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鄉村振興總結報告(精彩多篇)

鄉村振興總結報告(精彩多篇)

鄉村振興總結報告 篇一

一、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意義

自高職院校創辦以來,每年暑期廣大高職學生深入農村,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促進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文明提升、鄉村環境保護、鄉村醫療服務、鄉村扶貧和鄉村治理等方面收到了顯著成效。

(一)有效彌補鄉村振興人才短板,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鄉村振興,人才是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_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而現實的情況是由於鄉村發展不充分,工作條件、事業前景和生活環境等不如城市,大量青壯年選擇進城,只留下老人、婦女和兒童,有的村莊甚至出現空心村和人才“饑荒”。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是治本之道,卻非一日之計,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過程,而鄉村振興工作放不得、等不得,急需各類現代人才。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緩解鄉村振興人才矛盾,彌補人才短板,既可以集中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如技術支持、發展規劃和調查研究等;也可以長期結對掛職,解決持久性的問題,如鄉風引領、生態建設等。更爲難能可貴的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具有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社會實踐提供的免費服務能有效解決鄉村振興中引進人才資金短缺的問題。

(二)有助於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創新發展,促進實踐活動增質提效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由於認知高度和現實條件的限制,實踐活動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方面,在認知上僅侷限於對高職學生社會責任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少有從政治高度和戰略層面來對待。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執行不到位,認爲這只是學校團委等部門的活動,社會實踐往往停留在口頭,流於形式,缺乏整體規劃和系統設計,長效機制不足。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爲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未來發展“七大戰略”之一,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有了更高級別的政策保障。二是按照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城鄉一體發展,爲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提供了廣闊空間。三是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分三步走,爲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指明瞭方向。

(三)有利於強化高職院校與地方合作,實現校地雙贏

校地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必然選擇,通過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活動,將使二者無縫對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面融合的良性互動關係。一方面,發揮高職院校智力資源優勢,通過高職學生社會實踐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生態優美和治理有效。另一方面,通過高職學生的服務活動,深入瞭解鄉村振興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及時優化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辦學質量。

二、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既是鄉村自身的全面振興,又是促進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更是實現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不可能面面俱到,應主要以下述四方面爲重點展開服務。

(一)助推鄉村產業興旺,實現村民生活富裕

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內容,其中鄉村產業振興是關鍵環節。鄉村產業振興既要做強現代農業這個主導產業,又要結合自身稟賦做出特色產業,更要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工具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協助發展鄉村產業具有難得的比較優勢。1.高職學生利用一技之長,解決農民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現階段,我國農業主要還是小農生產,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規模化大面積生產,廣大農民的各類生產技術仍然緊缺,急需高技術人員幫扶。例如,農業類專業學生可以在種植業和養殖業上進行一對一幫扶,解決新品種引進、病蟲害防治和土地保養等現實問題;旅遊類專業學生可以在發展農家樂、農村休閒遊等方面爲農民提供開發、規劃和管理等指導;食品類專業學生可在農產品深加工、綠色有機農產品培育等方面爲農民出謀劃策。2.高職學生利用技術和人脈優勢,解決農村產品銷售不暢的問題。目前,有些地方以農民合作社或公司加農戶的銷售模式初見成效,但大部分農民還是自產自銷,而且這恰恰是鄉村振興中最需要幫扶的弱勢羣體。高職學生不但可以利用互聯網等知識幫助農民搭建網上銷售平臺,擴大銷售範圍,而且可以聯繫城鄉,實現種植戶和消費者的無縫對接,以解決種者賣不出、吃者買不到放心果的問題。一個學生可能解決的銷量不大,但高職學生人數多,大家共同努力,便可以爲農民打開廣闊的市場。3.高職學生利用信息優勢,解決農民發展產業的盲目跟風問題。近些年,時常出現什麼好賣種什麼,什麼好賺幹什麼,一哄而上,等幹成了,卻發現產品雷同而嚴重過剩,根本賣不出去。高職學生可以和農民一道全面分析產業特點和本地優勢,打造出獨具地方特色的個性化產品,嘗試一村一品,而不是一味跟風,從而實現產業的良性發展。4.高職學生可以藉助高校的人才技術資源和學校教學設施,組織培訓現代職業農民。高職學校天生具有地方性特點,本來就和當地有着千絲萬縷的合作關係,高職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能發現農民的真實需要,既可以到農村去培訓農民,也可以請農民來學校集中培訓,幫助農民真正做到“懂技術、會生產、善經營”。此外,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在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還可以爲鄉村產業發展拉來各種社會團體和企業的贊助,爲鄉村產業發展添磚加瓦。

