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8.78K

第一篇:《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精選多篇)

暑假我把吳非老師的《致青年老師》一書讀了幾遍,感觸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青年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受驚。因爲我從開始教學至今還沒想過如此深層次的問題,只是因爲喜歡教書,喜歡面對一張張孩子們純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而在一個學期的實際教學中,我也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對我的職業生命負責,我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許多感觸: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很多青年教師選擇教育更多的是爲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當做了教師,發現教師之苦之累遠出乎自己的想象,加之經濟大潮席捲下,對教育工作得過且過,內心裏想着能跳出這一行,徹底翻身解放。然而這個身真那麼容易就能翻的嗎?不準備做教師,你準備做什麼?考公務員?辦公司做生意?競聘做電視主持人?做一番深思後就會發現,這些夢想的崗位往往只是個夢想,這些夢想的存在除了繼續幹擾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再不能起到任何推動人生的作用。生氣的時候也想隨便做什麼反正沒做教師這麼窩囊,上面有領導得罪不起,下面有學生稍一越界跟你人民來信。可氣過之後還能怎樣。不少青年教師就在這種目標混亂的無謂中長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貴的黃金年華,及至過了浮燥歲月,安靜下來了,卻也再沒有青春活力,再沒有奮鬥的勇氣,一切就在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盡頭。這樣一來,教育沒做成什麼,自己的生命也沒做成什麼。

閱讀《致青年教師》之後,曾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心靈記錄下的文字,我彷彿經歷了一次洗腦,走進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第二篇:《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迴歸教育的本真

——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有感

知道吳非老師,是從他寫的《不跪着教書》開始的,裏面的教育思想很是令人震撼!本次拜讀《致青年教師》一書——這是吳非老師因爲眼疾告別講臺的作品,真實、坦誠,充滿了對教育的熱愛和眷戀——更令人獲益匪淺。

一個個跳動在教育一線的鮮活事例,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事情,青年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應該如何教育,應該抱有一顆怎樣的心,吳非老師講得入情入理,真實可信,非常貼近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強的借鑑意義。讀着我竟有和吳老師促膝交談般地親切。

吳老師在書中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太多的文章給了我太多的啓示,但我感受到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個字——真。

一、待人處世要真,真情待學生。

從開篇《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做個有胸襟的教師》等文中,吳老師以一個老教育者的身份教導我們要把自己的愛,自己的悲傷和失望,甚至自己的恨,都真實地袒露在學生面前。因爲我們教育孩子們成爲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對待同事的公開課,把心態擺正,抱着學習的態度,而不是吹毛求疵,評課時找出一大堆課上的不足,好顯示自己的高超。讀着《我是來欣賞同行的》,我看了臉紅,“榨出我皮袍下的小”,因爲現在評課,好像都需要挖空心思來挑出別人課中的毛病纔可以,纔算是你認真對待了。其實要像吳老師說的那樣,我們是來欣賞的,來學會爲別人鼓掌。

在課堂上要說學生聽得懂的話,教學上要用深入顯出的語言來學生溝通、對話,不要故作高深;要敢說真話,要勇於承認《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讀到這裏,我爲吳老師的真再次鼓掌!因爲他直接顛覆了有的教育專家的名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吳老師認爲那是對老師的苛求。老師也是人,不是神,有些學生確實不是教師在學校就能教好的,需要家庭、社會一起努力!吳老師就用一個案例坦言他就失敗過,沒有教育好一些如家長很會“潛規則”類型的學生;讀着《像太陽一樣升起的白旗》一文,我熱淚盈眶,爲吳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情感所打動。

這不禁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兩部電影——一部電影是《危險遊戲》。這是個教育挽救心靈的故事。露安,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青年教師,懷着一個教育理想,來到高中教書。不料,她教的是一羣桀驁不馴的放牛班學生。當她遇到這班“無藥可救”的學生時,她無奈的嘆息。但是,這位初爲人師的率性女人,卻不按常理出牌,倔強的用自己的愛,感化了這班原本處在社會邊緣、喪失對未來信心的人,孩子們信任她,依賴她,把她視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動之餘,讓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師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對《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爲唯美的畫面、真摯的感情,和純美如天簌般音樂。

