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讀後感1.1W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1

可以說《樑家河》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這本書,語言質樸,字字飽含着真摯的情誼,在讀其中幾個章節的時候,我幾乎無法抑制地流下了熱淚。

四十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才十五歲,就要揹着行李到當時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樑家河插隊。在那裏一待就是7年。從一個白淨的城裏娃鍛鍊成了一個幹農活從不“撒奸兒”的好把式;

從一個講普通話的北京人變成了一個張嘴就來陝北話的黃土高原漢子;

從一個先後寫了10份入黨申請才被批准入黨的年輕人,成長爲當時樑家河的黨支部書記。

真是難以想象,在此期間,在那樣的環境裏,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忍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如果沒有一種鍥而不捨、堅毅果敢的品性是不行的,如果沒有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的堅定信念是難以支撐的文章。

習總書記在樑家河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和真情實感,贏得了全體村民的愛戴和不捨,譜寫了一曲既感人肺腑又蕩氣迴腸的壯麗詩章

掩卷深思,樑家河真不簡單,不能小看,這的確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苦難算不了什麼,只要堅信光明,也許它就是一個磨礪石;

困難算不了什麼,只要團結一心、鍥而不捨、堅韌不拔,沒有什麼不能戰勝;

挫折算不了什麼,只要初心不變、堅定信念、牢記使命,興許它就是一塊試金石;

百姓的心裏有桿秤,羣衆的意願大如天心得體會。所以,《樑家河》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讀、反覆學、細細品、深刻悟,更重要的是要真真正正地做好“學以致用”。

作爲一名基層文學藝術工作者,今後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方向,堅決爲人民抒寫,爲人民抒情,爲人民抒懷。立足本職、結合實際,身體力行地帶領全縣文藝界人士真真正正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多創作出一些“有根本價值所在”的文藝作品,盡力爲城固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貢獻。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2

紀實文學《樑家河》用細膩的文筆描寫了習近平和樑家河羣衆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我們學習研究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就是要從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中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源泉,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從《樑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樑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在與羣衆一塊苦、一塊過、一塊乾的過程中,實現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樑家河》中汲取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豐厚滋養,深入領會總書記立根羣衆、造福羣衆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在實處,在選拔幹部時多到基層一線瞭解幹部、觀察幹部;在制定政策時,多聽取各方面意見,綜合把握羣衆意願,努力提高羣衆滿意度。

從《樑家河》中汲取捨我其誰的擔當力量。習近平總書記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幹部羣衆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辦到羣衆的心坎上,以鐵一般的擔當推動樑家河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中汲取面對困難敢闖會幹,敢於擔當進取的力量,在選拔任用幹部時,爲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爲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真正把那些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候站得出來、危難時候豁得出來的幹部用在關鍵崗位上。

從《樑家河》中汲取攻堅克難的奮鬥力量。苦,是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的底色。面對艱難困苦,他沒有怨言,而是與羣衆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學習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和自強不息、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把黨賦予的各項工作完成好,以苦幹實幹成就事業。同時,有意識地把年輕幹部選派到急難險重的實踐中去淬鍊、去昇華,讓他們在攻堅克難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從《樑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齊的表率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奮鬥史。在打壩淤地時,水溝旁剷土是誰都不願乾的苦差事,每次習近平同志總是主動去水溝旁剷土。修築梯田過程中,鄉親們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習近平同志都是帶頭赤腳站在冰中鑿冰清理壩基,正是他的模範帶頭,樑家河村先後建成了14座淤地壩,成爲了鄉親們收入的聚寶盆。

作爲組工幹部,我們要從中汲取向我看齊的表率力量,發揮“關鍵少數”的示範帶動作用,堅持領導幹部當“頭雁”,走在前、幹在先、作表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幹,凝聚起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強大合力。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3

?樑家河》這本書讀後我的感觸很深,青年時代求知若渴、酷愛讀書的勵志和關心羣衆生活、努力爲羣衆辦好事的崇高追求,心裏始終牽掛着樑家河的發展和父老鄉親的物質文化生活。當年在陝北插隊,是怎樣密切聯繫羣衆,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吃住在一起,處處爲老百姓着想,真是感人至深,令人敬佩。

