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忽然七日讀後感

讀後感9.19K

忽然七日讀後感

忽然七日讀後感1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沉不下心思,有點煩躁,感覺書有點雜亂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可能是不習慣外國人的用詞用語習慣。從薩姆開始重複過“丘比特日”的時候,我開始有點興致了,我開始想 :某個瞬間不同的選擇或者說不同的感受,或許真會產生不同的蝴蝶效應,這樣每天都是不同的,多有意思啊!要是一直在不斷重複今天呢?每天都在千篇一律地活着,我還會覺得新鮮刺激,有意思嗎?後來讀到第三第四次“丘比特日”的時候, 我又忍不住想 我這樣渾渾噩噩得過着每一天,是因爲我知道還有明天,總把希望留給未來,卻不知道明天和未來會不會來!我並沒有過好當下,“今天”依然沒有改變,我是沒有明天和未來的人,因爲我每天都在這樣重複做着這樣糟糕的自己。

如果明天我知道自己會死,我會怎樣渡過今天呢?如果我現在開始重複過十二月十四日,我會不會想要讓自己每天都變得更好?還是會每天都做不同選擇體驗不同的生活? 當然也可能和主角一樣開始覺得累,即使不同又能怎樣? 每天依舊在重新開始,只是頹廢麻木的過着,反正“今天”還會重複。甚至我會變成精神病患者,我會開始質疑現在的自己是活在虛擬現實中還是的確真實地活在這世上?漸漸地,我變得無慾無求或者隨心所欲,這樣虛幻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活着到底是爲了證明什麼呢?

慢慢劇情開始進入尾聲,我的思緒開始隨着薩姆的情緒波動而波動,忍不住想得更多更深。或許它們不完全是對的,但此時對我來說是心底最真實的東西。我想生命的意義 ,不在於長度,因爲我們是在向死而生,總歸都要死去的。我們成爲不同的人,是因爲我們時刻做着不一樣的選擇,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得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那讓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或者說有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或許是一路上的各種選擇與經歷,可能是某一處風景,可能是觸動你的一句話,可能是改變你的人或者事, 可能是簡單有愛的畫面......

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倒帶,更沒有重來,請你活在當下。我們想要幸福,想讓自己活得沒有遺憾,想活得充實有意義。那從此刻開始學會珍惜感恩,或許世界很美好, 我們只是沒有發現,也沒心思感悟。即使我們簡單平庸,但試着不斷完善自己,努力做得更好,那我們會變成讓自己滿意的“我”,活在我們喜歡的世界裏。

忽然七日讀後感2

小說的講述了一羣高中女生的故事,她們漂亮、拉風、張揚,受到衆多男生追捧,主人公就是這羣女生中的.一員。她們是學校裏的明星,在丘比特日總能收到大把的玫瑰花,她們在大冬天裏只穿小吊帶加機車皮外套,雖然冷得要死但還是努力保持光鮮。當然,她們也受到了許多人的羨慕、妒忌、恨。就在丘比特日的夜裏,這羣女生參加了一個熱鬧的派對,在派對上,有一個被她們平時稱爲“神經脖的女生當着大家的面責罵了她們。之後這羣姑娘們在回家途中出了車禍,主人公在這場車禍裏喪生。神奇的是,當她睜開眼睛,丘比特日又重新開始了,於是她死去、重生,又死去、再重生。她身邊的朋友都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只有她一個人在不斷體驗死後重生的奇妙感覺。同時,她也想讓自己的死變得更有意義一些。

歸納起來,這七日是這麼個邏輯:第一日,她遭遇死亡;第二日,她嘗試着逃避災難;第三日,她試圖阻止已經發生的事;第四日,她承認了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並且自暴自棄;第五日,她開始感恩思考,自己要做什麼才能死得有意義;第六日,她開始發現生活中並非只有自己,有時傷害了別人卻不自知,開始反剩第七日,她頓悟:既然發生的不可改變,至少可以去做她能做的一切,不讓自己後悔更多。於是雖然最終主人公還是死了,但與第一次死亡相比,最後一次終於讓她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在重生的過程中,主人公終於知道了曾經的自己是多麼無知,她竭力想要挽回這一切,甚至在挽回的過程中,她還發現了自己年輕美好的愛,這是她此前一直忽略的。

