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返鄉活動總結多篇

返鄉活動總結多篇

【第1篇】“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總結報告

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下,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2022年寒假“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順利開展,併成功結束。爲了今後更好地開展返鄉支農活動,本文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反思;同時爲了成功地探索“返鄉支農模式”,本文以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爲研究個案,進行了着重分析,提出了我們對中國三農問題的思考,以及對農村青年的期盼。

一、2022年寒假活動總結

(一)、團隊簡介

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是由,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各鄉鎮農村大學生和當地農村在外務工青年共同首創,志在號召農村青年“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的民間團隊。它成立於2022年10月份,在全國支農活動風起雲涌的潮流中,它獨闢蹊徑,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返鄉支農模式”。2022年寒假它組織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二十多個當地農村大學生和農村務工青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開展了全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返鄉支農活動。

(二)、活動概況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是贛西的一個偏遠小山村,位處羅霄山脈中段,座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豐頂山腳下。它四面環山,遠離市區,交通十分不便。全村共2800多人口,26個姓氏,分佈亦十分不合理。該村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年收入不足xx人民幣。全村以水稻種植業和林木業爲主,這幾年花炮產業逐漸興起。

和全國其他農村一樣,槐溪村勞動力輸出也十分明顯,80%的青年都外出務工,以浙江、福建和廣東爲主,主要從事加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槐溪村同時也是有名的“空巢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顯著。一方面槐溪村民風淳樸,鄉土氣息濃厚;另一方面卻村民思想保守、精神匱乏、信息閉塞,農村教育質量更是差勁。

基於對槐溪村以上情況的清楚認識,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決定將槐溪村作爲返鄉支農的長期駐點,通過長期的支農來改變村民的落後觀念,增強他們團結奮鬥的動力,甚至從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精神、物質等方面支持槐溪村的發展,以達到建設和諧社會新農村的目標。

因此,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首先在槐溪村開展了爲期10天的返鄉支農活動,活動時間從2022年1月13日(農曆臘月十八)至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項:支教活動、陽光全家福活動、電影下鄉活動和文藝匯演。

1、前期準備工作

2022年1月12日我們的先行部隊就已經抵達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並取得袁州區文化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他們配合我們的電影放映活動以及原定的戲劇下鄉活動。經協商決定全體支農隊員安頓在當地隊員家裏,從而解決了住宿問題。1月13日,我們的返鄉支農活動正式開始。由於各大高校放假時間不統一,因此我們採取的是“隊員隨時加入,立即投入工作”的原則。前兩天因爲隊員甚少,因此集中精力做好前期的宣傳準備工作。

12日我們分兩批隊伍,一批去楠木鄉政府,跟當地政府協商相關活動事宜。經努力爭取,鄉政府答應2022年撥付xx人民幣經費給我們,並由鄉黨委書記易鑫簽字做了書面保證。

另外我們還跟槐溪村委會協商,村委會答應在即將召開的村黨員大會上幫我們宣傳相關活動,而且還同意我們借用村上的廚房廚具,從而解決了膳食問題。

14日上午我們又跟當地中學“楠木鄉第二中學”簽署了相關協議,借得教室兩間、宿舍兩間以及體育場地設施。這爲我們的支教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與各方面協商準備的同時,我們的宣傳工作也開展的如火如荼。我們在槐溪村各主要路口張貼了大量海報,並派出小分隊逐家走訪。經過艱苦的宣傳,當地村民表示了對活動的濃厚興趣和對我們的極大信任,這爲我們活動的開展奠定了羣衆基礎。同時,我們還與當地農村青年進行恰當溝通,解釋我們支農隊“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的理念,很多青年都認同我們的觀點,希望爲家鄉出一份力。

同時,爲了確保支教學生的人數,我們從當地學校拿到了所有學生的聯繫方式,逐一地進行電話詢問,並取得十分好的效果。

在下鄉前本來打算進行村莊簡單調研,但由於前期人員緊張,只能取消這一項目,取而代之從村委會處瞭解槐溪村基本情況。根據真實情況,我們實事求是地調整了活動計劃。支農講座和農民運動會推遲到年後,年前10天集中精力做好支教、電影放映、文藝匯演,同時新增了陽光全家福活動。

這樣,經過13、14日的精心準備,15日我們四項活動全面啓動。

2、支教活動

1支教模式

支教模式是我們此次返鄉支農的重點項目,也是社會各界和當地村民十分關心的項目,因此在這裏將系統闡述和總結我們的支教經驗。

我們採取的是獨立性和規範性的支教辦學模式,不同於高校三農社團的合作式、嵌入式支教。以下是我們的具體操作:

我們借用了當地中學楠木鄉第二中學的兩個教室,以及操場等基礎設施,並簽署了《借用學校場地的協議》。根據協議,我們有使用已借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學校財產安全以及學生人身安全的義務。

爲了確保我們支教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提高我們的支教質量,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的嚴密方案。首先我們將支教學校命名爲“中國陽光創夢學校”,陽光就是希望給當地學生帶去陽光般的希望,創夢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在這裏找到奮鬥的動力,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學校設有校長、教務主任、班主任等職務。這樣不僅能規範我們的管理,而且還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拉近師生感情。中國陽光創夢學校的校訓是:心靈是一盞燈,將心點亮就擁有陽光般的心情!校歌是《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中國陽光創夢學校的支教理念是:認真支教,服務家鄉子弟;獨立辦學,傳遞師生真情。

【第2篇】“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總結

“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總結

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下,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2022年寒假“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活動順利開展,併成功結束。爲了今後更好地開展返鄉支農活動,本文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反思;同時爲了成功地探索“返鄉支農模式”,本文以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爲研究個案,進行了着重分析,提出了我們對中國三農問題的思考,以及對農村青年的期盼。

一、2022年寒假活動總結

(一)、團隊簡介

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是由,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各鄉鎮農村大學生和當地農村在外務工青年共同首創,志在號召農村青年“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的民間團隊。它成立於2022年10月份,在全國支農活動風起雲涌的潮流中,它獨闢蹊徑,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返鄉支農模式”。2022年寒假它組織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二十多個當地農村大學生和農村務工青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開展了全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返鄉支農活動。

(二)、活動概況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是贛西的一個偏遠小山村,位處羅霄山脈中段,座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豐頂山腳下。它四面環山,遠離市區,交通十分不便。全村共2800多人口,26個姓氏,分佈亦十分不合理。該村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年收入不足xx人民幣。全村以水稻種植業和林木業爲主,這幾年花炮產業逐漸興起。

和全國其他農村一樣,槐溪村勞動力輸出也十分明顯,80%的青年都外出務工,以浙江、福建和廣東爲主,主要從事加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槐溪村同時也是有名的“空巢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顯著。一方面槐溪村民風淳樸,鄉土氣息濃厚;另一方面卻村民思想保守、精神匱乏、信息閉塞,農村教育質量更是差勁。

基於對槐溪村以上情況的清楚認識,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決定將槐溪村作爲返鄉支農的長期駐點,通過長期的支農來改變村民的落後觀念,增強他們團結奮鬥的動力,甚至從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精神、物質等方面支持槐溪村的發展,以達到建設和諧社會新農村的目標。

因此,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首先在槐溪村開展了爲期10天的返鄉支農活動,活動時間從2022年1月13日(農曆臘月十八)至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項:支教活動、陽光全家福活動、電影下鄉活動和文藝匯演。

1、前期準備工作

2022年1月12日我們的先行部隊就已經抵達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楠木鄉槐溪村,並取得袁州區文化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他們配合我們的電影放映活動以及原定的戲劇下鄉活動。經協商決定全體支農隊員安頓在當地隊員家裏,從而解決了住宿問題。1月13日,我們的返鄉支農活動正式開始。由於各大高校放假時間不統一,因此我們採取的是“隊員隨時加入,立即投入工作”的原則。前兩天因爲隊員甚少,因此集中精力做好前期的宣傳準備工作。

12日我們分兩批隊伍,一批去楠木鄉政府,跟當地政府協商相關活動事宜。經努力爭取,鄉政府答應2022年撥付xx人民幣經費給我們,並由鄉黨委書記易鑫簽字做了書面保證。

另外我們還跟槐溪村委會協商,村委會答應在即將召開的村黨員大會上幫我們宣傳相關活動,而且還同意我們借用村上的廚房廚具,從而解決了膳食問題。

14日上午我們又跟當地中學“楠木鄉第二中學”簽署了相關協議,借得教室兩間、宿舍兩間以及體育場地設施。這爲我們的支教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與各方面協商準備的同時,我們的宣傳工作也開展的如火如荼。我們在槐溪村各主要路口張貼了大量海報,並派出小分隊逐家走訪。經過艱苦的宣傳,當地村民表示了對活動的濃厚興趣和對我們的極大信任,這爲我們活動的開展奠定了羣衆基礎。同時,我們還與當地農村青年進行恰當溝通,解釋我們支農隊“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的理念,很多青年都認同我們的觀點,希望爲家鄉出一份力。

