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輿情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職工輿情調研報告

輿情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職工輿情的特點與工會的干預機制研究

輿情指在一定時期內,民衆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或自己關心的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羣體性思想認知、情緒反應、價值判斷和意見傾向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概括地說,輿情就是民衆的態度

和意見。職工輿情是廣大工人階級對單位內外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或自己關心的特定事件所持的態度和意見,包括對自身的認知、對所在單位的評價和對整個社會的態度。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輿情作爲民意的一種集中體現,愈來愈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因而近些年,對於輿情的理論和現實研究也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然而,對於職工輿情,學術界關注甚少,幾近空白。事實上,與普通的輿情相比,職工輿情具有特定的主體、客體和傳播規律,在監測機制和干預機制上也有特定的現實基礎和需要。工會作爲工人階級的羣衆組織,有效地疏導、監管、掌控和利用職工輿情的發展趨勢與變化規律,不僅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能這一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當前工會組織發揮社會職能所應解決的重要課題。本報告在對工會幹部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查閱有關資料,深入分析職工輿情的特點,工會干預的重要性、現狀和困難,進而提出完善工會干預機制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一、職工輿情的特點

與一般意義上的輿情相比,職工輿情具有以下特點:

1、從主體上看,職工輿情的主體是職工羣衆

一般意義上的輿情的主體是民衆,是和掌握權力的官員相對的,也是和掌握各種資源的精英相對的,民衆就是指普通百姓。而職工輿情的主體範圍是特定的,特指職工羣衆,即工人階級。工人階級作爲我國的領導階級,是執政黨的階級基礎。隨着上海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轉型,職工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到“十一五”末上海的從業人員已超過1000萬人,工會會員數已達到770萬人。其中,非公經濟職工已成爲職工隊伍的主體;同時,“80後”職工、農民工也越來越多。職工隊伍的重大變化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決定了職工輿情往往是整個社會的輿情熱點。職工羣衆的利益意願和訴求往往是整個社會關心的問題;涉及職工隊伍穩定的羣體性事件也就成爲社會性事件;職工對一些社會熱點、焦點和民生問題的反應與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社會大衆的普遍態度。

2、從內容上看,職工輿情主要來自職場方面

一般意義上的輿情內容是關乎民衆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或民衆關心的特定事件。由於民衆類型多樣,關注範圍廣泛,因此一般意義上的輿情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和多變性。與一般意義上的輿情相比,我們認爲,職工輿情的內容主要來自職場方面。由於職工個體的差異性和具體利益關係不同,尤其是職工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的特點,會對同一事件產生不同的意見、情緒和行爲。一般而言,職工輿情包括職工對自身的認知和評價,如職工的個人理想、自豪感、主人翁意識、興趣愛好、社會地位認知等;對所在單位的認知和評價,如單位的工作環境、生產經營狀況、工資報酬、發展前途等;對職場上人際關係、工作壓力、創新與挑戰等的認知和評價。

3、從傳播上看,職工輿情關乎企業社會形象與和諧穩定

一般意義上的輿情的傳播範圍是在整個社會層面,從不同的源頭產生,依不同的路徑在公衆中傳播,產生不同的社會影響力。而職工輿情主要是在單位範圍內產生,通過企業論壇、貼吧,及有關的社區、博客、微博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隨着信息社會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職工輿情呈現出傳播渠道多、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特別是一些負面信息往往會在短時間內被急速傳播和高度放大,成爲影響企業社會形象、引發職工情緒對立、激化社會矛盾甚至釀成重大社會事件的導火索。同時,由於職工聚集在一定的用人單位中,範圍特定、情況類似、利益聯繫緊密,往往使得職工輿情與普通輿情相比,傳播速度更快,影響力度更大。因此,及時瞭解負面信息,加強職工輿情干預,做好輿論引導和矛盾化解工作,對於維護企業社會形象、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從干預上看,應由工會發揮主導作用

一般意義上的輿情由於主體是民衆,主要應由政府來干預。而職工輿情的主體是職工羣衆,工會是職工羣衆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是黨和職工羣衆之間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應以工會爲主導來干預職工輿情。各級工會組織應在黨委的領導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積極有效地干預職工輿情,着力爲職工提供有效的信息、溝通的空間、互動的橋樑,使職工置身於信息公開、反饋迅速、方便快捷的輿論環境中,充分調動職工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

