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9.05K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精品多篇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 篇一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然而現下的經濟學書籍大都晦澀難懂,這就常常使得讀者閱讀時感覺十分頭疼,更不用說“快樂”、“光彩”和“才幹”了。但是,今天筆者要推薦的《牛奶可樂經濟學》又確實是一本能給人快樂、光彩和才幹的書籍。

這本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雖其所涉經濟學知識並不十分深入,但對於初學經濟學者進一步瞭解經濟學仍然頗有益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著名的博物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總會在自己的經濟學概論課上給學生佈置一篇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爲模式中的有趣問題”,藉此收集了生活中各種經濟學問題。經過二十多年的收集與整理,便有了《牛奶可樂經濟學》的出版。

不同於其它經濟學家用公式、圖表和專業術語等難於理解的形式寫就的經濟學著作,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捨棄了那些晦澀難懂的語句以及非專業人士無法理解的圖表公式,而是採用通俗的語言並且列舉各種妙趣橫生的小故事向我們揭開了經濟學的神祕面紗,讓初入經濟學甚至從未學過經濟學的讀者都能夠看懂併產生興趣。

這些小故事無疑都是源自生活並且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雖然其中的很多例子取材於美國,但中國也同樣存在類似的事件和案例,這讓我們讀起來不至於感到陌生或者不知所云。

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所說的“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應用在在這本書裏,就可以轉化爲“生活中不缺乏經濟現象,而是缺乏應用經濟原理解釋經濟現象的心”。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們司空見慣以至於常常忽視的現象,比如: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爲什麼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的花生米。爲什麼很多餐廳都爲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爲什麼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爲什麼全新的二手車比真正的新車便宜得多等等。

諸如此類的現象,作者在書中列舉出了不少,這幫助讀者去重新審視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止於此,他還總是會運用經濟學原理向讀者進行解釋,在這一過程中讀者常會不知不覺地獲得掌握並靈活應用經濟學原理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作者介紹了機會成本概念、成本效益原則、供求定理、產權明晰、信息經濟學和行爲經濟學等所有學習經濟學的人都必須掌握的一些原理。沒有公式圖表、沒有專業術語,作者以一些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巧妙的進行了原理解釋。比如在提到成本效益原則時,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打開冰箱時,冷藏室會亮,冷凍室不會亮?”,對此,作者給出瞭如下解釋:

首先,從成本方面看,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固定成本”,它是不隨開關冰箱門次數的多少而發生變化。其次,從收益方面看,冰箱裏有一盞燈會讓人們找東西更方便。由於大多數人打開冷藏室的次數比冷凍室的次數要多得多,顯然,在冷藏室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麼,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室安燈比在冷凍室安燈更划算。

當然,成本效益原則也有例外。比如一個收入足夠高的人不僅願意在冷凍室安燈,甚至還願意給每一層單獨的冰格安燈。這個小小的例子很明顯能幫助我們理解並記住成本效益原則的。重要性,而不至於覺得它枯燥無味。

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筆者眼裏的經濟學似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的“可惡可恨”成了如今的“可愛可喜”。筆者曾經粗淺地以爲,經濟學只有一成不變的概念、各種各樣的圖表和怎麼都理不清的一大串數字和公式。而這本書展現的經濟學卻是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着的,充滿着千奇百怪的足以勾起好奇心的小問題和用許多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進行解釋的答案。

誠然,這些答案並非都是標準答案,有些可能無法讓讀者真的信服甚至覺得有些牽強,但就是這樣才更加激起讀者對經濟學的探索,鼓勵着讀者親身去尋找一個更好的答案。如陸游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想來,經濟學也是一門要歷經實踐去發現或檢驗真理的專業。

蒙田曾說“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而這本書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妙趣橫生大抵也是這個原因。弗蘭克和他的學生們細心觀察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細節,挖掘其中的經濟學原理,用一個個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的生活事例將經濟學化繁複爲精妙,使得這本書成爲了想要了解或者學習經濟學的人一個福利。

