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精品多篇)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精品多篇)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一

[摘要]

隨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高職的教學改革已經成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最緊迫的問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作爲高職國際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如何突出高職特色,進行教學改革一直是一個難點。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目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

高職教育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

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目前高職類《國際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計劃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論教學。縱觀高職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大綱和教材,大多數雖然在局部內容上對普高的計劃和教材有所揚棄,更注重實踐性,但體系上仍然是普高計劃和教材的翻版,在實際教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太理論化或不實用的問題。

2.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往往以理論爲中心,教學方法單一,案例教學,互動教學應用不足。學生只能憑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掌握得不靈活,不牢固,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

3.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實習實訓基地和實習的平臺。傳統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沒有很好地突出知識的實用性。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過程的機會,造成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差,很難全面系統規範的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導致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用於實際業務中,缺乏外貿業務實際操作技能。

4.嚴重缺乏雙師型教師,師資隊伍滿足不了高等職業教育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練的業務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教師都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高職院校做老師,根本沒有外貿實戰經驗,講起課來只能是紙上談兵,使教學效果明顯下降。

5.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脫節。職業資格證書是以職業資格爲導向的社會考覈,即是檢驗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具有實用型人才類型非常重要的標準。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許多老師並沒有把教學與考證結合起來。很多學校也沒有制定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的相關制度,導致學生只學課本,與職業技能相脫鉤。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1.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選用合適的教材。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應地設置教學目標。使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能緊跟時代的變化。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更注重實用性。在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那些在內容上接近工作實際,案例豐富,更多、更詳盡地附錄了外貿單據樣本的教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觸到實際業務,理解相關的知識。

2.改進教學手段,加強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素質。首先,在教學中應廣泛運用現代化的設備和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可以向學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時間內輸送給學生大量的直觀信息,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佔有極爲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又可以幫助學生對於一些重要知識點的理解,能使理論與實際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在案例的選取上要做到真實型、典型性和適應性的統一。

3.加強實習和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習可分爲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校內實習主要通過建立模擬實驗室完成。在模擬實驗室以交易的基本過程爲主線,針對業務函電的草擬,商品價格覈算,交易條件磋商、買賣合同簽訂、信用證審覈與修改、出口貨物訂艙、報驗、通關、投保,以及貿易單據製作及審覈等主要的業務板塊,通過生動的案例、詳盡的操作指南、案例評析和具體的圖表實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練習,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在連貫的案例分析中瞭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校外實習可以讓學生真正體驗實際的外貿業務操作過程和技巧,使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就能親身去體驗社會,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大力加強與企業的直接聯繫,實行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通過“訂單式”培養,讓企業參與學校招生、學生實習、學生就業的全過程,使學生在入學時就從根本上解決自己就業的後顧之憂,真正讓企業來評判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4.狠抓教師培訓,讓教師到實踐中鍛鍊。強化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培訓,使之儘快的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爲了適應新形勢下對雙師型教師的需要,必須安排專職專業課教師到生產第一線進行進行專業實踐訓練。引導青年教師在重視理論與實踐進修的同時,創造必要的條件使理論與實踐進修的成果及時轉化爲實際應用、將科研成果轉化爲現實的生產力。

5.推行“雙證”教育制度和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所謂“雙證”教育制度,即高職生通過二年或三年的學習,一方面獲得大學專科畢業證書,另一方面,高職生利用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積極參加學校或社會組織的相關職業培訓,通過國家組織的相關考試,獲得相關的職業技術資格證書。如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考取外銷員、報關員和單證員等職業資格證書,以大大提高其就業力。作爲國際商務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語聽說讀寫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僅要與外國客戶進行流利的磋商,同時也要繕制相關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單據,因此,《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應使用雙語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講授該門課程涉及到的國際慣例,應該用中英文相結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與現實聯繫得更加緊密。同時要加強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單據的繕制能力,使學生的業務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莉。工商管理專業《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

[2]羅興武.試論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整合[J].職教論壇,2005,(5)

[3]戴士弘著,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清華大學出版。2007

本文關鍵詞:高職教育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二

【摘要】

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儘管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教學內容不斷豐富,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重點突出專業實踐的培養,探討教學改革的內容。

【關鍵詞】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教學仿真模擬教學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它培養的是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作爲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論。也要注重實踐;既要注重知識,更要注重素質和能力。從目前調查情況來看我國普通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爲60%而一般外貿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到70-90%甚至有的達到100%。這表明外貿企業更希望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培養能與外貿崗位相對接也就是說它們更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隨着我國外貿經營權的全面放開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爲重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知識涉及面較廣。通過本課程的講授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理論和慣例弄清實務操作機理,領會相關知識、理論和技法掌握《公約)}、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國際公約和慣例,理解分析和處理國際貿易業務中出現的現實問題;並且通過仿真模擬操作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國際貿易業務的具體流程和操作。成爲社會需要的外經貿人才。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實踐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上不斷創新,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模式。但從總體來看。這些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是很多高校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原因主要有:

2.1.1過度依賴教材,致使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現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參考教材雖然很多但從總體來看。各地所編寫的教材爲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過於偏重理論知識點的介紹即使有側重於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紙上談兵。另外世界形勢變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貿易政策的出臺和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其作爲教學內容被納入教材則耗時更久這就使得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很難通過教材完全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安排講授那麼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課程結構就很難適應發展的需要,與實踐脫節也就在所難免。

2.1.2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高校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師是畢業後留校或直接從其它學校畢業後分配過來的理論知識雖然掌握的很好,但卻缺乏直接接觸和從事外貿工作的經歷。這就使得他們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對於實踐的內容顯得力不從心很難不使自己的課程講授偏向理論而忽略實踐。特別是國際貿易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單證,講授教師都從來沒有見過或操作過就更不可能將其如何填寫、製作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向學生傳授明白。這種從書本到書本的傳授方式,是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

