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讀後感2.63W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一

《戰爭與和平》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爲癡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侷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爲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爲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侷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麼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儘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爲,正是因爲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爲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爲,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爲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爲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二

《戰爭與和平》#看到停不下來,中午沒去走路,終於看完了,只想說托爾斯泰太偉大,每一個人物都是立體的。

我的視角很不同,最喜歡那十五六歲的少年軍官彼嘉,他熱情真摯,爲了去前線,跟大人們磨,遇到戰俘還想着給他吃東西,溫柔地照顧他,彼嘉死了,傑尼索夫耳邊迴盪着彼嘉的一句話:“我吃慣甜東西。非常出色的葡萄乾,你們全拿去吧!”

我也喜歡庫圖佐夫,歷史上真實的獨眼將軍,托爾斯泰說“他的目標只有三方面:第一,竭盡全力打擊法國人,第二,把他們打敗,第三,把他們趕出俄國,儘可能減輕人民和軍隊的苦難。(最終,人民愛戴他,皇帝討厭他)

娜塔莎和安德烈公爵的愛情悲劇讓人動容,但托爾斯泰又是溫柔的,最終又有了皮埃爾,而皮埃爾對自己的`懷疑,也因爲妻子娜塔莎得到了好的映證,在妻子身上只反映他身上真正善的一面,他們彼此得到了救贖。

尼古拉和瑪麗雅這一對完全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一樣得到了幸福。

一個個豐富的人物,恢宏的戰爭場面,讓我欲罷不能。草嬰先生的譯文真好,讀起來很流暢。

今晚開始看《生存與命運》,據說是現代版《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三

2021年末看完了這部百萬餘字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書中包羅萬象,涉及的內容太多,包括歷史、宗教、哲學、軍事、社會經濟、政治、外交各個方面,一時也說不完,所以僅就自己感受比較深刻的歷史和生命意義的探討兩個方面來說一下自己看完這部書後的感想。

先說歷史,書中主要寫了俄國在十九世紀初的那一段歷史,與拿破崙的兩次戰爭是主要內容。作者在書中論述了自己的觀點,對歷史是由偉人創造這種歷史觀進行了批判,作者認爲,偉人只是歷史的奴隸罷了,真正的歷史,是由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創造的。如果把每一個人的意志和行爲比作微分,那麼歷史就是對所有這些微分做積分,反映了人們的集體意志和行爲。其實從古至今,人類從來都沒有真正掌握過歷史發展的規律,不然人類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戰爭和災難了。

再說對生命意義的探討,書中有兩位主人公,皮埃爾和安德烈。皮埃爾是俄國第一富豪的私生子,因爲富豪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所以他死後就把所有的財產和爵位傳給了皮埃爾。皮埃爾得到了鉅額財富,馬上就成了待嫁小姐們垂涎的對象,最終皮埃爾被美色和虛榮矇蔽了雙眼,娶了自己內心並不愛的俄國第一美女海倫做妻子。可以想到,婚後生活並不幸福,個性不合的倆人越走越遠。海倫本就是社交界的寵兒,嫁給皮埃爾後在社交界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受歡迎。皮埃爾因爲不幸的婚姻感到痛苦,用奢靡放蕩的生活來麻痹自己。後來他加入了共濟會,企圖用宗教來拯救自己的靈魂。他用他的鉅額財產開展慈善事業,解放農奴,建立學校,但是這些對他內心的安慰並不多。直到第二次對拿破崙的戰爭,莫斯科淪陷,皮埃爾被法軍俘虜,那段做俘虜的日子使皮埃爾改變很多,因爲沒有無休止的社交活動,皮埃爾有更多的時間對自己之前的生活進行反思。他覺得以前自己之所以不幸福,正是因爲得到的東西太多了,而那些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在於滿足人的自然需要,過剩只會帶來不幸。後來拿破崙戰爭失敗,皮埃爾獲救,他覺得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禮,完全換了一個人。對待別人不在像以前那樣刻薄,而是充滿愛意;對待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樣摸不着頭腦,而有了自己的主見。