兩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對的,都是一羣被定性的壞孩子,他們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覺得外部世界鄙視、甚至在仇恨他們。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無力改變現狀,於是,用最偏激的行爲來回應世界。他們嘗試破壞、戲弄老師,但這些行爲,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只有最具有愛心的人,才能感覺到。有愛的人,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質,敏感的看到孩子們渴

求關懷與愛的強烈願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給他們最真摯的幫助,用點滴細節給孩子暗示:“我喜歡你們,我愛你們!”

二、做學問要真,要捍衛常識。

吳老師在自序裏就大聲吶喊“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務,可能是捍衛常識。”在《珍視我們的專業》一文中他還引用一個教授的話“目前語文教育的主要問題是語文教師自己不讀書。”不愛自己的專業,不好好做真學問;他認爲學生說的“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爲學生缺乏問題意識是應試教育模式下最令人擔憂的大問題。朱熹雲:“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呀;讀《不能讓學生認爲我們不認真》一文,吳老師告誡我們“我寧可讓學生認爲我水平差,也不願意他們認爲我不認真。”

讀到最後一篇《讓我們回到童年》一文,我更是受益匪淺,吳老師用詩一般的語言告訴我們“孩子們本當有正常的童年,最好不要驚醒他們的夢想。做過夢的孩子是幸福的,珍惜夢想的孩子也會永遠幸福。”我們教師要從心理上俯下身子,站在和孩子視線一樣的高度,傾聽孩子的話語。和孩子一起分享童書就是很好的途徑。吳非老師多次在講座中推薦英國作家山姆的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我馬上網購一本,課間小憩時和孩子們共享,他們純真的話語令我欣喜感動。

讀吳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這才真正懂得:

作爲老師,我們要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老師。作爲教師,就是教學生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人,而不是一個對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冷眼處之的人。如果我們教出的學生都是冷血動物,那麼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我認爲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所以,作爲老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該是引導學生去關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發現真善美的引導者。

作爲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領路人,我們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原。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爲樂園;他的學生,纔會開墾自己心靈;所以說,教師胸懷博大,學生自然就“大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作爲教師,我們更應該做一個專業知識和能力很 強的 老師。一個連自己專業都不愛的老師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的教師。而優秀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開關”就在自己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我們要想當一盞不滅的燈,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使這盞燈一直髮光。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識面很廣,而知識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原來所學的知識層面上,我們遲早會被淘汰。所以,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應當遠遠高於學生,非此不足以爲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我們老師應當表現得比學生更善於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要學生面前的道路。

說我們是“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也說明我們有精力去學;“教師”說明要傳授知識,更說明我們需要有更精湛的傳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藝術。我們青年教師應該對自己負責。作一個青年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我們經常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老年教師中多數人對工作的發自內心的熱情和豐富的業務經驗;但又不滿足於同他們的競爭——作爲青年人有理由對業務的質量有更高的追求;業

精於勤荒於嬉,我們會時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頹廢與懶散,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就因爲我們還年輕,我們的教學還沒有盡善盡美,我們需要更多的錘鍊。我們會備好每節課,參與好集體備課。我們的從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來源於這裏。我們會互相多聽課,青年教師楊恆奇說過:“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由人及已會很有收穫。我們會關注孩子們的每一本作業,因爲他是孩子們學習收穫的晴雨表。我們會嘗試着改變,讓我們的教學方式逐漸讓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教學成果更加豐碩。我們在腦海裏總會有一個信念——做名師。併爲它做好每一個細節。

迴歸教育的本真,做真學問,這是吳老師一生所追求的。這種求真精神,爲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名言,在吳非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高山仰止,吳非老師是我心中的一座高山,儘管我不能像他一樣成爲一代師表,但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他爲人爲學爲師,真情實意、丹心一片??