2.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仍然遵循老師傳授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記筆記、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單調乏味,很難使學生髮揮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即使現在很多高校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也僅僅是將原先固定的黑板換成能變動的黑板而已,其作用並未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由於國際貿易實務對操作性要求較高很多單證實務的內容僅靠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而沒有學生的實際上機模擬操作和真正接觸有關的操作場景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因而現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一些國際貿易實務中的複雜條款和專業知識,而不能融會貫通其外貿的實際能力並沒有通過在校學習而獲得提高。

2.3考覈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傳統的考覈模式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內容命題在期末印製試卷,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學生做試題,老師閱卷給出分數。這種考覈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並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能力。尤其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操作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種單一的考覈方式只是說明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能力,而無法反映出學生運用這些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過這種考覈方式是無法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嚮應用型人才發展的。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3.1合理安排課程和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方面脫節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教材過度依賴以及教師實踐經驗的匾乏。因而要保證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就需要從這兩個方面着手進行改革。

3.1.1擺脫對教材的依賴,合理安排課程結構

爲了突出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情況下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比例。爲此可以將課程結構做出如下劃分:

(1)講授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各項條款和相關內容。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貿合同中的基本知識點,可以讓學生統一參考相應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教師在講授本課程過程中爲了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並在課堂上相應增加學生自己分析和討論的時間。同時爲了讓學生對所學案例有更深的認識可以將講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練習編輯一個案例集統一發給學生,以便於學生課後能繼續分析和學習。

(2)講授國際法規和慣例。由於國際貿易業務中會涉及很多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而這些法規和慣例又是指導學生從事貿易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這一部分要加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授課教師可以在講授前先行印發一些常用的國際法規和慣例,然後結合案例對這些法規和慣例中的條款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以及理解。

(3)講授國際貿易單證實務。這一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除了對相應單證填寫進行講解之外更應該安排至少2/3的時間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仿真模擬操作包括進行場景模擬和實訓室上機操作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鼓勵學生在生產和實際工作現場接受訓練和教育。

3.1.2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

爲了解決國際貿易實務講授教師在實踐經驗方面的欠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組織教師外出進修。通過進修教師可以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方面的改革內容特別是就如何增加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實踐教學進行經驗共享,並能在交流中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2)選派教師到企業實習。教師缺乏外貿實踐工作經驗是造成講授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最主要原因。對於這一方面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由學校以多種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並跟企業協商派本校教師到企業內部相應崗位從事工作。讓他們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有機會運用到實踐中去並從中學習和獲取實踐經驗。

(3)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室儘管只是一種模擬操作但由於它是最爲靠近現實外貿操作的場景學習模式所以教師積極參與其建設過程以及組織學生進行仿真模擬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另外儘管實訓基地主要是爲學生實踐操作而設立,若教師能與企業中的專業人員一起配合順利完成指導學生實習的工作那麼其過程中反饋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於其實踐經驗積累的。

3.2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3.2.1結合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知識點加大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不過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爲了讓學生把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在其中爲學生設立任務,讓學生帶着任務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以便於其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學纔能有計劃進行。

(2)案例要客觀真實。要讓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學生看來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不要過多加入編者的評論和分析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探討。由案例的真實性決定案例教學的真實性更能引起學生興趣。

(3)案例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性。這就需要案例較之一般的舉例內涵要豐富,其分析、解決過程也較之一般的舉例要複雜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基本理論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問題的能力。

(4)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教學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鍛鍊能力的一種手段學生屬於主要地位,教師屬於輔助地位。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啓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5)注意過程的動態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着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所以整個過程需要老師掌控好不能過於呆滯也不能失去秩序。

(6)進行概括總結。在講授中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後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3.2.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網絡學習的平臺

爲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改變原先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這種改變主要包括:

(1)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儘量增加課程信息量運用多種軟件和工具使多媒體教學中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特別是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實務性強的課程在應用多媒體授課時要結合每節課的主要內容,播放一些真實的貿易流程,以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內容。

(2)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網絡學習的平臺

爲了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的教學研究。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際貿易實務學習的網絡平臺。在此平臺上應發佈教案、多媒體課件、練習題、最新信息、國際貿易網站的一些鏈接並將其與實訓室中的模擬操作軟件系統鏈接以便學生課後能自主模擬操作;同時開設在線答疑,以便隨時與學生就疑惑的問題進行交流。

3.2.3完善實訓室建設,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

通過建立和完善實訓室可以較爲有效地改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不過,要注意在實訓室建成後一定要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爲學生提供一個全程參與的親歷式的場景學習模式。在這些場景裏學生是以具體的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人員置身於國際貿易業務的場景仿真模擬中,在已掌握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基礎上對每一步操作形成一個全新的感性認識從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操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爲了配合仿真模擬化教學的實行,還應該引入相應的教學軟件通過教學軟件系統平臺模擬一個開放的競爭的仿真國際貿易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存在多家進出口公司,每家進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詢各類貿易信息。每位學生將作爲一家貿易公司的業務員通過網絡環境獨立地從事國際貨物買賣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嫺熟高效地進行正常的業務操作、贏得利潤而且也必須通過反覆實踐來學習處理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3.2.4加強校企聯合建立實訓基地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爲了拓寬學生視野更好地培養其動手能力應該積極發展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習基地。在校外實習基地建成後課程教師應與企業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一起編寫實習計劃和方案。根據與企業的協議,定期安排一些學生進入企業參觀和實習並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如企業中的外貿人員以及海關、銀行、商檢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講課。這種方式一是可以讓學生能對外貿業務以及專業部門的流程和職能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二是可以從一些有經驗的外貿業務員手中學到一些實際操作程序以便於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要。