當年在陝北插隊時經歷了許多磨練。艱苦的條件更能磨練人的意志品質,更能讓人成長和成熟。在他成長的歷程中,偏遠農村的貧窮與落後,讓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和青年一代肩上的責任。沉穩的性格,或許與他年少時在樑家河受過的苦難和愛讀書、愛學習、愛思考的好習慣密切相關。他過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擔,過早地思索社會的發展。當年在樑家河爲老百姓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如沼氣池、淤地壩等工程,是他帶領大家幹下的地方民生工程;上山勞動時把白麪饃分給老鄉自己卻餓着肚子,是對羣衆竭盡全力的體現。後來平臺更大,爲全國老百姓着想,做了更多更大的實事好事。"一帶一路"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惠及百姓的大事業。精準扶貧,既是體現黨的溫暖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更是對老百姓真真切切的關懷。這些大戰略、大方略都是建立在他對中國國情和老百姓真實生活了解的基礎上的。他在陝北與老鄉七年的共處歲月,讓他與樑家河人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也是他與所有農民的感情,更是與全國老百姓的感情。他一直牽掛着樑家河老鄉們,樑家河人也時刻想念。這種樸素又真摯的情感,是維繫良好黨羣關係的強大基石,是人民之幸,是國家之福!

書中講述了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曆程,展現了青年時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寶貴的政治品質、深切的爲民情懷、強烈的進取精神、優良的品德作風和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的成長曆程。四十多年前的樑家河崢嶸青春,具有無比強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歷史時空共振共鳴,震撼心靈洗禮精神,像磁鐵般深深吸引着我們。作爲一名黨員,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牢固樹立羣衆觀念、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像那樣關心羣衆,熱愛人民,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融爲一體,真正瞭解人民疾苦。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心中。以爲榜樣,更加自覺地向看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堅守本色,更加自覺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和堅強捍衛者,我們要學習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發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苦奮鬥精神,不斷磨鍊意志,提升能力,不斷加強各類知識的學習,時刻用黨員的標準衡量自己,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4

當我捧起《樑家河》這本書時,看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我很好奇,這樣一個黃土高原上不起眼的小地方,何以能走出共和國的脊樑?在這七年裏,習近平總書記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磨礪,才使他“脫胎換骨”,最終一步步成長爲共和國的領袖?這其中一定有許多值得我們今天去學習的地方。懷着無比崇敬之心研讀此書後,我深深感受到習總書記的不平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青年時期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習總書記說:“我父親經常給我講團結的道理,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做講團結和善於團結的人”,帶着這樣的“團結觀”,總書記開始將自己融入羣衆、融入鄉村。正是這個“團結觀”,使他逐漸形成了紮根人民、團結羣衆的觀念。“能團結人”成爲他鮮明的領導風格之一。在樑家河的日子裏,打淤地壩,水溝旁剷土是誰都不願乾的苦差事兒,總書記總是主動去水溝旁剷土;修築梯田,鄉親們怕冷不想下水,總書記都是帶頭赤腳站在冰中清理壩基,他用身體力行叫響了團結羣衆向我看齊的口號。從習總書記的身上,“鐵鎖”學會了“做行動上的巨人”,“黑子”明白了“當幹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的道理。

“不管多累多苦,總書記一直拼命幹,從不‘撒尖兒’”鄉親們這樣評價。在樑家河,習近平幹得最多的活是打壩。那時候談不上什麼勞動保護措施,沒有手套,總書記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來,手上全是泡。習總書記不怕艱難困苦,沒有任何怨言,幹活從不偷懶,從清晨幹到深夜。“1969年,樑家河玉米畝產400斤,壩打好後,畝產達到800斤。”原一隊隊長石玉興說。習總書記什麼活都幹、什麼苦都吃,把羣衆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辦成了,把事情辦到羣衆的心坎上,以鐵一般的擔當推動樑家河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從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習總書記說“上山下鄉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去做,我們現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總書記還說過:“我愛好很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爲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對習總書記而言,讀書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個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5

