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員幹部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目錄

黨員幹部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第一篇:黨員幹部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第二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第三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第四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第五篇: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黨員幹部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榮使命的一代共產黨人,更值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前,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探討這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我認爲,對於黨員幹部來講,其先進性很重要的就是表現在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上;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很重要的就是切實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始終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和出色工作,給人民羣衆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衆所周知,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涌現出的大批先進代表,像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同志,都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典範,很值得我們學習。 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互爲關聯、互促互長,有着緊密的內在聯繫。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基礎,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纔可能有正確的動機,當官纔可能爲羣衆所稱道。常言道,“做官是做一陣子,做人要做一輩子”。因此,從這“三做”爲切入點來思考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問題,我想先從“做人”說起。

一、做人——以德爲帥、以誠爲根、以善爲貴 “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真正“寫”好並非易事。明代學者高攀龍曾說:“吾立於天地間,只思量做好一個人,乃第一要義。”做人不見得非得頂天立地,但起碼要對得起良心,如果你是一名共產黨員、領導幹部,還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做人的涵義寬如天海,深若淵藪,古往今來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個人都在實踐它。這裏我也不能一一點到,只概括地談四點: 一是要做一個真實坦誠的人。真實坦誠包含兩層意思:一曰誠信,二曰坦率。 ——先說誠信。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君子修身,莫善於誠信。夫誠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懷下人也。”這是古人對誠信的認知;“真誠換真心,誠信變真金”,這是現代人對誠信的理解。現實中誠信的重要性體現在方方面面。沒有誠信交不了朋友,沒有誠信談不成生意,沒有誠信幹不了大事。有位作家說過,“誠實是最好的策略,最大的智慧,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最誠實的人”。這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在誠信的問題上,也同樣適用“100—1=0”的法則。你可能說一百句假話而被別人相信,也完全可能因爲一句謊言的敗露而身敗名裂。現代社會,信譽被認爲是最昂貴的資本,爲了一點小小的利益而拿自己的信譽作賭注,委實有些得不償失。所以,誠以待人,信以處世,是我們最明智的選擇。 誠信也是爲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爲重百金輕”,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隨着社會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人民羣衆的關注之中。如果說起話來油腔滑調,做起事來虛無縹緲,你的形象就會在羣衆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現在,商業活動非常注重品牌意識。茅臺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種品牌效應,而品牌的樹立靠的就是其經久不衰的內在品質。同樣的道理,我們做人也要講一個品牌。有了誠信的品質作保證,做人的信譽度就會逐步提升。如果你在一個單位工作幾年,大家都說你不錯,換了一個單位,周圍的人還說你不錯,再到另一個單位仍然如此,這樣,你的品牌就樹立起來了。列寧說過,“在政治上採取誠實的態度是有力的表現,如果在政治上採取欺騙的態度則是軟弱的表現”。很多人認爲,政治缺少真實,其實不然。一個人的政治生涯需要真實來支撐,如果沒有真實,就不可能在這個羣體當中立足。 ——再說坦率。爲人要做到真實可信,必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卡耐基說:人的成功15%靠專業技術,85%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溝通。尤其對於從政的人,工作當中常常需要與人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說話直截了當、開誠佈公、直奔主題。當然坦率也需要藝術,它既不是口無遮攔,也不是簡單地表白,要有側重、講方法,把握時機。總之,與人交往,坦率要比虛僞建立的關係更持久,真誠要比圓滑換來的友誼更珍貴。 二是要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工作當中,人們往往能夠原諒一個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領導,而不能原諒能力很強但人品很差的領導。這樣說並不是降低能力在領導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告訴大家,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官,沒有一個好的人品,一切都無從談起。古人講“先修身而後求能”,還有一句古訓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說的都是修養、品行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幹不了大事的。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許能夠上升到一定層面,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遲早要栽跟頭。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馬克思曾經說過:“不可收買的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纔會硬氣,做官纔有正氣。 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這個“人”字寫正了,纔會有服衆的底氣和被尊敬的資格,真正做到“不誘於譽、不恐於誹”。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這是真正的大丈夫所應具備的品質。我們黨講一個黨性,老百姓講一個良心。能不能憑良心說話、按黨性辦事,是檢驗一個黨員幹部品行好壞的重要標準。《禮記.中庸》上講“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這是古人對“正直”這個概念的一個很恰當的詮釋,同時也應該是一個領導幹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爲人處世也好,爲官從政也罷,必須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才能談的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是嚴謹。嚴謹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是遵守客觀規則的具體體現。嚴謹體現在工作作風上,是務實、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種表現;體現在生活作風上,是潔身、克欲、維繫自我的一種手段。我每天上班都看到大街上一幅“莊吉”西服的廣告牌,其廣告詞是“莊重一身,吉祥一生”。這句廣告用語完全可以用到我們做人上。作爲黨的領導幹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於腦際,慎言、慎行、慎獨、慎思,否則,權力就有可能成爲墮落淪喪的根源,甚至成爲禍國殃民的工具。三是忠誠。如果說“正直”和“嚴謹”還是一種個人修養的話,那麼“忠誠”則是對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品格的更高要求,是惠及他人的一種大德。有位作家曾經說過:“高於一切的忠誠是偉大的品德,是愛的外延。”關於忠誠,古人也有過很多精闢的論述。東漢馬融在《忠經》裏談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謂也。爲國之本,何莫於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各有所事,便應各有所忠,作爲一名黨員,就要忠於黨、忠於人民;作爲一名幹部,就要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上,要無愧於國家;下,要對得起百姓。不要讓自己成爲不忠、不孝、不義之人。

三是要做一個寬厚善良的人。寬厚善良是一種心境,是一種胸懷,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的重要內核之一。它包含三個內容:一是寬容之德。有人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很有哲理。關於寬容,《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樣定義:“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 寬容是一種美德,你的寬容釋放得越多,就越容易獲得尊重。寬容還是一種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產生的震撼比嚴厲的責罰要強烈得多。有句古訓叫做“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對他人的寬容是對自己人性的一種昇華,冰釋前嫌可以換來理解、換來和睦、換來友誼,甚至能將敵人變爲朋友,而耿耿於懷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對於一個羣體來講,寬容可以凝聚人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去,一聽到艾滋病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有如瘟神避之而不及。而現在,我們的政府和社會正在以一種大度的姿態和博大的胸懷接納這個羣體。對這一弱勢羣體的寬容和關愛,溫暖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心,也樹立了黨和政府親民愛民的形象。應該指出,寬容需要忍耐,但決不是放縱,不是任由無理之人任意妄爲,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他人以足夠的空間和改過的機會,做到寬厚而嚴肅、柔和而堅定,在一定範圍內追求與人交往和處理問題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厚道不是懦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老子講:“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始終以一種厚道之品爲人處世,會給人一種信任感、一種踏實感,所以古人講“厚德載物”。厚道的人心底無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心靈清澈而見底。作爲一名黨員、一個領導幹部,只有具備厚道的品性,羣衆纔會放心,纔會發自內心地擁護你、支持你。三是善良之心。曾經有位哲學家問他的一羣學生,人的一生最需要什麼,多數人答不出來。有一個學生回答說,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顆善心,哲學家聽後,會意地點了點頭。我們所處的社會好比一個大的家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人爲善,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素昧平生之人有難,鼎力相助,是謂小善;國家危難之際,赴湯蹈火,捨生取義,是謂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還是大善,只要永遠有一顆善心,便足以讓你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民間有句俗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絕對的因與果的關係,很有道理。人,往往是在忘卻自我、捨棄自我之時,獲得了自我;往往是在不想索取、不想回報之時,得到了回報。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結果。四是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責任”是一個很厚重的概念,是檢驗一個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和尺度。近代學者梁啓超說:“人生於天地間,各有責任。一家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國必亡。”可見“責任”對於做人的重要性。成爲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至少應該在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做到盡職盡責。組織行爲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角色期待”。如果將社會看作一個舞臺,那麼每個成員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種社會角色都與一整套的權利義務和一系列的行爲模式相聯繫。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親、丈夫、兄長;在單位裏,你可能是領導,也可能是下屬;在社會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但是不論扮演哪一種角色,人們都會對這個角色有一個相應的期望值,能否達到這個期望值,就在於你對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有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責任,對親人的關懷是一種責任,對朋友的幫助也是一種責任,等等。所以說,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多;你所處的地位越高,肩負的責任也就越重。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說:“一個人不論職位有多高,如果總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麼他永遠只能是別人的‘部屬’。反言之,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儘管他位卑職小,他還是可以位列於‘高階層’,因爲他以整體的績效爲己任。”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常說:“權力是人民給的,應該爲人民辦事。”老百姓擁護他,就是因爲他把自己對人民的那份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其次,要做到勇於負責。放棄了責任空談做人是一種可悲、是一個人的不幸;放棄了責任空談做官則是一種罪過、是人民的不幸。德國政治學家馬克斯?韋伯在談到責任時說:“在政治領域裏,最終有兩種罪過不可饒恕:不務實際和不負責任。缺乏責任感使這些政治家純粹爲了權力而熱愛權力,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目的。”現在有些領導幹部,不顧民意所向,大搞所謂“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僅勞民傷財,也極大地損害了我們黨在羣衆中的威信。還有一些人,有了好事便大肆渲染自己的功勞,出了問題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爲了一己之利而放棄責任的失職行爲。一個有責任感的領導幹部,必須做到在成績面前不攬功,在問題面前不退縮。是“推功攬過”,還是“攬功推過”,這既是一個政治品質問題,也是一個思想境界問題。做人不負責任,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當官不負責任,就有愧於人民賦予的那份權力,有愧於“共產黨員”這個神聖的稱號。 二、做事——以謀爲基、以實爲重、以智爲要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爲官掌權,更要爲人民、爲社會做事。如何做事?古代先賢多有論述。孔子倡導“事思敬”,即做事要敬業,要嚴肅,要認真。荀子呼籲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莊子提倡做事要“不徐有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可謂智者見智,各有所得。不過歸根結底,方式雖各有千秋,目的卻只有一個,不外乎要把事做好、做明白。作爲一名領導幹部,爲官一任,就要盡全力完成人民賦予他的使命,不辜負羣衆對自己的期望。

