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8.01K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一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應對世界的衆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透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透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着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爲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爲,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因此“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能夠稱之爲“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一樣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爲重視的,是人爲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爲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爲什麼活着?”。

當我懂事後,當我懂事後親身應對了死亡後,在應對死亡後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着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着我,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後我父母的死和最後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此刻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祕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着太多人類所稱之爲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我用了好久時刻才適應用“它”來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麼來明白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爲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職責。人類根本的職責,是發展科學,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爲了發展科技,在現今的狀況來看,只有持續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於世俗了。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二

略去金木水火土,西方哲學史浩浩湯湯從愛琴海文明搖籃——希臘說起。城邦政治高度發達,公共討論是有識之士參與政治議題的首選方案。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了以詭辯爲名的智者學派——他們聲稱人是萬物之靈,不存在統一的標準,即任何觀點都是正確的,民風一度敗壞。

學生找“最大的一株麥子”的蘇格拉底出現了。據說他身材矮小,鼻頭扁平,出身貧寒,但善於與各類人交談。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衆人無不爲他精妙的才學和個人魅力所傾倒,忘了他的長相。蘇格拉底雖然溫和謙遜,卻善於用一個個批判性的追問使一個普通的觀點和概念得到更正或證僞,從而使概念更加清晰。這種方法叫做“助產士”的方法。他主張要“認識自己”,宣揚美德、節儉等美德,並親身實踐。即使國王給他賜死,有朋友幫他越獄,他也說:我已經享受了一輩子的法律給我帶來的保護,現在我不能自己破壞法律。

在蘇格拉底之後,出身貴族的柏拉圖接過了蘇格拉底的衣鉢。由於蘇格拉底缺乏著作,兩人的觀點通常難以分辨,有一種觀點認爲柏拉圖即蘇格拉底觀點的進一步發展。他的《理想國》構築了一副奇妙的學科圖景。

亞里士多德是故事的下一個主人公。他被稱爲“全才”,涉獵各種學科。雖然他很多關於物理學科的觀點在後來被證明是落後過時的,但仍不影響他成爲難得地構建了一整套知識系統的哲學奇才。

越過這一時期,便是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前者宣揚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後者則與蘇格拉底等大家的觀點類似,整體更爲形而上。值得一提的是:後者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芝諾,也就是阿喀琉斯悖論(阿喀琉斯跑不過烏龜)的提出者。

時間來到中世紀,哲學開始向宗教依附,成爲教會的洗腳婢。各類經院哲學不斷將世界從多神論塑造爲一神論。這裏不再做贅述。

直到數學方法“光榮復興”和自然科學“閃亮登場”,經院哲學終於有了強有力的反對者。作爲數學家的笛卡爾持唯理主義(理性主義)的觀點,認爲一切知識應該由理性的知識、公認原則推導出。反之,從個人經驗推導出的知識是不可靠的,因爲沒有任何一種個人經驗可以完全等同於世界真相,從其推導出的知識必定具有偏誤。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大學聯考的歐幾里得數學裏,平面圖形畫得十分標準,但是用尺量是不得分的,必須用邏輯推導證明。

這個觀念的侷限性顯而易見——似乎僅適用於數學方面的知識。但與此同時,也有學者認爲,承認知識是侷限的,但日常生活中運用有限的知識是有裨益的。

歐陸相對的大不列顛島興起了經驗主義,它似乎是實證的前身。在這之間的一、兩百年,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關於上帝存在形式的討論不斷對立、折中(折中主義)、發展。最後,形成了現在叱吒風雲的實證主義。

對於上帝,各派紛爭來來回回,在多神論、一神論、泛神論、自然神論甚至無神論之間爭奪討論。在多神論時代,宙斯的力量是“有限的”,神也是不止一個的;一神論則穩固了上帝不可撼動的地位——有一種學派認爲,上帝按他想要的樣子塑造了人和世界。Father,Sonand the Holy Ghost(天父、天子、天靈)是上帝顯現的三個階段;或也有說上帝派耶穌基督爲自己的化身來到人間替人類受苦難;世界萬物本不存在善,是上帝定義了善。在一神論裏,上帝通常是與自然分離的,獨立地主宰世界。

然而隨着自然科學的發展,機械論取得了一席之地。泛神論、自然神論甚至無神論取得了自己的話語權。唯物主義的無神論尚不用贅述。自然神論傾向於認爲上帝即自然、世界、宇宙的一切,他沒有人的形態、意識和情感,但他創造了世間萬物的規律,他便是世間萬物。

