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生死疲勞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58W

生死疲勞讀後感【精品多篇】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一

我讀《生死疲勞》雖然確實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有追求故事情節之嫌,但是在讀此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也好像在30天的時間裏,親身經歷了一把那50年的變革,體驗了一把不同動物眼中的生活,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內心經歷無限的悲涼。那個時代,那個我曾經那麼陌生的時代,那個作爲70後的我從不曾體會到的上世紀50到80年代的一些事情,我就像親眼所見,親身所爲一樣經歷了。我甚至感到讀了它,我自己就像一個經歷世事滄桑的老人。眉頭的皺紋,內心的沉澱,處事的淡漠……短短一個月,經歷和回顧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尤其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那些事情,既是作者濃墨重彩着力描繪的,又是自己慾望難平,急於瞭解的。打土豪,分田地,大鍊鋼鐵,人民公社,包產到戶,自然災害,__革前後,改革開放之初……這些在歷史書中,在那些嚴謹的政治術語中,在那些生澀概念中,令人昏昏欲睡的事件和史實,第一次那麼深刻的通過驢折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生動真實悲壯無奈的冷峻的展示和暴露。讓人在輕鬆之餘,又深切感受到歷史的厚重無比,悲壯無限。正如一位感言者所寫:雖然內容離奇、敘述荒誕,但主題卻是嚴肅的,那是一種歷經歷史滄桑的冷靜與成熟,始終在警示着龐雜喧鬧的世界,應該如何真正地面對短暫的人生。

你有慾望,欲壑難平;我有憤怒,無法消除;你有深情,款款述說,他有貪念,欲罷不能。可笑可嘆,可慨的是:那麼多人不能看的破,看得開。你方唱罷我登常不知道冥冥之中,我們不管如何折騰都逃不脫生死疲勞的下常

生死疲勞,對於這樣一個奇怪名字的小說,我還是對他有距離感的。看完後,才發現,其實,芸芸衆生,你,我,他在人世間的一些事情,其實終歸是生也疲勞,死也疲勞,生也勞心,死也勞心的輪迴折磨,真正能在這種輪迴中獲得心靈的寧靜和超脫的人,一定是那種超然若世,忘記生死,悠然度日,無慾無貪之人。既然我們終究逃不脫生死輪迴之苦,何方快快樂樂,閒雲野鶴,讓自己的靈魂神遊於宇宙間,做一個超然物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世外高人呢?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二

事實上,從西門鬧在閻羅殿飽受油炸煎熬的那幾頁精彩的文字開始,就已經充分地透露出從容、大氣、厚重而又簡練的特質。這是一部從始至終都體現出十分的自信心與文字運用潛力的作品。尤其是當莫言的筆觸從牛頭馬面皮膚的高貴藍色轉到高密東北鄉沼澤中的一種上午開放下午凋謝的小花朵的時候,一股輕靈的氣息和光澤便暗自流動起來,使小說肌體充滿了深層的柔韌和靈性。莫言是個洞察人心、物性和世理的小說家。無論是所謂的人性、還是動物性、甚至是草木性,都被他融會貫通於他的文字裏。他既能超然冷眼應對這一切生靈的際遇,又能與之同喜怒哀樂、共悲歡離合。向來被視爲萬物靈長的人與驢牛豬狗猴齊物相論。從西門鬧的死到驢折騰、牛犟勁,再到豬撒歡、狗精神,到賣藝用的猴及西門後人、相關人等直到最後的世紀嬰兒,那麼多沉重而苦難的七情六慾的事,於實虛真幻間相互滲透、自然呈現,其中的輕逸狂想與冷調敘述、幽默詼諧與戲擬反諷、殘酷呈現與深層抒情交相呼應,使那些沉重不堪坎坷多變的歷史情境轉化成了一個虛構而又現實的鮮活世界,爲我們帶給了前所未有的閱讀、回憶與想象的多重而廣闊的視角和經歷。

即使再過若干年,相信莫言也不會像對《豐乳肥臀》那樣去重新修改這部小說的,因爲其中幾乎沒有他過去的小說容易出現的繁雜之弊。這部小說的出現,意味着極富韌性與耐力的莫言已抵達其創作的巔峯狀態,使我們對莫言的創作力與未來的可能產生了更多的期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言有意在書的扉頁上引用的佛家語:“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爲,身心自在”。其實是要說“少欲無爲”對於活着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所謂的“身心自在”也就無從說起了。佛家語常常是置身世外的結果。事實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其慾望是伴隨着其生命之力起伏消長的,所以生死疲勞與貪慾同在。這部厚重的小說所體現的生生死死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人與動物都在不斷地經歷“生死疲勞”,似乎是永無寧日的,讓你甚至忍不住想說“唯有生死是永遠不會疲勞的”。而短暫寄寓天地間的微不足道的人與物,則只能去經歷體驗不可重複的生死疲勞的過程。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三