古人講“得民心者得天下”。誠心誠意爲民做事,就能深得民心、順應民意,獲得羣衆的認可和擁戴。反之,在一個地方幹了幾年,人們竟想不起他做過些什麼,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悲哀。那麼,領導幹部應該怎樣做事呢?我認爲,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高站位慮事。古人說:“爲一身謀則愚,而爲天下謀則智。”講的就是一個站位的問題。做事的站位高不高,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講至關重要。下棋講究一個“謀勢”,要通觀全盤,不能見子打子。做事也是一樣,不可只在乎一事之成敗,而必須站在是否有利於全局形勢發展的高度,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通盤謀劃,全方位考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事當前,必先考慮全局之成敗。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史上,我們黨造就了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這樣的偉人和一大批傑出的領導人。他們之所以爲歷史所記取,是因爲他們具有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遠見卓識,具有領導億萬人民艱苦創業的非凡能力,具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情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慮事站位高人一籌,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恢弘大氣的深謀遠略。在秦皇島的發展史上,慮事深遠者也不乏其例。當年燕山大學落戶秦皇島,反對的聲音很多,當時的市領導能夠果斷拍板把這件事定下來,就是有一種以地區長遠發展爲基點的高站位和戰略眼光。現在看來,這件事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燕山大學對提高秦皇島的城市品位,對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爲一個領導幹部,都有相應的職責範圍,或管轄一個地區,或領導一個部門,想問題、做事情,就應當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是否有利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爲標準,以能否滿足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爲尺度,不要只考慮局部利益、團體利益,甚至是個人的升遷榮辱。只有這樣,才能乾的了大事、成的了大業。 領導幹部做事站位的高低與否,與他的眼光有直接的聯繫。眼光的長短和寬窄,是決策正確與否的重要前提。

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幹部,眼光一要長,二要廣。所謂長,就是在科學分析、邏輯推理的基礎上,對事態的發展及走向做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能成就大事的人,不會被眼前的暫時利益所矇蔽,能夠清晰地辯識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正確地進行取捨。秦末農民戰爭時期,劉邦抵達秦國國都咸陽後,其部屬爭相瓜分國庫裏的金銀財寶,只有蕭何先帶人沒收了秦國的法律、典章、檔案,並妥善收藏好。後來,劉邦之所以能全面瞭解全國的法制、經濟、人文、地理等情況,有條不紊地治理國家,蕭何接管的這些文件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看來,前瞻性的眼光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砝碼。所謂廣,就是要統觀全局,環顧四方,對其他地區的發展程度和方法策略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以期對自身的發展有所借鑑,有所幫助。近些年來,我們黨對幹部的培養講“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就是要着力提高廣大領導幹部這方面的水準。作爲領導幹部,切不可閉門造車,低頭只看自己的進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較的基礎上,多走一走經濟社會等方面相對發達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與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產生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別人的看法、見解和思路。只有這樣,你的眼界纔會開闊,站位才能高遠。 二要高水平謀事。古人云:愚者喑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一個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其謀事的能力。“謀”,在做事的所有環節中至關重要,對一件事的成敗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有些人對待工作只是簡單的執行,有的人則有所創新,這兩種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和層面會完全不同。凡事按規矩去做,不會出問題,但是也不會出亮點。做事前謀與不謀,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未必見得。凡事只要認真、科學、積極地去謀劃,勝算就會掌握在自己手中。“謀”,可以把不可能轉化爲可能,把常規轉化爲超常規,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敗轉化爲奇蹟般的成功。“謀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謀事的高水平取決於謀事者的高素質。做一個高素質的謀事者,首先要做一名“學習思考型”的幹部。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今社會,正逐步成爲學習型社會。身處這樣一種社會,不學習就要落伍,不思考就要被時代所拋棄。共產黨員、領導幹部身負重擔,就更應勤以致學、學以致用,努力做一名好學不倦之官,不做不學無術之官。古人講“多讀書則氣清,氣清則神正。”要通過學習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調查研究,克服謀事過程中的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形式主義,爲科學決策奠定紮實可靠的理論基礎。 三要高效率辦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個“勤”字。“勤”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手勤”、“腳勤”、“腦勤”。“手勤”,就是要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確保上級政策傳達、落實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保證本單位、本地區工作信息的及時上報、反饋;“腳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層、多搞調查研究,及時瞭解和掌握工作動態,爭取工作的主動性;“腦勤”,就是要結合工作勤于思考,從領導的角度思考應該提供什麼信息、作出什麼部署;從羣衆的角度思考他們缺少什麼服務、目前有什麼要求;從下屬的角度思考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總之,作爲一名領導幹部,切不可惰性纏身,否則就會誤事、誤民。要立志做策馬奮蹄的先行者,萬不可做得過且過的撞鐘僧。 其次,要做到事半功倍,還必須講求工作方法。凡事要化繁爲簡,要事急幹,急事早辦,動必量力,舉必量技,切不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更不可把複雜的事情離奇化。去年,爲了優化投資環境,我市簡化了很多項行政性審批環節,取消了200多項收費項目。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對秦皇島的投資環境有着重要作用,既節約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商,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的發展。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四要高風格處事。人的一生經常會面對進退得失,與人交往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進退得失之際如何選擇,磕磕碰碰之時怎樣處理,這其中就有一個處事風格的問題。作爲一名黨員幹部,以什麼樣的風格處事,直接關係到黨的威信和形象。有的人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遇榮譽就上,見責任就推;有的人遇到事情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生怕便宜了別人,虧欠了自己。這都是風格不高的表現。風格不高,威信肯定高不了,就難以讓人信服信任,就會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一名領導幹部有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體現在處事的高風格上。我們講高風格處事,並不是簡單地提倡見榮譽就讓,見責任就攬,而是說想問題、辦事情要有更高的站位,在處理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個人。 高風格處事體現的是高風亮節、是思想境界,更是一種眼界和胸懷。眼睛盯着事業發展的大局,心裏裝着人民羣衆的利益,在對待個人進退得失時就會多一份坦然,在處理同志之間的關係時就會增幾分大度。對待事情要有平常心,對待事業要有責任感。以這樣的態度處事,就會扎牢成就事業的根基,就能樹立起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的力量推進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做官——以民爲本、以正爲先、以紀爲則 山西平遙舊縣衙門前有這樣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副對聯既道出了爲官的本質,又給上堂喊冤的百姓一種真實樸素的親切感。其實,“官”與“民”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在人類社會,有許許多多事務需要專人去管理,於是就有了“官”。一個人從一般社會成員變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種責任,即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別人、管好一個地方或部門。“官”由小變大,也就意味着責任的範圍由小變大。爲了方便管理,人民賦予“官”以一定的權力,做官也就是掌權和用權。不言而喻,權力應當是“官”用來履行職責的手段和工具,而絕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

