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

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北京舉辦了,你看完肯定有很多的心得體會吧?今天小編整理了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範文五篇供大家參考,共同閱讀吧!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1

“中國科協與教育部聯合發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宣講活動正確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旗幟鮮明地揭露和抵制學術不端行爲。”中國科協主席韓啓德在大會致辭中開宗明義地指出了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爲德學雙馨的楷模,已經91歲高齡的師昌緒老先生,親手撰寫發言稿,用鋼筆把發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每一場報告會都被青年學子圍得水泄不通。

作爲宣講專家組的成員之一,楊樂院士把這一工作看作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夫人身患重病,急需自己在身邊照顧,但在每次接到地方的宣講邀請時,他都會按時出現在宣講報告會的現場。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田昭武和田中羣院士是有名的“父子院士”。田昭武教授爲了給福建高校作好第一場報告,反覆修改完善講稿,還請田中羣院士提出意見,看他的報告能否被青年學子接受。

著名科學家杜祥琬、葉叔華、楊福家、楊叔子、黃伯雲、歐陽自遠等,紛紛在百忙中擠出寶貴的時間,積極參與宣講教育,精心準備宣講報告。

截至20__年12月份,宣講教育活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700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5萬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學道德宣講教育。全國高校56個研究生院也全部開展了宣講教育。參加宣講教育活動的院士和著名專家達100多位。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2

科學道德是指科學行爲主體的道德意識袁它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動中思想和行爲應該遵循的規範和準則袁是科技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袁也是約束科學家之間堯科學共同體內部以及科學共同體與公衆和社會之間的一種基本準則遙。

學風建設爲立身之本立,嚴謹的學風爲立校之本。誠信與嚴謹乃一個合格大學生的根本。“人無信則不立。”誠信既是華夏文明的精髓,又是中華明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今,大學生的整體信用形象已成爲整個社會信用狀況的晴雨表和風向標。誠信問題已成爲邁向現代化的一道坎。它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了。在一所高校裏,該校學生的誠信程度,影響着該校的學風、校風。從另一方面說,該校的學風、校風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學生。大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應是“誠信”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大學生要大力弘揚以信待人,以信立人的美德,成爲踐行信用美德的表率。目前,大學生的信用狀況的主流是好的,但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存在着一些誠信缺失的現象,嚴重影響着學校的聲譽、學風。學風是一個學校校風之體現,良好的學風是優良校風形成的基礎。考試作弊與誠信是格格不入的。

誠信,是人基本的素質與道德要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以維繫的繩索,是我們正立於天地之間的腳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主要是在全國範圍內向新入學研究生宣講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科學倫理和科學規範,目的是通過宣講教育,引導研究生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摒棄學術不端行爲,努力成爲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當前在我國科研誠信與優良學風是主流,但近些年來,科研造假、學風浮躁、抄襲剽竊等行爲嚴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不僅不利於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對科技事業健康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因而,青年人要樹立良好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必須做到:欲修學,先立身,堅決抵制學術上的不正之風;嚴格遵循學術規範,養成良好學風;並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瞭解歷史、要愛國,要立下“強國之志”;在學術上要實事求是,學出真本事;還要堅持勤勞、勇敢、節儉的優良傳統。

加強制度化、規範化建設:首先,制訂和完善投訴處理辦法,完善自我約束制度。針對近年來科技界在科學道德和學風方面出現的問題,一方面在輿論上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強化必要的、嚴肅的輿論監督。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建立健全有關的規約辦法,採取行之有效的約束措施。

樹立正確的科學文化導向: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是科學精神和科學文化的重要內涵,科學道德建設是先進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基本環節。良好的科學道德與學風不僅是科學活動的內在規定和支撐,還是寶貴的科技投入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科學事業的社會信譽和公共形象的保證。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3

翻開歷史的長篇,暢遊在知識的殿堂之中……“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攀登科學的高峯,離不開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學風就猶如這根手杖,他時刻指點着我們,以至我們不會誤入歧途;遨遊於知識的海洋,需要一枚導航的航標,指引我們前進,以至我們不會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爲研究生這個知識型團體,做好學風建設,培研究生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習慣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其中就很好地闡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發揮得遊刃有餘,才能使我們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相信優良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風氣對於我們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說在這個巨大的羣體中,做好學風建設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學風建設的對象是,研究生這個成年的“非社會人”。這個羣有着它獨特之處。科研沒有捷徑,更不容許重在參與,只有在量的不斷累積中才能導致研究上的質的變化,我堅信唯有通過這種辦法才能走上科研的康莊大道。學風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建設起來的,我們必須讓大家一起參與到其中。然而要讓大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是那麼得容易的。我們首先得讓大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正如“如果人生中沒有目標,那就和航海中沒有了羅盤一樣”。確實。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幹什麼,那還有誰能夠明白呢?然而,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很多就是這種沒有明確目標的。