零零碎碎一個月的午休晚休前的閒暇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莫言的《生死疲勞》電子本。

作爲對莫言的敬意,總想寫點什麼。先是劃了幾句,覺得極不稱心,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者說我無能爲力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上網,查看別人的讀後感,受到一定的啓發,因所言和自己的感受有想通之處,反倒受其影響,更加想不出更好的表達。只得儘可能用自己的幾句話湊數。

這本小說的主要情節是:高密東北鄉西門屯地主西門鬧在解放後被槍斃,自覺委屈冤枉,先後轉生爲驢,牛,豬,狗,猴,最後成爲一個患有血友病世紀嬰兒,而全小說就是大頭嬰兒藍千歲回憶敘述,借這些動物,以及被地主西門鬧救了的一個長工藍臉的兒子藍解放,還有故事中起補充,增加立體的描述的“莫言”來敘述完成的。小說的敘述時段從1950年到20__年,跨度長達50年,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係,並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看莫言的《生死疲勞》第一個感覺是:抓人心。小說從一開始“我”西門鬧在閻王爺那兒叫屈喊冤的荒誕不經的描述,牛頭馬面兩個既是民間神鬼故事的原型,又經過作者加工的新鮮形象送“我”投生。那鮮明的出神入化的語言特點,一下子吸引着你,激發着你繼續讀下去的慾望。以往看電子書,總是一次性的在幾部圖書間不停的遊走,切換。可是自從開始看《生死疲勞》就沒有動過去看其它電子書的慾望。而且,抓心撓癢,心猿意馬,總想多一會時→←間可以多看一些。看莫言小說的缺點是:嚴重干擾了自己的工作,這也側面說明莫言小說的魅力。讀完此書,真真正正體會到莫言作爲20__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真是名至實歸。

正如諾貝爾委員會給莫言的頒獎詞所講: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說實話,之前我看過幾次這句話,感覺又彆扭又拗口,還難以理解,莫名其妙。現在窺一斑而知全豹,通過莫言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描繪,真正領略了莫言語言的風采。他的每一句話,看似不經意間,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而又琅琅上口,妙語連珠甚至有些地方如詩如詞一般,押仄押韻,即使沒有出聲的朗讀,目光掃過,也覺得起伏有致,韻味十足,一氣呵成,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紮實的語言功底。莫言用四十三天的極短時間完成這樣的一部上下五十年,縱橫陰陽事的鴻篇巨着,真實令人佩服之至。六道輪迴,不論寫驢,寫牛,還是寫豬,寫狗,都把這些動物的特徵活靈活現表現出來,用這些動物的眼睛窺視人類的生活,視角獨特,新穎有趣,而且,用筆簡練生動,老到,人物刻畫形象入目。自從讀了莫言的這本書,常常感到身邊的萬事萬物諸如貓啦,鳥啦,魚啦等等都是靈異的,都可能是某個冤魂的投胎轉世,因此對她們尊重而敬畏。

鐵皮鼓讀後感 篇四

上學期期末,經學校研究決定,讓我擔任新一屆七年級班主任,得知這個消息後,我是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自己終於有機會在自己的教育道路上又前進一步,挑戰班主任這項工作,忐忑的是自己畢竟工作時間不長,教學經驗還很不足,不知自己能否勝任這項工作。於是,我充分利用暑假時間閱讀了很多關於班主任工作的書籍和文章,其中《冬去春又來》讓我眼前一亮,雖然還沒有讀完,卻給我很大啓發。

《冬去春又來》以隨筆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了鐵皮鼓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經歷。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班級一學期的歷史,也是一個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隨錄。