古往今來,爲官之道,各式各樣;爲官之術,五花八門;爲官之招,千奇百怪。爲官者千人百面,千姿百態。千古流芳者有之,遺臭萬年者有之,名垂青史者有之,煙消雲散者有之。有人爲了升官費盡心機,挖空心思,不踏踏實實做事,而是研究什麼“厚黑學”、“官場之道”等等所謂的“潛規則”,不思爲民謀利之道,專攻投機取巧之術。可以說,這些人在政治上走入了迷途,在思想上陷入了“爲了當官而當官”的誤區。我以爲,既然做官,就得做一個人民滿意、羣衆認同的官,做一個“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無憾一生”的官,牢記xx所要求的“爲民、務實、清廉”這六個字,不愧對手中這份權力和責任,不愧對人民羣衆對你的期望和信任。 那麼,如何做好官,爲人民掌好權呢?我們秦皇島市委組織部有個八字部風:公正、親切、守紀、創新。這八個字可以說是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對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爲官之道的一種歸納和濃縮。 首先,爲官要做到“公正”。古人講“夫居官守職以公正爲先,公則不爲私所惑,正則不爲邪所媚。”所謂“公正”,顧名思義,“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義”,去除心底的私心雜念,一心爲民,秉公辦事;“正”,就是正派,爲官的本質就在於“正”,孔子說:“政者,正也。”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於己,不負於心。公正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講,應該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則。做人“正”是做官“正”的基礎,而相對於做人來講,公正做官則有更高的要求。因爲做人只是對自己負責,做官則是要對一個羣體、一個部門負責。“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是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永恆主題,也是對公正全面而深刻的詮釋,同樣適用於所有的黨員和領導幹部。處理問題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爲羣衆說公道話,他的爲官准則就會受到質疑,正像老百姓常說的那句話:“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說到底,正與不正,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方向的問題,它反映着一個幹部從政以什麼爲目的、以什麼爲核心、以什麼爲基礎。這兩年,全省上下唱響了“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主旋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講正氣,就是樹立和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革命情操,抵制各種歪風邪氣的干擾。爲官之人如果能夠以民爲本,視民心爲根,心裏裝着羣衆,凡事想着羣衆,工作依靠羣衆,一切爲了羣衆,就會保持“心在國家,情繫羣衆”的平常心境,保持“利歸天下,譽屬黎民”的淡泊情懷,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夠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其次,爲官要做到“親切”。“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親切可以昇華爲大愛,它不是一種姿態,而是對人民發自內心的熱愛。xx年非典肆虐時,總書記出現在城市的街頭。xx總理今年元旦期間到陝西銅川慰問遇難礦工家屬時,飽含着熱淚說,“我用什麼語言也不能表達你們的那種痛苦。”這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是赤子情懷的真誠流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經常出現在“與民同樂”的場合,卻很少出現在“爲民分憂”的場合。他們的身影時常見諸於媒體報端,卻不能給人民帶來真實的溫暖和感動。這些幹部跟羣衆之間不是“魚水關係”,而是一種“蛙水關係”,需要羣衆時,就像青蛙一樣往水裏跳;不需要羣衆時,就跳上岸擺官老爺架子。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樣的行動能夠感動羣衆,什麼樣的行爲令人反感,什麼是真心爲民,什麼是擺譜作秀,老百姓心裏都有一杆秤。凡事都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如果你心裏時刻裝着人民的喜樂哀愁,時刻把羣衆的溫飽冷暖掛在心上,自然會得到羣衆的支持和擁護。鄧小平同志曾說:“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

衆而不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所以,共產黨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如果立志做大官,就會滋生官僚主義和衙門作風,就會脫離羣衆,失去對羣衆的親情。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羣衆是我們的執政基礎。作爲黨員幹部,應該也必須像對待父母那樣,對廣大羣衆充滿真情摯愛,對他們體現出真正的物質和人文關懷。 但是,親切並不等於一團和氣,更不是沒有原則、一味迎合,做老好人。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做到親切與原則的高度統一、親切與權威的高度結合。《論語》中講:“君子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意爲做人要剛柔結合,把握好一個度。任長霞親手抓住罪犯,看到其年幼的孩子時,不禁流出熱淚,並且自己掏出錢來交給村民說:“拿這錢給他兒子買點吃的。”在任長霞身上,體現的既有國家權力的威嚴,又有人間情感的真諦,真正做到了情理兼容,情義並重。 這種剛與柔的結合不僅適用於做官,也同樣適用於做人和做事。ibm公司總裁贈給他兒子一句話:心靈如上帝,行動如乞丐。這句話和我經常講的“低頭處世,昂首做人”道理是相通的。劉劭《人物誌》裏有一段話,我們今天用白話說就是“一味剛直而不柔和,就流於僵直;一味強勁而不精巧,就流於蠻幹;一味固執己見而不問來龍去脈,就流於愚闇;心氣十足而思慮不清,做事就會超越特定的規範;思慮通暢而不平正,就會流於放蕩。”這是一種境界,一種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結合起來的爲人、爲官和處世之道。所以說,處世的低姿態與做人的高風格完美統一,才能體現出高尚的人格和官品。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情商”(emotional quality),是指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自我意識太強,凡事以自我爲中心,就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使人的性格逐漸變得自私、偏執、孤傲。一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應當具有較高的情商指數。要善於把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要對人民、對下屬有感情,以真心實意、真情實感去對待他人。這不僅僅是一個“情商”的問題,更是對一個黨員幹部的必然要求。 第三,爲官要做到“守紀”。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正處於變革期、轉型期,形形色色的誘惑無處不在。在這種環境下,作爲領導幹部,要想做到“不爲名利失心、不爲權慾薰心、不爲排場傲心”,就必須有一種力排一切干擾的定力,有一種不爲外物所動的境界,正如xx所說,要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如果說做人是做官的基礎,那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則是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的導向和基礎。做一名“守紀”的幹部,必須處理好如下三種關係:一是工作與生活的關係。現在有些同志關心生活勝過關心工作,過分在意票子、車子、房子,有的追求物質享受勝過自己所做的工作,熱衷於吃喝玩樂,有的甚至被“升官發財”、“封妻廕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腐朽思想迷住了心竅。這些都是危險信號,很多領導幹部腐化墮落的過程都是從貪圖享樂、私慾膨脹開始的。所以,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正確區分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界限,切不可相互混淆,甚至是相互滲透。要管住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廉潔自律的表率;二是感情與原則的關係。中華民族歷來重情重義,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蘊。領導幹部也是人,也有人之常情,對親戚、朋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但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講親情、友情,而忘了原則、法紀。有些幹部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把握不住自己,對配偶、子女、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礙於情面,明知不對,也不拒絕;對他們的錯誤不批評、不教育、不制止,甚至放任庇護,以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後爲親情所害。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是在處理感情與原則的關係時,必須把握好一個“度”。古人講“器滿則傾,月滿則虧”,就是這個道理。“度”怎樣把握,在於你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識程度,在於你對工作和生活的體驗和悟性,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於心”。

第二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榮使命的一代共產黨人,更值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前在新形勢下探討這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衆所周知,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涌現出的大批先進代表,像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同志,都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典範,很值得我們學習。

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互爲關聯、互促互長,有着緊密的內在聯繫。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基礎,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纔可能有正確的動機,當官纔可能爲羣衆所稱道。常言道,“做官是做一陣子,做人要做一輩子”。因此,從這“三做”爲切入點來思考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問題,我想先從“做人”說起。

一、做人——以德爲帥、以誠爲根、以善爲貴做人不見得非得頂天立地,但起碼要對得起良心,如果是一名共產黨員、領導幹部,還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

做人一是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要誠信,坦率。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真誠換真心,誠信變真金”,沒有誠信交不了朋友,沒有誠信談不成生意,沒有誠信幹不了大事。誠信也是爲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隨着社會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人民羣衆的關注之中。如果說起話來油腔滑調,做起事來虛無縹緲,你的形象就會在羣衆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爲人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卡耐基說:人的成功15%靠專業技術,85%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說話直截了當、開誠佈公、直奔主題。

二是要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官,沒有一個好的人品,一切都無從談起。古人講“先修身而後求能”,還有一句古訓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沒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幹不了大事的。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纔會硬氣,做官纔有正氣。 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正直。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二是嚴謹。嚴謹體現在工作作風上,是務實、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種表現;體現在生活作風上,是潔身、克欲、維繫自我的一種手段。作爲黨的領導幹部,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於腦際,慎言、慎行、慎獨、慎思,否則,權力就有可能成爲墮落淪喪的根源,甚至成爲禍國殃民的工具。

三是忠誠。作爲一名黨員,就要忠於黨、忠於人民;作爲一名幹部,就要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上,要無愧於國家;下,要對得起百姓。

四是要做一個寬厚善良的人。有人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美德,你的寬容釋放得越多,就越容易獲得尊重。對他人的寬容是對自己人性的一種昇華,對於一個羣體來講,寬容可以凝聚人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應該指出,寬容需要忍耐,但決不是放縱,不是任由無理之人任意妄爲,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他人以足夠的空間和改過的機會,做到寬厚而嚴肅、柔和而堅定,在一定範圍內追求與人交往和處理問題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厚道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古人講“厚德載物”。厚道的人襟懷坦蕩、光明磊落,作爲黨員幹部,只有具備厚道的品性,羣衆纔會放心,纔會發自內心地擁護你、支持你。三是善良之心。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顆善心,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人爲善,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

五是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首先要做到盡職盡責。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責任,對親人的關懷是一種責任,對朋友的幫助也是一種責任,你所處的地位越高,肩負的責任也就越重。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常說:“權力是人民給的,應該爲人民辦事。” 其次,要做到勇於負責。現在有些領導幹部,不顧民意所向,大搞所謂“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僅勞民傷財,也極大地損害了我們黨在羣衆中的威信。一個有責任感的領導幹部,必須做到在成