(二)推進鄉村生態宜居,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係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提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而由於村民生態意識淡薄、生態制度執行不力,導致當前鄉村生產生活中還存在大量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違背的現象。高職學生可充分發揮自己的生態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態環境知識,通過與村民面對面的交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一是宣傳正面典型,通過發放資料和PPT集中展示,向村民介紹環境保護的成功案例,如浙江安吉、磐安、仙居等地如何把綠水青山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二是發揮高職學生設計、規劃、園林等專業特長,幫助村民如何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做好村莊建設整體規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村落。三是根據鄉村歷史或地域特色,挖掘生態資源,幫助引進創業資金,創建生態旅遊、生態食品、生態藥物等生態產業。四是以身作則,以高職學生自身的文明衛生習慣引領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變鄉村亂扔亂排的髒、亂、差現象。

(三)引領鄉風文明,提高鄉村精神文明水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之魂,是讓鄉風文明、鄉村永葆魅力的核心所在。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引領鄉風文明,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農村新風尚,以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例如,組建文藝小分隊,以文藝匯演的形式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既有效解讀了十九大精神,又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堅持送教下鄉,一方面利用寒暑假集中輔導留守兒童學業;另一方面發動同學捐書,創建鄉村愛心書屋,從根本上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三是廣泛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各類移風易俗、傳承優秀家風家訓、弘揚新風等主題實踐活動。四是積極培育村民身邊的好榜樣,如鄉村產業發展領頭人、村務管理好乾部、環境衛生模範戶、德高行正文明戶等,用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模範行爲引領和帶動羣衆。五是身體力行,熱情投入到爲村民服務的工作中,如訪貧問苦、深入基層,不計名利、不計報酬,用自己的辛勞換來村民的快樂,以自己的無私奉獻引領鄉村文明的發展。

(四)提升鄉村管理水平,實現鄉村治理有效

鄉村振興戰略要以有效的鄉村治理爲保證。當下,鄉村治理面臨多重挑戰,如鄉村羣衆訴求多元化客觀上增加了治理難度,鄉村人才流失導致村幹部選拔困難,外來負面信息衝擊和弱化鄉村德治基礎,少數村“兩委”成員腐敗影響了村民對組織的信任度等。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可以在諸多方面提升鄉村治理的有效性。一是針對當前部分村幹部思想觀念落後、法制意識淡薄等制約鄉村振興的不利因素,高職學生可以思想理念先進、法制意識較強、思路開闊、整體文化素質高等有利因素來增強村幹部不斷學習的緊迫感,推動村幹部整體素質的提升。二是幫助村組織找準問題、精準發力。例如,協助村“兩委”建章立制,規範辦事流程,擬訂村級發展規劃,開展現代行政管理培訓,完善檔案管理制度等。三是幫助鄉村構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體系,當下很多村“兩委”幹部都有自己的事業,往往難以時時顧及村務管理。高職學生可以通過牽線搭橋,幫助建立村老年協會、鄉賢參事會、百姓議事會等,以彌補村常規管理的不足,形成“大事合力幹、事事有人管、是非大家判”的新型鄉村治理格局。四是根據專業特長,採取掛職方式來兼任遠程電教管理員、村級會務規範輔導員、電子檔案管理員等,全面提升村級事務管理效益。

三、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與人數多,活動範圍廣,指導難度大。爲保證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開展,必須建立相應的社會實踐保障機制。

