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奉獻800字高三議論文

奉獻800字高三議論文

有人說,這是一個缺少英雄時代,沒有戰爭,沒有硝煙;還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少需要犧牲的時代,奉獻是英雄和楷模們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實這是對奉獻的誤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奉獻800字高三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奉獻高三議論文1

街邊,巷裏,橋上,到處掛滿了花燈,隨風搖曳。遊客們穿着輕薄的衣裳,感受春天的到來。一旁站崗的爸爸穿着厚重的制服,與路邊的欄杆佇立着。一陣微風吹來,徘徊在爸爸白髮裏的汗珠順勢而下,滴在平靜微笑的臉頰上。在那堅定的眼神中,我學會了奉獻。

我的爸爸是一位民警。身穿黑色制服,佩戴閃閃發光的徽章。他不高不低,微微發胖,彷彿把所有的不開心都吃進了圓鼓鼓的將軍肚裏。他總是目光堅定,平靜微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今年元宵,我和媽媽到樂安看花燈,哦不,看爸爸。巷子裏,大街邊,小橋上,站滿了人,掛滿了燈。花花綠綠的衣裳匯成一片,應接不暇。這時,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有幾個熒黃色的身影吸引住了我。它們厚重的制服與遊客們的穿着產生巨大反差。我穿過人羣,向那身影跑去,一探究竟。是爸爸!他和同事們有的熱情地解答遊客的問題;有的指揮着人流方向;還有的引領遊客停車;都忙着維護治安。爸爸身穿厚重製服,外套一件熒黃色的警示服;腰間綴滿了對講機,電棍等沉重武器。誰也沒有注意到,爸爸的手悄悄按捏着腰部。

傍晚五六點,人羣漸漸變少,忙着回家吃飯。過不了多久,大家又要出來逛夜市。忙裏偷閒,我們一家走在橋上,享受這美好時光。這時,我突然留意到,身邊不起眼的欄杆有些磨損,一兩個甚至凹陷下去。但依然連接着其他欄杆,堅韌地佇立着。爸爸忽然說:“這欄杆雖不起眼,沒人感覺到它的存在,但若不設置它,人們又會感到恐慌,生怕掉水裏。”

爸爸的腰壞了!凌晨一點,爸爸回到家裏。他靠在鞋櫃上,突然不走了。許久,他開始緩緩地往前蹭。剛到客廳,爸爸的雙腳像是邁不開步,“砰”的一聲摔倒在地。我突然驚醒,跑出房間,愣在原地。爸爸的腰什麼時候壞的這麼嚴重?眼前浮現出欄杆在黑夜中倒下的畫面,耳旁回想起爸爸的話,貌似欄杆就象徵着爸爸。爸爸急中生智,一手抓住冰冷的酒瓶墊在腰下,勉強站了起來。我看到,一團晶瑩的液體在爸爸堅定的眼裏徘徊,始終沒有流下。

腰間盤突出一直追隨着爸爸,但他欄杆般默默奉獻的精神也銘記在爸爸心中,實現在行動中。他奉獻自己,保衛他人,爲人民、爲社會乃至國家帶來保障。那流露在眼裏的堅定感動了我,驅使我向爸爸一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在爸爸堅定的眼神中,我學會了默默付出,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奉獻高三議論文2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爲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牀爲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爲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爲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羣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着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着微薄的工資,做着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爲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爲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纔會有價值,纔會更加豐富多彩。

奉獻高三議論文3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但人們往往主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我覺得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爲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爲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有人認爲奉獻是爲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豬抱怨的目的也正是爲了獲得人對它的讚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現在有許多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他們從不張揚自己輝煌的功績,不向國家伸手搞特殊。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同樣是奉獻。這種奉獻更深沉,更偉大。

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豬在生存之時,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積極地勞作奉獻,死後實現同豬一樣的貢獻。因此,它得到人們更多的稱讚,同時也將它喻爲勤勞、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時,它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奉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獻。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着自己的思維,奉獻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爲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間最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爲國家棟梁而奔赴社會建設的洪流。當老師們放下手中的粉筆,滿頭銀絲時候,感嘆桃李滿天下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觸到奉獻之後的欣慰。

