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開題報告

科研項目開題報告新版多篇

科研項目開題報告新版多篇

開題報告 篇一

1.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1.1 選題的背景

學生的信息量隨着大學的繁榮成倍增長,這個時候大家都很頭疼,數據很混亂不利於學校輔導員、班主任管理學生,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面對龐大的信息量,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是一個學校管理組織急需解決的問題。

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到目前還沒有一個手機平臺便利的班級管理信息系統。以至於數據很混亂,輔導員難以迅速的聯繫學生。所以,利用學校信息數據接口開發一個基於android平臺適合班級需要的學生班級管理系統,可以做到信息的規範管理、科學統計和快速查詢,並減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相信大家對android的發展歷史多少都有一些瞭解, android曾經是一家創立於舊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該公司於XX年8月份被google收購,並從此踏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臺、一個生態體系。現在android在移動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google於XX年6月份公佈的數字,現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高達50萬臺,比5月份的數據增加了10萬臺!google還透露目前已經與36家oem廠商和215家運營商合作,共激活了超過1億臺android設備。

1.3 發展趨勢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後請刪除。

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麼水平[4],還存在什麼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2.研究的基本內容

2.1 基本框架

2.2 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2.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3.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後請刪除。

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準備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6]。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

4.預期研究成果

以下是說明文字,正式成文後請刪除

說明課題研究已有的基礎上,在哪些方面有望獲得有新意的成果。

5.研究工作進度計劃

XX-XX第一學期:

第9周(11.10前):確定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第10周(11.16前): 研究、消化指導老師下達的畢業設計任務書

第11、12、13周(12.16前):完成資料收集、外文文獻翻譯、文獻綜述撰寫等工作

第14周(12.23前):向指導老師遞交裝訂好的開題報告

第15周(12.26):開題報告答辯

XX-XX第二學期:

第1-9周(4.30前):學生基本完成設計、開發編程等工作,撰寫論文並交導師審閱

第10周(5.6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和外文翻譯),填寫答辯申請表等畢業設計(論文)相關材料,分別裝訂好交給導師(共3本);同時網上提交電子版

第11周(5.14前):答辯(驗收)小組驗收作品

第12周(5.20前):答辯前準備工作(製作ppt等)

第13周(5.23):論文答辯。

6.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體育專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篇二

論文題目:體育院系田徑技術教學課堂引用績效管理的實證研究ⅱ-1 本選題的研究意義1 本選題的研究意義1 選題:本項目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意義。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三

論文題目:《生物學教學中滲透愛國思想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立題意義: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爲學校教育,擔負着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責任。而中學生物學科必須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結合生物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生物教師長期而又緊迫的任務。本文詳細調查分析當前生物課堂上教師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上的困惑,併爲如何提高學生的愛國思想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

主要研究內容:

1、當前生物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的幾點困惑

2、生物教學中滲透愛國思想教育的途徑

3、生物教學中滲透愛國思想教育的意義

4、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

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在生物課堂上如何結合教材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更全面的愛國思想教育,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立論根據及研究創新之處

立論根據:

《生物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通過講述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國古代和現代的生物科學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而中共中央宣傳部頒發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也再次強調,必須制定各學科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分解貫徹到各相關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已有研究表明,當前廣大生物教師對課堂上如何結合教材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存在很多的疑惑,迫切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法。

創新之處:

關於生物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目前國內外尚沒有太多的研究和報道。筆者結合身邊的實際和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現實生物教學中教師對愛國思想教育的方法和素材的困惑,爲更好的加強學生愛國思想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力圖解決廣大1線生物教師在這方面的困惑。

參考文獻目錄

1《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開創中國小德育工作新局面》——賙濟在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生物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21頁

3《愛國主義實施綱要》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56頁

4張昭羣:《搞好‘4個堅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物學教學》陝西師範大學雜誌社1998年第2期第20—23頁。

5唐治鋒:《寓德育於《樹木學》教學中》——《生物學教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期第19—21頁。

6吳月皎:“淺析生物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學生物教學》陝西師範大學雜誌社2003年第3期第3頁。

擬採用的研究方法、步驟、技術路線及可行性論證

開題報告 篇四

一、選題來源與研究背景。

當前,對於整個世界而言,人類文明的發展的確有倒向過度物質化的傾向,這是一個可見的事實。它的威脅在於,人類社會“在物質進步的祭壇上犧牲了諸多道德和精神價值”.毫無疑問,這是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而始作俑者則是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這一文明對於物質的極力追求,使得他們漸漸偏離了啓蒙運動時期所確立的文化方向,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技術和消費的層面,而較少顧及那些事關人類社會真正福祉的問題。

(一)全球設計的危機。

當代世界仍然處在鉅變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規模之盛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而這一現象並非無源之水,而是以發軔於18世紀的工業革命作爲基礎的。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設計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它們既是動因,也是果實。作爲極其重要的社會現象,設計的進化受到社會力量的塑造和鼓動。與此同時,它也反過來爲社會帶來深刻而複雜的影響。

這個世界即使從總體上來看更加趨於平等和民主,但是我們也無法忽略這樣的現實,即這裏還存在着相當嚴峻的貧困、不公正、殘酷和*的事件。因此,我們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越來越擁擠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設計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擔,設計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變得更美麗、更舒適,同時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當下國內的設計現實。

在全球化的當下,中國迎來了它最爲繁榮和活躍的時期,改革如今已經到達“深水區”,我們一方面需要積極因應新的國際趨勢,進行富有創造力的發展;另一方面,需要檢視當前的境況和不足,反思我們走過的道路。這種姿態應當是全方位的,它將在經濟、政治、文化、技術等各個層面逐一展開。反思改革開放以來的設計發展之路,我們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的設計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國人對於設計的瞭解和期待也在不斷加深。於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設計還有嚴重的不足,總體說來,我們還很缺乏原創性的設計,以及負責任、有品質的設計,我們距離“設計大國”、“創新大國”、“軟實力大國”的目標,還相差甚遠。在實踐當中,則有這樣這樣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是批評乏力,二是*缺失,它們實際上又是一體的。

就當下而言,發掘設計的道德力量,對於增進我國社會的凝聚力,提升大衆生活的福祉和個體的內在幸福感,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很多證據都已顯示,一個社會的道德敗壞往往與城市、社區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聯繫,反之亦然。因此,我們有理由加緊推動中國設計的批評規範化,推進*議題的常態化。它們將會在今後中國社會的發展中變得更加生動、人性化,會逐一體現在設計實務當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是在下意識地使用產品、適應於產品,產品對於人而言,慢慢地成爲了一種習慣。然而很少有人真正關注到設計內在的價值和意義。而一個多世紀以來,隨着設計和商業的密切交融,這就更加使我們容易忽略設計的“全景圖”,一個正在逐漸生成的文化和社會現象。而當前越來越細化的設計教育分科,這就進一步模糊了人們本已經不太清晰的視野,而忽略了作爲這個概念、這個行爲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馬格林指出,“將設計作爲一種廣義的人類活動來討論便會處於低層次的發展階段”.

