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精品多篇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精品多篇

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方案 篇一

一、活動名稱:“重溫紅色歷史,弘揚經典文化”紅色歷史文化展覽

二、活動目的:回顧紅色歷史記憶,重溫艱苦奮鬥精神。豐富大學生精神生活。讓我院學生了解更多的紅色文化,弘揚和樹立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響應院團委社團文化月活動號召。

三、主辦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團委

四、策劃承辦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綠苑文學社

贊助單位:第一範文

五、活動簡介:

本次活動展出內容以辛亥革命歷史、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歷史及事件爲題材。展出內容包括:

1、紅色歷史圖片

2、紅色歷史文化

3、紅色歷史發展介紹

4、紅色歷史文化介紹

5、紅色歷史人物介紹

6、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共六大板塊,展出時間爲三天。展出對象爲全院師生。

六、活動流程:

1、尋找展覽資料,申請展覽地點。確定展覽時間。時間:4月18日~28日

2、安排展覽事宜。製作展覽牌,橫幅,海報,到各班宣傳(必須在展出前一天完成)。時間:4月29日~5月13日

3、開始展覽(三天)。時間:5月16日~18日

4、活動總結。時間:5月23日

七、具體工作安排:

1、展出時間:5月16日~18日

2、展出地點:女生宿舍旁幹道

3、海報、通知、橫幅等由宣傳部負責,展覽牌由外聯部和編輯部負責。宣傳單由祕書部和新聞部負責,負責人爲各部門部長。

4、展出場地及展牌佈置主要由組織部負責。

5、活動後及時整理用具及展牌,及時清理場地

八、注意事項:

1、所有準備工作必須在活動開展前一天完成,並明確各自職責。

2、各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有困難及時反映並處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3、活動中注意維持秩序,工作人員及觀衆需文明禮貌,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情況。

附一、展示內容分配(共12版)

1、圖片展覽3版(各一版)

2、歷史介紹3版(各一版)

3、景點介紹1版

4、文化介紹2版(電影、書籍)

5、人物介紹1版

6、重大事件介紹2版

附2、經費預算(另擬)

策劃人:陳定傳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二

爲了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增強黨員意識,5月25日-29日中心組織了遵義紅色之旅,讓我們追尋革命足跡,體會革命精神。在爲期五天的培訓中,我們實地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息烽集中營舊址、婁山關戰鬥遺址、茅臺鎮四渡赤水之三渡渡口,瞻仰了鳳凰山紅軍烈士陵園,聽取了遵義會議和會議精神專題教學,觀看了舞臺劇《偉大轉折》等等。在鳳凰山紅軍烈士陵園,我們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了花籃。在烈士紀念碑下,仔細聆聽了有關鄧萍烈士的英雄事蹟,爲革命烈士不畏強敵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在婁山關戰鬥遺址,親身體驗了小尖山、大尖山的長征路,親身感受了當年戰鬥場景的激烈和紅軍翻山越嶺的艱險。在遵義會議紀念館,瞭解了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擇點,是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一個偉大革命進程。在茅臺鎮,參觀了當年紅軍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茅臺渡口和四渡赤水紀念館,仔細聆聽了四渡赤水的歷史始末和毛澤東同志如何在第三渡和第四渡中運籌帷幄,將紅軍困局轉危爲安的精彩故事。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艱辛,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可貴,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激發了我們要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加倍的努力工作。這次紅色之旅我有幾點體會:

在新時代,我們仍需要學習借鑑革命年代戰爭的經驗。一是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堅定革命的必勝信念,保持和發揚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二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不能照抄搬,搞教條主義,這是遵義會議給我們留下的最根本的經驗;三是要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堅持革命先輩的獨立自主,要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探索出改革發展的新道路。

這次“紅色之旅”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更是一次從思想、黨性認識上的重大洗禮。在重溫黨的偉大歷史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我自己當今的信仰和未來生活的冷靜思考。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更應該發揚光榮傳統,要把這次紅色之旅當作人生的一次新的起點,要用嶄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鬥志,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不斷鞭策自己,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爲建設“高效、便捷、一流”的政務服務工作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三