3.3多樣化考覈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覈體系

改變原先單一的考覈方式,採取多樣化的考評方式和指標。重點突出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覈保證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授課效果進行檢驗的客觀公正性。具體做法有:

3.3.1合理編寫考覈大綱,增加實踐內容命題

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情況編寫考覈大綱。在考覈大綱中要詳細說明本課程的命題方式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在命題時,除了考覈基礎知識外應更加註重對專業技能的考覈特別是在細化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一些能將所學專業知識融合到實踐中的應用型命題。同時,爲了體現本課程的時效性。考覈大綱和試題庫應經常調整和更新。

3.3.2改革考試方法,採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評方式

爲了突出本課程的實踐性應改變原先傳統的期末閉卷考評方式採取多樣化的考覈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包括像閉卷或開卷考核、場景模擬考覈、上機模擬操作考覈、專題調研和校外實習等。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三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的模式,也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校企合作對於高職院校和外貿企業來說是一個雙贏模式,能夠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和應用的平臺,熟悉企業流程,爲學生就業提供更好的選擇和捷徑;也是外貿企業一次很好的企業文化、企業品牌宣傳,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也能以此選擇更好的優質人才,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安排更多的企業員工到合作院校進行培訓,能夠減少崗前培訓投入和崗後繼續教育成本,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

高職國際貿易專業開展校企合作,首先需要聯繫更多的外資企業和貿易企業,跟他們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調關係,建立長期合作的互利關係,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和企業開展深入的合作。從宏觀上來講,政府應該出臺更多的政策,引導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展開合作,爲他們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確保校企合作制度化。比如,對校企合作制定一定的評價標準,以減免各種管理費用和各種賦稅的方式來提高企業的合作積極性,爲高等院校提供更多的合作專項經費,讓企業更好地承擔培養貿易人才的責任,也能讓企業在合作中得到更多的利益,符合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讓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能夠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實習環境,建立一個較爲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和平臺,讓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和企業實習教學有機結合,不斷地提高高等院校國際貿易的辦學實力。高職院校是落實校企合作、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主體,必須充分地重視校企合作,到更多的外貿企業參觀和調研,與更多的企業展開溝通交流,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根據對外貿易企業的人才需求調整人才的培養模式和結構,把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的發展需求相結合。這樣,能夠讓企業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的平臺,實現高職人才培養與企業工作的無縫對接,又能夠滿足學生的就業發展需求,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緊缺人才。

二、構建訂單式培養模式,增強人才培養針對性

構建校企合作的高職國際貿易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既能夠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又能夠立足學校辦學實際,增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需求,高職院校能夠根據企業需求,圍繞企業用工環境,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方略和人才培養方式,與企業密切合作,確定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作爲企業從學校招生開始,就與學校保持密切的聯繫,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外貿行業特點,選擇英語成績比較高的學生組建班級,學校負責對日常理論教育和基本實訓教學,按照企業要求開設特色課程。而企業提出自己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自己企業的人才考覈標準,定期對合作學校進行檢查和考覈,觀察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企業及時地瞭解學生的發展變化,對學生及時合理引導,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確保企業招收適合企業發展的對口人才,也讓學生能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斷提高就業率。

三、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構建更多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外實習基地,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更好地瞭解市場、走向社會的最爲重要的途徑,在校外實習基地更好的熟悉工作環境,在具體工作崗位上提升自己的綜合技能,不斷培養他們的崗位意識和敬業精神,在真實的環境中熟悉相關的操作流程,不斷增強他們的業務能力,培養實踐應用性人才。當前,很多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實訓教學內容都安排在校內實訓室,要想真正地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緊俏人才,真正落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建立更多的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和企業合作共同創建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在企業邊學習邊工作,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充分利用校內校外不同的教學資源,把課堂教學與工作鍛鍊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校獲得更多的知識,在企業實習基地獲得更多的實習技能,將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體驗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國際貿易的背景、操作流程,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頂崗實習讓學生更好地熟悉外貿單位的工作環境,瞭解操作企業設備設施,把教學的課堂設在工作現場,真正讓學生感知外貿工作的流程,培養外貿工作所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和團隊精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

四、企業參與學科建設,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校企合作辦學,需要組織企業參與學科建設,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開始教學課程,安排教學課時,組織實施實習和實訓教學。同時,還要構建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教師既要能夠給學生理論教學,更應該對學生的實踐實習指導。首先邀請企業參與課程教學改革,根據社會職業的變化情況和人力資源的需求特點開設專業課程,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由企業委派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參與教材開發,制定教學大綱,選取更多的教學案例。同時,派遣更多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教師到相關企業去掛職鍛鍊,讓他們更好地熟悉外貿企業的工作流程,不斷地增強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引進更多的外貿企業的管理人員到學校做兼職教授,擴充教師隊伍,不斷優化教師結構,真正組建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總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施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讓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需求有機結合,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和實踐展示平臺,更好的優化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結構,能夠讓學生真正走向市場,確保專業人才不僅具備文化知識,更具備企業崗位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四