中國設計之弊雖與批評缺失有關,但從根本來看,卻是因爲當前的社會缺少應有的價值觀念。正因爲如此,我們的生活和設計才顯得殘缺不全,並造成了設計和批評的雙重失落:它們無法產生互動(與此同時,虛浮的設計和僞劣的批評卻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們需要着手闡述設計的本質,尤其是充分論證設計與*議題的關係,而這不僅是推動設計健康發展的必需,更是事關家國命運的現實命題。

從*角度切入對設計批評的研究,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儘管還遠不夠成熟,但當前國內的設計批評研究還是顯示出了多種可能性,如果從*角度切入設計批評研究,在方法層面具有特殊意義。它們雖分屬不同層面,卻具有明顯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設計活動接受社會反饋的過程,是健康有序的設計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或者說是另一種形式的設計生產;而後者則是隱藏在一切社會活動(當然也包括設計)背後的根本動力,是設計的價值觀所在--筆者認爲,它們都關乎設計活動的本質--我們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設計的外在形式,而後者則是設計的內在動因,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二、中外文獻綜述。

(一)設計批評的國內外研究情況。

衆所周知,設計理論和建築、藝術理論有着密切的聯繫。()尤其是建築學,由於它悠久的歷史和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都對其他門類的設計學建構產生着深遠的影響,在建築和設計形成了一種極爲緊密而又微妙的關係。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着設計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設計學的獨立性也開始引發人們的關注。

1.國內研究情況。

國內設計批評的行爲很早就已產生,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樑思成在1955年對北京城市規劃的質疑和行動就是知名的歷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評事件,顯示出建築界當時對於歷史文脈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總體而言,設計批評的真正起步卻要等到改革開放之後,從那時起,設計批評的活動才逐漸展開,而相關的設計批評研究則在此後跟進。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設計批評開始隨着中國社會發展中設計議題的逐漸展露而變得愈發急迫,另一方面,設計批評與設計史、設計理論的互動也越來越頻密。在此過程中,一些中青年學者也開始進入到這個領域。就總體而言,國內的設計批評和設計*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約從20xx年前後起,論文和專着進一步有了數量和品質的提升,對於問題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況來看,設計批評對於大多數設計圈內人來說,它已經由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慢慢發展成爲一個較爲熟悉的的概念。當然,和現實相比這還遠遠不夠的,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缺乏批評傳統、批評氛圍比較稀薄的國家來說,深入紮實地探討設計批評,對其相關基礎概念進行挖掘、梳理,將會是一份長期的工作。

因此,還有許多基礎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針對設計批評的學科概念的界定、相關框架的構建,對其相關歷史源流的梳理,都還需要從頭做起。因此,在該學科方向內,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仍然顯得十分重要。換句話說,我們對於設計批評到底是什麼?它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些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總結。目前這方面的探索還只是一個開始,誕生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以建築批評爲例,鄭時齡的《建築批評學》(20xx)就從批評的主體論、價值論、符號論、方*、批評意識,以及建築師的身份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建築批評這一問題進行了條分縷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當篇幅的有關國外設計批評歷史的介紹,同時也有許多當下國內建築設計的案例,內外印證,聯繫緊密。由於作者長期從事專業教學和各類建築實踐,因此得以比較透徹地剖析批評的各個層面;而在設計批評方面,目前有這樣兩本教材,即杜軍虎的《設計評論》(20xx)和黃厚石的《設計批評》(20xx),二者都較爲全面地評述了設計批評的框架,對其的歷史、本體、價值、範疇等概念均有談及,爲這一學科的構建鋪設了道路。而李叢芹的《設計批評論綱》(20xx)也是一部較爲重要的、非教材類型的專業論着,該書從人與物的關係着手,以設計批評的立足點、範式、原則、主體等幾個方面作爲抓手,闡述了人與物關係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變遷。作者結合大量實例,以輕鬆自如的敘述方式,揭示了人與物之間的深刻聯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於“造物”和“生生”關係的思考,清楚地表明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於設計文化的深遠影響,當然這也必然影響人們對於設計的批判和認識。

此外,關於設計批評的本體研究,還出現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論文,例如,“批評是一種學術立場而非道德罵場”(田萌)、“關於設計批評的身份焦慮”(蘆影,20xx年)、“建構一種批評的本質”(李凱生)、“設計批評的類型研究”(劉震,20xx年學位論文)、“從設計批評的現狀談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爲止,針對設計批評也在進行着帶有具體指向性的思考和總結,將設計批評與設計文化立場、設計的價值傾向、設計的哲學維度等等進行融合、並置的趨勢,開始引發更多的關注。這一方法表明了設計批評研究的開放性,目前這方面的專着還不算多,其中比較代表性的有張犇的《設計文化視野下的設計批評研究》(20xx),該書將設計批評放在設計文化的背景下,進行觀察和思考,較爲清晰地還原了設計的文化屬性,既有歷史的縱向敘述,也有對本體問題的橫向思考,具有相當的說服力。設計批評是對設計價值的一種判斷,因此對於設計價值的闡述也就顯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設計價值論》(20xx)一書中,就從設計價值的角度出發,專門就設計批評與設計價值的關係進行了研究,這是爲對設計批評的一種本體論性質的思考。在價值關係的基礎上,分析了設計批評所涉及的價值原則的多樣性。從設計價值與批評的關係、設計價值的類型、設計價值判斷的原則和標準出發,將設計批評和價值判斷關係的內在邏輯層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還特別指出,設計批評不僅是一種個體性的行爲,同時它也應該反映出社會整體的價值思考。此外,李樂山的《工業設計思想基礎》(1997)一書把設計放在了文化的整體背景下進行觀察,體現出和其他相關着作不同的立意,體現出作者視野的獨特性和責任意識。該書最後一章着力於對西方現代性的回顧,用了相當篇幅來探討現代設計的思想歷史根源。這一部分看似脫略於該書的總體結構,實際上確有其必要性,這將設計背後的文明危機呈現出來。李樂山人認爲西方的現代性本身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它實際上掩蓋了西方工業文明內在的巨大缺陷,正是這種現代性造成了嚴重的*危機、社會危機,該書的具體表述雖然值得商榷,但是對於破除西方迷信,卻是很好的提示。而青年學者李向鋒的《尋求建築的*話語:當代西方建築*理論及其反思》(20xx),是對建築*問題進行系統闡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該書對西方建築*的歷史、體系、研究模式、當代的實踐操作以及中國當下的迴應,進行了思考。其中既有歷史敘述的縱線,又有橫向的、並列的概念闡述。不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築*發展的線索,它的演化,核心議題的擴展,同時,又將這些問題同中國當下的現實加以連接,從而建立起一種結構堅實、體例完備的立體式敘述。

