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6.25K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精品多篇】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一

"仁義禮智信"爲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爲"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爲"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爲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經之中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混。"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爲人不能離羣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爲人,而不爲己,發爲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爲羞惡之心,發爲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不敗人倫,以正爲本,發爲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爲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爲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終不渝」。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爲有信也。誠心之意也,以誠居心,必然誠實。處世端正,不誑妄,不欺詐者,是爲信也。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二

暑假期間,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我認真閱讀了《小學生傳統文化第一課:中國好家風仁義禮智信》,感覺受益匪淺、啓發很大。

《三字經》有言:“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混。”其中的“仁義禮智信”,就是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提出的“五常”。這“五常”,貫穿於幾千年形成發展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成爲中華民族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仁者,人二也。即二人相處之道,指在與他人相處之時,能夠關係融洽、和諧。在具體的交往方法上,要按照“仁者,易也”來處事,也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別人,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非常重仁,強調:仁者,愛人矣。簡而言之,能愛護體貼別人,便爲仁。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即在別人有難時能夠出手相助,幫人一把,即爲義。在體現義的時機上,要做到“義者,宜也”,也就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

禮者,示人以曲也。正如俗話說,自己彎腰才能顯得別人更高,對別人就顯得敬重,即爲有禮。古時候對於禮,也有“示人如彎曲的穀物”的比喻,意思是穀穗只有結滿穀物的時候纔會彎下頭,禮之要義就在於此。

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假,把時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琢磨透了,也就顯得智慧了。“智”還有理智的意思,即要有平和的心態,也就是“有修養”。如果失去理智,也就失去了修養;失去了修養,也就失去了禮貌;失去了禮貌,也就斯文掃地了。

信者,人言也。古時候沒有紙,各種經驗技能都靠言傳身教。那時候的人們都很純樸,沒有很多的陰謀詭計和誑妄欺詐,故而都比較真實可靠。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爲誠實,是爲信也。

“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傳統美德,陶冶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至今仍具有恆久的魅力和普適的價值。作爲新時代的小朋友,我們要自覺傳承和發揚“仁義禮智信”這一傳統美德,努力爭當踐行“仁義禮智信”的好少年。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三

仁是一種熱愛,仁是一種奉獻,當人們明白這些道理並好好去踐行他提升自己的思想,我們的風氣會更加和諧。

如果說孔子先賢提出的仁好比浩瀚的大海,需要大胸懷大智慧纔可以做到。那麼亞聖孟子提倡的義就如一條條河流,大家相對的簡單些都能做到。義更多的時候是給人一種力所能及的支援。

孟子見梁惠王時,梁惠王問孟子,老人家您不遠千里來到我們國家,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利益啊?孟子回答說,我沒有什麼利益,只有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已。義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義是一種奉獻,修橋補路啊,助人爲樂啊,叫義舉;懂得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叫深明大義;爲了正確的人間大道而付出生命去捍衛叫捨身取義;面對別人需要援助而不會袖手旁觀叫義不容辭;對於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而毫不猶豫的踐行下去叫義無反顧;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冷漠無情或是恩將仇報叫忘恩負義。義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守望相助,是一種溫暖。尊重自己的老人也要尊重別人的老人是一種大義,愛惜自己的孩子也要愛惜別人的孩子也是一種大義。這種義不是要你自不量力的去幫助他人,在行爲上和語言上進行幫助和愛護都是義之所在,比如說逗人家小孩玩,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等都是義。

談到義氣,大家會先想到江湖草莽,爲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的萬丈豪情。大家有共同爲天下蒼生和黎民百姓做一番事情而走到一起的叫義氣相投;爲了禍害天下而聚集起來的叫臭味相投;你對我冷漠無情,我對你自然不會好,這叫你無情莫怪我無義。李白在俠客行中這樣描述“義氣”二字的:“三杯吐燃諾,五嶽倒爲輕。眼熱耳花後,義氣素霓生。”這是怎樣的氣概呢!從桃園結義到水泊梁山,歷史的長河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義”字,可惜今天的人們只爲了眼前的利益和想佔取別人的便宜,早把“道義”二字拋在九霄雲外了。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四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悟很深,從那些感人的故事情節裏,反映出了一個個真道理,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深思。

我最喜歡看的是《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故事主要講的是: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爲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後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着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爲兒子做個榜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常說話不算數,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的,爲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後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矇混過關。現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纔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五

“仁義禮智信”爲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爲“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爲“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爲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爲“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仁以愛人爲核心,義以尊賢爲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何謂仁?

博愛者爲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爲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設身處地爲別人着想,爲別人考慮,做事爲人爲己,即爲仁。

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爲仁。

何謂義?

忠孝者爲義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爲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爲義。

何謂禮?

尊衆者爲禮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爲有禮。因此敬人即爲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纔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

建功者爲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爲此。

何謂信?

