精心組織實施 。從外地發展的經驗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通過長期抓、長期積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點是咬定目標不放鬆,我鎮無疑也必須走這條路。我們立足從努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入手,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發展,農村農民生活富裕,立足通過用先進文化、致富技術、《鄉規民約》打造文明鄉風,立足通過集鎮建設、自來水工程建設、公路建設、能源沼氣建設、生態家園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衆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立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現管理民主,建設新農村不僅要有好的規劃,更要有一個好的推進機制,我鎮已經建立了一套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聯村考覈機制,即:每個副科級幹部聯包1-2個示範村,每個行政幹部聯包一個村,每個村幹部負責一個灣院,每一個黨員聯繫一個貧困戶的聯包機制,對照規劃,逐項、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幹,逐項、逐年實行量化考覈。

3、先易後難,分步實施,整體推進 。新農村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辦法是辦點示範,先易後難,最後攻堅,有的村已具新農村雛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強,就可具規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範性,對條件基礎稍差的村則注重從解決基礎設施入手,儘快改善條件,分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相反的村則注重從改善羣衆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入手,創造條件,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通過五年的建設、發展,形成各具優勢,各具規模的新農村格局。

4、充分體現民意,讓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是人民羣衆的新農村,他們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們自己最清楚,建什麼樣的新農村,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我鎮在領導、主導新農村建設時,最重要的是充分聽取、採納他們的建議、意見,體現民意,讓羣衆的主人翁精神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迸發出來。只有這樣纔不會出現“急在上頭,冷在下頭”的尷尬局面,才能調動全體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進取心,才能全鎮上下擰成一股繩,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當然,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我鎮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村生產力低下

我鎮的農業總體是還是粗放生產,產業化基本未形成,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都處於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爲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出外打工,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農民大都是老、弱、婦、幼。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田只能粗放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工,嚴重製約了農民增收。

(二)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強

我鎮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由於各種因素,老百姓響應不積極,“六改四普及”難度大,農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還不夠,有些農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觀念,認爲新農村建設是上級黨和政府的大事,個人存在不願讓利、不願籌資的思想。雖成立了“村民理事會”,但“理事會”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改水、改廁、改欄工作進展緩慢。

(三)農村基礎設施落後

由於財力制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農田水利設施薄弱,鎮、村投入資金有限;

(四)社會各項事業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鄉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擾,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農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動,“六合彩”等賭博活動有擡頭的趨勢。農村弱勢羣體保障體系薄弱。

然而,不論遇到何種困難,我鎮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定會朝着預定的“目標”邁進,那就是:1、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努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接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增加農民收入。2、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3、村鎮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鎮村環境;推進現代化村鎮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採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4、保障社會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5、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我堅信,在我鎮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鎮一定會擁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關於鄉鎮安置幫教工作的調研報告

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刑釋解教人員的合法權益,對刑釋解教人員迴歸社會後進行幫助和繼續教育的重要舉措。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指導下,各有關職能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司法行政機關具體組織實施,動員社會各界解決落實刑釋解教人員迴歸社會後各項幫教措施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鎮安置幫教工作的現狀近年來,隨着*鎮經濟的不斷髮展,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鎮安置幫教工作得到快速發展。爲了更好地開展安置幫教工作,*鎮成立了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安置幫教工作站。各社區、居委會以及*牧場都成立了幫教小組。截止今年上半年,*鎮共有安置幫教對象*人,*人接受幫教,*人脫管,*人重新犯罪。已解除幫教的刑釋解教人員和現幫教對象共有*人生活困難。

二、*鎮安置幫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 總起來看,隨着*鎮經濟的不斷髮展,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安置幫教工作方式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安置幫教工作得到長足發展進步。

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銜接工作有脫節,主要表現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間相互協調不夠,在安置幫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統一協調起來。各居委會與當地派出所銜接不好,居委會的幫教工作很被動,不能及時主動地掌握新刑釋解教人員的基本情況。

(二)安置工作存在較大的難度,刑釋解教人員迴歸社會後,基本上自謀職業。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還有待落實。

(三)在幫教方面,儘管各社區、居委會的幫教小組成員已經盡了很大努力,但對其幫教對象做到“三包”“五清楚”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

(四)在管理方面還存在着檔案資料不足、檔案管理不規範。對刑釋解教人員中流動人口的管理還存在死角,刑釋解教人員脫管*人中,有*人去向不明,其中*人是流動人口。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相關工作人員對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歷史上,我們的行政機關重管理輕服務,對刑釋解教人員重點針對其重新犯罪後的處罰力度,而在工作上往往忽視對其思想生活上的幫教,預防和減少其重新犯罪的動因。 第二,*鎮的基層司法所剛剛建立,許多工作還需進一步開展提高。過去司法助理員都是兼職人員,對司法工作存在着業務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繁忙,往往對安置幫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細,歷史上欠帳較多。 第三,*鎮經濟發展還相對滯後,現階段就業壓力很大,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就更加困難。由於經費有限,司法所辦公條件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待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對*鎮安置幫教工作的幾點建議 安置幫教工作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需要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領導,明確分工,統一協調好安置幫教工作。只有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安置幫教工作,才能統一協調好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區居委會的相關工作。與民政部門協調好,落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刑釋解教人員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髮放工作。

(二)認真抓好基層司法所建設。司法所是安置幫教工作的具體實施機關,把司法所建設抓好,才能通過司法所具體實施好安置幫教工作。

(三)對相關工作人員加大安置幫教工作的培訓力度。相關工作人員對安置幫教工作從思想認識上重視起來,才能保證開展好工作。

(四)採取有力措施,提高安置率和幫教率。現階段,我鎮經濟情況,很難做好,由政府直接安排安置工作。可考慮給予一定優惠條件,鼓勵私營企業,農牧場主僱傭一部分刑釋解教人員。

【第2篇】關於鄉鎮村亂佔耕地建房的調研報告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我們社會發展之基,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基礎,保護耕地對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着人類的繁衍生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保護土地卻變成了一個爲世人矚目的話題。但是,目前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事件不斷涌現,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導致耕地面積急劇減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問題亟待嚴加處理。

一、我鄉鎮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現狀

果遂鄉地處我縣縣城的東南面,屬山區鄉鎮,人口密度大,基本農田保護區分佈廣,全鄉有基本農田面積1XX多畝。始興縣國土資源局在修編《始興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XX—2012年)》時,把果遂鄉的耕地基本上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後來只調整了一小部分基本農田給村民建房。在鄉鎮農村亂佔耕地建房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村民都因住房困難、基礎設施條件差和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等原因,致使近幾年我鄉村民陸續出現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事情。據統計,自XX年—2012年4月果遂鄉共發生農村違法用地有54宗,涉及土地面積7.3畝。其中:佔用耕地違法建房有37宗,面積4.4畝;佔用基本農田違法建房的有7宗,面積1.7畝;佔用荒地違法建房的有10宗,面積1.2畝。“四清理”工作開展以來,我鄉仍有一批農戶未經批准在耕地上違法建房。上述違章用地,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和設計,村民都是隨意在自家的責任田裏亂建房屋,造成了土地資源的較大浪費。同時,嚴重影響了農村建房的秩序。

二、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產生的原因

經過認真調查和深入分析,我們認爲,造成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主要原因有:①國土部門收編後,鄉鎮人民政府已不是執法主體,弱化了違法用地行爲的監管力度。②國家減免農業稅後,老百姓對耕地的保護意識不強,只要集體分給自家的耕地,便自作主張,不經審批隨意建房。③編修始興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把村莊周圍的耕地全部劃分了基本農田保護區,沒有考慮到以後村莊的發展,有些農戶住房確實困難,但因沒有預留建設地用,而無地方建房,造成亂佔耕地違法建房。④村民要求建房時,村莊規劃沒有及時跟上;⑤基本農田保護區的保護責任不夠明確,各部門都認爲基本農田的保護是國土部門的責任。⑥對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打擊不夠及時,力度不夠大,助長了農村違法用地的發生。⑦村、組幹部對耕地保護意識較淡薄,對違章建築管理力度不大。

三、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危害

1、造成大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土地是十分有限而珍貴的自然資源,耕地被亂佔濫用,導致土地面積急劇減小,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嚴重。

2、嚴重影響了農村建房的秩序。因個別農戶佔用耕地違法建房,其他村民爭相效仿,以致一發而不可收,違規建房者越來越多,嚴重擾亂了農村建房的秩序。

四、對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看法和建議

針對本鄉54宗違法用地,我鎮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法律程序,依法依規下發了《責令停止土地違法行爲通知書》,配合縣國土部門組織了三次大規模行動,對違法亂佔耕地建房的情況進行了強制拆除。縣國土部門也依法依規下發了《土地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並移送法院強制執行。但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宗被法院強制執行。在羣衆中,造成了未經審批也可以建好房屋的惡劣影響,導致其他人跟着建房,有逐年增加,俞演俞烈之勢。

針對上述狀況,筆者認爲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加以制止:

1、領導重視,部門盡力。各級領導對違章建築問題要高度重視,因爲它事關城市的發展,事關我縣節約型社會、和諧社會建設的發展大局,各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各負其責,各盡其力,齊抓共管,嚴格執法,對違章建築露頭就打,露頭就管,把違章建築消除在萌芽狀態。

2、繼續加大宣傳保護耕地的力度。耕地是農民生存之根本,縣、鄉、村三級要加大耕地的保護力度,杜絕耕地違法挪作他用,從源頭上控制違法用地行爲的發生。

3、加強巡查制度的落實。建立縣、鄉、村、組四級巡查聯絡員,加強巡查力度,發現亂佔耕地違法建房事件,應馬上制止,並及時上報,形成一套有效的動態管理機制。

4、加強村鎮規劃,特別是空心村的改造規劃,引導村民節約、集約用地。此外,在今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時,調整一部分耕地給村民建房。

5、建議國土部門嚴格執法,儘快採取措施,依法打擊亂佔耕地違法建房的行爲

【第3篇】關於鄉鎮構建治安“打防控”體系調研報告

關於鄉鎮構建治安“打防控”體系調研報告

*鎮是*旗的旗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全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隨着*鎮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城鎮的交通、通訊不斷髮展,人口規模日趨增大,這些都給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近兩年來,*鎮在開展“打兩搶、反盜竊”專項鬥爭工作中,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區特點的治安防範體系,以“三線聯防”體系建設爲核心,各綜治成員單位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的治安防範新格局。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檢驗,該體系已初步顯現出其在治安防範中的特有優勢。

一、治安防範體系的現狀

*鎮位於*市西北部,距*市所在地*區西北*公里,距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市*公里。*國道橫貫東西從鎮區經過,交通便利。全鎮土地面積*平方公里,總戶數*戶,總人口數*人。*鎮從客觀實際出發,建立並逐步完善符合小城鎮特點的安全防範體系。在專羣結合方針的指導下,從加強安全防範隊伍建設入手,構築了以11名公安幹警爲主力,10名專職治安巡防員,90名保安員,320名義務聯防員,67名治安信息員,221名治保調解組織成員爲輔助力量的安全防範組織網絡。通過明確的分工和緊密的協作,形成羣策羣力、羣防羣治局面,在治安管理、創安活動等涉及安全防範的領域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二、具體措施

爲適應日益動態化的社會治安環境,*鎮在總結以往社會治安防範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全面構築打防控一體化治安防控網絡體系,全力保障了全鎮的社會治安穩定。

(一)創建新型的治安防控體系

1、實行一區一警、流動警務相結合,部署社區警務新戰略。

*鎮以社區爲基礎,成立社區警務工作室,實現一區一警。社區下設有治保會,調委會,實現警民聯動,共同聯防值勤。通過改革警務機制,實現警務下移,派出所民警下沉社區,使民警更加貼近人民羣衆,社區民警主要職責是辦理案件,調處糾紛,治安防範。治保會主要是開展幫教和防範宣傳。調委會主要是調處一般民間糾紛。流動警務車主要是宣傳國家法律法規,方便羣衆辦事,提高辦事效率。

2、加強治安聯防隊伍,構建“三線”聯防體系。

爲強化社會治安羣防羣治工作,*鎮根據實際情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構建治安聯防網絡。建立一批有責任心,有奉獻精神,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治安聯防隊伍。由低保人員,環衛工作人員(主要是4050人員),老年協會會員,出租車司機快速撲火隊隊員組成的義務治安聯防隊300餘人充實到社區治安防範體系當中,負責本轄區的安全防範工作,形成了“三線”(一線:派出所治安員和旗快速撲火隊員;二線:老年協會會員和環衛工人;三線:低保對象)相結合的治安防範網絡,利用出租車流動性強、接觸面廣的特點,積極參與治安聯防工作。

3、實行多警聯動,打防結合,建立治安防範新機制。

爲增強整體作戰能力,*鎮綜治委積極協調刑警、交警、國保、治安、消防等警種,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非法邪教組織,維護交通安全,避免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第4篇】關於鄉鎮駐村幹部現狀的調研報告

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對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鄉鎮駐村幹部這支黨委政府在農村最前沿的幹部隊伍,身負着團結羣衆、組織羣衆、引導羣衆、服務羣衆的重要使命,在密切黨羣關係,執行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履行黨委政府職能等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充分發揮鄉鎮駐村幹部在農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風在一線得到轉變,幹部能力在一線得到提高,工作責任在一線得到落實,具體問題在一線得到解決,以此來鞏固和加強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一個亟需解決的難題。

一、駐村幹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現代農業步伐加快,農民持續增收的今天,大部分駐村幹部兢兢業業,主動進村入戶,爲羣衆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真正地融入了羣衆,在羣衆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在肯定鄉鎮駐村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同時,也要看到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遷,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從質到量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鄉鎮駐村幹部隊伍在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苗頭和問題。

