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望嶽》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3.24W

《望嶽》讀後感多篇

《望嶽》讀後感1

關鍵問題有兩點:第一;杜甫寫這首詩是他青年時代,狂放不羈,遊歷四方,大唐盛世的榮光依然,他寫的望嶽沒有後期作品苦大仇深的悲憫之氣,而是一種向上的,與大唐氣象相應英銳盛大之氣,他的寫望嶽,是在遠望,逐步拉近,最後想見登頂的無限風光。這首詩的民族自信,一種一往無前進取精神,後世難以覓見。——“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第二:林則徐生活時代,正值滿清王朝走下坡路,國力衰退,軍備廢弛,白蓮教起事,英國列強咄咄逼人之勢,這種葉落樹枯的衰敗之氣,雖然此聯也有大氣,但是少年老成之氣,過於早熟,沒有望嶽銳氣。那種名劍出鞘,寒光逼人。大概是世事如此。附袁世凱的名句: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開軒平北斗,反覺太行低。

《望嶽》讀後感2

杜甫,這位名垂千古的詩人,鑄就了一首首千古絕唱。《望嶽》乃他的佳作之一。年少輕狂的他,心中的豪情壯志如潮涌般澎湃,他將自己的雄心氣魄與詩血脈相連,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杜詩“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特點。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此舉運用設問,意思是:東嶽泰山怎麼樣啊?它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青未了”表現了山色不盡,實指盛唐時期山色秀麗、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豪情與壯闊。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意思爲: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於泰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生動形象地在一次強調了泰山的高大,國力之鼎盛。“割”字形象貼切,神奇地勾畫出兩片天地的晨昏之別,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生命力,用字之精妙,巧妙地寫出了盛唐的繁榮光輝湮滅了其他國都的亮點,唐朝成了國中之珍。表達了詩人無比的自豪。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此句運用了誇張與對偶的修辭手法。意思是這樣的:望見山上層雲疊起,宛如有云氣滌盪我的`心胸,使我的心胸激盪,精神振奮,極目而望又把飛鳥歸林的情景盡收眼底。“決眥”寫出了詩人對國家的無比熱愛,這秀麗的。景色使他欣喜。表現了詩人登上泰山後心情澎湃無比。

最後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此句就是流傳千古的絕句,意曰:“(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峯,看一看衆山(相形之下)是多麼地渺小”最後一次強調了唐國與其它小國相比起來,真是強大了好幾倍啊!那些小國是如此地微不足道。

本詩通過寫詩人望泰山的所見所想,表達了由望嶽而生登嶽的意願,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雄心氣魄。本詩由望嶽而想登嶽,渴望之情如在眼前,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嶽”,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着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嶽》一詩,成爲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杜甫,不愧是“詩聖”啊!如此絕妙的詩,才配得上他這樣的人呀!

《望嶽》讀後感3

住在濟南就爬泰山,來到青島就爬嶗山。我當兵時就離不開山,軍營就駐紮在泰山腳下。東嶽泰山巍峨雄偉,我多次和戰友們登上泰山放眼遠望,心潮澎湃之際很自然就想到了杜甫的《望嶽》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裏凝聚了一切鍾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爲黃昏與白晝。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盪滌着詩人杜甫的心靈,他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人到了泰山腳下,但並未登山,故題作《望嶽》,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宏偉,筆力囊括,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作才華。清人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爲壓卷,屹然作鎮。”本文由教育城收集整理

而現在我早已解甲歸田來到了島城青島,在青島就經常爬嶗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每次爬山,我都會想到杜甫的這句名詩。我想。但凡是登山,不能光在半山腰轉悠,一定要登上頂峯,才能登高遠眺,“一覽衆山小”,要不說無限風光在險峯嘛。當我每次站在了山峯,便有一種山高人爲峯的自豪與豪邁,無限風光踩在腳下的英雄氣概由然而生。