一、課程改革實踐

根據對相關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分析,《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進出口業務實際操作能力。爲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學團隊對課程所需培養的能力與知識點進行分析歸納,確定了課程的技能目標。具體包括:具有國際貿易出口與進口的一般認識能力,具有交易磋商及合同簽訂能力,具有價格覈算、運費、保險費及佣金的計算能力,以及具有根據合同繕制發票、箱單、匯票等相關單證實際操作能力等。爲實現上述目標,本課程按照“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學做合一”的全新模式開展了項目化綜合改革。在教學內容上,根據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流程重新組織,構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務爲內容、以崗位職業能力爲切入點的教學整體設計方案框架。在教學方法上,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研討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進行教學設計。課程教學分爲理論與實驗兩個環節,理論教學部分包括出口貿易項目、進口貿易項目及其他貿易方式項目三個項目,分別培養學生出口交易、進口交易及運用其他貿易方式的能力;實驗教學部分包括以FOB貿易術語、L/C支付方式成交的進出口項目,以CIF貿易術語、L/C支付方式成交的進出口項目,以CFR貿易術語、D/P(或D/A)支付方式成交的進出口項目,以CIF貿易術語、T/T支付方式成交的進出口項目四個實驗項目,培養學生在常用貿易術語及各種支付方式條件下的交易磋商、簽約及履約能力。

二、課程改革評價

對照職教課程評價新標準,選取課程中的一個單元“交易磋商與合同簽訂”(兩學時)作具體分析:第一,突出課程的能力目標。《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性很強,着重培養學生的進出口業務實際操作能力。針對本單元的學習,學生應掌握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掌握髮盤和接受的相關規定,具備出口交易磋商的初步能力、出口業務合同文本或確認書的設計能力。第二,以項目、任務爲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圍繞上述能力目標進行設計,引入南京洽洽進出口公司勞動布褲出口項目實例,設定進出口交易雙方及業務要求,明確本單元需要完成兩個工作任務,任務1是出口業務的交易磋商,任務2是出口業務合同的簽訂。第三,以學生爲課程教學的主體。爲了完成單元工作任務,學生需要就交易磋商的形式、一般程序及書面合同格式等作一定的知識準備。在此基礎上,由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進行項目交易磋商,書寫函電,繕製出口業務合同,完成單元工作任務。最後,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對學生的磋商函電及合同加以適當評價,肯定成績並提出努力方向。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利用項目提供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自進行交易磋商及函電書寫,完成工作任務,改變了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將原本難以理解的交易磋商過程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課程改革的思考

根據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的要求,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仍需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改進。首先,課程設計的單元劃分需要修改。原有的教學單元基本按照合同條款來劃分,有些單元時間太長,如商品的價格、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貨款的支付等。現在要求每個教學單元不超過4學時,按時間而不是按內容劃分單元。其次,在知識準備階段,還停留在“先學後做、先學後練”的模式,這樣做效率比較低。對於能力訓練而言,更有效的模式是示範——模仿,讓學生先做後學,在完成任務後,再歸納總結系統知識。經管類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要完全這麼做恐怕有些困難。《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每個單元所涉及的知識點都很多,學生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可能無從下手。今後,我們可以作一些有益的嘗試,比如,加強學生課前的預習,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引入新的模式,相互配合應用。最後,能力需要反覆訓練,這一點很重要。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有一個主要的大項目貫穿始終,課後還應有模仿項目繼續展開技能訓練。可以以學習小組爲單位,任選一家熟悉的外貿企業,設定業務條件,完成類似工作任務。以往,教師也會對學生提出要求,但沒有對完成任務的情況詳細考覈,未來可以考慮以作業形式發佈到課程網站,作爲考覈的內容之一。課程改革無須遵循統一模式,評價課程的最終標準是教學效果好,只要學生真正參與,願意學習,學過後能力有顯著提高,課程教學改革就是可行的。作爲教師要勇於接受新觀念,積極學習新方法,開拓思路,實踐出真知。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五

一、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和加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

1.教學改革效果機制。教學效果評價採取課堂學習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在考覈中還應加上外貿實驗、單證模擬訓練、等方面的考覈成績。通過合理的學習成績考覈系統,使學生不但注重學習的結果,而且注意學習的過程,使學得的知識紮紮實實,實踐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2.校企互動,請專家走進課堂。學校應根據所設專業的特點,採用各種方式邀請有工作經驗的外貿企業領導或管理人員來校作報告或講課,向學生介紹企業發展的狀況,介紹外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的經驗,,解答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等,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更好地瞭解社會,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

3.改革教材內容、創新教材。長期以來,國際貿易專業教材老舊,不能跟上時代和行業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職業能力的養成。鑑於這種情況,就要求國貿專業教學的一線教師爲主體,以行業爲導向,以實際操作爲核心開發校本教材。教材的內容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另外,校本教材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內容。作爲一名從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的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改革,大膽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爭取爲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適應對外貿易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加強實驗室建設,加強模擬實習環境

1.建立國際貿易電子實驗室。如在“匯票的使用”學習中,可組織學生模擬外貿票據使用的場景,學生分別飾演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等角色,模擬匯票的出票、提示、承兌、背書、付款或拒付、追索的具體票據行爲,這樣使學生在表演才能的同時,對匯票的使用流轉過程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時在學生模擬操作過程中,教師同時做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練”,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實踐教學活動,可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團結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以後的外貿實習和工作就業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

2.充分利用高質量的教學軟件。在現實中,學生不可能天天與外貿公司打交道,學生在實習中也不可能對外貿業務的每個環節都能實踐。因此,利用電腦局域網,購買教學軟件,在校內進行實踐訓練不失爲一種好方法。

三、加強與外貿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應積極與外貿公司、海關、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加強溝通與聯繫,建設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爲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六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對象的分析

對教學對象的分析,即學情分析,是教師重建學生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保障。“國際貿易實務”作爲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通常開設在專業學習的初期,在此階段的學生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學習熱情,但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二是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職業理想;三是學生思想複雜,自主意識強;四是在專業的選擇上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習內容、培養目標、就業方向不熟悉,專業的認同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專業的學習熱情;五是對國際貿易實際業務知識零認識。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外貿環境的變化,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校進行教學反思,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筆者就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存在的問題做了幾點思考。

