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多篇】

讀後感1.06W

讀歐也妮葛朗臺有感【多篇】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一

放下這本書,明白了一些人爲了獲得權利與金錢,可以放下一切的人所具備的感情,這難道不是一種人性的淪喪嗎?!在那些人追求金錢與權力的同時,有多少人受到了無辜的傷害,作者筆下的歐也妮就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他被那樣的一個世風日下,人慾橫流的社會玩弄於股掌之間。

歐也妮的父親葛朗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吝嗇鬼,並不比莫里哀筆下的阿巴公遜色分毫。葛朗臺作爲鎮長時,曾以“本地的利益”爲藉口,修造了好幾條公路直通他的產業基地,在侯爵老爺手頭拮据時,他又用極便宜的價格,買下了弗魯瓦豐侯的領地。不得不說他很有經商的頭腦,正是因爲他的有膽識,有手段,使他成爲索漠城的首富。就是這樣的一位首富不光對旁人吝嗇,也對自己的家人十分吝嗇,每天點的蠟燭,每頓吃的食物,都要由他親自分配。就連他的兄弟破產後自殺,侄子被迫落難,他也沒有給予幫助與同情。在他臨死時,他也沒有忘記“錢”這個字眼。

俗話說的好,金錢乃身外之物,我們不必對它像葛朗臺那樣吝嗇,只要對其不浪費,不鋪張,就不失爲一個明智的做法。

再說說格拉桑和克羅旭兩家族吧,他們爲了與葛朗臺成爲親家,以便從葛朗臺這個吝嗇的老頭兒手中獲取利益,便展開了激烈的明爭與暗鬥。而就在此時歐也妮就像一隻軟弱的羔羊,隨時都有被蹂躪的可能,在她的前面則是格拉桑和克羅旭這些餓狼們,隔在中間的便是葛朗臺,他像一隻喜怒不形於色的藏獒守衛着羔羊,若餓狼們想要飽餐一頓,必須首先巴結,逢迎這隻兇猛的藏獒。

古往今來,在爭權奪利的道路上每一方都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就連勝利的一方也毫不例外。因此,我所希望的是在這條佈滿鮮血與屍骸的道路上,不要再進行權與利的兇殘爭奪了。我認爲人人應安分守己,憑着自己辛勤的雙手與智慧的頭腦去換得美滿幸福的明天。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二

歐也妮·葛朗臺這個被黃金捆住的女子,當上帝將大把大把的金子扔給她時,她卻根本不把金子放在心上。她的人生是慘淡的,這樣的結局與她的過去密不可分。

父親葛朗臺是個貪婪吝刻,沒有多少文化,卻極其精於盤算的人。他憑藉過人的膽識並且利用大革命的好時機,從一個普通的箍桶匠一躍而成爲了索漠城的首富。葛朗臺胸有城府,心狠手辣,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在他眼裏,金錢是上帝,除了錢他沒有別的信仰,就連女兒歐也妮的健康和太太的姓名也無法與之相比。因此當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弟夏爾時,這自然成了是“罪大惡極”。發生在葛朗臺家中的那出平凡而殘酷的悲劇,也是由歐也妮這一“大逆不道”的行爲引起的。把金子送人,絕對是天理不容的強盜行爲,理當罰女兒吃清水面包;太太爲袒護女兒,生病了也是咎由自取

結果由於刻薄的老頭太在意治病花的錢,太太就去世了。最後圍繞金錢的糾葛,葛朗臺也送了命。

歐也妮對堂弟夏爾的愛情遭受到了背叛,之後與德·蓬風院長的婚姻又建立在巨大財產的基礎之上,院長表面上尊重歐也妮,私底下卻另有打算,卑鄙想得到那用盡一生都用不完的財富。然而他不久便去世了,只剩下三十三歲的歐也妮在陰森森的、憂鬱淒涼的索漠老屋中守寡。

看完這部悲劇,不難發現,金錢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同時也是摧毀一切的緣由。故事雖然寫於19世紀,作者的本意是爲了揭露資產階級貪婪與剝奪和一切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關係。而在如今這個倡導人人平等,呼籲人際和諧的時代,像這樣的葛朗臺現象在我們身邊也不少見。