同時,爲了確保支教學生的人數,我們從當地學校拿到了所有學生的聯繫方式,逐一地進行電話詢問,並取得十分好的效果。

在下鄉前本來打算進行村莊簡單調研,但由於前期人員緊張,只能取消這一項目,取而代之從村委會處瞭解槐溪村基本情況。根據真實情況,我們實事求是地調整了活動計劃。支農講座和農民運動會推遲到年後,年前10天集中精力做好支教、電影放映、文藝匯演,同時新增了陽光全家福活動。

這樣,經過13、14日的精心準備,15日我們四項活動全面啓動。

2、支教活動

1支教模式

支教模式是我們此次返鄉支農的重點項目,也是社會各界和當地村民十分關心的項目,因此在這裏將系統闡述和總結我們的支教經驗。

我們採取的是獨立性和規範性的支教辦學模式,不同於高校三農社團的合作式、嵌入式支教。以下是我們的具體操作:

我們借用了當地中學楠木鄉第二中學的兩個教室,以及操場等基礎設施,並簽署了《借用學校場地的協議》。根據協議,我們有使用已借設施的權利,和保護學校財產安全以及學生人身安全的義務。

爲了確保我們支教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提高我們的支教質量,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的嚴密方案。首先我們將支教學校命名爲“中國陽光創夢學校”,陽光就是希望給當地學生帶去陽光般的希望,創夢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在這裏找到奮鬥的動力,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學校設有校長、教務主任、班主任等職務。這樣不僅能規範我們的管理,而且還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拉近師生感情。中國陽光創夢學校的校訓是:心靈是一盞燈,將心點亮就擁有陽光般的心情!校歌是《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中國陽光創夢學校的支教理念是:認真支教,服務家鄉子弟;獨立辦學,傳遞師生真情。

顯然,這種獨立性、規範性的支教模式有利於這一理念的貫徹實施,同時能給當地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回憶。

2支教概況

經過前兩天的廣泛宣傳,2022年1月15日“中國陽光創夢學校”正式成立,並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這標誌着返鄉支農活動取得階段性勝利。鑑於只有兩個教室的限制,我們不得不忍痛割愛,拒收一、二年級的學生,只招收國小三年級到七年級的學生。對此,我們深表遺憾,在此向槐溪村全體村民致以真誠的歉意。可是15日那天仍有100多個學生前來報名,兩個教室爆滿。我們將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學生編入一個教室,取名陽光班;將七年級的學生編爲一個班,取名創夢班。

中國陽光創夢學校每天一個班開設5節課,上午兩節(9:00-11:00),下午兩節(14:30-16:30),鑑於當地學生中午到校較早的情況,外加一節興趣課(13:30-14:20)。這些課程都是由來自全國15座大學的20個當地農村大學生擔任。在任課之前,都要求每個老師認真學習鄉村教育促進會所編寫的《短期支教手冊》,並認真做好備課工作。爲了確保支教老師所授知識的正確性,每堂課都同時安排兩個支教老師上課,其中一個主講,另一個協助。另外,爲了確保學校環境的安靜,在教學樓前派兩名支教老師監管,防止社會閒雜人員進入教學區。

在支教活動中,特別是這種獨立性支教,最擔心的就是學生人身安全,只要有絲毫的差錯,我們的整個活動就前功盡棄了。因此,爲了確保學生在學校的人身財產安全,我們嚴格學生管理制度。要求學生文明禮貌,不打不鬧,不相互追逐;要求學生誠實守信,不偷盜,不損害學校公共財產;要求學生課間不擅自離開學校。同時課間活動我們在田徑場、乒乓球場和籃球場都安排支教老師進行儘管,防止學生進行危險活動。

另外,爲了確保學生在回家路上的安全,免除家長的擔心,我們中午和下午放學後都會安排支教老師護送學生回家。在路上,學生和老師可以坦誠交流,增進友誼,同時瞭解學生家庭情況,爲家訪做好準備。

3支教內容

獨立性支教,支教質量是保障,支教內容是關鍵。

在前兩天的走訪宣傳中,我們瞭解到家長都很樂意把孩子送來學校,希望我們多教授一些文化課程,跟當地學校的課程相銜接;這樣學生考試時能考高分,家長們還特別強調英語,要求我們每天開設英語課。