性,爲推進企業的改革發展不斷做出新貢獻。

二、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重要意義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逐漸凸顯,作爲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的工會組織,科學合理地干預職工輿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干預職工輿情,是發展和諧勞動關係、構建和諧社會的新使命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而勞動關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係,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如果沒有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那麼企業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都將難以實現。干預職工輿情,就是了解職工的意願,迴應職工的訴求,溝通信息,化解矛盾,爲各項決策提供依據和指導,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着力點和突破口,是貫徹黨和政府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一項有力舉措。因此,干預職工輿情,是工會服務和諧社會建設大局的重要切入點,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鮮明特徵,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新使命。

2、干預職工輿情,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爲本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關係,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層面是這樣,在企業發展的微觀層面也是如此。沒有和諧的勞動關係,企業和職工都不可能獲得良好的發展。干預職工輿情,切實保障職工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廣大職工自覺地把自己的命運同企業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愛崗敬業,勤奮工作,推動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實現企業和職工共贏。實踐證明,凡是競爭力強的企業,都是重視以人爲本、關愛職工的企業,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是企業最好的發展環境,也是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證。

3、干預職工輿情,是切實維護職工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要求

隨着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工會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組織建設、環境條件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工會工作面臨着新要求新挑戰。作爲職工權益的合法代表、政府聯繫職工羣衆的橋樑和紐帶,工會組織必須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重任,站在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高度,努力開拓創新;主動爲黨和政府分憂,出謀劃策,要把廣大職工羣衆的心聲及時反饋給黨和政府;處理好企業和職工的利益矛盾,在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作用;積極探索職工維權的有效途徑和辦法,爲職工爭取更大利益。干預職工輿情,爲全面搞好工會工作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是切實履行工會維護職能、促進社會穩定的一個有力抓手和很好的切入點。通過干預職工輿情,可以做到主動維權、依法維權、科學維權,努力把勞動爭議解決在基層,提高職工權益的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調動好、保護好職工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現狀

本課題組共向參加上海工會學院培訓和“改革與發展”信息會的工會幹部隨機發放職工輿情調查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59份,有效率爲88.3%;並對楊浦區總工會、黃浦區總工會、松江區總工會、上海市紡織工會、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工會、上海中星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的20名工會幹部開展訪談,蒐集信息,深入瞭解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實際情況。

1、在態度上,重視瞭解和干預職工輿情

從問卷調查來看,對於單位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頻率,所有的工會都關注職工輿情,以每月幾次的居多,佔54.4%;其次是偶爾關注的,佔28.5%;再次是每天關注的,佔11.4%。而單位的職工輿情,由工會單獨或工會和其他部門共同來了解和干預的,佔到了81.0%。其中,由工會和黨委共同來了解和干預的,佔41.1%;由工會和團委共同來了解和干預的,佔12.0%;由工會和其他部門共同來了解和干預的,佔1.9%。對於工會是否需要了解職工輿情,認爲非常需要的居多,佔73.6%;其次是認爲比較需要的,佔24.5%;而認爲一般的僅佔1.9%。對於工會是否需要干預職工輿情,認爲比較需要的居多,佔49.4%;其次是認爲非常需要的,佔41.8%;而認爲一般的,佔7.0%。對於所在單位工會是否重視瞭解職工輿情,認爲比較重視的居多,佔48.4%;其次認爲非常重視的,佔34.6%;而認爲一般的,佔12.6%。

2、在瞭解渠道上,豐富多樣,普遍建立工會信息員隊伍

從問卷調查來看,工會了解職工輿情的主要途徑包括職代會或職工大會、職工隊伍調查、來信來訪、網絡交流、家訪或個別談話、職工意見箱、主席接待日等多種形式。在這些工會了解職工輿情的主要途徑中,選擇職代會或職工大會的居多,佔23.9%;其次是選擇職工隊伍調查和家訪或個別談話的,分別佔18.8%和17.5%;再次是選擇來信來訪和職工意見箱的,分別佔12.9%和12.5%。另外,在訪談中瞭解到,根據上海市總工會的要求,各基層工會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員隊伍。由這些工會信息員僅僅圍繞工會的重點工作,深入基層,瞭解情況,主動反映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總結工會工作各方面的新情況和新動態。

3、在干預措施上,不斷創新且具特色

從問卷調查來看,對於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主要措施,選擇召開職代會的居多,佔17.6%;其次是選擇開展思想教育和職工心理疏導,分別佔15.5%和15.2%;再次是開展調查瞭解、向黨政反映和尋求多方合力解決問題,分別佔13.5%、13.4%和13.0%。訪談中瞭解到,一些工會結合所在單位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干預措施。如黃浦區總工會的社情民意座談會制度,由區總工會定期組織召開,各個基層工會幹部積極參與。由於基層工會幹部直接和職工接觸,比較瞭解職工的一些意見和訴求,通過社情民意座談會,向區總工會反映出來,再由區總工會進行深入細緻地分析和研究,開展調查瞭解,並將結果報有關部門進行決策參考。再如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工會開通的“上海移動女職工微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和吸引女職工積極參與,及時瞭解女職工的想法。女職工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在微博上分享各自的趣聞軼事、人生感悟,發表對企業發展的諫言等,是工會干預職工輿情的全新載體。

