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科技小論文【新版多篇】

國中科技小論文【新版多篇】

國中科技小論文 篇一

【關鍵詞】科學;物理;銜接;九年一貫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9-0269-02

1九年一貫制學校科學、物理教材銜接的意義

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生將在九年內不間斷的接受義務階段教育,如果能在此期間對國小科學和國中物理學科教學進行銜接整合,必然有利於學生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思維的優化。

1.1實踐方面,一是能讓學生更好的適應國中教學方式和內容;二是爲國中教學打下堅實基礎;三是爲其他學科的教學銜接提供參考。

1.2理論方面,它能夠豐富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內容。對國中和國小的素質教育進行通盤考慮,研究中國小教育銜接問題具有重大的價值。

2探索九年一貫制學校進行科學、物理銜接的方法

2.1學科性質的比較。 從課程性質看,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有利於國小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可見,國小科學重在學生的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國中物理注重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2.2課程理念的比較。 從課程理念看,國小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應注意學科滲透。;應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

2.3課程目標的比較。 從課程目標看,國小科學課程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國中物理,其主要目標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通過基本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初步瞭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使學生能逐步客觀地認識世界、理解世界;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通過科學想象與科學推理方法的結合,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於質疑,勇於創新;通過展示物理學發展的大體歷程,讓學生學習一些科學方法和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關心科技發展的動態,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2.4內容標準的比較。 國小科學課程中的很多內容如力、機械、聲、光、熱、電、磁等,它們是國中物理的基礎,將關係到學生升入國中後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和學習物理的心理感受。但不是教學內容的簡單重複,在知識的深度上是遞進的關係,國中物理一節課的容量明顯增加。可見很多物理知識是以國小科學爲基礎的,國小科學的紮實基礎有助於國中物理的學習。教學過程中難易程度把握不當,不僅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

2.5學情分析。 在國小階段,學生最初對學習的外部活動形式更感興趣,國小低年級學生更注重遊戲因素,通過娛樂形式達到學習目標。在科學課中,要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活動,在體驗中學習。過度到中、高年級後,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分化到逐漸對不同學科內容的初步分化,逐漸過度到對學習的內容、對獨立思考的作業更感興趣。國中階段是中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他們面臨着生理與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之緊張的學習,開始出現叛逆情緒,學習動機開始發生變化,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在學生的學習中,若出現困難就容易產生挫敗感,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其自信心。所以國中物理要思考如何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各個方面的能力。

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教師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使學生的學達到最大化。深入的研究國小科學與國中物理每一個知識點的銜接,這種銜接不是盲目的加深難度,盲目的加深難度會造成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注重基礎,使學生能順利踏上新臺階。

中學生科技小論文 篇二

說起科技小論文,我便回想起以前做過的許多小實驗和許多奇特的想象,突然會出現在我的大腦裏。如做過的液體實驗——蘆薈釀藥的實驗;熱脹冷縮的實驗……。在未來的世界裏,我們能否長出一雙能飛的翅膀;能否讓魚在天空中遨遊;能否發明一個不讓我們的手腳起硬繭的機器呢,總之,奇思妙想和我做過的補給都在我的頭腦中再次出現,特別是水的實驗使我記憶猶新。

回到家,我先拿起一個透明的玻璃杯,然後在杯中倒入一些開水,我輕輕的擰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的倒到水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這麼順利,那麼下幾步不就跟順利了!接着我打開青油將瓶子斜着讓油一點點的倒在杯中,便用筷子把它們攪拌起來,水和油就漸漸的融合在一起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就又會分開,變成了兩層:第一層是青油,第二層是開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到一些醬油,看看會發生什麼?我又在杯子裏到了一些醬油,攪拌了一下,醬油和開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青油仍然在第一層。我想:蜂蜜?如果我到一些蜂蜜又會怎樣呢?然後,我取出一些蜂蜜和這些液體混合在一起攪拌,雖然開始和在一起了,但是多了一會兒還是變成了三層:第一層仍然是青油,第二層是醬油和開說,第三層是蜂蜜。

我不禁思忖: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想叫人琢磨不透,爲弄明白這樣的道理,我便拿到爸爸跟前好奇的問到:“爸爸,你瞧,我不管怎樣攪拌這些液體,始終保持三層現象呢?”爸爸仔細瞧了瞧這些液體,然後充滿着神祕感對我說:“乖女兒,你好好想一想這些液體的重量有什麼不同呢?”

我把這杯液體拿到面前仔細看了看又想了想:重量?液體與重量有什麼關係呢?我帶着疑問又跑到爸爸跟前問到:“難道這些液體也有輕重之分嗎?”爸爸肯定地回答到:“當然喲!”爸爸的一聲肯定地回答,突然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團:哦!原來是這樣的,液體最輕的總會在最上層,稍重的在中間一層,最重的液體在最下層。

啊!這杯神奇的水,讓我們懂得了油水不相溶的道理,同時讓我們懂得了通過實驗會讓我們增長更多的知識和才華。

中學生科技小論文 篇三

上學時,同學們的書包有大有小,小的輕而易舉能放進書桌裏去,而大的呢?可怎樣也放不進去,我想:要是能讓書桌活動起來,那該多好啊!

一天晚上,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書桌兩邊掏空,然後把書面兩邊的木板削成“I”形,這樣的話,書桌就能夠活動了。

於是,我從樓下找來一些小木板,從小賣部裏買回一把小刀,在家裏找些以前裝修房子時剩下的釘子,開始計劃起來,先做上部分,之後做中間部分,然後完成下部分,最終整理。經過一番思索後,就開始動手了。

做上部分是時,我先切下一塊長方形木塊,然後在它的兩側粘上兩個條形木板,再剪下一塊小的長方形木板,粘在條形木板的下頭,做成“I”形。

做中部分是,我又切下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再在兩側各粘一塊類似直角形的木板,然後再把上部分放進去,就在這時,遇到難題了:怎樣才能把上部分放進去呢?我想啊想,想了好久纔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直角形木板上端的一小塊木板去掉,那不就成了正規的條形了嗎?這樣就能放進去了。最終,在把切下來的那一塊小木板用定子釘上去,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在做下部分的時,就把四根條形的木板粘在下頭做成四條“腿”。這樣,活動課桌就大功告成了。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給人帶來不便的東西,而它們需要我們去改善,如果認真去觀察、思考,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找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