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魯迅作品讀後感多篇【精品多篇】

讀後感4.43K

魯迅作品讀後感多篇【精品多篇】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一

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於魯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爲我讀過一些關於魯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爲我對魯迅先生還充滿着許多疑問。比如: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認爲答案是嚴肅。因爲魯迅先生的神情是嚴肅的,文章是嚴肅的,笑也是嚴肅的,同時也充滿着慈詳。從魯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讀出一份執着、固執和嚴謹,每一個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義,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樣需要細細品味……

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爲什麼魯迅先生的作品讀起來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開這些文章,去讀曹文軒、去讀《草房子》。可是我發現這些文字蘊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魯迅先生是不明說的,只有仔細品味,纔能有所體會。

我覺得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有時會比較乏味,因爲大多數文章都有着一樣的寫作風格,我知道是因爲當時年代的原因,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涼及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有時讀了,讓人一籌莫展。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平凡而偉大;嚴厲而慈詳。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二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讀幾遍了,頭腦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說非得找幾個詞來概括它給我的印象的話,那就是:曠野,荒原,燃燒。我甚至已經記不清楚《野草》裏是否有這幾個詞,也不想翻書去求證。我想有時候讀書不求甚解也好,起碼留給自己一個想象的空間。所以我想極力避開人們對《野草》的解讀,雖然那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並且會讓我瞭解到諸多關於革命、荒誕、存在、本體等等之類的偉大意義。我並非不承認或者不贊同人們的看法,只是這些東西看多了產生審美疲勞,甚至產生深惡痛絕之感。因爲是讀後感,因此就減去了學術上的種種規範,說話可以相對放肆坦誠,所以下面我將張口胡言亂語了,請諸君做好心理準備。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總會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從而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來,這樣事情就變得有趣了。我很喜歡《野草》,也很尊敬魯迅先生,他文中所顯示出來的荒原意識讓我的神經異常活躍和興奮,以至於在閱讀時我完全沉浸在裏面的場景裏了。不過這個場景僅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並非是魯迅先生在寫作時頭腦所浮現的場景。但我覺得這並不妨礙我對它的理解,我總是相信有那麼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這個世界它不應該屬於任何一個時代,或者侷限在任何一個意義,它因爲具有無限的擴張力而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感受。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該具有的時代和現實意義外,還有一個世界它從未展示,那就是荒原。雖然我們可以根據魯迅先生的文字進行荒原的場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們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魯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個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沒必要極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別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認識自己心中的荒原。在這裏我並不是說人們對魯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種吹捧,我也相信人們對它的解讀在一定程度上與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訴自己,人們對《野草》的無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個小小的角落。問題在於,人們都想極力讓別人去認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這種想法將歸結於嚴密邏輯的勝利呢,還是思維空間過於狹小的悲哀?也許根本就無法回答。

上面的說法或許過於武斷。人們會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是荒原?什麼是曠野?這些詞從哪兒來?具有什麼樣的實際意義?不得而知。太過於抽象了,我們壓根無法觸摸,又何來的理解?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我們把它擺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這樣刨根問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過我仍然在想,“燃燒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別人如何想,我先第一個贊同。確切來說這是一種夢境,或者說這種夢境與我心靈深處的夢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別有感覺。覺得特別的興奮和有意義。說到這裏連意義也是抽象的了。我無法解釋這種奇怪的念頭。這也許就是《野草》在我這裏所產生價值,一個抽象的價值,一個拋開了時代和現實意義的價值。我相信這個世界允許這種價值的存在。

看到這裏估計大家要麼目瞪口呆,要麼厭煩透頂了,但我還是要把話說完。《野草》留給我的印象只有三個詞:曠野,荒原,燃燒。這個印象不僅僅屬於我,它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它讓我相信——有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三

我熱愛自己的故鄉,那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充滿了溫馨與幸福,人們地位平等,安居樂業。但是,一想起魯迅先生筆下所描述的自己在舊社會中蕭索、黑暗的家鄉,我不禁暗暗痛心。