績面前不攬功,在問題面前不退縮。

二、做事——以謀爲基、以實爲重、以智爲要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爲官掌權,更要爲人民、爲社會做事。作爲一名領導幹部,爲官一任,就要盡全力完成人民賦予他的使命,不辜負羣衆對自己的期望。領導幹部做事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高站位慮事。做事必須站在是否有利於全局形勢發展的高度,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通盤謀劃,全方位考慮。不要只考慮局部利益、團體利益,甚至是個人的升遷榮辱。只有這樣,才能乾的了大事、成的了大業。二要高水平謀事。一個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其謀事的能力。凡事只要認真、科學、積極地去謀劃,勝算就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個高素質的謀事者,首先要做一名“學習思考型”的幹部。應勤以致學、學以致用,要通過學習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調查研究,克服謀事過程中的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形式主義,爲科學決策奠定紮實可靠的理論基礎。 三要高效率辦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個“勤”字。“勤”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手勤”、“腳勤”、“腦勤”。“手勤”,就是要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確保上級政策傳達、落實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腳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層、多搞調查研究,及時瞭解和掌握工作動態,爭取工作的主動性;“腦勤”,就是要結合工作勤于思考,從領導的角度思考應該提供什麼信息、作出什麼部署;從羣衆的角度思考他們缺少什麼服務、目前有什麼要求;從下屬的角度思考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

總之,作爲一名領導幹部,切不可惰性纏身,否則就會誤事、誤民。要立志做策馬奮蹄的先行者,萬不可做得過且過的撞鐘僧。 其次,要做到事半功倍,還必須講求工作方法。凡事要化繁爲簡,要事急幹,急事早辦,動必量力,舉必量技,切不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更不可把複雜的事情離奇化。一名領導幹部要有人格魅力,高風亮節、眼睛盯着事業發展的大局,心裏裝着人民羣衆的利益,對待事情要有平常心,對待事業要有責任感。

三、做官——以民爲本、以正爲先、以紀爲則

一個人從一般社會成員變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種責任,即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別人、管好一個地方或部門。權力應當是用來履行職責的手段和工具,而絕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做官就得做一個人民滿意、羣衆認同的官,做一個“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無憾一生”的官,牢記胡錦濤總書記所要求的“爲民、務實、清廉”這六個字,不愧對手中這份權力和責任,不愧對人民羣衆對你的期望和信任。公正、親切、守紀、創新,這八個字可以說是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具體體現,

首先,爲官要做到“公正”。顧名思義,“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義”,去除心底的私心雜念,一心爲民,秉公辦事;“正”,就是正派,爲官的本質就在於“正”,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於己,不負於心。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講,公正應該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則。心裏裝着羣衆,凡事想着羣衆,工作依靠羣衆,一切爲了羣衆,就會保持“心在國家,情繫羣衆”的平常心境,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其次,爲官要做到“親切”。如果你心裏時刻裝着人民的喜樂哀愁,時刻把羣衆的溫飽冷暖掛在心上,自然會得到羣衆的支持和擁護。但是,親切並不等於沒有原則、一味迎合,做老好人,必須做到親切與原則的高度統一、親切與權威的高度結合。一個領導幹部,應當具有較高的情商指數。要善於把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對人民、對下屬要有感情,以真心實意、真情實感去對待他人。第三,爲官要做到“守紀”。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正處於變革轉型期,形形色色的誘惑無處不在,作爲領導幹部,要想做到“不爲名利失心、不爲權慾薰心、不爲排場傲心”,胡錦濤總書記說,要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做一名“守紀”的幹部,必須處理好如下三種關係:一是工作與生活的關係。現在有些同志關心生活勝過關心工作,過分在意票子、車子、房子,有的追求物質享受勝過自己所做的工作,熱衷於吃喝玩樂,有的甚至被“升官發財”、“封妻廕子”等腐朽思想迷住了心竅。這些都是危

險信號,很多領導幹部腐化墮落的過程都是從貪圖享樂、私慾膨脹開始的。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廉潔自律的表率;二是感情與原則的關係。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領導幹部也有人之常情,對親戚、朋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但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講親情、友情,而忘了原則、法紀。必須把握好一個“度”。作爲領導幹部,“度”把握的好不好,對你的形象甚至於前途至關重要,也許一念之差,就會讓你跌入百仗深淵。三是權力與責任的關係。權力與責任是對等的,權力越大,職務越高,肩負的責任就越重,應盡的義務就越多。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各種誘惑,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絕不能把權力單純看成是個人努力的結果,甚至看成私有財產,否則就會背離權力的人民性。 第四,爲官要做到“創新”。 “創新”是融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等綜合素質於一身的具體實踐,是一切工作能否取得進步的關鍵。人類只有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活動,才能不斷地滿足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歷史進步的原動力。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形成創新的習慣,培育創新的思維,敢爲人先而不步人後塵,開拓創新而不因循守舊。創新不等於蠻幹,不等於一味追求標新立異而不考慮成本和效果。必須做到創新與務實的高度結合。

總而言之,領導幹部的修養達到一定境界,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一種人格的魅力,這種魅力直接體現爲一個幹部的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受人愛戴和景仰,就是因爲他們的魅力感染了整個世界。作爲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和道德修養,切實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對此,做官的人要銘記於心,尚未做官但將來可能做官的人也要認真思索,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第三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一、做人。做人以德爲帥,以誠爲根,以善爲貴。

人字結構只有一撇一捺,真正寫好不容易。一劃朝天,兩筆着地,意爲頂天立地,漢字很有意思,人字是象形字。做一個好人不見得要頂天立地,但起碼要對得起良心,黨員還要對得起人民,對得起黨。做人包括四方面 :

1、真實坦誠。真實坦誠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誠信,一層是坦率。先講誠信,君子修身莫善於誠信。這是古人對誠信的認知。“真誠換真人,誠信變真金”,這是現代人對誠信的理解。沒有誠信交不了朋友,沒有誠信談不成生意,沒有誠信幹不了大事。因此,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現在社會,信譽被認爲是最昂貴的資本,爲了一點小利拿自己信譽作賭注,實在得不償失。所以真實坦誠待人,誠懇率真處世,是做人最明智的選擇。再講坦率。爲人要做到真實可信,必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常常需要與人溝通,人與人溝通最好的辦法就是坦率,說話直截了當,開誠佈公,推心置腹。當然坦率也需要藝術,要講方法,把握時機。

2、品行端正。古語講“先修身而後求能”,指的是修養和品行對於個人價值的重要性。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仕途或生意等方面能上升到一定層面,但最終經不起時間考驗。所以,有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纔會硬氣,做官纔有正氣。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層意思:第一要正直。一個正直的人會體現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這個人寫正了,纔會有服衆的底氣和被尊敬的資格,真正做到“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第二要嚴謹。嚴謹是對生活負責的一種態度,是遵守客觀規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對自己修身的更高要求。體現在工作作風上嚴謹是務實、高效、追求完善的一種表現;體現在生活作風上,嚴謹是潔身、自律的一種手段。作爲我們多數人來說,手中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權力,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於腦際,慎言、慎行、慎獨、慎思、慎微。否則,權力就有可能成爲墮落淪喪的根源,成爲禍國殃民的工具。第三,要忠誠。忠誠是對一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是否合格的一個檢驗標準,是惠及他人的一種大德。人各有所事,應各有所忠,作爲一名黨員,就要忠於黨忠於人民,作爲一名幹部,就要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上無愧於國家,下對得起百姓。

3、寬厚善良。寬厚善良是一種胸懷,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它包含三個內容:第一要有寬容之德。世界上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很有哲理。其實,人的內心蘊藏着巨大的包容性,你越是寬容他人,就越容易獲得尊重。有句古訓叫“律已當嚴,待人當恕”。冰釋前嫌可換來理解,換來和睦,換來友誼。而耿耿於懷只會讓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當然寬容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他人以足夠的空間和改過的機會,做到寬厚而嚴肅,柔和而堅定。第二要有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厚道不是懦弱,也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厚道的人,心底無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心靈清澈見底。我們作爲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有具備厚道的品性,大家纔會發自內心地擁護你、支持你。第三要有善良之心。我們所處的社會和所在單位好比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應當學會與人爲善,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素昧平生之人有難,拔刀相助是屬於小善,國家危難之際,赴湯蹈火,舍

生取義,是屬於大善。但不管小善還是大善,只要永遠有一顆善心,有愛心,便足以讓你成爲一個高尚的人。

4、有責任感。人生於天地間各有責任,家庭的、事業的、社會的、國家的等等。對國家忠誠是一種責任,對親人關懷是一種責任,對同事關心是一種責任,對朋友幫助是一種責任等等。你扮演的角度越多,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多。你所處的地位越高,肩負的責任也越重。

二、做事。做事以謀爲基,以實爲重,以智爲要

人生在世,就要做事。如何做事?做事方式各有千秋,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事情做好。做事也要做到四個方面:

1、高站位慮事。古語講,爲一身謀則愚,而爲天下謀則智。講的是一個站位問題。做事站位高不高,對於我們尤其領導來講至關重要。下棋講究謀勢,要通全盤。做事也一樣,必須站在是否有利於全局的高度,從人民、單位的根本利益出發,通盤謀劃,全方位考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一事當前,必先考慮全局之成敗。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是一代傑出偉人。他們之所以爲歷史所記取,是因爲他們具有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遠見卓識,具有領導億萬人民創業的非凡能力,具有愛國愛民的偉大情懷,說到底是慮事站位高人一籌。做事站位高低與否,與一個人的眼光有直接聯繫。眼光長短與寬窄是決策正確與否的前提,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