(一)建立校內、外領導管理機制,保證服務實效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一般由學校學工部或團委牽頭組織,由於學校學工部或團委的地位和影響力,往往造成“上有組織下無實體,上中下脫節”的弊端。爲了使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實效,學校應主動聯繫地方黨政機構、企事業單位,並獲得他們的大力支持,建立校內、外領導管理機制,形成合力,保證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校內組建由學校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學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思想政治教學部、教務處、團委、學工部、宣傳部、財務處、後勤處、二級學院等部門各負其責,共同落實具體的社會實踐工作。校外依託地方政府,特別是地方共青團組織,成立校地大學生服務鄉村戰略社會實踐的協調機構,由地方和高職院校共同組建,全面組織協調社會實踐各項工作。

(二)建立校地互通機制,實現多方共贏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應當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和地方的優勢,建立校地互通機制,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校地共同發展。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爭取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關心和支持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充分認識到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活動對推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並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支持高職學生開展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台州科技職業學院專門成立了“台州鄉村振興研究院”,2018年暑期利用“農信杯”首屆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招標村立項的機會,主動與臨海市尤溪鎮政府溝通聯繫,開展鄉村振興高職學生社會服務系列考察活動,積極申報大賽項目。在此基礎上,學校還要充分利用地方鄉村廣闊的資源,進一步與當地政府加強溝通合作,建立穩固的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把高職院校的人才優勢充分發揮,以達到社會實踐扶技和扶智層層推進,由短期的高職學生志願者服務向長期合作共商共建共享轉化。

(三)建立宣傳引導機制,激發高職學生服務熱情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面向經濟落後的農村,爲了激發高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必須建立宣傳引導機制,營造高職學生參與鄉村振興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氛圍,激發高職學生服務熱情。首先,高職院校要通過廣播、校園網和宣傳欄、微信公衆號等形式向學生廣泛宣傳。一方面,宣傳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優秀團隊,展示實踐活動照片;另一方面,宣傳國家、學校關於高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活動的鼓勵優惠政策,在全校範圍內形成重視和支持高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其次,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應利用報紙、網絡和新聞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活動給當地社會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並及時高效地報道已取得成效典型鄉鎮的經驗和做法,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活動的開展。

(四)設立專項經費投入機制,確保服務保障到位

要把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設立穩定的專項經費投入,以確保服務保障到位。一是要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在學校年初經費預算中,列出、留足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教學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二是制訂詳細的高職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教學經費使用方案,並向全校師生公佈,儘量把有限的資金用到關鍵之處。三是建立專項經費結算和審查制度,不斷提高經費使用效率。

鄉村振興總結報告 篇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實力,既是黨中央讓廣大農村老百姓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一項戰略舉措,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潛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理念在農村工作中的集中體現,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社會穩定和黨的執政地位。根據民權縣縣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在林七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於今年9月下旬透過走訪農戶及查閱有關檔案資料等方式對__村關於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狀況整理如下:

一、__村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__村概況

__村座落在民權縣縣城的東北部,與縣城相連,距縣城2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爲13平方公里,轄8個自然村13村民小組,713戶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畝,水面面積50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村羣衆經濟收入達4萬元,全村共有65名黨員,設一個黨總支,二個黨支部,下設11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

(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精心謀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羣衆參與,科學編制,堅持標準,逐步到位”的原則,設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

2、理清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利用_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羣衆資產的管理,着力抓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村級羣衆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發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和效益

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用心引導村民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豬等農產品,並不斷擴大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規模,如司莊、梅山、黃村、仰村八個村民小組利用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了佔地8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爲城區居民帶給新鮮蔬菜,菜農收入穩步提高。二是用心發展種植草莓、甘蔗基地400畝和農村種類中介服務組織,扶優做強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帶動村民用心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輸出工作,增加勞力經濟收入。

3、整合資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_村堅持把廣大農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入手,應對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實際問題,村兩委幹部用心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願捐款,多渠道籌措資金,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4、建立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

按照林七鄉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組,_村總支書記王繼思爲組長、村委會主任王繼祥爲副組長,兩委村幹部爲成員,村文書爲信息報道員。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構成了“市指導、縣組織、鄉鎮主抓、村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_村新農村建設的一點成效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從_村的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做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整體推進,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_村下轄8個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3、幹羣關係得到必須改善。

