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2021傅雷家書讀後感國中生

讀後感8.21K

2021傅雷家書讀後感國中生

《傅雷家書》既展現了“慈母嚴父”式的中國傳統家庭,又展現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不僅是表達舐犢情深的一封封書信,還是一本具有人生哲理的書。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2021傅雷家書讀後感國中生範文五篇,歡迎大家查閱!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1

讀《傅雷家書》,讓我由衷的欣賞傅雷一家的點點滴滴,大到事業,小到日常家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由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的用心良苦,是天下父母學習的榜樣。

讀完《傅雷家書》,讓我想到暑假親子共讀的《親愛的安德烈》一個是充滿着“父愛”,一個是洋溢着“母愛”,雖然他們愛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是都是以信的方式和孩子互相交流,互相溝通,讓孩子好好學習,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那麼的真實。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走進父母的心裏,並理解父母。又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讀懂了孩子,最終他們彼此都成爲了最知心的朋友。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爲了未來更美好。我要多向三位學者好好學習,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讓孩子更好的快樂成長。身教重於言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希望。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2

翻開《傅雷家書》濃濃親情溢於字裏行間,傅聰出國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書表達出對他的學習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對他的引導教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家書合理的教育中隱藏着深深的愛。傅雷多次與傅聰交流音樂上的技巧,爲他點名方向,還不斷要求他擁有高尚的思想,頑強的精神。在經濟上給傅聰合理規劃,使在國外的傅聰並沒有墜入寂寞的深淵,對學習生活手忙腳亂,而是井井有條,最終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傅雷如此重視教育孩子,以至於臥病在牀也不忘寫家書。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教育自古以來都是大事,而現在不少父母忽略教育,一味地溺愛孩子,認爲足夠的金錢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是對他們的愛。

傅雷在兒子出國時沒有塞給他大把大把的鈔票,而是給予他經濟上的建議,做出合理的規劃,每月將所有花費記下來與月初的打算對比,然後做出下個月的打算。這讓傅聰獲得了比金錢還要珍貴的東西合理支配金錢或時間。在21世紀,金錢已經貶值,更不能滿足精神世界,而最值錢的就是教育,合理的教育讓兒女受益終生,並非一時之樂。

傅雷夫婦會爲傅聰的離別難過的茶不思飯不想,也會因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傅聰的第三名的成績欣喜若狂但不忘上進。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3

《傅雷家書》顧名思義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是給傅雷的一封封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與人生,爲傅雷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誼深深打動,身爲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相關的書籍;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時,傅雷常勸傅聰勞逸結合。這些極爲普通的行爲飽含傅雷對其子的愛,使身在國外的傅雷不會因對父母的依賴而放棄學習工作。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着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爲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4

拿起這本也許並不太重的書,卻覺得沉沉的。

瞭解過傅雷,爲他的含冤自殺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學術上是一位學者,在家裏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這些家書,有三層資料,第一層是傅雷作爲一位普通父親對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表達四年、關懷之情;第二層是傅雷與兒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傾心地交談,討論藝術;第三層就是傅雷作爲一名品德高尚、學識豐富的知識分子,認真引導兒子要具備高尚人格和藝德,啓發兒子的愛國情、民族情。

《傅雷家書》能夠使我們更好的提升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在風雲暗涌的年代裏,傅雷經過書信親子愛子,傳達出一種高尚的品質。

愛子之情本是人間常情,而傅雷卻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把親情放在第二。讀了《傅雷家書》,能夠看到99.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愛,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藝術造詣高深,在生活對朋友愛惜尊重,政治上關心國家發展,又如益友、知己般與兒子平等探討藝術的多個方面的個性特徵,並且還能從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中獲得做人的道理,讓孩子體會父母之愛。可能如傅雷那樣,對我們有着一顆期盼之心,期望我們成人成才,有一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明白了父母的愛心,我們就會努力學習、成人成才。

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能夠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

認真品味這本好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傅雷家書》不可多得的文學之作。

傅雷家書讀後感範文5

“閒來無事多讀書”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但我卻很少真正做到。最近看了《傅雷家書》,真的受益匪淺,所以,拿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而傅雷先生寫信的目的也在書中記載的也很清楚:“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本書,不僅僅對於傅聰,對我們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總體而言,我從這本書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教育孩子,應該先和孩子成爲好朋友。

其實,傅聰兒時,傅雷對他的教育是很嚴厲的,甚至可以說是不近人情的,可是他後來改進的教育方式,我認爲是父母們都可以借鑑,學習的。現在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懷着當初傅雷先生對傅聰那種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揠苗助長的措施,對待孩子的心態也扭曲了,這樣只會使孩子們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如果能夠和孩子建立朋友間的友誼,我們這些孩子不但對家長的話更聽得進去,而且我們也更能理解“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這種矛盾的情緒。

第二,要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

現在早戀的現象層出不窮,許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都錯過了學習的大好機會和時光。所以傅雷先生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勸告少年得志的傅聰道:“就是我一生任何時期,腦戀愛最熱烈的時候,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爲止沒有變過的原則。”這樣類似的話,傅雷先生不知道在信中重複了多少,強調了多少,可見這對我們青少年是何其重要啊!而且,不早戀,是對自己,對別人負責。試想啊,我們現在還年輕,眼光、嗜好、趣味不知道還要經過多少的變化呢!現在喜歡的,不擔保一輩子都是這個口味,而且,萬一以後遇到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呢?愛情,如果沒有上升爲一種“親情”,真的不可能一輩子!說出來的話,就意味着要一步步地去實現,不然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別給太多的承諾,因爲你真的不一定做得到。除非你真的想歌裏唱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然,勸告你,還是不要早戀,這也是於人有益,對人負責的事。

第三,成功者,必是能夠忍受孤獨的人。

忍受孤獨,是一件十分讓人痛苦的事了吧?現在很多人,都玩起了什麼qq農場,qq牧場的,就是爲了打發時間的吧?可是“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了所發的感情都是真心實意。你所賞識的李太白、白居易、蘇東坡、辛稼軒等各大詩人了是我們喜歡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樂也,等到你有什麼苦悶、寂寞的時候,多多接觸我們祖國的偉大詩人,可以爲你遣興解憂,給你溫暖。”所以,爲什麼不選擇在孤獨,無聊的時候聽聽音樂,看看書,寫寫信,跑跑步,甚至打電話給朋友嘮嘮嗑,也是很不錯的,起碼還可以聯絡一下朋友間的感情。時間過得很快的,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第四,養成寫東西的良好習慣,也是讓我們一生受益的。

通訊工具越來越發達了,所以,很少人會寫信。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什麼都解決了,什麼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可是信帶給人的那種感覺,是這些都無法代替的!不然,現在怎麼還常常有人寫情書?傅雷先生也說了:“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在會有系統,日子久了,也就放過去了,甚至於忘了,豈不可惜,就爲這個緣故,我常常逼你多寫信,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認識的訓練。我屢次要你生活正規化,學習規範化,不正規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績?如何能鞏固已有的成績?而且作品的瞭解與掌握,就需要長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所以啊,如果你不愛寫東西,起碼在表白的時候,把用短信、電話的方式,改成寫情書吧,因爲情書更能把你心中的愛慕之意表達的淋漓盡致!

當然,不能忘了傅老先生的“赤子之心”,這是強調最多的了。

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傅雷家書》真的是很值得我們去看的一本書,如果我的文字能引起您閱讀原著的興趣當然是最好了。因爲“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這篇文章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本來讀書筆記、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