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庸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62W

中庸讀後感(精彩多篇)

中庸讀後感 篇一

中庸有三層含義,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情況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我們需要實事求是,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根據現實狀況,實事求是的調整自己的計劃和目標。這樣講來,要保持中庸,做到不變更自己的主張和目標,似乎有點難,然而我們依然會追求中庸,因爲我們需要有一個持之以恆的目標,人生有時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經問什麼是強,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認爲能夠做到中庸是強大的,一個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隨波逐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定自己的原則。只有自己心中有一個強大的目標,做到不偏不倚,這樣纔是真正的強大。就像在戰爭中,反抗不一定是強,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潛伏》裏面說的“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做佔領”。

在中庸中講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爲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 一個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從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過喜過憂,不能過怒過哀。七情六慾本來是人的正常反應,但不能反應過頭。無論在什麼場合,如果都將這些情緒表現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過分,也無不足,不管遇到了什麼狀況,都能夠保持一種淡定的態度,保持一種從容不迫的情懷,那麼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於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來,中庸是很難實現的,然而,中庸爲什麼很難實行和彰顯呢?孔子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現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隨波逐流,肆意妄爲,沒有原則,沒有持之以恆的目標,越來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們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學習中庸思想中的優秀部分。雖然中庸很難實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實行的,“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要實行中庸之道,也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中庸讀後感 篇二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貴族擁有一張出色的檀木做的弓,用這張弓射箭又遠又準,他非常珍惜這張弓。

有一次,這個人仔細觀察他的弓,他想:這弓雖然好,但還是有些笨重,外觀也無特色,要是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就好了。於是,他請了一位手藝人在弓上刻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當他欣喜地拉緊這張自認爲完美無比的弓時,弓“咔”地一聲斷了……

我們總在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方面好不行,得全面發展,什麼都好才叫好;一個人說好不叫好,非得博得衆人的交口稱讚,沒人能挑出毛病,大家好纔是真的好!這纔是心中完美的境界,只有這樣心裏才舒服,人生才輝煌。否則,必將孜孜以求,殫精竭慮,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世上有幾人能達到這種完美?於是造就了衆多癡男怨女,對着鏡中花水中月,終日愁眉緊鎖,抱怨命運不公。達到的又怎樣呢?終不過是“咔”的一聲,一切歸於虛空。追求精美沒有錯,錯得是沒有把握好度,過分追求外觀,反而忽略了功用。殊不知,弓是用來射箭的,只要把箭射得又快又準就好了,要那麼花哨有什麼用呢?

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樣追求完美的。總想保持最好的狀態,各方面都出色,讓所有人都說好。於是累人累心,終日提心吊膽,卻難免顧此失彼。無論做到怎樣,總有人說不好,爲了別人的眼光奔波勞碌,卻失掉了本心。驀然回首,才知原來是掉進了完美的華麗陷阱。

花美半開,酒好微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可謂千古良訓,但有幾人參透其中深意?我們從懂事開始,就被教育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我們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偶遇一篇關於“中庸之道“的點評,頓覺醍醐灌頂。

關於中庸原理,散見儒家論述,並不完全集中在子思傳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體上可從下面四句綱領性口訣去領會:“允執厥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貴者權”是也。

允執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爲常道也”。《禮記》解釋中庸爲“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論語。堯曰》稱中庸要“允執其中”,道統之傳,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虞書。大禹謨》)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謂堯、舜、禹三位傳說中的聖王,都以中庸之道爲傳世之寶,授受之際,叮嚀告誡也。

所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兩端”是指矛盾對立的兩極,只認識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極,都將失諸片面,必須“叩其兩端”,從兩端中作出優化選擇,即求中是也。這就是說,在一個命題涵蓋範疇的極端情況之間,總可以找到一個“發而中節”,契合事物本質特徵,整體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處的優化解答,這就是中。“

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中記載着孔子和子貢的談話。子貢問老師,子張和子夏誰優勝?孔子說子張顯得過頭,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就說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孔子的答覆是“過猶不及”。

過頭和不及是事物的兩種極端化傾向,或者說兩種錯誤傾向,孔子認爲都不足取。譬如說,爲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騖遠,也不應自暴自棄;既要追求理想,又須面對現實。孔子主張凡事有度,抑其過,引其不及,歸中道也。