批評從來都不曾被侷限於設計專業之內,從它誕生之日起,直到今天,這一活態的、外向的、多元多義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這一特徵而言,它和歷時更爲久遠的藝術批評、建築批評、文藝批評一樣,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不僅允許,甚至有賴於設計之外的各類知識的積極融入。這些知識來源於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的多個學科,例如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學等等。這些專家所思考的視覺未必一致,但他們往往能有許多相重疊的結論和觀念。在我國,這種跨領域的、多學科的批評實踐總是與理論的建構並肩展開。消費社會就是關注的“靶子”之一,社會學學者鄭也夫的《後物慾時代的來臨》(20xx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書從消費的角度着手,對當前國內的社會景況做出分析。可以預見的是,設計批評走向多學科的交流,這不僅是學科發展的自然態勢,而且也將成爲設計學自身的一種要求。

事實證明,設計批評的發展往不僅需要從現實當中汲取養分,而且針對自身的文明基因,設計批評也需要有屬於我國自身的理論建構。因此,回顧中國設計的發展歷程,從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當中去尋找設計發展的邏輯,建構其中的社會、文化、*維度,探索具有本土意義的批評範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在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學”理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儘管作爲一種理論模型,它的實踐性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論證。但這一範式對於完善我們的設計批評,建立中國設計批評的*標準而言,卻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針對設計史以及重要設計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許多是關於設計批評的發展研究。例如,“烏爾姆設計學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xx年學位論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設計思想研究”(廖前蘭,20xx年)、“都市烏托邦的批評理論:讀威尼斯學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寧,20xx年)、“雷納班漢姆及其設計批評觀”(關玲,20xx年學位論文)、“批評包豪斯”(翟墨,20xx年)、“事實與價值:盧斯裝飾批判的批判”(黃厚石,20xx年學位論文)等等。

針對那些專門的設計領域、設計專業,批評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在以往的研究當中,設計批評的思考幾乎都是下意識地圍繞着工業設計展開,嚴格地說來,這當然和設計史研究歷來偏重工業設計的傾向不無關係,但這種以工業設計“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在漸漸得到改觀,在服裝、景觀,平面甚至動畫專業當中,相關的批評研究正配合着批評實踐的展開而得到深入的發展。例如由李超德、張蓓蓓共同撰寫的《服裝評論》(20xx),該書針對中國服裝設計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有針對性的批評研究,對於當下的服裝設計批評的發展傾向有着全局式的認識,同時又不乏對歷史的回望、關照,不失對服裝設計自身專業特性的冷靜思考。而在景觀設計領域,俞孔堅也憑藉着他一系列的專業實踐和帶有明顯批評思考的着作而推動了設計的發展,他的《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岐江公園案例》(20xx)、《回到土地》(20xx)都是這一領域的代表性作品。

2.國外研究情況。

就設計批評在國外的發展、研究發展情況來看,它要早於國內。就工業設計的批評來看,它應以19世紀中葉作爲起點,但其雛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啓蒙運動時期。而在建築學領域,批評的行爲和範式形成的時間還要更早。在經歷了這種漫長的發展之後,批評在西方設計領域已經不只是一種學科的的概念,更已經成爲一種人們的自覺意識,熔鑄到人們的設計意識當中。在建築師、設計師和大衆的思考當中,處處顯示出這種批評意識的存在。

早期的設計批評和建築批評聯繫緊密,批評家往往代行設計批評的職責,這和當時的設計尚未走向獨立化有關,而早期的設計也總是被看作是附屬於建築和室內環境的,因此,設計總是被習慣性地放在總體的環境當中進行觀察。在當時的設計史、設計理論的研究當中,也常常會將批評意識融入其中。歷史寫作本身有時就會映射出作者個人的價值立場。由於時代的侷限,歷史寫作往往成爲一種表達立場和批判性的載體。這在佩夫斯納和吉迪翁的歷史研究中,就體現出這一點,作爲現代主義的擁躉,他們藉助於歷史研究表達出這樣的一種立場。

設計批評早已經超出了舊有的框架,作爲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說一種文化與社會力量,它在信奉激進主義的設計師與創作者手中,更是成爲一種直接干預社會生活的利器,用設計的語言去批判社會。1964年,英國設計師肯·加蘭德(KenGarland)發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這是一部設計宣言。加蘭德通過這樣一種行爲,號召設計師迴歸設計的人文主義精神當中,以此來對抗一個商業氛圍濃烈的時代。這份宣言是當時的英國設計師對社會現實的強烈迴應,呼籲社會重新迴歸到一個以人爲本的設計思維模式。1971年,德國沃爾夫岡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學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外觀、性和廣告》,這是代表蘭克福學派社會批評的經典作品,對於充斥在商品社會當中的廣告展開了尖銳批判,對於大量充斥在市場上的商品產生的不良社會效應進行了消費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有標誌性意義的作品是維克多·帕帕奈克的《爲真實的世界設計》(1972),作爲橫跨設計批評和*兩大領域的一部經典着作,該書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對於資本主義設計問題的*和環境思考。首次提出設計*概念的一部着作。從生態道德、社會道德等方面對現代設計進行了深度的反省,設計*從這時起,展示了設計*思考的多元性。書中還以大量的實例,證明了設計*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展示了設計的侷限性,以及設計發展有可能達到的水平。

英國學者愛麗絲·勞絲瑟恩的《設計:爲更好的世界》(20xx),也以一種較爲通俗、流暢的書寫方式,對設計現象進行了有力的批評。針對正身處技術化時代的設計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個專門的設計領域中,有着專業指向性的設計批評也在迅速展開。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學術刊物(編輯者包括邁克爾·別拉特、威廉·德蘭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彙集了自1997年到20xx年這三年間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設計批評有關的文章,它們發表在各類專業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質的刊物當中,涉及到和平面設計有關的各類話題:例如,號召平面設計師們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或者是探討平面設計作爲一種不斷壯大的視覺文化力量。

(二)設計*的國內外研究情況。

1.國內研究情況。

國內設計*問題的思考在最近數十年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裏,學術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實處,這是可喜的現象。在此過程當中,一些專業雜誌爲設計*討的討論搭建了話語平臺,一些重要的學術討論、學術會議先後進行。例如,20xx年,《美術觀察》第6期,就以“設計*:從人機適合到人際和諧”爲專題,在“觀察家”欄目對這一問題做過最初的討論。

由《裝飾》雜誌社和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共同主辦的“20xx全國設計*教育論壇”在杭州舉行,此次大會以“高等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設計*教育問題”爲主題,圍繞設計*的內涵、設計*與職業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和設計*教育問題等議題展開討論,論壇結束後通過了《杭州宣言--關於設計*反思的倡議》.