我校通過“傳承紅色文化構建和諧校園”活動的開展,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團校陣地建設爲主線,以文化活動爲基礎,以社會實踐爲平臺的紅色文化建設體系。一年來,學校文明創建工作取得豐碩的成果,學生學英雄,做好事的現象層出不窮,有30多人次拾金不昧,九年級學生撿拾手機立刻歸還了失主,失主因此送來了表揚信;學生的錢包不慎遺失,同學撿拾後都會主動交老師。現在,在散水頭中學校園內,紅色文化正如一縷春風,深入到師生的心中,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和諧校園,它正在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紅色電影,讓學生與紅色精神零距離。

學校爲打好紅色教育這場硬仗,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多媒體播放紅色電影,讓學生與英雄人物零距離接觸,思考他們的內心世界,以革命前輩爲榜樣,學習他們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真正受到紅色精神教育。爲此,學校成立了專門領導班子,安排了專職的“紅色電影”放映員,每週擠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讓學生看紅色電影。併爲每位學生建立了影視筆記,供學生在觀看紅色電影以後,寫下自己觀後的所感、所思、所悟

二、紅色文章滋養孩子美好心靈

除觀看紅色電影以外,學校特意購買了300餘本紅色書刊、50餘張紅色電影光盤。我校圖書室全天開放,讓每位學生每天閱讀一小時以上的紅色小說、紅色文章、紅色詩詞等,通過閱讀學生受益匪淺。如今潘冬子、小兵張嘎、焦裕祿等英雄形象已深深紮根學生心田,使他們從小就接觸到英雄人物,並以他們爲榜樣,爭做紅色少年。

三、紅色詩歌、紅色歌曲唱響整個校園,迸發師生學紅色文化的活力。

在觀看紅電影、閱讀紅色文章的同時,學校還進行了紅色詩歌聯誦、紅色歌曲演唱比賽等紅色文化教育活動,迸發了師生學習紅色文化的活力。一年來,學校除進行毛澤東詩詞誦讀以外,還大量蒐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詩詞讓學生誦讀,使學生受到了紅色詩詞教育。走進校園隨便找一個學生都能熟練背誦幾十首紅色詩詞。在進行紅色詩詞閱讀的同時,學校充分運用音樂課,教唱紅色歌曲,如《解放區的天》、《南泥灣》、《黃河大合唱》、《九一八》等革命歌曲,讓學生在紅色歌曲的旋律中,感情得到了昇華,情感受到了薰陶。

通過以上紅色教育活動,學生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勤儉節約、愛國愛家、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等革命觀念深入人心,從而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了紮實思想基礎。紮根農村,務實工作,潛心教書育人成爲每位教師的工作目標,紅色教育讓我們嚐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我們會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不斷改進我們的做法和教育的內容,我們一定會讓老區學校成爲師生紅色思想教育的陣地,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守住陣地並打好這場硬仗。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四

爲引導廣大在校生黨員探尋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紮實推進學院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爲契機開展以“傳承紅色精神”爲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院師生黨員代表前往蘭考、竹林鎮進行參觀學習。

在蘭考,隊員們首先瞻仰了焦裕祿雕像,並在焦裕祿墓前三鞠躬,以示追悼,隨後,隊員們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焦裕祿紀念館,感受焦裕祿情懷;在竹林鎮政府負責人的講解下,學院師生了解了竹林鎮三十年來艱苦的奮鬥歷程,感受到竹林鎮由村變鎮,由窮變富,由落後變先進的三十年風雨鉅變,隨後,學院師生相繼參觀了竹林鎮博物館,竹林鎮碑苑,一覽竹林鎮豐鬱濃厚的歷史內涵與艱苦奮鬥的文化成果。

學習結束後,隊員們認真總結,積極反思。“焦裕祿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竹林人身上的永不服輸的拼搏進取精神值得我們欽佩,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就應該努力加強自身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力。”交流會上,安雷這樣講到自身的感悟。

參觀學習結束了,但紅色的精神卻流淌進隊員們的心中,灌溉着隊員們的心田。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五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老師們常說的一句話,然而,打仗打得多了,革命聖地也就多了。像井岡山,西柏坡這些革命聖地是衆所周知的吧。井岡山是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好地方。

