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巴爾扎克傳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4W

巴爾扎克傳讀後感(多篇)

巴爾扎克傳讀後感 篇一

茨威格的巴爾扎克轉的副標題是——偉大的'平凡,如同幾乎一切對天才生平的撰述一樣,茨威格的文字充滿了偏愛,這種偏愛帶着一種曖昧的調戲的調子。巴爾扎克多有激情啊,多有精力啊,他可以一週甚至幾天就完成一部無論在篇幅上還是質量上都上乘的文學鉅著,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別人幾輩子都無法奢望做的事情,在他世俗事務纏身,煩惱不斷的短暫而匆忙的一生中結出了果實。《人間喜劇》曠世的鉅著,絕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歷史上最高產的小說家在其中耗盡了生命。

茨威格總是調侃巴爾扎克對自己曠世才華的自豪遠比不過對自己不是貴族身份的自卑。調笑他,突然一天就對外宣佈,自己的名字該加上一個德,因爲他算起來也是貴族的後代,而且從此他的每一部小說都署上了加了德的名字。這曾是全巴黎持續不斷的笑柄。可是可愛的巴爾扎克,對此認真得不得了。終其一生,巴爾扎克對貴族生活的祈望都是天真而可笑的。他終於在死前幾個月和俄羅斯的公主結婚了,長達幾十年的可笑的戀情,倒確實構成一部現實的人間喜劇。

茨威格總是嘲笑巴爾扎克的經商頭腦,如同他寫小說的激情一樣,巴爾扎克總是不斷在頭腦中形成活躍的投資幻想,可事實證明,這樣的想象力和激情他用在寫作上才能成功,其餘都是慘敗的。茨威格的筆調充滿了憐惜,對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天才充滿了憐惜。茨威格的文字一邊把巴爾扎克孩童般天真樂觀的想象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敘述出來,一邊又把他所在的時代背景的豐富與其作品和行爲之間的聯繫做了深刻描繪,我看到的是孩童般玩耍在俗世的巴爾扎克,在不斷的負債的逼壓下寫作,又不斷奢侈地購買奢侈品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然而在極端的幼稚虛榮中,巴爾扎克畢竟完成了任何人都無法完成的工作。我常想,巴爾扎克本人興許當負債是自己寫作的動力呢。一個藝術家他不會去考慮怎樣在日常瑣事中節約成本,良好經營自己。他無窮的精力和潛力使得他不屑於這樣做,他的整個人生都充滿了冒險,他可以天真地告訴前來和他合作第二天就要上演的戲劇的人們,那劇本還沒寫呢,現在你們都不要睡覺了,我給你們大意,然後,你們每人寫一點,明天就上演。諸如此類的事情還很多,除了巴爾扎克嚴肅認真對待的人間喜劇的計劃之外,所有的事情他沒有什麼是辦成功了的。但他的天真樂觀從來不畏失敗。在茨威格的書裏,我就看着矮小,精幹,體力充沛的。巴爾扎克,在俗世中如小丑般扮演着自己的人間喜劇的角色。

在熱滾滾的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擁有了對俗世事務運作的一切知識和洞察,如此,他能將他所在時代的一切付諸筆端,爲我們保藏了一副異常鮮活的社會相貌錄。但這都不是我關心的,一個作家來到世界上留下了什麼,都是別人的事情……對於我可愛的巴爾扎克……看完這部專輯,我竟然很心傷,我本來也該心傷。但我已經不會去問,爲什麼毫無趣味行屍走肉一樣的人們活下來了,而巴爾扎克卻在疲憊和失望中離開了之類的事情。巴爾扎克自己說過,現在那些有了名望地位和尊重的人和我們這樣的人,死後的地位就倒過來了,他們將被遺忘,而我們卻可以留在永恆裏。

當然,誰不會留在永恆裏?在萬千輪迴中,我們爲彼此撐起了偉大的戲劇背景,此生你是巴爾扎克,我是你筆下的路易。朗貝爾,來世你定是我的某某。沒有俗人和偉人的區別,任何意義的名聲都不過是存在這出永恆的劇目的道具而已,啊,不是而已,道具並不是“而已”的道具,我們血肉辛酸的人類,沒有哪一個不是彼此人生劇目中的演員,爲你演戲,我親愛的同伴們,這樣存在纔不會荒蕪無聊,但不要弄疼了彼此啊,我們都是血肉之軀,在疾病和勞苦中我們已經難以承擔重負,就請祈望和平吧,願世界不再有血肉的戰爭!