人世一切失誤,其實無一不是“過”或“不及”的後果,教訓例子俯拾即是。萬物之靈之高明,在於透過萬花筒般的無數表象,悟出一個“無過無不及”的優化求中道理,並進而掌握這個優化求中的主要途徑,方能落實求中的具體措施。“

和而不同——

什麼是人際關係範疇優化求中的根本途徑?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也。

“和”與“同”,在漢語中可以是同義詞,但在這裏是有區別的。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上的統一或調諧狀態,叫做“和”;掩蓋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致,謂之“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爲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和而不同”要求常懷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寬容”一詞“Tolerare”原義那樣: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現代民主社會人們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我不贊成你的話,但是我要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伏爾泰)“

所貴者權(君子時中)——

“情況在不斷地變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權達變,因時、因地、因體制宜行事;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富於靈活性,與時俱進的決策之道。

“中無定體,隨時而在”。無過無不及的中,得之不易,但不會一成不變,隨情況變化而隨時變化。孔子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章句》)“時中”,就是因應不同時機,揆情度勢以求中。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茲(原文有金字旁,音zi)基(田器也),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

完美不是陷阱,人們誤入歧途只因會錯了意。“中則正,滿則覆,虛則欹。”過滿則溢,水至清則無魚。允執厥中才是完美之道,世間萬物自有其紋理,順其自然才能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自得其樂。一味求好求滿,必將過猶不及。

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因爲沒有人能替自己做決定,做判斷。自己的觀點再卑微,總有可取之處。在此基礎上去僞存真,得到的纔是自己的東西。不做同而不和,不求甚解的小人。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人們看問題總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纔是創新的源泉。即使錯了,又能怎樣?改過就是了,只要態度虔誠,孜孜以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君子審時度勢,相機行事。去不了巴黎,去趟羅馬也不錯,不一樣的路上有不一樣的動人風景;摘不到太陽,摘顆月亮也不錯,月華如水亦有迷人之處。心境不好,有時只差轉念一想。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然後就接受生活賜予的每一樣東西吧,生活中往往缺少的不是快樂,而是發現快樂的眼睛。

我們追求的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自然之道。這自然之道卻是如此撲朔迷離,象震盪的波紋,只有少數的時間待在它的中軸線上,因時因地因勢不同。也許我們應該懷着一顆孩童般的求知之心去對待那頑皮的真理,才既不會灰心喪氣,又不會驕傲自滿。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不安和痛苦是常態,安寧和快樂是軸心。

最後以《評中庸之道》的一段話結尾:建立一種不斷求中的機制(而非一時一事僥倖取勝),具備了自我完善的良性反饋調整能力,就像以理想的“中”爲中軸線,那真實決策好比在這根中軸線上下左右圍繞行進的收斂曲線,其偏離和時滯不至於太遠太久,萬變不離其“中”了。

中庸讀後感 篇三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範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上下通達、大愛無涯,誠中有道,告訴了我們簡單而又深奧的爲人處世的哲學。

書上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爲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理想。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察無邊廣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心。然而,很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卻從來沒有深入過。想想自己上國小的時候,如果考試不好,回家會說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張,或者什麼理由。總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現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裏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說,只要自己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就不會欺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在於,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說,虛僞,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潔。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癡。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而細節就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夢想,但是缺少讓夢想實現的人。中庸這種哲學,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的情況下,都保持一顆輕鬆的心態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爲現在的啓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作爲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後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纔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係。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爲了學校的發展,爲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爲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遊刃有餘,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劃,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爲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啓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爲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因爲自己讀書少,《中庸》一書我並沒有讀過,但前段時間在搜狐網上看到了一本《中庸智慧心得》,就是一本蘊含處事哲理的書,於是讀來看看。

本書分爲三章——上下通達、大愛無涯,誠中有道,分別從持中、仁愛和誠信三方面介紹了《中庸》一書的處事哲學。

持中一部分主要是講在處理事情時一定要有個度,過與不及都不可取,這也是《中庸》一書中“中”的哲學。其實道理很簡單,大部分人都懂得,但如何把握這個度學問是很大的,通過實例論證是本書的一個特點,通過讀這些實例,受益頗深,比如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與人相處,與領導相處,善於抓住機會等等。但我認爲在生活中如果過於講求“中立”,會迷失自我,讓自己變得沒有主見,朋友很多,但知心朋友卻不多,因爲你的表現就是過於圓滑,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這也是我學到的凡事要有度,在該表達自己的觀點,該展示自己的時候就要展示自己,自己的個性是需要一點外露的。

