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500字六年級

讀後感1.17W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500字六年級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描寫明朝歷史的小說,通俗化的描寫讓文章可讀性加深了許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們整理的關於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500字六年級範文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一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年明月寫的一部明史小說,他用幽默風趣的文筆生動地寫出了明朝從1368年——1644年這二百七十五年的明史,相信你也很喜歡吧!

在這套書裏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第一本的鄱陽湖之戰,講的就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一次水戰,首先朱元璋大將徐達做先鋒打垮了陳友諒的鉅艦。然後,陳友諒大將張定遠出發直衝主帥朱元璋,朱元璋大將常遇春舉弓就射救了朱元璋一命。朱元璋下令將七條船上裝上火藥,等風一起立即開炮,陳友諒大敗。

讀了這則故事我知道了陳友諒爲什麼帶了六十萬大軍而打不過朱元璋的二十萬大軍,有這些原因,一.朱元璋的洪都久攻不下,師老兵疲、士氣低落。讀後感.二.驕兵必敗,軍隊人多勢衆,裝備精良,但是驕傲輕敵。三,爲泄其憤,殺盡俘虜,人心分離。所以,虛心萬事成自滿十事九空。陳友諒雖然機智,但是士兵多了,裝備好了,那麼驕傲自大能避免嗎?你只想着殲滅朱元璋,那你考慮到自己有哪些不足嗎?考慮到鉅艦的不足了嗎?

朱元璋雖然兵力少但是大將異常勇,猛前仆後繼,足智多謀。當張定遠想射殺主帥朱元璋時,常遇春勇往直前救了朱元璋,這人心齊泰山移這些品質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戰勝陳友諒既爲天下之主。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二

這個假期,我和小夥伴到洪水鎮解放村的農家書屋讀中國友誼出版社當年明月所寫的《明朝那些事之洪武大帝》,讀完這書後我感想多多。

這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的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以史料爲基礎,並加入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命運進行全面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着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是迄今爲止我認爲寫得最好的關於歷史的書。其中郭桓特大貪污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385年3月有人告發戶部侍郎郭桓串通官員貪污公糧,總計貪污數達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一個小小侍郎官何來包天大膽如此妄爲,貪污的數量居然趕得上明朝一年的收入,朱元璋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抓住郭桓的同黨。經過朱元璋追查,他的同黨共計三萬餘人,涉及六部官員。朱元璋把他們全都殺光,可有的該殺,有的是冤殺,此案過後,很多官員都提心吊膽,每天都當最後一天過。

讀到這裏,我聯想起當今的中國,像郭桓這類人被稱爲“大老虎”。例如____、徐才厚、周永康等,但他們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審判。除了這些“大老虎”還有一種貪官,他們纔是百姓最大的“威脅”。他們時刻騷擾着百姓,並吸着百姓的“血”,他們就是“蒼蠅”。按照習近平主席的指示,我們即要打“老虎”,也要拍“蒼蠅”。但必須以事實爲依據,法律爲準繩,不像朱元璋一樣濫殺無辜。否則將會造成天下大亂。

讀了這本書,如果我成爲了國家領導人要解決腐敗問題,首先要深入瞭解官員腐敗的原因,從根源上整治腐敗,加大對貪官的懲治力度,這樣既對官員起到震懾作用。又讓每個官員都不敢腐敗,不能腐敗,不想腐敗。一但腐敗必將嚴懲。因爲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外也應提高官員待遇,高薪養廉,高薪養志。

讀了這本書,回到現實生活中,我的這個想法雖然還有些幼稚,但只要我努力,我的夢想就一定會成爲現實。真正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新,人民幸福。

感謝農家書屋給我提供這樣一個閱讀的平臺。有利於我把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圓我的中國夢。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三

最近朋友介紹給我一本關於歷史方面的書——《明朝那些事兒》。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隨手翻了幾頁,發現裏面全是文字,心想這肯定又是枯燥無味、故作高深的歷史書罷了,便放在一邊,不去理會。後來無書可讀,只好耐着性子看了起來。沒想一看,就立刻被吸住了,變得愛不釋手。作者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明朝276年的歷史寫得淋漓盡致,幽默無窮。尤其是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讓人記憶猶新。

王守仁就是讓我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一個人。他創造了心學,發現了“知行合一”,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他孤身一人,召集義軍,打敗叛變的藩王寧王,只花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而書中關於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又讓我陷入深深思考當中。

關於“知”和“行”的關係是中國哲學史上的根本問題,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認爲“知難行易”或“知易行難”。但王守仁卻認爲“知行合一”也就是知道道理和實際運用都很重要,沒有難易之分,想要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就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王守仁也是因爲有了“知行合一”成爲了理學的聖賢,成就了輝煌的一生!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在書中我知道了許多道理:一定要多交朋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網,擇其善者而從之;做事一定要有遠見,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爲人處事一定要低調,不能自大狂妄。

我將也會運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將懂得的道理和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努力前行!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四

