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3.02W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精品多篇)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怎麼寫 篇一

從書名就不難看出這是本實實在在的勵志書。書中是由一個個的故事詮釋出不同原因的抱怨以及行爲表現。或多或少在閱讀其中的故事時,會有所感悟,其中的抱怨、其中的想法可能也是自己曾有過的…。 正如書中所言,抱怨不能帶給我任何正面的東西,只能讓我沉淪在鬱悶的心境中,看不清前方的路。所以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尤其現在正值雷雨季節,作爲航空業的服務工作者,秉着“靠天吃飯”的這一特殊性,着實考驗着我們在延誤期間的“鬥智鬥勇”。抱怨是難免的,但是真的抱怨了就能解決一切煩惱麼?答案是不能。與其有抱怨的精力,不如化爲溝通的能量。

面對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態去處理,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正如我們在工作中,同一件事情,在乘務員與乘務長的處理方法上就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當然原因不單單只是經驗資歷的問題,而是面對事情的心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處理後的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出了家門,來到社會,我們在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會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喜有悲,當事實既定,無論抱怨與否,事實就在那裏,不偏不倚,不會改變。其實可以有很多的解決方法,每種方法也有利有弊,就看你自己用什麼心態看待了。如果選擇積極的態度,可能會讓糟糕的事情有轉機;反而,如果是抱怨的心態,就會讓自己陷入不開心的情緒,甚至於影響身邊人。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免不了磕磕絆絆。當挫折來臨時,我應該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只要跨過去了,回頭再看,就覺得全都不是事兒了!

任何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着不爲人知的付出與努力,如果我們只懂得羨慕他們的光鮮而忽略了背後的汗水,那我們永遠都是那隻井底之蛙,相反,不斷的自我提升,實時反省,或許不久的明天也會成爲讓人羨慕的人!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 篇二

在火車上忽忽悠悠的過了一天,手機信號不好,斷斷續續的,上網很困難。於是我把帶來的書《不抱怨的人生》全部看完。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專注地看書了,這本書寫的很好,開導我們女人善待工作,理解上司,寬容丈夫,體恤父母,關注孩子、愛惜自己。總之看的我如醉如癡,現實中的種種不快之事浮現在眼前,分析之,查找自身原因。

書中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生活中有種種不如意,想抱怨的話,那麼我們先想想我們擁有什麼?穩定的工作,健康的身體,健在的父母,和睦的家庭?還要什麼?人不能求全責備,更不能盡善盡美?不完美才是真實的美,纔是生活的常態。這麼想了,心裏的糾結、煩惱就一定會減少許多。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家庭中老公身上能挑出很多缺點不和我們心意;孩子的成長也感覺比我們的預期有不小的差距;年邁的父母思想保守,看法做法和我們也不太合拍,這麼想就問題多多,日子好像就沒法過了?

有時想想我們女人即患得患失又求全責備?總是要求自己家人(老公、孩子)比別人要強,要完美,就是不考慮自己是不是也比別人強,也比別人完美?還是那句話:要求別人易,自己做到難。你希望孩子、老公成爲你的驕傲,那麼你是不是也是他們的驕傲呢?

今天讀了這本書後,及時地又一次地提醒了自己:要嚴律己寬待人(主要是自己的家人),別以‘愛的名義綁架、束縛親人,讓大家都圍着自己喜怒哀樂轉才舒心滿意。從這本書上得到的啓示實在太多了,以後當自己不開心時、想抱怨時就再讀此書。時時反省自己,爭做不抱怨的幸福女人。幸福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用心靈和智慧營造的。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 篇三

人生,是有很多不愉快的;人生,是艱難的;人生,是不公平的;人生,是殘酷的!面對人生中所有的不愉快,你是如何做的呢?以前的我,一定會抱怨。抱怨我家的經濟條件不夠優越,抱怨自己爲什麼當不上班長,抱怨父母不夠寵愛我,抱怨考試題目太難,抱怨……但現在的我,不會抱怨,只會用自己很好的心態去面對!只因爲我閱讀了《不抱怨的人生》。 我們在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遇到的事兒,其實,都可以有很多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去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和我們周圍的人相處。每一種方式方法都有利有弊,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這些事和人,其實也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選擇,有時候被稱爲抉擇。“選擇比堅持更重要!”選擇走什麼樣的道路,也就是選擇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那麼這種選擇,決定了我們的明天和未來。

