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7.52K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多篇)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1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本書是課堂實錄,記錄了竇老師講課的精彩瞬間。而我,通過一個學期完成了整本閱讀。在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向我們介紹了低年級如何“看圖說話,寫話”。真是受益匪淺。

“看圖說話,寫話”正如我們的繪本閱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畫面的種類很多,比如漫畫,生活照片等等,這些畫面可以是一幅或幾幅;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學會看圖說話是學習觀察生活並能更好地表達生活的重要方法。

首先,是認認真真的看。“看圖說話”的第一步就是看,認真觀察圖畫。這幅圖最能引起你注意的是什麼?你想到了什麼?先看畫面上重點突出的內容,再從整體上了解圖畫的意思。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細緻觀察圖畫中都有什麼?不管是觀察單幅圖,還是觀察多幅圖,我們都要根據圖畫的特點,可以“先看重點,再看其他”,也可以“先看整體,再看重點”。然後,就是清清楚楚的說。其實很簡單,怎麼看的,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些句式,提高難度讓孩子表達。要走進圖畫的情景中,這樣說的話富有生活氣息,顯得更自然,親切,聽起來很舒服。

看到竇老師的“看圖說話”的指導課,對我思想的衝擊、教學方法的點撥,可以說讓我受益匪淺。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看圖說話”的觀察方法。觀察的圖畫,有一幅或多幅,分靜止和動態、人物和動物、景物和事物、正面和負面,全方位、多角度的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同時把生活與圖畫緊緊的聯繫在一起。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就是教會學生取材的方法。學會了觀察生活,就能寫出生活。學生的學習是快樂而輕鬆的,當他們走向高年級的時候,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發現:竇老師的“看圖說畫”的指導,幫助學生搭建了一座通向寫作的橋樑,教會了學生更好地表達生活。也教會了作爲教師的我,也要更好地幫助自己的學生在作文中學會表達真實的生活。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2

寒假裏,總算有了大把的時間來品讀我所喜歡的書籍。於是,我把自己買的《聽竇桂梅老師講課》一書拿出來又認真地讀了一遍。早就聽說竇桂梅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在辦公室也和同事討論過,自己也曾走馬觀花的讀了一部分,在雜誌上也看到過她笑顏如花的照片,讓我們感到那樣的親切。

剛讀了序言我就深深地被竇老師質樸真誠的語言所打動。自己的心情也隨着她的課堂跌宕起伏,爲老師的妙語連珠連連叫絕,爲學生的精彩發言讚歎不已。

從她的課件、錄像以及教師語言藝術,可見竇老師課前不知花了多少時間製作課件。看到她在公開課上的自信與坦然,我們可以想象背後的辛勤耕耘。在她的引領下,不管是學生還是聽課的老師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堂情境之中。

竇老師的語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極其富有活力,比如評價學生的發言情況“你真用心,謝謝你給同學提的醒兒,要多看書,注意積累”、“你可真會運用語言,讀到課外閱讀上的話,就在這裏用來評價,這就不僅僅是積累這句話了,而是運用語言,表達你的觀點。”評價學生的讀書情況,“就是因爲你讀的好,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纔得到這樣好的評價;你的幽默極富有創造,聽你的聲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個晏子的笑聲,一笑解千“醜”;真是一笑解千“愁”,謝謝你的發現,真棒啊!”等等。

從竇老師的講課中,可以看出竇老師的知識淵博,語文功底之豐厚。她講每一篇課文都會引出與本文相關的文章。她講《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在介紹晏子的同時也介紹相關的作品,如:《落葉》、《朋友》等,很自然地把課外讀物引入課堂,把小課堂置於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之中。講《再見了,親人》引進魏巍的《我的老師》,講《圓明園的毀滅》引進法國作家雨果的《致巴赫萊的一封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進入深入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去讀教材外的更多篇文章的慾望。