安德烈生來就是俄國大貴族,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也很有能力,是一個有爲青年。他在第一次對拿破崙的戰爭中受了重傷,被俘,大家都以爲他殉國了,但是他卻奇蹟般的活了過來,回到了俄國。回國後自己的妻子在生產後死亡,這使得安德烈心灰意冷,對自己的生活沒了希望。在一次舞會中,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重逢,又燃起了他心中的愛情之火,他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對自己之前的生活態度感到可笑。倆人約定以一年爲期限,如果心中都還愛戀着對方,就結婚。但是娜塔莎年少無知,受了紈絝子弟阿納託利的拐騙,斷絕了與安德烈的婚約,事後後悔不已。安德烈得知消息後,內心痛苦,在第二次對拿破崙戰爭中中彈,命在旦夕。莫斯科大火後,娜塔莎一家準備搬遷,接待的傷兵中居然有安德烈公爵,於是娜塔莎帶着心中的愧疚,一路照顧安德烈。安德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能在死前接受自己心愛女人的照料,感到很欣慰。他並沒有表現出對生命的留戀和對死亡的恐懼,因爲他在中彈的時候,就悟到了生命的真諦——愛人。人活着,就應該用心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在死前內心充滿了寧靜,把死亡看做自己的歸宿。安德烈的一生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人要是真的活明白了,死也就不算什麼了。

以上就是看這部書的主要感想。其實看這本書一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書真的很長,越往後看,覺得自己的收穫越多,越能體會到那種閱讀帶來的愉悅,也就是加深自己對世界和內心認知的愉悅,收穫的愉悅。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四

我們古今中外的許多名言警句都表示金錢乃身外之物,我們不能將它太重視,地主,貴族在人們心中從來都是醜惡無比,應該斬盡殺絕的人物。

看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的書名,很多人可能跟小編一樣覺得這是講述一個有名戰爭,是一種戰爭反思的文章,但細讀品味卻發現這並未如此,劇中的很多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說理想主義者,關心人民國家的大富人皮埃爾,命運悲慘的安德烈公爵,熱情任性卻單純天真的娜塔莎,犧牲自我的瑪利亞,懲奸除惡的尼古拉和不誤正事,花天酒地的阿納托爾等,在法國強力入侵之下他們有的懷着報國的夢想,參軍戰鬥,有的落魄逃難,還有的深謀遠慮,企圖刺殺拿破崙……,其中有的人倖存了下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比如說瑪利亞和騎兵上校尼古拉戰後結婚,經營田莊,獲得巨大成功,過着意想不到的幸福生活,有的過着悲慘的單身生活,沒有愛情,沒有錢財,就像索尼婭,她顯示被羅斯托夫夫人逼得不得不跟深愛的尼古拉分手,同時也被迫失去了僱傭保姆的工作,最慘的是最後直接死了,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安德烈公爵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戰場上英勇戰鬥,最後負了重傷,離開自己的寶貝兒子死了,但在這本書的許多故事中,金錢似乎當了主人公。

索尼婭跟羅斯托夫家的任何一個人關係都相當要好,可是羅斯托夫家卻面臨着破產流浪的危險,索尼婭很愛羅斯托夫夫人的兒子尼古拉,可是一旦尼古拉一旦跟索尼婭結婚,那麼羅斯托夫家就會徹底滅亡,因爲本來就沒錢的羅斯托夫家的兒子嫁給了比他們還沒有錢的索尼婭,不僅不會在經濟上給予援助,反而會加速羅斯托夫家的滅亡,而嫁給了富有的小姐起碼還能讓他們的吃飯生活不是問題,雖然羅斯托夫一家都很喜歡索尼婭,但她們不能因爲喜歡就斷送了羅斯托夫家的姓名,結果流着淚將索尼婭逼走,讓她孤苦的度過餘生,書的後面也幾乎沒有提到她了。如果不是金錢,索尼婭能被趕走嗎?