今天,媽媽帶了一套書回家,我一看是一套歷史書,還是厚厚的七本,它們的書名叫《明朝那些事兒》。我心想:又是一些枯燥的歷史書,還這麼多,又這麼厚,什麼時候纔看的完啊?媽媽還強力推薦:“看過這套書的人都說寫的很好看,你一定要慢慢看、細細讀!”我只好應着媽媽的要求,心不甘情不願的捧起了書。

翻開《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頁,我就隨着作者來到了1344年。朱元璋從一個吃不飽飯的和尚,通過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朝代——明朝。明朝從創建到滅亡經過了三百年。這本書對明朝17帝,和其他王功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對戰爭、官場政治、當時的經濟政治制度等用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進行了細細的描述。

在書中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鬆,臨危受命敢當大任的名將李舜臣,是死不退、以身殉國的老將鄧子龍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家稱爲“海青天”的海瑞,百姓們爲了能見“海青天”一面,可以千里迢迢從外地趕來,磨破了十幾雙鞋,徒步趕到京城。海瑞兩袖清風,廉潔公正,想到的事就義無返顧的去做。最後他因爲直言犯上,被罷官。抄家時家裏只有幾件補滿補丁的破衣服。在百姓的心中:海瑞就是一位能爲百姓着想,不屈服於權威的好官。

這套書作者寫得也非常有特色,不像以前看過的歷史書,都枯燥、看不懂的。它簡單、易懂、語言幽默,情節生動。作者還時不時的調侃幾句。原來歷史書也可以這麼好玩、好看,真可謂是輕輕鬆鬆讀歷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五

終於看完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一共90萬字,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難得。關於這部書,評價我就不說了,多之又多,少我一個也不少。在此,僅說一點個人的讀後感吧。

所謂讀後感這種東西,很是虛無飄渺,你要說單單讀了一本書,就懂了多大的人生哲理,深明什麼世間大義,簡直就是瞎扯。它就是一本書,不會比實際的生活給我們更多的東西。但是,真正有意義的是故事中的那些人,以及他們的在其中演繹的生活,他們的信念,他們的慾望,成功、或失敗。我只說兩個人(其實說了三個人):魏忠賢和黃道周。前面的這個人,我相信大家一看到他的名字,大多數有點正義感的人,會說:這個死太監,真是弄權誤國。其實還是那句話,一個人做一件壞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壞事。縱觀魏公公的一生,可謂是做壞事不遺餘力,平民出生,市井流氓。他雖然當了太監(自宮的,狠!),但是他有慾望,成功的慾望,權力的慾望,所以他可以不折手段,然後一步一步爬上權力的高峯。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魏公公不是隨便的,所以他“成功”了,在他看來。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他終於做到了(後者)。但是同樣的不折手段,排除萬難,爲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王守仁,秉承信念,匡扶正道,赤手空拳,亦敢與龍蛇相搏,號稱“聖人”。所以說,同樣是人,是有天壤之別的。這個是關於成功的故事,成功需要的是信念,絕對不是慾望,是信念,會指引你方向,直至光輝的頂點。

另外一個人的故事,崇禎十一年,清軍壓境,明軍劣勢之下,朝臣主張暫時議和,先解決內部李自成等起義軍,再和清軍開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先不說如果按此行事,明朝是否能夠再堅持個百八十年。但是,一個人徹底把這事給攪黃了,黃道周。他一套民族大義,天理人倫辯論下來,然後“羣臣激憤”,這事就歇了。這位黃兄雖然被降職到地方(因爲崇禎是主張議和的),可是他的事情還沒完。七年後,清軍入關,在家賦閒的黃道周再次出山,輔佐唐王。黃道周主張抗擊清軍,唐王手下將領沒有人響應,他孤立無援。唐王很高興,說你去北伐吧,然後他說,我沒有兵給你。他去了,招集老鄉、同學、學生一千人,他的妻子隨同出征,並召集許多婦女,一同前往作戰。說白了,就是自尋死路。結果是全軍覆沒,黃道周被俘,無數投降清朝的同僚出面勸他投降,他嚴詞拒絕,慷慨就義,留有血書,內容共十六字: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落款:大明孤臣黃道周。是的,他是孤獨的,因爲他不妥協。但是我仔細想想我們國家的歷史,就往近了說,英法聯軍來了,八國聯軍來了,日本侵略者來了,但是我們的國家終究沒有亡,是爲什麼?我不敢忘記,我們不應該忘記,總有那麼一羣不識時務的人,無論時局形勢如何,無論敵人有多強大,無論希望多麼渺茫,堅持,絕不妥協。所以,或許黃道周並不明智,或許妥協能夠挽回危局,但不妥協的人,應該得到尊重。面對冷酷的世間,無奈的場景,妥協,不堅持到底,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選擇。但是我認爲,在人生當中,至少有那麼一兩件事,應該不妥協。因爲不妥協,堅持,雖然不現實,很沒好處,卻是正確的。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至少有一點。

當然,故事都是“當年明月”講的,而我最喜歡的卻是這兩個,寫出了與大家分享,不枉我一個月以來“挑燈夜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