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時間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13W

《時間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時間簡史讀後感600字 篇一

在動畫片《宇宙戰艦大和號》裏面有這樣一個情節:人類爲了淨化被外星人用化學武器污染的地球造出了可以進行空間躍遷的戰艦大和號去尋找淨化的方法。大和號躍遷到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在望遠鏡裏面看到了八年前的地球。我突然有一個疑問,如果這個時候大和號再迅速躍遷回去那麼它所到達的是什麼時候的地球呢?是它出航以後的?還是八年以前的?

有人認爲是它出航以後的,它現在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影像而已。但是難道通過望遠鏡看到的不是“現在”的嗎?霍金說對於不同的觀測者而言時間是不一樣的。假設大和號上有一口鐘的話它現在的時間必定和地球上的時間不一樣。通過躍遷找到比光更快的的方式可以實現時間旅行。

有這樣一個例子:假設a事件在地球上發生瞭然後我們乘坐一艘低於光速的飛船來到了冥王星,這個時候我們看見b時間正在發生。我們可以斷言:a先於b發生。這一結論不會遭到任何低於光速運動的物體的質疑。但是如果我們超越了光速我們就可以趕在a事件發生之前把b事件的結果告訴地球人。我們超越了光速所以我們從上帝那裏盜取了時間。這樣一來動畫片中的巨大bug就出現了。本來留給大和號的時間只有一年但是隻要可以躍遷他們甚至可以趕在外星人侵略之前阻止。同樣的邏輯,擁有躍遷技術的外星人完全可以在更早的時候來制止地球人的行動。這樣一來就更加混亂了,這場戰爭或許將變成兩個可以改變歷史的人之間的戰爭。當然有的人提出來歷史選擇論,即現在的歷史就是我們改變過的歷史。大多數科幻電影爲了逃避外祖母悖論都是用的這一套路。也有的是通過平行宇宙理論來自圓其說。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二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多的謎團,他們就像一塊磁石一樣牢牢的吸引着我們,使我們十分密切的關注着這些謎團的研究近況。這個假期,我有幸從朋友家中借到史蒂芬·霍金著的《時間簡史》,我正襟危坐,準備細細品味一番,感受霍金文字的魔力。

當我翻開書,發現自我果真“不虛此行”,書中觀點獨到、措詞精準,在“相對論”與“彎由空間”之兩章節中,作者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把它們闡釋得深入淺出,淋漓盡致,霍金用諧恢的筆調向大衆展示了觀點,而又不讓人感到單調與乏味。

我一向不崇信什麼牛鬼蛇神,對科學情有獨鍾,而《時間簡史》就是用那些簡學先輩的實驗結果,以及人們對這種的看法與態度去編寫的,並且作者還不失時機的納入理論和觀測的最新成果,使人興奮不已。且書中完全沒能那些認讀者昏昏欲睡的長篇大論,都是用極其精練的短式文章,更是加深了我對它的好感。

被人攪渾的河水,你一時很難看清河底,你越是急躁,就越看不到,僅有平靜內心,等塵埃、沙石落定,這是河底的游魚、彩石、蠕蟲就一目瞭然了。這就是我閱讀《時間簡史》的心得,雖然書經人修改已變得通俗易懂,可有的地方還需要慢慢品味才能體會出用意,才能更加深入,更加透徹的讀懂,倘若你這時心急氣躁,就會欲速不達,一段時間內很難讀懂。

更加精彩的是,書中還有許多插圖,幫忙我們們讀懂它,還附有作者對未來宇宙的大膽推測與猜想。優美的詞句記我們恍然置身於宇宙中,親眼目睹諸如“宇宙大爆炸”、“黑洞”等事件或事物,作者也十分有心地介紹瞭如牛頓、伽利略、阿爾伯特等科學狂人的生平,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看完《時間簡史》後發現,書中的知識與精髓相當於“聽君十席話”。