羅斯托夫伯爵是個身份顯赫的人,但是因爲話費使他們的生活狀況成了負數,從莫斯科的逃難,安德烈公爵的死,彼恰的戰死,伯爵夫人的絕望等,一連串的打擊降臨到這個飽經風霜的老伯覺身上,而且他想挽救家庭經濟危機的計劃一直無法進行,逃難時一把大火又燒去在莫斯科的豪宅,這次真的到了無可彌補的程度,不久,原本身世顯赫的老伯爵在一家簡陋的出租房裏去世,沒有了金錢,生命也會受到威脅,要是羅斯托夫伯爵還有好多錢,他的生命會這麼悲慘嗎?

劫富濟貧一直是許多英雄所做的手法,難道有錢有錯嗎?貴族有錯嗎?地主有錯嗎?我們看到的可惡地主有的只是虛構出來的,有錢反而是好事,金錢不能代表一切,但金錢卻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幸福,你的生命有了保障,想想看,你有了錢,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開寶馬坐奔馳,吃的是滿漢全席,你有了錢,喜歡你的人一抓一大把,就像重山中的碎石一般,你有了錢,當國與國只見要發生戰爭時,你見勢不妙,迅速買機票逃到富國去,生命得到了保障,還能照常過幸福生活…

金錢是好東西,應該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我們不能視金錢太重,因爲哪怕你前世有多少金錢珠寶,死去也帶不走一個子兒。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五

作爲一位讀者,愛一本書是多麼自然的事。

《戰爭與和平》帶給人無邊的理想和希望,帶給人信仰。是的,我想我是陷入了另外一種狀態,不僅僅因爲托爾斯泰那高超的藝術,而且因爲他在書裏所描述的那種廣闊博大的情感世界與深遠浩瀚的精神境界。它征服了我,影響着我,使我幻想自己也能夠拋卻卑微的塵世生活,融入到那樣的世界——愛的世界,融入到永遠明亮,永遠純潔,永遠跳動着愛的溫暖的火焰的世界。

剛開始閱讀這本書,猶如在一個巨大的陰影裏徘徊。良久,視覺範圍閃現出一個模糊又清晰的印象,後來便豁然開朗了。其中描寫了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拿破崙、庫圖佐夫以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寫了人們的理想和鼓舞人心的目標,歌頌了俄國人同仇敵愾的抗敵精神和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我感覺到,托爾斯泰不只想訴說這些,更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這個世界本是一個整體,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無論托爾斯泰自己,還是他的國度。他所描繪的戰爭,他筆下的人物,無論善的、惡的,甚至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完整整體的一部分,都銘刻着這個整體的烙印。這個整體在他看來就是真理,就是愛。正如他在書中寫到“是的,愛,但是,不是對某種東西,爲了某種目的或者出於什麼原因的愛,而是初次——就是我要死的時候,看見我的敵人,我依華考|zk168然愛他的那種我所體會到的愛。我體會到那作爲靈魂本質的不需要對象的愛。我現在體會到這種幸福。愛鄰人,愛自己的敵人。愛一切——愛上帝所體現的一切。”

這句話使我感受到愛彌散天宇,遍及四海。世界上沒有比它更加有力的事物了,因爲只有它,可以消除一切差別,包容一切苦難,消滅一切惡的根源。它使這個世界再沒有個體的界限,再沒有彼與此的分別,沒有仇恨,互相平等。是的,我們都在裏頭,每個人,每個動物、植物,還有那些沒有生命的事物。

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人同河一樣,每條河有時窄,流得急;有時寬,流得平穩;有時混濁,有時澄清;有時涼,有時暖。”人也是如此雖都有人類品性的根苗,但表現出的卻各不相同,書中的各種人物也是因爲愛而融合的。

由此不由使我想到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呢?戰爭從來不能贏得它們想贏得的東西——真正的對於一切的佔領,因爲對於人的精神世界的佔領和統治,無法通過戰爭這種方式來完成。

雖然戰爭能夠使我們收穫一點什麼,但對於人民來說更向往的是和平、充滿愛的境界。從這本書中我獲得了很多,最令我感動的是托爾斯泰所帶給我們的廣闊博大的愛,他深深愛着這世間的一切。即使無法達到這樣一種愛的極至、超脫、完美,但他使我們學着去擁有一顆博愛的心,我想這便是此書所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六