但是,支教老師畢竟不是專職老師,對課本教材知識的講解不一定勝過當地老師。我們教會學生的是一種拼搏的理念和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鑑於此,我們決定以當地學校課本教材知識爲載體,以全新的、不同於當地老師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開設其他課程,激發學生潛能。

我們開設的課程有:數學、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政治、音樂、弟子規、太極拳、人生話題、趣味遊戲、其中英語每天上課。

事實證明,我們的這種支教理念是完全正確的,在我們的支教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有一個很大的改變。比如剛開學的時候,陽光班很多男生說髒話罵人,後來經過約定和教育,他們下定決心改掉陋習。以前那些孩子們都很害羞,上課都不敢舉手,後來在我們的鼓勵之下,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另外,我們佈置的作業也是內容新穎而且意義特殊,很能夠鍛鍊學生的各種能力。比如我們佈置了一道作業,用一張紙前面寫着“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後面寫着“兒子女兒我想對你說……”,要求學生和家長都填完後交上來。這既可以增進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又可以促進支教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稱讚。這其中不乏真實感人的故事,其中周甜同學主動地將自己所寫的東西在班上念出來,她是這樣寫的:爸爸我想對你說,我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我多麼希望有一個媽媽,我希望你能把我的媽媽找回來,哪怕是一個後媽我也願意,我需要母愛……多麼感動而淳樸的語言啊!經過這一次作業,我們掌握了所有學生的家庭情況。

除了課堂上精心教授學生知識和理念外,課後支教老師與學生也都成爲了知心朋友,他們有什麼煩惱都會向我們傾訴,也會和我們共享自己的快樂。

4家訪

爲了使學生能有一個更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基於對學生家庭情況的已有了解,我們還針對部分困難學生、單親學生進行了家訪。這樣我們可以和家長一起努力來提高學生成績,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其中有的家長本來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再讀幾年書就打工去,經過我們的勸說開導,家長完全改變了自己的這種想法,當着我們的面向孩子保證:只要孩子能讀書,就是砸鍋賣鐵也會供讀到底。

其實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只是他們處於一種不理想的鄉村環境,對現實產生了絕望,對自己乃至孩子的未來也都喪失了信心。我們返鄉支農的目的就是改變他們這種保守的觀念,促進農村人的自覺自醒。

5結束支教

然而,返鄉支農期間難免遇到難以預料的特殊情況。2022年1月19日,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我們的支教活動被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文化教育局勒令停辦。一切都是來的那麼突然,以至於我們原先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這樣,從1月15日至19日,中國陽光創夢學校只維持了短暫的5天。

19日下午,中國陽光創夢學校全校緊急集合,舉行了一個簡短的“畢業典禮”。告別之時,學生們淚流滿面,爭搶着與支教老師合影,場面感動至人。

雖然支教活動只進行了短暫的5天,但我們基本上完成了事先的支教計劃,貫徹了支教理念,並取得良好效果。我們不僅改變了許多學生的陋習,教會了他們文化知識,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拼搏進取;而且我們支教老師也發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學會了“奉獻並快樂着”的道理。

3、支農活動

有必要強調一下,這裏的“支農”只是狹義上的支農,主要指下鄉期間針對村民的活動和工作,與針對學生的支教活動相對應。而廣義的“支農”,包括狹義支農和支教兩方面,是指支持農村、農業、農民等一切相關活動。

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的理念之一就是通過村民活動,來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繁榮農村的精神文化事業,促進農村人的覺醒自強,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因此,這次的支農活動是我們的特色活動,它主要包括陽光全家福、電影放映和文藝匯演三部分,下面將一一闡述。

1、陽光全家福活動

中華民族是一個“家本位”的民族,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物資倉庫和精神寄託,因此全家福對一個家庭和每一個成員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它代表着一家的圓滿團聚,以及家庭成員的平安幸福。然而由於經濟水平的限制,中國農村家庭幾乎沒有全家福,甚至很多農村老人一生都沒有照過相。因此,我們決定給槐溪村每家每戶都照一個全家福,並實行“三包”服務:包拍攝、包沖洗、包送貨。

