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格列佛遊記的讀書心得感悟

讀後感9.64K

格列佛遊記的讀書心得感悟

格列佛於1699年開始第一次旅行,格列佛在海上遇到了一個叫利夫普特的國家,但格列佛覺得那裏的人不善良,就走了,回到了家鄉。可不久他又開始了新的旅程:先是到了布羅卜丁奈格、又是勒皮。他和拉格奈格,最後到了奇怪的慧駰國……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格列佛遊記的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格列佛遊讀書心得1

寒假裏,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 ,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和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 有趣的奇遇。

整理 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那裏,他一隻手能拖動整支海軍艦隊,一餐飯要吞吃 一大批雞鴨牛羊外加許多桶酒。 小人國的人爲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 動用了五百工 匠,無數繩索,九百個“大漢” ,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等等。在如此的一個微縮國度裏, 所有的.政爭和戰事都不免顯得渺小委瑣。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 “高跟黨”與“低 跟黨”你爭我鬥,勢不兩立;相鄰的國家不但想戰勝並奴役對方,還要爭論吃雞蛋應敲哪頭 之類雞毛蒜皮的“原則”問題。 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 也展示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爲評議。

在這本書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1 年格列佛泛舟北美,訪問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 了仁慈、誠實和友善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 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 ,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 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 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 在這 裏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中,有着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有人用花 言巧語騙取別人的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爲了金錢犧牲己的一切。難怪我 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 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 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 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 ,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整理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這一點:交通銀行爲了回饋用戶的支持,舉行 了一場現場抽獎儀式,在抽一等獎的時候,嘉賓抽出了第一位幸運兒,但其留下的手機號碼 少一位數字。按照抽獎規則,中獎者“必須留下有效聯繫方式” ,所以該號碼被宣佈作廢。 但令銀行沒想到的是,此後連抽 6 次,顧客留下的手機、座機號碼全都是空號或停機。第個 電話倒是有人接聽,但對方告知,沒有這個人。

一等獎抽到第 8 位時,電話通了,這位顧客 在電話中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中獎後,迴應道: “別騙我,哪有這等好事?”隨後就掛了電 話。原本預計在半個小時內結束的抽獎活動卻拖至三個小時才結束,一些人分析說, “短信 中獎”“電話中獎”等騙局、陷阱太多,致使一些人不敢隨便留己的電話號碼,而留下真實、電話的中獎者,也不敢輕易相信電話通知的中獎消息。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們的會也像慧因國, 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 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 我願爲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會多一點真 誠、少一點虛僞。

格列佛遊讀書心得2

《格列佛遊記》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據說伏爾泰、拜倫、高爾基和魯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魯迅,他用枯黃卻瘦勁的手指着青年前進的方向,於是我便朝着那個方向,看上了《格列佛遊記》--愛屋及烏。但是看過之後,大呼“上當”也於事無補,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問問別人對斯威夫特怎麼看,來顯示自己是“文學青年”,更實際地是寫一篇不倫不類的讀後感交上去湊數。

每當回想起當年看這本名着的時候,歷史的滄桑感便涌上了心頭,那些日子真是沒有成就感受,很失敗。一天僅僅十幾頁,舉“目”維艱,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發自於肺腑啊!

打個比方,讀《圍城》是一種愉悅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戰地雷戰打鬼子,越打越過癮,正打在關頭上,錢鍾書先生將大筆一擱,鬼子投降了;讀《駱駝祥子》也挺爽,應該屬於三大戰役的那種,共軍三下五除二地把蔣介石趕到了臺灣,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幹掉了老金;但讀《格列佛遊記》就大不一樣了,是一種受罪,就像血戰臺兒莊一樣,拉鋸戰,特艱苦卓絕,不但要跟斯威特作鬥爭,還要與瞌睡蟲作鬥爭,不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我還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損失慘重,至今想起來還餘悸不已。

因此,此後,看到魯迅拿着菸斗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總會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錯,是你騙了我,還讓我不知不覺滿足被騙的虛榮”……

但是,儘管受了騙,並未影響魯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執地認爲:斯威夫特是不能與魯迅同日而語的。