(一)駐村幹部整體力量薄弱。由於行政村數量與幹部配備的不平衡,致使駐村幹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較大的反差。據統計,龍山鎮共有幹部106人,共有駐村幹部31人,其中一人駐1個村的9人,佔總人數的29%;由兩個人共同包一個村的有22人,佔總人數的71%。不駐村的鄉鎮幹部75人,與聯村幹部的比例爲75:31,其中黨政班子成員3人,黨政辦工作人員10人(包括離退休人員),鎮農財所2人,在外深造學習2人,其他爲計生服務所、市容市貌監察中隊和畜牧站工作人員。

(二)駐村幹部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現有的駐村幹部31中,45歲到60歲的達25.8%,駐村幹部高齡化的問題較明顯。在文化結構上,大學本科學歷的僅佔12.9%,專科學歷的佔81.4%,中專學歷的佔3.2%,高中及以下的佔3.2 %。,且大多數學歷爲函授所得,知識面層次不齊。駐村幹部的專業結構不合理,真正懂專業尤其是懂農業科技、經濟管理的幹部偏少,有其他專業特長的幹部也很少。

(三)一些駐村幹部工作作風不實。主要表現在:1、工作不深入,下村時間少。隨着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的改善,村幹部以及村民普遍反映現在的駐村幹部下村次數少了,時間短了。一部分駐村幹部把本應下村工作爲主變成“坐鎮指揮”,平時多數時間待在單位,無法掌握村級實際情況,在村民中缺乏威信,導致開展工作過於依賴村幹部,有些甚至由村幹部“牽着鼻子走”,駐村工作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村裏有要求時也等村幹部找上門來,很多時候是鎮里布置了工作任務,或是村裏出了事,纔到所駐的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書記或村主任作個交代,很少接觸羣衆。2、服務意識不強,爲民辦事不夠。少數幹部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層真正傾聽羣衆呼聲較少,關心羣衆疾苦不夠,作用僅僅停留在傳傳話、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個“通信員”、“聯絡員”。 3、發展意識淡薄,促進農民增收缺辦法。一些駐村幹部駐村工作僅停留在一些事務性工作上,對如何促進村民增收,如何推動村級經濟發展等考慮不多,缺少辦法。4、組織建設不重視,制度執行不到位。少數駐村幹部對村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佈置的任務、不出大事”上,而對書記主任不團結、黨員不發展、後備幹部不培養、村務財務不公開、村民代表不開會等問題不聞不問、聽之任之。5、綜治信訪未盡責,矛盾糾紛調處不及時。駐村幹部處在農村第一線,本應在化解矛盾、促進農村穩定工作中起到“急先鋒作用”和“緩衝作用”,使一些矛盾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但是,由於駐村幹部主客觀上的原因,要麼信息掌握不靈、彙報不及時,要麼迴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斷激化升級。

二、原因分析

引發上述問題的原因,從客觀上看,由於受機構改革、編制控制、市場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但從總體上看,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駐村幹部隊伍自身存在的原因。部分幹部自我要求不夠高,工作缺乏激情和責任心,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淡忘了“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有部分同志存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無所作爲,貪圖安逸的思想,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從現有的鄉鎮駐村幹部構成分析,主要有四類人員:第一類是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高校畢業生。今年,龍山鎮共有駐村幹部31名,其中參加工作時間不久的高校畢業生有2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6.4%。這一羣體工作積極性很高,並有着做好農村工作的良好願望,但由於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往往工作成績平平,難以贏得村民的好評。第二類是50歲上下的老幹部。龍山鎮現有駐村幹部中,45歲以上的達8人,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25.8%。這一羣體農村工作經驗豐富,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滯後,創新精神缺乏,工作積極性不高,方式、方法單一,對農村工作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識不清,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層次思考。第三類是事業幹部。龍山鎮現有駐村幹部中事業編制的共有16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51.6%。這一羣體接受雙重領導,一部分因爲主管單位分派事務較重,工作往往無暇兼顧,力不從心;另一部分因爲編制問題,個人發展機會不大,往往會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不高,消極應對。第四類是大學生志願者、村官、“一村一大”。龍山鎮現有大學生村官1名,佔駐村幹部總人數的3.2%。這一羣體往往工作變動性大,缺乏穩定性。一方面被鄉鎮機關常常借用或要應對複雜的工作事務,另一方面又要爲自己的前途奔波,二者相比自然是不能耽誤前程,工作只能放在第二位。

第二方面是駐村幹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一是激勵機制不完善,缺乏動力。一些埋頭苦幹的幹部受冷落,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嚴重影響了駐村的工作積極性。二是交流機制不完善,缺乏活力。由於駐村幹部大都是鄉鎮一般幹部,異地交流較少,在同一鄉鎮、同一崗位工作時間長了,一些幹部就滋長了惰性,不注重創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減退;形成了慣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習慣於按照老辦法解決問題;產生了彈性,或礙於面子或親疏有別,導致在羣衆中的威信降低,幹部隊伍缺乏生機活力。三是評價機制不完善,缺乏壓力。鄉鎮考覈工作缺乏必要的“剛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幹部之間民主測評爲依據,而不是以實績論英雄。隨着時間的推移,民主測評的人爲因素不斷增強,人際關係的作用日益明顯,往往是“只要人際關係好,年終照樣得高分”,測評結果的“羣衆公認度”越來越低,最終導致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狀況。有的藉口各村大小不同、工作基礎不同、駐村幹部工作量不同,駐村工作難考覈爲由,沒有認真進行考覈。而我們現在的考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僅僅只爲評出優秀,而在年度考覈中定爲“基本稱職”或者“不稱職”的少之又少,缺乏壓力。四是職責設定不明確,缺乏方向。鄉鎮對駐村幹部下村後到底“做什麼”“怎麼做”不夠明確,駐村幹部有哪些職權,該承擔哪些職責沒有設定,造成駐村幹部認爲只要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就算做好了駐村工作。一些鄉鎮就沒有把村級組織建設、村務財務公開、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落實到駐村幹部工作職責中去。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新形勢下駐村工作存在的問題,要做好駐村工作,必須要提高駐村幹部綜合素質,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提高其工作作風。

(一)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

在目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領導幹部受培訓的機會多,一般幹部受培訓的機會少,而專門面向駐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幾乎沒有。完善、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機制,培養鍛鍊其學習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依法辦事、駕馭經濟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協調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開拓創新、抓工作落實、拒腐防變的能力,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1、營造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氛圍。針對駐村幹部綜合素質不高的現狀,營造良好的教育培訓氛圍至關重要。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不學習就會停滯不前,農村在改變,村幹部在改變,農村工作也在改變,用一成不變的工作態度,一成不變的工作方法去應對變化發展的農村工作是行不通的。因此,參加適當適量科學的教育培訓對於駐村幹部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工作能力,更好地進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創新駐村幹部教育培訓機制。一是創新培訓方式。駐村幹部的教育培訓應該要從實際出發,一方面可以組織駐村幹部參加集中教育培訓,邀請各級領導、專家授課,加強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電腦、法律、經濟以及實用技術、技能等等,另一方面鄉鎮機關可以組織村級幹部來講講村幹部所期望的駐村幹部所需要具備的各項素質,也可以邀請工作出色的駐村幹部來談談駐村心得,交流農村工作方法。二是更新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要充分體現“按需施教”原則,即駐村幹部最想學什麼,最缺什麼,如新農村建設相關信息,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現代科技知識、鄉鎮工作法律基礎知識、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知識、領導科學知識等等,然後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調研選題進行充分細緻的論證,使課程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可以增加駐村幹部教育培訓內容形式的自主選擇,根據自身的不同需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文化層次,由幹部自己來選擇修哪些課程,以怎樣的形式來修,最大限度地激發幹部培訓學習的積極性,

(二)健全駐村工作機制。

“有收無收在於種,收多收少在於管”。鄉鎮駐村幹部隊伍建設要想有成效、獲長效,必須要實行科學的管理,尤其要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在工作機制制度上推陳出新、切中要害。

1、強化激勵機制。駐村幹部多層次的結構構成及不平衡的工作能力,必然要求應該要根據其不同的特點來安排工作,人盡其才,揚長避短,以激勵其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對於工作出色的駐村幹部進行適當的表揚及物質獎勵,如開展“十佳駐村幹部”評選活動,而對工作相對落後的幹部進行談心交流,更好地形成“能上能下”、“幹好幹壞”不一樣的良好氛圍。

2、完善交流機制。駐村不等於“下放”,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鄉鎮一般幹部的流轉機制,對長期在同一鄉鎮、地域工作的駐村幹部實行異地交流或崗位交流。通過建立幹部交流制度,分化“小團體”,消除排外思想,激發工作活力,形成奮發向上,克難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鄉鎮幹部與縣級機關幹部進行交流,激活駐村幹部隊伍活力。

3、健全考覈制度。考覈要確保公正、公平,這一點在基層工作中至關重要。要制定出硬性的考覈內容,可以採用“村民考鄉官”的方式,從村民代表、鎮幹部和鎮領導三個層面加強對駐村幹部的考覈,並從新農村建設、村務財務黨務公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級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捆綁式考覈,以提高駐村幹部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也可以採取集會考覈的方式進行,由各村將考覈材料統一上交鄉鎮黨委集會考覈,避免因各考覈組標準不一或個人感情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現象發生。

4、明確駐村幹部職責。把責任分到每個駐村幹部身上,使其切實挑起重擔,“願抓、敢抓、會抓”農村工作。駐村幹部從職責上來講,要求做到“引導、監督、協調、幫扶”。 一是引導。及時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涉及“三農”的法律法規,傳達上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和重要會議精神,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二是監督,監督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項民主制度的執行等等。三是協調,瞭解和掌握農民生產生活狀況和農村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向上級黨委、政府反映農民羣衆的思想動態和社情民意。協調好村級組織之間的關係,增強村級班子的合力,摸清村裏的不穩定因素,協調好村幹部和羣衆之間的關係。四是幫扶。幫助村兩委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培育農民收入的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5、建立駐村幹部監督制度。鄉鎮建立有效的駐村幹部督查制度,設立駐村幹部監督考覈記錄,安排專人對駐村幹部下村情況進行督查。要推行駐村幹部佩證上崗和去向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羣衆監督。要在各村設立駐村幹部辦公室,公開駐村幹部的工作職責、去向安排及聯繫電話、照片等,便於羣衆進行監督。

6、建立駐村工作例會制度。以鄉鎮爲單位,定期(每週或每月)召開彙報會,由駐村幹部彙報所聯繫村的各項工作及農村工作指導員制度執行情況,由鄉鎮領導進行點評,並根據彙報進行督查。

(三)加強駐村幹部作風建設。

要使駐村幹部真正與所駐村“同呼吸、共命運”,體現黨委、政府的“民本”意圖,必須要重時間、重方法、重實效,從而改變以往存在的“駐村不聯戶,駐村不聯心”的狀況,轉變工作作風。

一要注重時間。在駐村時間上,除鄉鎮中心工作需要和縣上重要工作安排外,其餘工作日原則上都要駐村。應區別平原鄉鎮與山區鄉鎮,行政村多的鄉鎮和行政村少的鄉鎮,近郊鄉鎮和邊遠鄉鎮的實際,確定切合實際的駐村時間。對一人或多人駐一個行政村的,要每週不少於5天時間開展駐村工作;對一人聯繫多個行政村或縣上工作任務比較重的,要統籌安排駐村時間,確保每月不少於15天的駐村時間。駐村幹部在規定時間駐村的同時,還要做到“五必到”:即村召開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等重要會議必到,村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必到,鄉鎮安排重要工作必到,村舉行重要活動必到,村幹部要求解決重要問題必到,確保特殊情況得到及時處理。

二要注重方法。一是“坐診”。實行駐村工作日現場辦公,以村兩委會爲主體,協助村兩委爲村民解疑釋難,宣傳政策,接待羣衆,廣泛聽取羣衆意見,併爲羣衆提供諮詢服務。二是“出診”。村幹部每週要基本保證走訪農戶的戶數,每年要基本走遍聯繫村的所有農戶。通過走訪農戶,廣泛聽取村民反映的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爲制定解決方案提供依據。三是“會診”。用晚上等容易召集的時間,召開村兩委會,共同商議,研究解決羣衆反映的各類問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要注重實效。要通過建立幫扶聯戶制度和深化民情日記制度,力所能及爲村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斷增強駐村工作的實際效果。在幫扶聯戶方面,一是要明確幫扶對象,把農村黨員幹部戶、致富戶和特困戶作爲走訪的重點對象;二是要明確幫扶職責,把爲羣衆服務的相關職責具體化,並建立聯繫戶、重點戶幫扶臺帳,作爲工作考覈的重要依據。在深化民情日記方面,要加強督查和指導,真正體現一個“實”字,使其成爲駐村幹部“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幫百家富、聚百家心、辦百家事”有效載體,確保民情日記制度不流於形式。

【第5篇】關於鄉鎮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決策,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們的中心工作.爲了瞭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去我鎮實地調研了一番。

我鎮是全國重點發展的鄉鎮,近年來,隨着國家和省、市、區對“三農”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朝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且由於合銅,合安,合銅黃高速公路都橫穿我鎮,已基本形成“四縱四橫”的公路網絡,因此我鎮有着很好的發展機遇,而我鎮政府也趁如此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在實行了新農村建設以來,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組織實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環境整治措施以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青山綠水,沿河路綠樹成萌,環境優美,公路暢通,是個人見人讚的好地方。目前爲止,我鎮已成爲我縣最重要的鄉鎮了。

早在兩年前,我鎮就科學設計了新農村建設規劃藍圖,新農村建設起點在規劃,怎樣才能確保規劃科學,便於實施操作,結合實際呢?對此,我鎮有着一系列切合實際的規劃:

1、精心組織,統一部署,高標準制定發展規劃。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導思想,採取外地學、當地看、比着乾的辦法,組織全鎮村幹部分別到竹山羅家坡村、平利縣龍頭村等地,學習、借鑑外地經驗,通過實地看、問、學,提高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感性認識。同時,組織全鎮幹部系統地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增強鎮村幹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分類制定各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對市、縣確定的重點、試點村,採取試點先行的辦法,對照新農村建設“20個字”(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分層制定建設規劃,力求全面推進。對鎮定試點,則依據優勢,側重於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對一般村則廣泛暢導創造條件、抓住機遇、分類突破、營造優勢、逐層推進。全鎮所有村已根據自身實際,全部制定出未來五年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

2、咬定目標,精心組織實施 。從外地發展的經驗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通過長期抓、長期積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點是咬定目標不放鬆,我鎮無疑也必須走這條路。我們立足從努力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入手,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發展,農村農民生活富裕,立足通過用先進文化、致富技術、《鄉規民約》打造文明鄉風,立足通過集鎮建設、自來水工程建設、公路建設、能源沼氣建設、生態家園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衆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立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實現管理民主,建設新農村不僅要有好的規劃,更要有一個好的推進機制,我鎮已經建立了一套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聯村考覈機制,即:每個副科級幹部聯包1-2個示範村,每個行政幹部聯包一個村,每個村幹部負責一個灣院,每一個黨員聯繫一個貧困戶的聯包機制,對照規劃,逐項、逐年、一任接着一任幹,逐項、逐年實行量化考覈。

3、先易後難,分步實施,整體推進 。新農村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辦法是辦點示範,先易後難,最後攻堅,有的村已具新農村雛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強,就可具規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範性,對條件基礎稍差的村則注重從解決基礎設施入手,儘快改善條件,分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相反的村則注重從改善羣衆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入手,創造條件,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力爭通過五年的建設、發展,形成各具優勢,各具規模的新農村格局。

4、充分體現民意,讓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是人民羣衆的新農村,他們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們自己最清楚,建什麼樣的新農村,他們最有發言權。因此,我鎮在領導、主導新農村建設時,最重要的是充分聽取、採納他們的建議、意見,體現民意,讓羣衆的主人翁精神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迸發出來。只有這樣纔不會出現“急在上頭,冷在下頭”的尷尬局面,才能調動全體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進取心,才能全鎮上下擰成一股繩,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當然,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我鎮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難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村生產力低下

我鎮的農業總體是還是粗放生產,產業化基本未形成,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都處於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爲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戶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出外打工,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農民大都是老、弱、婦、幼。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田只能粗放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工,嚴重製約了農民增收。

(二)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強

我鎮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由於各種因素,老百姓響應不積極,“六改四普及”難度大,農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還不夠,有些農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觀念,認爲新農村建設是上級黨和政府的大事,個人存在不願讓利、不願籌資的思想。雖成立了“村民理事會”,但“理事會”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改水、改廁、改欄工作進展緩慢。

(三)農村基礎設施落後

由於財力制約,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農田水利設施薄弱,鎮、村投入資金有限;

(四)社會各項事業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鄉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擾,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沒有得到改善。農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動,“六合彩”等賭博活動有擡頭的趨勢。農村弱勢羣體保障體系薄弱。

然而,不論遇到何種困難,我鎮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定會朝着預定的“目標”邁進,那就是:1、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努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接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增加農民收入。2、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3、村鎮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鎮村環境;推進現代化村鎮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採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4、保障社會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5、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我堅信,在我鎮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鎮一定會擁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第6篇】關於鄉鎮衛生院建設與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縣政協常委會xx年工作安排,近日,縣政協副主席趙站偉帶領部分政協常委、委員先後深入到彭婆、水寨、江左等鄉鎮衛生院進行調研,並聽取了縣衛生局關於我縣鄉鎮衛生院建設的情況彙報。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衛生院建設的基本情況

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衛生網的樞紐,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主題。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精神,堅持“以農村爲重點,預防爲主”的方針,搶抓機遇,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衛生體制改革,採取有力措施,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使農村衛生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目前,我縣共設鄉鎮衛生院15所,其中中心衛生院五所(鳴皋、白沙、江左、彭婆、高山);在職衛生技術人員688人,開設牀位333張,業務用房面積2.8萬平方米,千元以上醫療設備400餘臺(件),主要承擔本鄉鎮預防保健、基本醫療、鄉村醫生管理、健康教育等農村衛生工作任務。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xx年以來,利用世行貸款、衛生扶貧項目資金1100餘萬元用於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添置設備和人才培養,消滅了90%的業務危房,有13個衛生院用上了自來水和衛生廁所,有8個衛生院實現了供暖,院內硬化、綠化、美化、排水、院牆、大門等基礎設施達到小城鎮建設要求,15個衛生院全部擁有救護車,鄉鎮衛生院環境面貌和基本醫療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技術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強化人才培訓。採取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衛生院醫護人員素質。15所鄉鎮衛生院xx年已完成105人、xx年又派出93人脫產到市衛校進行一年的專業學歷教育培訓,安排33人赴省級醫院進修,15人到省職工醫學院深造學習。9月中旬又派出15名衛生院長接受省衛生廳半個月的管理知識培訓,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的知識結構進一步改善。

三是醫療水平有新的提高。由於鄉鎮衛生院軟、硬件設施的逐步完善,過去鄉鎮衛生院不能開展的大型生化檢驗、血流變、下腹部手術及院前急救等,目前已全部開展,個別衛生院還開展了部分上腹部手術。開展門診化預防接種和下鄉巡迴體檢與兒童接種,“四苗”接種率保持在85%以上。組建婦幼保健科,融婦產門診、住院分娩和保健爲一體,新法接生率達96.5%。使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預防保健就近解決,免去了奔波勞累之苦。

四是開展“人性化”服務。鄉鎮衛生院對病人實行賓館式服務,免費提供茶水、報紙,免費接送住院病人,有的衛生院爲住院產婦免費提供荷包蛋、紅糖,出院時贈送嬰兒服裝、新生兒生日賀卡等,營造溫馨的人性化氛圍。在彭婆衛生院輸液中心,一位老大娘動情地說:“這裏的服務態度真好,總是笑臉相迎隨叫隨到,待俺可好了”。

五是規範衛生院財務管理。xx年初,衛生局建立會計工作站,實行院帳局管,抽調5名業務熟練的財會人員集中辦公,管理15個衛生院帳目,各衛生院不再設立會計,只設記帳員,衛生院各項支出實行院班子會簽制度,會計工作站負責審覈,公開收支情況。衛生院經濟運行隨着業務的發展不斷好轉,據統計,xx年15個衛生院收入1500餘萬元,比xx年翻了一翻,人員工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存在問題

1、發展不平衡。由於鄉鎮經濟條件和歷史原因,導致鄉鎮衛生院之間在基本條件、業務水平和職工工資待遇等方面差別較大,有的衛生院發展較快,但也有一半衛生院業務蕭條,發展明顯滯後。

2、發展後勁不足。經費投入不足,補償機制不健全,多數衛生院自身經營收入不足以發放在職人員工資和交納社會保障金,公共積累緩慢,自身發展乏力。部分衛生院基建負債大,大量拖欠應繳納的合同保證金和養老保險金,加上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長期偏低,出現了潛虧運行。

3、高技術人才匱乏。人才問題已成爲制約鄉鎮衛生院發展的瓶頸。15個衛生院“兩低一高”問題較爲突出,即學歷低、職稱低、無學歷人員比例高。尤其是臨牀骨幹醫生、護理、檢驗、藥劑、影像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預防保健人員素質較低,嚴重影響衛生院服務職能發揮。

4、在職人員待遇偏低。xx年,中心衛生院人均月工資600元左右,一般衛生院的工資水平相對較低,最低的只有300多元,遠遠低於縣直各醫院的工資水平,直接導致了人心不穩,人才外流的現象。加上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患者直接到縣直醫療單位就診尋求高層次的醫療服務。與縣直醫療單位相比,衛生院出現了服務量小、收入低、工資水平低、業務發展慢的惡性循環。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在加大投入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國家衛生項目資金和扶貧資金,重點向一般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裝備和人才培養領域投入,從根本上改善農村衛生院衛生條件;一方面衛生行政部門要統籌規劃,將有限的衛生經費重點向農村衛生工作傾斜,大中專畢業生優先安排到衛生院工作。

2、進一步深化衛生院體制改革,在管理上做文章。結合我縣實際,因地制宜,引進先進管理辦法和技術,建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增強服務能力。加快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實行公開竟聘衛生院長,對衛生院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傳統的組織安排轉變爲崗位競爭、雙向選擇,全面推進績效工資制,對鄉鎮衛生院長實行目標責任管理,使他們有經營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的自主權,以此推進鄉鎮衛生院的快速發展。積極改進對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衛生行政部門要樹立“管理、服務、效率”的理念,要按照“培養一個好院長,理清一條好思路,發展一些好專科,制定一套好制度,建設一支好隊伍”的要求,切實履行好對鄉鎮衛生院的監管和指導職責,促進衛生院的協調發展。

3、加強衛生院隊伍建設,在優質上做文章。一是要制定優惠政策,築巢引鳳,要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制定優惠政策和有利條件,吸引高技術人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使他們願意來、穩的住、留得下;二是加大在職人員的培訓力度,採取多種措施,通過脫產、半脫產、帶資深造等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全縣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技術人員進行再培訓,不斷提高衛生院的整體醫療水平;三是建立縣直醫療單位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制度,特別是鼓勵高技術職稱的醫生,有計劃地到衛生院幫帶工作,以此帶動衛生院醫療質量的提高;四是實施“名醫”、“名科”帶動戰略,要與省、市級大醫院建立協作關係,定期邀請知名專家到衛生院坐診,同時努力培養業務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培育發展具有本地優勢的特色小專科,提高技術水平,帶動整個衛生院業務的開展。

4、創新發展思路,在便民上做文章。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主動走出去,以社區、家庭爲衛生服務對象,開展疾病預防、健康檢查、常見病、多發病診治,不斷拓寬服務範圍。建立健全鄉村兩級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發揮鄉鎮衛生院的農村衛生管理職能,增加服務量,增加兩個效益,爲加快發展積蓄力量。要牢固樹立“以人爲本”意識,在衛生院廣泛開展“問一聲、扶一把、送一程、暖人心”活動,通過靈活多樣的服務方式拉近與患者距離,改善醫患關係,以方便、快捷、簡便、低價的服務,吸引更多的農民羣衆到衛生院就診。

【第7篇】關於鄉鎮調研報告

鄉鎮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大局,事關全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的實現。下面是關於鄉鎮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在機關效能建設中,我鄉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力求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在工作創新上下功夫,在注重實效上下功夫,在機關效能建設中涌現出不少創新舉措:

1、效能聽證制度。通過召開聽證會的方式,解決了一批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機關日常工作。其主要做法:一是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由駐村指導員、村級宣傳員等將有關問題上報鄉效能辦,效能辦彙總後確定聽證議題、參加對象、時間地點等。二是聽證議題確定後,制定工作計劃,提前一週把聽證會的議題、時間和地點通過廣播、公告等途徑向廣大幹部羣衆公佈。三是通過羣衆自願報名和鄉邀請兩種方法產生聽證代表,聽證員主要由鄉黨委班子成員和幹部組成。四是由鄉黨委政府組織召開聽證會,採取聽證代表提問聽證員釋疑的互動方式,由聽證代表陳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證員就有關內容即時與聽證代表進行討論,解釋說明有關情況。對形成一致意見的問題,可宣佈聽證結論,未形成比較一致意見的問題,不作結論,由鄉黨委政府再進行研究。五是效能聽證會後,對效能聽證會上反映的問題確定落實措施。對暫時不能落實的,作出限時承諾。落實情況通過政務公開欄、告知說明書以及會議通報等形式及時向羣衆反饋。

2、機關幹部承諾制。以機關幹部承諾製爲抓手,着力解決幹部行爲不規範問題。要求每位幹部根據本職工作,以書面和會議表態發言相結合的形式,對本月工作的重點內容、工作措施、工作目標等作出承諾。效能監督員對機關幹部每月工作進行監督,對完不成任務的下發通知書,分別責令說明情況、進行誡勉談話或限期整改。

3、政務監督平臺。一是公開政府行爲。在鄉機關宣傳窗公佈全鄉機關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承諾工作事項、投訴電話,確保政務信息公開、透明、充分、完整,接受羣衆監督。二是健全監督制度。鄉里確定一名黨政班子成員進行效能監督,負責檢查事項辦理、承諾情況和填寫廉政勤政報表等。三是加強投訴處理。進一步整合意見箱、投訴電話、信訪室等,規範投訴處理和考覈機制。

一、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鄉鎮機關效能建設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進展不夠平衡、措施不夠紮實和羣衆滿意度不夠高等問題,與鄉鎮機關在推進八八戰略、建設平安浙江進程中承擔的責任還有相當的差距。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提高鄉鎮幹部素質能力問題。通過近年來的幹部調整充實和加強學習培訓,鄉鎮幹部隊伍的素質能力有了一定改善,但鄉鎮幹部素質不高、本領恐慌現象依然比較突出,專業技術人員相當缺乏。從問卷調查來看,認爲部分鄉鎮幹部素質不高、作風不實是影響鄉鎮機關效能建設首要因素的佔49.8%。具體表現爲:一是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不夠強。一些鄉鎮幹部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認識不夠,理想信念淡化,與人民羣衆的感情有所疏遠,缺乏爲農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的熱情。二是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現爲缺乏三種能力:帶領羣衆致富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做羣衆工作的能力。一些鄉鎮幹部有爲羣衆辦事的願望,但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政策把握和依法行政能力欠缺,難以開創工作局面。部分年輕幹部沒有掌握面對面做羣衆工作的方法。三是幹部人才資源匱乏。目前,鄉鎮非常缺乏農技、信息、經貿、城鎮建設、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從鄉鎮幹部隊伍的結構來看,存在嚴重的青黃不接問題。年紀輕、文化程度高的鄉鎮幹部數量少,少數素質好的年輕幹部往往錄用不久即被縣級機關挖走。一批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幹部仍是鄉鎮機關的主體,他們主要靠吃老本,雖有實踐經驗,但知識更新不夠,開拓創新精神不強。四是學習培訓質量需要提高。近年來,幹部學習培訓較多,但學習培訓的實效性不夠。一些培訓形式主義嚴重,如何通過學習培訓,真正提高鄉鎮幹部爲三農服務的知識和水平,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2、進一步轉變鄉鎮幹部工作作風問題。有的鄉鎮幹部習慣於坐堂門診,不搞上門服務,羣衆對此十分不滿。鄉鎮幹部進村少入戶少,到村主要是去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主要負責人家裏,蜻蜓點水,與普通村民接觸很少,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問題的更少。

