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助學築夢 勵志成才”---勵志文化實踐體系構建

“助學築夢 勵志成才”---勵志文化實踐體系構建

“助學築夢 勵志成才”---勵志文化實踐體系構建

摘要:勵志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建立高校勵志文化體系,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自立、自制與自強的信念,形成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從而激發其潛能,努力創造條件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標。

關鍵詞:高校勵志文化;內容;措施

一、勵志文化的內涵

勵志意即勉勵其心志、集中心思於某種事業。即爲了理想和目標不折騰、不懈怠、不動搖,爲了理想而自我激勵、自我奮鬥。勵志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1.高校勵志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①勵志文化建設可以促進高校三大任務的實現

高校的三大任務是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和創造知識。高校勵志文化是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體現爲全校師生共同遵守的價值觀、校園文化和學校精神。它對全校師生的行爲有着深刻的影響。隨着我國的高等教育由大衆化向精英化轉變,積極向上的勵志文化可確保上述三大任務的實現。

②勵志文化建設可以提升高校覈心競爭力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不是體現在高校的大樓上,而是體現在它有哪些獨特的優勢,是其他高校無法複製和超越的。如果整個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崇高的理想,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樣可以極大提升高校覈心競爭力。

2.構建高校勵志文化體系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

倡導成長成才的勵志精神,是大學精神建設的核心內容與主要任務。讀書是一件辛苦事,只有堅持與執著,方能得大學問。許多大學在校訓中往往都不約而同的包含勵志精神文化的詞語。如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南京大學的“勵學敦行”,武漢大學的“自強弘毅”,吉林大學的“勵志圖強”等等。因此,在大學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建設中,勵志應該也應當成爲其主體內容之一。這既是大學的功能屬性所決定的,又是大學精神建設的必然要求。

3.大學生勵志文化建立的必要性

①勵志文化歷來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歷史源遠流長;②勵志文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技能型人才的性格、意志、創新精神等因素在崗位中的作用日益突出;③勵志文化是高校系統提升德育實效性,創新高校德育實踐的迫切需要,系統開展勵志教育可以加強學校德育對象的針對性、德育活動的豐富性、德育效果的實效性,從而創新德育實踐;④勵志文化是提升高校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能夠培養出具有良好意志品質、踏實肯幹、勇於創新、有着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從而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⑤勵志教育是高校學生實現自我發展,不斷完善自身的現實需要,在學習生活中樹立正確的理想與人生觀,達到自信、自立、自制、自強,形成良好的品質,爲今後的成纔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校勵志文化體系構建措施

(一)塑造勵志文化教育形式系統

建立勵志系統,即通過課堂教育、專題講座與報告、社會實踐勵志活動,對學生進行提高認識、發現自我、確立志向、激發潛能的教育。高校教師不僅要擔負起傳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重任,而且還要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並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生成功從勵志開始的道理。成功的勵志文化系統塑造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身潛力,明確個人志向,從而使之有計劃、有步驟地爲美好的人生而奮鬥。

1.課堂勵志

課堂教學是開展勵志教育的主要陣地,學校教師要把勵志教育納入學科課程教學計劃之中,要善於發現,並深入挖掘各科教材中與勵志相關的素材。勵志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奮發有爲的人生態度。教師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將勵志教育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正確的引導能使學生積極地思考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其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 學會調節自己的感情、情緒、思想和行爲習慣,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制定有《本科生班導師制實施辦法》,該辦法以諮詢、指導爲核心,兼具管理職能,致力於對學生在校全面幫扶和精神指導,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2.專題勵志

專題講座、報告勵志。學校應根據不同年級的高職生心理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勵志教育資源,如優秀在校生、畢業生、創業團隊等優秀的事蹟,或者有計劃地定期邀請校外勵志教育專家、對勵志教育有研究的教師、傑出的青年企業家和知名的成功人士等爲學生開展專題講座或報告。通過專題講座、報告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對一些成功者的事蹟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激發其迎難而上、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