魯迅,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許人也?英國十八世紀罪惡腐朽的資產階級中的一員。他們的階級屬性有着本質區別(如果趕上“--”就好了,分清敵我很重要啊)。其二,魯迅是國產的,斯威夫特是洋貨(這好像是廢話)。至於第三點,我認爲是最最重要的,魯迅的文章雖艱深生澀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譯本雖然都是大白話,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經過一番換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測:大不列顛的可愛青年們也必然不知道魯迅在說些什麼,要表達些什麼,以及“可能吧--那簡直就是一定的”那種魯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格列佛遊讀書心得3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是一位偉大的戰士和超級諷刺大師。不置可否,《格列佛遊記》這本書同樣是一部優秀的諷刺小說。但隨着時代的變化,英國現在的政府與社會現狀早就有了很大改觀,也就是說作者原來的寫作意圖已經不再具有現實意義,但這並不妨礙《格列佛遊記》在今天贏得的廣泛關注,新時期的讀者們又賦予了它新的內涵,“……作品中那些幻想性描寫讓人着迷……人們把它看作兒童文學作品,認爲它包含鼓勵兒童瞭解世界的外向化的價值取向……”(二十一世紀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 ,我想,格列佛遊記的涵義還不止僅限於此,它其中也包含了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格列佛一生的航海旅行,屢遇驚險,小人國裏,先被小人們俘虜,後來又差點被刺瞎雙眼;大人國中被巨人威脅賣命的演出,幾乎命喪黃泉……格列佛遇到的危險不勝枚舉,然而,在每次開始新的航海時他都義無反顧,這就是他對航海的執着。我們不能說格列佛最後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但他的確獲得了豐富的人生經歷,讓生命更有意義。這就使執着的結果,當你認定了自己的方向後,執着的追求吧,不要輕易放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冰心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當然,無論任何事情僅僅有執着是不夠的。在這方面,我們就要承認格列佛是一個十分有頭腦的人,雖然青年時期的格列佛一直積極的尋找各種機會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零零散散地、東拼西湊地、他掌握了各種航海知識和技能,爲自己的航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厚積方能勃發,這些積累讓他日後受益匪淺 ----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種惡劣的條件。而對於我們哪?青年時期正是積累知識,提高能力的關鍵時刻,雖然說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但人一生中畢竟只有一個學習的最佳時機。“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我讀過這樣一首詩:曾經想穿過那段最無暇的時光/去實現所有繽紛的夢想/當回首那深深淺淺的腳印/不禁頓足扼腕/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長/總想把那段沒走好的時光再走一遍/便知該如何珍惜每一抹霞光/每一縷黃昏/從此再也不管懵懂與疏狂。正當年少的我們,正處在“最無暇的時光”,好好的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知識,不致回首時再“頓足扼腕”,悔不當初。

第四次航海,格列佛被聘爲船長。中途水手叛變,他被放逐到“慧馬國”。在那裏,他遇見了一種有智慧的馬,而且那裏的馬兒通人性,善良、仁愛、品格高尚。這是作者把自己對社會理想注入到了慧馬國,把最完美的人性灌注在慧馬身上。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像慧馬一樣完美無暇,但有的基本品格我們還是應該具備的。比如慧馬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撒謊”,而我們這裏哪?如今在不少商場假冒僞劣產品肆意橫行,雖然有消協出來主持公道,但這種現象還是屢禁不止,我想只有那些生產者真正把誠實守信放在心上時,這種事情纔不會再發生。我們這些青年更應該把誠實守信融進血液,銘刻於心。

格列佛遊記中的教育意義深刻而深遠,不一而足。

格列佛遊讀書心得4

這部遊記體小說,是以其傑出的諷刺而名垂世界文學史的。首先,斯威夫特利用虛構情節和幻想手法刻畫了當時英國的現實。同時,他也是根據當時英國的現實才創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童話般的幻想世界。