2、高水平謀事。一個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謀事能力,謀在做事所有環節中至關重要,對一些事的成敗起決定性作用。有些人的工作只是簡單地執行,有些人則有所創新,兩種人處事的結果不一樣,凡事按規矩做,不會出問題,也不會有亮點,做事謀與不謀,效果截然不同。謀事水平取決於謀事者素質,要不斷學習、思考,提高自己謀事能力。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要提高素質,就必須不斷學習,不學習就會落伍,不思考就會舉足無措。我們要勤於學習、勤于思考。通過學習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增強辨明是非能力。

3、高效率辦事。做事高效,在於一個勤字,同時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勤體現在三個方面:手勤、腳勤、腦勤。手勤就要及時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確保上級政策傳達落實時效性、有效性,保證本部門工作及時上報反饋。腳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層,多搞調研,及時掌握工作動態,爭取工作主動性。腦勤,就是結合工作勤于思考,從領導角度思考應提供什麼信息作什麼部署,從羣衆角度思考他們缺什麼服務,有什麼要求,從下屬角度思考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要立志做策馬奮蹄的先行者,不可做得過且過的撞鐘僧。另外,要做到事半功倍,工作方法很重要,凡事化繁爲簡,要事急辦,急事早辦,特事特辦,動必量力,舉必量度,不可把簡單事情複雜化,更不可把複雜事情離奇化。

4、高風格處事。就是做事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說的和做的要一致,一切以人民利益爲重,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仰不愧黨,俯不愧民。

三、做官。做官以民爲本,以正氣爲先,以紀爲則。

古往今來,爲官者千古流芳有之,遺臭萬年有之。既然做官,就做個人民滿意的官,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應該爲民務實清廉。具體也有四方面:

1、公正。爲官要做到公正。古語講夫居官守職以公正爲先,公則不爲私所惑,正則不爲邪所媚。所謂公正,顧名思義就是一公、二正。公就是公道,要“忍私而行大義”,除掉心底的私心雜念,一心爲民,秉公辦事。正就是正派,爲官本質就在於正。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於己不負於心。公正是做官的第一原則。做人正是做官正的基礎,而相對於做人來講,公正做官有更高的要求。因爲做人是對自己負責,做官是對一個羣體、一個部門負責。說到底,正與不正,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方向問題。爲官之人如果能一身正氣,坦坦蕩蕩,就會以民爲本,視民心爲根,就會保持心在國家,情繫羣衆的平常心境,保持利歸天下,眷屬黎民的淡泊情懷。對羣衆,察其苦,聽其呼,相其思,急其盼,辦其需,真正把羣衆利益放在第一位。

2、親切。爲官要做到親切。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親切並不是一種姿態,而是對人民發自內心的熱愛。幹羣關係應該是魚水關係,而不是蛙水關係,需要羣衆時像青蛙一樣往水跳,不需要羣衆時就跳上岸擺官老爺架子,這是不行的。羣衆眼睛是雪亮的,什麼樣的行動能感動羣衆,什麼樣的行爲令人反感,什麼是真正爲民,什麼是擺譜作秀,老百姓心裏都有一杆秤。凡事要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如果我們心裏裝着羣衆的喜樂哀愁,自然會得到羣衆的擁護和支持。

3、守紀。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正處於變革時期,形形色色的誘惑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這種環境下,要想做到不爲名利失心,不爲權慾薰心,就必須有一種力排一切干擾的能力,有一種不爲物所動的境界,從法紀層面上講,就要善於守紀,處理好三種關係。一是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正確區分兩者的界限,不能貪圖享樂,要處理好公與私的關係,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假公濟私,在經濟交往中儘可能避嫌,金額比較大的要有2人以上經手。二是感情與原則的關係。一個人、一個領導幹部都有人之常情,但一是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講親情友情而忘記了原則法紀,原則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底線。三是權力與責任的關係。權的問題不要認爲領導有權,辦事員沒有權,實際上人人都有權,只不過是大是小的問題,權力越大職務越高,肩負的責任就越重,權力與義務責任是相平衡的,如果把權力當作謀私的工具,以權謀私,那就違背了權力的責任,損害了權力的尊嚴,甚至最終名敗身裂。只有時刻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才能正確處理好權與責的關係,真正把握好自己。

4、創新。創新是融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等要求於一體的實踐,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有創新意識,但創新不等於蠻幹,不等於追求標新立異而不考慮效果。因此與務實要高度統一。

總之,做人、做事與做官的關係是互爲關聯、互爲作用的關係。做人是根本,人做正了,做事容易,做官也不會出問題。做事是基礎,因爲做事和做官都離不開做事創業。做官是履行職責,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說到底,做官也是爲了做事,我們要正確處理這三者關係,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

第四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榮使命的一代共產黨人,更值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前,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探討這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我認爲,對於黨員幹部來講,其先進性很重要的就是表現在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上;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很重要的就是切實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始終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和出色工作,給人民羣衆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衆所周知,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涌現出的大批先進代表,像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等同志,都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典範,很值得我們學習。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互爲關聯、互促互長,有着緊密的內在聯繫。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基礎,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纔可能有正確的動機,當官纔可能爲羣衆所稱道。常言道,“做官是做一陣子,做人要做一輩子”。因此,從這“三做”爲切入點來思考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問題,我想先從“做人”說起。一、做人——以德爲帥、以誠爲根、以善爲貴“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真正“寫”好並非易事。明代學者高攀龍曾說:“吾立於天地間,只思量做好一個人,乃第一要義。”做人不見得非得頂天立地,但起碼要對得起良心,如果你是一名共產黨員、領導幹部,還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做人的涵義寬如天海,深若淵藪,古往今來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個人都在實踐它。這裏我也不能一一點到,只概括地談四點:一是要做一個真實坦誠的人。真實坦誠包含兩層意思:一曰誠信,二曰坦率。——先說誠信。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君子修身,莫善於誠信。夫誠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懷下人也。”這是古人對誠信的認知;“真誠換真心,誠信變真金”,這是現代人對誠信的理解。現實中誠信的重要性體現在方方面面。沒有誠信交不了朋友,沒有誠信談不成生意,沒有誠信幹不了大事。有位作家說過,“誠實是最好的策略,最大的智慧,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最誠實的人”。這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在誠信的問題上,也同樣適用“100—1=0”的法則。你可能說一百句假話而被別人相信,也完全可能因爲一句謊言的敗露而身敗名裂。現代社會,信譽被認爲是最昂貴的資本,爲了一點小小的利益而拿自己的信譽作賭注,委實有些得不償失。所以,誠以待人,信以處世,是我們最明智的選擇。誠信也是爲官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爲重百金輕”,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隨着社會民主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人民羣衆的關注之中。如果說起話來油腔滑調,做起事來虛無縹緲,你的形象就會在羣衆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現在,商業活動非常注重品牌意識。茅臺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種品牌效應,而品牌的樹立靠的就是其經久不衰的內在品質。同樣的道理,我們做人也要講一個品牌。有了誠信的品質作保證,做人的信譽度就會逐步提升。如果你在一個單位工作幾年,大家都說你不錯,換了一個單位,周圍的人還說你不錯,再到另一個單位仍然如此,這樣,你的品牌就樹立起來了。列寧說過,“在政治上採取誠實的態度是有力的表現,如果在政治上採取欺騙的態度則是軟弱的表現”。很多人認爲,政治缺少真實,其實不然。一個人的政治生涯需要真實來支撐,如果沒有真實,就不可能在這個羣體當中立足。——再說坦率。爲人要做到真實可信,必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卡耐基說:人的成功15%靠專業技術,85%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溝通。尤其對於從政的人,工作當中常常需要與人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說話直截了當、開誠佈公、直奔主題。當然坦率也需要藝術,它既不是口無遮攔,也不是簡單地表白,要有側重、講方法,把握時機。總之,與人交往,坦率要比虛僞建立的關係更持久,真誠要比圓滑換來的友誼更珍貴。二是要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工作當中,人們往往能夠原諒一個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領導,而不能原諒能力很強但人品很差的領導。這樣說並不是降低能力在領導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告訴大家,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官,沒有一個好的人品,一切都無從談起。古人講“先修身而後求能”,還有一句古訓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無德。”說的都是修養、品行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幹不了大事的。一個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許能夠上升到一定層面,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遲早要栽跟頭。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馬克思曾經說過:“不可收買的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纔會硬氣,做官纔有正氣。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這個“人”字寫正了,纔會有服衆的底氣和被尊敬的資格,真正做到“不誘於譽、不恐於誹”。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這是真正的大丈夫所應具備的品質。我們黨講一個黨性,老百姓講一個良心。能不能憑良心說話、按黨性辦事,是檢驗一個黨員幹部品行好壞的重要標準。《禮記.中庸》上講“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這是古人對“正直”這個概念的一個很恰當的詮釋,同時也應該是一個領導幹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爲人處世也好,爲官從政也罷,必須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才能談的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是嚴謹。嚴謹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是遵守客觀規則的具體體現。嚴謹體現在工作作風上,是務實、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種表現;體現在生活作風上,是潔身、克欲、維繫自我的一種手段。我每天上班都看到大街上一幅“莊吉”西服的廣告牌,其廣告詞是“莊重一身,吉祥一生”。這句廣告用語完全可以用到我們做人上。作爲黨的領導幹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要把“嚴謹”二字時刻懸於腦際,慎言、慎行、慎獨、慎思,否則,權力就有可能成爲墮落淪喪的根源,甚至成爲禍國殃民的工具。三是忠誠。如果說“