因爲全村人口分散,再加上相機緊缺,因此陽光全家福活動進行的異常艱難。從1月16日開始,一直貫穿整個返鄉支農的始終;甚至年後,在只有當地隊員的情況下也照常進行。

此次陽光全家福活動舉行的十分成功,受到廣大村民的好評;同時也增進了村民對我們的信任,改變了村民的一些舊思想、舊理念,對於促進農村人的覺醒意義非凡。

拍攝初期很多村民都不相信天下哪有這種大好事,照相竟然不要錢;他們甚至懷疑我們是搞計劃生育的,拒絕拍攝。後來看到我們真正行動之後,他們爭相拍攝;甚至熱情地和我們侃家常,盛情地款待拍攝隊員,當然我們是不能接受饋贈的。一些大媽在照相之前還不忘梳妝打扮一番,她們說人生照相才幾回啊,得好好珍惜。一些老人照相時還不忘叮囑,“相片給我洗大一點,這說不定是我人生最後一次拍照呢!”

每當看到大嬸給大伯整理衣服的那一刻,我們的拍攝人員總是會按下快門,記住這一個個感人的瞬間。每當看到一家人喜悅地傳看照片時,我們的心總是那麼的激動。永遠也忘不了大伯握住我們的手說:“你們是真正的大好人,是我們農村真正的好孩子!”

前前後後我們總共拍攝沖印了近300張全家福,並且全部按時免費送到村民家中。

2、電影放映活動

現在農村的精神文化事業十分不發達,電影也悄悄退出了農村市場。爲了改變這一局面,國家計委、廣電總局、文化部聯合下發文件《關於進一步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到2022年基本實現全國農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的通知》,以切實解決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文化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也將電影放映列爲了重點支農項目。

此次支農活動共放映了兩場電影,19日晚在村委會門前空地上放映了《太行山上》,20日晚放映了《功夫》。每場電影都吸引了上百的村民前來觀看,看到村民提着烤箱駐足在寒冷的曠地,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了。於是我們在空地上燃起了篝火,買來點心,讓每一個村民都感受到“溫暖”。

袁州區文化教育局本來還支持了我們戲劇下鄉活動,但是戲劇班子被市政府臨時徵用,只能擱罷。然而村民反映他們最期待的就是戲劇了,因爲彩茶戲具有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講的是村民喜聞樂見的故事。

電影放映是國家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支農項目,希望全國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2131工程”,以此爲契機,全面恢復和豐富農村精神文化事業。

3文藝匯演

文藝匯演旨在與父老鄉親共同喜迎新春的到來,爲家鄉人們獻上一份新年賀禮。同時也是我們返鄉支農的最後一個項目,寄託着我們對父老鄉親的美好祝願,標誌着此次返鄉支農活動的圓滿結束。

自1月19日支教活動被迫中斷後,最後兩天所有隊員都全力赴在文藝匯演的節目排練和舞臺搭建上,這爲文藝匯演的成功舉行奠定了堅實基礎。1月22日下午3點,文藝匯演在楠木鄉第二中學食堂如期舉辦,爲時兩個多小時。節目內容豐富多樣,有小品、相聲、魔術、軍體拳、歌曲串燒、遊戲競賽、葫蘆絲奏唱、情歌對唱等20個節目。並且當地村民也積極參與其中,由村民出演的節目有魔術、歌曲串燒、學生合唱和葫蘆絲唱奏。並且整個匯演都是由當地青年易敏和龍鑫雲全程主持。

文藝匯演也吸引了上百人前來觀看,從80多歲的老奶奶,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槐溪村委書記劉建斌和村長袁洪平也來助興,並作了簡短髮言,鼓勵農村青年積極地回報家鄉、支援家鄉建設。

在匯演中場,爲了緩解觀衆的疲勞,我們派發了水果、點心,並且送上了對聯、中國結等小禮品。整個文藝匯演進行的十分成功,贏得了全場觀衆的喝彩。回想起匯演前艱苦的排練,以及搭建舞臺時的勞碌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隨着文藝匯演的結束,爲期十天的返鄉支農活動也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4、支農生活

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25個隊員在返鄉支農服務的同時,也鍛鍊着自己,過着那種屬於支農人的共同生活。

1、衣

支農隊員要求隨時佩戴團隊統一的標誌——小紅帽,另外隊旗也隨時跟着隊伍走。這些都能使我們在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每一個支農隊員的美好回憶,更有利於打造一個統一的團結向上的支農隊伍。

2、食

經槐溪村委同意,我們借用村委廚房廚具,自己動手統一做飯。所有隊員分爲5個小組輪流值日。許多隊員下鄉前很少自己動手做飯,這充分地鍛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協調能力。另外自己做出來的飯格外香,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

