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關於目送的家長讀後感

讀後感3.31W

關於目送的家長讀後感

《目送》中的孩子踏上那條叫做成長的路途,他已充滿力量,蓄勢待發,急着去披荊斬棘去開天闢地,再也不能忍受母親對他纏綿的愛。於是只是吝嗇地留給她一個無情的背影。着背影輕飄飄卻冷得徹骨,灌入母親的瞳孔裏如同倒入一股寒風。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目送》的家長讀後感,請您閱讀。

《目送》的家長讀後感1

她有一雙溫柔的眼,爲人母,慈愛地注視孩子,爲人子女,關懷地注視父母;她有一顆細緻的心,感受大千世界極致細微之處,尋找常人不曾想到的生活大道;她有一支淡如水的筆,卻一針見血道破世事百態。

龍應臺的文字就像上好的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第一次讀她的書是在六年級,覺得內容着實生澀難懂,與我的生活相距甚遠,於是便將它束之高閣,庋藏焉。直到這個寒假重新將它取出,細讀後忽然覺得煙消雲散,眼前豁然開朗,讀至精彩處,還不住頷首以表贊同。所以,人對大義的理解能力與他的年齡、閱歷成正比。

全書裏令人影響最深的一句恐怕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對其的理解是,每一代人都有他不同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就好像一條從寬闊的大道走進岔路。在大道上父母與孩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旦走到路口,父母、孩子就不得不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那條路。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父母,多分一些愛給他們,不要遠遠地望着他們的背影而心存愧疚。

還有一篇令我感想較深的是《狼來了》。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裏,狼是一種殘忍而機警的動物,它們總是捕食溫順的小綿羊和可愛的小豬;在故事“狼來了”中,狼羣引得全村人手持鍋碗瓢盆扛着鋤頭扁擔欲殺之;更有父母從小告誡孩子“你再不聽話,大灰狼就把你叼了去吃掉”云云。然而事實上,狼並非如此可惡。它們團結合作、共同進退、知恩圖報、堅強執着、鍥而不捨、和諧共生……由此可見,人從小被教授的觀念常常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不到特定的情況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爲什麼早教如此重要。

《目送》共散文七十三篇,道盡子女與父母的牽絆,兄弟的攜手共形,朋友的牽掛,在脆弱的邊緣迷失,在失落的低谷徘徊。

可以說讀一本她的書,就是讀一遍人生。

《目送》的家長讀後感2

我讀了龍應臺所寫的《目送》以後,有一些感想,我覺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後一篇《魂歸》跟“目送”有些關係,其餘都很雜亂,幾乎與“目送”沒有關係,所以,大致內容我也概括不出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國小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在《目送》這本書的第八篇:《母親節》裏,有一段有趣兒的文字,是一些對話,我一邊看,一邊想,貌似我和母親也有過這類的的對話……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臺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

雖然我看得是“電子書”,有一些重複的,我不知道是故意重複還是無意重複的。但是,這“本”《目送》十分感人。雖然我還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這裏面有些路我可能會走,我希望我以後也有一顆感恩和回報的心。

《目送》的家長讀後感3

讀了《目送》,我感觸良多。作者描繪了當下的兒女如何對待父母,而且也描繪了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子女卻漠不關心的樣子。小時候,我們常常纏着父母“死纏爛打”。長大了,自己學會走動了,不用別人牽了,我們便忽視父母,看也不看一眼。

在這篇文章,“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話出現了兩次,到底有何意義呢?依我的看法,這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一道牆”。作者用這段話讓讀者們覺得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是爲了目送我們,一次比一次遙遠,接二連三的再見;一而再,再而三的離開父母的身邊,父母連追也不必追,只能站立在小路的那一端,凝視着我們的背影,越走越遠。但是,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離家多遠,無論我們失意失敗或是風光得意,總有兩雙飽含淚水的眼睛,遠隔千山萬水,父母始終在默默注視着、暗中追逐着我們……

當作者的兒子將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不僅送孩子到機場,也擁抱了他,他卻只勉強地接受母親的深情。之後,當他等候護照檢驗時,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作者卻傻傻地一直等候,等候自己的兒子轉頭再看一眼,讓自己能夠安心,擁有一種滿足感。但是,兒子又再次讓母親失望了。

在我身旁,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爲什麼呢?可能是這些孩子們從小就是父母們的掌上明珠吧。他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從沒考慮別人的感受。就是因爲他們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忽視了很多身邊的人,無形當中傷害了他們,甚至也傷害了最疼愛自己的父母。

後來,作者形容了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她的事件。父親沒停在大學正門口,原因是他覺得自己沒用,連一輛轎車也買不起,淪落到必須廉價小貨車送作者上班。從父親的行爲當中,可以看出來他很疼愛作者,不想作者丟臉。自己想給作者一個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但那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目送》傳達了一個訊息:天下父母者都是偉大的。他們在暗中保護我們,鼓勵我們,爲我們加油打氣,但他們得到的卻是我們的瞥眼,受到的卻是我們的氣。

高爾基曾說過:“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顆心永遠閃亮,那便是親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得學會珍惜啊!

《目送》的家長讀後感4

今年寒假作業太多,外出活動更多,我終於擠出時間終於看完了龍應臺的《目送》這本書,這是作者獻給她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書,表達了“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相當深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自己對親情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領悟。

這本書與其說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比如作者說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作者看來,“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對作者的這番感嘆,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否相信,只有送別時的心情更讓人無奈。等到我們長大後,擁有了年輕時想要的一切,纔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夥伴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在年輕時就學會珍惜與父母之間這份難得的親情緣分。

通過讀這本書,我還學會了獨立,父母不應過多照顧孩子,孩子更不能過於依賴父母。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認爲,父母不幫忙纔是對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書中關於母親目送孩子遠去的描寫,非常讓我感動。作者寫道,“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她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我想,這本書除了我應該看,我的父母也應該看看吧。

願我和作者一樣,珍惜親情,在目送的考驗中成長!