正直”和“嚴謹”還是一種個人修養的話,那麼“忠誠”則是對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品格的更高要求,是惠及他人的一種大德。有位作家曾經說過:“高於一切的忠誠是偉大的品德,是愛的外延。”關於忠誠,古人也有過很多精闢的論述。東漢馬融在《忠經》裏談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謂也。爲國之本,何莫於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神明,而況於人乎?”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各有所事,便應各有所忠,作爲一名黨員,就要忠於黨、忠於人民;作爲一名幹部,就要忠於事業、忠於職守。上,要無愧於國家;下,要對得起百姓。不要讓自己成爲不忠、不孝、不義之人。三是要做一個寬厚善良的人。寬厚善良是一種心境,是一種胸懷,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體系的重要內核之一。它包含三個內容:一是寬容之德。有人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很有哲理。關於寬容,《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樣定義:“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 寬容是一種美德,你的寬容釋放得越多,就越容易獲得尊重。寬容還是一種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產生的震撼比嚴厲的責罰要強烈得多。有句古訓叫做“律己當嚴,待人當恕”。對他人的寬容是對自己人性的一種昇華,冰釋前嫌可以換來理解、換來和睦、換來友誼,甚至能將敵人變爲朋友,而耿耿於懷只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對於一個羣體來講,寬容可以凝聚人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去,一聽到艾滋病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有如瘟神避之而不及。而現在,我們的政府和社會正在以一種大度的姿態和博大的胸懷接納這個羣體。對這一弱勢羣體的寬容和關愛,溫暖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心,也樹立了黨和政府親民愛民的形象。應該指出,寬容需要忍耐,但決不是放縱,不是任由無理之人任意妄爲,而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他人以足夠的空間和改過的機會,做到寬厚而嚴肅、柔和而堅定,在一定範圍內追求與人交往和處理問題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厚道不是懦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氣度、一種雅量。老子講:“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始終以一種厚道之品爲人處世,會給人一種信任感、一種踏實感,所以古人講“厚德載物”。厚道的人心底無私、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心靈清(轉載需註明來源:)澈而見底。作爲一名黨員、一個領導幹部,只有具備厚道的品性,羣衆纔會放心,纔會發自內心地擁護你、支持你。三是善良之心。曾經有位哲學家問他的一羣學生,人的一生最需要什麼,多數人答不出來。有一個學生回答說,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顆善心,哲學家聽後,會意地點了點頭。我們所處的社會好比一個大的家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人爲善,不以惡小而爲之,不以善小而不爲。素昧平生之人有難,鼎力相助,是謂小善;國家危難之際,赴湯蹈火,捨生取義,是謂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還是大善,只要永遠有一顆善心,便足以讓你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民間有句俗話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絕對的因與果的關係,很有道理。人,往往是在忘卻自我、捨棄自我之時,獲得了自我;往往是在不想索取、不想回報之時,得到了回報。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結果。四是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責任”是一個很厚重的概念,是檢驗一個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和尺度。近代學者梁啓超說:“人生於天地間,各有責任。一家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個放棄責任,則國必亡。”可見“責任”對於做人的重要性。成爲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至少應該在兩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做到盡職盡責。組織行爲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角色期待”。如果將社會看作一個舞臺,那麼每個成員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種社會角色都與一整套的權利義務和一系列的行爲模式相聯繫。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親、丈夫、兄長;在單位裏,你可能是領導,也可能是下屬;在社會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但是不論扮演哪一種角色,人們都會對這個角色有一個相應的期望值,能否達到這個期望值,就在於你對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有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責任,對親人的關懷是一種責任,對朋友的幫助也是一種責任,等等。所以說,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多;你所處的地位越高,肩負的責任也就越重。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說:“一個人不論職位有多高,如果總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麼他永遠只能是別人的‘部屬’。反言之,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儘管他位卑職小,他還是可以位列於‘高階層’,因爲他以整體的績效爲己任。”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常說:“權力是人民給的,應該爲人民辦事。”老百姓擁護他,就是因爲他把自己對人民的那份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其次,要做到勇於負責。放棄了責任空談做人是一種可悲、是一個人的不幸;放棄了責任空談做官則是一種罪過、是人民的不幸。德國政治學家馬克斯?韋伯在談到責任時說:“在政治領域裏,最終有兩種罪過不可饒恕:不務實際和不負責任。缺乏責任感使這些政治家純粹爲了權力而熱愛權力,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目的。”現在有些領導幹部,不顧~所向,大搞所謂“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僅勞民傷財,也極大地損害了我們黨在羣衆中的威信。還有一些人,有了好事便大肆渲染自己的功勞,出了問題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爲了一己之利而放棄責任的失職行爲。一個有責任感的領導幹部,必須做到在成績面前不攬功,在問題面前不退縮。是“推功攬過”,還是“攬功推過”,這既是一個政治品質問題,也是一個思想境界問題。做人不負責任,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當官不負責任,就有愧於人民賦予的那份權力,有愧於“共產黨員”這個神聖的稱號。二、做事——以謀爲基、以實爲重、以智爲要人生在世,就要做事。爲官掌權,更要爲人民、爲社會做事。如何做事?古代先賢多有論述。孔子倡導“事思敬”,即做事要敬業,要嚴肅,要認真。荀子呼籲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莊子提倡做事要

“不徐有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可謂智者見智,各有所得。不過歸根結底,方式雖各有千秋,目的卻只有一個,不外乎要把事做好、做明白。作爲一名領導幹部,爲官一任,就要盡全力完成人民賦予他的使命,不辜負羣衆對自己的期望。古人講“得民心者得天下”。誠心誠意爲民做事,就能深得民心、順應~,獲得羣衆的認可和擁戴。反之,在一個地方幹了幾年,人們竟想不起他做過些什麼,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悲哀。那麼,領導幹部應該怎樣做事呢?我認爲,必須做到以下四點:一要高站位慮事。古人說:“爲一身謀則愚,而爲天下謀則智。”講的就是一個站位的問題。做事的站位高不高,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講至關重要。下棋講究一個“謀勢”,要通觀全盤,不能見子打子。做事也是一樣,不可只在乎一事之成敗,而必須站在是否有利於全局形勢發展的高度,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通盤謀劃,全方位考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事當前,必先考慮全局之成敗。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史上,我們黨造就了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這樣的偉人和一大批傑出的領導人。他們之所以爲歷史所記取,是因爲他們具有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遠見卓識,具有領導億萬人民艱苦創業的非凡能力,具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情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慮事站位高人一籌,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恢弘大氣的深謀遠略。在秦皇島的發展史上,慮事深遠者也不乏其例。當年燕山大學落戶秦皇島,反對的聲音很多,當時的市領導能夠果斷拍板把這件事定下來,就是有一種以地區長遠發展爲基點的高站位和戰略眼光。現在看來,這件事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燕山大學對提高秦皇島的城市品位,對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爲一個領導幹部,都有相應的職責範圍,或管轄一個地區,或領導一個部門,想問題、做事情,就應當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是否有利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爲標準,以能否滿足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爲尺度,不要只考慮局部利益、團體利益,甚至是個人的升遷榮辱。只有這樣,才能乾的了大事、成的了大業。領導幹部做事站位的高低與否,與他的眼光有直接的聯繫。眼光的長短和寬窄,是決策正確與否的重要前提。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幹部,眼光一要長,二要廣。所謂長,就是在科學分析、邏輯推理的基礎上,對事態的發展及走向做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能成就大事的人,不會被眼前的暫時利益所矇蔽,能夠清晰地辯識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正確地進行取捨。秦末農民戰爭時期,劉邦抵達秦國國都咸陽後,其部屬爭相瓜分國庫裏的金銀財寶,只有蕭何先帶人沒收了秦國的法律、典章、檔案,並妥善收藏好。後來,劉邦之所以能全面瞭解全國的法制、經濟、人文、地理等情況,有條不紊地治理國家,蕭何接管的這些文件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看來,前瞻性的眼光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砝碼。所謂廣,就是要統觀全局,環顧四方,對其他地區的發展程度和方法策略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以期對自身的發展有所借鑑,有所幫助。近些年來,我們黨對幹部的培養講“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就是要着力提高廣大領導幹部這方面的水準。作爲領導幹部,切不可閉門造車,低頭只看自己的進退,而是要在相互比較的基礎上,多走一走經濟社會等方面相對發達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與這些地方有哪些差距,想一想產生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麼,聽一聽別人的看法、見解和思路。只有這樣,你的眼界纔會開闊,站位才能高遠。二要高水平謀事。古人云:愚者喑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一個人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其謀事的能力。“謀”,在做事的所有環節中至關重要,對一件事的成敗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有些人對待工作只是簡單的執行,有的人則有所創新,這兩種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和層面會完全不同。凡事按規矩去做,不會出問題,但是也不會出亮點。做事前謀與不謀,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未必見得。凡事只要認真、科學、積極地去謀劃,勝算就會掌握在自己手中。“謀”,可以把不可能轉化爲可能,把常規轉化爲超常規,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敗轉化爲奇蹟般的成功。“謀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謀事的高水平取決於謀事者的高素質。做一個高素質的謀事者,首先要做一名“學習思考型”的幹部。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今社會,正逐步成爲學習型社會。身處這樣一種社會,不學習就要落伍,不思考就要被時代所拋棄。共產黨員、領導幹部身負重擔,就更應勤以致學、學以致用,努力做一名好學不倦之官,不做不學無術之官。古人講“多讀書則氣清,氣清則神正。”要通過學習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調查研究,克服謀事過程中的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形式主義,爲科學決策奠定紮實可靠的理論基礎。三要高效率辦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個“勤”字。“勤”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手勤”、“腳勤”、“腦勤”。“手勤”,就是要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確保上級政策傳達、落實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保證本單位、本地區工作信息的及時上報、反饋;“腳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層、多搞調查研究,及時瞭解和掌握工作動態,爭取工作的主動性;“腦勤”,就是要結合工作勤于思考,從領導的角度思考應該提供什麼信息、作出什麼部署;從羣衆的角度思考他們缺少什麼服務、目前有什麼要求;從下屬的角度思考他們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總之,作爲一名領導幹部,切不可惰性纏身,否則就會誤事、誤民。要立志做策馬奮蹄的先行者,萬不可做得過且過的撞鐘僧。其次,要做到事半功倍,還必須講求工作方法。凡事要化繁爲簡,要事急幹,急事早辦,動必量力,舉必量技,切不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更不可把複雜的事情離奇化。去年,爲了優化投資環境,我市簡化了很多項行政性審批環節,取消了200多項收費項目。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對秦皇島的投資環境有着重要作用,既節約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商,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的發展。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四要高風格處事。人的一生經常會面對進退得失,與人交往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進退得失之際如何選擇,磕磕碰碰

