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多篇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多篇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1

十二月一日,我參加了調兵山市“六環三步”研討會,收穫頗多。

鍾亞靜老師執教的《老人與海鷗》與李秀琴老師執教的《搭石》,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首先,老師都能把學生帶入到文中的情境裏去,切身體會到文中人物的情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當鍾老師出示喂海鷗的老人圖片的時候,我的心一顫:瘦小的身材,滄桑的臉龐,佝僂的後背。當我聽到老師對老人儉樸生活的介紹及十多年如一日地不辭辛勞地喂海鷗的時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這是一位多麼可親可敬的老人呀!當聽到“有一天,老人去世了”的時候,我的心非常難受,眼圈溼潤了?鷗羣的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自覺站成兩排,肅立不動,更加讓我們懷念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我相信,每一個聽課的人,都不會忘記這個鷗羣,更不會忘記這位老人!

其次,教師學法的指導非常到位。《老人與海鷗》一課中,抓住重點詞品析、體會,這一方法非常突出。學生也確實掌握了這種方法,從字面想到字後,談得很深刻,想得很廣範。《搭石》一課,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講解得清楚,明白。

通過聽課,我的教學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首先,課前功夫要做足。對課文背景、作者的生平要有所瞭解,對文章要揣摩透徹,對文章的表達方法要悉熟於心,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左右逢源,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其次,要用心設計教學設計。課堂上,學生爲主體,但老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好的教學設計,

才能上出好課。李秀琴與鍾亞靜老師的課之所以上得如此成功,與她們精彩的教學設計是分不開的,包括過渡語,小結語,都是那麼的精彩。再有,我要多讀書,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魅力,從而喜歡語文課,喜歡讀書。

此外,我也有一點自己的思考:爲什麼小組內討論後學生還有那麼多問題解決不了?那些問題學生們真的解決不了嗎?如果彙報時,讓學生先說說在小組內解決了哪些問題,那不能解決的問題會不會少一些呢?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果還能解決的話,豈不更好。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2

集聚智慧,優化高三語文複習教學課型,研發專題學案、課件、檢測試卷等優質教學資源,構建市高三語文複習教學質量的卓越績效模式,確保20xx年全市大學聯考語文再上新臺階,於20xx年12月6日組織召開了永州市南六縣高中學校高三語文複習研討會。會場設在寧遠二中階梯教室。

8點30分開幕式上,永州市教科院高中語文教研員吳春來老師現場組織與會老師組建了“永州市南六縣高三語文教師交流羣”,呼籲教師們加強交流合作共享,各級學校齊頭並進,打開全市語文教育全面開花的教研新局面。

研討會上,寧遠二中王芳華、江華二中唐正明、新田一中陳常華、藍山二中陳梅麗四位老師分別執教了《大學聯考小說之人物形象分析》、《語言運用之邏輯推斷》、《文言文“內容概括與分析”專題突破》、《考場議論文論證結構升格》四個專題的高三複習研討課。

課後,與會教師代表認真評課。江華、江永、新田、道縣、藍山、寧遠六縣高中學校高三語文教師代表分別對研討會上四節課的亮點和有待完善的地方進行了客觀的點評,認爲四堂課均呈現了“學情定位、考點明路、失分悟法、方法操練”的永州大學聯考語文複習高效課型,踐行了“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理念。在會上,與會教師紛紛爲這樣實實在在高含金量的教研活動點贊,認爲這次研討會爲市南六縣20xx年大學聯考語文備考在理念、方向、方法上均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讓南六縣的高三語文教師們看到了備考的信心和希望;同時,與會教師表示要進一步充實自我,吃透考綱,提升專業素養和能力,努力建構高效課堂。

六縣教師代表評課結束後,永州市教科院高中語文教研員吳春來老師作了總評。他首先對在語文教學教研路上一直攀登、走在前頭披荊斬棘的前輩們表示了感謝和敬意;然後從六個方面對這次研討會上的四節課,同時也是對高三複習課提出了建議——學習目標展示要慎重,學習目標生成的重要依據之一包括課前課堂呈現的學情;複習內容要做到小切口大文章;反覆不斷地滲透強化方法;注重師生的交流,關注學生動態,沒有展示就沒有教學;深入淺出真學問,忌簡單問題複雜化;及時捕捉學生呈現的信息,迅速判斷錯誤根源,找到有效解決的策略。吳老師還強調了構建合“情”合“理”的高三複習課型的必要性,“合情”是指合乎學情、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學”的需要纔是“教”的需要,“合理”則指有學理;並重申了大學聯考語文二輪複習的高效課型,他說:“依據去年大學聯考複習教學經驗,我們大致探索出二輪複習課型的雛形即:學情定位—考點明路—失分悟法—方法操練。這樣的課型遵循‘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原則,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今年我們要進一步規範、提升,發揮其作用。”最後,吳春來老師強調,大學聯考語文是能力的考察,命題是思維的行走;呼籲與會教師深入研究大學聯考命題規律,用語文的方法搞好大學聯考語文複習,攜手開啓永州語文教研新時代,力爭20xx永州大學聯考語文再上新臺階!