在魯迅的心目中,故鄉是美好的,漂亮的。童年時他是一位地位尊貴、家境又好的少爺,在一個大院中成長。在一次祭祀中,他結識了忙月叫來管祭器的孩子——閏土。少年時朝氣蓬勃、見多識廣的閏土給他帶來了不同的童年記憶,但他在魯迅二十年後回鄉時所展現出的蒼老麻木卻也讓魯迅着實吃了一驚,多子、饑荒、苛稅等等生活壓力將他壓迫得遲鈍且畏懼生活,繁雜的禮教更是讓他與身爲“老爺”的魯迅產生了不可打破的一層隔閡。不僅是閏土,加上魯迅的家人、當年安分守己、年輕漂亮的豆腐西施楊二嫂,都被封建社會那經濟上的貧困、壓迫與精神上的摧殘折磨的叫苦不迭,便漸漸變得自私放縱,尖刻貪婪與麻木。

中國幾千年的舊制度舊文化和舊的理念到那時已經腐朽,但又猶如一顆巨大的毒瘤,想要根除是非常困難的。那時老百姓沒有一個好的領頭人,再加上人們的心靈已被黑暗吞噬得所剩無幾,被尊卑、主僕的觀念侵蝕得遲鈍木訥,所以大家不敢改變,也沒有能力改變。所以,封建社會的制度就這樣毒害了人民那麼多年,使中國農村逐漸蕭條,破敗,人們無奈之中只好把願望託付給那些不存在的佛啊神啊,對平等社會的渴望也就自然而然的灰飛煙滅。從碧綠的瓜田,深藍的天空,到蒼黃的天下,蕭索的荒村;從熱愛生活,無憂無慮的少年閏土,到悲哀痛苦、蒼老貧困的中年人;從與閏土是親密無間,情真意切的好朋友,到現在使用上“老爺”“磕頭”等詞的主僕身份……這一切,魯迅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說到這兒,我真的爲魯迅與閏土那原先真真摯摯的友誼感到惋惜,如果不是社會上禮教的壓迫,他們的友誼本可以永遠保持下去。魯迅先生在目睹了人們被剝削摧殘下的慘況和中國農村在辛亥革命的後期逐漸衰敗、破落後留下了篇尾那句啓悟人心的名言:“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認爲,魯迅先生這是將“路”作爲一個比喻,其實這個“路”象徵着人們走向幸福與平等的革命之路,是人民百姓推翻帝國主義的成功之路。魯迅先生激勵人民要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而不是空說空想。魯迅自己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開路者,拓荒者,他犀利的筆觸,就彷彿無形的武器,將敵人打得頭破血流,爲中國的革命事業指明瞭方向。

現在,我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這都是老一輩革命者打下的基礎與條件。所以我們新一代人們應該好好珍惜他們以生命爲工具的勞動成果,學習他們的精神,也以便爲以後的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四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回憶了“我”小時候將小兄弟自己做的的風箏弄壞的事情,並且不讓他玩風箏,認爲玩風箏是那些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後來魯迅才知道玩是兒童的天性,就像人要睡覺……痛恨當時的所作所爲。想去找小兄弟說對不起的一件事。

魯迅先生簡約的幾筆,就將小兄弟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這篇文章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對當時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做出了評價!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五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纔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爲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爲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爲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繫。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繫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麼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係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複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複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鬱。憂鬱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鬱的美,憂鬱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六

今天老師留的作業不多,英語……在學校能寫完的,數學……在學校也能寫完。就剩語文作業了,有一項作業是天天都得寫的,那就是日記。 寫日記可發愁啊,天天不知道寫什麼,今天我知道一個祕密,看課外書,寫讀後感。我讀了一本《魯迅》這本書。讀完之後,我就寫了讀後感!