(一)重理論,輕實踐在教材上,許多教材設計的實踐教學內容少,理論知識比重大,實務知識比重小。理論知識點往往相對獨立、分散,不利於學生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在實訓上,部分學校重視不夠,缺乏專業的實訓系統,或者在實訓計算機的配備上不能滿足人手一臺。由於國際貿易專業的特殊性,企業通常無法批量的接收頂崗實習的學生,學校通常不能合理安排學生的頂崗實習,學生缺乏到企業具體崗位實訓鍛鍊的機會。

(二)教學內容安排與企業需求脫節麥可思《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統計,2012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僅爲33%,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遠遠落後於其他專業。而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動手能力差、專業知識不深”。這對於每一位國際貿易專業的老師來說都是難辭其咎的。隨着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所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及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教學改革內容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就無法與市場接軌,造成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錯位、脫節的現象,嚴重影響着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國際貿易實務”作爲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基礎課,是其他專業課程的知識建構課程,必須以學生爲本,適應企業的需求,合理安排設計教學內容。

(三)教學改革手段單一在教學方法上,許多教師進行了有效的改進和探索,但仍有部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輕視了教學改革手段和教學思路的創新,教學改革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論講授上。隨着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大衆傳播媒介逐漸現代化和多樣化,當代大學生受到的信息衝擊越來越多,思想越來越複雜,單一的教學改革方法已經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時間枯燥的理論學習,只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四)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而許多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的經驗,動手操作能力不強,實踐示範能力弱,實踐教研創新能力低,嚴重影響着教學質量。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在高校畢業後就直接進入教育行業的,學歷高,理論知識比較強,但是卻缺乏在外貿企業工作的經歷。課堂上只是按照課本理論知識去講解,沒有聯繫實際案例,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時顯得力不從心,讓學生覺得課程枯燥乏味,影響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五)課程考覈方式簡單區別於其他的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考覈方式具有多樣性,可以機試、口試、筆試等,但是未能形成合理的考覈體系,教師在考覈過程中過多的重視期末的考覈,學生對教師的平時考覈不重視。課程的考覈方式往往只關注教學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弱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督導,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三、改進“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幾點建議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極大地影響着課程的教學效果,課程的核心基礎地位決定了應該及時採取有效的改進措施,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爲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着課程的教學質量。校方應加大對教學團隊建設的投資,打造一支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足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團隊。針對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現象,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外出學習、科研等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提高教學水平。如定期的安排教師到外貿企業掛職實踐,避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將教師的實踐能力納入教師的考覈機制中,提高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主動性。引進企業的專家加入教師隊伍,完善師資結構,邀請企業的專家參與課程的綜合化改革,提升教學合力。

(二)進一步完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建設

1.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注重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和職業性,在充分分析相關職業崗位特點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使得課程的教學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以就業爲導向”的高職教育,重點不是基礎學術研究,而是一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的就業創業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纔是高職院校的生存之道。對於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而言,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注重實踐內容的設計以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改善目前的專業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錯位現象,就必須加強與企業間的聯繫。通過對外貿企業的調查,確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羣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這些工作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關鍵職業能力,以此作爲制定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此外,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動態,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及時的將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補充到教學過程中來,實現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

2.在教學手段上,應該以“學生髮展”爲中心,根據職業教育教學論中的新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筆者根據課程的性質和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研討互動教學法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爲中心,教師指導爲輔的教學法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並進行展示或自我評價,項目教學法中學生學習的重點在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往往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整個課程理論教學部分分爲三個項目,即外貿出口項目、外貿進口項目及履行其他貿易方式項目,每個外貿項目都以典型的國際貿易進出口工作實例導入課程,貫穿整個項目教學的全過程。例如:貨物出口貿易項目以真實的外貿企業實例“汽車零部件出口”導入,流程分爲三個模塊分別爲:出口交易磋商(詢盤、發盤、還盤)和簽訂出口合同、擬定出口合同相關各項條款以及完成出口合同的履行。每個模塊分爲幾個單元。

①確定每個項目單元的工作任務,比如,我們確定第一個模塊的第二單元(完成出口交易磋商)的工作任務是: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交易磋商事項,進行詢盤、發盤、還盤工作,並書寫交易磋商的需要用到的商務函電;第二個模塊第四個單元(貨物出口價格條款)的工作任務是: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價格覈算並書寫相關價格條款。

②外貿出口工作任務分析,在各單元工作任務的驅動下,老師與學生一起分析完成各項單元任務所需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比如要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交易磋商事項,進行詢盤、發盤、還盤工作,並書寫交易磋商的需要用到的商務函電”,學生必須掌握外貿出口交易磋商的形式、類型、方式以及完成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詢盤、發盤、還盤中的各種規定;要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價格覈算並書寫相關價格條款,學生必須瞭解各種國際貿易術語的含義和作用、貨物運輸、保險、代理的知識和有關貿易術語的適用的國際貿易慣例,理解《2000通則》、《2010通則》十三種貿易術語的含義,掌握CIE、FOB等六種主要貿易術語的運用,瞭解計價貨幣選擇及商品作價算法,掌握外貿代理佣金和折扣的運用和佣金與外貿成本的計算方法、出口商品成本覈算的方法、貨物投保方法、貨物風險轉移點的識別、信用證和託收結算等內容。

③知識準備,上課教師分析完成各單元出口工作任務所需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驅動下,完成外貿貨物出口理論教學內容。

④技能訓練,在上課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作爲教學的主體獨立完成各單元出口工作任務,比如汽車零部件出口交易磋商單元,要求學生分組扮演進出口商,完成出口詢盤、發盤、還盤等各項出口商品交易磋商,並在磋商過程中相互遞交商務函電;制定價格條款單元,要求學生完成汽車零部件出口項目的相關價格覈算,包括商品計稅價格、選擇貿易術語完成交易、投保價格、運輸價格等成本覈算,並書寫相關貨物價格條款。