其實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抱怨的對象。生活、工作上不順利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也可能存在於自己身上。

《不抱怨的人生》通過講故事,擺事實講道理,爲處於成長之路的職場新人們提供一個似乎真實的職場生存體驗,也讓職場新人們瞭解職場中的成長之痛,並以何種心態去對待,去看待。這些書,其實,都是在教給我們,當我們遇到在某種情況下自己認爲的生活和職業中“問題”的時候,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和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成長和上升。然而,這些我們在某種情況下認爲的是“問題”的問題,當我們以另外一種心態去看待,去思考的時候,這些問題,似乎看上去已經不再是什麼讓我們痛心疾首的問題,而是我們生活中最最正常的一部分,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一帆風順的、是沒有付出的。我非常相信英語中的一句話:“No pains, no gains!”並且,時時以中學的時候,讓我永記心中的一段古文:“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在寂靜的黑夜中奮勇前行。”也一直是我遇到苦難和身處困境之中的激勵!

我記得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曾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然而這個世界存在”吸引力法則“: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抱怨的事。書中作者鮑溫現身說法,講述自己13歲參加中學舞會,因害怕邀請女生跳舞,轉而抱怨自己太胖,女生是不會接受他的邀請的,從而引發同學們的同情並避開了這件害怕的事。自此他犯上了”抱怨上癮症“,以後的日子,無論是工作上,還是人際關係上的問題,他都歸因於他的體重。可能我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比如,事情失敗了,習慣歸結於他人的不體貼、不配合或不努力,從而逃避責任。這些負面思緒不只成爲我們最大的敵人,還影響着別人。其實這些都是自己假想出來的對手。如果我們會抱怨不斷是因爲我們爲把注意力放在它上面,被它指引着,心被它佔據着。那麼我們要怎樣逃離抱怨的泥潭呢?

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 ”笑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有人去概括佛家的思想精髓:”自覺——自我覺悟“。那麼”覺悟“,其實也是一種對待世間事物的心態。有健康良好的心態,我們就可以超凡脫俗,繼而優秀卓越!

在人一生的學習和工作中,使我們學習到很多面對人生,面對學習所應該具備的心態,比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包括國內外大學的校訓,共產黨的”八榮八恥“、”三個代表“,其實也都是在講一種心態。有了好的心態人才會在不斷總結中前進。

態度決定人生!——心態決定人生!用正確的心態去看每一天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兒,讓我們每一天都成長和進步!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 篇四

當我無意翻開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時,我被開篇引用柳青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這句飽含哲理的話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促使我繼續讀下去。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於1982年,曾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最後還被拍成電影,引起巨大的轟動。這部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爲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一波三折的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了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在這部小說中路遙的語言樸實無華,景物描寫刻畫人心,時不時的對主人公的命運進行點評。整部小說讀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人物很飽滿,景物描寫細緻,讓人進入很快,易引起情感的共鳴,如同親身經歷一般。雖然這部小說在結尾,沒有給讀者“人生”的答案,但卻引領讀者去思考人生的答案。這部小說爲我們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預知性,一個人的生活道路總是曲曲折折充滿着各種冒險和挑戰,唯有始終積極向上方能免受命運摧殘。小說中高加林的形象激勵着千千萬萬迷茫的青年,當年馬雲踩三輪車的時候看了《人生》,意識到只要自己不放棄就總會有機會,於是奮而創業,成就了億萬富翁。