3、進一步完善鄉鎮績效考覈機制問題。績效考覈,包括對鄉鎮機關的考覈和對幹部個人的考覈兩部分。目前,對鄉鎮機關的年度考覈,往往無所不包,而且有名目繁多的目標責任制,動輒一票否決。考覈機制的不完善,帶來鄉鎮行政行爲的無序化,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鄉鎮機關效能的提高。

二、關於抓好下階段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建議

下一階段的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結合實際,以抓效能、強服務、促小康爲主題,明確重點,加大力度,整體推進,務求實效。

1、深化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要對鄉鎮及幹部進行機關效能建設的再教育再發動,進一步引導廣大鄉鎮和鄉鎮幹部增強對開展機關效能建設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有針對性地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一要注意把握好機關效能建設的特點,防止和克服效能建設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十六大精神主題教育等思想教育活動差不多的思想,做到動真、抓實、過硬;二要注意統籌兼顧、全面推動各項工作,防止和克服單打一、遊離中心兩張皮的思想,做到兩促進、兩不誤三要注意狠抓工作落實,防止和克服轟轟烈烈走過場、冷冷清清無所謂和先緊後鬆等收場的思想,真正把效能建設抓實抓好。

2、多辦實事好事,解決突出問題。解決羣衆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一是繼續開門徵求意見。有條件的鄉鎮可以推廣和借鑑效能聽證會制度,定期聽取羣衆對鄉鎮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建議。二是集中開展一次爲民辦實事活動。建議將集中解決一批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3、規範工作載體,密切聯繫羣衆。要創新載體,建立聯繫羣衆的各項制度,逐步使聯繫羣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推動鄉鎮機關及鄉鎮幹部進一步轉變作風,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一是創三到。即服務到農家,幫忙到企業,增收到村居。二是推三進。即政策法規進萬家,文化活動進萬家,科技衛生進萬家。通過三進,增強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第8篇】關於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下面是爲您準備的,供大家參考和借鑑噢!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後續精彩不斷,敬請關注!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一: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經濟薄弱村和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找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採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根據石柱縣委、縣府、縣扶貧辦的要求,我鎮派出專人3名,前往沙子鎮魚泉村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魚泉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80戶,1540人,其中建卡貧困戶153戶,建卡貧困人口40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104元,較全鎮人均純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貧困戶中的計劃生育戶153戶,未解決人飲安全衛生的750人,未通廣播的組7個,未通電話的組3個,電話普及率60%,電視入戶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農業和外出務工收入爲主。村內現有五保戶11戶(19人),鎮通往村內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組7個,涉及里程40餘公里。農村住房磚混結構比例爲4.37%,村內現有危房戶420戶,急需新、改建房270間10800平方米。在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人飲、基本農田、農田水利、貧困戶住房、生態移民、村級組織建設、醫療衛生、文化陣地、農村通訊通電、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農技推廣)和發展產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等)上急需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魚泉村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長期不能擺脫貧困或脫貧後又返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基本還處於靠天吃飯階段,一遇災害,常常絕產絕收。

二是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傳統保守的粗放經營狀態,耕作粗放,廣種薄收,農民科技意識不強,對科技吸納能力差,生產力水平低下。

三是結構單一,該村經濟以打工和種植業,特別是以種植玉米和洋芋等爲主,尚未形成骨幹支柱產業,傳統的農牧業和非農產業弱小,其產品產量低,質量差,增產不增收。

四是地處偏遠,交通不暢,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

五是信息閉塞,與市場對接能力弱,農業生產隨大流,盲目性大,農產品銷路不暢,產品難以轉化爲商品。

六是致貧因素多,返貧比例高。因多種自然災害、子女上學、因病就醫、市場風險、工程建設、工傷事故等因素影響,常年返貧人口與脫貧人口基本相當,減貧速度緩慢。

因此,加大扶貧投入,特別是貧困村整村脫貧力度已刻不容緩。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1、農產品銷售難。由於交通不便,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等多種原因,造成農產品銷售難,如果大規模發展某種優質、高效產品,勢必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進而損傷農民的直接利益,挫傷農民的積極性。

2、農業技術推廣難。由於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農業新技術難度大,並且基層現有的極少的農技人員主要精力放在種子、農藥、化肥的銷售上等多種原因,致使農業技術推廣難。

3、農業項目選擇難。地方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的時候,一心想的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如何爲民增收,如何讓農民致富,但農民認爲調整產業結構除非包賺,否則很難調整,然而市場經濟條件下包賺不賠的項目的確很難把握。

4、規模經營運作難。實行第二輪土地承包後,農戶對土地都有自己的經營權,地方政府只能進行指導和建議,很難進行規模生產和規模經營。

四、建議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精神扶貧,激活農民的潛在發展動力,幫助農民轉變落後觀念,轉換思維模式和行爲方式,樹立自強自立觀念、自力更生觀念、市場經濟觀念、勤勞致富觀念、積累觀念、科技觀念等,儘早甩掉貧困落後的帽子。

2、實施勞動力轉移,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充分挖掘勞動力潛力,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3、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結合當地實際,以市場爲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爲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引導農民規模生產,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使潛在的優勢儘快轉化爲現實經濟優勢,創造最佳經濟效益。根據魚泉村的實際情況,應該在白果樹栽培、核桃樹培育、菜牛發展、中蜂養育四個方面有所突破,力爭在3年內達到白果樹1000畝、核桃樹1000畝、菜牛年出欄xx頭、中蜂3000羣的規模,讓農民真正有致富項目。

4、加強基礎設施建沒。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是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消除坑窪土路,修築一些水泥路,解決農民出行難;加大水利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和完善衛生服務網絡,基本解決羣衆看病難問題;鼓勵引導農民積極進行醫療投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5、加強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貧困地區往往陷入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中。因此,要將計劃生育與扶貧開發密切聯繫起來,控制貧困地區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對實行計劃生育戶給予資金、物資、技術和教育等方面的優先扶持和適當的獎勵。

6、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對農民羣衆的科技培訓,切實爲農民羣衆搞好服務。一方面,採取各種形式對農民進行種、養等實用技術培訓,同時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學率,減少失學率,加強基礎教育。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中央對扶貧工作作出重大戰略調整,提出建立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爲適應扶貧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摸清貧困人口底數,瞭解致貧原因,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增強決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縣發改局和xx鎮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村組戶,通過召開座談會、查閱扶貧檔案、現場交流、入戶走訪、實地調查等多種方式,開展了爲期14天的精準扶貧工作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xx鎮位於綏江縣境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平均氣溫18攝氏度,鎮轄國土面積100.89平方公里,轄箭頭社區和xx、和平、黃坪、三渡4個村民委員會,29個自然村、109個村民小組,18個居民小組,全鎮有7040戶24801人,其中農業戶4985戶19633人,佔79.16%,屬典型農業鎮。有勞動力12648人。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7500畝。林地面積5000公頃,其中退耕還林面積xx公頃。xx年,鎮內生產總值2.0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43元,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49%。

(二)產業分佈。xx鎮轄區內有6家企業,可吸納勞動力400人,貢獻產值4000萬元。產業以種養業爲主,主要覆蓋4個村。有養殖大戶46戶,其中養羊18戶、養牛9 戶、生豬養殖7戶、養兔4 戶、養雞 3 戶,養鴨2 戶、梅花鹿1戶、其它2戶,有專業合作社10個。種植業以經濟林果爲主,主要種植李子、核桃,李子種植14060畝,核桃4000 畝,種植大戶55戶,有專業合作社25個,主要分佈在和平村、三渡村、黃坪村。

(三)貧困現狀。根據xx年登記確認,全鎮有貧困行政村2個,分別是和平村和黃坪村,特困自然村29個,有貧困戶2468戶,貧困人口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數115人,低保人口數2794人,少數民族人口數91人,殘疾人人口數562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50.25%,這些貧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佈在貧困行政村。加快減貧脫困,確保2468貧困戶12463貧困人口在2022年如期脫貧,到2022年與全國全省全市全縣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抽樣摸底情況分析

xx鎮有貧困戶2468戶12463人,其中建檔立卡2051戶8854人,按30%的比例要求,應抽查摸底615戶。此次抽樣摸底從發改局和xx鎮抽調20人組成,分內業組和外業組,內業組主要負責村委和片區的大面座談交流,並撰寫調研報告;外業組主要負責入戶填表,彙總分析。通過14天的實地調查,共摸底640戶,涉及4個村29個片區2852人。通過選取交通條件較差、貧困面較大、致貧原因複雜的區域開展調查,抽樣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抽樣情況。

一是貧困戶屬性分類:一般貧困戶222戶,五保戶7戶,低保貧困戶411戶。二是貧困戶致貧原因分類:因病致貧370戶,佔抽樣摸底戶數的57.8%;交通條件落後致貧295戶,佔抽樣摸底戶數的46%;因殘貧困125戶;災害造成貧困120戶;上學造成貧困108戶;缺土地造成貧困120戶;缺水17戶;缺技術100戶;缺勞力貧困175戶;缺資金貧困20戶;缺可持續發展產業84戶;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貧困10戶。三是貧困戶生活條件分類:飲水困難172戶;缺糧239戶;通路不通暢289戶;居住危房205戶。

(二)存在問題。

一是對精準扶貧的五結合、五精準、三到位理解還要進一步提高,對到2022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小康目標認識還要進一步深化。二是由於政策原因,實施過整村推進項目的村不能列入貧困行政村,而昭通市出臺的關於精準扶貧的行動計劃有些是針對貧困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的,但事實上,有些村雖然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但仍然未能大面解決貧困問題,這種政策上的劃分,使得有些貧困村和自然村在脫貧過程中,政策和項目上會受到一定影響。比如三渡村,xx年實施了省級整村推進項目,目前該村仍有貧困戶354戶貧困人口1945人,現有衛生室也屬危房,迫切需要改建。三是竹產業的發展不容樂觀,受道路交通差、運輸成本高、收購價格低等因素制約,竹產業未能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比如,和平村16、17隊,羣衆種植8000餘畝竹子,但2個組未通公路,竹子不能實現經濟效益,羣衆種竹積極性受影響,對通過竹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信心不足。四是掛鉤幫扶不到位,幫扶措施乏力,更多是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掛鉤對象的貧窮問題,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扶貧。五是建檔立卡的數據與此次抽查摸底的數據有出入,一方面,有貧困戶未建檔立卡,另一方面,人員或是致貧原因等欄目與實際不符。六是留守兒童現象,xx鎮現有留守兒童842人,佔總人口的3.4%。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這一大批留守兒童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留守兒童的學業、心理、健康以及前途問題,也無法實現脫貧目標,甚至若干年後,會成爲社會發展的另一個問題。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基礎設施薄弱。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一個是道路交通不便,這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xx鎮和平村、黃坪村和三渡村3個行政村沒有通硬化公路,鎮內鄉村公路193.5公里, 27個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一是由於山區環境惡劣,鄉村公路晴通雨阻現象突出,加之管護機制不健全和維護經費不足,導致xx鎮境內已有鄉村公路有效使用率只有30%左右;二是由於不通公路造成邊遠山區房屋改造成本增加,農民手中有錢也不願進行房屋修建或是改造;三是由於不通公路,運輸成本增加,現有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在xx鎮四個村均存在這種情況;四是生活居住地與生產土地之間道路不通,比如三渡村西平片區。另一個是水利設施陳舊,一是由於原有的溝渠年舊失修,灌溉用水受限,制約產業發展,比如,和平村羣衆想通過發展果蔬產業增收,但當地生產用水缺乏,只能靠天吃飯,羣衆對發展擔憂,信心不足。二是飲用水無保障,比如,xx村水排片區安全飲水未全覆蓋,現在實施的愛心水窖補助爲3000元/口,部分羣衆不能湊足其餘資金,項目實施難度大;再比如,黃坪村茶林片區和三渡村雷家片區部分貧困戶未通自來水。

(二)文化低觀念落後。調查結果表明,貧困農戶的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貧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佔比例很小,貧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時間大大低於全縣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於這部分勞動力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務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戶思想觀念落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更有甚者,寧願守着土地受窮,也不願加入產業化經營,撿小利失大利。比如,和平村部分羣衆小農意識明顯,思想上依賴性重,土地閒置,自身能力有限發展不起來,但又不願意參與土地流轉,讓有能力的人發展產業,寧願閒置。

(三)因災因病因殘返貧。一是自然災害。有的家庭本來經濟狀況差,主要收入又源於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若遇旱、澇、風、雪、雹或是蟲害、疫情等自然災害,無法抵禦,導致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貧困或是返貧。二是突遇重病。貧困戶家中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又或者是突遇勞動力死亡傷殘的,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臺高築,甚至重新返貧。三是基本醫療服務條件差,看病貴看病難,和平村、黃坪村無衛生室,三渡村衛生室屬危房,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後不能及時治療,往往是扛、拖,久拖成大病,治療費用就成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四)缺錢缺項目缺勞力缺土地。一是缺資金和缺項目,此類貧困戶經濟狀況相對較好,幫扶措施主要從提供增收項目,提供產業扶持以及提供資金、信息方面給予幫助,使其儘快擺脫貧困。二是缺乏勞動力,此類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這類家庭要給予重點關注。三是缺少土地,有部分外遷人口到本地結婚組建家庭,由於要照看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務工,自己又沒有土地,無法增收創收。在此次抽樣摸底調查中,缺土地戶數所佔比例在18.8%。