一堂好課是教師一生文化底蘊積累的寫照,而這需要我們終身不斷的學習。一本好書總讓人有品不完的滋味,讓我們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應該是教材的傳聲筒,而應該是一名有勇氣的思想者。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去引導啓迪學生。這是教學的智慧,更是教師的責任。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3

我拿到這本書時,隨手翻了翻,看到這是國小的語文課堂教學,與我所教國中語文不對口,因此不打算到認真看它。我對竇桂梅老師多少有些瞭解,知道她是清華大學附屬國小的副校長,也知道她的課講得很棒,因此,還是翻開了這本書看了起來。

看完序言,我瞭解到竇老師對語文教學的執著精神。她高超的課堂藝術不是一天兩天獲得的,而是靠艱苦的磨練,一次次從失敗中走出來的。面對失敗她沒有棄餒,而是堅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終獲得了成功。她說:“有痛更有累——並且快樂着。”讀到這裏,我心裏,有一絲震顫——缺乏毅力的我在困難面前總是退縮,我也想經歷專業成長,也想在課堂教學上有新的突破,然而熱情總是過不了三天就驟然降溫。比如寫日誌吧,老是斷斷續續,不能夠堅持下來,連續幾天沒有寫日誌了,失去往日寫作的熱情。

再往下看這本書,竟被她一篇篇精彩的課堂教學吸引住了。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蚊蟲的叮咬,忘記了疲勞,從吃過晚飯一直看到午夜,要不是掛鐘的提醒,我還不會停止下來。這兩天裏我利用了一些零碎的時間來看這本書,早晨醒來看躺在牀上看上幾頁,飯後看一會兒,晚上躺在牀上看着看着,不知不覺就睡着了。我對好書,總是有些入迷。

這本書共收錄了十篇課堂實錄,每篇後面還有幾個點評。看這本書不能太快,需要細心地啄磨,才體會出課堂教學的精妙。

竇桂梅老師的課總是充滿激情,如行雲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覺間就流到了學生的心靈深處。她往往標新立異,出人意料地設計教學,又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她注重感情的抒發,又注重思考的深度,一節課下來,學生往往被感動得哭了,從中也得到了智慧的啓迪和對人生的思考。

《再見了親人》是一篇傳統課文,如果是別人講,很容易受到原有的教學方式影響,然而竇老師大膽創新,將課堂按“講親人——誦親人——別親人”的流程展開,整個教學過程一氣呵成,行雲流水,渾然天成,不着一點刻意設計的痕跡。加上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竇老師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上有高招,她總能煽動學生的熱情,或讓學生沉思。課前的三言兩語就讓學生充滿自信心。“你棒,他棒,人人都棒!”簡單的一句話,好像被竇老師施了魔法一樣,課堂時而激情澎湃,時而靜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我從竇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學到了很多,也受到了最大的啓發。爲什麼我的課堂教學是那樣的呆板?怎樣借鑑竇老師的課?這是我今後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4

在這一學期裏,我閱讀了《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本書感受很深,我感覺不是在看書,而是感覺竇老師就在我身邊,正用她那充滿激情、嚴謹智慧而不失幽默的語言、慷慨激情地對我講述語文教學中的精髓,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想談談我讀這本書的初衷,在我校舉行的評教賽講活動中老師們都積極的參與了進去,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困難,學校領導從活動反饋中瞭解到了這一情況,及時從圖書室找相關的書籍,希望老師們從名家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機智中獲得解除困惑的辦法,當我看到這本課堂實錄時,我很興奮,借來後就急不可耐的看第一課《晏子使楚》,讀時我被竇老師的幽默詼諧、旁徵博引深深吸引,讀後我不僅爲竇老師的上課藝術和掌控課堂的能力嘖嘖稱歎,引人深思。所以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

一、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遠

縱覽竇老師的這節課沿着這樣一條主線來進行:楚王對晏子的尊重,走向對人的"尊重"的思考→對國家的"尊重"的思考→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我想只有在教育理念上站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才能夠把一節課挖掘的如此深刻,才能夠引領學生進行如此深刻的思考,我覺得這正是新課標中所要求的——培養學生的素養的真正體現。而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一般以順利完成品人、評事、欣文、解字等就覺得很成功了,由此可見我們站的高度還不夠高,這就提醒我們去更多的關注新課標,跟主動地去提升我們的教育理念。