4、在內容上,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是工會最關注和最需要干預的方面

從問卷調查來看,對於所在單位工會最關注的職工輿情,認爲是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薪酬福利、培訓教育、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的居多,佔23.2%;其次是民生問題(保障、醫療、教育、物價等),佔19.7%;再次是單位的生產形勢(包括產品開發、利潤等),佔16.1%。而對於工會最需要干預的職工輿情,也是認爲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薪酬福利、培訓教育、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的居多,佔23.5%;其次是民生問題(保障、醫療、教育、物價等),佔20.8%;再次是單位的生產形勢(包括產品開發、利潤等),佔14.6%。可見,無論是所在單位工會最關注的職工輿情,還是工會幹部認爲工會最需要干預的職工輿情,都集中於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薪酬福利、培訓教育、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而這也正是工會切實履行職能、維護職工權益的主要方面。

四、工會干預職工輿情存在的困難

在對工會幹部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工會干預職工輿情所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工會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強

近年來,工會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改善自身的服務,在維權、參與、教育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然而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相比,與廣大勞動者的迫切需要相比,還有一定距離。在訪談中瞭解到,一些職工對工會及工會具體工作的認識很片面、單一,有的甚至停留在工會只是文體活動的組織者、困難補助的發放者等簡單認識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工會對職工輿情的真正瞭解和具體干預。同時,一些企業領導者把經濟效益放在工作中的主要位置,對工會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工會在瞭解和干預職工輿情方面有時會感覺力不從心。另外,一些企業工會幹部是身兼數職,很多還是半路出家,接受針對性的工會理論學習培訓機會不多,往往存在着業務不熟、能力和經驗不足的弱化現象,也必然影響到其瞭解和干預職工輿情的能力和效果。

2、對職工輿情的瞭解渠道不夠完善

當前,工會了解職工輿情的渠道非常多,涉及的面也很廣,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工會往往與企業方的溝通較多,而與職工的直接溝通卻比較少。即使對於與職工羣衆直接溝通的那些渠道,是否真正發揮作用了,發揮得怎麼樣,工會的關注度還不夠。如職工援助服務中心,可以說其作爲工會了解和干預職工輿情的一個重要渠道,已經是廣泛建立起來了,幷包括職業介紹、技能培訓、互助保障、幫困救助、支內補助、法律援助、信訪接待、女工熱線、老年維權、農民工維權等諸多項目。然而,在訪談中瞭解到,到職工援助服務中心來尋求幫助的職工並不是很多,有的職工援助服務中心由於來訪職工人數過少,從原來的每天運作改爲每週運作一次。當然,這其中有工會對其宣傳不到位、職工知曉率不高的因素;同時,我們也應認真思考我們的職工援助服務中心爲職工解決困難和問題的力度怎麼樣,職工的滿意度怎麼樣。只有不斷完善對職工輿情的瞭解渠道,工會才能夠更好地瞭解和干預職工輿情,更好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3、工會信息員的素質與能力還需提高

目前,在基層工會信息報送中,存在只報喜、不報憂的現象。一般性的信息多,經過認真思考和總結的信息少;宣傳成績的信息多,反映問題的信息少。對有些與職工利益休慼相關的難點、敏感信息不敢報送,擔心上級部門產生單位工作沒有做到位的想法,影響單位的榮譽;對於一些突發事件的信息上報也比較滯後,因爲要經過反覆斟酌,才能決定是否上報以及如何上報。

各基層單位報送的信息數量存在很大差別,除了各基層工會信息員思想重視程度不一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目前工會信息報送工作還處於被動位置,有些信息嚴重滯後於工作。據瞭解,一些工會信息員是在上級工會對信息稿進行交流和講評、表彰和獎勵優秀信息員等措施的激勵下開展工會信息工作,主動性不足。同時,由於工會信息員兼職較多,變動程度也比較大,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工會信息報送責任意識和自身的素質與能力。這就需要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通過專門的工會信息員培訓,不斷提高工會信息員的素質與能力,使他們主動從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及時反映職工羣衆的利益訴求出發來更好地開展工會信息工作。