爲什麼中國學生沒有創新,不是因爲沒有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國人盲從、茫然的結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標。那這種現象我想是能夠避免的。當然這還跟咱們中國人的從衆心態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說我們在進行學風建設的時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個目標、理想、規劃。如果我們都按着上面的步驟做好自己的大學規劃,我想我們的大學生活將會是另樣的景象吧。還記得我們很小的時候,老師就問我們:“長大了想做什麼,想成爲什麼啊?”。你會充滿豪情地回答老師:“我想當醫生、當工程師、當老師……”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我們離自己的目標是越來越遠,於是我們開始降低我們的目標,一降再降,最後也就沒有了目標了,一片茫然。於是就:和尚撞鐘——得過且過了。

如果一個集體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那麼可以說這個集體是一個優秀的集體。它必將給所有的集體成員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當然要像一開始就有這麼好的集體,我想可能性是比較小的。然而,一個集體中有幾個學風純正的成員是應該能夠找得到的。學風建設中我們就要以這些人爲突破口,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利用他們的榜樣作用是整個集體的學風提升幾個臺階。爲什麼會有“嫉妒”一詞,原因就在於有比你優秀的人存在。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潛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輸的精神。當身邊的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我們就會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夠做出如此好的成績,那我呢?我們會不斷地反問自己,問多了,我們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於是我們開始努力,奮鬥。我想在一個集體中都能有這種良好的上進心,那麼這個集體遲早會成爲一個優秀的團體。這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你推我,我推你,不斷的前進,最後取得理想的成績。

學風建設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對於新形勢下加強研究生學術作風建設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警示意義。學習、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實踐在深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惟有勤奮學習、不斷學習,使學習成爲常態,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做好各項工作。加強學風建設要在“學”上動腦筋。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勤”是基礎,“好”是關鍵,“學”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學、能不能學、會不會學是檢驗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成效的重要標尺。

通過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我深刻地意識到科研並非說說而已,而是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並認真完成。一篇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有廣泛的閱讀,在多讀的過程中多動筆多思考多創新,只有當每一階段每一步驟都認真完成纔會有科學的研究成果。這次會議對我的影響將伴隨我的研究之路一路前行,我會在學術道路上認真走好每一步。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4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時刻關乎着祖國興衰,民族興亡,故學風建設在大學教育中就尤爲重要。

教育事業擔負着我們國家的重任,在建設全面小康的道路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步,高校教育不僅要爲同學們輸送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要引領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樹立明確的目標,更要引領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大事,培養愛國主義情懷,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在高校教學體制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學校不僅爲我們營造了更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寬鬆舒適的學習環境,當然還有更便利的學習條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亦是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絡的全球化讓我們認識了更大的世界,足不出戶就可以漫步全球,查找我們想要的信息,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前提是我們會正確的使用手機,自控力很重要。多少學生把時間荒廢在遊戲和微博上,沒有手機就難受,兩分鐘就得碰一次手機。大學不是高中,高中時老師時刻監督着抓得很嚴,而大學一切得靠自覺,自我約束真的很重要,但是也很難,我們剛到一個相對開放的自由環境,很容易管不住自己“飄”起來,況且還有高中老師的話語“大學就輕鬆了”攢動着我們躁動的小心臟,這好像都是大學高校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近幾天華科大18名學生學分不達標被本專科刷爆網絡,這樣重點高校的學生應該有更強的自制力,而現在卻被由本轉專諷刺效果極強。這此次事件爲我們敲響警鐘,在大學生活中所有的任務是學習,其次從各方面充實自己。偶爾玩一下游戲放鬆一下未嘗不可,但要切記不可癡迷,我們要慶幸學校爲我們提供了極其濃厚的學習氛圍,好的機會就要好好把握,好好學習去塑造自己的未來。

學風建設不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更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在班會時,我們老師就說,特別是前幾年過洋節現象特別嚴重,甚至在聖誕節之類的外國節日有關政府部門也會張燈結綵爲別人慶祝,也許很多人不懂這些節日的含義,只是一味的跟着別人的腳步來刷存在感,就像別人這樣做,我不這樣做就好像不合羣,趕不上節奏,害怕被別人嘲笑土,這些錯誤的思想。也有一些人對外國的節日熟記於心,而忘記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生活在中華大地,我們是炎黃子孫後代,我們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的影響還沒有幾個洋節日大嗎?還不夠深入人心嗎?不過這些都不是,只是我們心理出現了問題,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呢?,爲一箇中國人,我們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爲傲,我要更要以作爲一箇中國人自豪,我們要知道一箇中國護照,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我們祖國可以護你周全,祖國愛我們,我們更要愛祖國,從各個方面。

