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論文2000字(精品多篇)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論文2000字(精品多篇)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論文2000字優秀 篇一

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您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即將迎來了建國70週年生日。在您生日來臨之際,緬桂花爲您綻放,瀾滄江爲您歌唱,西雙版納4萬6千多名黨員爲您慶賀,100多萬西雙版納各民族人民爲您祝福!而我作爲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戰鬥在最基層的大學生村官,要拿什麼爲我們偉大的黨慶祝生日呢對!我要把青春獻給黨,要把我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與執着、對做好農村工作、服務好羣衆的堅定信心都獻給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李大釗先生說過: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人生之王也!那麼,青春是什麼有人說,青春是浪漫的詩;有人說,青春是無悔的歌;還有人說,青春是雨後的春筍,是離弦的箭,是清晨初升的太陽……年輕的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青春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是無數共產黨員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爲我們開創的一片沃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21世紀的奮鬥目標,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三農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農業稅的免除、中國小生學雜費的免除、糧田直補資金的落實、新農合、新農保的建立、低保救助面的擴大等。這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農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農村也正在進行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戰略決策,所以我來了。我正如一粒種子,帶着思想,帶着希望,將自己深深地埋在了這片廣闊的田野中,在肥沃的土壤裏,我茁壯地成長着。

回首兩年前,那時的我,正是帶着滿腔的熱情、憧憬着豐盈的未來、撲向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火熱生活當中。然而現實的環境並不如當初憧憬的那麼美好,遠離了上大學時所熟悉的乾淨的校園、輕鬆的學習環境、繁華的都市生活以及身邊志向高遠的同學,來到了各方面都比較落後的農村,心裏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落差感。我在心裏暗暗問自己在這樣的地方能實現我的價值嗎?

就在我猶豫不決,不能安心工作的時候,身邊的一位普通老黨員讓我打消了以上的種。種顧慮,讓我對自己所從事的大學生村官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今年47歲的我們村委會曼戈龍村村長王阿三,乍一看就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可是在村裏他卻是老百姓眼中樸實、能幹、敬業的好黨員,勤勞、爲民的好村長。他目前已經有了兒孫,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但他卻一刻也沒有閒下來,十多年如一日把幫助老百姓辦事放在了生活中的第一位。

從上世紀95年代起他帶領羣衆發家致富,幫助困難家庭大面積種植芒果,推廣先進科學種植技術;爲了提高生產生活水平,他帶領羣衆修生產路、村內水泥路,多年來,還陸續投入資金改造村道、排污設施、豬欄、牛欄。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他和幾個村幹部向上級水利部門爭取飲水工程項目資金,解決了96戶4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和阿三村長去村裏收新農保資金時,有的村民不太配合,態度很冷淡,甚至不給我們好臉色看。他卻依然面帶微笑、苦口婆心地宣傳國家的政策,經過多次努力,最終圓滿的收齊了全部的資金。事後我問他,您這樣是何苦呢王阿三村長的一席話讓我至今難忘,他說:“幹農村工作說難確實難,但要說容易也很容易,擺架子、顯官威肯定行不通,只要你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家人,誰家不會有點磕磕碰碰的,用真心換真情,什麼問題都好解決”

聽了村長的話我感到一陣陣的慚愧,當初入黨時的誓詞哪去了當初想在農村實現自己價值,想爲老百姓辦實事、改變農村現狀的雄心壯志哪去了從那以後我在心裏下定決心,要以村長爲榜樣,要以一名中國共產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官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近2年的基層工作與實踐,現如今,我走到曼戈龍村委會的每一個村民小組,村民都親切地稱呼我小何,村裏的大姐們主動跟我掏心窩,村裏的老大爺、老大媽遇到什麼困難也會主動跟我說,誰家有點什麼糾紛大家都會想到我,去找小何說理去,她最通情達理。有時候村民們送的幾個雞蛋或是幾把新鮮的野菜,都讓我無比的感動,像家人一樣溫暖。

通過與老百姓的朝夕相處,我深刻地明白了大學生村官就是需要做一塊補丁,彌補村兩委班子年齡、知識結構上的失調;我們要做一扇窗口,宣傳國家新政策,展示農村新氣象;做一座小石橋,當好村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紐帶;做一瓶潤滑劑,促進農村發展;做一隻小蜜蜂,讓農村和諧之花綻放得更加美麗。

青春的我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不會眼睜睜看着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爲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前進的步伐,因爲青春的路正長。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地提高完善自己,實實在在爲農村農民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用實際行動、用我們的激揚的青春點燃新農村建設光明的未來!爲我們偉大的祖國的70歲生日獻禮!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論文1500字優秀範文 篇二

祖國七十年,櫛風沐雨;祖國七十年,迎難不懼;祖國七十年,時代強音!