另外,在竇老師的教學中爲了更好地達成目標,竇老師恰當的引入了《胯下受辱》、《狼和小羊》、一位歷史學家的評語和一位外交家的觀點等補充材料,這些無不讓這節課錦上添花,而這些材料的妙用無不證實了竇老師的博學多才,更充分體現了竇老師站的的高度之高,以及眼光之遠,爲我樹立了一個明確的榜樣。

二、多媒體的適當利用,可以使我們的課堂異彩紛呈

我注意到竇老師的課堂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總是運用的恰到好處,而且簡單明瞭又富有啓發性,可見多媒體手段是竇老師挑動學生神經,激起學生激情與只會火花的有力武器。可想想自從我們的導學案全面鋪開以來,我們的多媒體設備卻被我們冷落了,我想這也是我們實施課改的一個敗筆吧。在此我也希望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讓多媒體設備爲我所用,相信你的課堂也一定會生機盎然。

三、多上公開課是我們專業成長的捷徑

在這兒我想引用竇老師在自序中的一段話來闡明這一有觀點:"想想也是,有專家高手的悉心傳授,雖屬"二手感悟",但只要自己肯用心鑽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教師也就逐漸從"偶像派演員"變成了"實力派演員"——毫無疑問,其進步速度,比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點滴積累肯定要快得多。於是,我主動申請、強烈要求上公開課。"在上公開課這方面老師們做的都很好,都能積極配合教研組長參與本組及校內的聽課、評課活動,很讓人感動,我們的教學技能一定會有突飛猛進,不久的將來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活力課堂中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

掩卷回顧,深深印在我腦海裏的是竇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是她淵博的知識廣度,是她根植與教材又超越教材的教學深度。最後我要對自己說,要做一個像竇老師那樣:永保對待工作的激情,對待他人的熱情,對待生活的真情!竇桂梅老師的課總是充滿激情,如行雲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覺間就流到了學生的心靈深處。她的課堂總是充滿着各種可愛的細節,笑聲不斷,活而不浮,重而不澀。隨意中鑲嵌着精緻,精緻中蘊含着純樸,純樸的語言中還蘊含着巧妙的點撥。她的課堂,是"玫瑰課堂",瀰漫着花香花色,能夠給予學生語文課上的賞心悅目,每個人都會不知不覺被吸引,心靈在激情中而放飛,而感動。她的課堂,值得我們去欣賞;她的書,值得我們去讀一讀;她的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仔細揣摩、體會。這就要靠我們自己去研讀,去品味,去領略,去發現,去學習。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5

讀《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本書,我感覺不是在看書,而是竇老師就在我身邊,正用她那充滿激情、嚴謹智慧而不失幽默語言慷慨激情地對我講述語文教學中的精髓,使我受益匪淺。

看完序言,我瞭解到竇老師對語文教學的執著精神。她高超的課堂藝術不是一天兩天獲得的,而是靠艱苦的磨練,一次次從失敗中走出來的。面對失敗她沒有棄餒,而是堅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終獲得了成功。她說:“有痛更有累——並且快樂着。”

竇老師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上有高招,她總能煽動學生的熱情,或讓學生沉思。課前的三言兩語就讓學生充滿信心,好像被竇老師施了魔法一樣,課堂時而激情澎湃,時而靜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竇老師的課堂教學讓我學到了很多,也受到了很大的啓發。爲什麼我的課堂教學是那樣的呆板?怎樣借鑑竇老師的課?我開始不斷思考。