一些重要的設計展覽也開始針對設計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這類活動並不只限於圖片、展品本身,往往還囊括了論壇、會議等活動,從而增進了*議題思考的深度。20xx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開了“北京世界設計大會暨首屆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爲“信”(象徵「信息」的溝通與「信念」的傳遞,以謀求透明與互信的對話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信”,下設四個專題,分別是“獲益”、“和諧”、“交流”、“定義”,其中的主題演講涉及到這樣一些具體的內容,例如“爲更多人的設計”、“可持續發展與設計師的當下責任”、“生態政策:義務或者負擔”、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國學者則提出“連接多樣性:設計教育中的*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覽、博覽會也在中國相繼召開,這不僅有力地拓展了國內設計界的專業視野,增進了他們對某些普適的設計價值的認識,同時也有力地加強了專業內外人士的溝通交流,使得設計*這類看似枯燥的議題也能夠爲大衆所瞭解,進而促進他們的認同。例如,20xx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次大型的博覽會以“和諧城市”作爲理念,對中國文化的和諧、中庸理念進行全新的、鮮活的詮釋,將設計*議題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議題結合到了一起,從而推動了設計*學和設計實踐的結合。

除了這些規模較大的專業會議和論壇活動之外,一些較小規模的學術沙龍活動也在不斷涌現,反映出*思考的多層次性和議題的多元。例如,20xx年9月17日,北京市級人才強教項目建築*學學術創新團隊舉辦“建築*與城市文化”學術沙龍。需要指出的是,*問題已經不光是學術活動的目標,它正在成爲社會各界受關注的焦點;同時作爲一個全球性議題,它也激發起跨領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對話、思考。例如,作爲策劃周密的專題性展覽的一部分,會議論壇構成了一個目標極爲明確的整體,往往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在20xx年成功舉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暨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是近年來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設計活動,本次活動以“仁:設計的善意”爲主題--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鮮明的信號,無論是“仁愛”,還是“善意”,都直接指向*問題的內核--.它關注的問題很多,在分論壇部分:社會、能源、環境保護、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勢羣體,消費批評和設計*等等都被。對於“仁”、“善意”這類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國設計界對於自身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再度肯定。

隨着設計*逐漸在國內引發關注,對於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也漸漸爲人關注,對這個人物思想所做的系統性研究也正在拉開序幕,其中楊瑩(中國美術學院)的碩士論文就頗有代表性,論文題爲“維克·帕帕奈克及其設計理論研究”(20xx)。

該文從戰後設計的消費社會背景出發,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並對其思想,即設計師責任體系加以研究,從而呈現了*議題與設計師職業之間的內在聯繫,爲當前國內的設計師責任思考,建立了理論的高度。

周博的《現代設計*思想史》(20xx)是近年來相關着作中頗爲紮實、穩健的一部。對西方設計*做了總體性的回顧,對二戰後的設計*發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設計思考進行了評述,將帕帕奈克的設計*思考放在了學科發展的歷史當中,脈絡清晰,結構合理。該書將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設計*的歷史脈絡當中,進行梳理和考察,這一方面表明了*議題的歷史性,和某些穩固、堅實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獨特性的設計思考。

近年來,以“設計*”爲主題進行申報的高層次的課題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紀西方設計*思想研究”(20xx年,周博)、“19世紀後半葉英國設計*思想述評”(20xx年,周志)、“中國節約型社會的造物設計*思想研究”(20xx年,楊先藝)等等。

*議題也常常和性別議題相關,所以女性主義設計、建築的研究也自然歸屬於這個領域。在這方面,滕靜茹的博士論文《西方女性主義建築學的若干議題》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該文以女性主義的發展歷史作爲視角,分別對女性在建築專業、建築環境中的地位進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築師的角色、女性建築設計、女性的建築設計教育、女性與公共建築、居住建築的關係等多個問題進行全面的回顧和思考。較爲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會生活中的*境遇。這種將女性主義作爲切入點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論與現實,是對以男性爲主導的教育模式、社會環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的重要意義。

2.國外研究情況。

由德國建築史學家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撰寫的《建築理論史》初版於1985年,這是關於建築理論和建築批評史研究的經典之作。該書的內容上迄古羅馬,下至20世紀70、80年代,內容浩瀚龐雜,作者卻能條分縷析,從容道來。其中既有歷史的縱向梳理,也有對同一時代不同國家作並置的、呼應的研究。將文藝復興以來西歐建築、規劃、園林等方面的理論、批評做了清晰、整體,而又不失情節的描述。並且始終保持前後的貫通,對建築理論的關鍵性價值概念的發展、演化進行了陳述。

建築批評和建築理論、建築史的緊密邏輯關係在該書中有清楚的呈現。

由美國設計學者維克多·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編輯的《發現設計--設計研究探討》出版於1995年,其中的“價值與責任”部分專門輯錄了三篇論文,代表着1990年代設計*研究發明的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爾·米查姆撰寫的“設計中的*學”一文,從哲學和*學的視角,對設計的*本質做了清晰的陳述,對*在設計體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詮釋。作者認爲,設計不單純是技術和審美的問題,它同樣也無法脫開*學的本質。而*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要把設計放在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進行觀察,而不能任由設計淪爲孤立的、自私的社會現象。而託尼·弗萊的“神聖設計--再創造理論”則從神聖信念的角度談到設計的發展,認爲設計肩負有重新聯繫自然與文化的責任。這些思考都將設計的*思考擺在了*學和人類文化建設的高度,拓寬了設計思維。《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論文集,一部由平面設計師(AGI會員)所提供的一部思想彙編,這本書的第三部分是關於平面設計的社會角色的。作者們多爲擁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師,其中很多人結合自己的設計實踐談到設計的責任問題。但就平面設計這一載體而言,相比於工業設計和室內設計,它的社會價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對於設計師而言,重新樹立起對於這一專業方向的興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國學者哈爾·福斯特出版於20xx年的《設計之罪》,既包括設計和藝術的批評文章8篇,福斯特認爲,設計已經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體系之下膨脹起來,其中的“設計與罪惡”、“建築大師”等文章,早期的設計批評和建築批評聯繫緊密,批評家往往代行設計批評的職責,這和當時的設計尚未走向獨立化有關,而早期的設計也總是被看作是附屬於建築和室內環境的,因此,設計總是被習慣性地放在總體的環境當中進行觀察,這種特徵無論是在19世紀的英國,還是20世紀初的德國,都體現出這一點。