書中曾這樣描寫衆人對葛朗臺的膜拜:“他(葛朗臺)的言談舉止、穿着打扮,甚至眨眼睛,都會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人人像博物學家觀察動物本能的作用一樣,認真加以研究,結果從他最瑣碎的舉動中也發現了深邃而難以言傳的智慧。”對於有錢有勢的人來說,他們的某些無理古怪的舉止,卻會被盲目的趨炎附勢的人跟風,這豈不是可笑?就拿我國的房地產來說,一旦某人因房地產事業一夜暴富,其他人也蜂擁開墾溼地、農田,使人均耕地小之又小,氣候調節越來越差。而如今步步高昇的房價,更讓許多國民可望而不可即。這樣盲目的跟風和利慾薰心,都是要以犧牲公共的利益爲代價的。

再回到書中,葛朗臺一句:“這個年輕人真沒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金錢更重。”這是夏爾痛失慈父時從葛朗臺口中冒出的一句話,不禁讓人打了個寒噤。其醜陋的內心容貌暴露無疑。現實中自然也不乏有這樣的人。09年湖北的三位大學生爲救溺水兒童壯烈犧牲,而打撈公司打撈屍體時竟然漫天要價,面對同學們的“跪求”,個體打撈者不僅不爲所動,而且挾屍要價,一共收取了3.6萬元的撈屍費。人性的善和惡展現得一覽無遺,這給我們帶來了超乎尋常的恥辱感、負罪感,逼得我們擡不起頭,不敢互相對視,幾近窒息。當今世界真的金錢至上嗎?

總之,“一連串善行義舉伴着她(歐也妮)邁向天國。”儘管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金錢卻不能被視爲人生的最高需要。我們不能想葛朗臺那樣做金錢的奴隸,而是要做金錢的主人。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三

《歐也妮·葛朗合》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爲喜歡那個美麗善良的歐也妮。她溫柔隱忍,對於自己吝嗇的父親,始終是順從的態度。但爲了愛情,她勇敢地把自己全部的金幣給了表弟夏爾,在父親例行要她展示自己的金幣的時刻,她因拿不出金幣,被父親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因爲此事,她膽小而賢淑的母親被嚇得一病不起,而最終她等來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我覺得這樣一個女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爲了愛情,敢於把金幣給自己愛的人,不怕因此同自己一直順從的父親起衝突,真的很勇敢。

歐也妮是個讓人心疼的女孩,她的父親,視財如命,她的母親,膽小懦弱,在關鍵的時候保護不了她;克羅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爲繼承萬貫家財的跳板;而她深愛的表弟夏爾,在發財後,爲得到新貴頭銜,日後擠進官,和奧勃裏翁小姐聯姻,最終負子她。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並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姻。這樣的愛情是純潔和高尚的。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衆不同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合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老葛朗合這個人物形象也很特別。一般人的吝嗇,大多是對於別人,而老葛朗合卻不止如此。他對自己的家人吝嗇不說,對自己,也是吝嗇的很。金錢於他,只是一種虛幻的滿足感。他抱着大把的金幣,看金幣發出的金光燦燦的顏色,聽金幣碰擊的聲音,因此而產生滿足感。他因爲錢,已然喪失了人性。在知道女兒把金幣都給了夏爾後,他認爲金錢比親情重要,固而將女兒關禁閉。在他心裏,金錢戰勝了人性。

巴爾扎克的這部作品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它震撼了每一位讀者。對於這部作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吧。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四

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序卻不亞於古典悲劇。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爲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癡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甚至還有比它更悲傷的,但是爲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爲一部傑作呢?令大家久讀不厭呢?除了由於巴爾扎克以真實事件爲背景外,還因爲小說作者將主人公塑造爲有血有肉的人,更將讀者引入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中。

巴爾扎克的這部代表作,描寫了資產階級暴發戶發家的罪惡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塑造出葛朗臺這樣一個舉世

聞名的吝嗇鬼形象。據說,這部小說是巴爾扎克與後來成爲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時的產物。巴爾扎克本人非常珍愛這部小說,稱它爲"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一百多年來,這部作品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學價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因此讚譽巴爾扎克是"超羣的小說家"。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衆多的小說中最優秀的小說之一,是其創作的一次巨大飛躍。這部小說在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故事敘述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震撼着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魅力。