在古希臘時期,哲學是樸素的,充滿着關於自然界各種元素的猜測和想象,“原子”等概念在這一時期提出;經過了之一階段的哲學,開始向形而上發展。形而上便是研究存在之存在——爲什麼g的值是9。8?爲什麼風從高壓到低壓?形而上探究的問題是——宇宙間一切變化的統一規律、根本原因。然而經過這一階段,越來越少人再願意花時間去探究“懸而未決”的形而上問題,而轉向更具實用意義的實證主義。相對於形而上,實證主義更關心“怎麼做”的問題,而不關心“爲什麼”和“是什麼”的問題。

在後真相時代,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形而上的研究對傳播學的參考意義。當我們指代一個物體“杯子”的時候,我們指代的不是杯子本身,而只是它的“象”。因爲我們無法對這個東西全面瞭解。我們無法知道杯子所有拐角的弧度、所有的缺口和灰塵,我們知道的只是事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而我們只指代表象、現象,而其本質是難以完全觸達的。這個悖論使得“真相”根本難以被我們所接觸到。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三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爲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爲是全部科學之母。可見哲學一門有廣泛學科基礎的學科。高中時關於哲學瞭解得不甚明白,大學時慢慢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慢慢了解這門學科。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哲學介紹到世界近代哲學,其中以哲學家爲單位,詳細的闡述了西方歷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理性之力”,無論是古希臘的蘇格拉底還是近代的啓蒙運動,都強調人類獨立的理性的思考,這一點和我們中國的傳統思想有着很本質的區別。

西方哲學中第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就是他們的思考方法即“邏輯上推理”,那什麼是“邏輯”呢?,西方哲學家認爲“邏輯”指的是“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有必然的聯繫,而當出現其中一個事物時,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另一個事物,邏輯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那西方哲學家又是如何運用“邏輯”的呢?比如誒利亞學派學者認爲“存在和思維是一回事,因爲凡是不可思議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議”或恆常論者認爲“沒有什麼能夠產生於無,能夠變成無,所以變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他們的結論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論,而是都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推理。

西方哲學中第二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他們注重對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學家都普遍相信人類有感情和理性這兩種獨特東西,柏拉圖認爲“這個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邏輯體系,一切知識都是回憶,一切學問都是一種重新覺醒”強調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唯心主義”。近代哲學家就對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認爲“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種激情:慾望、快樂、憂愁”,“人是以利己主義的快樂主義爲歸宿,快樂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師”,這些對人性的研究對後面啓蒙運動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響。

哲學使人思維,讀史使人智慧。從《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四

文藝復興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宗教改革也並不能突破神學的藩籬。在哲學層面上,十五、十六世紀的西方仍然處在精神矇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學的啓明星爲其拉開了黎明的大幕,從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到萊布尼茨,不同領域,他們在推動了西方哲學的發展。羅素的這部《西方哲學史》帶我們重新回顧西方哲學發展的那幾百年,梳理西方哲學的發展。今天我就來淺談一下科學對西方哲學的影響。

天文與物理爲科學奠基,對中世紀哲學觀的衝擊,始於天文學的領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學說的可能性假設而被教會燒死,他最偉大之處,可能正在於不以權威教條和直觀感覺,而以事實依據做判斷,並且大膽提出假設的精神,這也正是科學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學的。衝擊是必然的,西方涌現出了許多的天文學家,泰寇·布剌、布拉赫、開普勒、伽利略等,他們有的支持舊天文學,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證明了開普勒的一些推論假設。他在力學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慣性定律。但是異端思想的泛濫當然讓天主教會倍感威脅,於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審判,並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個年代,科學之路可謂荊棘重生,險象重生,科學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險在做科研。終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在英國的牛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推導出了行星理論中所有事實。

這四位科學的先驅,將十七世紀的歐洲引向了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科學的昌明刺激了哲學的進步,十七世紀的哲學仍然帶着神學的桎梏,同樣需要開拓者們披荊斬棘,爲我們開闢道路。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詳,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強調信仰的勝利,對哥白尼和開普勒的學說嗤之以鼻,對正在發生的科學事件也一無所知。托馬斯·霍布斯則在政治哲學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極端的王政政見,在《利維坦》和《公民論》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的出現,對近代哲學體系的創立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被稱爲西方近代哲學的三座豐碑。他們很好的繼承前輩的理論,併發揚光大。