4、對勞務派遣工的輿情干預比較薄弱

勞務派遣工夾在用工企業與勞務派遣單位之間,容易成爲“沒人管”的弱勢羣體。在訪談中瞭解到,一些用工企業工會認爲,目前多數單位的做法是勞務派遣工在勞務派遣單位加入工會,委託用工企業工會進行管理,但是對於委託管理到什麼程度,還需進一步明確。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委託程度不明確,用工企業工會在開展工會的各項活動、爲職工做好服務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工會經費,往往出現對勞務派遣工與正式職工服務項目不同的情況,這勢必影響到勞務派遣工的組織歸屬感與認同感,進而影響到對勞務派遣工輿情的瞭解和干預。

五、完善工會干預機制的對策建議

通過建立、健全職工輿情的瞭解、反映和疏導機制,有利於化解職工羣衆的不滿情緒,從而有利於構建和諧的勞資關係。鑑於當前職工輿情的特點及工會的干預現狀和困難,需要加強完善工會的干預機制。

1、以人爲本,努力在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方面爲職工謀福利

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工會組織要在促進和諧穩定、保障職工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調查也瞭解到,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和規章制度(薪酬福利、培訓教育、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是工會最關注和最需要干預的輿情。工會組織應貫徹以人爲本的思想,在這個方面努力爲職工謀福利。一方面要豐富職工民主參與的形式,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工會作爲職代會的工作機構,要將充實、完善職代會運行機制作爲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結合實際,總結、研究並創造性地充實、完善職代會運行機制,將國家法律法規政策中有關職代會作用的規定,通過相應的程序性規定,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加大《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斷了解職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引導職工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健全同級黨委定期聽取工會工作彙報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影響職工隊伍穩定和權益維護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企業各部門與工會聯席(聯繫)會議制度的作用,對企業重要政策的出臺、職工羣衆“三最”問題等進行通報溝通,協商有關問題妥善解決。

2、明確定位,不斷提高工會的地位與工會幹部的素質

工會是黨聯繫羣衆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支柱,是職工利益的表達者和維護者,這是工會的定位。如果工會不能作爲職工的代言人出現,其加入工會的目的不能實現,就會迫使職工遠離工會,也就導致工會無法履行基本職能。因此,工會必須明確定位,增強責任意識,真正站在職工羣衆的立場上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以作爲求地位,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實履行各項職能,全面推進工運事業發展,爲經濟和社會建設建功立業。一方面,工會要積極爭取參與到企業的核心決策中,充分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既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健全工會的組織機構,也要重視工會幹部的考覈、選拔、交流和使用,加強對工會幹部的培養、鍛鍊,提高工會幹部的協調溝通、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工會要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在黨政的支持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既要積極獲取黨政對工會工作的支持力度,着力爲工會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也要努力讓黨政給工會當好後盾,旗幟鮮明地支持工會履行維護職能,對於工會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黨政全面協調,從而促使職工權益得到較好地維護。

3、完善職工輿情的瞭解渠道,充分反映職工羣衆的意見和訴求

完善職工輿情的瞭解渠道,依法保障職工享有諮詢權、表達權、參與權,暢通企業廣大職工與工會的溝通渠道,有利於勞資雙方消除、化解矛盾,促進勞動關係的不斷鞏固和發展。首先,要提高工會幹部的溝通技能,讓工會幹部積極學習溝通的藝術與技巧,學會傾聽,積極反饋,注重非語言信息,以儘可能達到順暢溝通的目的。其次,要不斷豐富溝通的渠道,加強與職工的溝通聯繫,直接瞭解職工的實際困難和思想動態,幫助職工排憂解難,無論是正式的溝通渠道(如部門內部、部門之間的各種定期會議等)還是非正式的溝通渠道(如建議箱、電子郵件、小型聚會等),目的都是讓職工坦誠地說話,讓每一個渠道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第三,對於網絡溝通這一渠道,要組建網絡輿情信息監測隊伍,並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應高度重視工會的信息化建設,組建網絡輿情監測研判小組,精心挑選政治敏銳性高和工作責任感強的工會幹部從事輿情工作;並將監測內容、時間及網站進行合理、有序分配,以事定崗、以崗定人、以人定責,要求監測研判小組每個成員在網上搜索輿情信息,規定發現信息後的處理流程及各自的職責,以充分反映職工羣衆的意見和訴求。

