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總結2020年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總結2020年

通過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我們應該要懂得,要甘於寂寞,特別是做基礎研究的、做數學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爲外界喧譁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頭苦幹,做真正有價值的工作,這是發揚科學家精神最好的做法。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接下來請欣賞: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1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不再僅僅意味着純粹的知識探究,科學發現與科技創新成爲現代國家支持下展開的活動,也是國際政治、經濟和文化角逐的焦點。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充滿艱辛,正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感召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現實需要,成爲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投身科學事業的內在動力。科學家精神,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事業所取得的每一個輝煌成就,都離不開科學家矢志報國、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懷和優秀品質。

去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峯、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爲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當前,面對各種“卡脖子”的技術短板,如果沒有以強烈愛國精神爭生存、求發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的。廣大科技人員惟有胸懷祖國,纔可能認識到“卡脖子”技術問題不解決,就會使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受制於人。惟有從這種生存意識和危機意識中激發精神力量,纔會使得科技工作者像老一輩科學家那樣,堅定不移地通過創新尋求突破,化不可能爲可能。

如果說愛國精神是激發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的磅礴無比的情感力量,創新精神激發的則是創造性開拓未來的理性力量。發現與創新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猜想、論證、反駁、修正和提出新假說的過程。要實現原始創新並將其轉化爲獨創性的科技成果,既要有理論創造的勇氣,又要有嚴謹實證的態度。對客觀知識的獨創性發現,本質上也是一種主觀創造的過程,不能沒有方法、思想、觀念和理論的創新,但這種創新絕非臆造,必須接受嚴格的實證檢驗,必須尊重科學研究的規律,特別是其在科學方法上的合理性。一些科學研究所遵循的嚴格的規範和程序,是長期經驗積累的產物,是科學研究傳統的精華,固然可以從科學的角度質疑其合理性,但不應輕率地加以摒棄。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爲迫切的要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員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動機,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好奇心與科學探索的氛圍,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其次,要鼓勵科研人員開展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學會在知識的邊界尋找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觀念。最後,還要促使科研人員認識到創新的社會影響,明確科學探索的責任,使其對科學的好奇心與報效祖國、服務社會和造福人類有機地結合起來,拿出更多獨創的發現與創新,將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2

這個講話傳達出了爲什麼要科技,怎樣搞科技。一講到科技,自然離不開高質量發展,我們的發展如何能更加高效更加綠色,這都是需要科技的發展來助力。但講話中更令我觸動的是“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作爲一名生命科學的學習者,我突然地就覺得,這句話才應該是所謂“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的落腳點。我們做科研,不該只是比拼誰發文章快,發論文多。發表論文對於科學研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決心和信心。在經歷了疫情之後,我們心中那種科技應該爲老百姓保駕護航的念頭更加強烈了。這和科技發展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是異曲同工的。總之,書記的話讓我看到了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和需要,人民對科技發展的渴望,堅定了我在科研之路上攀登的決心。

李怡寧同學談到:書記的講話主要提到了充分認識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加快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三個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突飛猛進,但反映出的問題也值得警惕,特別是在國際貿易爭端及新冠疫情之下,科技事業能否可持續發展與許多缺陷是否彌補息息相關。明確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有針對性地解決科技創新發展的問題,弘揚優秀科學家應具備的精神,對當下科技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如書記在講話結尾所說的:“我相信,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峯,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作爲登峯班的一員,我們應有勇攀高峯的決心與毅力,積極進取,勇於探索,努力貢獻一份力量!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3

“要弘揚科學精神,培養誠信的科研品行,踏實嚴謹的工作作風,切不可投機取巧,虛誇浮躁,絕不能僞造、篡改、抄襲觸碰科研的‘紅線’。”11月13日,在2019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指出。

萬鋼表示,一代接一代懷揣科技報國理想的科學家們,他們堅貞不渝地將科學研究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人民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以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誠爲共和國托起了無數星辰,他們創造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西遷精神彪炳史冊,光照千秋。

萬鋼說:“弘揚科學精神,要矢志愛國奮鬥,以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的發展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融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之中;要堅持傳承育人,在知識理論傳授和創新,治學理念方法繼承和發揚的同時,注重將良好的治學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學生的人格養成,真正做到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結合科研經歷,與現場師生分享了自己始終專注於火炸藥研究,鍥而不捨擔負國家賦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蹟。他勉勵大家要把“不間斷地思考”作爲追求超越的一種工作學習方式,多問爲什麼、追問怎麼做,追求問題本質並拓展思考。

“在做科研過程中,要有責任感,學會包容和誠信,杜絕學術腐敗、抄襲、造假,浮誇浮躁等背離科學精神的行爲,要發揮羣體作用,關注學科交叉融合趨向,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大愛,忠於黨、忠於人民,在爲人民利益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王澤山說。