課堂如人生,精彩的人生需要細節來支撐,精彩的課堂也需要細節來建構。竇老師就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教學細節中建構了課堂教學的生命。我想,聽過她的課或看過她的教學錄像的老師都知道,她的`教學語言極富有感染力,極具有個人魅力,不論是敘述,還是評價,都有聲有色,抑揚頓挫。開始上課,她慣用的一句話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這句話看似簡單,但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了親近感。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極其富有活力。這裏我摘錄了她在評價學生的讀書和敘述時的一些激情語言,我認爲很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你的幽默極富有創造,聽你的聲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個晏子的笑聲,真是一笑解千“醜”,一笑解千“愁”。

是啊,讀書是個人的,我們在尊重別人朗讀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滋味,我們不再評價別人,你讀得“真有感情”啊,而應該說讀得有特點,讀得有個性,讀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讀得有韻味。

正像你們講的那樣,不光是理解課文,還要把你看到讀到的故事,變成自己的話有理有據地講出來,下面就請你們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字眼兒觸動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兒,哪些話語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會兒講給大家聽聽。相信你們會侃侃而談,說出的話落地有聲。

這位同學很會讀書,讀了文中的老師聯想到了自己的老師。其實我們閱讀作品,就是走進作者的心靈,也觸動自己心靈的那根弦,於是你的心靈世界也得到了昇華。

向你祝賀,同學們給他鼓掌。他把書上的語言進行了充分地“消化”,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這真了不起!

太好了,我發現你剛纔講的那個故事書上沒有,你把他補充進去,這是多好的一種語文學習方法啊。

竇桂梅老師的課總是充滿激情,如行雲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覺間就流到了學生的心靈深處。以上列舉竇老師精彩而有感染的語言只是這本書中的小部分。由此可見,竇老師的學識是多麼的淵博,功底是多麼的深厚,她對學生的鼓勵方式又是及其豐富。

她的課堂總是充滿着各種可愛的細節,笑聲不斷,活而不浮,重而不澀。隨意中鑲嵌着精緻,精緻中蘊含着純樸,純樸的語言中還蘊含着巧妙的點撥。

她的課堂,是“玫瑰課堂”,瀰漫着花香花色,能夠給予學生語文課上的賞心悅目,每個人都會不知不覺被吸引,心靈在激情中而放飛,而感動。她的課堂,值得我們去欣賞;她的書,值得我們去讀一讀;她的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仔細揣摩、體會。這都要靠我們自己去研讀,去品味,去領略,去發現,去學習。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6

我敬仰竇桂梅老師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這種敬仰源於大學時期,我的《語文課程》老師選取的一節教學視頻:那飛揚的神采、激昂的語言、自信的笑臉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因此,在選取自選讀物時,我毫不猶豫的拿了《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本書。在平時的工作之餘,斷斷續續的讀來,真的是收穫良多,現將自己印象最爲深刻的幾點與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一、每一個幸福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最最感動於我的要數竇老師自序中那段頗爲不易的成長經歷。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正是我剛剛踏上教師這一職業的開始,對於講課,總是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每次上完一節課都像是進行了一場嚴酷的戰爭,戰後還要接收紛至沓來的各種戰後賠償——評課。每天都是黑着眼圈來,暗淡着心情回家。這樣幾個週期之後,我不禁對於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我真的適合做老師嗎?我能講好課嗎?一夜一夜的失眠,無法抑制的自我懷疑與否定。直到我看到了竇老師在書中的這段自序,我纔開始正視自己身上的不足,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長爲一名合格、直至優秀的語文老師。

或許在剛開始的時候,公開課是一種無法言喻的痛苦,但是在竇老師的身上,我知道了公開課絕對是一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的有力的鞭策。把每一節課都當作公開課來上,推敲教學環節,研究教學語言,精心教學預設只有通過這樣近乎殘酷的千萬錘鍊,我才能快速地成長、成熟。

二、最美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讀竇老師的教學實錄,最最讓我感動至無法自抑的便是她對學生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對我們所提倡的大語文觀的尊重。

在教學設計上,她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成長。她不僅僅是教授單一的語文知識,她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敬畏與尊重。在課堂上,她允許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學生的問答中,急中生智生成各種智慧性的回答,但最終總能殊途同歸,回到課的預設中去。