聯想自身及身邊同學,卻發現大部分同學對生活中的經濟學現象可以說是漠視了,更不要說是探究其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大部分同學並不清楚最近的股市變化,不瞭解銀行的利率浮動,也不知道今年政府又發佈了什麼財政決策……細細思考,這也難怪總有同學小小年紀就常常感嘆生活無趣,原來是自身平時觀察的太少,思考的太少。

當然,隨着大家學習經濟學的不斷深入,回首再看這本書會覺得它的理論知識過淺,甚至有些內容會模糊遺忘。但這本書的意義不會讓筆者忘卻,即它給予了一個在面對無垠經濟學草原望而卻步的膽怯求學者以勇氣和希望,讓這個求學者得到了莫大的快樂、光彩以及才幹。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 篇二

牛奶?可樂?經濟學?當你看到這三個名詞,我想,你怎麼也不會把它們聯繫在一起!超市裏的牛奶2.5元一盒,可樂3元一瓶,它們的經濟價值就這麼多,想要跟經濟學聯繫在一起,無非就是研究它們的生產原料,流程工藝,產品包裝和人力成本。但經過老師的指點,看完《牛奶可樂經濟學》之後才發現:生活處處是經濟!

一、生活處處是經濟。

《牛奶可樂經濟學》,書中提出了100多個問題,全部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涉及產品設計、供求分析、人際關係、職場風雲等等各個方面,比如:“爲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爲什麼硬幣上的人像是側面像,而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爲什麼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花生米?”“爲什麼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卻總是在右邊?”“爲什麼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爲什麼很多餐廳都爲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爲什麼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爲什麼幾乎全新的二手車比真正的新車便宜得多?”“爲什麼在單行道上,謙讓有時反而會導致效率降低?”類似的問題有很多,這些都來源於生活,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進行了闡釋,這些可愛的問題正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講授經濟學時,順手收集的學生課堂問題和作業。面對這一個個問題,也許現在的你也在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而你最直接的答案:“這是現實!”而正是這些在生活中習以爲常的事例被其巧妙的引用來闡明那些乏味、枯燥的經濟學原理,使我不由的對該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生活多問幾個“爲什麼”,簡答即答案!

剛開始提出的問題用經濟學的簡單解釋就因爲:牛奶用方盒子裝,可樂用圓罐子裝是因爲牛奶需要放在冰箱裏,方形容器節約存儲空間,可樂用圓瓶子拿在手裏更加方便的道理。在不大的金屬上變現正面肖像很難,而在紙幣上印製精細、複雜的正面像可以防僞鈔所有的事物,如果你從理論層面去解讀,就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化,而你運用人們熟知的事例去理解說明,就會讓人一目瞭然。就如同與人溝通時,要讓對方理解我們所表達意思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使用對方熟悉的事物來舉例,或是利用常見的情況舉例,對方理解起來就會容易許多,我們的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生活中多問幾個“爲什麼”,能增強我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生活中許多的小例子都可以用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理解釋清楚。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的技巧方式也不盡相同,要想全面的自如應付,就必須對本行業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徹的領悟。

學習領悟原理的過程,就是將書本知識轉化成自身能力的過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時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當我們在處理複雜問題的時候,可能往往會被問題的表象所矇蔽,其實抽絲剝繭,撥開雲霧看本質,情況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讓我們隨時都處於思考與收穫之中,不僅對我們的工作有幫助,更能優化我們的生活!