(五) 現有項目實施難度大。隨着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加之有的項目需要農民自籌部分資金,在農村實施項目過程中就出現勞力緊缺和自有資金短缺問題,導致有的項目無法實施,就算勉強實施,後期項目管護人員和資金不到位,也不能有效解決農村基礎條件。比如,三渡村20戶相對集中的農戶飲水問題,上級項目資金配套到位,當地羣衆無法自籌剩餘資金,導致有項目也實施不了。

(六)特殊羣體貧困。鎮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於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着對子女的思念。

四、精準扶貧計劃

圍繞到2022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標,認真落實精準扶貧要求,通過交通水利等基礎項目的實施以及勞動力的培訓等措施,帶動實現大面脫貧,努力做到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貧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戶十有一保障。初步測算,需要投入資金20808.5萬元,其中:交通需要投入資金14360萬元(行政村硬化公路1260萬元,自然村硬化路8600萬元,通戶間路4500萬元);解決安全住房上級補助資金964萬元,特殊貧困戶60平方米,安全住房資金500萬元;學校改擴建1020萬元;衛生室建設60萬元(上級補助30萬元,整合資金30萬元);解決衛生自來水需3000萬元(爭取中央資金1200萬元,省級補助 1200萬元,地方配套600萬元);高穩產農田建設需要326萬元;勞動技能培訓需要資金150萬元;文化活動建設需要資金405萬元;廣播電視通訊資金17.5萬元(上級補助資金12.5萬元,縣級配套5萬元);行政村小超市上級補助資金6萬元。

(一)解決行政村通硬化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貧困戶通硬化戶間道問題全鎮3個行政村未通硬化公路,27個自然村中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馬家溝和三渡村雷家2個自然村未實施過通達工程,貧困戶硬化戶間道情況不容樂觀。

按照貧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貧困戶通硬化戶間道的總體要求,2022年,全面完成3個貧困行政村1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建設,共需投入資金1260萬元;完成29個自然村172公里通硬化路建設,共需投入資金8600萬元;完成特困自然村通硬化戶間道757公里,共需投入資金4500萬元。解決道路交通共需資金14360萬元。

(二)解決貧困戶有安全住房問題全鎮29 個特困自然村中,有 804戶羣衆需要解決安全住房問題。其中有779戶居住在d級危房中,有24戶居住在c級危房中。按照解決貧困戶安全住房的總體要求,到2022年,全鎮計劃改造d級危房779戶、c級危房24戶,共需補助資金964萬元。同時,全鎮約有100戶特殊貧困戶需整合各類建房補助3至5萬元,合計500萬元,修建60平方米安全住房,建議採取災後重建幫扶模式,縣鎮村組聯合,一戶一策解決住房問題。

(三)解決行政村學校建設和貧困戶的上學問題全鎮現有學校8所,校舍面積9408平方米,在校生1484人。到2022年,在校學生1800人,校舍面積應達到12808平方米,共需改擴建大河國小、蓮花國小、大田國小、新橋國小等4所學校建築面積 3400平方米,需投入資金1020萬元,可確保貧困戶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基本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四)解決貧困戶有病能醫治問題

黃坪村、和平村無村衛生室。三渡村衛生室屬危房。xx-2022年建設行政村衛生室3個。每個衛生室建設資金不少於10萬元,面積在120220平方米。共需投入資金60萬元,其中爭取國家資金30萬元,整合投入資金30萬元。同時,加大農村醫療保健體系建設的推廣力度,實施中醫入戶、健康普查、能力建設等五項工程,多渠道解決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五)解決特困自然村高穩產農田建設問題

全鎮耕地面積24394畝,其中:中低產田地面積19515畝。按照特困自然村到2022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戶均有1畝以上高穩產農田的要求,還需要建設高穩產農田1631畝,需投入資金326萬元。

(六)解決特困自然村農戶致富技能培訓問題

xx年底,全鎮特困自然村29個共計5015戶197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54 人。共有農村勞動力9428人(男5186人,女4242人),其中,國小及以下文化5057人、國中以上文化4371人,掌握務工技能的2357人。外出務工3772人,佔勞動力總數的確40%;年務工總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年務工收入1.7萬元。總體上看,特困自然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能缺乏,務工比例不高,務工工資偏低。

到2022年在xx鎮 4個行政村29個特困自然村培訓培養農村勞動力3000人,投資按500元/人計算,合計150萬元,力爭特困自然村實現戶均1人掌握1門致富技能,不斷推進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保障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加,實現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七)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有文化場所問題。

文化活動場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文體活動室、文體活動廣場、農家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目前黃坪村和xx村有文化活動場所,特困自然村有5個文化場所。到2022年需完成行政村文化活動場所2個,特困自然村文化活動場所24個,共需投入資金405萬元。

(八)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行政村通廣播電視問題

已有4515戶安裝了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戶戶通和接收設備。目前,29個特困自然村500戶未通廣播電視。到2022年,採購、安裝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村村通、戶戶通設備500套,總投資17.5萬元。擬向上級爭取資金250元/戶,縣級財政補助100元/戶。

(九)解決行政村有小超市問題

已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小超市(農家店)的行政村有1個,其餘3個行政村沒有小超市。

按照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中有便民實惠小超市或小賣部,能基本滿足當地羣衆日常生活所需的總體要求。到2022年,需建設行政村小超市3個,共需補助資金6萬元。

(十)解決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通訊的問題到2022年,到行政村通訊覆蓋需提升改造建基站4個,到特困自然村通訊覆蓋需建基站18個,實現全鎮移動網絡全覆蓋。

五、保障措施和建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強化措施、健全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轉變思想觀念,堅定脫貧信心。我國扶貧開發始於80年代,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由於扶貧制度設計存在一定缺陷,不少扶貧項目屬於粗放式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於是頂層設計,明確提出建立精準扶貧機制,切實解決扶貧工作存在的漫灌問題,改漫灌爲滴灌。

雲南省、昭通市相繼召開會議,安排部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因此,當前主要是轉變思想觀念,準確把握精準扶貧的內涵,在精準識別後如何精準幫扶,精準管理。一是建議縣級儘快召開全縣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議,把廣大幹部職工思想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上來,並通過廣大幹部職工把如期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的信心傳遞到羣衆中。二是儘快印發關於精準扶貧的工作手冊,全面掌握貧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貧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戶十有一保障的標準。

(二)規範識別機制,解決要扶誰的問題。一是在已全面完成扶貧建檔立卡任務的基礎上,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幹部要通過走村入戶的舉措,再次覈實做細有關工作,特別是全面掌握貧困戶人口、耕地、致貧原因等基本情況,以便下步提出精準扶貧具體措施。二是建立完善扶貧信息網絡,對扶貧對象實施規範化和動態化管理,扶貧對象穩定脫貧後從臺賬中退出,返貧的重新納入臺賬管理。三是建立返貧防禦機制,有些貧困戶在脫貧後又會因災等返貧,因此有必要建立防禦自然災害的扶助機制,重大疾病救助機制,子女就學援助機制,通過日常的防禦和應急的防禦手段及運用文化科學知識,控制脫貧農戶返貧,以鞏固和發展扶貧成果。

(三)實施分類政策,解決怎麼扶的問題。一方面是對貧困戶分類化解,由於貧困原因和程度不同,貧困戶扶持需求也不盡相同,有的喪失了勞動能力,需要依靠社會保障維持基本生活;有的因病因災致貧,但尚有勞動能力,可提供打工就業機會或扶持農業生產。總的來說,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緊扣貧困成因、貧困程度梳理分類,然後因人而異分類施策。另一方面是對時間分步實施,從xx年到2022年共計5年時間,建議把貧困村的幫扶分爲三輪實施完畢,兩年爲一輪,第一輪xxxx年,幫扶5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使之率先脫貧;第二輪20222022年,幫扶4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先前脫貧羣衆;第三輪20222022年,幫扶剩餘10%的貧困戶以及因災因病等原因又返貧的羣衆。

一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大面脫貧一批。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加大向上彙報力度,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落地,整合項目資金,幫助貧困村和特貧自然村實施一批農田水利、交通運輸、電力通訊、公共服務等事關當前和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切實改善貧困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建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以村或以自然村爲單位實施外,還可以通過劃分資源稟賦相近,地理位置相鄰和致貧因素相似的小片區,採取跨村跨區域實施的辦法,這樣既可以整合資源,也可以解決非行政貧困村或特困自然村資金項目少的問題。

二是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對有勞動能力、可以通過生產和務工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通過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和就業幫助力度,因地制宜發展一些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特色產業,擴大轉移就業培訓和就業對接服務。比如,發展種養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子商務,推進互聯網+與特色農業的深度融合等。針對調研中竹產業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建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解決竹的銷路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竹的附加值;儘快改善交通降低運輸成本。

三是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特別是低保特困戶、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大病大災生活困難無法翻身的人,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四是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要通過調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增加大病報銷比例和救助力度,發揮醫療救助保障對防貧、脫貧的重要任用。建議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實現信用信息共享,解決先有錢才治病和治了病才報賬的矛盾,對信用等級高,評估其經濟償還率高的大病家庭,試點推行先看病再給錢模式,逐步緩解看病難問題。

五是通過教育和科技培訓減少一批。一方面,保障貧困戶子女受教育權利,杜絕少年新文盲的產生,認真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實施好特困學生關愛基金項目,資助輟學的貧困生復學,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另一方面,加大對勞動力的科技培訓,結合勞務輸出、移民培訓等項目的實施,整合縣內培訓資源,建立扶貧培訓基地,採取羣衆點菜、政府下廚方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使大多數貧困人口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和操作技能。

(四)堅持規劃先行,解決扶什麼的問題。建議在《雲南省烏蒙片區綏江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xx2022年)》中,就精準扶貧工作提出工作措施,相關部門擬定行動計劃。xx鎮根據縣級規劃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列出任務清單,排出時間表。一是目標精準。緊扣全鎮2468戶12463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總目標,立足鎮情實際,注重與脫貧摘帽、同步小康指標相銜接,實事求是制定各項扶貧目標,不提好高騖遠的指標數據。二是思路精準。在推動羣衆脫貧致富的同時,提高全鎮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和村風文明程度,着力三化興三農,在產業鏈上創新扶貧模式。三是措施精準。針對xx鎮的自然條件,尊重羣衆發展意願,重點在產業發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時臺賬的內容和實施舉措要具體細化到每家每戶。四是保障精準。要求根據規劃迅速分解責任,注重加大調度、督導力度,抓好任務落實。

(五)建立融資機制,解決扶貧資金的問題。一是建議全縣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使用,由縣政府協調,設立專戶,鄉鎮組織實施,縣直部門提供技術指導,整合資金集中連片打造。二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將財政專項資金和必要的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投入。三是要把扶貧開發政策與財政金融政策要機結合起來,引導信貸、保險等金融資源到貧困地區去,適度提高貸款額度,增加貼息比例,延長貼息週期,積極探索有效緩解貧困農戶資金困難的新途徑。建議縣級研究制定出臺金融扶貧的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加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四是強化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建立完善透明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和常態化、多元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

(六)強化宣傳動員,發揮羣衆主觀能動性。一要做好羣衆宣傳動員工作,利用好1017扶貧日,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戶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羣衆,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爲羣衆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二要準確把握羣衆需求意願,切實瞭解貧困羣衆的意願與期待,從羣衆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礎設施、轉移就業、教育培訓、社會保障、種養業方面優選排列其幫扶需求。三要體現羣衆主體地位。尊重羣衆意願,順應羣衆期盼,迴應羣衆關切,將知情權、決定權、管理權交給羣衆,對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建設等扶貧項目,均由村民通過一事一議議定建設內容並自行組織實施。四要出臺脫貧摘帽激勵機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對提前脫貧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變、投入力度不減,並給予適當獎勵。

(七)加強基層組織,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農村的脫貧致富,領頭雁很重要。一是要積極探索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新模式,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爲核心的村組織配套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鼓勵和選派政治堅定、民主作風好、工作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願意爲羣衆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村工作。二是要強化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和致富帶頭人培養建設,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三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新農村指導員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廣大貧困羣衆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

(八)細化管理考覈,確保精準扶貧實效。着力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做到四到位。一是掛鉤幫扶到位。認真落實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制度,每一戶貧困戶明確一名責任人,建議由掛鉤單位對掛鉤村派駐扶貧工作組,主抓精準扶貧工作。同時,積極爭取東部發達城市對口支援我縣,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參與扶貧,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二是措施管理到位。幫扶單位要根據扶貧專項規劃以及工作方案,細化幫扶措施。同時,建立幫扶工作進展和措施落實情況反饋機制。縣級層面也要建立督促檢查機制。三是成效管理到位。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準確反映扶貧成效。四是責任管理到位。建立精準扶貧考覈管理辦法,對各級幫扶單位和結對幫扶責任幹部定期進行考覈。考覈內容包括精準扶貧責任落實情況、計劃推進情況、扶貧效果、結對幫扶幹部管理情況和羣衆滿意度。

總之,構建精準扶貧,就是要通過建立既具體、細化,又全面、系統的工作制度,引導廣大幹部把羣衆當成與自己慼慼相關的親人,把羣衆的困難疾苦當成自己的痛,對貧困羣衆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做到真幫真扶;爲羣衆的致富夢和小康夢攜手努力、合力幫助貧困羣衆加快脫貧致富、同步小康步伐,早日過上美好生活。

【第9篇】關於鄉鎮蔬菜發展的個人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靈寶市吉家灣村積極探索土地有序流轉新機制,讓種田能手有用武之地,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全村1100多口人,有1000多個蔬菜大棚平均每人擁有一個蔬菜大棚,年人均收入近萬元,被譽爲“豫西蔬菜第一村”。