以前鄉鎮幹部及村幹部下農村入農戶時,是“要錢要命”,而此刻是“送錢送物”。

三、_村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啓示

1、徐村黨員幹部和農民中尚有較爲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該村黨員幹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多數人卻表示要等上面佈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幹啥就幹啥”。部分村幹部認爲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爲載體、以農民爲主體來進行的,這證明_村部分農村黨員幹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不夠開拓性,創新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此看來,_村兩委領導班子尤其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素質高低,必須程度上決定着該村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2、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問題。

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實行一事一議制度,但由於各種原因,一事一議較難統一農民的意見,使得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爲目前農業投入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

3、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科技應用的不夠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民富起來,使他們成爲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的衛生事業、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爲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範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戶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以鄉、村爲單位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鄉村振興總結報告 篇三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着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結構性矛盾上升爲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爲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文件精神爲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報告 篇四

一、工作基本情況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情況

1、農村危房改造項目開展情況。完成實施20**年農村危房改造項目221戶存量任務,已全面竣工驗收,所有補助資金已全部撥付到農戶“一卡通”。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等待市級文件下發後立即組織實施。在5月初完成全縣農村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16306戶,低保戶4596戶、五保戶158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957戶)住房安全有保障鑑定工作,在6月中旬完成全縣163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覈驗工作。

2、20xx年農村土坯房改造項目全面完成。經覈實、申請、審批對2018年所報存量和改造進度進行了調整,20xx年應完成農村土坯房改造2553戶(其中拆舊不建新126戶、維修加固50戶、拆舊建新2377戶),實際實施2553戶,目前已開工2553戶、竣工2553戶。

3、其他扶貧政策方面的危房改造項目全部竣工。一是完成實施2019年“6。17”地震4類重點對象災損房屋恢復重建縣級專項補助項目。二是實施“住房安全有保障”大排查問題113戶、風險問題48戶專項整治住房安全隱患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上級下達補助資金已通過“一卡通”發放180。1萬元到戶。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完成情況

制定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建設及運營方案》,明確了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確保在20xx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18年至20xx年,累計投入約5500萬元用於完善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設備,建成投運鎮級生活垃圾壓縮式中轉站14座,新購置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170餘臺,新建改建生活垃圾收集池(點)230餘個,購置村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2000餘個,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不斷完善。

二、主要做法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做法

1、把握政策,精心指導。一是規範操作程序,嚴格房屋危險等級鑑定和農戶家庭經濟狀況民主評議,反覆覈查比對,務求精準識別和公平公正,確保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政策覆蓋。二是開展鎮村幹部住房安全覈驗業務培訓1000餘人次,開展建築工匠培訓200餘人,爲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對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活動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優親厚友、程序把關不嚴、對象漏評錯判、工程進度拖沓、文明施工差、問題整改不到位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通過對政策的精準把握,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指明瞭方向。

2、落實強規,確保質量。一是認真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竣工驗收實施辦法,不斷規範農房建設管理行爲。二是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發改等部門聯合審批、檢查、驗收,堅持“三避讓”原則選址,推行補助建房地勘全覆蓋,落實建築面積、層數、跨度、配套設施、外觀風貌等設計指標和入住條件。三是認真執行《省農村居住建築抗震設防技術規程》,落實地基基礎、圈樑過樑、構造柱等抗震結構措施和節點配筋、拉結措施,確保抗震設防到位。四是加強施工人員管理,督促鎮村和農戶選擇合格的建築工匠或施工企業並簽訂正式合同。五是嚴把建材質量關,住建、經信、市場監管部門從生產、市場、使用環節對主要結構材料加大抽查、檢測、驗收力度,禁止不合格建材進入建築工地。六是督促監理單位履行監理責任,做好監理記錄,保障農房關鍵部位、環節的施工質量。七是對補助性建房工程一律開展3級竣工驗收,採取查資料、看現場、聽彙報、訪羣衆方式,實行“誰簽字,誰負責”,未達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八是抓好常見質量安全問題防治,落實強制性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對抗震設防措施不到位、擅自變更設計方案、不按圖紙依規範施工、砌體砌築不符合要求、結構構件與牆體未有效拉結、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採取專項治理與常態化督查結合辦法,強化事前預防、事中督辦、事後整改。通過對質量的強力保障,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打下了堅實基礎。