——題記

位卑未敢忘憂國

她跋涉千里而來,走過七十年泥濘迎來康莊大道;她翻山越嶺而來,越過蜀道之難走上陳倉茶馬;她歷盡艱險而來,數十年如一日的頑強迎來今天。她是我們的祖**親,是什麼讓她挺直脊樑?是以無數先驅奮鬥,無限熱血揮灑,無數生命鑄就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千百年來,無數先賢把“愛國”作爲自己的人生準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範公的無私博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胸懷擔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先生的豪氣與堅定。這些豪詞壯志猶如天上的星海,在歷史長河中璀璨着,也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使我們把“位卑未敢忘憂國”鐫刻入心。

黃大年,一位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爲國家奉獻的人,用一生勤勤懇懇科研工作,完美詮釋了熱愛祖國的定義。“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這句他寫在畢業贈言冊上的話,也成爲了他一生光彩華章的寫照。1977年,他獲得英國博士學位,成爲了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可是身在他鄉,空有報國之志,怎能振興中華呢?於是在2009年,他排除萬難,毅然回國,從此便紮根故土,填補了我國航天物理領域的多項空白。

“如果我不在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這是黃大年有一次在飛機上突發急病時給乘務工作者說的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意義重大的研究成果。這無不激發起我們血液中洶涌的欽佩與自豪。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祖國的棟樑。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改革是硬情理

中國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爲核心時代精神。“禮儀法度者,因時而變者也。”早在歷史長河的伊始,莊周就早已寫下了這句至理名言。

不改革,生且艱難;促改革,當務之發展。

回首新中國七十年風雨,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思想的變革,自己腳下的土地應誓死保衛,哪能留給侵略者可乘之機?中美建交,是中國人民外交策略的改革。“弱國無外交。”中國外交事業從此迎來曙光。扶貧攻堅,是中國人民走向新徵程的改革。全面小康從不淺薄片面,改革的春風吹往祖國大地每個角落。

像達州渠縣這樣曾經平凡、甚至窮困的山村是否還有很多呢?可我相信,像張渠偉這樣紮根一線踏踏實實扶貧工作者,也不在少數。作爲一位平凡的扶貧工作局局長,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他帶爲渠縣14多萬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身爲基層工作者,他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爲偉大祖國的改革事業貢獻了磅礴力量。

貧必須精準,不落一人一戶。響應改革創新,共創時代精神!

藝亦須日新

新時代,新徵程,也需新力量。因爲創新,中國人民日新月異的腳步從未停歇;因爲創新,中國科技領域的成果不斷令世人矚目;因爲創新,中國人民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熠熠生輝!

徐悲鴻說:“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近年來,創新的春雨浸潤着千家萬戶。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國家政策科技,無不時刻體現着大國創新的力量。

早春三月好時節,不如隨我帶您領略。

我們徜徉在鄉間,感受新農村的新生氣象,一排排齊整劃一的小樓房,田野裏轟隆隆的機器有序運作;我們騎着共享單車,去城市寬闊的馬路轉轉,移動支付的便捷人人受益;我們乘坐中國新高鐵科技,去西部領略高速發展,全面小康深入實踐。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新中國偉大的時代精神!中國科技創新的腳步也從未停歇。“墨子號”量子通訊圓滿實現目標,量子保密通信技術位居世界前列;首艘貨運“天舟一號”完成多項運用,爲中國貨運開拓新方向;“造島神器”“天鯤”號入水,中國沿海發展踏上新徵程!

創新,民族之基;創新,時代之魂!

七十載跋涉遷徙,她驕陽不懼;七十載風雨長河,她昂首挺立;七十載艱難險阻,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巍巍長河,鏗鏘奇異,奏強國之音,鑄強國之魂!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論文1800字優秀 篇三

我出生1963年12月1日,在飢寒中長大。曾有過無數夢想,想當一名爲國效力的軍人,想當一名爲民解除飢餓的科學家……但最執着的是走出深山面見大海。

一個初春的早晨,我跟爺爺來到辰河邊。太陽露出了彤紅的臉,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輝, 眼前變得水花花的。擡頭遠眺, 堤上的柳枝婆娑飛舞,滔滔辰河向遠方奔去……我觸景生情地問爺爺:“這條河流向哪?”

“等你長大讀了書就會知道。這條河從遙遠的貴州大山裏流來,流入了很遠很遠的洞庭湖。”爺爺提起“洞庭湖”,我不知在哪,離村裏多遠,只是默默地想:遠方的湖是什麼樣兒?