回想自己的平常教學,往往對問題的設計不夠充分,當學生與我的想法或預設不同時,我就會手足無措,丟掉學生的回答,只在自己狹隘的預設上轉圈。這不僅損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加損傷了孩子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興趣性。

因此,在竇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得到了尊重。她重視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去思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這樣的課堂,成長的不僅僅是學生,更是授課老師自身的一種成長與飛躍。因爲,只有具有創造力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培養具有創造力的學生。

三、積澱多厚,語文素養就有多高

作爲“深度語文”的代表,竇老師更加提倡教師應該“多角度、多元化、創新化的深度解讀與挖掘課文;強調在課堂中師生之間的‘深度’對話與互動;注重課堂的‘文化含量’和‘思維含量’;注重課程資源的整合,力求‘爲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而這種對於老師的要求或者說是期盼,卻是來源於教師自身語文素養的功底。從竇老師的每一堂語文課的教學實錄上,我們都能看出,竇老師的語文課在教學素材、教學思想上都高於課本,深於課本,她要教給學生的除了基礎的語文知識,更多的是一種人文化的思考,一種道德性的探究,這源於語文,更高於語文。因此,在她的課堂上總是充滿着激情,因爲,當智慧的啓迪與人生的思考相碰撞時,我們每個人都會被不知不覺被的吸引,從而使心靈在激情中放飛、感動。

正像人們所評價的:“竇老師把激情灌注到整個課堂,使課堂像一條奔騰向前的大河,時而蓄勢待發,時而洶涌澎湃,時而舒緩有致,我們彷彿和她以及孩子們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開始了激情之一旅,觀賞和領略到一派激情之光。”這種自內而外,自然樸實的激情,就像是一團能夠點燃學生靈魂的烈火,能將整個課堂激情四射。

而這需要的是我們日積月累的文化積澱,日復一日的無悔付出,正像竇桂梅老師所總結的那“二十八字”心得一樣“敬畏母語、熱愛學生、鍾情讀書、深讀教材、公開課堂、提高修養、永葆激情”,要想做一名能夠真正影響學生的學生,首要前提是我們先被別人所影響。語文教育說來是人的教育,而就語言文字來說,那就是讀書和寫作。

在我的心中,竇老師就是我行駛海上的一座燈塔,指引着我不斷向其前進、前進、再前進。只要我堅定信念,每天進步一點點,教書育人的幸福之神便會降臨於我。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7

作爲老師,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備課,批改作業,白天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潛心閱讀書籍。忙完一天的事,在愛人和孩子都休息了。沒有了白天的喧囂和繁忙,夜靜靜的,只有檯燈散發出潔白無暇的光陪伴我度過這一天中最爲愜意的讀書時光。沉湎於竇桂梅的精闢見解和智慧火花中,一天的疲勞和煩心都消失了。原來專家的見解和自己的教學有這麼多的不謀而合,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在這裏得到了解決。自己確實有一種充電的感覺。頭腦變得充實了,生活變得豐盈了。雖然自己是美術教師,但是有機會看一看其它學科的文章,有利於課堂的整和,看了《聽竇桂梅老師講課》感覺竇老師的語文課“小心地”呵護、培養着孩子們精神的成長。她的課堂,吸引我的不光是課堂教學的種種嫺熟技藝,也是她以一個普通人的姿態,同時有時一個易於感動的,善於發現的,富有激情的學習者的姿態,陪伴、引領年幼的學習者。

一、運用獨特的視角理解感悟文本

細細品味竇桂梅老師的每一篇實錄,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不同年段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課文,竇老師都能找到一個全新的視角引領學生理解感悟文本。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以往的執教者都落腳在對帝國主義的恨和“雪我國恥,振我中華”的空洞誓言中。竇老師爲了讓學生留下的不僅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思考,上這節課時,竇老師更多是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想辦法引領學生走進思考的空間。中華的復興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須讓孩子們明白,除了恥辱和仇恨,我們很需要保持理性的反思。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應該是教材的傳聲筒,而應該是一名有勇氣的思想者。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去引導啓迪學生。這是教學的智慧,更是教師的責任。