3、全程監管,聚力整改。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項目進度、竣工驗收、安全覈驗、問題整改等重點事項實行專項督查、限期交賬。二是對大排查、回頭看等活動發現的問題早發現早糾正。三是堅持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縣、鎮堅持每月至少全覆蓋巡查1次。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1、戶分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選取慶嶺鎮、勝天鎮11個村通過新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製作垃圾分類宣傳牌等方式引導羣衆分類投放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由鄉鎮統一運轉至壓縮式中轉站;餐廚垃圾由鄉鎮生活垃圾收集員統一收集運輸至餐廚垃圾暫存點單獨處理。

2、村、鎮收集。每村設置一個分類垃圾收集點及每村配備一個油動三輪車,對其他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轉運到壓縮式中轉站。

鎮級將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對其他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收集及運輸至壓縮式中轉站。

3、公司轉運。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對壓縮式中轉站進行運行管理及維護,並負責其他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轉運工作。轉運過程實行密閉化管理,並保持全密閉,防止拋灑滴漏,造成二次污染。

4、縣處理。其他垃圾轉運至海諾爾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害垃圾委託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垃圾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轉運至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三、工作成效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全面保障

借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契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再排查再整治,基本實現“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二)補助資金管理得到規範

根據涉農項目資金管理要求和項目進度,嚴格執行縣財政劃撥到住建部門再撥付到農戶“一卡通”程序,堅持逐層覈查、聯合會審和3級6次公示,做到專賬專戶、專款專用、票實相符、應劃盡劃。

(三)檔案系統同步完善

把檔案資料的齊全性、真實性、準確性列爲竣工驗收專項內容,統一目錄清單完善“一戶一檔”。目前,各鎮補助建房“一戶一檔”基本達到要求,系統信息與中省市系統數據完全一致,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四)堅持對補助建房項目實行3級竣工驗收

堅持程序標準,落實技術標準,嚴格政策界限,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對達不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今年將鎮級逐戶自查驗收、蹲點工作組複查驗收、縣級部門按比例抽查驗收的3級竣工驗收制度推廣覆蓋到了大排查問題整改項目,爲脫貧攻堅驗收考覈提供了助力。

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通過抓實20xx年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住房安全問題整改,及時化解風險,補齊短板,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有力提升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水平。

有效健全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

成功構建“戶分類、村鎮收集、公司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實現收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的全縣19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到90%以上,實現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完善的監管制度、有長效的資金保障。

四、存在問題

(一)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鎮村農房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專業人員缺乏,監管人員兼職多、流動大,監督、指導、執法力度偏弱,導致一般農戶建房有失管情況。

(二)項目建設有待規範

農房建設面寬量大,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滯後,建築工匠技術素質、法律涵養、誠信觀念參差不齊,文明施工亂點亂象亟待深入整治。

(三)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有待完善

壓縮式中轉站的投入使用基本解決了各鎮場鎮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但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運行保障仍有待加強,後端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設備不完善,造成生活垃圾前分後混十分普遍。

五、意見建議

(一)加強人員配備

落實和穩定鎮級住房保障監管人員,推行建立村級農房建設委員會或農房建設監督委員會,加大監管人員和建築工匠專業知識系統培訓,以緩解鎮村技術薄弱、人員緊缺的壓力。

(二)提高補助標準

進一步整合涉農政策,項目、資金向住房安全保障更多傾斜,適當降低覆蓋條件、提高補助標準,在減輕貧困羣衆建房返貧風險的同時減小基層工作難度。

(三)加大監管力度

加快推進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編制,嚴格報批程序,提高驗收考覈層級,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促進農房建設行爲更法治更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