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政治知識要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中政治知識要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篇一

1、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內涵: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公民爲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

(2)意義: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把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優秀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

3、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

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社會主義文化是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4、爲什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1)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

(2)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

(3)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羣衆根本意願決定。

(4)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

5、如何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高中政治知識總結 篇二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的含義及其基本屬性

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勞動產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勞動產品。 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不同商品使用價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換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商品的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不同商品都有價值,所以才能夠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換。

2、貨幣的含義、本質和基本職能

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當貴金屬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時,貨幣就出現了。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具有表現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則需要現實的貨幣。

3、紙幣的含義及其發行規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國家能決定紙幣的發行量、紙幣的面值,但不能決定紙幣的購買力或者紙幣所代表的價值。

紙幣的發行規律: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爲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4、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廣義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狹義的信用卡是指商業銀行信用卡。它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信用貸款爲一體。

使用信用卡可以減少現金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

5、外匯和匯率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本國貨幣,說明外幣升值、外幣匯率上升;反之,說明外幣貶值、外幣匯率跌落。

人民幣升值的利:①人民幣升值使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價格便宜的進口商品。②人民幣升值使企業進口商品可節省一筆費用。③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升值的弊:①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價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出口貿易更加困難,加大國內就業壓力。②人民幣升值使外商在中國市場的實際購買力受到損失,影響外來投資。③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外匯儲備貶值。

★6、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貨幣關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①對於金錢要取之有道,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②對於金錢要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用於做什麼要分輕重緩急,能夠節省的要節省。③對於金錢要用之有益,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供求關係對價格的影響

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因素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關係來影響商品的價格。

當某種商品供過於求時,商品過剩,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於是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形成買方市場。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商品短缺,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於是出現物以稀爲貴的現象,形成賣方市場。

2、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3、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

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同樣生產條件下生產同類商品的絕大多數勞動者的勞動時間。

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4、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

如果生產某種商品的生產者普遍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就會導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從而使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5、企業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企業的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同一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較少,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企業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同一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較大,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6、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商品的價格可能高於或低於商品的價值;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商品的價值相符。

7、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8、價格變動對人們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的規模。當某種商品價格上漲,有利可圖時,生產經營者會擴大生產規模;當某種商品價格下跌,無利可圖時,生產經營者會壓縮生產規模。

②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企業只有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才能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哪個生產者能提供質量好的或者其他企業無法生產的產品,他就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

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費水平也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如果預期收入高,消費水平可能就高。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繫。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

影響消費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物價水平。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降低,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

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和保養等。

2、不同的消費類型 按消費對象分,可分爲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爲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 按消費目的分,可分爲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與恩格爾係數

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它會隨着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

恩格爾係數的經濟意義:恩格爾係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限制消費層次和質量的提高。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4、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爲 作具體分析,盲目從衆不可取。 ②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爲喜歡追求與衆不同、標新立異的效果。)——有時可

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

可,還要考慮代價。爲顯示與衆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

提倡的。

③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爲出於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

④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爲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①量入爲出,適度消費(我們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但也不提倡過於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我們要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重物質消費輕

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爲的總稱。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消費。)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一

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

神的人,難以戰勝困難,成就事業。)

第二單元生產、勞動和經營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爲消費創造動力。 消費反作用於生產: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

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①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②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爲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③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④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股份制成爲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5、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

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

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6、確立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意義 原因: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

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符合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

意義:實踐證明,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

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要性: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公有制爲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

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方針: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

1、企業的含義 企業是以營利爲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 任何所有制性質的企業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企業的組織形式有公司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的含義、類型和組織機構

理事宜。總經理及其助手組成公司的執行機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監督董事會與經理的工作。這些機構之間權責明確、互相制衡,有效提高公司的運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學性。

3、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單元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篇三

(一)人民代表大會

1、(1)我國的國家制度包括國體和政體

(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性質和職能

性質:是國家權力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全國人大——最高)

國家權力機關的完整體系。全國人大 和地方各級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等。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羣衆保持密切聯繫,聽取和反映人民羣衆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爲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國家權力運行中體現爲:①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係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纔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係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4、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係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以人民代表大會爲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國共產黨及我國的政黨制度

1、中國共產黨:地位、性質、宗旨、執政方式

地位:中國共產黨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三、科)

2、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政黨制度的內容: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

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三)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三原則之間的關係:

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2、我國的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

(四)我國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包括: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務③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④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五)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3、民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必修二《政治生活》 篇四

第一單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國國體及本質: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廣泛性、真實性

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有制度、法律、物質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實現上。

3、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

1)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2)公民的政治性義務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遵守憲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③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5、公民的政治參與:民主選舉, 民主決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監督

1) 民主選舉

2)民主決策

①民主決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②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A、有助於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B、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4)民主監督