在所有的描寫中,鐵皮鼓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但我卻至始至終被他的真性情感動着。在他的日記中,我看到的並不是成功的案例,也不是可以效仿的完美示範,而是一些日常教育中很瑣碎的片段。他給我們的,只是一種真實的呈現,情境、事件、問題,以及教育者本人面對這一切時的焦灼、苦悶、彷徨,以及在這些困境中的苦苦探索與對答案的尋求過程。其中不乏無奈與困惑的情緒流淌。然而也正是這些情緒的流露,才更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真實。鐵皮鼓對種種問題的憂慮和探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有教育理想的教育者對教育所懷有的可貴的擔當情懷!他一次次與學生的對話,包括面談和書信的交流等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他爲了追求教育理想所做出的艱苦探索與不懈努力。我想只有對學生有愛,纔會全身心的付出,雖然鐵皮鼓從來沒有把愛掛在嘴邊,但他已用行動作了最好的詮釋!他始終沒有盲目地去走別人的路,他有自己的想法,是一個反思型的教師。很喜歡他這樣一段話“在我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活潑的生命,有着千姿百態絕不重複的個性。而教育本身是一種對話,是一種生命與許多種生命之間相互生生不已的一種交流溝通。這種交流溝通本身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交流不是取消生命的個性,讓所有生命整齊劃一,而是在碰撞中相互理解相互妥協,形成一定的共識,然後在此基礎上彼此豐富。”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尊重事實,勇敢地面對教育本身,竭盡誠意與能力無限地靠近真實,把先進的理念與現實的教育相結合。

鐵皮鼓的讀後感 篇五

作者說也可以把這本書看成是桑桑的中學時代故事。我就這樣看待了。林冰就是油麻地國小畢業後進入油麻地中學的桑桑。

這是一個關於林冰和他的幾個同學們之間以及各自的命運的故事,讀完了有種揮之不去的哀愁,就是很難受。

林冰在那個下午在那片草叢中撿的那隻鐵皮狗也許就是他拿來回憶的青春,回憶完了,故事講到這,最後他又把鐵皮狗放回了草叢中,也把他的那份青春放在了記憶裏。

比起《草房子》的溫暖和感動,《鐵皮狗》擇充滿了疼痛和遺憾。前者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後者是迷茫慌亂的青春期。後者比前者多了孤獨和難受。

趙一亮猶如杜小康,家道中落,磨難接踵,剛開始掙扎着,後來就認命了。太讓我牽掛和難受的倆人。和林冰關係最好的馬水清也失去了爺爺奶奶後坐上郵輪去當兵,離林冰遠去。

林冰也沒能和暗戀的陶慧終成眷屬,成長就像把一串崩斷的珍珠項鍊,原本穿在一起的珠子落向四面八方。縱然再多不捨,再多遺憾,再多難受,在兵荒馬亂的青春裏茫然無措的成長了。

故事裏的人各自被命運安排的明明白白,都經歷了生活的千錘百煉,熄滅或是燃燒着。太悵然了,成長真的很殘酷,我們像故事裏的人一樣都會長大,會腐朽。想到這樣的結果,就很悵然。

真實而又殘酷,纔是生活,世人形色,成長紛雜,遺憾和難受也是一盞燈,指引着我們努力通往幸福的路。

鐵皮鼓的讀後感 篇六

鐵皮鼓一直貫穿整個故事,主人公奧斯卡從三歲就開始揹着它。

鐵皮鼓陪同奧斯卡見證了無數的歷史瞬間。鐵皮鼓見證了奧斯卡三歲從十九級地窖摔下來的時刻。

從那一刻起,奧斯卡今後十幾年的人生裏沒有再長高一釐米,維持在九十四釐米。鐵皮鼓隨着奧斯卡一起經歷了波蘭郵局保衛戰,德國入侵波蘭、蘇軍炮轟但澤等等歷史事件。

奧斯卡不停的敲鼓,他用鼓聲敲出了她可憐媽媽的死亡故事,用鼓聲敲出了他所經歷的荒誕又魔幻的一生。

故事裏,奧斯卡顛沛流離,他經歷戰爭、去前線表演、做石匠、當藝術院校模特、在爵士樂隊演奏,通過這些事情,奧斯卡充分參與了一系列歷史事件。

於是,隨着奧斯卡的轉變,當時的社會環境也一點點展現在眼前。這本書有着深刻的政治隱喻,通過奧斯卡經歷的荒誕表現出來。

要理解這本小說,一定要對相關的歷史事件有充分的瞭解。我對這些歷史的瞭解並不深刻,於是並沒有產生親歷過這些事件人們看本書時產生的共鳴。

但是這並不影響我繼續讀這本書,故事的脈絡還是很清晰。隨着奧斯卡的視角,故事虛實結合,有真實的歷史事件,也有奧斯卡唱碎玻璃的荒誕。

奧斯卡身邊的人接連死去,他的生父布朗斯基參與波蘭保衛戰被處死,他的名義上的父親馬採拉特身爲納粹被反攻的蘇軍擊斃。他跟隨“繼母”瑪利亞來到新城市,經歷經濟低迷時期、物資匱乏時期。