三、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

該書中提出的問題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卻相當簡單,全書闡述了作者認爲最基礎、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學概念: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機會成本是指爲從事某活動而放棄其他事情的價值。成本效益原則意爲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於額外成本時,才值得這麼做,它是所有經濟學概念的源頭。

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說:“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並沒有標準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這也許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

回想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可以用它們來解釋:早餐,吃煎餅就要放棄包子,喝豆漿就要放棄米粥。在學校超市買一盒牛奶2.5元,去市區買一盒牛奶2元,但來回車費2元,爲了獲得最大收益,付出最低成本只有選擇在學校超市購買,此等事例比比皆是,觸手可得!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 篇三

《牛奶可樂經濟學》介紹了微觀經濟學中兩個最核心的概念,機會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則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機會成本,本書給出一個解釋,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是指你爲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有一個故事,講地上的1000塊錢,比爾·蓋茨撿不撿的段子。如果他去撿的價值少於做其他事情的獲得的收益。就不值得撿。所以簡單的就是當機會成本>放棄的價值,那就應該做;要不然,就沒有必要去做。對動物界的搏鬥也是如此,當一方獲得勝利,就可以享受雌性的權力的機會成本大於其它的一切。所以至死方休。

其次,成本效益原則指出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麼做。簡單來說就是在學校小超市的東西的價值大於外面超市的價值時,你會把時間成本,交通成本都當成效益。有時會選擇價高的東西。

1、從產品設計中影響成本效益原則及運用

一般而言,生產商並沒有什麼動力給產品增加新功能,除非這種功能所帶來的產品價值(收益)大於其成本。產品設計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費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便於競爭的需求。也就是說,產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實現平衡。比如隨着油價上漲,福特汽車就減產了最大的SUV車型Excursion,而加產了節能的混動力車。

簡而言之,就是產品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只有收益不低於成本時,才應當採取行動。如家裏都有的冰箱,大部分都只有冷藏櫃纔有燈,而冷凍室很少有燈。這是由於大多數人打開冷藏櫃的次數,比打開冷凍櫃的次數要多的多,顯然,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櫃安裝燈的好處更大。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給汽車加油時,發現油箱位置在車身的另一側,油槍夠不着。那爲何製作商沒有把加油孔統一設在汽車的一側呢。那我們假設油箱總設在汽車司機的一側,會發現,在交通高峯期時,所有車都只能排隊等着加油,這種好處(收益),顯然比偶然停錯了方向帶來的成本大的多。

有時,我們還必須深入考慮歷史源流,才能對產品設計功能做出解釋。如爲何我們會發現女裝釦子在左邊?這是因爲釦子最初問世的時候,只有有錢人的外套上才釘釦子。按當時的風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則由僕人幫着穿。女士的扣子在左邊,極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僕人們。而男士釦子在右邊,一方面是自己穿衣服,還因爲用右手拔出掛在左腰上的劍,不容易被襯衫給兜住。那麼如今沒有僕人伺候穿衣了,爲何女裝釦子依然留在左邊呢?這是因爲規範一經確立,就很難改變。並且,部分女士恐怕還覺得,當衆穿釦子在右邊的襯衣會讓人以爲她穿的是男士襯衣。

2、微觀經濟中最核心的供求定理

“沒有免費的午餐”原則提醒我們,要小心的提防那些太過美好的機遇。如果你的投資顧問聲稱某公司的股票價格過低,那麼,他所說的實際上就等於桌子上擺着免費的午餐。可是,如果真是這樣,總不會一直沒有去吃吧。如同我們在路上看到有一百元錢,而沒有人去撿,那是假的機率是很高的。錢不會躺在地上專等着你去撿。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賺取真正財富的唯一方式,仍然是天賦、勤儉、幸運、再加上艱苦的勞動。

一般來說,我們認爲一向新技術的出現,會極大的提高生產率,並且率先採納新技術的公司,會由此獲取大量的利潤。可是,一旦競爭者也採用了同樣的技術,那從長遠來看,新技術所節省下來的成本,並不會給生產者帶來更高的利潤,而是降低了產品的價格,使消費者受惠。

“一價定律”原則指出,任何試圖利用富人願意多花些錢想法的供應商,都會給競爭對手創造出直接的獲利機會。即便賣家們聯手向富人們賣高價,窮人也會從中作梗。他們會按窮人的低價買進食鹽,再把價格調得比鹽商賣給富人的鹽價稍微低些,轉手賣給富人,從中獲利。隨着這種人越來越多,差價也越來越趨近於零。