第三篇: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一位六十歲的老人一隻眼睛緊閉着,睜着一隻眼睛流着淚堅持着爲他的學生上完最後一節課,到醫院後經檢查他的一隻眼睛失明瞭。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也是我們非常非常敬重的吳非老師,他已經永遠離開心愛的講臺了。

吳非老師原名王棟生,南京師大附中的一名語文老師,著名的特級教師,在中學教育界無人不知。同時他是著名的雜文家,曾經榮獲雜文最高獎項——林放雜文獎,從《不跪着教書》到《致青年教師》每一本書都引來無數教師的熱讀和思考。

很久沒有看到這樣充滿深情和智慧的書籍了,我讓自己每天限量的去讀,怕讀得太快,一下子讀完了。閱讀中,我有時忍不住地興奮,爲作者對教育常識、對教師職業尊嚴的捍衛而擊掌;有時又不禁感慨,爲作者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摯愛而感動。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在接受一次心靈洗禮、一次愛與善的洗禮。書中字裏行間流淌着對美好人性的追尋和讚美,這正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揭示!

吳老師在書中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在《我是來欣賞同行的》一文中同樣讓我們能用寬容、大氣地對待我們的同行、戰友。古人都知道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能使世界多彩,生活多樣,不至於簡單乏味。所以吳老師說“我們是來欣賞別人的,不是來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長處。”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年輕,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

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爲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爲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爲此鬆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爲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當然,讀吳非老師的文字,更多地是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就如他憧憬的那幅圖景:

“在早晨的陽光中,孩子們哼着歌向學校走去,有時能停下來看看太陽;學生能經常地向教師提出有意思的問題,課堂上經常能有愉快的笑聲;中午,他們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國城鄉同一標準的營養餐;學生能保有自己的愛好,下午4點起,他們在球場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實驗室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晚上,做完作業後,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媽媽聽??

如網絡上一些老師認爲的:讀吳非老師的文字,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着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

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讓我們慢慢做來!

第四篇:《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趁着雙休日,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書中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和平實的語言引領我們感悟如何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促膝相談一樣親切。邊讀着一篇篇精短的文章,邊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不由怵然。

第五篇:《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這段時間讀了吳菲先生先的一本書《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

讀完這本書,讓我對教師工作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他那一個個精彩動人,樸實無華的故事,讓我從中學會了很多。教師的言行舉止一定會影響學生,所以教師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用真情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特別喜歡聽老師講他們的真實故事,那不僅是經驗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無形中都牽動着我們的心。作爲一名老師,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我們有思想,有情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比起語言的教育,更好的方法也許就是真實的袒露教師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感染學生。

二、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份陰暗。學生處於青少年時期,有很強的向師性,他們會向老師學習,包括教師身上的不足也一併吸收,給學生樹立一個健康的心理,很重要。這是一種生活的氛圍,當我們身邊人總是處於一種憂鬱的狀態,我們自己的心情也會受影響,更何況是學生,他們還不具備完全判別好壞的能力,更應該給他們一個優良的環境。。

三、說學生聽得懂的話。說學生聽得懂的話在教學上尤爲重要,當我發現一個問題提出後,很多學生沒反應,這時我會想到我的教學語言是否有問題?學生的成長需要我們的耐心和勇氣去實現,如果我們每次和學生接觸,都能考慮到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考慮到他們人格的養成,關係到他們個人的生命價值,我們可能會更加註重我們的語言表達,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

四、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好多事,都不要急。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是和書上說的追求稱號,追求賽課,剛開始工作,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

能看到學生的進步,殊不知,學生的成長是慢的過程,對於任何常識的接受也會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需要一個漫長的接受過程,教育是“慢”的藝術。對待自己的成長,總希望自己不斷的充電,能有所進步,能較快的勝任自己的工作。而自己的發展也是需要時間的,很多事都不能急,看到這裏,我的心似乎變得舒緩些。好的教育除了有智慧,還在於有耐心,平靜的等待。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爲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來源 本站)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