我看到——矮小精幹的巴爾扎克在滾滾紅塵中奔勞,他大聲地談話,滿臉紅光,頭髮油膩,充滿鬥志和激情,從來不甩失敗,永遠樂觀地想象,永遠冷靜認真地寫作,他還有好多年可以活,這樣他的人間喜劇就可以完成了……

巴爾扎克傳讀後感 篇二

傳說中,巴爾扎克有一支手杖,上面刻着這樣一句話:“我粉碎了一切障礙!”

巴爾扎克,法國一代文豪,名垂千古,鉅著《人間喜劇》震鑠古今,影響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個電影《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在文化被革命的**年代,知識青年們如飢似渴地偷讀巴爾扎克,拼命地汲取世界文學的養分,其情其景令人扼腕嘆息。

然而,當今中國,知識爆炸,書籍氾濫,真正讀巴爾扎克的人,卻是越來越少了。

其實,遭遇被冷落命運的也不僅僅是巴爾扎克,而是許許多多的經典作家,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哀。

慚愧的是,作爲曾經的中文系畢業生,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師,我對巴爾扎克的作品也是比較陌生的,算來算去,讀過的只有《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貝姨》、《驢皮記》寥寥幾部,相對於他多達91部作品的巨大體量,實在是不足一提。

對他的作品是如此陌生,對他本人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好好補課,畢竟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對世界頂尖文豪如此陌生,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

那就從閱讀《巴爾扎克傳》開始吧。

全書共三個部分:第(本站★)一部叫“試筆”,主要敘述了巴爾扎克的青少年時期,他早早地確立了以寫作爲終身事業的志向,不僅要以寫作掙錢、發財,還要憑着自己的作品登上文壇的最高處;第二部叫“寫作的幸福”,敘述了巴爾扎克創作的高峯期,他在生活、愛情和創作三個世界裏艱辛而充滿激情地奮鬥;第三部叫“空白的一頁”,記錄了他生命的末端,幸福的婚姻、突然的離世,以及身後的榮耀與紛爭。

巴爾扎克的一生是短暫的,又是豐富多彩而充滿魅力的。

他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接受了那個時代嚴格的教育,然而在寫作的誘惑下,他在14歲時就早早地與學校嚴格的紀律開始對抗,開始了思想上的反叛與探索。

他有着非凡的記憶力和觀察力,閱讀過的書籍,經歷過的生活,“都裝到腦子裏,並且牢記在心。

”“他的腦子像個捕蠅器,凡是在他周圍飛的蠅子,立即被他逮住。

”這樣的天賦與積累,成爲他日後創作《人間喜劇》的重要資源。

在開始創作之前,他就愛上了一位比自己母親年齡還大的夫人,從此開始了他一生浪漫而又混亂的感情經歷。

在他看來,“一個作家有權利,甚至有義務有儘可能多的豔遇、很多錯綜複雜的感情經歷。

如果只是審慎從事,那拿什麼來做寫小說的題材?”後世的作家們也許會非常贊同巴爾扎克的這個觀點,但是,又有幾個人寫出他那樣的作品了呢?在豐富的情感經歷之中,在複雜的財政危機中,巴爾扎克更加勤奮地創作,他不同於凡人之處在於:一旦坐在寫字檯前,其他一切都可以拋開;他可以一天喝40杯咖啡,他可以一天連續工作12小時,他可以一個月只睡20個鐘頭,因此,他纔可以在短短50年的生命裏寫出那麼多的作品。

巴爾扎克是偉大的作家,同時也是一個世俗的普通人。

他想,“他之所以像瘋子似地玩命,爲的就是讓巴黎公衆知道他生活得很舒服。

因此,在他身上有奇怪的混合體,一方面思想上嚴肅認真,而生活上追求世俗的體面。

”他渴望文學上的巨大成功,同時並不諱言自己庸俗的創作動機;他渴望精神境界上的崇高,但同時努力追求物質生活的享樂與奢侈。

但是,“他在世俗社會越投入,回到家裏後就越能集中精力在白紙上寫黑字。

讀完這本傳記,我逐漸瞭解巴爾扎克這個人,也逐漸瞭解他那些傑作的產生過程。

足夠的瞭解之後,對他的敬佩之情與日俱增。

如果說,之前對巴爾扎克的情感是一種對偉大人物的模糊崇拜;那麼,現在則是對一個在生活中苦苦掙扎、在事業上孜孜不倦的奮鬥者的同情與讚歎。

同情他,是因爲他本可以不必如此“折磨”自己;讚歎,則是因爲他那種強烈的進取精神,那種強大而充滿雄心的生命力。

在奮鬥的人生旅程中,他的確“粉碎了一切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