魯迅到了晚年,對於時間抓得更緊。不管鬥爭多麼緊張,環境多麼惡劣,身體多麼不好,他仍是如飢似渴地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時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麼事;病稍好一些,就動手做起來。他逝世前不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八十八斤,可他任然不停地有筆做武器,同敵人戰鬥。他在逝世的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的蘇聯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寫了日記。

魯迅一直戰鬥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 看完這篇文章,我感悟到:我們要向魯迅那樣,從不浪費時間。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七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但在我的心目中,一度是高不可攀的。據說他寫的文章很難懂,據說他的文思耐人尋味。再加上“家喻戶曉”的冠名,諸如“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等,都讓人與這位“大人物”難以親近。可是,課本中的文章分明在打破心目中那個“神聖”的印象,迅哥兒也有爛漫的童年,被禁錮的童年。

而當看完整本《朝花夕拾》,魯迅的童年,魯迅的青年時期,都歷歷在目地展現在面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文中充分描繪出百草園這個荒原充滿着無限的樂趣,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裏無疑不是一座兒童的樂園,無不充滿生氣,無不充滿快樂,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當魯迅先生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了,家裏將他送進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老師家的書房。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便是他的工作。

魯迅先生上的是私塾,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採用注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打手心。這樣的教育束縛了學生愛玩的天性。作爲中學生的我們總在埋怨學習負擔重,但和當年的魯迅比起來,我們又是多麼的幸福!我們現在上的學校,每天都安排豐富的課程,在課上我們可以各抒己見,還有動手實踐的機會,老師是我們的良師更是益友。

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給我的感受一切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也許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八

讀過不少名著,但都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唯獨魯迅的文章,才令我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

初次與他的《吶喊》接觸,使我不免豁然一驚,驚得是他的膽大,驚得是他的吶喊之聲,驚得是他的‘瘋言瘋語’。說是‘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人吃人的日記和那驚心動魄的解剖場面是社會的真實寫照。

魯迅是將中國國民的劣根性解剖示以後人。他是甩開膽怯的猶豫,困惑的迷茫,誠實的第一次自我暴光,不作任何無價值的表白,是踏上顛峯不輕狂;跌入低谷不淒涼;以其雄厚的筆墨爲後人展現了一個充滿血腥,醜惡,殘酷和絕望的社會,一個真真實實的社會。

對於阿Q,魯迅毫不留情,將其用最不殘忍的手段於解剖。“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以刀解之,而魯迅是以筆墨擊之。開筆就將阿Q的軟弱無能解了下來--在遭受別人的亂打時,阿Q不作任何反抗。也不發出任何疼痛的呻吟。只是一味的坐在地上畫圈圈。站在那個時代,魯迅先生旨在警醒國人,但放在我們今之繁華紅塵中,或許有的人比起當初的阿Q,或許還差一截。

生命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誰也不敢狂言明天你會是什麼樣?但我們可以真誠的過好當下,虛僞只是帶給自己一生的欺騙,旁人一世的遠離。

人生過好從此刻開始。.。.。.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九

“至於這五年以來本站學的成績,因爲時間過近,我們不便一一的下評判。……但成績最大的卻是一名託名魯迅的。”胡適先生曾這樣說道。或雲:魯迅先生的作品是用刀一個字一個字地刻在木上的。或雲:讀魯迅先生的文章給人一種很遙遠,虛無縹緲的感覺。吾雲:讀魯迅的小說,你走進了,它就離你很近,你走遠了,它就離你很遠。

在《魯迅小說全編》裏,我到過很多地方,到過“故鄉”,到過“魯鎮”,到過“京城”,到過……。把這些個地方發生的事穿在一起,像是天然珍珠項鍊。現在,我就讓它們大珠小珠落玉盤。