3、收入與貢獻之間的關係

近年來,開發工程師的工資水漲船高,這是由於他們的需求量提高了。這是受制於供求關係原理。當開發工程師供應量增加,那他們的工資水平往往就會下降。

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基本原則:僱員的工資與他們爲僱主在盈虧平衡點之上所創造的價值大致成正比關係。此解釋了爲何收入最高者的薪水比普通人漲的快的多。這是由於技術的高速發展,提高了最有能力的人的個人優勢。當然優勢更強大,競爭更激勵,高層管理者薪資的增長,主要因爲管理者的決策對提高公司業績越來越重要。當我們可以影響別人越大時,我們所獲得的回報越大。

在產品市場,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其特性。比如,高分辨電視機就比傳統電視機要貴。在勞動力市場,情況是一樣的,特定工作的薪資取決於其特性。“補償性工資差別”理論提出,倘若其他相關因素一樣,爲什麼風險更大、需費更多工夫、工作地點骯髒或氣味難聞的工作,工資一般會更高。如同在高檔餐廳中,一名侍者的工資要比助理廚師高的多。對餐廳的成功而言,兩份工作都很重要,成爲一名優秀助理廚師所需要的經驗、天賦和訓練,比做一名好侍者要多的多。爲什麼收入反而低了。這是因爲不少需要熟練技能的工作,工資相對較低,是因爲它們是邁入心儀工作的墊腳石。因爲從事助理廚師的工作爲晉身主廚提供了必要的訓練和經驗。而主廚,是一個受人尊敬且收入優厚的職業,而待者卻是一個終極崗位。如果你正在考慮換工作,或孩子在考慮自己未來要追求什麼事業,可以認真考慮下自己的職業選擇。起初,好些人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找份薪水儘量高的工作。但誠如我們所見,高工資意味着要在職業滿足感等其他重要方面作出讓步。要是碰到薪水太優厚的工作機會,可得小心覈查。要是條件好得叫人沒法相信,那你最好別信。

專業人士所得的服務報酬,可能會影響他們提供的建議。醫生爲患者提供的每項服務,都會獲得相應報酬。醫生會建議我們立刻進行一系列常規檢查。而如果是不管患者接受多少服務,醫生都獲得同樣報酬時,他們必然偏愛觀望策略。

4、商品生產、定價與競爭

上面說的一價定律不適合電影放映市場,如電影票價高價不同,或給特殊羣體(學生、老人等)打折,這些人的需求對價格敏感,但與黃金和食鹽不一樣,電影票無法隨意轉售。但在實際的產品市場中,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壟斷者向特殊買家索取高價的能力。但爲了突破這一侷限,賣家允許顧客以折扣價購買,但前提條件是顧家必須首先躍過某種門檻。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適時賤賣。願意付出努力的買家,必須躍過這兩道門檻:其一,熱衷於買折扣商品的購物者,必須提醒自己,商品什麼時間開始打折;其二,必須耐心等待,把要買的東西推遲到打折的時候再買。只有時間機會成本低的人,一般沒有折扣就不會買的。

記得我去青島玩的時候,預訂了一家賓館,房價大概是200元。登記的時候,我注意到有個小牌子上說:“300元升爲金卡,並可住兩夜”,我很好奇,問過之後,對方告訴我,300元可以直升金卡會員,並可以拿到150元的房價。這裏我爲了獲得折扣所要躍過的門檻是,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由於這個門檻太容易清除,我禁不住想,怎麼會有人不問問看呢?結果,前臺職員告訴我,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過。從賣方的觀點來看,設置折扣門檻的做法管用是因爲,對價格極度敏感的潛在買家會發現,門檻很容易跨過,而其他對價格不那麼敏感的顧客則會覺得困難,甚至乾脆覺得不值得費功夫。一些客人恐怕會覺得詢問特價不體面,對價格也並不敏感。還有一些客人,比如能報銷房價的商務人士,根本就不在乎。