按照區委中心組的統一要求,我深入學習了紀實報告文學《樑家河》,重點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樑家河插隊時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進行了認真研讀,結合工作實際,現將個人學習心得體會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樑家河精神是一種時代精神

樑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插隊的地方,也是他立下爲人民奉獻信念的地方,是他用以詮釋中國夢的地方。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這一偉大思想,我們可以從樑家河發現萌芽、找到基礎。樑家河的一山一水,樑家河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爲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頭苦幹的作風,有攻堅克難的意志,有中華復興的夢想。這些都是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的生動教材。

所以,樑家河精神是新時期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我們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爲引領,帶頭維護核心、擁戴領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我們黨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二、樑家河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黨作爲一個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夠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那就是背離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丟失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傳統。

從《樑家河》一書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樑家河擔任村支書時,一心爲民辦實事,帶領村民打淤地壩,修建沼氣池,打水井,開鐵業社、縫紉社,辦掃盲班,村子很快煥發出一片生機。誠如村民王憲平評價的“近平在樑家河插隊的七年,是受苦受難的七年,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七年”。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這種“用雙腳丈量黃土高原”求真務實、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成就了他在陝北這塊紅土地上收穫了革命前輩者締造的“真經”,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6

最近,我讀了《樑家河》一書,對總書記插隊歲月有了瞭解,我認爲總書記知青歲月處處體現着“埋身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豪情壯志。 從最開始的北京知青到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再到大隊支書;從最開始拿沒有婦女高的工分到拿到壯勞力的工分再到熟練掌握農活技巧;從最開始一口普通話到學說陝北話再到一口標準的延川方言。

總書記以實際行動踐行者怎樣深入羣衆,踐行着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的精神。作爲一名剛從大學畢業考到鄉鎮的基層公務員,我更要學習總書記插隊的事蹟,時刻勉勵自己。 學習《樑家河》,就是要學總書記“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好學求知。不管白天干活多累,總書記總能挑燈夜戰,讀書到深夜,常常臉被煤油燈燻黑,連吐得痰都是黑的。爲了借一本書,總書記步行十幾裏地。到四川學習沼氣的時候,總書記還不忘把路邊好的對聯抄寫來細細品味。

無論是政治、歷史、文學,總書記廣泛涉獵,刻苦鑽研。作爲年輕人,我們更應該有“學不可以矣”的精神,利用工作之餘,刻苦學習,不能滿足於碎片化的學習,要系統,全面掌握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要從周邊人和事中學習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學習《樑家河》,就是要學總書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堅持不懈。

面對隨娃賭氣不當生產隊長,“一次、兩次······十次”總書記終於把隨娃說動了。面對入團入黨一次次受到挫折,總書記一次次拿起筆,一份一份,直到寫到第十分,才獲得批准。面對鄉親們不肯打淤地壩,總書記挨家挨戶做工作,終於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作爲一名青年基層幹部,有時面對羣衆的不解和抵抗,我要細心、耐心做羣衆工作,仔細向羣衆講解政策,用事例解釋上級政策,用自己的真心打動羣衆,獲取羣衆的理解。 學習《樑家河》,就是要學總書記“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的親民愛民。面對靈娃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失,總書記始終沒有發火。不管鄉親們有什麼困難,只要找到總書記,他都會幫助。

村民王仁厚說:“近平講話,能把人聽憨了。”總書記始終能和羣衆走到一起,能夠贏得羣衆的喜愛。對於我來說,在農村工作中,和羣衆打交道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要積極向周邊同事學習這種能力,用一顆真心對待羣衆,打動羣衆。 學習《樑家河》,就是要學總書記“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的踏實肯幹。總書記任樑家河書記短短一年時間裏,村級人不僅能吃飽穿暖,還可以用沼氣做飯,有灌溉井,有鐵業社,有縫紉社,有磨坊······原來一到青黃不接就要飯的貧困村莊,現在變得紅紅火火。在農村工作中,我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的幹事,真正瞭解羣衆所需所求,真心實意爲羣衆辦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作爲一名青年黨員幹部,我們要以習總書記爲榜樣,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積極深入羣衆,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困難,刻苦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作用。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7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這就是-對於樑家河的情懷。讀《樑家河》這本書,不僅是要了解-在樑家河知青生活,更是要學習樑家河蘊含的精神,探尋--形成的源泉,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青年幹部如何在基層淬鍊自我,爲百姓幹實事、幹好事,在全民奔小康道路上奉獻力量。