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一生筆耕不斷,曾著有多部佳作,但就知名度而言,《戰爭與和平是》一部脫穎而出的鴻篇鉅著,它被譽爲“一部史詩級般的鉅作”。托爾斯泰在最後對歷史、民族的總結中,提了這樣一句話:歷史是一門關於各個民族和整個人類的生活學問。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主題-——戰爭與和平深刻關係。

這本書一方面以虛構的瓦西里、羅斯托夫、別祖霍夫、博尓孔斯基四個家族的生活爲主要線索,恢弘地反映了19世紀初期的俄國生活,構成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壯闊史詩。作者歌頌了俄國人民抗擊拿破崙入侵的英勇的氣概,並將俄國社會各階層的代表人物放置於戰爭這一特殊階段,塑造出諸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小說中出現的四大家族以及和四大家族相關的貴族人物,被作者有意分爲兩類:一類是以趨炎附勢、投機取巧爲代表的瓦西里家族,他們不顧祖國的安危,在國難之時仍沉湎於享樂之中;另一類則是以國家爲重、勇於在危難關頭爲國家排憂解難,甚至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爲祖國獻出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東西。作者在讚美這一類貴族人物的同時,也不忘描寫普通人物中的傑出代表,這些普通士兵在戰爭中表現出的不畏犧牲、英勇果敢的高貴品質和那些身處高位卻卑鄙膽小的貴族統治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戰爭”與“和平”這兩個詞則生動地展示了戰爭前後俄國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卷。

我讀過許多的書,可從未讀過以兩個主題交織而成的作品,偉大的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讓我開了眼界。《戰爭與和平》被譽爲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真是名副其實!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七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描寫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在這部作品裏表現了人民在反侵略戰爭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歷史作用。戰爭與和平有不少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語句。

安德烈公爵想:“雲朵是多麼的寧靜、鎮定啊,哪裏像我們這裏的慌張,恐懼與混亂啊!那雲朵無憂無慮地飄蕩在空中,從來不必像那個法國兵和炮兵似的爲爭奪探帚而憤怒。爲什麼我從前沒有注意到它呢?現在我看到它了,我是多麼幸福啊!只有天空是純潔的,沒有虛僞、沒有欺騙、沒有什麼能夠和它相比。天空之中只有安靜、柔和。謝謝上帝……”

這是他被打在地上後心中的感想。這一感想與他原先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安德烈是有錢的老公爵的兒子,他性格內向,意志堅定。在當時上流社會中,他是個有地位的人物,並且非常熱衷於幫助年輕人進入上流社會,所以安德烈與上流社會的人們有着密切的聯繫。在他的家族中,有着愛他的父親和妹妹馬麗婭公爵小姐,還有一個不願他離開去參軍的妻子。

在打仗來臨之前,他認爲自己活着的目的就是爲了追求名聲和榮譽。爲了追求他人的尊敬,他多麼希望能成爲戰場上的英雄,以施展他的才略,爲了達到這一目的,若要他放棄他的親人都無所謂,我們去想一想吧,這是多麼冷酷無情的想法啊!在他看來,榮譽和地位是他最珍愛的東西,也許許多上流社會的人也會有同樣的觀念。

不過,當他戰敗躺倒在地上後,當他看到藍天、白雲時他清醒了,他認識到了一切。那是一種寧靜、安逸、遼遠。在看到那樣的情景後,他的心是如此的平靜。天上的雲朵是那般鎮定自若,安寧自得,一片和平景象,完全沒有陸地上的殺戮,聞不到一絲的血腥味。在他明白這一切後,他感覺到無數人崇拜的英雄—拿破崙,也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根本不能與胸懷博大的天空相比。

藍天和浮雲是安德烈從未注意到的,他所見的是上流社會中一張張虛僞的面孔,而今見到了他一直忽略的卻很純潔的東西,看到了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