⑤上課教師進行點評,根據每組學生完成項目工作任務的具體情況,教師對各項環節客觀地作出點評,並給學生指出今後學習努力的方向,同時進行各項知識點的鞏固。這樣能直接引導學生進入“項目情景”,給學生一個對於外貿出口工作感性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項目的積極性,使得整個外貿出口教學過程變成一個不斷成功地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

(2)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法就是教師爲學生創設仿真的國際貿易操作環境,學生通過模擬對應的職業角色,開展相應的職業行爲,進行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技能的訓練。情景模擬法的實施需要完善的實訓室和實訓設備做前提。實訓室的設置應按照外貿公司設置,運用最新的外貿軟件,指導學生通過規範系統的操作,體驗並熟悉完整的外貿業務流程,掌握進出口業務的操作技能,提高動手能力。

(3)研討互動教學法:互動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對話、相互討論、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方法。採取此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合理的設計課堂的話題。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時需注意啓發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及時的解答。對學生好的回答給予肯定,不好的回答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在師生的交流過程中的批評、挖苦和否定。互動教學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有利於學生養成相互交流意見的習慣。

3.在課程的考覈方式上,應該把考覈的着力點放在學生的能力上,從“考知識”爲主向“考能力”爲主轉變。考覈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最終確定,它應該包含過程性考覈和終結性考覈的結合,將考覈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避免學生學習過程的投機取巧。教師應該根據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考覈體系,應將平時的考察,業務操作的過程、結果和期末考覈結果有機結合起來,對理論考覈和業務實踐考覈部分做好考覈的權重分配,客觀公正地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有效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實施。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七

摘要:

國際貿易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專業的教育水平.無論是培養目標還是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落後於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不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因此,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專業建設改革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

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專業建設;能力模塊;課程建設;思路

一、專業建設思路

專業建設整體思路是實現“三大轉變”,即從傳統的課堂向學習工場轉變:從以就業爲導向向以就業能力培養爲導向轉變;從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轉變。

(一)從傳統課堂向學習工場轉變

其中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工學結合,它是以職業崗位和具體工作過程的分析作爲課程設置的理念,以真實工作任務爲載體.組織教學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根據崗位業務能力要求分析、設計了基礎能力(一級能力)、就業核心能力(二級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三級能力)三個能力模塊,並以此爲基礎,設計專業主幹課程。

(二)從以就業爲導向向以就業能力培養爲導向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傳授知識、技能又注重教授解決問題的方法,選擇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及企業資深人士教授學生核心實訓課;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肩負着職業素質訓導工作,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以適應學生就業需要。

(三)從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轉變

目前經管類高職院校基本都開設國際貿易專業.如何辦出自己特色一直是我們多年來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我們培養目標的特色:“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培養進出口及相關環節中的技能型複合型專門人才。”既具有大專程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高級技能,並能切實做到畢業即能上崗.上崗即能操作。

二、專業建設內容

(一)專業建設目標

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着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習慣;致力於培養外貿業務員、外貿跟單員、國際商務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等外貿行業的各個崗位。

(二)課程建設

以精品課程建設爲龍頭,建設優質核心課程;深化課程改革,在所有課程中,全面推廣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融“教學做”於一體;工學結合,依據企業人才規格需求和學生實習實踐反饋信息,改革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

三、專業建設措施

(一)以職業崗位羣所需要的素質能力爲導向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深入各類外貿相關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瞭解適合高職高專培養層次的職業崗位或崗位羣,弄清這些職業崗位或崗位羣的工作流程、環節、操作內容、步驟等,掌握勝任這些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知識、素質、能力;本着“夠用、實用、應用”以及“畢業即能上崗、上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則,通過課程整合和內容綜合,將課程體系分成基本素質課程、素質拓展課程、基礎能力課程、核心能力課程四大課程羣。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都必須與技術應用能力或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相適應,突出適用性和針對性,重視應用能力或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既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又能很快勝任這些崗位的工作。

(二)以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和職業資格標準爲依據進行課程改革

將國際商務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等崗位工作過程分析和相應的職業資格標準所要求的知識、技能、素質分解到有關的課程中。把崗位工作過程所需的素質能力要求和職業資格鑑定的每一個考覈點編入課程教學大綱之中,成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崗位工作過程所需的素質能力要求與職業資格標準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安排與職業資格證書鑑定的內容、要求和時間相一致,與學生將來從事的崗位工作過程所需的素質能力要求相一致。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對個人職業發展進行定位,使學生畢業時即能拿到畢業證書.又能拿到職業資格證書。例如,在《報關實務》課程中,將報關工作流程、報關員在報關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力、及報關員全國資格考試所要求的知識把握,全部分解在該課程中.培訓學生報關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報關員職業資格考試,畢業時即拿到報關員證書和學歷證書,增加了學生就力競爭力,突出高職特色。

(三)嘗試以國際貿易業務中的各種典型工作任務爲導向編制專業教學內容

在《外貿函電》課程中,讓學生完成實際工作任務,通過在網絡上爲企業尋找客戶,與國外客戶回覆函電的過程來鍛鍊學生能力,改變以往只是通過背誦書本,達到會說會背即可的教學方式,通過實踐效果良好,鍛鍊學生能力。同時先後在外貿單據業務和國際貿易實務與操作課程實訓等課程中應用。