3.社會實踐勵志

社會實踐是開展勵志教育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可結合學生個性特長,利用班團活動、社團活動、文體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勵志活動,使學生從中得到鼓勵,進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發掘自己的潛能;另一方面,可組織學生深入村鎮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譬如,通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殘疾學生、留守兒童、心理困惑學生等需關注的特殊羣體, 開展愛心關愛活動,在活動中引導青少年學生感受勵志精神,踐行勵志文化等,使他們在服務廣大人民羣衆的同時,鍛鍊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自覺地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的發展融爲一體。

(二)建立校園文化勵志體系

1.重塑高校勵志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日益頻繁,思想的多元化態勢日益明顯,處身於這種複雜而多變的思想語境中,高校師生不停地被各種思想和文化影響着。以至於出現了思想人格有意無意的無根性與價值遊牧狀態。許多大學生當下面臨的最大思想問題就是沒有形成核心的價值觀體系與人生觀,僅有一些簡單的思想框架,思維方式等,但是由於缺乏針對性、主導性的主流思想觀念的支撐,故不能形成符合時代特點的主流價值觀。究其原因,主要因爲缺乏一種具有強烈介入並具有塑形功能的價值觀指導以及在此種價值觀指導下的社會實踐。因此,高校勵志文化構建必須從根本上入手, 旗幟宣明地宣傳主導價值觀,並詳細解釋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以引導廣大師生從情感意志上自覺地認同核心價值觀並用其指導自己的行爲。在當前,勵志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即“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一方面,我們要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另一方面,要以正面宣傳爲主,使高校勵志文化的建設建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

2.榜樣勵志

2006年,我校開始“自強之星”的評比、推薦和示範作用,到目前爲止,已有150餘名勵志典型獲得此項殊榮。其代表馮同學多次在各類各級座談會中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與成長經歷,爲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傳遞榜樣的力量。2016年,學校推薦學生劉同學在四川省第二屆“國家資助 助我飛翔”勵志成長成才評比中喜獲優秀學生稱號。

3.團隊平臺勵志

①學校資助管理部門指導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社團“6++”協會工作拓展與實踐,爲該社團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推薦社會就業機會,有效的培養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6++”協會是由學校一批具有愛心、願意給有困難者以幫扶支持的同學組成。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爲主要服務對象,搭建起學生工作處助學中心與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之間的橋樑。該平臺在助學中心的指導下收集、公佈各種助學信息,協調、監控助學活動的開展,組織豐富的教育宣傳活動,在經濟資助、勵志教育、社會實踐、勤工助學、誠信教育、知識拓展、增強就業競爭力等方面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同學提供更多的機會。

②學校在附屬校區試點大學生自己創建和管理的學生實驗超市,該超市由學生處指導,商學院各科教研室主要負責實踐教學,旨在通過該項目將鍛鍊學生能力與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精神脫困結合,採用學生自主管理運行模式。大學生實驗超市每個環節的運作均聘用我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不但給在超市工作的學生髮放勤工助學工資,還將所產生的部分收益存入“啓航助學基金”。

(三)建立勵志文化綜合評價系統的導航燈

評價是導航燈,是指揮棒。 過去傳統的評價體系側重於單一、單向、否定性的“區分性評價”,不利於高職生的健康成長。 高校在勵志文化建設時,還應建立富有指向引導作用和激勵作用的“激勵性評價”體系。即設計勵志文化評價體系時,應樹立以人爲本的發展觀,堅持正向的引導,肯定學生的優勢和特長,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注意評價角度、主體、內容、標準與方式的多元化,注重單項與綜合、過程與終端、統一與個性化、集體與個人評價的結合,構建多方位的評價系統,鼓勵學生髮展特長,從而引起更多學生心理上的積極感應,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總結

勵志文化體系的構建是一個極其複雜和艱辛的工作,也會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管理者要樹立勵志教育理念,並將其上升爲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特色,從而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而且也要求全體教師牢固樹立“人人皆能成才”的理念,提高勵志文化教育的工作能力。總之,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善於捕捉甚至是創造勵志的教育情境,促進良好的校園勵志教育氛圍的形成。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勵志教育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參考文獻:

[1]丁留穩,唐柏林.價值多元形勢下大學生勵志教育的思考[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11 ):52-53.

[2]鄧江,汪軍華.大學生勵志教育與自我激勵機制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7(7-8).

[3]王貞志,馬奇柯.如何對青年進行勵志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