對於《中庸》中的仁愛,作爲教師的受益很大,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對工作的熱愛,對家人的疼愛等等,只有施愛,纔會得到愛,一句“在這種大愛面前,一切人世間的不幸、痛苦、煩惱乃至災難,都可以得到化解和癒合。”大家都會感同身受吧。

誠信教育在四年級《品德與社會》課本中就有強調了,現在的學生尤其需要誠信教育。現代的小孩子好像說謊是與生俱來的,就連我三歲的女兒說謊話跟真的一樣。面對這樣一羣古靈精怪的學生,誠信教育不可失,當然,作爲教師本身就應該給學生做個榜樣,說到一定要做到,用教師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

中庸讀後感 篇四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慾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爲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寫到這裏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學期劉明祥老師給我們放的翟鴻燊的國學經典講解視頻,當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經見,正思維。原來與《大學》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處的。

讀《大學》的過程中讓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來只是聽說過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內在涵義,現在讀完之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對這個概念有了一個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窮究事物的道理,從而擴充知識,增長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雜誌,使自己不被物慾所誘惑,而矇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惡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靈,使自己的行爲高尚,使自己的心靈美好,使自己的而修養提高。所謂“致知”就是想獲得知識就必須研究事物,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窮盡它的道理,兩詞合起來,格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理。增長知識和智慧,以達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說的是讀《大學》中最重要的收穫,下面說一下對《中庸》的理解。《中庸》強調“誠”,認爲“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跟人認爲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鑑,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後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爲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裏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爲。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爲“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一。朱熹對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說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爲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於現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講的最多的是“誠”,不管對自己,對家人,對外人都要誠實,至誠的人他的人品是誠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萬物的胸襟像藍天一樣廣闊,其實現實也是這樣的。誠實應該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是與人相處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事業開始的奠基。如果沒有誠信,那麼自己對自己不誠實,就不會做到慎獨;對別人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一個企業不誠信,那麼這個企業也不會興旺。

關於《大學中庸》的內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簡單說這些吧!

中庸讀後感 篇五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爲戰國時期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後經北宋二程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與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爲“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爲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蘊含着十分豐富的哲學道理。

《三字經》中有對中庸的論述:“中不偏,庸不易”,宋代程頤將中庸解爲:“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由此可見:“中”即適中,“庸”即不變化,中庸即爲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且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內心情感的向外表現符合禮儀法度,就是中和。也就是說,在表現內心情感之前,需要以自我審量、理性思考爲前提,採取符合禮儀法度的表現方式與表現符合禮儀法度的情感。那麼在該表現過程中,要求表現方式與表現內容皆要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而僥倖”,故也需表現過程、表現習慣都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下面我舉一例來說明我以上觀點:我現在十分生氣導致我很想對使我生氣的那個人使用暴力,但是我得經過大腦理性思考與判斷,怎樣做纔是正確的、符合禮儀法度的。經過我的理性思考,我得出了“我不該生氣”、“我不能這樣做”、“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我的情感”等結論,而後我的確沒有使用暴力且表現出友善的行爲--那麼問題來了,我該如何保證下次同樣的情況還能正確處理呢?所以重點在於培養表現習慣,使表現習慣(不表現也是一種“表現”)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故在我看來,可將“中和”看作是中庸的內涵的一部分。

“中庸其至矣乎!”該書將中庸視作最高的德性標準,認爲“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但“中庸不可能也”,爲什麼中庸之境難以企及呢?因爲“知者過之,愚不可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就像人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嚐滋味。既然很難達到中庸的境界,《中庸》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目的爲何?我們修養的目的在於“誠”——“誠者,天之道也;成人者,人之道也”。“誠”是上天賦予我們的道理,實行“誠”就是認爲的道理。又有:“自誠明,謂之性”,事物真實存在,便是誠自身意義的體現,由“誠”而明白道理是我們的天性。

《中庸》中的“誠”具有天道性和普遍性。“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誠者,天之道也”,《中庸》認爲人與萬物的本性其實都包含着“天道”,不論是普通人或者聖人都具有天命意義上的“誠”。只不過“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往往普通人都不知自身天理之所在,因己身原因未能察覺到存於本心的“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對於聖人來說,“誠”不需要外在的努力和勤奮,自然存在心中,無需通過思考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也只有參透天地造化、知曉天性的聖人,才能達到“至誠”。那麼常人該如何爲“誠”?