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核心是雙師隊伍建設。採用“培養和聘用爲主。引進爲輔”的方式,打造一支由2名專業帶頭人領銜、雙師素質專任教師和行業兼職教師爲主體的優秀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教學團隊,努力培養一支既能教動腦又能教動手的“雙師型”教師團隊。這就要求專業老師能夠具備相應等級的技能.能勝任職業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現有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定期派教師下企業項崗.規定教師每年下企業鍛鍊時間不少於30天,至少取得1項相關職業資格高級證書,參與企業技術諮詢與服務。同時,依託行業與企業,在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操作、跟單管理、報關實務、報檢實務等方面聘請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業務骨幹擔任兼職教師。重點承擔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的實訓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學生實習實訓過程的指導工作,參與專業標準制定、專業教學、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教材編寫、科研課題的研究、指導畢業生就業等工作。另外我們將教師項崗實踐中的業務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增強了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

2、教學實訓條件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國際貿易綜合仿真實訓室,通過國際商務模擬平臺以及外貿單證操作、報關綜合模擬、國際貨代業務等實訓系統,主要滿足課程訓練和頂崗實訓前的綜合訓練的需要,使學生基本掌握外貿業務的流程、各環節的運作,熟練進行各種業務的操作。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逐步構建各種類型企業(包括生產型進出口企業、貿易型進出口企業、報關企業、國際物流企業等)組成的校外實訓基地,以滿足學生認知實訓、跟崗實訓和頂崗實訓的需要。另外與外貿企業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應爲深層次的合作,不單單到企業參觀、實習,還可利用企業的外貿資質、企業的網絡平臺、企業的產品,在校內實訓室、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完成真實的外貿業務,即鍛鍊學生外貿業務能力,又爲企業創造效益,達到雙贏。

四、專業建設過程中的體會與思考

1、專業建設的重點是課程建設。課程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專業教學計劃、教學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課程上.實訓室建設必須要以課程建設爲龍頭,師資隊伍建設必須以課程建設爲核心動力,工學結合的教育思想也要通過課程來實現。因此,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重點放在精品課建設上,這也是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工作的重點.應以精品課建設爲契機建設優質核心課程,推進課程改革。

2、如何真正落實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難點。原因如下:改革涉及到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改變,這種思想轉變有一個過程;一般企業積極性不高,工作推動難度比較大;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能力跟不上.包括真正能夠按照工學結合的思想設計課程的能力、與企業溝通協調的能力以及真正能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的能力與工學結合的要求都有差距。這些因素阻礙了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實訓條件與近幾年國際貿易專業和相關專業羣快速發展的規模還不相適應,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實訓條件。增加實訓設施和實習指導教師。

4、以崗位職業能力爲導向、以職業資格標準爲依據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5、在產學合作方面.對學生在企業實習的質量保障與監控等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有效保證學生在企業現場教學質量的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

國際貿易實務論文 篇八

摘要:

在當前《國際貿易結算》課程的教學中仍存在着教學手段落後、理論脫離實踐等問題,急需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教學過程的經驗提出了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和雙語教學法的實際運用,希望藉此提升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國際貿易結算;案例教學;實驗教學法;雙語教學法

《國際貿易結算》課程是國際貿易專業重要課程之一,也是伴隨着國際貿易產生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其現存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已顯得尤爲必要。《國際貿易結算》課程的基本任務就是了解和掌握國際結算基本原理,熟悉各種結算工具和結算方式,掌握操作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並能夠與現實緊密地聯繫,有效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1、當前《國際貿易結算》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1教學手段滯後

對於《國際貿易結算》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都是教師滿堂灌,此法雖然在講解中更系統、更完整,但會抹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表現就是課堂上學生只知道不停地記筆記,而不會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談不上進行創新了。此種教學方法教師講得很努力,但教學效果並不明顯,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對課程內容缺乏學習的興趣。此種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走上工作崗位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在工作中極容易受挫。

1.2理論脫離實踐

在當前高校中承擔《國際貿易結算》的老師很少有外貿企業的工作的經驗,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再回到學校,理論知識相對都很紮實。但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中這些授課教師僅僅是憑藉課本再借助互聯網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脫離實際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因爲這些知識學生也很容易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他們缺乏的是對一些實際操作的瞭解。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能將學到的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缺乏實踐操作的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往往是“紙上談兵”。

1.3教材不能隨時更新

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與國際結算相關的國際慣例、進出口單據形式等也相應作出調整。但由於教材出版滯後,教材內容與實際的操作會出現脫節,比如《UCP600》,《URDG758》等最新版慣例已生效,但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還沒有及時更換。而且比較好的雙語教材也比較缺乏,更不利於高校推行《國際貿易結算》雙語教學的進程。

2、《國際貿易結算》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是啓發式、討論式和互動式。案例教學可以將看似複雜枯燥的理論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把實際發生的國際結算事件引入課堂,讓同學們身臨其境的去分析、去解決,枯燥單調的理論藉此也會變得生動。由於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比較刻板,教學內容脫離實踐,很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及靈活用,不符合國際貿易結算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案例教學法學生可根據自己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案例進行分析,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學法具體的使用中應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2.1.1選擇恰當的案例

選擇案例時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1)典型性。在課堂上講授的案例要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特點,國際結算業務的基本要點能在案例中體現出來。

(2)新穎性。要求提供的案例不能太陳舊,最好能選擇外貿企業的一手資料。

(3)實踐性。所選案例應該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如在講解匯票、本票、支票時,可讓學生根據所選擇的案例動手開立各種票據,通過親自開立票據掌握各種票據記載內容和形式。

(4)引導性。講解中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提出問題。案例提出的問題要能引導學生思維,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促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1.2案例的學習

案例的分析和學習一定要在基本知識的學習之後進行。譬如在講解匯款中票匯的結算方式時,先讓學生詳細學習票匯的基本含義和業務流程,其中在介紹業務流程時就要讓學生思考,票匯這種匯款方式是否存在一定的風險,爲接下來的案例教學做好準備。然後就是案例的導入,導入案例之後先組織學生閱讀和分析,在閱讀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案例材料給予適當的引導,啓發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比如教師講到託收時,必然會涉及承兌交單與付款交單的區別,如果純粹的課堂講解,學生的印象並不深刻。藉助案例可讓學生討論爲何出口商收不到貨款?