凡是具有規模經濟生產流程的賣家,都必然會用到設置折扣門檻這一工具。對價格敏感的買家打折,同時無需對其他顧客降價,能推動生產者擴大規模,降低平均生產成本。爲何家用電器零售商會在爐具和冰箱上敲出凹痕?這是因爲本來有一部分電器,在運送過程中會出現細小的碰撞損傷。零售商並不將這些電器送回工廠修理,而是直接降價賣掉。而這種打折安排的目標,都是向那些不會以標價購買產品的潛在顧客提供一個價格突破口,同時儘量少讓其他買家利用折扣。要參加瑕疵品特賣會,顧客必須邁過三道坎。首先,他必須不怕麻煩,找出特賣會何時舉行;其次,他必須記住日子,在那天專程趕到特賣會;最後,他必須容忍冰箱有瑕疵的事實。大多數高收入者連邁過一個門檻都懶的做。

強迫買家跳過門檻,獲得享受折扣價的資格,必定需要買家付出能夠跳過該門檻的努力。但在某些情形下,折扣門檻只不過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了這種信息,就能享受到較低的價格,又無需付出額外的努力。如星巴克出售的咖啡分爲3種規格:高杯(12盎司)、大杯(15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但從技術上來說,普通的一杯咖啡,應該爲8盎司,6盎司即可。爲何星巴克不賣標準杯咖啡呢?實際上,他是買的。需要找服務生要“小杯”,但售賣單上並未列出“小杯”,而知道這點的顧客也很少。

5、公共資源

市場中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了所有人。舉例來說,生產者採用節省成本的創新,是希望獲取更高利潤,但由於競爭公司的羣起效仿,產品的價格下降了,最終得益的是消費者。但認爲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存在深刻矛盾的人,乃是進化論之父達爾文,他的中心論點是,自然選擇偏愛有利於個體成功繁殖的特性與行爲。至於這些特性與行爲對整個物種是否有利,則不在考慮當中。一些特性,如智力,不僅有利於個體的成功,對整個物種的利益也有好處。而另一些符合個體利益的特性,只會對整個物種造成損害。如雄麋鹿的碩大犄角,有助於贏取雌性,可要在繁茂的樹林裏碰到狼和其他食肉天敵,想要逃跑可就難了。而犄角較小的能相對安全逃生,但它接觸不到雌麋鹿,所以它的基因的副本不會出現在下一代身上。

超大的犄角,屬於一種可以稱之爲“對個體來說是好事,對羣體來說卻沒有用”的特性。成本效益原則認爲,當個人效益超過個人成本時,個體會採取行動。比如漁夫出海打魚,結果必然導致過度捕撈,形成“公用品悲劇”。我們去醫院看病,不少醫生都會開發抗生素類藥品。可病人每一交吞服抗生素,細菌產生抗體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但爲何還有這麼多醫生開呢?跟海洋過度捕魚一樣,個別漁夫的捕魚量,本身不足以對魚羣數量造成重大影響;同理也是,然而,每當醫生開出抗生素,引起患者感染的細菌很可能會有一些得以倖存。隨着時間的推移,變異也逐漸積累,最終,倖存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最終肯定會催生也更多帶抗藥性的有毒變異細菌。

爲何公園裏的櫻桃,要不就是酸的,要不就沒有了。這是因爲在公園裏,人人都有自由採摘櫻桃,所以動機也就不同,人人都知道再等久點櫻桃的味道會更好,可要真等太久的話,樹上早就沒有櫻桃可摘了。

所以倘若個人利益與羣體利益不一致,人們會採取多種措施加以協調。如最近喜歡的冰球比賽,選手不帶頭盔滑冰,能增加球隊獲勝的機率,可不戴的不利方面是容易受傷。如果個人認爲提高獲勝機率比個人安全更重要,就會放棄頭盔。所以規定都需要戴頭盔。