毛秉華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井岡山紅色文化的形成得益於他的光榮歷史。秋收起義失敗後,毛主席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湖南中西長沙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農村進軍,放棄了城市包圍農村的戰略,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1927年10月,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西柏坡是一個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地方,他的這些優點都值得我們學習。西柏坡在中國歷史上有着獨特的貢獻,這裏被譽爲“革命聖地旅遊家境”。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市的一個普通山村,1948年5月,毛主席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黨和黨中央離開西柏坡前往北京,這一段時間,毛澤東在這個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裏演繹了精彩非凡的戰爭樂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永遠盪漾在我心中。

爲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爲祖國出一份力。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六

假如有人問你:“看到紅領巾,你會想到什麼?”你們會是怎樣回答?假如有人這樣問我,我一定會說:“我會想到革命戰士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會想到革命先輩們那種寧死不屈的偉大精神,會想到……”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什麼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可能再現了的,那麼,去哪兒感受這些呢?對了!那就是書了!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有許多寫革命先輩們英勇事蹟的書籍,如:“《紅巖》、《永遠的豐碑》等。因爲我熱愛紅領巾,所以我也就愛上了這些紅色經典書籍,與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得《永遠的豐碑》中的趙一曼烈士所受得刑法,慘不忍睹,什麼:老虎凳啊、電擊呀、灌辣椒湯啊等等、等等。但是這些並沒有使她屈服,她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泄露半點機密,時刻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個人的利益置之度外,她那寧死不屈的精神,人們永遠銘記在心,不會忘記她爲我們付出的一點一滴,她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這種精神是不會朽的。

雖然像她這樣的事蹟是不會再發生在現在這樣的和平年代中了,可是在生活中這樣的精神還是存在的。就像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武警官兵、醫務人員們,他們奮力戰鬥在生命戰爭的第一線,奮不顧身,爲國家、爲人民做貢獻。他們也是時刻將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個人的利益丟在一邊,奮力搶救災區人民,在多少次的餘震中,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危險,搶救了多少人民,從死神的手中拉回了多少條生命。不管而自己受了多少傷,不管肚子多麼餓了,也還要去搶救別人。不耽誤一分一秒、只爲多救一個人。寧願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別人的生命,這種精神是不朽的,會永遠刻在人們心中,會繼續發揚光大會變得更美、更加燦爛。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七

歲月如歌,可歌可泣。近日,總書記來到河南信陽革命老區,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崢嶸歲月,看望慰問紅軍後代。一個政黨之所以偉大,在於對歷史的銘記和認同,在於對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信念如鐵”。百年傳承,初心不變。從浙江紅船起航,行過危機四伏的草地,翻過人跡罕至的雪山,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令人敬佩的故事。在那個苦難的年代,革命先烈經歷的困苦程度是當下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撐他們前赴後繼、死而後已的力量,就是堅信革命會勝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於天,信念如鐵關鍵是要勤修內外功,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昇華理想信念。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鬥爭精神”。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還是艱苦卓絕的建設時期,再是改革開放高歌猛進書寫中國奇蹟,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習近平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當前,外部環境雲譎波詭,國內社會深刻轉型,需要新時代黨員幹部一脈相承鬥爭精神,牢牢把握偉大斗爭的方向、立場、原則,直面各種考驗風險方能“不畏浮雲遮望眼”,拿出敢於鬥爭的勇氣和底氣方能“亂雲飛渡仍從容”。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無我之境”。“爲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積貧積弱的狀況和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承初心和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艱苦奮鬥,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表達迅速刷屏,贏得廣泛讚譽。平凡之中見偉大,正是一個又一個像張富清、像雷鋒、像黃秀文這樣的中國共產黨人,以無我之奉獻,行國之大業。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八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長征永遠在路上。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1935年4月16日至19日,紅軍過望謨境內,共經過31個自然寨,行程130公里,短短4天時間,卻在望謨西北角邊饒鎮播東村、翁道村(原坎邊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張貼標語宣傳《中國工農紅軍十大政綱》,紀律嚴明,愛護羣衆秋毫無犯,打富濟貧,不拿羣衆一針一線,不損壞羣衆一草一木,並還留下許多珍貴遺物。很好的展示和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優秀優良形象,爲爭取廣大少數民族地區羣衆對革命的支持創造了深厚的基礎條件。