今年已經8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全程站着講完了自己的報告。“愛黨信黨跟黨走,是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纔能有所成就、實現價值;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容不得一點點的馬虎和心浮氣躁;只有擺正個人和組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擺正個人和羣衆的關係,才能順利前進。”通過四句話,錢七虎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闡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

現在錢七虎仍心繫國防建設與人才培養,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繼續在防護工程領域潛心研究,帶好學生、培養人才、關心團隊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指出青年學者是推動科技變革的先鋒,他勉勵青年學者要做愛國奮鬥、誠實守正的科研人。曹雪濤呼籲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新時代的中國學派,“通過鼓勵批判、質疑探索精神,允許寬容科學研究的失敗,鼓勵科技工作者立異鼎新,建立新學說、標立新學派、追求新境界,推動文化文明傳承與創新,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出中國聲音,走出中國道路,作出中國貢獻”。

據瞭解,此次是中國科協聯合各主辦單位連續第九年舉辦報告會,截至2018年底,全國舉辦各類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近12萬場,接受宣講教育的研究生約853萬人次、本科生約1109萬人次,新上崗研究生導師、新入職教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約128萬人次,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4

科學道德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動中應遵守的道德規範、行爲準則和應具備的道德素質。學風問題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規範、行爲準則、治學精神、治學態度、治學風氣、治學原則等方面出現的失範現象。所以要抓好學風建設,首先要有科學道德。

科研活動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對科技事業而言,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直接影響到科學的繁榮發展。近年來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已成爲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爲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有權利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進行了學習和了解,這不僅對於我們今後的學術生涯有重要意義,也對整個國家的整體科研素質、科研水平的一個保證。

通過學習,我對目前社會存在的一些科學道德及學風問題有了大致的瞭解,認識到加強科學道德及學風建設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通過一些案例瞭解到科研活動中的一些不端、不當行爲,對科研倫理及科研規範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誠信的科研品行、嚴謹的工作作風、遵循和掌握嚴格的科學方法、要有責任意識、要具備豐厚的人文素養。

目前學術界仍存在有科研不端或不當行爲,從表現形式看,世界主要國家的學術界傾向於嚴格界定三類科研不端行爲:杜撰、篡改、剽竊。科研不當行爲主要可以分爲五種類型:數據的不當使用,違反科學規則,不當的同行關係,不當的師生關係,基於產出壓力的不當科研。科研不端或不當行爲造成了學術資源和學術生命的極大浪費;破壞正常的學術秩序,扼殺創新活力;違背科學精神,貽誤人才培養;損毀學術界和知識分子的社會公信力;加劇社會腐敗的蔓延。在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對不端行爲懲處力度的同時,需要在科技界大力提倡道德自覺意識、加強輿論的引導。

我是一名碩士研究生,更要以身作則,切實的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加強自身的道德與學風建設。致力於追求科學內在的文化價值,努力擔當起民族、國家和社會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不斷加強科學道德修養自律,杜絕各種越軌和失範行爲,力戒浮躁浮誇,發揮科學道德表率作用,將前輩的優良作風傳承下去。在自己做好這些要求是,同時也要告誡身邊的科研人員戒驕戒躁,勿貪圖名利,紮紮實實做學問,坦坦正正過人生。

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在科研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動學術研究自身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同時對倡導求真務實的社會風氣,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水準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爲研究生,我們更要在加強自身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避免出現科研不端或不當行爲,嚴格遵守科研倫理及科研規範,努力成爲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對於我們碩士研究生來說,科研倫理是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科研倫理是指科研人員與合作者、受試者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倫理規範和行爲準則,而科研道德考察的是科研人員自身的道德修養、品行和誠實及杜撰、抄襲、剽竊及學術不當行爲產生的根源、表現、危害及對策。科研人員在涉及到人的科研活動中要遵守尊重、不傷害、有利和公正四項原則。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5

1.科技工作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

科技應當是爲人類生活謀福祉,要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提高生活質量,以前我總是天馬行空根據幻想的事情不切實際的空想,而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腳踏實地,聯繫實際,爲當下做些實事和力所能及的好事。科研工作離我或許還稍顯遙遠,但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應當是思想認識的一部分。

2.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

書記指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回想自己作爲登峯班的一員,有的時候也會對於基礎理論的學習稍顯鬆懈。而我現在認識到,越是頂尖的關鍵性技術,越是有着厚實的基礎做支撐,所謂厚積薄發,沒有大量基礎理論的累積終將難以有創新核心技術的成功研發。

3.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

就像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建設我們這個強基計劃登峯班,創新人才的培養是國家創新力的源泉。而優秀的科研創新人才應當全面發展,對於理工醫各種科目都有着相當瞭解,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刻苦學習,早了解早接觸科研工作,登峯班學子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爲創新科研注入新鮮血液,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