奧斯卡一直在兩個極端搖擺,一方面他是撒旦化身,用鼓聲送走了人們的生命褻瀆神靈;另一方面他是耶穌的化身,用鼓聲展示了他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

鼓一直伴隨着他,敲響在每一個歷史節點,故事的節奏就是鼓聲的節奏。

通過讀這本書,似乎也聽到藉由鼓聲發出的歷史的咆哮與低沉。

這是本多視角多層次展現歷史的不可多得的好書,可惜我也沒有完全讀懂,讀完後只留下一聲讚歎。

鐵皮鼓讀後感 篇七

君特·格拉斯是當今德國資歷最深、作品最豐、名聲最大的作家。在1999年10月,他憑藉長篇小說《鐵皮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小說《鐵皮鼓》共分三篇,現在我只讀了其中的第一篇,我就我讀的這一部分簡單講講我的感受。

君特·格拉斯以其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主人公小奧斯卡這個形象。小奧斯卡一生下來就能聽懂大人說話。在他出生的時候,因爲兩隻飛蛾擋住了燈光,使他感覺到人世昏暗,便想回到孃胎裏去。只可惜爲時已晚。這也爲小說的後文作了鋪墊。因爲小說的背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時代的黑暗和社會的動盪造成了小奧斯卡對社會的不滿,對生活的不滿。他在三歲的時候自己從樓梯上摔下,將自己變成了不會說話的“癡呆”,而且不再長個,但他卻依然擁有很高的智商,而且他還獲得一種特異功能,能用尖利的叫喊聲震碎一切玻璃製品。這樣他可以隱藏自己,保護自己,遠離了複雜的成人社會。他開始整日敲打他心愛的鐵皮鼓,躲在一旁冷眼觀察這個世界,用他的方式迴避和麪對這個黑暗的社會。

小說採用的是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來描寫奧斯卡的生活,並且用了回憶的方式。在小說的開篇,就寫奧斯卡居住在精神療養院裏。他居住在完全與世隔離的病房裏,只通過護理員與外界聯繫。由此也體現出奧斯卡對當時社會的厭倦和不滿。他依舊整日敲打他心愛的'鐵皮鼓,在鼓點中回憶他的往事,然後讓護理員爲他拿來“清白”的紙,寫下他的回憶。這裏爲什麼要用“清白”一詞呢,我覺得這也是奧斯卡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一種諷刺和鄙夷。

在小說的第一篇中,當奧斯卡目睹了社會的黑暗後,便產生了厭惡之感。他不停的敲打着他的鐵皮鼓,從而發泄他對畸形社會的不滿。他也常常用他可以唱碎玻璃的能力,去“擾亂”社會的秩序。在他眼裏,這個社會是混亂的,怪異的,無可救藥的。

小說的很多地方都是由君特·格拉斯本人的經歷和見聞寫的。他也借小說表達自己對一戰時期德國的黑暗的不滿。

鐵皮鼓讀後感 篇八

與那些具有社會職責感的作家相比,我肯定處於劣勢。這類作家在社會義務的旗幟下敲着打字機,他們毫不關注自我,而是以社會全局爲出發點來履行他們的職責。根本沒有什麼高尚的企圖促使我爲戰後德國文學奉獻一件璀璨的珍品。我不想,也不能滿足那時文學界提出的“澄清德國曆史”的合理要求,因爲我的努力無法給人帶來慰藉,無法使人釋懷。我試圖丈量我自己的失去的鄉土,並且首先一層一層地剷平所謂的中產階級(即無產者與小市民的泥礫)的垃圾堆。《鐵皮鼓》的作者也許成功地發掘了某些新的認識,揭穿了某些人的僞裝,用冷笑實實在在地打破了國家社會主義的魔力,瓦解了人們對它的虛假的敬畏感,並且重新賦予了迄今爲止被縛的語言以行動自由。但是他原本不想,也不能夠澄清歷史。