在當中有“宮廷遊戲”和“語言的妙用”兩小節,我最爲喜歡。

在“宮廷遊戲”那些正在候補朝廷中的重要官職和希望得到皇帝寵幸的人才來表演這種技藝。舉行這種遊戲時往往發生致命的意外事件。“我”親眼看見三個候補人員跌斷了胳膊和腿。還有一種遊戲是在特別重大的節日專門表演給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皇帝把三根六英尺長的絲線放在桌上。兩根藍的一根紅的還有一根綠的。他們在一個與地面平行的棍子上面或下面挑來爬去。第一名是藍絲線,第二名是紅絲線,第三名是綠絲線,他們把這些絲線纏兩道在腰間。

本章與格列佛所描述的利立浦特小人國的遊戲,利立浦特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候選人中必須冒着跌斷脖子的危險來表演繩技,以達到爬上去的目的。爬上去以後他們的所作所爲也就可想而知了。朝廷官員也時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術高低獲得各種絲線,小人國裏的官員腰上幾乎沒有不纏絲線的。這隻能說明他們全是奸佞獻媚的小人。

斯威夫特藉此抨擊了英國宮廷和大臣們的旨聵無能,無情地諷刺了高管厚爵獲得者們阿諛奉承的醜惡嘴臉。

在“語言的妙用”中作者本來是反對設計家廢除口語,以物示意的辦法的,但是,他卻一憤慨的心情談到了婦女怎樣和俗人文育聯合起來反對取消日常的語言。他分明是在批評英國的殖民統治政策,卻偏偏要聲明這和大不列顛民族無關。作者巧妙地用反語進行諷刺,是讀者能更深刻地體味到作者的本意。

作品的主人公格列佛是8世紀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尋常的魯濱遜。與魯濱遜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個地方,必然去認識那裏的社會,種種形式的政治生活。

《格列佛遊記》比較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的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熔現實與幻想於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格列佛遊讀書心得5

《格列佛遊記》是一部接觸的諷刺小說。通過格列佛去的"小人國"、"大人國"和"飛島國,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之間的一些矛盾,還有他們的腐敗和醜陋,和他們長期積累的剝削和掠奪。 這本書共分爲四部。 第一部:寫了格列佛喜愛航海生活,第一次去航海是一艘叫"羚羊號"的遠方太平洋的船上,後來穿在途中觸礁沉沒,格列佛僥倖逃生,走到了一個叫小人國的.國家。

這裏的人們只有六英寸,只相當於我們人類的二分之一。這裏的國主、大臣和居民們十分的貪婪、殘忍,而且野心很大,與鄰國之間戰火很多,個個明爭暗鬥。 第二部:寫了格列佛坐的是一艘名叫"冒險號"的船再次出海,有驚喜的來到了另一個國家,這裏的居民在格列夫的心總是如此的高大,這些居民猶如鐵塔,這就是"大人國",這裏雖然沒有一種完全的文明體系,但民族誠實,處於一種自然狀態。 第三部:寫了個列佛航行坐的是"好望角號",這次航行他先後到過"飛島國"、"巫人島"等等地,見識了許多有趣的事,後經日本、荷蘭回到英國。

第四部:格列佛第四次航海被舉爲"冒險號"的船長,這次他來到的國家是"慧馬國",在這裏馬是一種高貴而又理性的動物,也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而另一種長相像人,名叫"耶胡"的動物則貪婪、嫉妒,是罪惡的化身。 《格列佛遊記》是一部奇書,他不單純是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小說和批判的文學作品,在這些虛構的國家裏,足夠找到英國人的痕跡,看似很荒延不經,實則寓莊於諧,以冷淡掩深摯,從荒延出心酸,從這種意義上說,《格列佛遊記》也是現實一種。

當我看到慧馬國這一部時,我深深的被慧馬的誠實,不去騙別人這種精神而感染。慧馬和慧馬之間的相互信任以及它們的善良、智慧等,的是我希望我們這個世界能相慧馬國這樣美好。與此同時,我還認識耶胡這個動物。耶胡這個動物嫉妒心強,它貪婪。我想:我們做人不要像耶胡一樣貪婪、嫉妒心強,要想慧馬那樣真誠而善良。 總之,《格列佛遊記》使我學到了課文沒有學過的,他讓我們學會了做人要誠實,不要總想着超過別人,要取長補短,這纔是《格列佛遊記》告訴我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