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說話,學風建設最重要的是依靠同學們的共同努力,相互鼓勵,相互監督,做一個貼合時代的合格的大學生。

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心得體會5

無論是古希臘的至理名言“知識即美德”,還是我國的傳統觀念“知書而達禮”,都說明學術與道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學術道德是指在從事學術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得到學術共同體及社會共同認可並遵守的行爲準則與規範的總和。學術規範是保障學術研究活動正常有序進行的一系列規則、制度和行爲準則的總稱,包括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學術界公認的學術道德以及學科專業共同遵守的科學研究、論文寫作、學術引文、學術評價等諸多方面的規範。

科學事業的發展過程,既是學術創新的過程,也是學風建設的過程。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對弘揚科學精神、繁榮發展學術事業,淨化校園環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爲一名研究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學術研究,而嚴謹的學術規範,良好的學術道德,是營造研究生的良好學風,以及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的重要保證,也是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引導研究生走上正確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我們所提倡的“誠信爲學,恪守學術道德”,具體體現在從事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時刻用學術道德來指導自己的學術實踐活動,把內化於自身學術良知中的學術規範昇華爲行動的'綱領。不斷把外在的準則轉化爲內在的要求,只有在頭腦中形成高尚的學術道德品質,纔會在實際的學術活動中自覺地遵守學術行規,不闖學術的‘紅燈’。大學是高度寬容高尚的科學道德情操是科學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與人的品格之間的關係,也遠比一般認爲的要密切得多。和包容的地方,但是“對學術不端行爲是零容忍”。稿多發、抄襲剽竊他人成果、造篡改實驗數據、隨意侵佔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學術不端行爲讓人警醒。科研不端行爲是伴隨科學的發展產生的,要依靠科學界自身努力和全社會的關注去消除在外在準則要求的同時,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學風浮躁是引起學術不端行爲的重要原因,而學風浮躁又與現行的評價體系相關。而要克服學風浮躁、學術評價中急功近利的傾向,需要“誠信爲學”,學習活動的開展,我深感遵守學術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到提升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的深遠意義,在日後的學習與學術研究中,從事學術活動應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恪守學術界公認的基本學術道德規範,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以嚴謹踏實的學風和篤信誠實的原則從事科學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實的研究生。

首先我們要進一步深入認識了我校學術道德規範的細則與要求。如:在學術活動中,應該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學術成果的署名應真實,署名者對該項成果承擔相應的學術責任和法律責任;此外,還有其他學術界公認的學術道德,也是作爲研究生的我們應當遵守的。

其次是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社會的基本精神。在學術研究中,誠信最主要體現在對學術道德規範的恪守之上。當前,我國經濟迅速增長,精神文明建設更上層樓,在高校與科研機構涌現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對待學術的態度不夠嚴謹,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識產權,或在研究時急功近利,研究成果無法反映客觀事實等情況時有出現。我們應以此爲鑑,在學習和科研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務是學術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來也將進入高校或各種研究機構從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學術道德水平,培養嚴謹的優良學風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對於個人來說,學術道德是衡量一個研究者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直接反應研究者的科研態度與學術態度,對學術道德的輕視,將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無法產生優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對於國家來說,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視學術道德規範,才能保證高素質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國家的科研工作的繼承人與接班人,只有從在校時期起便注重學術道德的培養與提高,才能保證個人研究道路的正確與國家科研工作的發展。

總體上說,高校的學風是好的,教師隊伍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廣大教學科研工作者獻身科學,甘於寂寞,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體現了良好的師德風範,維護了高校教學科研人員的學術聲譽和良好形象。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高校學術失範、學風不正現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還比較嚴重。這些現象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性質也不盡相同。在這當中,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層面是學風不正,不能嚴守學術規範,比如學風浮躁、理論脫離實際、低水平重複,甚至粗製濫造、急功近利;另一個層面是學術不端,違背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比如抄襲剽竊、僞造事實、篡改數據等等。這些不良現象雖然發生在少數人身上,但敗壞了學術風氣,阻礙了學術進步,影響了學術聲譽,損害了學術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必須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必須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及時制止,決不能任其滋長蔓延;必須採取堅決果斷的行動,在學術道德和學風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願我們攜手共同弘揚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爲,共建良好學風”。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將從我做起,貫徹落實學術道德規範,以誠實守信的態度開展學術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實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