小說中,路遙爲我們刻畫的這個心高氣傲,性格倔強的年輕人高加林,他是那個時代優秀青年的代表,渴望憑藉個人能力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身份。可是,他的民辦教師資格被人頂替,經過苦苦煎熬和等待好不容易被調動到縣城當上了幹部。此時的他感到農村的戀人劉巧珍已經配不上自己,於是轉投縣城播音員黃亞萍的懷抱,最後卻因爲感情上的糾葛被人告發了走後門的祕密,最終被退回了農村,而此時一心愛他的劉巧珍早已嫁給了老實本分的馬拴,再也沒有人來安撫他受傷的心靈……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評價主人公高加林呢?正如小說中描述的,人生的變幻真是難以預料,誰又能知道自己的明天會發生什麼呢?可以說,初戀是美麗的,初戀也是激情彭湃的。小說中這樣寫到,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做法表達了她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臺,失意無奈之時。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僅此而已。因爲,這愛實在是太單純、太無助了。雖然,那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傾慕以久的“先生”所愛着;那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馬河川裏最俊的姑娘所愛着。但實際上,這愛的天平能平衡嗎?不能。

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瞬間就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表現出一種強大的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着相同的知識背景,有着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之時,高加林便進入了一種艱難的抉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便很快又被另一種感情強迫着壓下去。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溫柔的愛。可是,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說的複雜感情一下子就表現出來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愛他的巧珍姑娘。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只是含淚默默接受,她沒有過多地去責怪高加林,反而是更擔心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在外地要處處小心,不要操心自己,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流淌着。也許,在巧珍眼裏,愛他,所以離開他,愛他就要給他幸福。這一點着實令無數讀者爲之動容。

然而,僅僅單純的去指責高加林喜新厭舊,結果遭到了命運的懲罰是片面的。姑且不去評判孰是孰非,客觀來講,我們是否可以想像不識字的劉巧珍和高中畢業生高加林之間有多麼嚴重的代溝嗎?巧珍只會和他嘮叨莊裏的水井修好了,老母豬又下了幾個崽子,完全無法進入高加林的內心深處,即便當初他們在一起,那也是他在遭受他人打擊時極度需要人安慰的結果。書中是這樣評價可憐的巧珍“再說些什麼呢?她自己也不知道了。她除過這些事,還再能說些什麼,她絕說不出十四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複合能源。”可以說不識字的劉巧珍和高中畢業生高加林之間的愛情悲劇從一開始就是註定的,即使沒有城市姑娘黃亞萍的出現,這種結局也不會變。

愛情並不只是簡單的相濡以沫,還需要精神上的共鳴,兩個人必須要般配。其實高加林很早就發現了兩人之間的遙遠距離,只不過在他痛苦和困頓的時候,他捨不得放棄劉巧珍這個美麗而溫順的女子,一旦他來到了廣闊的天地,發現自己還能夠飛得更高,便能夠痛下決心,將劉巧珍拋棄。有句話這樣說“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用在他們的身上,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篇五

一天,我去超市買東西,老闆正在往貨架上擺放東西。這時門被推開了,幾個小孩子嬉鬧着跑進來。他們像進了蟠桃園的猴子,左拿右放,興奮異常。突然在孩子們你推我桑之後,一個貨架上的食品如多米諾骨牌般依次倒下,並紛紛掉落到地上。孩子們都嚇壞了,笑聲戛然而止,空氣瞬間凝固。我把目光從雜亂不堪的地上移到了老闆的臉上,心想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沒事”溫柔的聲音釋放了凝固的空氣,“別害怕,我再擺上去就行了。”

孩子們走後,我問老闆爲什麼不發火,甚至都沒有一句埋怨,他笑了說:“有什麼呢?無非讓自己解解氣。但不還得自己收拾,弄不好還嚇壞了孩子們,得不償失的。”

我頓時覺得,眼前的這個粗獷的男人從骨子裏散發出一種力量,一種不抱怨的力量,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芬芳。

馬雲在前37年裏,他的人生就充斥着兩個字:失敗。

37歲之後,他突然飛黃騰達了,祕訣就是四個字:永不抱怨。

人的一生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不如意後難免抱怨幾句,但是抱怨之後我們又能怎麼樣呢?不還是靜下來踏實工作嗎?那你的抱怨又有什麼用呢?你不喜歡下雨,你抱怨兩句老天就放晴嗎?你討厭高溫,你抱怨兩句天氣就能涼爽嗎?所以,我們的抱怨毫無價值,也毫無意義。還是,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但是,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法不抱怨,因爲他人在抱怨時自己也會禁不住抱怨幾句,那該怎麼辦?首先,讓自己對任何事樂觀開朗起來,不要讓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你內心的真實感情,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言語,因爲這可能會影響你,讓你容易產生抱怨,而且有時你會發現你抱怨的正是那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從壞一點講根本不值得你去抱怨。其實這些的本質都源於自己,在與他人發生爭執時要將心比心一下,忍耐一下,委屈一下,心平氣和地與他人談談,禮讓三分。

很多事情其實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人們爲什麼總會把他們複雜化。其實,“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難道不是嗎?