爲時三天,與敵人發生大小戰鬥3次,犧牲26人,病故1人。關文戰鬥中(今翁道村關文組),年僅17歲的紅軍戰士小馬在觀文戰鬥中身負重傷,失血昏迷倒於草叢中,時村民韋正賢發現並以草藥止血搶救,小馬因傷勢過重,七日後離開人世。這場革命鬥爭,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的動盪情況,它是中國革命力量崛起的一個是縮影,是中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大革命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圖爲葬於今坎邊鄉關文村附近的紅軍烈士之墓。

在播東洞宿營,留下了許多感人故事。據悉在村民家住的小紅軍晚上點蠟燭看書,不慎將賬子燒壞,硬是要賠,村民不收小紅軍的錢,最後小紅軍走的時候,將錢悄悄的放在農戶家種的菜裏,農戶將菜摘回家,洗菜時發現小紅軍藏在菜裏的銅錢。

爲再現中央紅軍萬里長征的宏偉經歷,緬懷革命先烈,講述紅軍故事,歌頌中國共產黨、同時,以紅色之旅爲由頭。_____年中央電視臺“重走長征路”攝製組路過望謨縣邊饒鎮,充分展示邊饒鎮獨特的民風民情和旅遊資源。以嶄新的視角來體現當年的紅軍路。重走長征路,不僅是路線上的重複,更是意志上的深刻與提煉,它讓我們懂得了,無論處於哪一個年代的中華兒女,都是經得起風浪,勇於向前的英雄豪傑,在祖國大地上,也只有這樣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引導中國走向未來。

當年的革命前輩與今天的挑戰長征路勇士們,都是歷史長河上的弄潮兒,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讓更多的人有責任去——重走長征路。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九

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生命密碼,蘊涵着我們黨的信仰、宗旨和追求。學習是最好的傳承。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今天,中華民族已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如何大力弘揚井岡山等革命精神,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優良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傳承紅色基因、鍛鑄堅強黨性的時代之問。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井岡山精神,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勇於勝利。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考察時的要求,堅定執着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羣衆求勝利,在兩學一做中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不斷增強黨性黨性修養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這要求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必須時時事事處處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爲黨工作,堅決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是第一位的。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兩學一做強黨性,維護核心須看齊。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文化高度重視。培育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是純潔黨內政治生活、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固本之策。大力弘揚革命精神,統籌紅色資源、革命文化和時代精神涵養黨內政治文化,解決好思想源頭和價值觀念問題,從紅色資源、革命文化中汲取力量和營養,維護核心、見諸行動,發揮好表率作用,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把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作爲最大的政治,融入血脈、植入靈魂,化爲堅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覺行動。

傳承紅色文化總結 篇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根與魂,紅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色,紅色文化則是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核心和精神主體。紅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成。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偉大斗爭中凝聚積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又領導人民在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充滿活力且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豐富並發展了紅色文化的內涵。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若能很好地加以開發利用,將會使其在統一戰線思想宣傳工作更大限度地發揮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的積極作用,從而聚人心,成合力,實現最廣泛的團結。

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社會結構急劇轉型,社會階層不斷分化,多元思想意識並存,人們的思想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部分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出現滑坡,就連一些黨員同志的理想信念也發生動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衝擊,價值觀念開始偏離主流意識,如此現實背景下,統一戰線宣傳思想工作面臨新挑戰和新任務。又加之,黨和國家對統一戰線思想宣傳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對統一戰線思想宣傳予以更大的期望,因此,必須在內容、載體乃至方式等方面有新的探索和突破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項極爲重要的工作。當地紅色文化正是一個可供利用且鮮活生動的珍貴素材。因爲紅色文化包含着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革命智慧,承載中國共產黨爲民宗旨、黨性觀念和優良作風的正能量,對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

在統一戰線宣傳思想中融入紅色文化,能使廣大黨外人士受到薰陶,引領他們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塑造高尚思想品德,樹立崇高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不僅有效地發揮出紅色文化在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中應有的時代價值,而且還不失爲創新傳承紅色文化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既實現了在黨的統一戰線工作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時又體現出紅色基因與統一戰線工作的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