4、積極干預職工輿情,大力發揮工會組織的引導作用

不同的職工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思維方式、情感心理,即使對於同一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職工輿情複雜多樣,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有進步的,也有落後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工會要高度重視對職工輿情的干預工作,科學合理地疏導輿情。首先,要通過新聞媒體和各種信息傳播渠道,引導職工的信仰追求、觀念潮流和價值認同,要求新聞媒體必須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形成有利於和諧穩定的輿論環境。其次,對於職工表現出來的各種輿情,要注意疏導而不能堵塞,做到有情況早反應,有問題早處理。良好的輿情反映、疏導機制有利於穩定人心,防患於未然。第三,對收集到的輿情信息進行梳理歸類,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干預方式。要準確記錄敏感信息的類別、訴求主要內容、發現時間等關鍵因素,對特定信息進行跟蹤監測,對一些熱點、難點、焦點及敏感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判,剖析問題的原因和癥結,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積極採取正確的應對技巧和方法,主動化解矛盾,在社會管理中真正發揮好工會組織獨特的維穩作用。

5、關愛勞務派遣工,建立多方合力干預職工輿情的良好機制

勞務派遣工的僱用和實際使用相分離,決定了勞務派遣工的合法權益更容易受侵犯,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羣體。做好組織勞務派遣工建會入會工作,對維護職工隊伍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無論勞務派遣工直接加入用工企業工會,還是由用工企業工會委託管理,都應從關愛勞務派遣工的要求出發,使勞務派遣工享有與正式職工同樣的勞動保障、教育培訓、先進評選和幫助關懷,及時瞭解勞務派遣工的思想動態和意見訴求,不斷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較好地激發、調動勞務派遣工的積極性和歸屬感。同時,爲了加強對職工輿情的有效干預,工會應改變以往只靠工會組織一家單打獨鬥的工作方式,在黨政的重視支持下,善於藉助各方力量,積極整合資源,與勞動保障、信訪、宣傳、公安、司法等多個部門聯合成立職工輿情工作小組,統一協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參與職工輿情工作,共同對職工維權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指導、檢查、督促和協調處理,共同出謀劃策,齊心協力化解矛盾,解決難題,從而有效提升工會對職工輿情的干預能力,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聯繫黨和職工羣衆的橋樑紐帶作用。

第二篇: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網絡輿情監管工作(調研報告)

做好新形勢下網絡輿情監管工作的幾點思考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普及,網絡越來越成爲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種重要途徑,被稱作報紙、廣播和電視之外的第四媒體。人們充分的認識到,作爲雙刃劍的網絡媒體,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輿情危機,正如一網友所說:“每個人都是一羽話語蝴蝶,同頻共振即可掀起輿論風暴。而互聯網給了每個人一隻麥克風,每個人都可以成爲記者、作家、新聞發言人,蝴蝶又有了麥克風,更容易形成話語聲浪、文化波濤”。所以,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如何更爲有效地做好網絡輿情監管工作成爲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亟待解決的問題。

網絡輿情的形成及網絡輿情監管工作的現狀:

面對不斷髮展的網絡媒體。一方面,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這種傳媒對某一事件、某一問題表達自己的情感,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煽動某些事件;另一方面,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樣化,一旦有重大事件發生,如果一時不能獲得消息或不能及時得到準確的消息,就會通過網絡等獲取信息。“一邊是隨心所欲的發佈信息,一邊是隨時隨地的獲取信息”,發佈的是什麼樣的信息、這些信息的怎樣傳播,獲取信息的人們的怎樣反應……這些都屬於網絡輿情的範疇,如何及時地發現這些網絡輿情,並根據其發展變化採取相應的對策,對其實施有效的監管,成爲黨委政府維護自身形象、加強執政能力的必要手段。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地區已經意識到網絡輿情對一個地方經

濟社會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輿情監管體系,可以開展網上輿情的採集、分析、處理等,但只侷限於小範圍之內的,並沒有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監管體系。

網絡輿情監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從近年來發生的如貴州甕安、雲南孟連、湖北石首等有較大負面影響的羣體性事件來看:事件發生後,儘管在網絡中某些言論的觀點是客觀的、真實的,對事件的發展、問題的解決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緒化、偏激的,辱罵、攻擊性言語,甚至製造謠言,混淆視聽,激起網民對政府的不滿與憤怒,網絡輿情對事態向負面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我們來說,突發的網絡負面輿情一旦發生,其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沒有一個健全的網絡輿情應急處臵機制,不能適時果斷地處理危機;其次,沒有與網絡媒體建立一個完善的關係網絡,難以及時有效的在發生輿情時對輿情進行管制;再者,缺乏危機意識以及處臵網絡輿情危機技巧的訓練,加上過去行之有效的新聞管理辦法有的反而束縛了我們自己的手腳,造成處理事件的被動。而現有的網絡輿情監控體系中:一方面我們的工作人員對網絡輿情知識還不十分熟悉,缺乏網絡輿情監控方面的專業人才;其次現在所採用的輿情監控系統剛剛投入試運行,其信息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研判等功能都有待於更好的完善(包括開發商對功能的改進及我們結合其功能特點行監控範圍、研判依據等方面的配臵),使之更貼近於我們實際,這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更新的過程;再次,我們在進行信息反饋、信息決策,信息處臵等多個環