與很多朋友初讀這本書的感受一樣,讓人感覺枯燥且晦澀難懂,考驗個人意志,單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完整讀完這本書的人就有很多收穫。對於哲學,我是非常感興趣的,它能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五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

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迴,而有金字塔;而後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於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的一天24小時,一週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繫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的來裏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爲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於青銅時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展,不管哪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

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爲之傾倒。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六

發覺“思路行者”這名字沒取好,在這個領域,行走的姿勢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飛者”“思海遊者”,不僅視覺效果會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近就着實到“思海”裏去“暢遊”了一番,粗粗瀏覽了大哲學家羅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學史》。這部書於1945年出版,羅素先生很長壽,晚年主要靠這書養老。我以跟看小說差不多的速度來看這部60多萬字的鉅著,每天看4萬字左右,實在有些褻瀆神明,好在羅素先生是無神論者。

對於西方思想的發展史,以前可謂一無所知。自己的興趣好像還是在中國歷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無論是作爲參照物還是更爲宏大的背景,必須有些起碼的常識,至少馬克思主義在西方是如何進化出來的,總得能說出點ABC吧。憑我的學識和智商,實在看不了這書,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論,不要說理論體系沒看懂,硬是一句話也沒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等,搞得我完全是雲裏霧裏。

正因爲如此,我才能看得這麼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過了。並沒寫讀後感的習慣,這本特別看不懂的書倒想寫,至少把有印象的幾點整理一下,也算給特別熱愛、看重中國文化的羅素先生一個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學的起源竟然是數學;第一次知道原來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這麼高的地位,竟然跟我們的孔先生差不多,統治了西方思想界2000多年;第一次知道,中世紀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讓我看了都心有餘悸,以致於覺得人類能從中世紀的醜陋中走出來多少有些僥倖。

在我印象中,德國是世界上專門生產思想的地方。看了書後才知道,在康德(1724—1804)之前,德國是思想十分貧瘠的土地,歷史上少見的通才、“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萊布尼茲(1646—1716)出生的時候德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國教育。難怪于堅在一首詩裏會說:晚上10點,康德上牀睡覺,當他睡着的時候,整個德國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認爲康德和黑格爾(1770—1831)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可羅素顯然不這麼認爲。對康德,他還算尊重,“一般人都認爲康德是近代哲學家中最偉大的,我個人不能同意這種評價,但是若不承認他非常重要,也可說是愚蠢無敵”。康德強調“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方面的立場上,兩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對黑格爾就完全不同,在他看來,黑格爾作爲民族主義者,把國家主義推到了極端,把國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國家和個人之間,他十分強調個人對國家的服從,在國與國之間,他認爲戰爭不僅無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這自然就與因“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羅素先生看來,如果承認了這樣一個學說,“那麼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和一切對外侵略都有了藉口。”

看了這本書後,終於搞清楚原來培根確實不是什麼壞人,他作爲法官雖然收了錢,但是那個時代的法官都收錢,只要沒有因爲收錢而影響判決的就是好法官。萊布尼茲這麼偉大的人物,卻是個小氣鬼,請帖發給他,他從來不包紅包,只是送新人幾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葷話。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蘭的斯賓諾莎,爲人溫和有禮,對錢財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覺到他該有一顆多麼純淨的內心。一直對威廉三世去當英國國王一事有些耿耿於懷,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竟然請小國荷蘭的國王去當國王,現在才知道,原來當時荷蘭纔是最開明的國家,當時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愛到荷蘭避難,威廉三世到英國後,也對英國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一直崇拜盧梭,覺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羅素的說法,他只是浪漫主義運動的頭號人物,着力於以審美的標準代替功利的標準,蚯蚓有益卻難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讚美。如果真是這樣,又有多少經過滄桑的中年人還會喜歡盧梭呢?

至於我本人,最喜歡的竟然是“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古代哲學”。在古希臘無比燦爛的文明結束後,歷史突然失去了宏大敘事和勃勃生氣,進入了一個只適宜追求個人感官快樂的相對沉悶期。對於這個時期,羅素是這樣說的:哲學不再是引導着少數一些大無畏的真理追求者們前進的火炬,它毋寧是跟隨着生存鬥爭的後面在收拾病弱與傷殘的一輛救護車。我喜歡“決心像一條狗一樣生活下去”的狄奧根尼,他住在一個大甕裏,拒絕接受一切的習俗,當國王去看他,問他要什麼賞賜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別擋住我的陽光”。那時的犬儒與現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別。斯多葛主義的主張,能看懂一點,可總是記不住,因爲同時期的伊壁鳩魯派是我的最愛。這個學派對生活的追求十分簡單,伊壁鳩魯平時只靠麪包度日,節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們最大的追求是寧靜和沒有恐懼的生活,平時很少外出,謹慎節制,崇尚友誼,主張快樂就是善。