3、住

因爲支農隊中既有當地隊員也有外鄉隊員,因此住宿問題的解決辦法是:當地隊員住在自己家裏,外鄉隊員統一住在較近的當地隊員家裏。雖然這給當地隊員家庭帶來了許多不便,但極大地降低了全隊的費用,同時更可以拉近隊員與村民之間的感情。

4、晨跑(行)

我們的起牀時間是6:30,之後是難忘的晨跑。沿着鄉村小道,喊着使人振奮的口號,唱着激勵的支農歌曲,統一的步伐,整齊的聲音,儼然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許多村民都駐足觀看。

晨跑不僅鍛鍊了我們的身體素質,而且展示着我們堅強而真誠的風采,是宣傳我們返鄉支農理念的絕佳方式。

5、例會:

每天吃完晚飯後我們都會舉行全體例會,主要總結這一天的工作得失和部署第二天的任務,另外也會組織農村理論的研討。在例會上大家各抒己見、激烈討論,進行着思想火花的碰撞。例會可以保證支農工作的有序進行,可以保證團隊思想的統一,是返鄉支農的關鍵。

6、其他:

除了下鄉期間的團隊生活外,每個支農隊員都在咀嚼着每時每刻的酸甜苦辣。支教隊員每天要花大量時間精心準備課程,中午一吃完飯就要趕到學校維護秩序,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後都要走幾十里路送學生回家;支農隊員每天要扛着相機走家串戶地拜訪,要精心地準備電影放映場地和文藝匯演場地;其中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每當聽到學生喊道“老師好”時,我們激動着;每當村民望着自己的照片微笑時,我們也幸福着;每當演完一個節目後,我們寬慰着;當離別之際留下傷心的眼淚時,我們痛苦並快樂着。

返鄉支農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親身經歷了的人才有深切的體會,我們每個隊員都有着鳳凰涅槃的故事,都經歷了能力的提高和感情的昇華。

(三)、發現的問題

總體上來說,本次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難免出現一些問題,爲了更好地總結活動,有必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

1、由於各大高校的放假時間不統一,致使隊員到位時間不統一,前後相差很大。導致前期人員緊缺,後期卻人員冗雜,嚴重影響了活動進程。

2、由於前期缺乏理論培訓,致使許多隊員對本次活動的意義不甚重視,對三農知識也瞭解很少。從而導致部分隊員活動不積極,出現工作懈怠。

3、當地支農隊員因交通問題、家庭因素困擾,不能全程參加活動,沒有起到帶頭作用,影響了團隊的工作安排和進程。

4、由於工作安排不夠合理,分工不夠明確,導致有些隊員閒散,無事可做,引發浮躁情緒。因爲紀律執行不到位,支農隊員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導致團隊工作效率不高。

5、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比如當袁州區文化教育局勒令停辦支教時,我們毫無辦法。又如當戲班子被市政府徵用時,我們的戲劇下鄉活動也不得不取消。

6、因爲是寒假,春節很快就要到來,導致年前活動時間短。另外春節過後大家都回家了,想要重新集合起來十分的困難,因此本來計劃年後的活動只能取消。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團隊建設上的問題,因此想要把返鄉支農活動搞的有聲有色,必須打造一個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的精英團隊。下面就結合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自2022年10月份成立以來的成長過程詳細地談一談團隊建設工作。

二、團隊建設

1、建設回顧

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於2022年10月份正式成立,雖然隊員的家鄉相同,但平時卻處在全國各地,主要通過網絡和電話聯繫。通過qq羣的形式,每週六晚上7:00-9:00,我們舉行網絡例會,共同策劃返鄉支農活動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從2022年10月份到11月中旬,我們的團隊不斷擴大,並制定出自己的章程、紀律等基本要素,形成了一個穩定、規範的團隊。2022年11月中旬至2022年1月上旬,我們集中精力策劃第一次返鄉支農活動,並取得極大進展。

然而靠虛擬網絡來維持團隊的運轉具有極大的挑戰,必須充分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發揮其最大能量來維護團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2、理論培訓

一個好的團隊必定有好的理論做指導,返鄉支農團隊要想在農村開展工作,必須對每個隊員進行理論培訓,灌輸支農思想、三農知識,讓隊員認識到中國三農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從而肯定自己這次支農的意義。這樣在支農期間能更加積極地工作,並且積極地思考中國農村的出路;而且理論培訓能引導更多的青年關心農村、關愛農民,培養農村人才。