再談本書作者,斯蒂芬·霍金,大家都學過《輪椅上的巨人》,就是說霍金的,他因患“漸凍症”,被禁錮在一把輪椅上40年之久,但他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爲優勢,克服了身體缺陷而成爲國際之“超星”,他不能寫字,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學”、“大爆炸”等論理,邁入了浩大的宇宙中,儘管他那麼無助的坐在輪椅上,但他的思想卻超越了宇宙。

約翰·彌樂頓講得沒錯:“頭腦是他自我的住處,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堂,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時間簡史讀後感900字 篇三

宇宙――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屍子》中解釋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即“宇宙”是時間、空間和萬事萬物的總稱。自小我便被這種神祕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博覽有關書籍是我的一大嗜好,其中的《時間簡史》便是最主要的代表之一。

《時間簡史》出自被譽爲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之手。《時間簡史》並非如字面上所說僅僅論述時間本質,它更多地是對宇宙的創生、演變和關於黑洞及最新物理理論的論述。當然,其中對時間本質的非哲學性解釋也是一大看點。這本書的確讓我獲益匪淺。

其中對宇宙的創生、演變以及其消亡的可能性闡述使我感觸良多。宇宙的創生經歷了一系列複雜而難解的過程,人類的出現全都依於存生,這一切是偶然還是必然?如今科學家仍無法得出一般性結論。但這讓我心生一念:“人或許可以不知道從何而來,但是必須明白將向何去。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其存在的理由,不懂得去追求,那這個人的人生是可悲的。我在努力地瞭解着我們從何而來,或許可能我一生都不能破解其中的奧祕,但我卻從未停止過探索自己生活的方向,它成了我的信仰,指引我一步步向目標邁進。

還有個讓我終身受益的感觸。它不來自書裏的那一堆難懂的方程或諸如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高深理論,而是來自本書作者。霍金教授是個傳奇的人物:他在一番努力後考入牛津大學後的第二年得了“肌肉萎縮症”,這致使他全身只有大腦和幾個手指頭還屬於自己控制,這是個悲劇!但這並未打倒這位偉大的人物。他於隨後的幾年就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這曾經是由牛頓擔任),而且在研究成就上與澎羅斯一道證明了一系列黑洞定理……

我被他那頑強的生命力所感染,很難想像一個幾乎成爲植物人的他竟能到達常人難於達到的高度,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將永遠烙印在我的心裏。人生總有低潮、失落,一不小心便可能掉入頹廢的深淵。這時已烙印的頑強印記將適時而生,慢慢地牽引我走出來。即使跌倒也會勇敢地揮去身上的塵土,大步地繼續邁向前方。

而這些都是它給予的。一本好書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讀文學讓人高雅;讀傳記通過與成功人士的對照影射自己,反省自己;而讀一篇好的科普作品是讓人認知、思索與提高思想深度的絕佳養料。人是意識形態與物質能量的有機結合體,思維是一個人存在的體現,只要思想尤存,學習之路就不會盡頭。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看了現代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寫的著作——《時間簡史》。

這本書重點寫了我的宇宙、宇宙和時間、量子物理與相對論、黑一洞、時間箭頭與時間膨一脹這五個方面。

聽說,當時霍金寫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全身癱瘓的狀態下完成的。我想,霍金已經只有兩個手指能動了,但他還是每天堅持閱讀。這種堅定的意志力是常人不可有的。在輪椅上的霍金,雖然已經全身癱瘓了,但他的思緒飛出了太陽系,飛向了神祕莫測的黑一洞。

他寫出了現代人最喜歡看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一洞》,他還發明出了一套科學模組,成爲了英國皇家研究院最早的會員。

霍金寫的《時間簡史》主要介紹了宇宙是怎樣由來的到黑一洞的形成。說起黑一洞大家也應該知道,黑一洞是由一顆恆星衰變只後,變成了白矮星,白矮星衰變了之後自然而然就變成了黑一洞。同時黑一洞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引力最大的物體,它的大的連光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現在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成功=99%的努力+1%的天份。就像霍金一樣,不斷努力,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