一吉家灣村蔬菜發展歷史以前吉家灣村貧窮落後,村民大多靠扁擔打工維生(和重慶的棒棒差不多),被人稱爲“扁擔村”。改革開放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吉家灣村實行“塊塊地,家家有”的分地方法,給耕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1987年,吉家灣村3組村民崔鐵牛和該組8戶羣衆自發通過“推磨轉圈”互換了8分地,建起了第一座蔬菜大棚,當年收入xx多元。羣衆自發互換土地、發展蔬菜大棚的成功經驗,讓村幹部受到很大的啓發。之後,村組幹部積極動員並組織協調羣衆進行土地互換髮展蔬菜產業。

到九十年代之後隨着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村民開始承包外出打工人員的地,吉家灣村的蔬菜種植面積大大增加,本村的土地被充分利用。於是,有條件的村民開始租種鄰村的空閒土地,到xx年以後就有了大面積的從鄰村進行租地,目前租地最多的是樊舉文,他到臨近鄉鎮租種了一百多畝地,建了二十七八個溫室大棚,年收入達20多萬元。

吉家灣村通過土地流轉,即:租賃、轉包、合夥經營土地,發展無公害蔬菜,目前全村從事蔬菜生產的農戶高達90%以上,成功申請註冊了“吉家灣牌無公害蔬菜”商標,蔬菜畝產值在1.5萬元以上的戶達到60%以上,其產品銷往國內5個省(市)30多個大中城市。

二、吉家灣村蔬菜發展戰略吉家灣村現任村支書崔鴻賓自xx年上任伊始就以提高羣衆科技意識和科技素養爲根本,強力實施“科技興菜,科技興村”戰略。和村兩委帶領全村羣衆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提高科技水平,優化品種結構,使吉家灣村成爲了遠近聞名的蔬菜專業村,被命名爲河南省“全省首批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三門峽蔬菜生產第一村”。

在蔬菜生產中,該村始終把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管理水平作爲第一要務來抓,每年組織羣衆到全國最先進的蔬菜產區學習、取經。同時,經常邀請大專院校、科研部門專家進行培訓指導,擔任顧問,爲該村培養了一大批土專家和農藝師。

村裏原有的蔬菜大棚由於採光率低,溫度不宜控制,產品質量差,效益低。村支書帶領羣衆多次到外地學習新技術並結合自己豐富的經驗,獨創了“7315”型節能高效大棚建設法(即7米跨度、3米高度、1米寬度和正南偏西5度角),把普通大棚全部改造爲高效日光溫室,改建設法被專家總結後在各蔬菜產區推廣。目前,該村的農民夜校已由過去的單純培訓向研討爲主轉移。

此外,該村還成立了蔬菜協會,組織技術人員定期研討,攻克技術難題;聘請省市知名專家教授到村授課,把培訓班辦到了大棚裏,現場示範,實地指導;利用廣播、板報、宣傳欄及時發佈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使羣衆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目前,全村共有蔬菜農民技師55名,其中高級技師3名,中級技師52名,實現了家家都有技術員,一些技術骨幹還被邀請到外地外省授課。國家在鄭州舉辦西紅柿管理學習班時,該村高級農藝師樊節增被請上講臺。

三、吉家灣村蔬菜品種及技術吉家灣村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着力優化蔬菜品種、技術結構,先後引進太空一號、八號西紅柿,法國冬玉一號、二號、三號、四號西葫蘆和七彩椒等四大菜系30餘個新特優品種。

一些科研部門主動聯繫,將吉家灣村作爲新品種試驗基地。在吉家灣村,一般的品種很難找到,羣衆通過報紙、雜誌、信息網,發現新品種就及時引進,大膽實驗,由於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成功率很高。有的品種連專家學者都稱沒見過或沒聽說過。同時,吉家灣村積極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着力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使吉家灣村成了優質蔬菜品種、技術、信息的集散地,吸引了周圍鄉鎮及外省羣衆前來參觀學習。村支書用1000元購進xx課美12ps4094西葫蘆新品種當年純收入2萬多元,當羣衆從中央7臺“每日農經”節目看到介紹西葫蘆栽培新技術時都說,這都是他們3年前就已採用過的技術。

四、遠程教育造福吉家灣村每天清晨,村支書崔鴻賓都會早早來到村遠程教育活動室把門打開,因爲每天都有很多羣衆到這裏查詢蔬菜價格和上市量。

吉家灣村作爲靈寶市首批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村,第一個接通了遠程教育網站。2月份,外地市場西紅柿批發價爲每公斤3元,而客商收購時卻人爲壓價,價格懸殊達0.8元,村兩委及時從遠程教育網絡查詢到全國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價格後,迫使客商提高了收購價,增加了菜農收入,羣衆一下子認識到遠程教育網絡的重要作用。有了網絡,蔬菜銷售就可以由過去的買主定價轉變爲菜農定價。從此以後,吉家灣羣衆每天勞動之餘,都要聚在一起,收看遠程教育網絡上的農業實用技術,上網查詢資料,發佈蔬菜產品信息,遠程教育讓他們着了迷。

同時,大王鎮鎮政府建立了鎮科技信息服務大廳,在這裏羣衆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農經信息、觀看農業知識錄像。

五、吉家灣村蔬菜發展特點1、過年照樣忙農活

春節期間扔下地幹活。如今這種現象在大王鎮一些農村已很常見,但在幾年前卻只能在蔬菜名村——吉家灣才能看到。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對於吉家灣村的村民來說,雖然過得並不輕鬆,但卻很充實。初四的一場大雪,讓吉家灣村的村民從下午4點多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從事蔬菜種植就是這樣,遇到颳風下雪就得特別費事。”村支書崔鴻賓說,下雪時如果不及時蓋上草簾子,氣溫下降就容易凍壞蔬菜,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及時下地。

吉家灣村的菜農們每天早晚都需要下一次地,給蔬菜大棚上草簾、去草簾,遇到惡劣天氣,他們更辛苦。“累是累了點,但是蔬菜讓我們增加了收入,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所以我們也樂意在冬天裏甚至春節裏也忙活着。”村民崔師傅說。

“雖然累卻也樂意”這是很多菜農的心聲。如今在大王真的很多村莊,沒一案清晨和傍晚,高高的站在蔬菜大棚上忙活的菜農們,成爲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聊天不忘話增收

三五人聚在一起,聊的不再是瑣碎家常,而是新年裏如何增收,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好的收成。時下,這已經成爲靈寶市大王鎮吉家灣村農民在春節裏聊天的一種新風尚。

過去親朋好友坐在一起聊天,都是拉拉瑣碎家常,議議奇聞軼事之類的。如今就不一樣了,種植什麼最見效益、如何提高蔬菜管理水平、如何增加收入成了農民閒暇聊天時議論最多的話題。很多菜農在與別人的交流中嚐到了甜頭,所以他們希望利用春節這個機會向別人學習經驗和知識,以期來年菜種得更好,收入增得更多。而我們也從村民聊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進步。

3、足不出戶把菜賣

面對日益擴大的蔬菜種植面積,存量爲積極幫助羣衆搞好銷售和服務,先後籌措資金3萬餘元,建設了一個高標準蔬菜市場,同時鼓勵農民企業家投資建設蔬菜加工廠、蔬菜批發市場,有效減輕了農民以前賣菜難的問題。

4、蔬菜上市“挑”時間

吉家灣村的菜農現在種植蔬菜越來越講究,市場需要什麼,什麼效益好,就種什麼。已經成爲吉家灣村蔬菜種植的的一條新路。村民每年都會記下當年的菜價一邊來年作參考,通常,菜農們都會根據往年的菜價與時間做對比來進行新一年的蔬菜生產,同時按照產期倒算進行育苗、定植,使其可以按照菜農自己的預期上市。

六、總結吉家灣村的蔬菜種植模式其實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範。

大王鎮黨委書記這樣說:“發展現代農業,要用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必須以市場爲導向,靠科技作支撐,走產業化、信息化、標準化的路子。”

【第10篇】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

鄉鎮作爲最貼近羣衆,必須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兩學一做是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以下是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爲廣泛聽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對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探尋把學習教育抓在平常、融入經常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載體,爲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做好準備,請圍繞以下內容進行調研:

1、黨員隊伍發揮作用情況,對黨員隊伍發揮作用的基本評價;

2、黨員隊伍存在的問題;

3、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希望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4、對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

請於2月x日前將調研報告報局組織部。調研報告要客觀準確、簡潔明瞭,切實做到查找問題準、原因分析深、建議對策實。

把兩學一做抓緊抓好

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鮮明特徵。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我們首先要把這項重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理論武裝上,引導黨員幹部堅定信仰信念之真。思想理論解決的是旗幟問題、靈魂問題,是一切問題的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當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廣大黨員幹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把學習系列講話作爲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引導黨員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定三個自信,補足精神之鈣,加強信仰之修,熔鑄信念之魂,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黨性教育上,引導黨員幹部永葆黨性黨風之純。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教育,是黨員幹部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宣誓入黨,就是身心歸黨,以身許黨,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牢記義務責任。各級黨組織要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作爲黨性教育的必修課、常修課,引導廣大黨員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嚴明紀律上,引導黨員幹部固守紀律規矩之嚴。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黨章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是黨內的根本大法,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細化。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爲全面從嚴治黨立德立規,樹起道德高標準,劃清紀律底線,做合格共產黨員,就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要時刻、自覺、堅決向黨中央看齊,把看齊意識紮根于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確保黨的集中統一、團結一致。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推動發展上,引導黨員幹部走在踐行發展理念之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此進行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靈魂大革命,努力提高統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爭創落實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先行區、示範區。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能提振精神區位,立足崗位奉獻,勇於擔當作爲,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就能進一步升騰乘勢而上、跨越發展的發展氣場;全省x萬共產黨員,都能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發展理念,必將匯聚成推動發展的巨大力量。

【第11篇】關於鄉鎮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調研報告

爲深入瞭解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現狀,切實推進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筆者利用在鄉鎮掛職鍛鍊的機會,採取走訪、座談、問卷等形式,對鄉鎮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在組織領導上,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xx”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由鄉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機構和人員任成員,將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普法工作與全鎮總體工作統一安排,統一檢查,統一評比,確保了普法工作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

在普法教育上,突出對重點對象的法律服務和法制宣傳。對於鄉鎮領導幹部、鄉鎮直單位負責人和村幹部以規範依法行政行爲爲主,提高幹部依法執政水平;對鎮企業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戶加大稅法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商戶依法經營意識;對普通黨員、羣衆廣泛深入開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教育,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對青少年學生加強交通、消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增強學生自我防範和遵紀守法的意識。

在依法治理上,大力推進“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制教育、依法治村與“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推進了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進;全鄉鎮普遍實行了村民自主選舉村委會,建立了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農村基層幹部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觀念開始樹立,農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意識明顯提高。

在活動載體上,普法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與法治實踐活動相結合。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增強企業經營從業人員的法治意識、公平競爭意識;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爲農民和外出務工人員開展法律諮詢,提供法律服務;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社會熱點、難點和羣衆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法治主題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開展“法律上門”服務活動,加大對弱勢羣體和經濟困難人員的法律援助力度,受到羣衆的歡迎。

二、存在主要問題及原因

1、對農村普法認識不足,思想上有偏差。調查發現,當前農村中“重人治、輕法治”的思想以及執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會現象依然存在,導致學法用法脫節,挫傷了農民學法的信心,給普法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有的基層幹部認爲抓普法教育是一項“軟”指標,既花錢又費力,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有的則認爲普法就是要農民守法,強調羣衆義務多,宣傳羣衆權利少;還有許多基層幹部羣衆對法律存在實用主義思想,遇到問題纔想起來去找法律,不能做到事前學習和預防。

2、農村普法幹部隊伍力量薄弱,法律素質不高。鄉鎮司法所3人,專職工作人員不足,工作壓力重;村(街、居委)普法幹部全部都是由分管綜治的村幹部兼任,這些村幹部主管工作多,完成鎮、村中心工作任務繁重,對農村普法工作不以爲然;不少村幹部文化素質不高,自身法律學習不夠,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宣傳法律時,要麼避而不談,要麼憑主觀臆斷,對複雜、疑難的糾紛更是顯得束手無策,不知道依法該怎麼辦;有的在調解民事糾紛、處理村級社會事務時,涉及法律宣講不到位,導致民事糾紛擴大和無序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3、農村普法宣傳手段和形式簡單落後,亟待突破創新。除了進村入戶散發些法律宣傳品或是上集市設個法律諮詢臺之外,就是放廣播,搞宣傳欄、標語進行普法宣傳,傳統形式多而創新形式少;傳統普法“被動式”的教育由於成本高,加上組織難已不受組織者和農民的歡迎;從調查情況看,大多數農民獲取的法律知識主要來源於電視、報刊等媒體,如《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等法律新聞類節目,從其它方式獲取法律知識的途徑很少;大多數村(街、居委)法制宣傳陣地建設薄弱,正常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不多。

4、普法工作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民羣衆的需求。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各種新型矛盾逐漸產生,農民對學法用法有新需求,如在信訪維穩工作中,面對個別“上訪戶”的訴求,法律宣傳的技巧顯得極爲重要,這對鄉鎮農村普法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着農民經濟意識的不斷增強,農村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或在企業就業,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婦小”,他們法律知識接受能力差,自我依法保護意識不強,導致普法教育組織難,時間落實難;加上鎮流動人口多,組織鬆散,都增加了普法的難度。

5、農村普法經費沒有保障,制約工作開展。司法所無專項普法經費,宣傳活動經費要臨時籌集,列支主要依附綜治經費報銷,數量少、效果差,完全不能保障普法工作的正常需要;村(街、居委)普法,沒有經費,落實起來難,自然什麼事也辦不成。

三、工作建議和對策

針對農村普法調研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鄉鎮農村普法實際,現提出如下工作建議和對策:

1、進一步更新農村普法觀念,糾正基層幹部羣衆對普法思想認識的偏差。黨委、政府各級領導要從羣衆需要出發開展普法工作,真正把服務農民、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爲農村普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逐步培養廣大人民羣衆對法律價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識的追求,引導基層幹部依法決策、按章辦事;引導羣衆遵紀守法、依法維權和依法參與村民自治;要把普法與依法解決農民的實際法律問題結合起來,針對法治實踐中羣衆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通過具體的參與法治實踐活動,樹立法治的權威,使人民羣衆養成崇尚法治的行爲習慣。

2、要進一步加強普法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切實解決司法所人員、編制、職級待遇等實際困難;進一步整合農村人民調解員、司法助理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制宣傳志願者等農村法制宣傳教育人才資源;加強對村(街、居委)普法員的選聘、培訓工作,把大學生“村官”或者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農村兩委幹部選聘到普法隊伍中來,使他們成爲各村(街、居委)農村普法教育的宣講人;實行農村普法宣傳輔導員制度,在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門中選派政法幹警到各村(街、居委)、各中國小校擔任普法宣傳輔導員,指導村(街、居委)、學校開展普法宣傳,提供法律服務。

3、要進一步創新普法宣傳教育方式方法。加強農村法制教育陣地建設,鎮設立法制輔導站,行政村建立法律圖書角,依託公開欄設立法制宣傳欄;在繼續利用傳統法制宣傳教育陣地的基礎上,採取以案說法、圖片解法,組織旁聽審判,組織反面典型現身說法、法制文藝、法律諮詢、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網、網絡博客等貼近羣衆的新形式,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務送到農村千家萬戶。

4、要進一步把普法工作與新農村建設、平安建設相結合,增強工作靈活性和針對性。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把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與民間糾紛排查調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引導農民依法調整社會利益關係;要緊緊抓住有利時機,有效地推進農村普法工作;譬如,抓住黨員冬訓時機,對黨員幹部進行法制專題教育;抓住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時機,對廣大村民進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抓住春節民工返鄉時機,對他們進行《治安管理處罰法》、《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抓住禁毒、禁賭、反對xx等專項治理活動時機,大力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等;此外,普法工作還要突出重點村(如信訪村、宗姓村)、重點人羣(如刑釋解教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重點年齡層次(如15-25歲青少年)的宣傳教育,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

5、進一步加大農村普法的經費投入。縣、鄉鎮黨委、政府要對司法所日常辦公所需經費與普法經費共同納入財政預算,使農村普法有專款,專款能專用,保證農村普法的必要支出;要利用匹配資金修建司法所辦公用房,購置交通、通訊、微機等必要辦公用具,爲司法所工作正常開展提供基本物質保障。

【第12篇】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範文

隨着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開展,廣大黨員幹部要敢於擔當,勇於作爲,聚集務實高效、幹事創業的正能量,珍惜組織賦予自己的幹事創業的平臺,切實增強夯實基層、推動發展、後發趕超的責任使命。下面是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借鑑。

鄉鎮作爲最貼近羣衆,必須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兩學一做是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以下是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爲廣泛聽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對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探尋把學習教育抓在平常、融入經常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載體,爲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做好準備,請圍繞以下內容進行調研:

1、黨員隊伍發揮作用情況,對黨員隊伍發揮作用的基本評價;

2、黨員隊伍存在的問題;

3、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希望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4、對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

請於2月x日前將調研報告報局組織部。調研報告要客觀準確、簡潔明瞭,切實做到查找問題準、原因分析深、建議對策實。

把兩學一做抓緊抓好

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鮮明特徵。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我們首先要把這項重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理論武裝上,引導黨員幹部堅定信仰信念之真。思想理論解決的是旗幟問題、靈魂問題,是一切問題的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當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廣大黨員幹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把學習系列講話作爲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引導黨員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定三個自信,補足精神之鈣,加強信仰之修,熔鑄信念之魂,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黨性教育上,引導黨員幹部永葆黨性黨風之純。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教育,是黨員幹部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宣誓入黨,就是身心歸黨,以身許黨,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牢記義務責任。各級黨組織要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作爲黨性教育的必修課、常修課,引導廣大黨員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嚴明紀律上,引導黨員幹部固守紀律規矩之嚴。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黨章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是黨內的根本大法,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細化。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爲全面從嚴治黨立德立規,樹起道德高標準,劃清紀律底線,做合格共產黨員,就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要時刻、自覺、堅決向黨中央看齊,把看齊意識紮根于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確保黨的集中統一、團結一致。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推動發展上,引導黨員幹部走在踐行發展理念之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此進行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靈魂大革命,努力提高統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爭創落實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先行區、示範區。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能提振精神區位,立足崗位奉獻,勇於擔當作爲,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就能進一步升騰乘勢而上、跨越發展的發展氣場;全省x萬共產黨員,都能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發展理念,必將匯聚成推動發展的巨大力量。

【第13篇】[推薦]關於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調研報告 黨建黨委

[推薦]關於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調研報告

關於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調研報告

黨委換屆是黨的生活的一項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黨委換屆制度對於提升黨內民主水平,完善黨的領導幹部任職制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具有重要意義。我縣歷來對黨委換屆工作高度重視,在鄉鎮黨組織換屆工作中,堅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有力推動了黨委換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基本情況

全縣1xxxx鄉xxxx鎮。xxxx大鄉,xxxx中等鄉,xxxx小鄉。 黨委書記1xxxx。其中,漢族書記xxxx,民族書記xxxx(含xxxx回族);男1xxxx,女xxxx(民族);本科1xxxx,大專xxxx;31歲—35歲的xxxx,36歲—45歲的xxxx,平均年齡36歲。 黨委副書記6xxxx。其中,漢族2xxxx,民族4xxxx;男6xxxx,女xxxx(漢族);本科1xxxx,大專3xxxx,中專以下1xxxx;30歲以下xxxx,31歲—35歲的2xxxx,36歲—45歲的3xxxx,46歲—50歲的xxxx,51歲—55歲的xxxx,平均年齡38.2歲。專職政法書記1xxxx,紀委書記1xxxx。

政府鄉鎮長1xxxx,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xxxx,大專3xxxx,中專以下1xxxx;30歲以下xxxx,31歲—35歲的xxxx,36歲—45歲的xxxx,46歲—50歲的xxxx,平均年齡38.3歲。

目前,黨委配備30歲及以下幹部的班子xxxx,配備女幹部的班子xxxx。

黨委班子成員分工,根據“4211”工作機制要求,按照內設機構的“五室一部”要求進行人員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縣委高度重視,加強換屆工作的組織領導。爲了確保換屆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依法、有序開展,每次大規模選舉前,書記辦公會、縣委常委會都專題進行研究部署,及時成立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並抽調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抓好具體落實,同時,強調選舉期間的各項紀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黨員領導幹部做好表率,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留轉,自覺服從組織安排,通過建立起完備的組織指導體系,爲黨內選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具體實施中,我們認真深入調研,全面掌握瞭解代表的思想動態以及可能影響選舉工作的各種因素,結合實際制定選舉實施方案、工作細則和處置預案,爲選舉依法、規範進行奠定了基礎。近幾年鄉鎮黨委換屆中,沒有發生一起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沒有出現一起重大工作失誤,沒有發生一起羣體性上訪事件。

2、認真搞好鄉鎮班子和幹部調配工作,挑選最佳人選。在鄉鎮換屆前縣委就及時有側重地調配鄉鎮幹部,使一批年富力強、組織協調能力較強和經驗豐富的幹部充實基層,儘快進入角色,爲換屆選舉打基礎。並在地區幹部考察組的帶領下,抽調得力幹部與地區考察成員混合編組,歷時xxxx月左右,對鄉鎮班子和幹部作了認真考察,較爲全面地掌握了鄉鎮班子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初步人選,並形成正式方案報縣委常委會研究同意,使鄉鎮換屆選舉預備人選及早到位。

3、開展培訓,努力提高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質量。針對一些鄉鎮黨委班子成員變動大、對換屆工作認識不高、業務不熟悉的實際,積極組織開展了培訓。爲了提高培訓效果,在培訓內容上突出了三個方面:一是學習上級的精神和有關領導講話,進一步明確搞好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學習《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學習換屆工作的業務知識,熟悉掌握換屆工作的每個環節和細節,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訓方式上力求做到靈活多樣,一是通過採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和組織委員進行集中培訓。二是通過舉辦縣鄉兩個層次的鄉鎮黨委換屆籌備辦公室工作人員培訓班,講授換屆工作的業務知識。三是縣委組織專門力量將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文件、方案、黨委換屆選舉流程圖、具體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彙編成冊,發放到各鄉鎮黨委,組織他們開展學習,並確定專人及時解答他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4、搞好宣傳,積極營造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良好氛圍。爲了切實做好這次鄉鎮黨代會的宣傳工作,我們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三年來的變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聞廣播媒體。我們在縣鄉兩級廣播中集中報導和宣傳我縣農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農村鄉鎮黨委、鄉鎮黨員領導的先進事蹟,用身邊的事和身邊的人教育廣大農村黨員和羣衆,進行正面引導。二是設置宣傳欄(牆報和板報)、懸掛橫幅和張帖標語等方式進行宣傳,使廣大農村黨員和羣衆切身感到,在當地黨

委正確領導下,身邊所發生的一些巨大變化。三是召開座談會。爲了使宣傳工作深入人心,一些鄉鎮還通過召開黨員代表和羣衆代表座談會的方式,暢談黨委三年來的工作成績和不足,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溝通思想,消除隔閡,改進不足,使他們真心承認並支持黨委工作。總之,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使農村廣大黨員幹部羣衆能夠樹立全局意識,積極參與,爲開好黨代會,搞好換屆選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6、履行程序,保證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順利進行。在換屆選舉過程中,我們要求各鄉鎮黨委要嚴格遵守選舉工作有關規定,認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驟不減少,標準不降低。一是認真履行會議程序。在整個換屆工作中,重點會議階段是籌備會議階段,中心會議階段是正式選舉會議階段。無論是籌備會議還是正式選舉會議階段,各鄉鎮黨委都按照要求召開了大大小小多次會議,沒有合併或減少一次,認真執行了選舉方案和有關規定;二是認真履行選舉程序。我們規定鄉鎮黨委委員一般由9~1xxxx組成,黨員和所轄黨組織數量較多的鄉鎮可配至1xxxx,但最多不超過1xxxx。召開黨代會時,黨委委員按照多於應選委員人數20的比例實行差額選舉,書記、副書記實行等額選舉。選舉時,爲了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各鄉鎮黨委在黨員代表大會上,對候選人預備人選的基本情況都做了詳細說明,安排了充足的時間,讓代表醞釀,並對代表提出的各種質詢作了負責的答覆,使新一屆黨委班子順利通過選舉產生;三是認真履行呈報審批程序。在換屆工作中,我們要求各鄉鎮黨委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做好鄉鎮黨代會的有關請示和批覆工作,既不能簡化,更不允許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認真履行呈報審批程序,保證了選舉工作的嚴密性。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求各鄉鎮黨委在鄉鎮黨的代表大會閉幕後,及時將文件材料整理歸檔,建立檔案,對工作進行總結,上報選舉結果,善始善終完成選舉任務。2001年鄉鎮換屆選舉中除伯什克然木鄉一名黨委委員落選外,其他當選人99.4符合上級黨委的組織意圖,確保了當選人100以高票當選。

三、存在問題

目前,從換屆工作實踐來看,主要還存在一些問題:

1、個別鄉鎮黨委工作標準不夠高,求穩怕亂,沒有把換屆當作提高鄉鎮黨委班子整體功能的有利契機,致使換屆前後工作起色不大,鄉鎮面貌依舊;

2、基層黨員參與面不夠。個別鄉鎮由於黨員隊伍老化、素質低下、作用發揮不突出,外出務工黨員增多,部分黨員認識上存在偏差,參與黨代會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夠,到會人數少。儘管各級黨組織做了大量工作,盡了最大努力,黨員參與面也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3、如在選舉中容易對組織確定的候選人進行重點介紹,而對差額候選人的情況介紹比較簡單;正式選舉時,還比較強調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

4、存在人爲簡化程序的現象。個別鄉鎮由於具體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工作能力不強,對換屆工作的程序把握不準,有人爲簡化的現象,導致基層黨員對鄉鎮黨委班子滿意率不能達到100。

四、對策措施

1、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鄉鎮黨委換屆工作始終。換屆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大,特別是關係到一些領導幹部的進退留轉,處理不好,難免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要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工作的始終。一是在換屆選舉前黨委班子內部必須統一思想認識。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決定重大問題,充分發揚民主,真心實意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形成決議後,每個成員都要自覺地維護,切實地負起責任;二是換屆選舉過程中,要及時瞭解代表的思想狀況,對代表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負責的答覆和說明,進行正面引導,保證候選人當選;三是換屆選舉後要鼓勵當選的同志放開手腳,大膽工作,對落選的同志要及時談話,引導他們放下思想包袱,繼續努力工作,要爲換屆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思想基礎。

2、要切實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開展好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首先,要提高農村黨員素質,壯大農村黨員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黨代表素質,提高黨代會質量,保證換屆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因此,要拓寬視野,廣闢渠道,按照民主、公開、擇優的原則,打破地域、身份和行業界限,有組織有計劃地從政治素質好、有創新精神、羣衆威信高、有培養前途的致富能手、回鄉青年、複員軍人中發展黨員,壯大黨員隊伍。要注重實效,加大對農村黨員的培訓教育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他們參與黨的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要及時搞好換屆前的黨委班子調整。要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及時搞好鄉鎮黨委班子調整,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和任期內工作目標的實現。要積極推進幹部制度改革,提高選任幹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絕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切實把那些懂經營、會管理、熟悉農村工作、政治素質好的優秀年輕幹部選進鄉鎮黨委班子、爲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推動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4、改革候選人提名方式。堅持組織提名與黨員提名相結合,考慮從黨的代表大會、全委會、常委會中設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黨代表提名環節,組織提名的候選人要與黨員提名的候選人一視同仁,多數黨員不同意的堅決不能作爲候選人。