唐代大詩人杜甫三歲時母親便去世了,寄養在洛陽的二姑母家裏。二姑母的和姑夫認真嚴格地教杜甫讀書,使他剛七歲就能做一篇《鳳凰》詩。十四五歲時,二姑父把他介紹給在洛陽很有文名的崔尚和魏啓心,他們經常互相來信談詩論文。當時文壇領袖李邕是著名詩人,有一次他到洛陽,讀了杜甫的詩賦,以爲他是一位已有成就的老詩人。後來李邕與他見了面,看他竟是一個大孩子,不禁大大誇獎了他,鼓勵他努力寫作,精益求精。杜甫並不自滿,繼續刻苦學習,他知道,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他也決心像前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那樣,行萬里路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藝術修養。從二十歲起,他便在現今浙江、山東、河北、河南一帶漫遊。

泰山別名岱,是五嶽之首,所以尊稱爲岱宗。膾炙人口的《望嶽》這首詩便是杜甫在山東遊覽泰山時留下的佳作。當年杜甫剛到山下就被泰山雄偉壯闊、神奇秀麗的景色深深吸引,激情萬丈中他寫下了這首生氣勃勃的遙望東嶽泰山《望嶽》詩。詩篇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並表達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表現的是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泰山到底有着怎樣的氣象呢?它橫跨齊魯,青翠的山戀連綿不斷。大自然給予它無限的神奇和靈秀,高聳入雲的山峯使山的南北明暗不同,就像劃分成早晨和黃昏那樣分明。山谷裏涌出層層雲氣滌盪着人的心胸,凝神遠望目送歸林回巢的飛鳥。一定要竭盡全力攀登上最高的頂峯,居高再看,周圍的羣山就都顯得低矮渺小了。既然如此,杜甫於是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登上泰山絕頂。實際上,這也正坦然表示出他的雄心壯志,即敢於意氣風發去攀登詩壇絕頂。

後來,這首詩被後人豁然刻在碑石上立在泰山山麓,它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不斷勇攀心目中的高峯。今後,我們還要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峯,讓我們以杜甫的這首詩自勉,齊魯到今青未了,奮勇登高望遠領略風光無限!

《望嶽》讀後感4

我品讀了杜甫膾炙人口的作品《望嶽》以後,我的感受很深。特別是那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更加讓全詩引人入勝。

《望嶽》是杜甫在青年時期寫的。雖然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由遠望到近望,由凝望到俯望來寫的。詩人還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讓人拍案叫絕。

這也不禁讓我想到那些“登高”的詩句。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講述了要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但是它們卻都沒《望嶽》更顯得巧妙,朗朗上口。它告訴我們的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從各個角度全面地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正確的認識問題。

而不是死板地“一條衚衕走到黑”那是不可行的。

古詩詞真是我們民族的瑰寶裏面蘊含着無窮無盡的知識和道理,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望嶽》讀後感5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泰山是多麼的高峻,是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了杜甫的心胸氣魄。“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峯俯瞰顯得渺小的羣山”他的心裏充滿了青年時的激情與雄心壯志。“岱宗夫如何”在乍一見泰山時,興奮的不知該怎樣表達對他的仰慕之情,但是在他的心中,心存壯志,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峯,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氣概,爲了自己心中的志向矢志不移。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路漫漫而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爲自己的志向奔波許久,刻苦奮鬥,小心翼翼的向前走。但有時也會有半途而廢,求而不得,甚至落幕和自己默默退場。

挫折在所難免,但只要你的志向在心中不是暗淡無光的,就能衝破迷惘。貝多芬在追尋志向的過程中,天不從人願,偏偏讓他變成了聾人,但他並不因爲困難而退縮,他朝着他的志向堅定不移的努力,接受命運的挑戰。果然,他的堅持不懈沒有讓自己後悔。曾經有位名人說:“心中沒有理想,生活便索然無味”。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就像“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風向對他來說都不是順風”。有目標,生活纔會有意義!

范仲淹就有志於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慷慨激昂的表達了自己以天下爲己任的偉大志向。

對於現在的我們,更是要對自己所定的志向與目標堅定不移,就像愛迪生對發明的堅持不懈,才使得人類社會發生鉅變。我們現在的.志向應該是向着學習前進,手中的書不僅僅有書香,更是瀰漫着心懷志向的氣息,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學海無涯”想要學有所成,心中必然有志向去努力實現,爲了自己的目標不斷追尋。

必竟“有志者,事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