在這些作品裏,我最先讀的就是《兔和貓》,兔子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動物,當我看到那小白兔遭黑貓毒手時,心裏也是一陣擔心,一陣怨恨黑貓,當我看到白兔的智慧,小白兔們都安然無恙時,我又一陣狂喜,一陣欣慰。小說簡單的情節並未讓文章失色,反而在大家羣呼:打倒可惡黑貓,爲白兔報仇時,我看到了人世間最基本的愛與同情,我想那是當時的社會所缺少的珍寶吧。從這些可愛的文字背後,我同樣看到了那個站在孩子們中間,以溫暖,柔和的眼光觀察小兔子,小小兔子,還有那些純真的孩子的魯迅。一觸及這些幼小,魯迅似乎很難將他手上的“刀”拿起來,他的筆端就會流瀉出無盡的柔情和暖意。這是少有那個不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魯迅將“生命之愛”注入人們的心中,告訴人們他“弱本位”的態度。我突然感覺魯迅離我好近。

魯迅的作品大都離不開“諷刺”二字。例如,在“**”中,九斤老太反覆唸叨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無不勾勒出落後、保守、怨天尤人的農村年老婦女形象,更道出當時持有這種無知、消極思想的一羣人的可笑。還有七斤夫婦,趙七爺因爲一條辮子的有無,幾家歡喜幾家愁,盡顯小人物的悲涼。在1917年張勳復辟事件的背景下,辛亥革命被阻。通過“**”一文,魯迅先生想告訴當時的人:社會意識變革的單純的政權更替,並不能給中國帶來真正的進步。此後最重要的是改造國民性,否則就算成爲了共和政體又怎樣呢。在辮子**中,旁觀者的漠不關心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主人公被“皇帝坐龍庭,自己沒辮子”一事心裏備受折磨,到後來,皇帝不坐龍庭,不留髮也可留頭的如釋重負,一針見血地披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

還有魯迅模仿許欽文的《理想的伴侶》而書下的《幸福的家庭》中更是借主人公明明身處在拮据的。家庭卻爲謀生計賺稿費,憑空“捏造出一個住房寬敞,不愁衣食,處處現紳士風度的美好的家庭。魯迅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用滿地找不出幸福家庭所在的位置,只能用a地表示的無奈,讓人們在笑中不免帶着淚。

我覺得在閱讀這些個小說中,魯迅先生的思想離我越來越近,如果你來見識一下這本書的廬山正面目,相信你對當時的社會,亦或是魯迅都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正如我所說的:讀魯迅的小說,一旦你走進了,它的一切就會離你很近。

魯迅的作品讀後感 篇十

記得當初買這本書的初衷只是因爲久仰魯迅老先生的大名,想領略一下大作家的風采。可當我翻開這本書時,卻陷入在那一個個悲慘的故事中無法自拔。

《狂人日記》中的主人翁,《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藥》中的小栓,《阿Q正傳》中的阿Q以及《祝福》中的祥林嫂,這些人都是那個動盪年代的犧牲品。也正是從這些人身上,我們纔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本書的作者魯迅老先生,就生活在這麼一個動盪的年代。從這本書中不難看出,在當時,做官的人不分青紅皁白就隨意立罪,而且有的還濫用權。魯迅老先生要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吶喊》中,魯迅老先生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寫出那些惡官,而是從普通的羣衆身上反映那些官的可惡和社會的黑暗。但不論怎麼說,魯迅老先生敢於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就是好樣的,因爲他敢於批評權貴。他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英雄。

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不乏這樣的英雄。就在前一段時間,美國監控醜聞的披露者斯諾登,向全世界說出了這個爆炸性的祕密。也正因爲如此,他個人也受到美國的生命威脅。他揹着叛國的罵名和生命的危險向世界界揭露了美國的監控醜聞,這等勇氣並非一般人能達到的啊!口口聲聲稱最自由民主的國度——美國竟然偷偷監聽世界各國甚至本國國民的隱私。這一事件的曝光無疑更清楚的揭露了美國政府的虛僞性和兩面性。更讓全世界看清了美國的醜惡嘴臉和陰險狡詐。

《吶喊》中的悲劇已成爲過去時,它將永遠屹立在中國文學史上,指引後人不要重蹈覆轍,要大步向前地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