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他們都會重視人才,選拔人才。每個人無論職位高低,都應當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中充分展現出來,當你通過勤奮努力取得了成績,做出了貢獻的時候,也就是你受到肯定和重用,體現個人價值、享受工作快樂的時候。

付出終有回報,無怨方能無悔。

這也是我一生工作中的實踐體會吧!

不抱怨的人生讀後感 篇六

昨天與一個許久未聯繫的友人在電話中聊聊彼此近況,從家庭瑣碎到職場風雲,放下電話的一剎那突然有種感覺,20多分鐘的通話,我們都只做一件事情——抱怨。

抱怨孩子難帶,抱怨丈夫不懂得心疼,抱怨親友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抱怨工作中遭遇的人事煩惱和各種不公。

細細想來,原來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雖然發生的事情大不相同結果卻又種種類似。

閒暇時與朋友聚會,每每見面彼此傾訴,說的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圈子裏壓抑着的不滿與抱怨,然後在彼此這些沒有利益之爭的朋友面前如連珠炮彈般宣泄出來。

有幾個能無所顧忌傾訴內心的朋友誠然可貴,但總是傾訴,傾訴多了,無形中會讓人引起反感。除非是至親的父母會沒有原則的完全傾向自己,他人聽之後往往嘴上不會表明,但大多心理也會想:一個巴掌能拍響嗎?

摯友間尚且如此,普通之交更要注意講話的分寸吧。

提到抱怨的代表人,莫過於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一個命運多舛明明讓人很心疼的婦人,卻因爲一張嘴把自己淪落到人見人棄既悲慘又可笑的境遇。

人生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太多太多,可抱怨的事情也太多太多,但抱怨就像是黑色的墨水滴入到透明的水中,少許一點不會看得出來,但倒多了就會張牙舞爪的蔓延傳染,把一池清澈的水攪弄的烏七八黑。

曾經看過一本外譯的心靈勵志書,書名叫《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溫用一隻紫色手環向大家傳遞“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書裏從不同人遇到的'不同抱怨的事情爲案例,讓大家學着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我也曾學着作者書中描寫的方法改變抱怨的心態,每每遇到不順時,告訴自己:知足常樂,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的確,改變自己的那段時間很艱難但也很快樂,不再會爲了一件事情糾結很久,學會發現生活中不曾注意到的美好細節,但是不抱怨也需要日復一日的堅持。

抱怨是一種傳染病,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反而讓自己覺得更無力,讓周圍的人避之不及。我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但煩惱壓抑依舊在在心中如何排解如何傾訴?

我想,每次遇見不開心的事情時,可不可以暫時先把它放在那裏,去做一些讓自己輕鬆開心的事情,比如看一本喜歡的小說,比如聽一聽音樂,或者約三五好友聚會但彆着急發泄情緒,過一段時間再看那些不開心的事情會不會就覺得不那麼嚴重了呢?

生活一如既往,讓我們學着做一個不抱怨的人。

讀《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篇七

以耐心宣教去幫助他人樹立起“抱怨不如改變”的理念,以親身示範去幫助他人養成不懈學習、勤於工作的習慣,把這份正能量無限加持放大,營造全社會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大氣場。

對於每一個人,生命的永恆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時間的珍惜,對時間的浪費則是對生命本身的褻瀆,對於人生的現場直播,每一秒都要百分百投入,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夯實生命的質量,給未來投射一個沒有遺憾、只有拼搏的影子,那時陽光溫潤,窗明几淨,放聲以詠,盡是盛世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