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心的菩提》讀後感(共2篇)

讀後感1.16W

第1篇:《心的菩提》讀後感

《心的菩提》讀後感(共2篇)

《心的菩提》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的菩提》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年的我已經是六年級的畢業生,各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爭取考入東莞的名校,報了各種的補習班,所以我的家長也逼着我參加培優班的補習,我情不自禁地也加入了“追名校”的行列。在培優班裏,高手如雲,儘管我使出渾身解數,依然拿不到第一。 我父母是很優秀的人,他們對我期望很高,然而,平凡的我很有可能無法延續這光輝。我痛苦,導致做噩夢,我茫然,導致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經常失眠,最後終於病倒了。病好了以後,我真覺得自己很失敗,很強的失落感揮之不去……

直到有一天看了林清玄的.《心的菩提》,作品中的主角是個小人物,他的生活就像遇見沒有地圖的迷宮,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恐懼不只是一點點,他穩住自己,告訴自己千萬不能哭,要出發進攻,就不要惶恐,去發現雨過天晴的專注,每次要撐不下去、沉不住氣,要記得深呼吸,微笑着前進,只留下雨過天晴的專注,一直到時間過去,路燈吹熄,也捨不得忘記,不斷地努力,雖然到最後還是沒有實現願望,但是他認爲自己並沒有輸,因爲他贏了自己,他離自己的願望越來越近……

看着看着,我的心微微顫抖,一瞬間我明白了一個十分簡單而又重要的道理:冠軍只有一個。這世界上,更多的是像我一樣默默無聞、跑到最後也沒有拿到冠軍獎牌的人,難道因此我們就可以不努力、停步不前了嗎?當然不是!因爲人生首先是一場和自己賽跑的比賽,對手就是自己,只要在場,只要不停下來,繼續努力奔跑,就會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就會贏得自己人生的冠軍獎牌。

回想自己的小學生活,雖然前四年無憂無慮,碌碌無爲,渾渾噩噩地過去。可是到最後,我們換了新班主任,蘇老師才華橫溢,教學方法獨特,對我們循循善誘,很快,我們和老師統一思想,站在同一條戰線,我們並肩作戰,互相鼓勵,我們都變得向好向上,積極自覺學習,會心中有他人,會熱愛閱讀,會熱愛生活,懂得感恩……哪怕最終我沒拿到第一,但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時時提醒自己:偶爾做不了第一,也沒什麼大不了!這個世界上註定要有人比你更強、更高、更好,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奔跑。跑,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是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和尊重,是對生活最爲真摯和深沉的愛。即使竭盡全力,也跑不過別人,但一定會跑贏昨天的自己。

第2篇:

《心的菩提》讀後感

林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切身感想着筆而寫,對人生的思考、領悟以及內心的美好都化作一篇篇清新、哲理的文章,這些文章淡雅、智慧、簡樸,使人們塵封已久或矇蔽已久的心靈在自然流淌的語言中受到啓迪、感化與洗禮。

《佛鼓》中寫到先生住在佛寺裏,佛寺裏的木魚分爲兩種,一種是整條挺直的魚,與一般魚沒有兩樣,掛在庫堂,用粥飯時擊之,另一種是圓形的魚,連魚鱗也是圓形,放在佛案,誦經時敲之。這兩種不同形的魚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眼睛奇大,與身體不成比例,有的木魚,魚眼大如拳頭。我不能明白爲何魚有這麼大的眼睛,或者爲什麼是木魚,不是木虎、木狗或木鳥?問了寺裏的法師。法師說:“魚是永遠不閉眼睛的,晝夜長醒,用木魚做法器是爲了警醒那些昏惰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心於道,晝夜長醒。”

與佛結緣,是因家人皆爲信徒。林清玄老師的文字,有着淡雅的意蘊。他有一顆佛心,慈悲而明淨,如同溫柔延展的蓮花一般。於細微之中見佛理,以凡間俗事說慈悲。這是我所歡喜的文字,有精緻的姿態。品讀他的文字,如同是冬日於屋中品茗一盞鐵觀音,清香襲人,溫暖瀰漫。

林清玄說:“心若能持平,清靜入水,裝在圓的或方的容器裏,甚至在溪流大孩子中,又有什麼損傷呢?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爲水性永遠不二??”

哦,原來是人心變了,或者說是:失其本心。

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變得越來越滋潤。人們不用自己辛苦的下地耕種,佈網打漁,這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事物總有兩面性,富貴奢侈的思想,漸漸地使人們脫離了本心。他們開始爲了能更好地享受而努力掙錢,錢,似乎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搶手的東西,但它確實只是一種價值符號,本身分文不值,可笑啊!人們在忙忙碌碌中,只爲了尋找自己用血汗錢換來的,也許只有一瞬間的快樂,這又是何苦呢,何必呢?

林清玄老師說,人人都有一顆柔軟心,只是有些人尚未得到啓發。柔軟心使慾念的火氣溫和,甚至消散,當慾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

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妄執所纏縛,無法掙脫,因而痛苦不堪。若願得菩提,則須手刃我執,須歷過那痛徹心扉的割與舍,才見清明。

柔軟心是蓮花,因慈悲爲水,智慧爲泥而開放。

若能菩提,若得菩提,要有多好。

標籤:讀後感 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