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金字塔原理》的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5.2K

《金字塔原理》的讀後感(多篇)

《金字塔原理》的讀後感 篇一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樣處理寫作中邏輯不清晰問題的書,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在有限時間裏,有效與人溝通,如何簡明扼要地進行寫作。採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邏輯混亂或不清晰。通過對《金字塔原理》的閱讀後,讓我學到了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怎樣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讓對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實說和寫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思想說好和寫好並不容易。

《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奇的數字七”中所闡述的:“人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大腦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一個項目,這就意味着當大腦出現需處理項目增加到4—5個時,就會開始將其歸納到不同的邏輯範疇中,以便於記憶”。這個理論在現實中是非常實用的,自從我懂得了這一理論後,每當在寫作時都儘量將要點歸納到不超過5點,效果還是不錯的。

其實金字塔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並且對鍛鍊人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把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經常的加以練習,那麼在寫作和語言能力上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對於學習工作中的我們已經養成了事實勝於雄辯的習慣。而作者無論在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中,都極盡用簡單的例子將深刻的道理表達出來,讓我們一目瞭然。比如在如何構建金字塔時,作者講述瞭如何使用自下而上的思考爲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構造創造條件。構造金字塔時,我們首先提出主題思想,這便是金字塔的塔頂;然後針對這個思想,設想從哪些方面來確立塔頂的支撐點,然後開始背景—衝突—疑問—回答的序言寫作,最後纔是塔基的材料。當我們自上而下的構造之後,就是自下而上思考建塔的過程。比如列出塔基上表達思想的所有要點,然後找出各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最後得出金字塔塔頂的結論。從表達的邏輯,到思考的邏輯,再到解決問題的邏輯,最後到演示的邏輯,這便是思考邏輯的金字塔理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機結合得到了一個完美的作品。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結構,告訴我們的是,如何通過對事項的表述,使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書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結構”,最頂部就是文章想表達的思想,最底層的就是由句子組成的段落,每個段落只包含一個思想,幾個段落形成一個章節,若干個章節就形成一篇文章。

《金字塔原理》的讀後感 篇二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邏輯思路、表達方式和規範動作。金字塔的基本結構是:中心思想明確,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全局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金字塔訓練表達者:關注、挖掘受衆的意圖、需求、利益點、關注點、興趣點和興奮點,想清資料說什麼、怎樣說,掌握表達的標準結構、規範動作。金字塔幫忙到達溝通效果:重點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讓受衆有興趣、能理解、能理解、記得住。搭建金字塔的具體做法是: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疑問回答(總結概括),橫向歸類分組(演繹歸納),序言講故事,標題提煉思想精華。

這本書會告訴我們,所有權威的理論、精彩的文章是如何搭建、怎樣清晰地展此刻我們眼前的;怎樣思考、怎樣梳理邏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界定問題,怎樣經過結構化分析,建立診斷框架、邏輯樹,找到問題關鍵所在,並拋出完美的解決方案;從思考、分析、到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的邏輯,經過文字、PPT怎樣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地表達,並準確地傳遞出去。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資料自上而下,結論先行,先總結後具體。內部結構分爲縱向關係和橫向關係,縱向,任意層次的思想必須是下一層次思想的概括總結,橫向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邏輯範疇並且按照邏輯順序組織,並且橫向的邏輯關係僅有演繹和歸納,任何佈局的安排段落的劃分最終都會歸於這兩種邏輯關係的任一種。歸納的邏輯順序有三種類型時間順序、結構順序、程度順序。任何表達的邏輯合理性都能夠用任意一種邏輯順序來檢驗,如果不貼合就需要驗證各組思想的歸納是否相互獨立、或完全窮盡。

以上是金字塔原理的部分精華,應用金字塔原理重新梳理後,我做了思維導圖,重新構建了屬於我的“金字塔”。總之,實踐出真知。通讀全書後,尋找各種機會刻意訓練自我的金字塔思維,不斷反饋並歸納總結,這纔是提高的關鍵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