在近來的許多設計史着作中,有許多都會很自然地涉及到對設計批評和*問題的描述,因爲在現代設計史的寫作過程中,這些內容幾乎總是會十分自然地融匯進來。

比如喬納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紀的設計》一書,就有“設計與社會責任”一章。全面地回顧了二戰後以來西方各國設計與設計的社會責任的互動關係。顯示出二戰之後,設計界和製造業對於消費者羣體利益的思考和認識。諸如戰後的英國、美國設計界對於消費者權益的關心、設計師對於大衆健康,以及對於環境問題的關注。

從歷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戰以來設計道德責任的逐漸復甦,此外也包括設計界對於這一問題的迴應,同時還探討了綠色設計。

而在《真實的設計:荷蘭現代主義與視覺識別》一書中,針對荷蘭在20設計的平面設計的發展進行了思考,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荷蘭的平面設計中的現代主義的發展歷程,對於它在戰後階段同荷蘭企業的合作與矛盾着墨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蘭設計師對於自身設計文化的反思,以及關於設計與企業文化的關係展開的諸多思考。例如,保羅·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一部西德工業設計的文化史》(20xx)(《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關於西德設計發展的歷史的記錄當中,有着對於德國設計思潮發展的相關記錄,其中在關於烏爾姆學校的發展、變遷歷史當中,記錄了設計設計理念發展的相關情況。雖然不是專門的設計批評論着,但有助於我們瞭解德國設計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批評的意識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專門的設計評論集出版。維克多·馬格林的設計論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xx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議題,對在可持續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如何進行設計*的發展進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設計*發展的滯後性,認爲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人們僅僅停留在批評的層面,就會使得議題變得空泛無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積極推動*議題朝着現實的方向去發展,令*議題與當下的現實環境相互結合。譬如,對於設計師來說,他們需要思考的也許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費文化之外構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設計實踐模式,從而超越當前的商業侷限。因此,馬格林認爲,*的思考需要結合實際的設計項目進行,方纔具有實質意義。

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建築系教授萊斯利·凱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1992),從公共空間和家庭空間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勢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問題又和階層、種族等問題摻雜在一起,作者不僅從女性主義視角審視和女性在這樣不同的空間結構中所處的劣勢地位,而且試圖去探究如何建構起一種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種族和階層期待的新型的空間關係,該書從大量時間案例當中推進了理論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來的很多設計研究文獻中,也都會針對設計的“社會價值”、設計的“*價值”、“道德”等展開相關的研究,這個部分的內容實際上就是對設計*問題的相關研究。例如,荷蘭設計師、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瞭解設計》(《UnderstandingDesign》)一書,就對設計的道德價值和設計師的責任問題進行了論述。

此外,設計*也在今天西方的設計實踐當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美國學者唐納德·諾曼既是設計教育家,同時也是設計師和理論家。他的着作關注於設計的人性化服務,並且在設計研究中注入了對“人-機”情感問題的思考。他的着作《設計心理學3:情感設計》就重點探討了這個問題,他在該書書中,將設計分爲三個層次,即本能層次設計、行爲層次設計和反思層次設計。這三個層次的設計從根本上看,共同滿足了我們對於設計的需求,設計的體驗就建立在這樣三個層次當中,人和設計之間的交流就是通過這樣三個層次建立起來。人對於設計的多層級的需求,實際上就已經表明了人潛在的多種需求,例如、愉悅、美感、興奮以及其他的各類因素,而設計理所因當地能夠迴應這些不同層次的需求,對於當下和未來的許多商品,特別是那些智能產品而言,設計將要全面地迴應這些問題。因此,這實際上也就通過具體的案例,說明了人的*問題的多種需求。諾曼通過大量的實例和論述,向我們表明,設計需要在情感層面迴應我們的需求。

20xx年,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威廉·麥唐諾(WilliamMcDonough)和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邁克爾·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續建築運動”的棋手,而後者則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合作出版了《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這也標誌着跨領域的學術交流已經開始着手推動可持續設計的發展。該書通過回溯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生產發展模式,深刻反思人類的貪慾,指出應該從新經濟的角度入手,以設計作爲引擎,來推動社會良性、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該書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從自身的產業實踐出發,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爲依據。

三、研究目的、意義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爲我國設計學科的新興議題,“設計批評”的研究可以有多種路徑、多重選擇。

事實上,設計批評和設計*有着內在的、緊密的聯繫。因此,將二者並列起來研究,將不失爲一種可行的路徑,因爲它們都關乎設計的本質。批評是推動設計的方法、手段,而*則是設計的立場、內核。而從當前的研究成果看,儘管對於設計批評和設計*的研究都在不斷推進當中,但卻鮮有將這二者並列起來作專題討論的。

研究意義:

(一)本研究有助於增進對西方設計批評和設計*議題的全面理解,這也是對慣常的設計史研究的有益補充,有助於我們推動國內設計學科的建設和完善。現代設計本質上是西方工業文明的產物,從設計學科的發展來看,我們很有必要加強現有資源的整合力度。爲了推動當下“設計批評”的實踐和研究,我們有必要從“設計*”入手,進一步思考設計批評的理論構建。

(二)本研究有助於增進我們對設計學本體的認識。有力地增強設計批評與設計*、設計史、環境議題、社會學的橫向交流,從而夯實當前設計學研究的基礎。這就證明設計自身具有和各類社會議題進行橫向交流的可能,證明了設計學科自身的發展潛能。設計批評始終受到來自各種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的主導。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課題的研究或將有助於推動當下國內設計批評的發展。通過對西方設計批評在歷史和學理的回溯,我們將可以深化對於當前國內設計批評發展狀況的把握,提升我們的實際操作水平。因此,我們需要從眼下的現實情境中有所超脫,通過回溯現代設計產生的原點,梳理其發展脈絡以總結經驗。