上學了。放學回家,我們那幾個“調皮鬼”總在柳堤上撿幾片葉子,小心地放在河面上,讓它帶着一顆童心進入洞庭湖。有一天,我、春明和龍芳幾個放下書包在河邊追捕一隻上岸的龜,龜被擒後,我拿着龜問春明:“你知道這龜是從哪兒來的嗎?”

“是從大海里爬來的。”

“不對!是從洞庭湖爬來的。”我晃着頭極力爭辯。

“哈!你真傻,洞庭湖的龜都是從大海里爬來的。”

龍芳搶着說:“我嬸見過大海,聽她說大海有很多龜,要是咬了人的手指,響雷時龜才肯鬆口呢!”

龍芳的嬸,聽爺爺說是讀書飛出大山的,村裏人都說她好樣的,是咱山裏的驕傲。

“總有一天我要比他們知道得多。”我不服輸,暗暗地下定決心。我要像龍芳嬸那樣跳出山溝去念大學,去看那神祕莫測的洞庭湖,去看那水天相連的大海。正當我心馳神往時,“白卷”風颳了起來,兒時的美夢被浸漬在淚水裏。記得一位年輕老師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指着我的政治試卷凶神惡煞地問:“讀書爲了什麼?”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驚嚇了,久久不敢作答,在他反覆追問下,我顫着聲回答:“見——見——大——”。“海”字未曾說出,就捱了老師兩個重重的耳光,八歲的我昏了過去, 記不清當時是怎麼離開辦公室的,只模模糊糊地記得那老師聲嘶力竭地對我吼道:“資產階級的黑爪牙,滾出去!”一陣狂風旋來,我不知不覺竟被戴上了“只專不紅”的大帽,站在與我年齡極不相稱的“大批判臺”上,哭哭泣泣地接受衆人的揪鬥。

度日如年的三年過去了,太陽從大山的背後爬出來了,山裏的後生尖嚷着:“大學聯考制度恢復了,我們準備準備,考大學去!”其實我的心早已冰涼,對一切事物都沒有了興趣。可是開考的第一年,昔日成績遠遠不及我的龍芳考上了,村人說龍芳家墳山屋場好,代代出讀書人。我不相信這迷信話,卻不敢爭辯,真悔恨自己沒有去考。

理智驅走痛苦後,我也藏在家裏“準備準備”。可生活殘忍得像一條毒蛇死死地咬着我。翌年大學聯考又增考英語了,沒學過英語的我躁得大哭。無聊之際,我啓開小幀裝本,那夢一樣的初心,夢一樣的年華,匯聚在我的視網膜上, “大海”的呼喚震顫着我的靈魂。我輾轉難眠,捫心自問:我怎能被困難嚇倒?

送走可怕的寒冬,貧瘠的土地上春意盎然。兒時河畔擒來的那隻龜在我家的池塘裏不分年代地繁衍着,山溝裏的人都在責任田地裏大做文章,經濟上的拮据不久便離開了大山。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後,一座座鐵塔在山村聳立,一條條烏黑的水泥路通向山裏,一棟棟磚房拔地而起,樓內樓外農民也講究裝修了,傢俱全面更新換代,平板彩電掛上了牆,男女老少都用上了手機,山村的姑娘穿戴也時髦了,可與城裏人媲美。

就在那個春天,我參加了“英語速補”學習,也就在那個金秋,我收到了武漢那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我發瘋似地跑到辰河邊,對着辰河情不自禁:“我終於也像龍芳嬸去見大海了。”

帶着追夢離開山村時,村民敲鑼打鼓,放着鞭炮,場面比前兩年龍芳出山時熱鬧得多。

四年彈指一揮,我不僅獲得了大學畢業文憑, 還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了“ 科學養龜” 論文三篇和文學作品多篇, 其中一篇論文獲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 散文《母親》獲全國大學生徵文競賽一等獎。小車載着我去見了洞庭湖, 最終也見了大海。當我雙腳站在潔淨的沙灘時,心幾乎要跳出來, 我被大海的粗獷、蔚藍和神妙深深地吸引和感染。那腥鹹的海風, 勁健的海鷗,寬闊的沙灘, 出現在我眼前。特別是海面那盛大的日出, 葳葳蕤蕤,蓬蓬勃勃,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走出學校,我成了一名鄉幹部。我勤政務實,不重金盃銀盃,只重老百姓的口碑,深受羣衆好評。我從一般幹部升到副書記、鄉長,再到鄉黨委書記、局黨組書記。51歲時,我享受了副處級幹部待遇。

回首走過的路,讓我深深感到:我與祖國同成長,祖國是我成就夢想的堅實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