在現實中如何才能規避這種風險?通過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根據案例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後,把學生進行分組,然後進行討論。案例教學的核心就是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好壞決定着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分組討論的進行中,爲了提高效率,每組可選取一位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提出不同的意見,本組代表要對質疑進行辯駁,老師在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也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通過向學生頒發獎勵,比如小禮品或者給學生平時成績加分等,形成活躍的課堂討論氣氛。

2.1.3案例的總結

討論完案例之後老師要給出正確答案,學生的分析一般不會太全面。作爲老師,首先要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答案進行點評,然後在此基礎上給出正確答案,對於表現積極的同學適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提高同學們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同時,對於學生分析中的不足之處,也應分析出原因。最後,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總結,通過總結,學生能對案例所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認識更加深刻。

2.2實驗教學法

《國際貿易結算》這門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都較強,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實驗教學取得的效果是課堂理論教學不能達到的,此法是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實驗操作完成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實驗教學可在實驗室上機操作完成,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國際結算的實際操作流程。商品國際結算過程會涉及進出口方銀行、進出口企業等多個部門。實驗教學通過操作各類軟件,模擬國際結算流程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對各種結算工具和結算方式有一種真實的感受,彌補了理論教學的不足。實驗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學軟件完成,少數校內外實踐環節也包含在內。實驗環節可分爲以下部分。

2.2.1單證的製作

在課堂上講授完票據、各種單據和信用證之後,可藉助實驗室的教學軟件平臺中的單證部分,讓學生通過軟件流程獨自操作國際結算所涉及的`各種單據和信用證的製作,並且審覈單證是否相符。信用證結算方式是國際貿易結算課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而此種結算方式對單據的要求全面且極其嚴格。在信用證的內容講解完之後,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教學背景資料在軟件平臺上練習信用證的實際操作流程,涉及填寫開證申請書、審覈信用證、製作商業發票、海運提單、保險提單等一整套單據、審覈單據業務等等。學生實際操作之後,就如同在實際中完成一批結算業務,印象非常深刻,加深了對信用證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還可以在軟件中的同步練習中找到相關的信用證練習題,可在平臺上完成後直接向系統提交,系統會自動進行批改,教師根據批改情況進行點評,使同學們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基礎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培養學生的單證練習和單據填寫的能力,在軟件平臺上訓練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可操作軟件平臺上的在線考試模塊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2.2.2仿真角色模擬

在國際貿易結算實際業務流程中,涉及的部門較多,因此涉及的當事人也較多。要使學生對每一個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瞭解透徹,可以在軟件平臺上進行各種角色的模擬。比如講到信用證結算方式時,學生可分別承擔出口商、開證行、進口商、通知行、議付行、付款行、保兌行等不同的角色,涉及不同的業務。在講到託收結算方式中,學生又可以充當委託人、託收行、代收行、付款人、提示行、需要時的代理人等角色,學生們通過自己扮演的各個角色來深切體會各個當事人的職責。在匯款業務中,可擔任匯款人、匯出行、匯入行、收款人等不同的角色,深刻了解匯款的實際操作流程。這種角色模擬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3實施校企合作

學校應該和本地一些銀行和外貿企業建立良好的關係,雙方各自利用自己的資源,實現校企合作。比如可以聘請銀行和外貿企業具有實戰經驗的專家作爲兼職老師,也可以邀請他們來校進行專題講座,這些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專家能夠向學生提供最新的外貿操作知識及技巧。在學生放假期間,可以組織學生到這些外貿企業或銀行進行實戰學習,學習實際的操作流程,真正感受到所學國際結算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

2.3雙語教學法

“雙語”教學是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在專業課教學中互相促進,它是以英語講授爲主、漢語解釋爲輔的專業課教學方式。國際貿易結算課程本身的特點決定其應該實施雙語教學。在國際貿易結算的操作流程中,涉及的票據和單據都是用英文表達的,如匯票、商業發票、海運提單、保險單,還有信用證都是全英文表達,因此對相關業務人員的外語水平要求較高。另一方面,由於國際貿易結算業務中涉及很多國際慣例和法律,它們也構成了課程的一部分,如UCP600、URC522、URDG758、ISP98等國際慣例都需要英文基礎,教師可通過英語教學讓學生了解慣例內容,具備根據慣例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對國際結算基本知識的講解時,應同步加大對相關英文的講解,有利於學生畢業後更好地適應國際貿易結算的相關工作。爲了適應當前全球化的背景,國際貿易結算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法上,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採用中文講授,同時應當增加對相關英文的使用,適應國際結算的實際操作需要。但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應結合學生的實際英文水平和接受能力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同時要注意雙語教材的選取。

3結論

《國際貿易結算》課程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避免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業務的脫節。因此,教師在國際貿易結算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國際結算業務實際操作中去。本課程側重於理論知識在實踐業務中的應用,因此應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培訓有效結合起來,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實踐技能,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適應國際結算實際工作的需求。

爲了實現國際貿易結算的教學的目標,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國際貿易結算人才,作爲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精神。總之,《國際貿易結算》課程的教學改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任課老師不斷去探索和實踐。但在改革過程中應始終把握其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採用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雙語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封文麗.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實踐探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4).

[2]牛海霞.國際結算課程教學力法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