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鄭州大學黨性教育培訓班學習心得

在2022年開春之計,全體黨員都在積極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爲提高自己的黨性與覺悟,於3月24日至3月29日,我參加了由單位組織的河南鄭州大學黨性教育培訓班。這幾天的學習讓我感觸頗深,通過黨課的學習,深化政治紀律、道德教育,使我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築牢意識形態領域安全防線,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記爲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堅定信仰追求,有擔當有作爲。

鄭州大學黨性教育培訓班學習心得

河南位於我國中部,又稱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此次學習的第一天上午在鄭州大學學習了宏觀經濟形勢改革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十九大之後新特點新趨勢。在新時代下我們黨員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境纔會進步。

下午我們參觀河南廉政文化教育館,該館展示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堅持“兩個堅決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爲着力點,通過參觀,能夠從五千年中華文明中探尋廉政文化的歷史源流,從中汲取廉政建設的寶貴經驗,從中原大地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實踐中發掘管黨治黨的不竭動力,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第二天去蘭考縣參觀焦裕祿烈士陵墓,緬懷烈士偉績,深深地爲焦裕祿同志“一心爲民,一生爲民”的高尚情懷所感動,蘭考縣自古以來就一直遭受“風沙,內澇,鹽鹼地”這三害,一千多年以來都未曾解決,焦裕祿同志僅僅用了475天就找到了初步解決的方法,給蘭考人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惠及後世的無法估量的財富,如今風景秀美的蘭考縣讓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始終爲了人民幸福奮鬥堅持至生命最後一刻的那種追求。同時也看到了焦裕祿同志身上作爲一個共產黨員不畏困難,不懼天災,迎難而上,敢於當擔的精神和優秀品質。有共產黨的地方就有希望。

第三天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字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現存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陳列展覽以中國文字發生、發展的文化史爲主線,以少數民族文字爲重要內容,運用詩化的藝術手法、現代技術手段,反映了中國文字發展史的基本脈絡,闡述了中國文字的歷史源流與現代價值,是一部讓世人領略中華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讓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最後一天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跟紅旗渠青年洞。紅旗渠精神以獨立自主爲立足點,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爲核心,以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爲導向,既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勤勞堅韌的優良傳統,又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紅旗渠所在的林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十年九旱,在林縣,走幾十裏去取水,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更有的家庭新娶進門的媳婦因爲打翻一桶水而內疚自盡的情況發生。水在林縣甚至比人命還值錢。乾旱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經濟更是無從發展。 “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縣人民自古以來的悲慘生活,但他們並沒有對貧困的生活環境低頭,更沒有向貧瘠的自然環境屈服。在1960年,以楊貴、李貴“二貴”爲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決定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平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僅僅靠着一錘,一鏟,兩隻手,用鮮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學習,弘揚和踐行他們的精神沒有終點,關鍵是要把這些同志的優秀精神落實到工作中,結合到生活中,用昂揚的鬥志,奮鬥的態度去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認認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兢兢業業的幹好每一項工作,做一個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