鄙人滿足於藝術創造的快樂,欣賞變幻的形式,喜歡在紙上描繪反現實。簡言之,藝術嘗試的器官早已存在,它期盼着克服阻力,吞食龐大的素材。然而素材也早已存在,它等待着基礎代謝。出於對大規模的素材的恐懼,加之本人自由散漫,心不在焉,所以我未作大的努力。

私生活的誘因再次解放了我的創造力。一九五四年春,就在我母親去世後不久,我與安娜·瑪佳蕾塔·施瓦茨結爲伉儷。婚後的我專心致志,恪守市民的勞動道德與奉獻精神,並且下決心要向突然闖進我的陋室的姻親們證明我的才能。我的姻親都是循規蹈矩的瑞士公民,他們像清教徒一樣質樸,寬容大度,用藝術鑑賞家的眼光注視着活蹦亂跳的我在過於龐大的器械上作體操表演。

這是一種可笑的冒險行爲,因爲安娜剛掙脫大資產階級的保護,轉而尋求不安定的生活,並且留意翼翼地在戰後柏林的藝術家圈子中初試身手。那時她肯定沒有作一個所謂的大作家妻子的野心。

儘管小市出身的飛黃騰達者的興趣經常與大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豪門閨秀追求婦女解放的願望發生搞笑的碰撞,與安娜的結合還是使我堅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標奮進。雖然創作《鐵皮鼓》的文學契機發生在我們相識之前,但是我們的婚姻爲我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鐵皮鼓的讀後感 篇九

《鐵皮鼓》的作者剛修改完最終校樣,這本書就離他而去。最終校正發生在十四年前,從此我就失去了《鐵皮鼓》。這部小說被譯成了克羅地亞語、日語和芬蘭語,我料定它會使各國的小資產階級坐立不安。但澤市郎富爾區是我失去的故鄉,它的聲名在世界各國不脛而走。

評論與成見堆積如山,它們似乎阻擋了我通往此書的道路,因爲我從未首尾連貫地閱讀過印刷好的《鐵皮鼓》。五年以來,《鐵皮鼓》的寫作計劃或底稿,它的第一稿、第二稿和第三稿決定了我的生活習慣乃至睡夢。此刻這一切都已結束。隨後出版的幾本書,例如《狗年月》和詩集,當時都已近完稿,唾手可得。

迄今爲止我從未讀過裝訂好的《鐵皮鼓》,這能夠歸因於職業習慣所產生的厭惡感。即使是此刻,當有人要求我講述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的產生過程時,我也只是漫無目的地翻閱某些章節的開頭幾頁。起初我並不太情願回顧我往日的狀況和寫作《鐵皮鼓》的起因,我害怕作繭自縛。《鐵皮鼓》的作者談《鐵皮鼓》,而他是一位可疑的見證人。

正因爲我承認自己沒有資格評述這部小說,所以我能夠成堆地清掃垃圾,並且能夠避免有益的謊言。這些謊言像插枝一樣使日爾曼語言文學的溫室欣欣向榮。

既不是創作欲(諸如我肯定要寫並且明白怎樣寫),也不是蓄積已久的決心,(諸如我此刻要動手寫了!)更不是某種高尚的使命感或指標(天賦的義務之類),促使我坐在了打字機前。小市民的出身也許是我的最可靠的推進器,因爲我要縮短自己與上流社會之間的距離。我雄心勃勃,立志要幹一番驚天偉業。時斷時續的文科中學教育(我以五年級高中生的身份肄業)更助長了這種臭不可當的雄心。這是一種危險的動力,它常常通向傲慢。恰恰因爲我瞭解自己的出身及推動力,所以我在寫作時總是簡單而冷靜地控制這種動力。我將寫作視作一種有距離感的、帶有諷刺色彩的過程。這種過程是個人的,而它的結果(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則是公開的。

一九五四年我的母親海倫·格拉斯溘然長逝,享年五十六歲。因爲她不僅僅懷有小市民的情感,而且熱愛戲劇,所以在她的兒子十二三歲時,她就不無嘲諷地叫他培爾·金特(注:培爾·金特,易卜生的劇本《培爾·金特》的主人公,利己主義者。)。她的兒子喜歡虛構故事,並且向她許諾將給她帶來財富、送給她波斯羊羔皮大衣和去尼泊爾以及香港旅遊的旅費。《鐵皮鼓》在她去世五年之後面世,並且獲得了培爾·金特所想象的那種成功。母親在世時,我總想向她證明自己的潛力;然而直到她謝世之後,我的能量才得以釋放。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十