文章充分利用對比,將歐也妮的形象與其父親進行對比,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但她註定會在這社會中消失。巴爾扎克的文章中也不乏抒情描寫,那樣濃郁、那樣感人。讀罷這篇小說,一種不明情緒涌上心頭,讓我反思良久……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五

《歐也妮·葛朗臺》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傑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序卻不亞於古典悲劇。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爲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癡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甚至還有比它更悲傷的,但是爲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說會成爲一部傑作呢?令大家久讀不厭呢?除了由於巴爾扎克以真實事件爲背景外,還因爲小說作者將主人公塑造爲有血有肉的人,更將讀者引入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中。

但據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繆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說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於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事件地描寫,只不過爲小說提供了一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它可以是幻想的,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繆去尋訪小說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羣內地人物的典型,即使不存在也會同樣感人。因爲巴爾扎克豐富的實踐爲他的作品帶來了鮮活的生命,所以引人入勝。老葛朗臺的性格是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形象大不相同,給人新鮮感。莫里哀的阿巴公只知吝嗇,雖然也愛財如命,但是僅僅熱衷於守財,連放債都捨不得。而老葛朗臺卻不只是守財,更善於發財,爲了賺錢,他不惜掏空自己積攢的金銀,他精於計算,能審時度勢,像老虎、像巨蟒,平時不動聲色,看準時機會果斷迅速地撲向獵物,萬無一失地把大堆金銀吞進血盆大口般的錢袋。他對於錢是來者不拒,索繆城裏沒有一個人不曾嚐到過他的利爪的滋味,卻沒有人恨他,索繆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繆的光榮。他實際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因爲他代表了在那個社會的無上權力。對金錢的追逐是一種不滅的意念,而小說想證明的就是這種意念的破壞力量,它足以摧毀了整個家庭。

巴爾扎克的這部代表作,描寫了資產階級暴發戶發家的罪惡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塑造出葛朗臺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吝嗇鬼形象。據說,這部小說是巴爾扎克與後來成爲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時的產物。巴爾扎克本人非常珍愛這部小說,稱它爲“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一百多年來,這部作品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學價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因此讚譽巴爾扎克是“超羣的小說家”。

雨果也曾經說過:巴爾扎克所有的書僅僅組成一部書:一部生動的、閃光的、深刻的書,在這部書裏,我們看到我們的整個現代社會的進步,給人一種強大的震撼力。一部了不起的書,總會無時限的流傳。左拉說:在巴爾扎克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臘羅馬的人物變得蒼白無力、渾身抖顫,中古的人物像玩具鉛兵一樣倒伏在地。這給了巴爾扎克極高的評價。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衆多的小說中最優秀的小說之一,是其創作的一次巨大飛躍。這部小說在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故事敘述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震撼着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魅力。

文章充分利用對比,將歐也妮的形象與其父親進行對比,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但她註定會在這社會中消失。巴爾扎克的文章中也不乏抒情描寫,那樣濃郁、那樣感人。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六

教學之餘,我看完了一本名着《歐也妮·葛朗臺》是由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同時也是諷刺作品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

讀完了這部小說,讓我瞭解到:葛朗臺他是個貪婪、狡猾、吝嗇的人,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爲了錢,他可以六親不認:剋扣妻子的費用;要女兒吃請水面包;弟弟破產無動於衷;侄兒求他置之不理。直到他知道可以花費小筆資金解決弟弟破產的事情,同時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後,才肯出這筆錢,甚至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他的錢。雖然,他是個守財奴卻與別人不相同。他不僅熱衷守財,還善於發財,精明計算,平時不動聲色,看準時機果斷出擊。索漠城裏,都嘗過他的厲害,反倒佩服他,把他當成索漠城的光榮。

通過葛朗臺使我明白了:金錢在當時社會具有無邊的影響力,同時也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而歐也妮,葛朗臺的女兒,天真美麗的她喜歡上了破產的表弟夏爾,爲了資助夏爾,她把父親給的金幣贈給他,這樣的舉動激怒了愛財如命的葛郎臺,父女發生激烈的衝突,而她的母親卻因此一病不起,但最終歐也妮等到的卻是個發了財的負心漢。與此同時,在她的身邊圍繞着許多金錢的奴隸。爲了得到她的錢,拼命地在她的身邊包圍着。