四、研究難點與創新點。

通過技術、審美、社會和生態這四個基本維度,課題對現代西方設計批評的面貌做出整體的勾勒,呈現出設計與西方社會充滿矛盾的二元關係。如果把它們比作“同路人”也未嘗不可,它們無法相互分離,彼此之間有時噓寒問暖,有時也齟齬不斷。

可以說,在設計發展的目標和人類真實需求之間,總是存有差距。儘管這二者的總體方向一致,但它們並不是始終重合的、默契的。人類在膨脹的*驅動下,有時可能製造出不合格的設計、“壞設計”,甚至是*的設計,而這已經爲歷史所證實。

此外,這裏還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思考:

首先,當前的研究有一種趨勢,似乎談論*,試圖否認人類的中心地位。對於這種論調,在筆者看來,不僅顯得不誠實,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對“人類-世界”這一主客關係的重新調整,並不能夠迴避人類作爲主體的事實,對這一主體的任何弱化,都將造成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中目標的模糊--這就如同一個沒有主語的句子一樣,它無法準確傳遞信息--任何企圖否定這一事實的思考,那種虛化的“區去中心化”,倒是既有可能導致邏輯和實踐層面的困境。因此,不用迴避人類中心論的問題,我們應當坦率地承認,人類自身的存在、延續和永續的發展是我們關心的根本問題,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與之同時出現的。

其次,研究設計*,爲了防止這個議題變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課題始終將“人”作爲核心,由此輻射狀地連接到各個不同的話題當中,譬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自我與他者等等。試圖呈現“人”的矛盾性、多元性、複雜性,這個“人”既可以是指作爲整體的人、具有共同屬性的人、有着相同訴求的人,同時也可以是作爲個體的人、具體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圍繞着“人”這個核心來展開思考,但儘可能用超脫於西方的立站到場來思考設計批評與設計*問題,由於一體的寬泛,這裏的論述必定也是運動的、發展的、開放的。

再次,應以儘可能客觀、理性的態度去思考技術文明和消費社會帶給人類的影響,倘若無視、或者回避人類在近兩個多世紀以來的成就,那就等於是徹底否定了啓蒙運動以來的人類成果,那麼這不僅武斷,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時也要以敏銳的直覺,去判斷技術理性帶來的異化。

最終,本課題所探討的設計批評指向了*的議題,設計在*這個層面上的意義得到凸顯。這會觸及不同層面的問題和現象,其中既要呈現具體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對人類個體、社會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後果、潛在影響。隨着目標的擴大,其結果也必然由“人類中心”延伸爲“去中心化”的*思考,這就是由微觀而宏觀,由具體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過程。

五、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設計批評的歷史追溯

第一節由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物質文明的觀念變遷

一、*的價值:造物與*的和諧統一

二、對待技術的態度

三、對待奢侈品與消費的態度

四、理性的原則

第二節啓蒙運動時期

一、理性主義的崛起:批評的基礎

二、批評與*價值

第三節現代設計的多元維度

第二章設計批評的技術維度

第一節工業革命與社會進步

第二節人性化議題:人與機器的抗爭、妥協

一、技術革新和現代工業

二、19世紀英國對待工業化和設計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選擇:個性化,還是標準化?

四、美國工業的選擇:歡迎機器,但要適度

第三節烏托邦議題:人與社會的融合

一、設計與“的善”

二、格羅皮烏斯的教育嘗試和*思考

三、納吉的教育與思考:以人爲中心

第三章設計批評的審美維度

第一節個人主義、審美與消費社會

第二節裝飾議題:誠實與虛僞

一、不合時宜的裝飾

二、裝飾之罪

第三節風格議題:被物驅使的人

一、個人主義與商業活動

二、消費社會的矛盾性:個人與社會的分離

三、對廣告和商業文化的批判

四、對廢止和“流線型”的迷狂

第四章設計批評的社會維度

第一節平等與安全的議題

一、時尚與女性:“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二、安全:由“消費者”轉向“用戶”

三、設計師的覺醒

第二節設計師的責任議題:烏爾姆觀念的變遷

一、包豪斯的影響

二、要求理性的聲音

三、在科學之外尋求人性

第三節帕帕奈克的歷史貢獻

一、對消費社會的批評

二、對設計師的定位

第五章設計批評的生態維度

第一節生態議題的緊迫

一、過度膨脹的技術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環境壓力

第二節人-社會-自然:從分離到統一

一、現代主義者的生態設計觀

二、由“個體”走向“共同體”

第三節迴歸整體的設計批評

一、新的*思考與可持續發展

二、迴歸整體的設計批評

三、面向大衆的設計批評

第六章設計批評的主體

第一節設計批評與設計改革者

第二節設計批評與設計教育

第三節設計批評與職業設計師

第四節設計批評與大衆

六、寫作計劃

(略)

七、參考文獻

一、專着

1.陳嘉映,《何爲良好生活--行之於途而應之於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xx年

2.杜維明,《對話與創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年

3.杜軍虎,《設計評論》,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xx年

4.黃厚石,《設計批評》,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xx年

5.海軍,《設計之重》,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xx年

6.何懷宏,《*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

7.李樂山,《工業設計思想基礎》(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年

8.邵宏主編,顏勇,黃虹,等編着,《西方設計:一部爲生活製作藝術的歷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年

9.李超德,《設計美學》,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xx年

10.李超德,《服裝評論》,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xx年

11.李叢芹,《設計批評論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xx年

12.李立新,《設計價值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年

13.金觀濤,《歷史的巨鏡》,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年

14.袁熙暘,《非典型設計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

15.(臺)楊冠政,《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鄭時齡,《建築批評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年

17.姚民義編着,《德國現代設計教育概述--從20世紀至21世紀初》,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年

18.張犇着,《設計文化視野下的設計批評研究》,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xx年

19.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史論部編譯,《設計真言:西方現代設計思想經典文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xx年

20.陳嘉明着,《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

……

二、論文

1.李超德,從亞歷山大·麥昆的設計看設計*[J].中國服飾,20xx(1)

2.周憲,現代性的張力--現代主義的一種解讀[J].文學評論,1999(1)

3.李超德,綠色生態設計觀--服飾文化內涵的新註解[J].江蘇紡織,20xx(8):18-20

4.阿馬蒂亞·森,斯密的市場從來不單獨存在[J].社會學家茶座,20xx(1):87-88

5.於文傑,楊玲,英國19世紀情感社會主義及其歷史演進[J].史學集刊,20xx(2):21-27

6.(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譯,英國設計,從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裝飾,20xx(11):14-20