對於我來說,如果人生有足夠多的快樂,說什麼也是夠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這個地方,心情寧靜和快樂的時候還得再去翻一翻。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七

記得小時候看西方哲學史就對伊壁鳩魯情有獨鍾,走近有點時間就重讀更加喜歡。雖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和猜測錯誤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

試舉幾例:

——在所有的慾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於虛幻的意見產生的。

所謂“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滿足就會痛苦的慾望,比如飢餓、渴、冷。要滿足這些慾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謂“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也不會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飲。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這個檔次。

所謂“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對名利權力的過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豎立雕像”。

——能帶來寧靜的最佳辦法就是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們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會硬要我們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過簡單的生活,因爲它掙錢太少,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對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從從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工作。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爲了這個目的:免除身體的痛苦和靈魂的煩惱。

將生活的目標確定爲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這就是伊壁鳩魯所主張的。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生活中,各種誘惑太多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標,名呀、利呀、權呀。讓我們以伊壁鳩魯的這段話共勉:

——無論擁有多麼巨大的財產,贏得多麼廣的名聲,或是獲得那些無限制的慾望所追求的東西,都無法解決靈魂的紊亂,也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八

我讀完這本書得感覺,正如培根所說的那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看不同的書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東西,多方涉獵,才能讓人博學多聞。”

從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個人的自身看,哲學是世界上最深奧的東西,他與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卻無法觸及真諦。哲學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東西,但是但凡有所誠者,必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物了,他們真的是人類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蘭·羅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給他的頒獎詞所說的那樣,“他是能夠把一般性的哲學思想成功的介紹給人們,他這樣做,是對哲學家始終保持興趣的最成功的範例。”

這本書所散發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書給我的感覺,雖然有的東西晦澀難懂,卻也讓我愛不釋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獵廣泛,多多讀書。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九

我認爲《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學術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還記得在接觸哲學之前,“哲學”這個概念似乎與我的生活相距甚遠。通過高中政治課的學習,我發現“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有無數的答案,我最贊成“哲學是智慧之學,是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是一種思維方式”。

通過閱讀《西方哲學史》,我更加對此有所體會。古希臘著名哲人亞里士多德有許多論調在今人看來與事實不符,但在當時人們對這個世界認識有限的情況下,哲人們能積極去探索、辯論的濃厚學術風氣卻是令人欣慰的。況且亞里士多德犯下的錯誤並未影響其“哲學家”的名號,反而激勵更多哲學家去思考。因而產生了分歧,一個新的思路產生了,一個新的“哲學體系”也就產生了。這也驗證了我的想法。當然也驗證了發展觀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發展的”這一觀點。

在我看來,我們閱讀《西方哲學史》的目的,不在於揪住前人的小辮子不放,嘲笑他們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錯誤,而在於從先賢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遺漏的養分。例如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就與今天的原子論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還是在他之前的芝諾。

在漫威大片《復仇者聯盟4》中,復仇者聯盟的成員們進入量子領域從而實現時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鋼鐵俠的“莫比尤斯環”模型實驗成功了。實際上莫比尤斯環本身是一個悖論。一個環本該有兩個面,但莫比尤斯環永遠只有一個面,從外面進去的物體又將回到外面,這也是有關“變化”的一個悖論。同樣的,芝諾提出了“運動不可能”悖論。最有趣的是“飛矢不動”——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間都在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上——也就是說,它是靜止的或者零運動的,但零的總和不可能產生運動。這涉及到物理學中的時間與空間觀念,與今天令人費解的量子力學有着共性,似乎我們也處在一個“莫比尤斯環”中,古人未能解決的難題被歷史長河洗刷沉底後,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學教會我們思考,那亞里士多德肯定不僅有錯誤理論,一定也有正確的理論。原來,他在數學邏輯上有着突出貢獻。他指出定義必須用先存在於所定義事項的某種東西來表述,實際上就是講的是與定義有關的邏輯順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義。這種認識比19世紀的數學家們領先了千年。歐拉也曾說過“我決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運算規則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見接觸哲學以後,我們思考問題變得客觀,因爲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與統一,我們不能非黑即白,對與錯只是每個人各自的理解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