節中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責任主體單位還存在着不重視、不配合現象,影響了整個輿情處臵工作的正常開展。

造成輿情監管難的原因及對策:

分析來看,造成網絡輿情監管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輿情處於匿名性和虛擬性交織的狀態,缺乏有效監管和規範,發言者無需考慮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進而顯得肆無忌憚;2、網絡信息真實性難以區分,部分網民很少質疑信息的真實性,也沒有進行成熟的思辨,僅憑主觀臆斷對信息發表意見,帶有嚴重的感情色彩,易導致真相的掩蓋、言論的失實;3、網絡輿情傳播快,範圍廣,聚集效應強,但可控性較差。對在網絡中四處粘貼攻擊詆譭類的信息,只能被動採取堵截、刪除等方式,防不勝防;4、對新興的網絡輿情,缺乏有效監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進行澄清的手段。對不利言論,主要採取刪除了事,很少對事實進行澄清。有些問題早已解決,但反映問題的信息一直在網絡中傳播,仍可能引發新的不良影響;5、對網絡輿情掉以輕心,很多領導認爲網絡僅僅是發泄情緒的途徑,對網絡輿情不願聞也不願管,懷着自生自滅的心態看待網絡輿情,也是造成網絡輿情難以實施有效監管的重要原因。

網絡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網絡輿情監管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他涉及到多個主體,需要社會的共同參與,面對新的歷史形式,我們的網絡輿情監管更應該按照“管疏結合”,以“疏”爲主的原則開展。

1、加大對網站發佈單位和網絡使用主體的管理力度。公安、文化等執法部門應加大對網站的管理,嚴格要求開設信息發佈平

臺的網站加強後臺審覈管理,對造謠誹謗、混淆是非的帖子、博文等堅決予以管制發表,強化對網吧等公衆上網場所的管理,堅持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嚴查黑網吧;網絡運營商要加大對接入用戶和網站發佈的登記備案,做到有據可查;使網絡信息的發佈者具有“在網絡上說話也要負法律責任”的意識。

2、密織社會監控網絡。網絡被稱作浩瀚的海洋,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信息的傳遞,單靠網絡監控系統只是杯水車薪,需要充分調動各主管部門、網絡文化管理機構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網上輿情監管工作,建立一種信息共享、高效運作、快速反應的輿情監控體系和機制。

3、建立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各部門單位要對自己轄區內的敏感問題、突發事件及時發現及時提報,對可能出現的網上熱點問題要充分估計、提前建立預案。要確定一名同志擔當前網絡輿情預警聯絡員,及時蒐集與本單位有關的負面信息,及時與上級網絡管理部門進行溝通。

4、加大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對一些新聞網站,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做大做強,成爲推介政府、宣傳政府的主流網站。加大與上級主流網絡媒體的溝通,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可成爲抵制不良信息的網絡正面宣傳主陣地。同時完善網絡文化管理隊伍和網絡評論員隊伍建設,做好培訓,提高網絡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形成一支懂政策、講方法、富有戰鬥力的網絡文化管理隊伍和網絡評論員隊伍,爲有效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第三篇:2014輿情指數報告

《2014中國網絡輿情指數年度報告》發佈

南海網 http:// 時間:2014-03-24 17:12 來源: 中國新聞網作者:郭虹 章瑩中新網重慶3月24日電(郭虹 章瑩)《2014中國網絡輿情指數年度報告》24日在重慶發佈。報告顯示,在2014年網絡輿情中,徵地拆遷、反腐倡廉、涉警形象成爲網民關注前三甲。

報告指出,較2014年相比,徵地拆遷問題成爲2014年網絡輿情中凸顯的新生矛盾,尤以地(級)市縣級拆遷矛盾最爲集中,此外,新拆遷條例所引發的協調補償及行政強拆緩和等問題亦成網民關注熱點。據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iri網絡輿情指數75分以上的前100個較大事件中,僅由強拆徵地引起的重大事件佔9%。報告披露,區別於往年,去年網民對反腐倡廉的關注中心漸從幹部貪污受賄轉向幹部形象、官僚作風。據iri監測數據顯示,2014反腐倡廉輿情負面事件中,七成緣起幹部個人言行失當,如江西平齊俊的“領導指示”、伊春空難中飛機殘骸前合影的幹部“笑臉”等;而地方縣處級幹部則成爲輿情重大突發事件中高發羣體,貪污受賄和裙帶關係已成侵蝕地方幹部網絡形象兩大誘因。