之時怎樣處理,這其中就有一個處事風格的問題。作爲一名黨員幹部,以什麼樣的風格處事,直接關係到黨的威信和形象。有的人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遇榮譽就上,見責任就推;有的人遇到事情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生怕便宜了別人,虧欠了自己。這都是風格不高的表現。風格不高,威信肯定高不了,就難以讓人信服信任,就會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一名領導幹部有人格魅力,很重要的就體現在處事的高風格上。我們講高風格處事,並不是簡單地提倡見榮譽就讓,見責任就攬,而是說想問題、辦事情要有更高的站位,在處理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個人。高風格處事體現的是高風亮節、是思想境界,更是一種眼界和胸懷。眼睛盯着事業發展的大局,心裏裝着人民羣衆的利益,在對待個人進退得失時就會多一份坦然,在處理同志之間的關係時就會增幾分大度。對待事情要有平常心,對待事業要有責任感。以這樣的態度處事,就會扎牢成就事業的根基,就能樹立起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就能以人格的力量推進事業的健康發展。三、做官——以民爲本、以正爲先、以紀爲則山西平遙舊縣衙門前有這樣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副對聯既道出了爲官的本質,又給上堂喊冤的百姓一種真實樸素的親切感。其實,“官”與“民”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在人類社會,有許許多多事務需要專人去管理,於是就有了“官”。一個人從一般社會成員變成“官”,就意味着多了一種責任,即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別人、管好一個地方或部門。“官”由小變大,也就意味着責任的範圍由小變大。爲了方便管理,人民賦予“官”以一定的權力,做官也就是掌權和用權。不言而喻,權力應當是“官”用來履行職責的手段和工具,而絕非地位高人一等的理由。古往今來,爲官之道,各式各樣;爲官之術,五花八門;爲官之招,千奇百怪。爲官者千人百面,千姿百態。千古流芳者有之,遺臭萬年者有之,名垂青史者有之,煙消雲散者有之。有人爲了升官費盡心機,挖空心思,不踏踏實實做事,而是研究什麼“厚黑學”、“官場之道”等等所謂的“潛規則”,不思爲民謀利之道,專攻投機取巧之術。可以說,這些人在政治上走入了迷途,在思想上陷入了“爲了當官而當官”的誤區。我以爲,既然做官,就得做一個人民滿意、羣衆認同的官,做一個“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無憾一生”的官,牢記胡錦濤總書記所要求的“爲民、務實、清廉”這六個字,不愧對手中這份權力和責任,不愧對人民羣衆對你的期望和信任。那麼,如何做好官,爲人民掌好權呢?我們秦皇島市委組織部有個八字部風:公正、親切、守紀、創新。這八個字可以說是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對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爲官之道的一種歸納和濃縮。首先,爲官要做到“公正”。古人講“夫居官守職以公正爲先,公則不爲私所惑,正則不爲邪所媚。”所謂“公正”,顧名思義,“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義”,去除心底的私心雜念,一心爲民,秉公辦事;“正”,就是正派,爲官的本質就在於“正”,孔子說:“政者,正也。”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於己,不負於心。公正對於一個領導幹部來講,應該是做官第一位的原則。做人“正”是做官“正”的基礎,而相對於做人來講,公正做官則有更高的要求。因爲做人只是對自己負責,做官則是要對一個羣體、一個部門負責。“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是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永恆主題,也是對公正全面而深刻的詮釋,同樣適用於所有的黨員和領導幹部。處理問題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爲羣衆說公道話,他的爲官准則就會受到質疑,正像老百姓常說的那句話:“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說到底,正與不正,實際上是一個政治方向的問題,它反映着一個幹部從政以什麼爲目的、以什麼爲核心、以什麼爲基礎。這兩年,全省上下唱響了“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主旋律,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講正氣,就是樹立和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革命情操,抵制各種歪風邪氣的干擾。爲官之人如果能夠以民爲本,視民心爲根,心裏裝着羣衆,凡事想着羣衆,工作依靠羣衆,一切爲了羣衆,就會保持“心在國家,情繫羣衆”的平常心境,保持“利歸天下,譽屬黎民”的淡泊情懷,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夠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其次,爲官要做到“親切”。“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親切可以昇華爲大愛,它不是一種姿態,而是對人民發自內心的熱愛。~年非典肆虐時,胡錦濤總書記出現在城市的街頭。溫家寶總理今年元旦期間到陝西銅川慰問遇難礦工家屬時,飽含着熱淚說,“我用什麼語言也不能表達你們的那種痛苦。”這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是赤子情懷的真誠流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經常出現在“與民同樂”的場合,卻很少出現在“爲民分憂”的場合。他們的身影時常見諸於媒體報端,卻不能給人民帶來真實的溫暖和感動。這些幹部跟羣衆之間不是“魚水關係”,而是一種“蛙水關係”,需要羣衆時,就像青蛙一樣往水裏跳;不需要羣衆時,就跳上岸擺官老爺架子。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樣的行動能夠感動羣衆,什麼樣的行爲令人反感,什麼是真心爲民,什麼是擺譜作秀,老百姓心裏都有一杆秤。凡事都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如果你心裏時刻裝着人民的喜樂哀愁,時刻把羣衆的溫飽冷暖掛在心上,自然會得到羣衆的支持和擁護。鄧小平同志曾說:“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羣衆而不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所以,共產黨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如果立志做大官,就會滋生官僚主義和衙門作風,就會脫離羣衆,失去對羣衆的親情。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羣衆是我們的執政基礎。作爲黨員幹部,應該也必須像對待父母那樣,對廣大羣衆充滿真情摯愛,對他們體現出真正的物質和人文關懷。但是,親切並不等於一團和氣,更不是沒有原則、一味迎合,做老好人。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做到親切與原則的高度統一、親切與權威的高度結合。《論語》中