奉獻不是爲了索取,奉獻應是自覺自願的。讓我們新世紀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樂於奉獻的革命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

奉獻高三議論文4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聽着優美的歌,我不禁想到了那些爲祖國捐軀的戰士,那些爲別人而奉獻自己一切的人………

那是個偏遠的山區,有一條河橫在村莊和國小校之間。每逢下雨,河水上漲,孩子們就無法自己渡河,一個男教師主動擔任送孩子渡河的任務。他艱難地揹着每一個孩子過河,用自己的背搭起一個堅實的人橋。男教師因此受到表彰,升職調走。繼任的是一位柔弱的姑娘。孩子們在雨天又沒法過河了。家長們只得去學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女教師因此決定爲孩子們建一座永久的橋。她奔波於政府的各部門之間,費盡口舌,甚至自己掏錢送禮,請客。在她長期不懈的努力下,一座鐵橋連接了河的兩岸,孩子們再不必爲過河而擔心。女教師沒有因此得到提升,她在那個國小裏默默耕耘了一輩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我生活中,也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在默默的奉獻,只是他們沒有要求回報,所以沒有人認真的去體會他們的奉獻,也沒有人去覺察其中所包含的愛心,這就註定了奉獻者一生的平凡。我想,很多人會爲女教師而感到不平:她付出那麼多,爲什麼沒有回報?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不僅僅因爲無私付出的人很多,更主要的是,我相信,那位女教師並無怨言,反而我感覺她活得很充實,很快樂,當她決定爲孩子們建一座橋的時候,她的心裏只想到那是她的責任,只想到爲孩子們去做點什麼,她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因爲奉獻,她得到了快樂。看着孩子們過橋時輕快的身影,看到家長們放心的笑容,她擁有的是最真實的快樂和滿足。至於,有的人還爲她在山村工作一輩子而感到不平。我想說,不要用我們自私的思考方式判斷她的生活,當她有願望成爲一名山村教師,當她紮根在那片貧瘠的土地,當她選擇無私奉獻,盡職的工作,當她決定用自己的生命,擦亮那一雙雙稚嫩的眼睛的時候,她已明確了快樂的意義,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用一生的時間,換取山村孩子們美好的未來就是她的理想和心願!

的幸福是莫過於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也許我們都應該像着名的法國作家蒙田說:“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久。”

奉獻高三議論文5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古至今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奉獻,是一種美德;我們爲人要善於奉獻,只有奉獻了,付出了,纔會領悟到其中的樂趣。奉獻,是一種境界,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奉獻而不奢求回報,那麼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奉獻,就等於他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方法。

奉獻是什麼呢?我是這樣理解的:奉獻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獻身精神;奉獻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的默默無聞;奉獻是“採得百花蜂成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的高尚品質;奉獻是“隨風潛入夜,瑞物細無聲。”的無私奉獻;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撤下一片陰涼;奉獻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一分綠意。這就是奉獻,既簡單又複雜。它簡單,卻讓你怎麼也說不清;它複雜,卻又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奉獻只在一念之差。科學家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蛇毒藥。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後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於有了收穫。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製了一些抗蛇毒的藥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如果他當時選擇了放棄,那麼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

李春燕,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爲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裏開設了一間衛生室。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裏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了初步的醫療保障。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爲她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它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2015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裏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想放棄的一次。

她是一位醫生,雖然她從來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醫生的前面還要加上赤腳這兩個字;她是一名醫生,但是不像很多醫生那樣,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個月也許能收入600多塊錢,但是買藥以及買相關的一些東西卻要花出900多塊錢,虧空300多,欠債也就越來越多;她是一名醫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醫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對她更加需要,這該是一名怎樣的醫生?

鮑爾?海斯德、李春燕她們雖然辛苦,但他們快樂。“爲人們奉獻”他們不只把他們當做一種信念,而是賦予了很大的行動。

奉獻可以使飢寒交迫的人得到食物;可以使渴望知識的人得到知識;可以使……

奉獻並不在於大小,只要你善於留意,你就會變成奉獻者。讓我們繼續發揚中華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偉大精神。2015讓我們爲社會出一份力,城市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