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典型事蹟材料

創新讓洪山一中教育信息化走上規範之路

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典型事蹟材料

洪山一中地處沈丘縣東北30公里處的洪山鎮政府所在地。轄區入學服務人口37000餘人。我校自省地縣三級教育信息化工作開展以來,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千方百計促進教育信息化在我校生根。特別是國家改善農村薄弱學校工作開展以來,縣教體局在教育信息化投資上把我校作爲先期安裝標準化錄播室的學校之一,使我們在加強教育信息化教學上有了堅實的基礎和信心。我們以這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爲契機,不斷強化人才和教育信息化設備的管理,緊跟國家開展的“國培計劃”、河南省開展的“省培計劃”以及周口市和沈丘縣教育體育局進行的骨幹教師和名師培訓的腳步,自2015年以來,共派出216人次參加教育信息化應用技能知識培訓。特別是2016至2017年,我校72名專任教師,出去3個55歲以上的年老教師,無一缺席沈丘縣在進修學校進行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這次經歷,極大地促進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和推進。所有55歲以下的專任教師都能輕鬆的製作課件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50%的專任教師能製作微課和熟練應用錄播系統進行錄課。自2015年以來,我校共錄課420餘節,曬課260多節。有近20位專任教師30餘人次獲得地縣兩級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質課一二等獎。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領導重視,措施得力

以技術引領教育現代化,以技術能支撐個性化教育教學,以技術推動教育教學的革命性變革。這是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將着力解決教育技術支撐教育教學變革,大力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在這種要求下,我們學校在張體偉校長的組織下成立了教育技術與課程融合領導小組,重點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同時,制定了建設教育信息化的有關制度,比如《洪山一中教師錄課曬課獎懲制度》、《洪山一中錄播室上課管理制度》等等,有力的促進和推動了教師講授公開課和極大程度的使用多媒體課件、電子白板,爲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礎和技術能力,使我校教學中的教育信息化始終保持在全縣前列。

二、注重人財管理,強化應用

2015年以來,得益於縣教體局、教學裝備技術中心的大力支持,我們學校完成了16個多媒體教室、兩個電腦室、一個標準化錄播室的配備。爲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我們積極做好配套設施的裝備,使教育信息化教學得到了精準運轉。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首先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由於沒有專職計算機教師,學校配備了王林利、王廣宇、袁琪、李秋月四位兼職教師,除負責多媒體設備的正常維護外,還分別負責帶教師使用上進行技術指導。我們建立了《洪山一中多媒體設維護周志》,每週定期對對媒體設備進行檢修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在負責教師技術方面,我們採取分包制度,一名兼職教師分包15名專任教師。除傳授設備的使用,還負責傳授課件製作、錄課曬課、製作微課等與授課有聯繫的其他事項。同時,我們積極參加市縣兩級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幾年來共派出216人次參加縣級培訓,86人次參加國培計劃中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這些培訓有力的支持了我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實施。

有了硬件,教師不會使用,是浪費資源。教育信息化關鍵在於教師能熟練地掌握其操作技術,並將之運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  1、我在16年通過省資源平臺,經過了學習、培訓,尤其是周潔老師的指導我學習了資源平臺空間建設與應用,通過資源平臺同時接觸到了微課、微課程、教學助手、互動課堂,讓我成爲了我們學校教育信息的帶頭人;接着以點串線,我們學校教務處安排語、數、英、科等8門學科8位老師組建了一支信息化教師團隊,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學科帶頭人,我們定期進行小組信息化培訓;以線促面,我們煤山國小每個月會對全體教師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培訓的內容有:電子白板的使用、課件製作、微課製作、微課程建設、資源平臺空間建設等。 2、我們利用中午時間,對學校計算機房進行了開放,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學生空間建設的相關培訓。目的是實現資源班班通。3、以練代學,以練促學。學校通過常規化的公開課教學,要求執教者必學在錄播室上課,使用電子白板、資源平臺、教學助手、互動課堂等技術、軟件進行授課,通過活動要求引導教師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

二、骨幹示範引領,輻射帶動創新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信息化初期,老師們都覺得自己計算機水平差,不會用電腦,不會制課件等等,“不會這、不會那。”的思想左右着大部分教師,也讓我校教育信息化進行的很緩慢。爲了使這一工作順利開展,我們確立了“骨幹示範引領,輻射帶動創新。”的知道思想。工作先從領導班子成員開始。第一次我們找到了韓軍志校長,讓他錄製了《我的船長》一課參加縣市兩級的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質課,當年,他的這一課獲周口市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質課二等獎。

看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結果,我校的老師才深切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不但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同時還能展示我們的個人能力。次一年,我校就有十幾位教師爭先恐後的進行錄課曬課,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並有6位教通過努力獲得了市縣信息技術與融合優質課,4位教師獲得了縣基礎教研室的優質課。

通過實踐,2017年以來,我們確立了袁琪、李秋月、李雲、韓軍志、張中凱、柳夢晨、徐文華、黃麗、王瑞等十幾位教師爲我校教學教育信息化骨幹教師。他們帶領和督促教師上課儘量使用電子白板、資源平臺等信息技術進行授課,並把精彩的課程錄製下載,相互學習研究。同時,我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每位老師都在河南省教育基礎資源平臺上建立了空間,把好的教育信息化經驗和示範課拿來分享,實現了資源共享,較好的做到了互幫互相。通過骨幹的引領,我校所有55歲以下的專任教師都能熟練的應用多媒體教學。最典型的是1963年出生的王永志老師,自從在骨幹教師的幫助下,上課一直用多媒體教學,從未拉下。

實踐告訴我們,信息技術的成功“入侵”將在學校生態系統中重建一個新的技術生態圈。新技術生態領域知識傳播和教育交流的新特點將爲學校生態系統的整體重建帶來新的可能性,從而使學校更容易構建“以學習爲中心”的教育。促進“以學習爲中心”教育理念的實現,從而大大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