我們要學習-爲人民做實事的崇高理想信念。從北京來到樑家河,面對種種落差,年少的他就堅定了爲民做實事的信念,這種信念和抱負,註定-是一位不平凡的領導者。作爲青年幹部,我們要深入羣衆中去,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深切感受羣衆所需所想,以把羣衆對美好生活的藍圖轉變爲現實存在作爲我們不懈的奮鬥目標。

我們要學習-勤於讀書的優秀習慣。愛讀書,已成爲形容-的重要標籤之一。無論條件多麼艱苦,時間多麼緊迫,讀書是他每天一件雷打不動的事情,並且留下了“30裏借書、30裏討書”的生動故事。-讀書涉獵範圍非常廣,從古典名著到現代經濟、從國內文學到國外名著,豐厚的閱讀量,讓-有了豐富的理論積累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講話引經據典,都是來自於他對祖國優秀文化和歷史傳統的深刻認識,這也是--來源的基石。作爲青年幹部,我們要把每天讀書當做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想、眼界,用書籍來補足我們的精神之鈣、填補我們的閱歷之空白,爲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更充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相結合。

我們要學習-攻堅克難,抗壓擔責的精神。面對羣衆貧窮的生活,-敢於擔當,帶領村民辦合作社、建沼氣、打水井,村裏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遇到困難,-從不退卻,撲下身子解決一切難題,方便了村民採購、用上了沼氣。作爲青年幹部,對羣衆,我們要有擔當,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爲羣衆做出實實在在的實事,帶來真真切切的收益。

“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這就是-的信念,也是我們要堅定的信念,這個信念就是爲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並且堅持把學習作爲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始終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要錘鍊黨性、提升素質、堅定理想、立志成才。

樑家河讀後感心得體會篇8

?樑家河》讀書心得1

近期讀《樑家河》,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所寫《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的一句來表達:“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

“要爲人民做實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同志和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帶領大家開挖出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辦鐵業社、開代銷店等。從15歲來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黃土地時,他已經有着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一步一步都鐫刻着要爲人民做實事歷史印記。

__村也是一塊紅色革命土地。作爲村支部書記,我要傳承-“要爲人民做實事”的優良傳統,把__村建設得更富裕更美麗。

當年,-帶領幹部羣衆,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和第一家代銷店,體現出-同志身上那種“敢吃第一隻螃蟹”的智慧和勇氣。當前扶貧進入決戰期,面臨着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更要向-學習,大力弘揚樑家河蘊含的精神,凡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就要勇於創新、敢闖敢幹,不斷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

當年,-同志從樑家河的實際出發,從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帶領大家打井抗旱、打壩淤地、建沼氣池、修築公路,以敢於啃硬骨頭的作風和擔當,推動樑家河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作爲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爲人民做實事”,就要把當前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件老百姓的關心事做好做實做到心坎上,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產業,把困難羣衆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全面激發羣衆內生動力,切實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羣衆的“幸福指數”。

-20歲出頭就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帶領廣大社員苦幹實幹,打出了樑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池,這一樁樁鮮活的事例,生動詮釋了-同志敢作敢爲、銳意進取的責任擔當。我們要傳承-當年在樑家河當大隊支書時,時刻把羣衆利益記掛心頭,帶領羣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好作風。結合當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思路,選好產業,擴大渠道,用好用足國家各項好政策,帶頭實幹、立說立行,切實將樑家河蘊含的精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帶領村民儘快脫貧致富共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