會後,吳春來老師在“永州市南六縣高三語文教師交流羣”分享了永州大學聯考語文團隊研製的《永州市20xx年大學聯考語文二輪複習專題突破·六大核心資料》和《永州市20xx年大學聯考語文二輪複習專題突破?輔助資料》。

歸途中,與會教師在剛剛建成的微信羣內紛紛盛讚寧遠二中黃新勝校長及老師們的熱情,盛讚吳春來老師滿腔赤忱,躬耕永州語文教育,正開創永州語文教研新時代!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3

20xx年某月某日--某日我們參加臨沂市會考研討會,這對於們九年級教師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也使自己對今年的命題趨勢和動向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現就我的心得作如下介紹:

一、20xx年會考歷史命題依據

(1)《歷史新課程標準》

(2)《招生考試說明與複習指導》

二、會考複習的方法

(1)應加強考法研究,把握會考動向,緊扣考綱進行全面統一系統複習

(2)精心備課,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3)複習祥略得當,主次分明

(4)講練結合,實現知識的消化和鞏固

(5)多研究《新課標》,分析近幾年會考試題。

三、會考複習要重雙基,找變化,做到有的放矢

從會考說明可以看出,歷史試卷的知識內容比例中國古代史32%;中國近現代史34%;世界史34%。題型及分值比例:選擇題40%,材料題60%。難以程度係數,其中較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6:3:1.

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基礎知識爲主,把每位學生的'基礎抓牢,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拿到基礎分。同時,要及時補充新增的考點,讓每位學生了解會考的題型,題目數量的變化,會考命題的新動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四、關注,聯繫實際生活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歷史教學活動,要注重聯繫生活實際,關注時政熱點,學習有用的歷史知識,近幾年會考歷史的命題趨勢,越來越注重把知識貫穿我們的生活,讓課堂充滿快樂,特別注重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多和我們實際生活相聯繫,讓學生認爲歷史知識無處不在,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

以上就是我這次參加會後主要的收穫,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對20xx年會考考試說明有了更加理解與認識。由此我對接下來的歷史複習,以及教學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我把握會考的命題原則和考點,樹立正確的課程理念,深入研究複習策略,就一定能夠獲得會考最終的勝利。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4

20xx年11月2日至3日,我們國小組織老師們去雙語學校參加了省優質課的學習,一天半的時間先後聽了幾位各縣區優秀教師的優質課,聽完後都很多收穫,特別是《求平均數》一課,給我的印象很深。現就這次的學習,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有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一天半的時間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張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例如:呂健老師講的《確定位置》這節課,在上課之前她首先用相機給同學們拍照留個紀念,極大的調動了學生情緒,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並且很快把同學們的照片傳到了課件裏,讓同學去找一下班長的位置,找到以後引導學生怎樣用語言準確的描述出班長的位置,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很快的去思考怎麼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說從前向後第二行,從左向右第三列;還有的同學說從後向前數等等,學生說出來很多的方法,這時老師引導學生有這麼多的方法聽起來有點亂,我們能不能統一一種規則進行描述,這時學生都很同意老師的意見,老師很快告訴學生,我們一般規定橫排爲行,豎排爲列,一般我們先說列再說行,學生很快就用統一的語言描述了班長的位置,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呂老師從拍照激發興趣,體驗方法不統一給生活帶來的不便,最好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啓發性。這樣的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不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國小階段的學生。

二、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一連串問題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複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分析教材時,要適當舍取一些教材內容,做到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5

陽春三月,我和卞崇振、音紅梅、湯靜雅等老師一行7人有幸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千課萬人”全國中國小班主任“心靈溝通與策略藝術”工作研討會。研討會時間爲3月24~3月26日,雖然週末沒有休息,但是我感到非常充實,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的學習機會。我們認真聆聽了著名特級教師以及全國優秀班主任的10場精彩講座,收穫頗多。現將各場講座所獲整理如下:

第一場:北京海淀區中關村一小教師全藝的《師生關係,後進生教育》。全老師用一個個生動的教學事例告訴我們班主任工作藝術:“真心、愛心、耐心、匠心”;批評學生的學問:“緩一緩、避一避、繞一繞、冷一冷”,即:批評學生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地點;批評學生要保護其自尊心;儘可能從側面間接批評學生;對不聽話的學生,外表上故意冷淡。針對不同的學生寫不同的評語,關注學生點滴的進步,多給予學生鼓勵,放手讓學生髮揮和創造,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第二場:上海晉元中學德育主任丁如許的《打造魅力班會課》。丁老師告訴我們,每一次班會課都是一次教育的機會,是班主任與每一個學生交流溝通的絕好機會。好的班會要具備“五實”標準:切實的課,有意義的課;充實的課,有效率的課;紮實的課,有生成的課;平實的課,常態下的課;真實的課,需完善的課。要打造魅力班會課,一要精心選題型,二要巧借八方力,三要增強開放性,五要全班齊動員,六要研究課結構,七要認真寫教案,八要創造新形勢。

第三場: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鍾家村國小教師桂賢娣的《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從頭至尾,桂老師走在會場中間,用極爲平實的語言爲我們講述一個個自己教學中發生的小故事,其哲理之多,啓示之廣,不得不令人驚歎!每週桂老師都要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愛你的學生嗎?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了嗎?”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會場時而安靜,時而沸騰,大家都被桂老師的精彩演講所吸引和感動。

第四場:北師大教育學院教授、碩士導師錢志亮的《班主任如何指導學生家長》。錢老師不愧是一名教育專家,他用精煉而精彩的語言告訴我們許多養兒、育兒的知識,主要內容有:

一、澄清教育觀念。

二、引導家長定位父母角色。

三、輔導家長反思教育方式。

四、指導家長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五、幫助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六、引領家長走出家教誤區。

七、可憐和理解現在的孩子。

第五場:清華附中特級教師趙謙翔的《要育一流學生,莫育一流“考生”》。趙老師談吐幽默風趣,他用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告誡各位老師:老師莫做偷夢賊,學生莫被賊偷夢。讓我們對待學生不要只看分數,更應關注學生的品行。

第六場:上海尚文中學班主任黃靜華的《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黃老師講了一個真實的教學案例:一個八年級的女生,因父母離異,母親工作繁忙,對其要求過高,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學習很差,性格叛逆。黃老師多次勸導無效,後通過家訪和細緻觀察,發現孩子善於寫作,於是讓她當班級的語文課代表,爭取各種機會給孩子參加作文比賽。孩子從開始的疑惑自卑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最終在語文成績提高的基礎上,其他各科成績也迎頭趕上,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高中和重點大學。黃老師用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學生,她把這樣兩句話作爲自己刻骨銘心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

第七場:北京廣渠門中學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的《做一個有陽光味道的老師》。高老師告訴我們心態決定一切,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陽光的味道”,它來自於教師的責任心與愛心。高老師認爲班主任要有本領將德育的大道理融入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中,一個老師最起碼肚子裏要有300個教育故事,要善於利用“小故事”引導學生理解“大道理”。

第八場:上海市松江區教師進修學院特級教師馬蘭霞的《研究教育案例,提升實踐智慧》。聽了馬老師的講解,我們明白了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景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的教育事件,它分爲三個層次:描述型案例、反思型案例、研究型案例。

第九場:太原市杏花嶺六中教研室主任王文英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一開場,我們就被王老師動聽的歌聲迷住了。王老師着裝時髦,給人感覺更像是一個明星。整場講座,我們聆聽着王老師充滿激情的演講,觀看着王老師呈現的一個個精美的ppt畫面欣賞着完美的配樂,不知不覺度過了兩個多小時,更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她的故事讓我明白:“經歷過風雨的彩虹才最美麗。”要成爲優秀的班主任,就要充滿自信、陽光和智慧,用人格的魅力影響每一個孩子。

第十場:浙江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英國劍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曹立人的《班主任怎樣把握學生心理,讓學生學習得更好》。曹老師用許多實驗、圖表和具體的數字,直觀地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學生在什麼時候是最佳學習時期,怎樣學習更有效率等知識。

餘下的兩場講座在26日下午,爲了不誤了趕往蕭山乘坐回合肥的火車,我們只好放棄,有點遺憾。但回顧這兩天半時間的學習,我感覺收穫很多,不僅感動於各位優秀老師的精彩演講,也學到了很多好的教學方法,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許多不足,希望以後還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能提高自己更好地爲教育作出自己的貢獻。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6

非常有幸能去雙語學校觀摩名師的課堂教學,親身領略名師的風采,感受頗深。下面就x第九國小王曉豔老師的平均數的課堂教學談一下我的感受。

1.名師的課前交流非常值得我們欣賞。在課前交流時她那麼的親切,語言那麼的感人,像聊一聊呀,說一說呀,快誇誇呀等,這樣學生都喜歡和老師交流,願意把心裏的話和老師說,這樣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的興趣很高。