《目送》的家長讀後感5

《目送》一書中龍應臺用極其細膩的筆法,真摯的感情記錄了自己的生活中那些跨越了三代的故事。生活中那些極其細微的事情在她筆下都可以化成令人動容讓人深思的故事。她說,“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採下,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爲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可見她眼光獨到、心思縝密、感情細膩。讀罷《目送》一書確實讓我感觸頗深,也讓我對人生中的三種情——親情、友情、愛情有了一番新的思考。

血濃於水 情同手足

“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縱使令人辛酸,但人生確是這樣呢!給予我們生命和養育,待我們羽翼豐滿,而父母也已老態龍鍾步履蹣跚。猶如放風箏,總有一天我們要掙脫父母手中的那根線,越飛越高,越飄越遠,獨剩父母留在原地目送我們漸行漸遠的背影,由衷地爲我們驕傲的同時卻也不乏思念和擔心。當我們因爲“常回家看看”被寫入法律而唏噓時,自己有沒有算過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過電話或回家看看父母了。即使今天我已年近20,但與父母對抗永遠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日常,父母的關心嘮叨會被我們理解爲繁瑣囉嗦。十幾二十歲的我們都渴望獨立,想努力掙脫父母的束縛,對外面的世界躍躍欲試。我們年輕,我們有想法,我們活力,我們一心想拼搏想要擁有這個世界,可我們卻忽略了我們自己是父母的世界。人生本來就是旅程,父女母子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不過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滴露珠。時光過得飛快,與父母見面的次數永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

除開父母,另一些跟我們血濃於水情同手足的便是兄弟姐妹。“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棵樹上折斷了手指。”龍應臺在書中如此形容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比起社會上的所有人,包括父母、戀人,相識並進入彼此生命中時間最久的就是兄弟姐妹啊,這纔是真真正正從出生到離世的一輩子的情誼。這種血緣關係是多麼奇妙的存在,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和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但彼此都理所當然的是對方最無可替代的人。兄弟姐妹,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雨樹共老,真好!

深情厚誼 志同道合

我們從學會走路踏出家門時就開始與社會中的人打交道,並一路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現在來到了大學,十幾年來身邊的朋友換了一撥又一撥。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我也在無數個暗自悲傷的夜晚刷着微信的好友列表,而在發出的每句問候都石沉大海後,就漸漸地習慣了一個人承擔所有。很小就聽過這句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時候很不以爲然,國小的我認爲一起上學放學互抄作業的夥伴就是一輩子的朋友;國中的我以爲一起逃課一起叛逆對抗老師的簡直就是生死之交;高中我遇到了能一起熬夜爲夢想奮鬥的夥伴,哦……一起經歷人生中最艱辛卻又最快樂的時光,這纔是人生的知己呢!在人生的不同的階段,對朋友的定義會有所不同。即使不能相伴一生,但還是應該感謝伴你走過人生某一段時光的朋友。記憶中有他們,回憶都變得格外溫暖格外美麗。

在《1964》一章裏,龍應臺這樣寫道,“五十六歲的我們,圍着餐桌而坐,一一站起來自我介紹,因爲不介紹,就認不出誰是誰。我們的眼睛暗了,頭髮白了,密密的皺紋自額頭拉到嘴角。從十二歲到五十六歲,中間發生了什麼?”國小畢業四十四年後重聚,原本一起玩鬧一起長大的一羣人仿若第一次見面,那種場面是興奮熱鬧多一點還是悵然若失多一點?四十多年的時光,當初班上成績最好的那位同學是否依然過着一直被光環籠罩的生活?而那些愛打鬧一心玩耍的是否仍然一直都那麼快樂地生活着?我想起過年期間的國小聚會,畢業七年,我也是第一次參加,見到很多許久沒見也沒聯繫不知道彼此消息的老同學。一剎那彷彿時光又飄回了七年前,在那個低矮還很破舊的教室裏,有那麼一羣人,43個一起快樂學習快樂玩耍的快樂成長的少男少女。現在大家身邊的.同學都是換了一撥又一撥,或許很多同學都已相互遺忘,但在我的心裏,再見面,我一定還能認出另外的42個。我的同桌,我的前桌,我的後桌,還有我們的班長……

常相思守,相濡以沫

龍應臺年少時認爲,“愛情是隻有靈沒有肉的,是澎湃洶涌一發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純情而帶着毀滅性的愛情,纔是最高境界的愛情。”而少年華飛認同老師“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爲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的觀點。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感情經歷的人來說,我一直覺得自己還很膚淺還不足以談論這個話題。19年來對愛情的所有的認識都只是來源於電視劇小說或那些名人所說的愛情金句。我一直覺得,一輩子只愛一個人,我大概做不到吧!即便如此,在某種瞬間,還是會很期待能陪我一起共老的那個人的出現。

有句話說,“現在的你,不用着急,讓未來的,本就該屬於你的樹再長長,那些花再開開,等你遇見的時候,纔是他們最美的時候。”愛情,不管是不是如龍應臺所想般神聖,或是華飛所認爲的利益化,都應該是值得被期待、被珍惜的。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付出,愛情之花總會綻放。愛情可以很神聖,唯美浪漫;也可以很平凡,柴米油鹽。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愛情化爲親情的時候,那這段感情肯定是成功的,而感情的雙方也必定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