一是前文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從學習、修養入手,慢慢開啓、發展,成就自己內在的道德良知,即“自明誠”。二是要以聖人的指點、教導爲途徑,從而啓發一個具有道德良知的人,讓本然的道德良知顯現出來,成爲自覺的道德良知,這就是“自明誠”。常人爲“誠”,充分喚醒自身的道德良知,使之成爲自覺、自然之時,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完備的時候。儒家主張的通過內心德性修養,以至“知天命”、“天人合一”,實際上就是“誠”與“明”相互統一、相互作用的結果。即“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是一種道德修養的境界,誠不及爲僞,有意而誠爲過之。《中庸》中的誠講究出自本心、自然而爲之,只要有一點有意的“誠”都不是真正的誠。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淺析》認爲:成,是象形字,像斧鋮劈斬一長形物之形,會誓盟之意,因此有“就、終、平、和解”等意。那麼,“言”加“成”就可以理解爲“用語言表達真實、永不變易”之意。從字源來看,“誠”具有“真且不易”之意,且“中庸”的“中”即“不易”。如此這般,可以說“誠”是中庸思想的現實體現。也可以說:誠即中庸,但中庸非誠。

如果以中庸思想爲出發點去觀察整個時空與世界,我們就會發現,中庸之道始終貫穿或體現於其中。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裏就是強調人的原初材性與後天文飾要達到中庸調和、相得益彰之境,才能成爲君子。荀子性惡論中的“化性起僞”體現的也是一種中庸調和的狀態。荀子認爲每個人都有慾望,不加以節制就必然造成混亂、動盪。所以荀子主張變化人先天的本性,興起後天的人爲教化,“性”與“僞”之間相互衝擊、磨合,而後達到內生的人性本身的中正。此外,荀子主張的“禮法並用,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在體現禮與法、德與刑之間的辯證關係的同時也深刻體現了蘊於其中的中庸思想。不僅如此,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可持續發展理念揭示出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統一聯繫,實則是中庸思想在環境保護、生態治理方面的生動體現。.。.。.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難發現,以上例子在體現中庸思想的同時也有唯物辯證法的影子。唯物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更傾向於使舊事物滅亡,使新事物生長。而中庸是更高的哲學理念,無論一個國家的興亡、一個世界的有無,中庸之道都是貫穿始終的,它更像是一種普遍的至理,蘊含於時空當中。

中庸讀後感 篇六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於中,信於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信於外”,“和爲貴,不自棄”從六個方面展示了《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一開始讀《中庸》時,感覺很迷茫,因爲我並不知道它在說什麼,但是學習通的經典共讀裏有譯文,讓我更容易理解了。

第一章中“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它讓我明白一個真正高尚的人,即使在沒人的時候也高要求自己,自律成爲一種習慣,堅守原則,不辜負自己才能成爲更優秀的人。還有當顏回被污衊偷盜時,孔子用金子試探他,顏回卻說“天賜顏回一鈿金,外財不發命窮人”。從他身上我深刻領悟到了《中庸》中說的誠,他誠實,不爲外財所誘惑,自然身正不怕影子斜。從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君子坦蕩蕩”的感覺,這讓我感覺很佩服,在生活中我們要做這樣的人,只有成爲一個真正誠實的人,他人才會更相信你。

還有祁黃羊薦賢無私的故事,他身上有着偉大的包容心,所以他不計前嫌,無私推薦有能力的人,這讓我學習到我們不能夠總是斤斤計較,我們要擁有一顆偉大的包容心,對待周圍的人要善良要多多包容他人的過失或者不足,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還有一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意思就是君子是重於人際協調,但是不能隨波逐流,信守中庸之道,但是獨立不偏不倚,國家政治修明時,不因世事艱難而改變方向,國家混亂無道時,君子堅守品德和信念,至死不渝才能叫剛強,作爲新青年,我們就應該成爲這樣的人,現在國家開明,政治有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幸福的年代,但是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成爲一個強大的人,才能更好的爲國家服務。

讀《中庸》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還有在學習中的道理,很多名人都是自學成才,如王冕等,在如今這人教育資源如此多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學好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