此外,通過對2014年涉警形象的網絡熱點事件透視發現,去年輿情指數超過75分的100個較大網絡熱點和突發公共事件中,公安在涉及主體中佔比近2成。如“我爸是李剛”事件、“廳官妻子打錯門”事件、東莞涉黃人員遊街事件以及“喝水死”、“洗臉死”等一系列監所離奇死亡事件均致使警察形象一度嚴重受損。

據iri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在網絡輿(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論關注的前200個政策類話題中,政府通過網絡傳達政策精神和解讀公衆疑惑的話題高達38.5%,藉助網絡平臺徵求民意進而完善相關法規佔比高達24%。有專家指出,隨着論壇、微博等“自媒體”平臺日趨成熟、規範,網絡輿論正逐步成爲推動立法規範和檢驗行業漏洞的重要平臺和加速器。

中國網絡輿情指數年度報告基於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子課題“中國網絡輿情指數體系(iri)”、由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諮詢機構撰寫,是中國首份權威的網絡輿情指數報告,成爲政府部門收集網絡輿情的主渠道和決策的重要參考。此間發佈的《2014中國網絡輿情指數年度報告》對去年達到網絡輿情指數熱度65分以上的1000餘個熱點事件、75分以上的前100個較大事件進行了持續的觀察和梳理,在處理了數以億計的數據基礎上製作而成。

第四篇:2014兩會輿情報告

2014兩會輿情報告(3月10日篇):關注環境污染問題

新聞中心-中國網 時間: 2014-03-10發表評論>>

中國網3月10日訊 值此2014年兩會(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召開之際,針對本次會議與會代表和委員們的議案、提案以及對近期熱點問題的觀點和意見,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合作,收集整合輿論,共同發佈兩會“輿情報告”。報告起止日期爲2014年3月1日至3月14日。

【3月10日綜合話題輿情】

今年兩會召開期間,環境污染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諸多關於環境污染的議題中,作爲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的專業詞彙pm2.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爲可入肺顆粒物)成爲了熱議焦點。

溫家寶總理在3月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4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隨着pm2.5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一專業詞彙也一躍成爲兩會代表,媒體和民衆關注的熱點話題。

【代表話題(議案)詞頻分析】

全國人大代表鍾南山在醫院門診做過專門調查,每當天氣變得灰濛濛的,前來就診的病人就會增加10%到15%。其核心原因就是我國以前對pm2.5和臭氧沒有監測,而pm2.5直接進入肺泡,危害極大。爲此,鍾南山代表建議,今年在全國範圍內監測pm2.5。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在本次人大會上提交議案,建議打破行政區域的分割,從立法層面建立pm2.5“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當一個地區發生大氣污染事故時,及時通報周邊地區,協商採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影響。

從3月8日起,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率先在全國發布pm2.5監測數據。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指出,長遠來看,防治pm2.5污染關鍵在於切實治理各類廢氣污染源,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經濟結構、節能減排、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等。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14年pm2.5監測覆蓋所有地級市顯得步伐有點緩慢,建議在今年年內就開始全國監測。

【委員話題(提案)詞頻分析】

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中西部在工業轉移過程中污染非常嚴重,而那些受污染羣體都是農民兄弟和低收入人羣,希望2014年pm2.5的監測目標不應該只覆蓋所有地級

以上的城市,應該覆蓋全國。

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指出:“我們及時公佈pm2.5的監測數據,對公衆而言,有利於更好地指引公衆健康出行。針對不同的空氣質量狀態,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儘可能減少危害。”

3月9日下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會議後,衛生部部長陳竺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衛生部已開始開展研究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此外,他建議調高菸草稅,降低菸民數量,將健康城市的概念充實到衛生城市的內涵中。

【媒體傳播輿情分析】

從兩會召開前夕頒佈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的含量納入國家標準到pm2.5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詞彙一時間成爲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媒體普遍認爲政府的這一舉動它體現了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和重視。

3月6日京華時報援引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公衆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的觀點。他認爲,政府對pm2.5問題的重視,也是政府對公衆訴求的迴應。

中國環保網、解放日報、中國青年網、金融界等多家媒體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對pm2.5問題進行了充分的報道。

截至發稿時,在百度中輸入“pm2.5”這一關鍵詞可以得到490多萬條結果,而在新浪微博中則有約118萬條涉及“pm2.5”的微博。

【網友觀點傾向性分析】

在中國環境網聯合搜狐社區開展的主題爲:“今年‘兩會’,您關注哪些環保話題”的調查中,網友心中預期的“兩會”環保熱詞與以往有所不同,有17.33%的網友投給pm2.5,14.43%的網友投給公衆參與。