使我同情她,爲什麼生活在這樣的社會,“金錢“這東西的怨恨是那麼深,那麼重。

每個人都覺得她是一個吝嗇鬼,因爲她同她的父親一樣省吃儉用,精打細算。但是,一個個虔誠的機構,一所養老院,幾所教會國小……卻給了責備她愛財的人一記有力的耳光。

從這本書中使我明白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就如上帝一般,讓所有人侵倒,甚至六親不認,但有的看似吝嗇的人卻不是一個吝嗇鬼而是一個慈善的人。讓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多看人內心的世界……

文學名着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知識還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加強修養,使我們在教學的生涯中充滿陽光與滋潤心靈的雨露。

《歐也妮 葛朗臺》讀後感 篇七

《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悲劇的根源在於金錢。

書中的葛朗臺老頭十分富有,卻誤讀了金錢的含義,他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說一無所獲。他對於金錢的吝嗇和對於金錢的瘋狂,在書中隨處可見。尤其是他臨終前仍想要牧師的十字架這一動作更是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他的貪婪和對財富的渴望。可他仍是的個悲劇人物。上帝賦予了他一個黑色幽默。他雖富有卻不擁有,他只能守着他的財富來滿足他對金錢的渴望。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並不是一個心理健康正常的人,金錢之於他一如毒品之於吸毒者,只是本能的,自覺地想要。對他以毫不留情的批評似乎並不十分恰當,這就好比你能批評一個正常人餓了想要吃飯嗎?我們也可以想象葛朗臺老頭並不是生來這樣。他曾經也許也是一個純真的,善良的,有激情有抱負的青年,懷揣夢想來到某個城市,卻在哪裏遭遇欺騙,失敗,看到了太多的邪惡,以至於成爲一個不折不扣的吝嗇鬼。查理這個人物的設置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爲印證葛朗臺老頭的發展歷程。也許他在家鄉也有過心愛的姑娘,可惜一步步變得冷血拜金。

深入剖析這部小說,它其實並不僅僅講了葛朗臺一家的悲劇故事,它與社會經濟類文本一樣旨在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時代的洪流可以置人於浪尖,亦可推人置水底.金錢取代門第成爲權力的象徵,財富的多寡成爲劃分等級的新標準.於是對金錢的貪慾潛入人們的靈魂.許多新的社會矛盾由此產生。由於對社會形成了這一總體認識,巴爾扎克得以從種種貌似分散,個別,偶然的現象中,把握住了以拜金主義爲核心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歷史內容;人們不再信仰上帝,而崇拜“金錢”了.對財富的追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的進步.又使人性產生異化,正是對金錢的貪慾,扼殺了人們的感情,斷送了多少家庭的幸福,釀成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慘劇……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是與衆不同,超凡脫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說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本站○(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爲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爲她作爲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人們,都不過是這個時代的組成之一。就像是葛朗臺老頭和歐也妮,最終也不過是殊途同歸,都變成了資本主義上位的祭品。

歐也妮葛朗臺讀後感 篇八

金錢再多,也不能買到親情和友情,更不能買到幸福的生活。

——題記

金錢不是萬能的,有錢固然好,可是有好的品德比有再多的金錢還要重要!

《歐也妮·葛朗臺》這本書講述了葛朗臺老頭的發家史和他對金錢的狂愛。在這個故事中,老葛朗臺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但他根本不明白金錢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爲了攢錢,老葛朗臺冷酷無情。與其說他是金錢的主人,還不如說他就是金錢的奴隸。

葛朗臺老頭的吝嗇和對金錢的癡狂,在書中隨處可見:僕人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臺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臺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愛,作出決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決定——送拿他一隻舊錶。

儘管葛朗臺家財萬貫,然而他的開銷卻很節省。他從來不賣肉、蔬菜和水果,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不管春寒和秋涼。