讀後感的第一點,就是莫言這《生死疲勞》,從敘事方式分,肯定屬於荒誕敘事。開荒誕敘事先河的,誠然算不到莫言的名下。最著名的、人所共知的《西遊記》,就能夠歸於這種敘事形式。但是,以荒誕敘事,演繹半個世紀的一地歷史、世事滄桑、社會變遷和人生沉浮的,當非莫言莫屬。至少,前無古人。而且,他說得是那麼一本正經、勝似正史,讓人不能哭,也不能笑,不能相信,也不能懷疑。尤其是我們這些與莫言同時代過來的人,對此,會感觸尤深。莫言運用荒誕筆法,敘歷史、社會和人生如此莊嚴之事,借用得但是一點也不勉強。一路讀去,你會感覺到,《生死疲勞》是“滿紙荒唐言,全爲莊嚴事”。莊嚴者何?是對人的解讀,對一個時代的解讀,對一段歷史的解讀。最莊嚴者,當數書中說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藍臉的一罵一哭,那抒發的何止是憤懣!是對舉國對於一個人、一個人的思想誤讀的聲討:

藍臉的眼睛裏慢慢地涌出淚水,他雙腿一彎,跪在地上,悲憤地說:/“最愛毛主席的,其實是我,不是你們這些孫子!”/衆人一時無語,怔怔地看着他。/藍臉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給我的啊——我單幹,是您給我的權利啊——”

聽聽,這可有半點荒誕的滋味兒?一絲一毫也沒有!一罵一哭中所闡述的,在那整整的一個時代內,只有這主人公、這執拗無知的犟農民、這舉國唯一的單幹戶心裏明瞭!這是對舉國誤讀(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的聲討!莫言不惜借用荒誕的敘事手段,不惜洋洋灑灑鋪展幾十萬字之巨的精言妙語,就是爲了這一聲討,就是爲了對這一舉國誤讀、以至貽害一國的莊重反思。(這但是自己對《生死疲勞》的誤讀?)“勉借荒誕敘莊嚴”,看來是借用來的標題,纔是拼湊得很勉強。說“且借荒誕敘莊嚴”,會稍稍不“勉”一些麼?

還是說回荒誕敘事。當然,假若莫言能不讓藍解放,不讓大頭兒,也不讓“莫言”出來當敘事主體,那麼,這荒誕敘事,就完美了。作爲作者的莫言,能夠說這出於這部小說敘事的必需,出於讓敘事更靈活更精彩。那麼,作爲讀者的我,能夠說是因爲對傳統敘事尚有所畏懼,是對自己荒誕敘事潛力的信心還不夠足。總之,是如此一來,就讓你的這荒誕敘事在我們讀者的心中,有所不完美了。我們只有寄望莫言有下一部更完美更徹底的荒誕敘事大作的問世。

讀後感的第二點,就是猜想,莫言大學讀的肯定不是中文,攻的不是文學,而是農學院的畜牧專業。不然,那些驢呀,牛呀,豬呀,狗呀,怎樣會那麼地順從,那麼地聽他使喚?他牧的那些驢呀,牛呀,豬呀,狗呀,爲什麼會是那麼地機敏有型,那麼地聰明伶俐?武功高深者,拈花能夠傷人。精於畜牧者,驢牛豬狗之類,勝於使人。中國二十世紀的後半世紀,全入於莫言所牧所養的驢牛豬狗眼中,心中。莫言者,神牧矣!當然,人畜牧,爲役使,爲肉食,爲皮毛。莫言畜牧,卻是爲了讓它們看世界,觀世事,品人生。書中的敘事者,評說書中的莫言,說他從來不是好農民。作爲讀者的我,絕對認同。我評說他是畜牧工作者,但是,因爲他不務正業,所以,肯定不是好畜牧工作者。但是,還好。子不語怪力亂神,莫言因之只役使驢牛豬狗,沒有讓衆畜盡出。說來莫言就應還算是孔孟信徒,至少是孔孟fans。