二、運用激情感染學生

竇老師的語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在《秋天的懷念》一文結束後老師深情的說“母親的好好兒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這句話讓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種生命的延展!再讀課題。在雋永深情的語境中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極其富有活力,比如評價學生的發言情況“你真用心,謝謝你給同學提的醒兒,要多看書,注意積累”、“你可真會運用語言,讀到課外閱讀上的話,就在這裏用來評價,這就不僅僅是積累這句話了,而是運用語言,表達你的觀點。”評價學生的讀書情況,“就是因爲你讀的好,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纔得到這樣好的評價;你的幽默極富有創造,聽你的聲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個晏子的笑聲,一笑解千“醜”;真是一笑解千“愁”,謝謝你的發現,真棒啊!”等等。

三、運用淵博的知識啓迪學生智慧

從竇老師的講課中,可以看出竇老師的知識淵博,語文功底之豐厚。她講每一篇課文都會引出與本文相關的文章。她講《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在介紹晏子的同時也介紹相關的作品,如:《二桃殺三士》、《越石父》等,很自然地把課外讀物引入課堂,把小課堂置於一個大的語言環境之中。講《再見了,親人》引進魏巍的《我的老師》,講《圓明園的毀滅》引進法國作家雨果的《致巴赫萊的一封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進入深入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去讀教材外的更多篇文章的慾望。

一本好書總讓人有品不完的滋味,每當我一次次的翻看這本書總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也激勵我在教學研修中不斷成長、進步。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8

記得師範剛畢業那會兒,自己還是個半大孩子,天真地以爲心中有愛就能改變一切,整天和孩子們嬉戲玩鬧在一塊兒,卻是發自內心地喜歡他們,關愛他們的點滴生活……還別說,真有那麼一陣出現過奇蹟,也許是農村孩子特淳樸吧,他們被我的“愛”打動了,一個個對我特別的好,爲了我可以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甚至連幾乎不可能改掉的鄉音都糾正過來了……我便一度迷失在自我陶醉中……

可美夢不久便被打醒了,由於局勢的發展,鄉村國小很快就被合併掉了,並校後,並行班級多了,也就有了對比。慢慢地我發現,即使我再努力,成績始終都無法趕上別人,這纔有了疑惑,恐怕光有“愛”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些其他什麼,於是便一路追尋,到處取經,但收穫卻甚微。

前不久,高老師對我說,多看些相關的書,可從竇桂梅老師開始,於是我就去書店買了兩本回來,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看了起來。可一拿上手,就再也捨不得放下了,不管多忙、多累,每天我都要讀完一課,那感覺不是僅一個震撼所能比擬的,收穫自然也不小。

我邊讀邊思,並時刻把我的課堂與竇老師的相比,仔細尋找問題所在。漸漸,第一個問題就在腦海裏清晰起來: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爲何自認爲朗讀還行的我怎麼也教不出朗讀同樣優秀的學生,看了竇老師上的課,我知道了,原因是我只是一味地強加給他們,他們不但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更是不明所以,怎麼可能接受呢?而竇老師就不一樣了,她完全是讓學生自己體會,並用自己體會到的情感來讀,學生口讀我心,自然而然就能讀好了,竇老師只在適當時點撥一下,讓整堂課的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找了這麼多年的答案,一下子解決了,“佩服”便是我對竇老師的第一層認識。

還記得孫老師也曾幫我找過原因,她問到我在課堂上關注的羣體,我思考之後回答她是優等生,她說這就是問題所在。她平常關注的是後進生,即使偶爾一堂課關注優等生,那課後也必定給後進生補上,他們纔是我們該關注的羣體。是啊,後進生都會了,更何況優等生呢?可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課上我照着教案提出的問題,後進生一個也不會啊,那叫我怎麼辦,課總得上下去啊,就只能……所以即便發現了問題所在,我還是沒有辦法改變。看了竇老師的課,我明白了:首先,後進生的士氣已經在我的不重視下消退不見了,即使有他們會回答的問題也不願意舉手了;另外,我一直不願意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後進生失去了信心……竇老師的課卻始終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的士氣都是那麼地足,興趣都那麼濃,效果自然不一樣。即便剛開始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氣氛沉悶,竇老師也總能扭轉局面,真不是一般的神奇啊!