講:“君子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意爲做人要剛柔結合,把握好一個度。任長霞親手抓住罪犯,看到其年幼的孩子時,不禁流出熱淚,並且自己掏出錢來交給村民說:“拿這錢給他兒子買點吃的。”在任長霞身上,體現的既有國家權力的威嚴,又有人間情感的真諦,真正做到了情理兼容,情義並重。這種剛與柔的結合不僅適用於做官,也同樣適用於做人和做事。ibm公司總裁贈給他兒子一句話:心靈如上帝,行動如乞丐。這句話和我經常講的“低頭處世,昂首做人”道理是相通的。劉劭《人物誌》裏有一段話,我們今天用白話說就是“一味剛直而不柔和,就流於僵直;一味強勁而不精巧,就流於蠻幹;一味固執己見而不問來龍去脈,就流於愚闇;心氣十足而思慮不清,做事就會超越特定的規範;思慮通暢而不平正,就會流於放蕩。”這是一種境界,一種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結合起來的爲人、爲官和處世之道。所以說,處世的低姿態與做人的高風格完美統一,才能體現出高尚的人格和官品。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情商”(emotional quality),是指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自我意識太強,凡事以自我爲中心,就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使人的性格逐漸變得自私、偏執、孤傲。一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應當具有較高的情商指數。要善於把握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要對人民、對下屬有感情,以真心實意、真情實感去對待他人。這不僅僅是一個“情商”的問題,更是對一個黨員幹部的必然要求。第三,爲官要做到“守紀”。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正處於變革期、轉型期,形形色色的誘惑無處不在。在這種環境下,作爲領導幹部,要想做到“不爲名利失心、不爲權慾薰心、不爲排場傲心”,就必須有一種力排一切干擾的定力,有一種不爲外物所動的境界,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要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如果說做人是做官的基礎,那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則是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的導向和基礎。做一名“守紀”的幹部,必須處理好如下三種關係:一是工作與生活的關係。現在有些同志關心生活勝過關心工作,過分在意票子、車子、房子,有的追求物質享受勝過自己所做的工作,熱衷於吃喝玩樂,有的甚至被“升官發財”、“封妻廕子”、“一人得道,雞犬~”等腐朽思想迷住了心竅。這些都是危險信號,很多領導幹部腐化墮落的過程都是從貪圖享樂、私慾膨脹開始的。所以,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正確區分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界限,切不可相互混淆,甚至是相互滲透。要管住自己的腦,不該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廉潔自律的表率;二是感情與原則的關係。中華民族歷來重情重義,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蘊。領導幹部也是人,也有人之常情,對親戚、朋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但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講親情、友情,而忘了原則、法紀。有些幹部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把握不住自己,對配偶、子女、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礙於情面,明知不對,也不拒絕;對他們的錯誤不批評、不教育、不制止,甚至放任庇護,以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後爲親情所害。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是在處理感情與原則的關係時,必須把握好一個“度”。古人講“器滿則傾,月滿則虧”,就是這個道理。“度”怎樣把握,在於你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識程度,在於你對工作和生活的體驗和悟性,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於心”。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座右銘對“度”這個概念做出了貼切的註解:“恰到好處,留有餘地;寧可不夠,不可過頭。”作爲領導幹部,“度”把握的好不好,對你的形象甚至於前途至關重要,也許一念之差,就會讓你跌入百仗深淵。白克明書記曾經講過,共產黨人要有原則和紀律這兩把“快刀”,堅持原則複雜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原則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規矩,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凌駕於原則之上。用人情代替原則,或是用權術改變原則,勢必會釀成大錯;三是權力與責任的關係。權力與責任是對等的,執政是權力,爲民就是責任。權力越大,職務越高,肩負的責任就越重,應盡的義務就越多。如果把權力當作謀私的工具,那就背離了權力的責任,損害了權力的尊嚴,最終會受到人民的譴責,甚至身敗名裂。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各種誘惑,領導幹部只有常想着黨的宗旨和人民的需要,始終對黨和人民負責,時刻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才能正確處理好權與責的關係,真正把握好自己。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絕不能把權力單純看成是個人努力的結果,甚至看成私有財產,否則就會背離權力的人民性。第四,爲官要做到“創新”。創新既是一個歷史範疇,也是一種時代精神。《易.繫辭》中有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揭示了東方哲學的精髓,反映了炎黃子孫變革求新的渴望。江澤民同志也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這些年,每每談及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也往往少不了“創新”一詞。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創新”是融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等綜合素質於一身的具體實踐,是一切工作能否取得進步的關鍵。循規蹈矩,墨守陳規,只是對以往規範和標準的一種沿襲和繼承。在循環流轉的體系中沒有發展,實際上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過程。做事缺乏創新,最多隻能把一件事做對,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有道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只有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活動,才能不斷地滿足自己生存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歷史進步的原動力。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善於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就必然要成爲時代的落伍者。那麼,同樣的道理,一個領導幹部如果缺乏創新意識,他所在部門的工作或者地區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工作中能不能出一些亮點,想一些新點子,提一些好建議,也是一個幹部有沒有水平的重要體現。鄧小平同志曾說:“要克服一個怕字,要有勇氣。什麼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當前,我國正處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時期,很多工作和事情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去創新,在摸

索中不斷前進和發展。很多成功的經驗就是來自於思想的火花,然後付諸於實踐得來的。所以,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形成創新的習慣,培育創新的思維,敢爲人先而不步人後塵,開拓創新而不因循守舊。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可佩服。”爲官者一旦有了這種勇氣和魄力,便是民之大福、國之大幸。創新不等於蠻幹,不等於一味追求標新立異而不考慮成本和效果。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做到創新與務實的高度結合。實踐是創新的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每個地區的先天優勢不同、經濟基礎不同,其發展應有適合其自身的模式和規範。因此,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採取相應的措施,因地而制宜地實施創新,使我們的事業在切合實際的創新中不斷髮展壯大。總而言之,領導幹部的修養達到一定境界,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一種人格的魅力,這種魅力直接體現爲一個幹部的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受人愛戴和景仰,就是因爲他們的魅力感染了整個世界。作爲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和道德修養,切實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對此,做官的人要銘記於心,尚未做官但將來可能做官的人也要認真思索,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第五篇: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作爲一名領導幹部,應當關注、思考和探索怎樣做人、做事、做“官”,結合今天彭亞文老師所講的“領導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真是受益匪淺。我感到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目的,做“官”是載體。做“官”需先做人,爲“官”應有所爲。作爲一名領導幹部,應當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爲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清白爲官。

(一)、如何做人

一是要發揚傳統,堅定信念。作爲領導幹部我感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作爲一生的必修課去探求、去領悟、去實踐。我們必須牢記習齤近齤平總書記的“三心”,即對事業要有進取之心、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對名利地位要有平常之心,發揚我們黨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嚴格遵守黨紀國法,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自覺地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警鐘長鳴;慎獨、慎小、慎微,防微杜漸。

二是要加強學習,注重修養。作爲領導幹部要把學習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終身追求,同時也要把學習作爲一種享受,一種精神的愉悅,一種靈魂的淨化和一種思想的躍進。首先是要學習道德修養,其次是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要有起碼的良知、行爲的準則、健康的胸襟和高尚的境界,要有胸懷天下蒼生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心,做有“德”性之人

三是要清白做人,樹正形象。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把“乾乾淨淨”作爲“警己恆言”,永遠深刻地銘記,踏踏實實地踐行。我們領導幹部都應做到“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份之想”,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要不爲名所縛,不爲物所累,不爲利所驅,不爲錢所惑,不爲色所誘。金錢面前不伸手,美色面前不動心,權力面前平常心。堅持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憂人民之所憂,樹“正”良好的個人形象,做“清白”之人。

(二)、如何做事

一是愛崗敬業,秉公執法。人總是要做點事的,事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但做事纔有意義,做事纔是對人生的負責。而作爲一名領導幹部,做好事、做實事則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領導幹部嚴於律己,兩袖清風,執法就能無私無畏,就能忠於事實和法律,依法辦案,文明辦案,秉公辦案,不枉不縱,不徇私情,就能經得起歷史考驗。我們必須確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做事要誠,做事要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紮實做事,才能創造出色的業績,實現人生的價值,獲得人生的樂趣,領導幹部當是愛崗敬業,秉公執法的表率。

二是公道正派,求真務實。“幹事”,就是對待工作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謀工作有思路、有點子,幹工作有魄力、有辦法,爲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只有堅持不懈地爲民多做事、做實事、做好事、做大事,才能執好政、掌好權、做好“官”,領導幹部當是公道正派,求真務實的模範。

三是忠誠無畏,無私奉獻。作爲領導幹部就是要有俠肝義膽,無私無畏,捨身護法的職業精神和氣概。在工作中忘我地工作、無私地奉獻,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能力、一種追求。只有心底無私、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才能做到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誘惑,練就淡泊名利的心胸和高風亮節的氣度。始終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把律己貫穿於做人做事的各個方面。

(三)、如何做官

要清清白白做官。領導幹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管理者和組織者,是黨的優秀分子和中堅力量,在對待如何做官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毛澤齤東同志曾多次告誡全黨,要做人民的勤務員,不要做官當老爺,並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黨的根本宗旨。做爲領導幹部,要始終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修爲政之德。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正確對待名利、正確對待官階、正確對待權力。時時情繫羣衆,處處爲民謀利,把做官當作爲老百姓造福的機會,把權位當作推動事業發展、實現人身價值的支點和槓桿。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情爲民所繫,始終保持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做一個公道正派、遵紀守法、勤政廉潔的清白之官,贏得羣衆讚譽,值得羣衆信賴,深得羣衆愛戴。

j小編推薦其他文章:

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做人做事做官心得體會

談談黨員幹部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對領導幹部做人、做事、做官、做學問的思考

青年幹部要明白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