3、團隊精神

一個團結的隊伍必定有自己的團隊精神來凝聚隊員,然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集體主義精神。因此必須對每個隊員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防止個人主義氾濫。集體利益永遠大於個人利益,集體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力量。

4、紀律觀念

一個集體就要有集體的步調,就要有集體的原則和紀律,每個隊員必須嚴格遵守,如有觸犯這一底線,必須按紀律嚴懲。只有服從紀律,才能形成一個集體,構成戰鬥力;否則任何工作都幹不了。另外,支農期間,隊員的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紀律就是安全的保障,紀律規定的誰也不能違反,否則出了安全事故,誰也擔當不起。支農隊員必須時時刻刻遵守團隊紀律,擁有強烈的紀律觀念。

5、團隊作風

一個返鄉支農團隊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團隊在村民心目中的印象,也影響團隊工作的效率。支農團隊強調的就是“支農”,就必須爲農民服務,保持“紅軍”作風,艱苦樸素,不畏艱難,緊密聯繫羣衆,與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樣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

6、支農團隊與當地政府的關係

處理好與當地政府的關係是所有支農隊伍必須做到的,我們返鄉支農團隊並不是與政府爭權奪利,而是爲父老鄉親服務。因此要避免與當地政府發生沒必要的衝突,儘可能地爭取合作。面對那種“野蠻無理”的政府要巧妙應付,儘量不挑起村裏矛盾,老實地做些實事。只要我們“服務農民”的目的達到了,其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了。

這次返鄉支農就得到了當地市政府、區政府、鄉政府及村委的大力支持,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工作。

團隊建設以及團隊與外界的關係是每個支農團隊必須認真處理的,希望大學生青年聯合支農隊能夠永遠保持最團結的力量,最強大的戰鬥力。

三、我們對三農問題的思考

1、支農模式研討

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發展的最大瓶頸。近年來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着力解決三農問題,那些熱愛公益事業的“支農人士”更是熱血沸騰地投入到“支農事業”中。然而冷靜地分析會發現,衆多的支農活動其實都可以劃爲以下四種支農模式:

1、以“三支一扶”爲代表的政府支農模式

xx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按照公開招募、自願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從xx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招募2萬名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簡稱“三支一扶”計劃。

這種政府支農模式主要包括各級政府的政策支農、財政支農、人才支農、科技支農等,它具有明顯的優勢:見效快、影響大、號召力強。因此希望各級政府把三農問題看成頭等大事,認真對待,盡一切可能地進行支農服務。

2、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爲代表的金融支農模式

主要是指各大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爲了支持農村的發展,配合政府的支農政策,採取金融優惠政策、發放小額貸款等。

這種金融支農模式對發展農村經濟最有效,是農村擺脫貧困的關鍵。希望各大銀行迴歸農村,重新盤活農村的金融市場,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3、以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爲代表的ngo鄉村建設支農模式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是全國支農活動的首創者,自xx年以來,它每年都會從全國各大高校招募一批有志青年,利用寒暑假下鄉支農。另外從xx年起它還每年舉行一屆“農村發展人才培養計劃”。學員都是各大學畢業生,以及各大學退學生、休學生。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後,他們都將下放到各支農點上進行爲期一年的合作社建設。其中在社會上引起廣大討論的馬永紅、白亞麗都是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學員。

這種專業的支農模式是目前全國最深層次的支農,是我們返鄉支農隊學習的榜樣。此外還有針對農村各個領域的ngo支農。比如主要側重農村支教的鄉村教育促進會、西部陽光、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等,還有各大基金會組織,如美國青樹教育基金會、海外中國教育基金會等。

4、全國各大高校三農社團支農模式。

各大高校三農社團一般利用寒暑假、五一清明、週末等時間,組織該校學生或者幾個學校聯合下鄉支農。然而這種支農模式具有很多弊端:

1、支農時間短暫,一般爲10-20天;

2、一般以支教爲主,很少涉及支農領域;

3、隊員複雜,很不專業,很多隊員都是出於好奇心,爲了體驗生活而下鄉的。

總之,這種支農模式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作用甚小。

2、返鄉支農模式解讀

1返鄉支農模式概述

基於對以上支農模式的總結分析,我們慎重地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支農模式——返鄉支農。返鄉支農,強調的就是“返”;旨在號召廣大有志農村青年,不管是大學生也好,還是務工青年,利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返鄉支農,支援家鄉建設,服務父老鄉親”。這是我們農村青年的自救自醒。