6、產權明晰的重要性

強制執行產權的艱鉅性,有助於我們理解爲何以某種方式管理資源比其他方式更有效。我們可以注意到幾乎每年環保主義者都會上街遊行,譴責國際捕魚業對許多大型海洋哺乳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脅。而從來沒有人上街抗議,號召大家拯救小雞。這是爲什麼?簡單來說,雞從來沒當過瀕危物種。但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爲什麼有的物種瀕臨滅絕,有的卻沒有?鯨魚的數量銳減,是因爲沒人擁有鯨魚。它們在公海里大巡遊,而好幾個國家拒絕遵守保護鯨魚的國際條約。雞和鯨魚都有經濟價值。人們對雞能享有可靠的所有權,但對鯨魚卻不能。這一事實解釋了前者繁衍不息,後者瀕於滅絕的原因。

個人動機與集體動機不符,當然不是國家對行爲加以管制的唯一原因。比方說,在安全領域,不少人認爲,個人大多缺少必要的信息和遠見來做出明智的抉擇。這種家長做派的管理方式,常常引得一片爭議。但有關兒童的此類決定,卻更有可能受到民衆的支持。因爲大多數成人都同意,兒童無法自己做出明智的安全決定。但考慮這類規則具體採取何種形式的過程中,成本效益原則仍然扮演着中心角色。比如在汽車上必須安裝兒童安全座椅,飛機上卻不用。這是因爲在汽車上後座總是有足夠的空間允許你做這件事。既然邊際成本爲零,而邊際收益則是提高了孩子坐車的安全性,那麼在開車時把孩子系在安全座椅裏極爲合理。而飛機上,你必須多買一張機票才能把孩子用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而在搭乘飛機是爲孩子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太昂貴,這麼說恐怕會讓許多人覺得不舒服,但確實如此。所以他們緊緊地抱着孩子,希望一切順利,而不是多花錢再買個空座。校車上也同樣如此,校車本身就很安全。在校車上增設安全帶的成長,不如改善校車站臺旁行人過街通道的安全性。

7、行爲經濟學,即把心理學引入經濟學來分析問題

在做決定時,人們有時會依賴錯誤的信息,還有的時候,他們會從正確的信息中推導出錯誤的結論。比如,我們在買二手房時,買房人常帶客戶看兩棟差不多完全一樣的房子,可其中一棟比另一棟既便宜、環境又好。這是因爲人們往往會在兩個選項中做對比。當發現一棟比另一個好太多的時候,就像撿到便宜一樣。這種手法經常奏效。

8、經濟學對非正式的社交關係市場的影響(如愛情、婚姻等)

非正式的社交關係市場,也要受支配其他市場行爲的供求邏輯所影響。在我們的周圍會發現男女初婚年齡延後了。原因之一是,隨着收入的提高,人們接受到更多的教育,一個人找到工作所需的教育量也因此提高。對男女雙方來說,早結婚的機會成本提高了。比如,結婚早的人很難拿到大學文憑,生了孩子的年輕家長就更難了。此外,從人們希望跟成功者結婚的角度而言,預測對方是否能獲得成功所需的信息,不如以前那麼容易獲得了。以前,早結婚的一大好處是,趁着好人全被別人搶走之前,找個有魅力的伴侶先下手爲強。但現在的人憑藉較高的收入,較高的教育水平,遷居的靈活性也比從前大,人們總能碰到潛在的結婚伴侶。所以,年輕時錯失有魅力伴侶的機會成長,不如以前那麼高了。以前早結婚,是希望在自己身體健康強壯,有能力滿足撫養下一代的需求時,及時生下孩子。但隨着健康水平和壽命的普遍提高,這個好處也漸失意義。由此可見,早結婚成本提高了,收益卻減少了。這有助於說明人們初婚年齡提高的原因。早婚的現象,也可以看做是個人利益與羣體利益衝突的又一個例子,從所有人的角度來看,等得久更好,但對個人來說,最有利的策略是好機會一出現就牢牢抓住。

通過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問題,除了能幫助你在市場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之外,還有其他許多豐厚的回報。基本上,既定環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類和動物行爲的所有特點,都是成本與效益相互消長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結果。憑着敏銳的目光,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可以把找出這些有趣的現象當做一種美妙的智力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