7.李向鋒着,尋求建築的*話語[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7):278-280

8.陳喆,艾英旭着,西方關於建築*問題的研究[J].建築師,20xx(12):96-99

9.滕靜茹,西方女性主義建築學的若干議題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xx

10.楊瑩,維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設計理論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xx

11.王書道,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反思與整合[J].《天中學刊》,20xx(12):20-25

12.陳煒,提出設計*概念的必要性[J].《美術觀察》,20xx(6):103-103

13.江牧,設計*之道[J].《包裝工程》,20xx,27(6):318-320

14.李硯祖,從功利到*--設計藝術的境界與哲學之道[J].《文藝研究》,20xx(10):100-109

15.王慧然,理性主義與西方現代性危機[J].《學術交流》,20xx(6):21-24

16.尤西林,“現代性”及其相關概念梳理[J].《思想戰線》,20xx(5):81-83

17.文兵,理性主義、非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J].《暨南學報》,20xx(1):22-28

18.崔雪茹,西方個人主義源流考[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162-170

19.黃顯中,個人主義與市民社會--關於個人主義的一種解釋[J].《*學研究》,20xx(11):86-90

20.儲智勇,近代個人主義的興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會科學》,20xx(8):76-81

……

三、外文文獻資料

Rothschild,DesignandFeminism:Re-VisioningSpaces,: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9

lClark,DavidBrody,DesignStudie:BloomsburyAcademic,20xx

Coles,Designandar:on:WhitechapelGalleryandtheMITPress,20xx

leming,on:Routledge,20xx

nMarsack,EssaysonDesign1:on:Booth-ClibbornEditions,1997

dithDavis,GraphicDesigninContext:on:ThamesHudsonLtd,20xx

an,HumanFactorsinProductDesign:on:TaylorFrancis,1999

Heskett,on:ThamesandHudsonLtd,1980

ondLoewy,:TheOverlookPress,1988

,ImaginedInteriors:on:VAPublications,20xx

ztinaPassuth,on:ThamesandHudson,1985

friedGiedion,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69

chConrads,on:MITPress,1971

stophA·Hoesch,SiemensIndustrialDesign:eCantz

ilFallan,ScandinavianDesign:on:BERG,20xx

ippeGarner,:TaschenGmnH,20xx

orMargolin,TheStruggleforUtopia:Rodchenko,Lissitzky,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Be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fornia: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20xx

aGorman,:AllworthPress,20xx

-Maffei,RebeccaHouze,on:BERG,20xx

erGropius,on:FaberandFaberLimited,1965

dPye,on:HerbertPress,1978

Press,RachelCooper,TheDesignExperience:on: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xx

enHeller,,TextsonType:Cri:AllworthPress,20xx

Be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xx

erdam:BISPublishers,20xx

gningPornotopia:Travel: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xx

ago: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1

化學課題開題報告 篇五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屬於山區範圍的普通中學,生源主要來自農村,由於學校的基礎教育設施落後,教育發展不平衡,很多農村出來的學生基礎非常差,特別是化學科。這些學生到了高中,與城裏的學生相比,基礎顯得略差,而且性格比較內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高中教育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以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高中教育必須爲每個學生的成長、成人、成功奠基。以人爲本、助人發展,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其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處在這一階段的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在當前的班級授課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即所謂的學科方面的學困生。對於化學學科的學困生,根據學科特點,導致學習困難的因素可能更多在於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上,即學習策略水平的差異上。如何讓學生主動、高效學習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開展化學學困生學習策略研究並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學困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1)本課題組織化學教師參與實踐研究,必然會促進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有效教學及教學模式理論等的認識,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本課題將結合新課程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特點,構建出具有可操作性、實踐性的教學模式,爲廣大化學教師的教學模式提供理論指導。

(3)本課題的研究對進一步完善有效教學理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踐意義:

(1)本課題通過對新課程理念下轉化化學學困生教學模式的探究,構建各種針對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學模式並在同類學校的化學教學中予以推廣。

(2)本課題在探究中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特別關注學困生對過程方法的自主體驗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總結規律,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3)本課題的開展將促進教師更有效的開展教學,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手段的昇華,將培養一批科研型的優秀化學教師。

(4)本課題成功開展對同類學校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5)通過深入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本校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措施。使學困生充滿自信,自覺加入到化學課堂中來,教學中,讓他們從情感上願意、心理上渴望、行動上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的學習過程成爲一種生活經歷,在經歷中習得知識、獲得能力、悟得真諦,在經歷中掌握方法、歸納規律、體驗情感,充滿自信,這樣才能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化學課堂參與度,促進學困生的全面發展。使整個班級達到優生更優,差生變優,共同奮進的良好效果。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關於轉化學困生研究很多,但很少涉及針對山區中學和本校特色的教學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通過設計問題來支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成爲學習活動的主體;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開放性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誘發、驅動並支撐學習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提供機會並支持學生同時對學習的內容和過程進行反思和調控。建構主義重視學習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意義建構,重視學習活動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從而主張建立一個民主、寬鬆的教學環境。

(2)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要求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與全面發展,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3)新課程理念:《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化學教學要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瞭解化學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爲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基礎。

五、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以新課程理念作指導,構建有英德市第二中學特色的有效教學模式。

六、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如何讓化學學困生專心學習,提高化學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則是學生積極學習的有力保障。怎樣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端正他們學習態度,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使他們盡最大的努力學習,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達到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好的學生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每堂課應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要求,做到“堂堂清”,纔可以促進學困生轉化,所以研究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化學老師可以很好的培優,但對扶差卻沒能真正的做到愛心,細心、耐心,誠心的統一,培優與轉差兩者很難兼顧。這是本課題研究的難點。

七、本課題採用的科研手段: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貫穿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我們要不斷研究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發展動態以及有效教學的有關理論。借鑑已有的理論成果,支撐和構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轉變教育思想,調整教學思路。

2、調查研究法:調查教師教學狀況和化學學困生學習的狀況,發現問題,確定操作變量;調查、總結、運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策略、取得的新經驗;調查教學研究實施後的學生髮展情況,爲有效教學模式的確立提供實例依據,並反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操作。

3、實驗觀察法:通過操作變量的實施,觀察變化,前後測定對比,分析因果關係,使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理性結論指導教學實踐。

4、行動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論,解決有效教學模式構建中出現的新問題,邊實踐邊總結邊研究,及時反饋、修訂行動方案,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

5、經驗總結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都要定期進行課題階段性小結,運用該方法能很好的將教師在研究實踐中的。認識、領悟等經驗歸納整理、總結提高,用於後期成果的整理及結題鑑定階段。