爲什麼是“自救”?因爲當下中國幾乎所有的人都趨之若鶩地涌入城市,特別是農村青年;他們認爲城市就是最好的,在農村就沒出路,成了“城市狂熱者”。他們寧願呆在城市受人指使,也不願留在農村自我發展。造成了農村人才大量流失,而城市人才更不會迴流農村,農村人才成了真空。

另外社會上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被投向城市,農村卻幾十年不變,甚至農村的一些公共設施日益破損卻得不到有效維護。政府的財政支出也是側重城市,雖然這幾年有所改變,但這些改變都是微不足道的,實際效果不大。更爲可怕的是農村的金融機構(主要是信用合作社和中國農業銀行)成了“洗錢機”,它們吸取農村的存款,卻到城市去投資,這等於是殺貧濟富啊!

還有就是中國現在的知識界爲農村、爲農民服務的太少。雖然有少數知識分子能真正替農民說話,但影響太小,改變不了大局。而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呼喊,甚至將“農村、農民”作爲他們裝飾的門面,不能潛心研究“三農”問題。真正下鄉服務農民,從事農業研究的就更加稀奇了。而那些“民主鬥士”們更是大多數爲一些虛幻的、不切實際的制度和文化而奮鬥,能爲農民、農村喊話的同樣少之又少。而這些又造成了現代青年心高自大,沒人關心三農,少有幾個也是他停留在“思想層面”,真正能下鄉爲農民做事的也是鳳毛麟角。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村基本上被架空了,剩下的門面也破爛不堪。用李昌平的話就是:中國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因此是農村青年覺醒的時候了, 返鄉支農是我們拯救農村、拯救家鄉父老的必經之路。

另外返鄉支農模式較前幾種模式有着顯著的優勢。一方面家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與主流社會缺乏有效的溝通;鄉親們更是生活貧困,文化素質低下,急需得到有效的協助。另一方面,農村大學生和在外務工青年是一個廣泛的羣體,有着較高的文化素質、信息優勢和致富理念;而且對當地情況十分熟悉,有着較強的改變動力。這樣農村大學生和青年返鄉支農能夠全面真實地掌握家鄉情況,在科技、文化、精神、物質上更好地協助父老鄉親,作爲家鄉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從而更好地促進家鄉的發展,普遍地解決“三農問題”。

同時,大學生和青年返鄉支農能夠拉近他們與鄉親們的深厚感情,增強他們對家鄉的認同感,從而減少農村人才的流失,促進“以人爲本”的農村可持續發展。

農村大學生和青年們,讓我們團結起來,以信念和行動返鄉支農,回報家鄉,支援家鄉建設,促進農村發展,爲我們的父老鄉親謀幸福!

2、返鄉支農的展望

其實返鄉支農並沒有想象中的虛無,它講究的是一種心態,一顆農村青年真正回報家鄉的“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你是務工青年,你可以回家過年時籌辦一場茶話會,娛樂鄉親;

如果你是大學生,你可以和老鄉共同成立一個支農團隊支援家鄉建設;

如果你是創業人士,你可以投資家鄉,帶動家鄉經濟發展;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耐,你可以帶領家鄉人們發財致富奔小康;

【第3篇】返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爲了解返鄉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返鄉大學生的服務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連日來,富蘊縣各鄉(鎮)、村(社區)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通過走訪入戶、電話通知、宣講授課、座談交流、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種形式開展了返鄉大學生宣傳教育工作。

活動中,駐村工作隊向返鄉大學生們介紹了今年工作隊駐村以來所開展的各項惠民生活動,講述了村裏的主要變化與發展方向,圍繞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舉實例宣講了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九項惠民政策,號召學生們在署假期間做好宣傳員,傳播正能量,要知黨恩、跟黨走,感恩黨中央對新疆人民的關心和關懷;要明辨是非、遵紀守法,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中來,以實際行動爲家鄉發展做出貢獻。

返鄉大中專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上學期間的經歷、學校生活、談自己的理想志願、談家鄉的變化以及融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感受,並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和建議。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庫蘭達·吉砍說:“現在村裏的發展很快,每次放假回家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變化,村裏安裝了路燈、蓋了好多安居房,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看到村裏的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我想爭取考上特崗老師,回來爲村隊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