除了這些葛朗臺還對自己的親人吝嗇: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在新年到來之際,葛朗臺照例要女兒把自已在她生日時給她的全部金幣拿出來欣賞一番,歐也妮只好說金幣沒有了。父親一聽,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幣送給了查理,大罵自已的女兒,並決定把她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這時的葛朗臺知道女兒將自己的金幣送給查理,他愛錢如命的本質戰勝了親情,將自己僅有的女兒送進閣樓,讓她在那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在死前當他連話都說不出來的時候,他竟然還惦記着家裏當時點着兩盞煤油燈,還不忘用手示意要女兒熄滅一盞;他竟然還對女兒說,到另一個世界再和你算帳;竟然在死的最後一刻,連手中那枚金色的十字架都不肯放過。

與父親相比,歐也妮表現得十分善良。辦了不少公益事業:建了1所養老院、8處教會國小和一所圖書館。

與此同時,查理先在印度發了財,後又販賣人口,放高利貸,倒賣海盜贓物賺了大錢,什麼勾當都做過。除此之外他爲得到“新貴”頭銜,日後擠進官場,便答應了和奧勃裏翁小姐聯姻。歐也妮對堂弟夏爾的愛情遭受到了背叛,之後與德·蓬風院長的婚姻又建立在巨大財產的基礎之上,院長表面上尊重歐也妮,私底下卻另有打算,卑鄙想得到那用盡一生都用不完的財富。然而他不久便去世了,只剩下三十三歲的歐也妮在陰森森的、憂鬱淒涼的索漠老屋中守寡。

看完這部悲劇,不難發現,金錢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同時也是摧毀一切的緣由。

葛朗臺雖然成了大財主,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變成了一個金錢動物,給妻子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戶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

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嘆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原來金錢再多,也不能買到親情、友情,更不能買到幸福的生活。

能說千句話,不捨一文錢,葛朗臺就是這樣,金錢是最清白的,同時也是最骯髒的,就看你怎麼去使用。

《歐也妮 葛朗臺》讀後感 篇九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人間喜劇》。小說集中的一部作品。《人間喜劇》它揭露了當時資本家的醜惡面目,鞭韃了社會的黑暗,世態的炎涼。同樣這篇小說也是如此。

小說爲我們塑造了一個可憎的吝嗇鬼形象——老葛朗臺,他以積累財富爲樂趣,他家財萬貫,但卻穿着破舊,居室簡陋;他能言善辯,有一套套理論,但當他談生意時,卻狡猾地裝成一個結巴;他說渴望親情,但當他妻子病危時,他卻捨不得花錢去請醫生。他的一生,沒有享受過,也從沒快樂過,因爲他考慮的只是怎麼算計別人,怎麼樣才能賺到更多的錢,爲了金錢可以放棄一切,這是多麼愚蠢,多麼可悲。他臨死前還念念不忘自己的萬貫家財,在垂死掙扎的一剎那還不忘將手伸向神父的金十字架。在金錢面前,幸福簡直一文不值。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如此,他僅僅是一個縮影,通過他我們看到一個唯利是圖,互相算計的社會。他的一生,深刻暴露資產階級家純粹的金錢關係。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妮是一個令人惋惜地女兒,她不懂利益的紛爭,不追求金錢的虛榮,但可悲的是她出身在這樣一個家庭,這樣一個社會,有着這樣的一個父親。她的生命中也曾出現過一道波瀾,她企圖衝破家庭社會的束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她的社會不允許,她的愛情在這樣的社會終究成爲虛幻。他們看中她的只是她的金錢。這樣一個天真純潔的人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註定只能成爲悲劇。

看完作品,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書中的一個個人物給了我強烈的內心震撼。人生究竟爲了什麼?聯繫當今社會,許多人爲金錢,權利,名望,慾望奔波勞碌,勾心鬥角,互相壓軋,比如一些官員貪污腐敗,某些人搶劫犯罪,一些奸商製造假冒僞劣商品,他們與葛朗臺,查理又有什麼區別,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然而他們快樂嗎?不要選擇一條錯誤的道路,那隻能使你暫時的滿足。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會明白,那條道路是多麼骯髒、醜陋,而你終究也會明白這些毫無意義。人生是充滿黑色調的。那麼人生到底是爲了什麼?也許只是幾個知己,幾個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一些夠用的錢,一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個適合你的目標和一段充實的生活就足夠了。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做到問心無愧,那麼你的人生將充滿樂趣,生活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