5、完善差額選舉制度。選舉前要擴大黨員的知情權,實行候選人和羣衆見面制度,全面瞭解候選人。對於組織提名的候選人要採取多種渠道擴大候選人的知名度,實現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統一。同時,適當擴大差額比例,堅決杜絕變相等額選舉,克服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6、擴大直接選舉範圍。要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的直選範圍,促使支部委員會、總支委員會、基層委員會以及書記、副書記等都由黨員直選產生,並使領導幹部正確認識到,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是對黨員幹部的考驗,落選是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中的正常現象。

7、加強選舉過程監督。考慮在鄉鎮選舉中,設立有黨外人士和普通黨員代表參加的選舉監督委員會,實行全程監督,及時通報情況,增強選舉的透明度。

8、民主進程的推進,農民羣衆的民主意識越來越濃,對黨內選舉也越來越關注。這就要求黨內選舉必須按照規定程序嚴格進行,不能有任何更改和疏漏。因此,各級黨委要引起高度重視,嚴格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的規定辦事,認真履行鄉鎮黨代會的各項工作程序,嚴禁出現有悖於組織法現象的發生,樹立起黨委的良好形象,維護黨內選舉的嚴肅性。

五、完善鄉鎮黨委換屆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和完善黨內換屆工作,是黨的十六大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是推進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對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導向作用。當前,對改革和完善黨內換屆工作,《中國共產黨章程》、《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已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着重從以下幾個問題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鄉鎮黨委班子職數及配置要求

本次鄉鎮黨委換屆對於班子人選,要統盤考慮,統籌安排,形成一個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班子配備。班子成員中,既要有熟悉黨務工作和農村工作的幹部,還要有懂經濟和管理的幹部。要注意選好配強黨政一把手。對一把手的選配,其標準和要求要更高、更嚴於班子其他成員。要把那些真正維護羣衆利益,認真實踐“三個代表”,政治上堅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領導經驗豐富,有開拓創新精神,堅持民主集中制,善於團結同志,勤政廉潔,工作政績突出,有駕馭局勢能力的優秀幹部作爲一把手人選。要注重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對基層素質好,有培養前途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幹部,要大膽選拔進領導班子。黨政領導班子中,大中專文化程度的要各佔90以上,30歲以下的至少各有xxxx。要加大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的力度,黨政領導班子中要保證各有xxxx女幹部。

(二)改進候選人的提名方式,適當擴大差額選舉比例,不斷拓展黨內選舉的視野、提高黨內選舉的質量建議

改進候選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組織提名與黨員提名結合起來,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廣泛聽取黨員的意見。在黨代表候選人的提名中,則要嚴格經過民主推薦,由各級黨員代表大會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獲得足夠黨員提名的決不能作爲黨代表的候選人。

在實踐中,要建立健全黨員提名的有關操作規則,進一步加大黨員提名的力度,保證候選人的產生更加廣泛地反映黨員的意見。產生方式可參照黨內選舉的方法進行。即選舉人投票選舉候選人,如果獲得贊成票超過實到會人數半數的被選舉人多於應選人數時,則按得票多少爲序取足應選取名額;如果最後幾名被選舉人得票數相同,不能確定誰當選時,應就得票相同的被選舉人重新進行投票,以得票多者爲當選;如果獲得贊成票超過實到會人數半數的被選舉人少於應選人數時,不足的名額可以另行選舉;如果當選人數接近應選人數,在徵得半數以上選舉人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減少應選名額,不再進行選舉。

要適當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組織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要以比應選人數多20左右的比例確定候選人數,並要逐步過渡到完全的差額選舉;對鄉鎮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候選人數,應分別多於應選人數1—xxxx,至於多xxxx還是多xxxx,由鄉鎮黨委從本地、本單位的實際出發提出意見報上級黨委批准。適當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必須堅持杜絕變相等額選舉,努力克服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改進候選人的提名方式,適當擴大差額選舉比例,有利於不斷拓展黨內選舉的視野、提高黨內選舉的質量;有利於健全黨內民主生活,發揚黨內民主,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和選拔任用幹部工作的競爭原則;有利於促使被選舉人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業心,堅持黨的宗旨,密切聯繫羣衆,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地統一起來。

(三)鄉鎮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發揮黨代表作用的建議

使黨代表的作用在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得到較好地發揮。可採取一些具體的步驟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行黨代表大會代表的常任制,發揮好黨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會後的作用。可以考慮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即黨代會閉會,期間,黨代表每年或半年參加一次代表大會。一方面黨代表可將收集到的本選舉單位黨員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向黨的代表大會和鄉鎮黨委反映;另一方面聽取和審議黨委的工作報告,並提出有關的意見和建議等。

(四)認真做好鄉鎮黨委與縣市黨委換屆以及縣、鄉人大、政府屆中調整工作銜接的建議

目前,鄉鎮黨委將改變過去3年的任期,與縣市委一樣執行5年任期。可以說,與過去相比,鄉鎮組織承上啓下作用會更突出,位置更顯要。鄉鎮黨委換屆選舉中,鄉鎮黨委班子的候選人也主要是上級黨委考察、遴選的,幾乎沒有由黨員或黨員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換屆中,縣市應先換屆,鄉鎮後換屆,這樣做到鄉鎮黨委與縣市黨委換屆工作的銜接,同時促進縣市要選配好鄉鎮班子,也有利於縣鄉工作的步調一致,致力於共同發展社會事務和經濟。

在縣、鄉鎮黨委換屆中班子調整是通盤考慮的,班子配備是黨委、人大、政府一起調整配備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員原則上應幹滿一屆,而縣、鄉鎮人大、政府換屆是繼縣、鄉鎮黨委換屆後而來的,縣、鄉人大、政府屆中調整,是按照《幹部任用條例》要求,達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屆中調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內的相對穩定,這樣才能更好地使黨委換屆與人大、政府屆中調整工作相銜接。

(五)推進幹部交流建議

充分利用換屆的有利時機,繼續加大幹部交流的力度。這次換屆交流的主要對象是:同一職位任職時間較長的;在本鄉本土任職的;需要進行多崗位培養鍛鍊的年輕幹部。要繼續堅持從黨政機關中挑選素質好,有一定工作經驗、事業心強,熱愛基層工作的優秀年輕幹部充實到鄉鎮黨政領導班子中任職。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班子的穩定。

(六)加強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領導和指導方面的建議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應層層成立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縣級應成立以縣委書記爲組長,副書記爲副組長,組織部長、宣傳部長以及組織部副部長、財政局局長、民政局局長爲成員的鄉鎮黨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事務工作,鄉鎮也應成立以黨委書記爲組長的相應的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保證縣委的各項決定和措施有安排、有檢查、有落實。

同時要加強指導,精心組織。在換屆選舉準備階段,除及時傳達黨委的指示,下發有關材料外,還派出縣級領導和經驗豐富的同志,深入各鄉鎮,聽取代表意見,進行思想發動,並督促檢查,糾正解決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使其鄉鎮黨委換屆準備工作周密細緻。在選舉時,還應派出縣委常委、組織部、紀委領導在現場組織指導,保證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

【第14篇】關於鄉鎮機構編制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鄉鎮機構編制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要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着實搞好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而鄉鎮機構改革又是最關鍵的一步。20xx年底_____市完成了鄉鎮街道機構改革。20xx年全市鄉鎮街道區劃調整後,又順利完成了鄉鎮街道機構編制調整工作。目前,我市鄉鎮街道機構改革的效果怎樣?鄉鎮街道機構編制管理還存在哪些問題和矛盾?我們最近到全市1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與領導班子成員,一般幹部和事業站所負責人共200餘人座談和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有了一些瞭解和認識。

一、我市鄉鎮街道機構改革的主要成效

我市現共有12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38個行政村,32個社區居委會。鄉鎮街道機關行政編制爲249名,後勤事業編制18名,財政所行政編制51名,編制合計318名,實有人數376名。鄉鎮街道“七所八站”事業單位共有120個(不含學校、衛生院和國土建設站),事業編制共347名,實有人數爲346名。自20xx年以來,我市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和區劃調整後機構設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一)機構精簡到位,機構設置規範。全市鄉鎮街道在近年的機構改革和調整中,由20xx年的18個鄉鎮街道機構,減爲現在的15個鄉鎮街道機構,精簡17%;內設機構由126個減少爲現在的83個,精簡了34.1%;每個鄉鎮街道事業單位(除財政所、中國小和衛生院以外)由原來的10個減爲8個,精簡了20%。在機構改革和區劃調整後的機構設置工作中,我市按照清理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及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把職能重複、交叉或相近的機構合併,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將鄉鎮事業單位的農技、水利等站合併爲農業水利服務站。初步實現了精簡、高效、規範的目標。

(二)人員編制壓縮,人員結構優化。鄉鎮街道機關行政編制由327名減爲249名,減少65名,編制壓縮了23.9%;鄉鎮街道事業機構編制由566名減爲347名,減少219名,編制壓縮了38.7%。全市鄉鎮街道領導職數的配備,按照三類鄉鎮不超過9名、四類鄉鎮不超過7名的標準進行配置。15個鄉鎮街道共精簡領導職數17名,精簡14.8%。與此同時,鄉鎮街道幹部在年齡、文化、專業等方面初步得到了優化組合,人員結構比較合理。

(三)政府職能轉變,關係初步理順。按照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主管”的原則,界定了鄉鎮黨委、人大、政府的職能分工,強化了政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職能。初步理順了市直主管部門派駐鄉鎮街道機構管理體制的關係。確定各鄉鎮站所共設8個,各街道站所共設8個。其中農業水利服務站、動物防疫站、農村合作經濟與統計管理站、文化體育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所等5個站所的人、財、物權均放到鄉鎮街道,以鄉鎮街道管理爲主,市直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和依法監督。鄉鎮街道林業管理站、國土建設管理站、廣播電視服務站則實行市、鄉鎮街道共管,以市爲主的管理體制。

二、我市鄉鎮街道機構編制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自20xx年我市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和20xx年完成鄉鎮街道區劃調整後機構設置工作以來,儘管取得了以上的成效,但隨着政府職能不斷轉化、市直一些部門職權重新回收和免徵農業稅等情況的變化,我市鄉鎮街道機構編制管理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和矛盾,主要是:

(一)鄉鎮機構職能承擔過多與職權過小的矛盾。在管理農村公共事務時,鄉鎮機構承擔了過多的職能。過去,要糧、要錢、要命(計生)被看作是鄉鎮機構的中心工作,通過多年的改革與努力,這些職能已經減弱,但鄉村社會的許多公共事務還壓在鄉鎮機構頭上。維持鄉村社會治安,發展鄉村基礎設施,調節民間糾紛,發展各項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和公共服務機構,組織農業生產,推動農村政治活動等等,都是鄉鎮機構躲不開的任務。鄉鎮(街道辦事處)“一票否決”和 “帽子工程”也越來越多。如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交通整治、國土執法、城建規劃等工作。然而,鄉鎮機構卻沒有相對應的職權或職權過小,工作難度相當大。如修通了鄉村公路後,交通安全出了問題的“板子”是打在鄉鎮的,而鄉鎮機構都沒有道路交通的執法權,對於車輛超載、人貨混裝等問題的處理,只能說服教育,沒有行政制止手段。村民的車輛即使在國道上或市區街道出了交通安全問題,帳也算在鄉鎮,有的鄉鎮就是這樣被亮黃牌和“一票否決”的。這些情況使鄉鎮十分壓頭。一些鄉鎮的黨政一把手把鄉鎮機構這種狀況,概括爲“職責比天大,權利比針小”。

【第15篇】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的範文

爲廣泛聽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對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探尋把學習教育抓在平常、融入經常的方式方法和有效載體,爲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做好準備,請圍繞以下內容進行調研:

1、黨員隊伍發揮作用情況,對黨員隊伍發揮作用的基本評價;

2、黨員隊伍存在的問題;

3、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希望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4、對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意見建議。

請於2月x日前將調研報告報局組織部。調研報告要客觀準確、簡潔明瞭,切實做到查找問題準、原因分析深、建議對策實。

把兩學一做抓緊抓好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的鮮明特徵。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繼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我們首先要把這項重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理論武裝上,引導黨員幹部堅定信仰信念之真。思想理論解決的是旗幟問題、靈魂問題,是一切問題的總開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當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廣大黨員幹部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把學習系列講話作爲理論武裝的重中之重,引導黨員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堅定三個自信,補足精神之鈣,加強信仰之修,熔鑄信念之魂,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幹部隊伍。

關於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各類報告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黨性教育上,引導黨員幹部永葆黨性黨風之純。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教育,是黨員幹部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宣誓入黨,就是身心歸黨,以身許黨,要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牢記義務責任。各級黨組織要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作爲黨性教育的必修課、常修課,引導廣大黨員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嚴明紀律上,引導黨員幹部固守紀律規矩之嚴。深入學習黨章黨規,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黨章是管黨治黨的總章程,是黨內的根本大法,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細化。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爲全面從嚴治黨立德立規,樹起道德高標準,劃清紀律底線,做合格共產黨員,就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要時刻、自覺、堅決向黨中央看齊,把看齊意識紮根于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確保黨的集中統一、團結一致。

要把兩學一做落實到推動發展上,引導黨員幹部走在踐行發展理念之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此進行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靈魂大革命,努力提高統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實踐,爭創落實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先行區、示範區。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都能提振精神區位,立足崗位奉獻,勇於擔當作爲,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就能進一步升騰乘勢而上、跨越發展的發展氣場;全省x萬共產黨員,都能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發展理念,必將匯聚成推動發展的巨大力量。

鄉鎮兩學一做調研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