2.針對知識點逐層分析。王老師由課間喜歡做什麼活動引出套圈活動,接着出示四人的套圈比賽成績統計表,從這四人中再選拔一人代表本班

參加學校的比賽,然後放手給學生,讓學生選拔,引出平均數產生的重要性。然後逐人分析,先用移多補少的數學思想分析徐楊的成績,再讓學生髮現還有別的辦法嗎?進而轉化爲求和平分,從而滲透轉化思想,在使學生認識平均數意義的同時,並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像誰是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數等,說完整。並認識了平均數的特點:平均數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還具有很強的敏感性。

3.練習設計層次性很強。像四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34釐米,李紅的身高就一定是134釐米嗎?並讓學生說一說理由。這樣就鞏固了平均數的特點,更加深認識了平均數的意義。然後又引入了生活中的平均數,像青年歌手大賽的成績,如何計算平均分等,都是層次性很強的聯繫設計。

總之,王曉豔老師的這節課上的細膩紮實,設計獨特,求實創新,沉着機智,非常值得我們去品、去悟、去反思。

還有呂健老師的用數對確定位置這節課,她的課堂風格是樸實、紮實、精煉、簡潔,有坡度,有深度,孩子們從心裏佩服喜歡老師。她的這節課一共用了一個小時,孩子們沒有感覺時間長,下課時孩子們都不想離開,依依不捨,真感人啊!

請問一下自己,我們每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都能讓孩子們喜歡,讓孩子們依依不捨,試想一下課堂效果會是怎樣的呢?所以我們每個老師都應去精心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這一點我們是能做到的。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7

古有“諸子百家”的爭鳴,今有“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等學術界的百花齊放,蓬勃發展。在本學期3月16日我參加了由靜寧縣教育局組織的“全國語文數學名師經典課堂展示甘肅省專場研討會”,學習了崔巒、趙景瑞、汪秀梅、蔣軍晶等知名教育專家的教學理論和執教的教學案例,引發了我對語文教學更深入的思考。更讓我受益匪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更加註重識字、寫字的教學。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新課標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爲了體現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應以提高效率、減輕學生負擔爲目標,注重講究教學方法,如:遊戲法,比較法,字謎法,順口溜等,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有趣,記得深刻,效果也好。

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爲:“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啓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四、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覆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爲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羣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羣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於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肯定了學生的進步,而且鼓勵了學生的進步,並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鎮域研討會心得體會篇8

新鄭市歷史研討活動於9月20日在苑陵中學舉行,我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教研活動大致流程:一是,教研員趙老師介紹了本期的教研活動計劃,二是,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

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但歷史教學的樂趣是無窮無盡的,需要我們和學生共同挖掘。爲此,我對如何開展國中歷史教學進行了反思。

結合這次教研活動和平時的教學實踐我發現:歷史課常被學生被視作“副”課,他們認爲學歷史是難記難背難思維、枯燥無味的,很多學生寧可多做一道數理化題目,也不願意花時間在歷史學習上。其實歷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讀性較強,但學生卻對對學歷史心生厭倦,興趣索然。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育的功利性,一方面學生覺得歷史學科只有50分,不及語數外重要;另一方面,教師爲了會考而講,只講考點,這就割裂了歷史的連續性,整體性,湮沒了歷史的趣味性,使歷史成爲片段式的索然無味的知識點。所以要開展好歷史教學工作,教師首先就要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起來。我認爲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探討歷史

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重心是關注學習過程,促進學生髮展。每節課給自己定下三問:課程要達到什麼目標?通過什麼途徑達到目標?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了嗎?從設計課程開始注重過程,精心構思,巧妙設計。

二、組織有意義的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設計,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與歷史對話,師生共同探討,互動學習。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可以營造出一種能夠使學生心情愉快、無憂無慮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可體會到角色的轉換,還能培養學習興趣。置身於課堂,學生不僅不會感到緊張、沉悶,反而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特別是對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在這種融洽的學習環境中,可以增強他們學習和克服困難的信心,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大膽嘗試,從而有效促進能力的發展。

三、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1、教材內容的問題化

國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們可以“順水推舟”,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將各知識點轉化成一個個問題,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找出答案,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

2、教材內容的結構化

很多學生認爲歷史知識比較繁,導致學生厭學歷史,這就需要我們對教材進行重組,將歷史知識簡單化、直觀化,因此教師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某一課或某一單元歷史知識教學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教師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