讀後感的第三點,就是想對莫言表達憤怒。這些天來,莫言所牧之驢牛豬狗,害得咱家老漢我神經過敏。他的驢,是如此折騰不休。他的牛,是那般執拗倔犟。他的豬,是那麼聰明那麼善於撒歡,他的狗,是那樣地狂傲精神。在辦公室,聽到走廊有腳步聲,就感覺到會不會是他的驢在蹶蹄。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樹枝葉搖晃,就猜測會不會是他的豬在撒歡。走回家,關上門,聽到有所響動,就害怕是他的牛,在用角頂門撞牆。此刻,時至子夜,窗外霓虹漸熄,萬籟俱寂,只有淅淅瀝瀝的雨點砸在遮陽棚上,發出丁丁冬冬的滴響,忽有聲音從遠處傳來,竟恍覺是他的狗,邊飛奔邊狂吠而來……。如此神神道道,叫人如何度日。得趕緊將這《生死疲勞》合上,置之高閣。得趕緊收拾精神,拿出道德經,念上一段:

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而況莫言之驢牛豬狗乎!

唉!還是莫言。還是莫言的驢牛豬狗!本是凡人,還是無夢至人的好。再繼續談讀後感。

最後,我還認真地讀了莫言爲新版《生死疲勞》(上海文藝出版社,20__年8月第1版)寫的“隨筆”,《小說是手工活兒——代新版後記》。他告訴我們,他只用了四十三天,就寫出來了這部四十三萬字的小說,得益於使用“一種性能在毛筆和鋼筆之間的軟毛筆”。這種放下電腦回歸手工的寫作,使他感覺到自己擁有了一種與時代對抗的姿態,這令他“感覺好極了”。筆動字出,字出形顯,免了心中得隨時想着輸入法、隨時要選字的煩惱(哈哈,這一點能夠決定,莫言就應是使用拼音輸入,而不是五筆),免去了關機之後,寫作成果彷彿歸於空無的虛幻感。我幾乎能夠看到他筆走龍蛇、勝馬由繮、瀟灑奔放的寫作姿勢,幾乎能夠感覺到他每日放筆臨睡前,撫稿自珍、喜從心溢的滿足樣。不說這些大而言之的東西,撿出兩個細節猜測,就能夠明白這種“迴歸手工”寫作他所得的收益,他所免受的損失。這兩個細節就是兩個字:一個是上“入”下“肉”,一個是“屍”蓋“求”底。說到前一個字,回想自己讀七年級時,出於賣弄,將從《紅樓夢》裏撿到的這個字,在下課時用粉筆寫到黑板上,叫同學認,同學們當然認不了。我讀出來後,惹得教室裏的女同學一個接一個地低頭往外跑,男生們瘋狂地高聲大笑,只有一個男同學,他當時除了作爲一名學生

,還同時擔任貧下中農管理學校領導小組成員,悄悄地走出了教室。如果不是班主任與幾位老師的偏愛,就這一個字,讓自己差點將剛到手的“共青團員”稱號弄沒了。題外話,打住。還是說這兩個字。迴歸手工的莫言,寫這兩個字,最多用了兩秒,對他的思潮毫無波阻,甚至有所浪激。然而,倘若用電腦輸入,大概他那點擊鍵盤的手指,不明白彈揮多少次,也會打不出來。於是,他的思路便會受到阻擾,說不定多少奇思妙想,多少我們此刻所讀到的精言妙語,就在那一瞬間消散了。即使莫言擁有專業打字員的水平,會人工造字,這種阻擾,也是避免不了的。想到用筆的種種益處,我差一點就要將這破IBM筆記本,從六樓的窗戶甩出了。當然,我沒有甩。

讀新《後記》,讓自己得到了不少閱讀認同的幸福感。但是,他其中的有一個觀點,自己不肯苟同。並且,還令自己感覺極度挫折與沮喪。他用了二百五十元的軟筆(五十支,每支五元),寫出了這部四十三萬字的小說。他說:“與電腦相比,價廉許多。”他弄出的這個觀點,裏面偷換了許多的邏輯與概念,這一點,動動大腳指就能夠想出來。用250元的筆與一大摞懶得去計算高度與價格的稿紙,寫出43萬字來,其成本肯定高出正常使用電腦不明白多少!他的忽悠,簡直又令人憤怒(呵呵)。當然,這種不便宜,是相對與我們這些貧於螞蟻、無才無名的碼字人而言。對莫言,當然不是。我好想E一個請求給莫言,用一個新筆記本電腦去換他那一摞用250元寫出的稿紙,苦於沒有E的地址。但是,即使找到他的E,即使E過去,即使他看到我給他發的妹兒,他也是斷然不肯交換的!“一切皆有可能”。這廣告語,用在這事兒上,絕對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