民主監督的方式: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繫羣衆制度、輿論監督制度、新形式(監督聽證會、網上評議政府、民主評議會等)

6、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

(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大學聯考政治必背知識點彙總 篇五

大學聯考政治必背知識點(常用)

關於核心的說法:

1、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2、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爲本。

3、“三個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

4、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5、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的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關於(產生)生存和發展的說法:

人類社會產生和存在(或說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文化多樣性

關於關鍵的說法:

監督政府權力的行使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們解決矛盾(問題)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於屬性的說法:

1、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可說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還可以說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共有屬性、特有屬性、社會屬性)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鬥爭性。

3、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區別物質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關於特點的說法: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

關於前提、基礎的說法:

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是――公民享有對涉及公衆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

我國政黨制度的前提是――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

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多樣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徵)

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於標誌的說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國內生產總值即GDP。

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誌――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可以說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區別有與無政府的根本標誌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

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文化遺產。

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科學技術。(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長期處於世界前列。)

1、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衆傳遞信息的標誌――印刷媒體的推廣。

2、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傳統建築(也被稱爲凝固的藝術)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文字的發明。(區別: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關於實質的說法:

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爲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發展的實質――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關於決定的說法:

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

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

辯證法的精神實質――革命的、批判的、創新的。

大學聯考政治必背知識點(必背)

關於宗旨的說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宗旨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爲人民服務。

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也是政府的宗旨)

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我國的獨立的主權(這也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關於本質的說法:

1、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2、紙幣的本質是價值符號。

3、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關於靈魂的說法:

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主權(還可說是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權力)

1、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族精神(還可說是維繫中華種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關於根本的說法: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關於主題的說法:

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

關於絕對、無條件的觀點:

運動永恆、絕對、無條件的

矛盾雙方的對立是絕對、無條件的

關於相對、具體、有條件的: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靜止是暫時、相對、有條件的

矛盾雙方的統一是相對、有條件的(包括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都是相對、有條件的)

真理是相對、有條件的

關於“三個代表”的說法:

如何貫徹三個代表思想:關鍵是與時俱進。核心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立黨爲公,執政爲民。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關於出發的說法: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物主義世界觀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把意識性的東西做爲出發點,如真理、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思想、三個代表思想等)

關於精神火炬的說法:

民族精神的火炬――傳統文藝(或說文學藝術)

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中華民族精神。

大學聯考政治必背知識點(重點)

關於原則的說法:

WTO的基本原則――有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

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原則(最重要特點)――民主集中制。

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三原則。(注意區分民族區域自治是基本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發展爲人民大衆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必須遵循的原則――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關於方針的說法:

發展爲人民大衆所喜聞樂見的文化要堅持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關於戰略的說法:

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關於治本之策的說法:

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全社會形成以道德爲支撐,以法律爲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關於政治制度的說法: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又稱“政體”)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國政黨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關於基本要求的說法: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要求:(1)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3)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

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

關於集中表現的說法: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集中表現在――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物質性上。

關於基本國策、(政策)的說法:

促進社會統一的基本國策――一國兩制

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

我國的基本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對外開放

必修三《文化生活》 篇六

1、文化的是什麼?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爲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爲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表現: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係?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4、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潛移默化 深遠持久

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5、優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是什麼?

(1)優秀文化能豐富精神世界(2)優秀文化能增強精神力量(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爲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7、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態度和原則)

正確的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原則是各國文化一律平等。

8、文化傳播的形式: 商業貿易 ,人口遷移,教育,文化娛樂活動等。

9、傳統文化的特點: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歷史繼承性。

10、傳統文化繼承的方式和途徑?(1)傳統習俗的繼承(2)傳統建築的繼承(3)傳統文藝的繼承(4)傳統思想的繼承

11、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爲今用。

12、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1)社會制度的更替 (2)科學技術的進步 (3)思想運動 (4)教育

13、怎樣進行文化創新?(途徑)

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重要途徑: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採衆長。

14、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1)在文化交流、借鑑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爲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學習和借鑑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

15、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和史書典籍

2)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哪些方面?

(1)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風騷。表現在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

(2)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①包容性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16、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

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17、新時期,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是什麼?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

20、如何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發揮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3)要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4)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既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斷注入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

(5)立足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6)人人都應成爲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21、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指什麼?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爲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

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24、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引領文化前進的方向的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5、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26、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7、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28、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9、面對生活中的道德衝突,你如何判斷和選擇?

一個重要的途徑是,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國家,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來加強宏觀調控。

30、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聯繫是怎樣的?(爲何要堅持二者的統一?)

(1)良好的知識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

(2)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知識文化修養。

3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1)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不斷提高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是一個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的長期過程。

(3)在加強自身修養的過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32、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如何發展先進文化)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於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2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3)要立足於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着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