原來我的心裏一直不曾裝有後進生,自然就不會替他們着想了,我的語言也沒有感染力,也就調動不起他們的積極性,難怪課堂氣氛沉悶。真是慚愧,還一直把責任推到學生頭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直到此時,我才真正領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今後的課堂,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其次要改變自己的語言。

回想剛開始之所以能那麼快認同竇老師,是因爲她也是從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成長起來的。其實有一段時間我也曾產生和竇老師一樣的想法:爲什麼別人成長那麼快,而自己卻沒進步呢?現在我知道答案了,並不僅僅像竇老師所說的是“公開課”的原因,我認爲更是她那永不停止的進取精神,這纔是她取得成功的源泉,而我最缺乏的就是這一精神,雖也曾不停地找原因,可即便找到了原因,也沒有那股子精神勁支撐着去解決問題,就此停止了尋找的腳步,當然不會有進步了。而竇老師即便取得了成功,都不曾滿足與現有的成績,依然不斷地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標。實感汗顏啊,看來我首先要改正的是自己畏首畏尾的心態,教師的使命是一切爲了學生,可不能因爲自己的缺陷而影響到學生的利益,即使困難再大,我也要向之努力!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讀後感 篇9

關於竇桂梅老師,以前在教育雜誌上我曾經看過介紹她得事蹟,但瞭解甚微,只知道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今天,看了《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本書後,不能不爲她那嫺熟的課堂教學而驚歎。下面,就談談自己看了這本書後的一些淺薄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看完這本書後,自己真是心潮澎湃,思緒翻飛,崇仰之情油然而生,竇老師的語文課確確實實地把學生引進了語文的殿堂,思想的樂園,智慧的王國!

一、驚歎她知識的豐富

從竇老師的講課中,可以看出竇老師的知識淵博,博古論今,語文功底之豐厚。她講每一篇課文都會引出與本文相關的文章。她將《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她圍繞作者史鐵生來組織讀物,把這篇文章置於作者的一組文章之中:《我與低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病隙碎筆》。將《再見了,親人》引進魏巍的《我的老師》將《圓明園的毀滅》引進法國作家雨果的《致巴赫萊的一封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教材進入深入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去讀教材外的更多篇文章的慾望,同時,也激起我對讀書的渴望。

二、驚歎她語言的魅力

竇老師的語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開始上課,她慣用的一句話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這三句話看似簡單,但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了親近感。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極其富有活力,比如,評價學生的讀書情況,就是因爲你讀的好,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纔得到這樣好的評價;你的幽默極富有創造,聽你的聲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個晏子的笑聲,一笑解千“醜”;真是一笑解千“愁”,謝謝你的發現,真棒啊!有意思嗎?開心嗎?快樂嗎?等等。

三、驚歎她問題設計的能力

竇老師的課樸實、自然,但在樸實、自然中透出的是智慧。課堂上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切中要害,合情合理。比如《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先由“親”這個字入手,引導同學們由血緣關係的“親人”擴展到對“血緣”關係的工作同一國度的“親人”的理解。如《秋天的思念》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母親撲下去會是什麼?等等,這樣的問題真是舉不勝舉。

以上是自己的三點感受,我感覺這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語文老師去讀一讀,讀了這本書後對我們以後的教學肯定會有幫助。我也想用這本書上某一位老師來評價竇老師的課堂是“用文字無法完全傳遞的,只有你自己親身起體驗去感受”這句話,來送給我們的老師,這本書的價值也是如此,只有你自己去讀,去品位,去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