八、本課題研究步驟:

第一步:確定研究的問題

本課題按照研究進程,涉及化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調查研究,創設學習環境,轉化策略問題等,本課題把需要研究的內容確定爲:

1、山區中學學困生形成原因調查;

2、學校,教師創設教學環境,轉變學困生學習態度,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積極性,課堂參與度等;

3、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使學困生會學,樂學,愛學,好學,從而達到理想轉化。

第二步:研究問題的順序

按研究進程,先進行現狀調研,在高中各年級進行學情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這些意見和建議,合理組織教學實踐,創設教學環境,尋求轉化學困生的方法的研究。

第三步:研究問題的細化

課題內容具體細化爲以下幾點:

1、開學初進行學情問卷調查,對化學教與學的現狀進行分析,使老師更好了解學生,從而改進教學;

2、瞭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如家庭環境,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學校周邊環境的影響,學生本人對化學學習的態度等因素;

3、化學學困生在聽課、作業,還有師生有效交流,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調查;

4、在這些調查基礎上,通過老師教學實踐,針對不同情況提出具體的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糾正過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重拾信心,爭取達到更大的進步。

5、怎樣合理進行分層教學,既兼顧學困生的教學,又能對優等生進行培優,提出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使差生轉優,優生更優。

九、課題組成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

1.負責課題的申報、立項;

2.擬訂課題實驗方案,開題報告和結題報告。

3.合理分配每個參研人員的研究任務。任務要具體,明確,有可操作性。

4.定期召開課題組人員會議,瞭解研究情況,加強研究指導。

5.不定期的對課題組成員進行業務培訓,加強對課題的管理,督促參研人員按時完成研究任務。

6.及時收集能夠反映課題成果的主要資料和過程性材料,資料整理要規範。

7.做好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對前期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補救,佈置下階段工作。

8.按時上報科研成果評選材料。

9.加強與市教研室、同類學校的聯繫。

課題組各個成員:XXX、XXX、XXX、XXX

1、XXX老師等負責完成課題組分配的研究任務,進行具體的實踐研究。

2、XXX老師等負責隨時收集、整理研究材料,教學案例,教學反思,並進行階段小結。

3、XXX老師等負責最後階段課題資料收集與整理。

關於開題報告 篇六

碼頭是海邊、江河邊專供輪船或渡船停泊,讓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建築物,通常見於水陸交通發達的商業城市。其中碼頭結構形式有重力式、高樁式和板樁式。主要根據使用要求、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綜合考慮確定。

一。 文獻綜述

港口發展的戰略

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便利化、國際運輸集裝箱化以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爲港口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使港口的功能也面臨着由最初純粹的貨物裝卸和集散,向裝卸、工業、商業、物流、信息等功能不斷擴大,對所在地區或所在城市發展成爲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中心等發揮着重要影響。在港口建設上,我國將按照加快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通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老港區成爲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貨種基地,形成可持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前,以信息網絡技術爲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已成爲推動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港口作爲傳統的基礎產業,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不發揮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帶動作用,就不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實現更大的發展。技術進步與創新已成爲影響現代港口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們始終堅持科技興港的發展戰略,注重運用高新技術改造老碼頭、建設新碼頭,

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使港口的生產方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爲了更好地嫁接改造傳統產業,我們創建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加強港口發展戰略、市場開發、企業管理、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綜合研究,使之成爲港口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中樞。我們根據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

技術發展的需要,創建了港口信息中心,積極加快信息技術在港口生產中的推廣應用。與國內外80多家船公司、海關、代理、場站實現了EDI聯網,並通過國際互聯網實現了集裝箱信息無紙化快速傳遞。建立了局域網,在全港內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建立了現代化的生產調度系統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網系統。廣泛採用國內、國際先進的裝卸設備和裝卸工藝,煤炭、原油、礦石等主要貨種均實現了流程化、系統化裝卸作業,港口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其中,煤炭單機裝船效率爲每小時4500噸,礦石單機卸率爲每小時5000噸,集裝箱橋吊臺時效率最高達30個自然箱,原油接卸效率爲每小時1萬立方米。同時,還配置了世界先進的引航艇。5000馬力大型拖輪、雷達通信導航系統等先進設備,保證了大型船舶的安全及時靠離。大規模的技術創新,提高了港口生產中的技術含量,實現了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服務,滿足了船東、貨主的需要。

二。資料分析及方案初選

(1)總平面佈置

碼頭佈置在香口礦石碼頭下游約150米處,碼頭長度爲50米,泊位長度爲90米。碼頭前沿線基本與流向線平行,位於-6m等高線附近。碼頭採用浮碼頭結構型式,主要由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爲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的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和長107.52m,寬3.0m的固定引橋組成。

(2)裝卸工藝

根據已建同類工程的實踐經驗表明,液體硝酸採用浮式碼頭由管道輸送裝船的優點明顯,方便裝船作業。本次設計的液體硝酸出口,是由陸域酸罐區,通過管道輸送至囤船,再由軟管裝船。

主要裝卸工藝流程:

液體硝酸出口:硝酸儲罐硝酸泵引橋管線閥門流量計躉船管線

軟管船

輔助工藝流程:

每次裝船完畢後,軟管內的介質用壓縮空氣掃向船舶。幹管平時不掃線,檢修時用壓縮空氣將管線內的介質掃向船或後方的酸儲罐。掃線方向爲:碼頭鋼引橋及躉船段管內的物料掃向船舶;固定引橋及陸域管線內的殘液掃向罐區。

(3)水工建築物

根據本工程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結合總平面佈置和裝卸工藝的要求,水工建築物提出了兩個方案。

方案一:

採用浮碼頭,由一艘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爲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和長107.52m,寬3.0m的鋼筋砼固定引橋組成。鋼筋砼固定引橋採用架空排架結構,引橋和墩臺樁基均採用Ф800鑽孔灌注樁。

方案二:

採用浮碼頭,由一艘鋼質囤船和一座引橋組成。鋼質囤船平面尺度爲5012m。引橋由一跨484.5m活動鋼引橋、78m的現澆墩臺、兩跨483.0m固定鋼引橋和兩座55m的現澆墩臺組成。墩臺樁基採用Ф800鑽孔灌注樁。

三。設計任務進度計劃

1 . 文獻綜述及外文翻譯 1.5周

2 . 總平面佈置1.5周

3 . 裝卸工藝設計 1 周

4 . 碼頭結構方案擬定2 周

5 . 設計概算1 周

6 . 結構計算及繪圖3 周

7 . 整理、彙總設計說書 1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