守約者爲信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爲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六

今天,我讀了《中國人的美德:仁義禮智信》這本書,使我感觸很深。

所謂“仁”指仁人、愛人、仁愛。作爲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把“仁”作爲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在現代社會,我們把有道德的人稱爲“仁人”,把沒有道德的人稱爲“無仁”。“仁愛”思想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道德要求,這個要求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裏面,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義”指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義”作爲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義”是合宜應當,應該的意思。是人應該遵守的最高道義。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應該也是充滿正義感的。“義”也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體現。

“禮”指明禮、禮貌、禮讓、禮制。“禮’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校園中,學生對老師的問好,這也是一種禮貌,出了校門回到家,向親人問好,這也是一種禮貌。“禮”是治安之本。中國的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禮儀文化”。“明禮”是講文明,“禮制”是作爲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禮儀”作爲個人修養,“禮節”是作爲待人接物的一個形式。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指知者、明智、智慧、機智。“仁、義、禮、智、信”是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這些都需要“智”來聯繫起來才能靈活運用,而要是一個人不會運用“智”把它們聯繫起來,那麼我想這個人一定很愚笨且一事無成。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而現在的新中國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科學智慧匯聚一體,形成新的智慧。

“信”指誠信、信任。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信任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條件。“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俗世之道、誠信求和。孔子把“信”列爲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可無“信”。“以誠待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一直被中華民族所推崇併發揚光大。

這本書很好的寫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所擁有的美德。讓我們這些後輩能領悟到,中國之所以成爲一個有文化的國家,就是因爲我們的先人不斷地把這些美德傳承給一輩又一輩。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積累!

讓我們攜起手來,把這些中華文化傳遞給更多人,弘揚中華文化,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是我們的驕傲!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七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爲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爲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爲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爲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有德者爲“仁人”,無德者爲“不仁”。“仁愛”思想,作爲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爲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爲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爲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爲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意,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爲表裏,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義之邦”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爲,“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爲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爲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爲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啓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爲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規則。孔子把“信”列爲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爲人們所推崇併發揚光大。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篇八

中華傳統美德,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仁義禮智信”,作爲其核心價值觀,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我國的千古聖人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經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至今仍具有恆久的魅力和普適的價值。孔子所倡導發展的“仁義禮智信”,作爲人們虔誠遵循的道德規範,已深深地溶鑄在民族精神之中,成爲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體現了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

傳統美德的“仁”,作爲做人之本,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孔子把“仁”作爲一種最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來倡導,強調“仁”應體現於日常人倫的一點一滴之中:對人,要“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己,要“修己以敬”,“剛毅,木訥”;對事,要堅持真理,“當仁不讓於師”,甚至“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爲仁由己”,仁不是從外部客觀得來,而是由主觀努力所具有,人的一生,應是一段依於仁,行於仁,實現仁的旅程。

傳統美德的“義”,作爲理想人格的根本特徵,是君子內在的本質,她只有通過具體行動才能表現出來。孔子認爲,在人類生活中,有一種比個人的實際利益更高的價值,這就是道義,“君子義以爲上”、“君子義以爲質”、“行義以達其道”,對於天下的事情,都應“直道而行”。義,自身具有不爲功利價值決定的獨立的價值,在義利問題上,孔子主張應遵循“見利思義”的道德原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把住義與不義的底線,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公益。

傳統美德的“禮”,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直觀表徵,又是個人道德素質的外在標誌。孔子倡導“克己復禮”,其“禮”的精神,主要體現在“仁”、“恭”、“敬”、“讓”、“情”等方面。孔子認爲,人的一生,不學禮則無以立身,不知禮則無以自立。“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人們學禮知禮,所重視的並不只是禮的外在表現,而是體現在禮的形式之中的社會道德功能和意義,掌握做人做事的規矩,通過不斷的修身、反省、自律,實現“內聖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建設和諧發展的理想社會。

傳統美德的“智”,是知人與求是的理性原則。孔子提倡的“知”(智),主要是一種道德認知與道德理性,他認爲“仁”與“知”互爲前提,都是做人應有的道德品質,“擇不處仁,焉得知”、“未知;——焉得仁”。孔子還把“知”作爲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好學則智”,一個人要成爲智者,應該好學、樂思、勤問、篤行,通過學習與實踐,吸納人類的智慧,豐富心靈的世界,涵養生命的氣質,提升修養的品級,從而達到做人的理想境界。

傳統美德的“信”,是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基。孔子提倡“主忠信”、“敬事而信”、“謹而信”,做人就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任憑歲月流逝,也決不能減弱誠信在心靈的光澤。他認爲,人之所以高尚,人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自己的至誠至信。“信則人任焉”,一個人忠誠與信實的品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在這方面進行培育投資的人,雖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質方面變得富有,但可以從贏得的尊敬和榮譽中得到回報

當今時代,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離不開人類文明的大道,迫切需要倫理道德的精神支撐,需要形成具有現代意義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不斷的道德實踐和道德修養。我們應以未來的視角和發展的眼光,從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中,取精用宏,找到她深層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賦予她體現時代精神的創新內涵,在心理上樹立起對於共同道德信念的權威感和歸屬感,讓孔子思想中無窮的精神文化養分,長久地播益於我們的道德人生和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