小說結尾處的主人公,是帶着歡樂和欣慰離開的。我也從一開始的旁觀者角色,慢慢深入到她的內心,開始喜歡她、欣賞她、懷念她。小說中七日重生的經歷讓我們每個人重新審視生活中一個個平凡卻重要的時刻,思考我們希望記住的事和希望人別人記住我們的事。雖然主人公死了,但那些時刻真實存在過,那些她爲之付出努力的事,會永遠留在她的家人、友人們的記憶中。

生命和脆弱,你根本不知道我們是否還有明天。有很多很多事情我們都沒做,有很多人我們都還不懂得珍惜,有很多話我們還沒有講……有很多很多……。如果到死去的那一天我心懷着那麼多遺憾離開,那麼我會很不甘心。如果死去的那一天沒有人爲你流淚,沒有人懷念你,那是何等悲哀埃只要我們還活着,我們就應該時刻反省自己,不要令自己有任何機會留下遺憾。

忽然七日讀後感3

據說人死前的一秒會想起自己的一生。

但女主薩曼莎卻在死前的一秒,想到的卻僅僅是遺忘多年的一個童年玩伴的笑臉以及她的“瘟神”—朱麗葉。

說是“瘟神”倒也不準確。畢竟於薩曼莎而言,朱麗葉既沒有傷害過她,與她也沒有過多的交集。反而是薩曼莎爲了迎合自己的好友,爲了能在高中“社會”中生存,便向校園暴力的深淵一步一步往下墜入。於是乎,死亡之際,她在深淵中看到了朱麗葉的倒影。

太宰治在《斜陽》中疑問道,“有不屬於壞蛋的人嗎?”

自省,深思,極恐。自己一直以來幼稚且無知的行徑暴露無遺,似乎被《忽然七日》的作者看個透,“我是善良的。”的幻想逐漸被擊破,如同薩曼莎一般。

於她,起初的種種行爲不過是朋友間的“玩笑”,但漸漸的,校園中每一個皆視朱麗葉爲“怪胎”,迫使朱麗葉逐漸從一個開朗善良自信的女孩最終如他們的願,變爲了長髮遮臉,走路駝背的怪物。自此,薩曼莎若是向朱麗葉伸以援助之手,反倒像個異類且做作。爲了顯示自己是個正常人,只能向朱麗葉惡語相加,並且主觀地認爲,不與怪物同行,自己纔是“不屬於壞蛋”,或者說,就根本沒有思考過那些似乎是無意的行爲是否屬於暴力。事實上,這是施暴者的沉默。

學校中的每個人竟和薩曼莎的所想所說所做都如出一轍,於是,學校終於成了個弱者和善者的地獄;於是,當朱麗葉再也無力反抗上千個惡魔時,自殺成了她惟一的出路。這是被施暴的自我拯救。

最終,是朱麗葉的死亡敲醒了自私的施暴者的警鐘,在深淵中吶喊着“與我無關!”確終究被校園暴力的深淵吞噬,迷失在精神奔潰中。在書中,薩曼莎被賦予了拯救朱麗葉的使命,以及拯救自己的使命,在最後一日中救了衝向馬路的朱麗葉而葬身在了車禍中,只是,在這最後一次的車禍中,“她感受到了溫暖。”

“又不屬於壞蛋的人嗎?”是否沉默就能離塵世而獨立?就能不受污濁的沾染?答案是否定的,沉默同樣是施暴者的所作所爲。我想起了“當兩方並非平等時,選擇中立等同於時對弱小一方的暴行。”

標籤:讀後感 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