針對pm2.5、環境信息公開、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以及環境稅收等問題,網友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比如,網友們爲治理pm2.5獻計獻策,27.29%的網友認爲應公佈pm2.5的數值,讓公衆共同來監督空氣質量,26.85%的網友則希望完善國家和地方的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作爲地方環境質量考評的重要因素。

對於環境信息公開,36.29%的用戶希望建立完善環境信息公開的激勵機制,獎懲分明,34.67%的網友認爲應進一步發揮公衆參與推動作用,讓公衆成爲監督信息公開的重要力量。

還有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關於空氣質量的觀點。

曹紅財的微薄[新浪微博]:生活質量越來越好,空氣卻越來越糟!pm2.5也逐漸成爲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最重要的就還是它對人類的危害,他究竟有什麼危害呢? 它是指空氣

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污染物,進入人體支氣管引發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pm2.5如此火爆,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網友 ip遊客 119.33.140.x :pm2.5,國家規定的檢測方法是否應該人性化一些,到易有空氣污染的地方檢測。廣州空氣很污染啊!

網友 ip:60.209.238.x :車尾氣對人的危害不小,尤其是最近曝光中國汽油的危害物質遠高於香港、歐美三十多倍,汽車尾氣影響人的智力,尤其是兒童的智力,這關係到我國下一代的發展的問題,請國家注意注意再注意,不要讓劣質的汽車尾氣在全國gdp增了一個點的同時,我們下一點的孩子整體之上卻降低了10個點!!!

網友 ip119.96.38.x :中國是不是應該儘快在全國範圍內執行對pm2.5的監測。

【綜述】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這是政府對於公衆環境保護訴求的迴應,表明了政府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的決心,正是政府的這種決心,才讓以pm2.5爲重點的大氣治理工作一步步走向深入。

繼2月29日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被納入國家標準後,pm2.5又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而後廣東省公佈了珠三角9市17個監測點的pm 2.5數據。但僅有監測結果是不夠的,通過監測結果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大氣治理工作纔是最終的目的。做好大氣的治理工作可以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機動車污染控制,加強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科學研究,聯防聯控、部門協調、公衆參與五個方面進行。

但要從根本上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更有效的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就必須轉變能源發展的方式,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在10日上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張國寶、邵秉仁、王炳華、陸啓洲、李河君、牛文元委員就“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回答了記者提問。這表明了我國政府在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環境,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所做的努力。

(撰文:張文濤 莫林虎)

【資料來源】

1.《兩會速遞:“pm2.5”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新聞網 2014/03/05 10:10

2.孫天明:《廣東環保廳副廳長:pm2.5監測點全按國標設置》 , 南方都市報2014/01/16 11:16

3.畢淑娟: 《pm2.5首進政府工作報告“小顆粒”成兩會新議題》,天津網 2014/3/9 20:59

4.《周生賢因未完成減排道歉 pm2.5設備全國需28億》, 中國新聞網 2014/03/08 09:06

5.《樑江濤:pm2.5進兩會是一個新起點》, 中國網 2014/03/07 10:12

6 .《網民接受環保問題調查 pm2.5及公衆參與被熱議》, 中國環境報 2014/03/07

7.《人大代表建議年內開始全國監測pm2.5聯防污染源》, 新華網 2014/03/10

8.《張國寶邵秉仁等委員就“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答問》,新華網 2014/03/10 10:51 文章來源: 中國網

第五篇:輿情分析報告

大江南輿情分析

一、二季度幹部職工關注熱點難點問題

1、近期食品添加劑事件火熱,如美國大腸桿菌、臺灣塑化劑等。

作爲餐飲行業食品添加劑問題出現後,包裝食品檢驗嚴格,不少包裝食品已經暫停使用導致新鮮蔬菜水果等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漲,因此原材料上漲成爲近期領導最爲關心和頭疼的問題。

2、6月23日北京驚現大雨,城區數百路段和小區發生積水,有

的地區出現交通、電力中斷的情況。下雨給員工上下班出行都帶來不便,天氣變化成爲大家關注的熱點。

3、大江南多半爲外來打工人員,生活壓力以及北京不斷增長的

物價,工資報酬是他們最爲關注的問題,不少員工提出希望漲工資的要求。

4、早晚高峯公交車堵車嚴重,每天要長時間浪費在路上,因此

地鐵是很多員工上下班首選。而昨日地鐵四號線動物園出現1死多傷事故,不少人在問:“什麼纔是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

二、三季度輿情發展趨勢預測

1、工資是否能夠有所上調。

2、堵車何時纔能有所緩解。

北京大江南國際酒店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20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