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56W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多篇

《懷念母親》主要講的是:作者季羨林讀大二時,年僅四十多歲的母親就過世了,這對作者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他很懷念生身母親。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歡迎閱讀!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1

在讀了《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後,我思潮起伏,不禁被文中季羨林老爺爺對母親對祖國那份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所感動。

文中,季羨林爺爺平時生活在城裏讀書,與母親是聚少離多,回來的幾次都是奔喪,極少有與母親相聚。而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後,季羨林爺爺是淚流不止,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心中滿是無盡的懊悔,抱着終天之恨,恨自己沒能陪在母親身邊,恨自己連母親臨終前都沒能見上一面,甚至想隨母親於地下。從季羨林爺爺如此悲傷的心情可以看出,季羨林爺爺的一片赤子之心。

而生活中,有許多人總是嘴上一大套,整天說孝、孝、孝,但卻總不付之於行動。即使是在母親勞累的時候給她們敲敲背,在她們口渴的時候遞上一杯溫暖的茶水,也是少有人能做到。有的人,母親向他們送去關切的話語,他們卻埋怨母親嘮叨;有的人,總向母親要這要那,只要哪稍不順心,他們就破口大罵;有的人,從來都不關心母親,只關心着自己,不知道母親內心的痛苦,即使母親生病了,他們也漠不關心。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偉大的、無私的,她們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我們更應該感謝母親,關懷母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報答母親!

文中,季羨林爺爺留學國外,心中卻皆是對祖國的無限濃濃思念,每到夜晚,他的心中思念着祖國,思念故鄉的親人思念得實在難受,有時,當思念之情異常強烈時,留在國外的心思立刻都煙消雲散,恨不得立刻回到祖國。從中可以感受到,季羨林爺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都表面上很愛國,常有人崇洋媚外,喜好國外的生活。有人旅行國外,心裏像磁石一般被國外吸引住,流連忘返,一點都想念祖國,最後,竟對國外戀戀不捨,怎麼也不肯離去,有的甚至改國籍,定居國外。這就是人們所謂的“愛國之情”嗎?

祖國是我們華夏兒女共同的母親,我們可以放棄一切,就是不能放棄祖國,國家的尊嚴就是我們的尊嚴,我們應當捍衛我們可愛的祖國,而不只是嘴子上說說。

同學們,我們不能空口談虛話,應當真正愛我們的母親,愛我們的祖國,對她們表示真誠的尊敬,這是對於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必須做到的事!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2

今天我打開語文書,又一次地讀了《懷念母親》,作者季羨林寫了在國內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很後悔沒在母親去世前來回報母親,沒有在家裏多陪陪母親,沒有好好帶母親去外面玩。作者一連幾天都淚流滿面,食不下咽,寢食不安。作者來到國外時,懷念祖國母親和生身母親,作者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還記得上學期期末考,媽媽叮囑我一定要認真答卷,不要把簡單的題目的分數失掉,不要寫錯別字。可是我一到考試時,緊張的把媽媽的叮囑給忘記了。後來成績知道了,我考試考砸了,回到家裏,媽媽先是批評我怎麼考不好呀?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這幾句話我聽得耳朵都結繭了,心裏煩死了,就和媽媽吵了起來,越吵越起勁,我的口才不如媽媽,我就發脾氣。到後來媽媽到她自己的`房間拿出一根跟筆蕊一樣細的鐵棒,我知道媽媽要打我,我心裏有點害怕。媽媽拉住我,往我腿上就是一下,疼得我直叫爺爺、奶奶。打了二下後,媽媽就不打了,我想媽媽一定是心疼吧,我想站起來,可是一站起來,腿就疼提要命,像有一千條蟲子往骨髓裏鑽。我一看,小腿上腫起來一大塊,還會變顏色呢,我看的時候是紅的,到後來是紫的,再後來是血紅的,我看了後就想哭,我擡頭望四周,媽媽怎麼不見了?我剛想找媽媽,這時一陣陣抽泣聲從廁所間裏傳來,原來媽媽打完後,獨自在廁所間小聲哭,是想不讓我知道。

我現在想來想去,應該都是我不對,那媽媽爲什麼哭呢?我想起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悟出了一個道理:媽媽、爸爸打我是一種偉大的愛。

如果,我媽媽去世了,我會像季羨林爺爺一樣淚流滿面,食不下咽,寢不安食。現在,媽媽還在世,我一定要好好回報,要不然,真的媽媽去世了,搞不好,我會真的和季羨林一樣。

我決定以後要把爸爸、媽媽叮囑我的話記下來。記到心裏,使爸爸媽媽開開心心。我又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在學習上獲得巨大成就,那就是對老師、爸爸媽媽的一個回報。正如鄭振鐸說的話: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的伴侶。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3

前見天,我讀了《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讀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爲我很激動,我心中的愛國聖火燃燒了起來,而且燒得比奧運聖火還要旺,是作者寫的愛國事蹟點燃了我心中的愛國聖火。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主要敘述了:作者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一個是作者的親生母親,他對這兩個母親懷着同樣的真摯和同樣的崇高的敬意,他身在異國十一年中都深深地懷念生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

文中有許多句子是寫作者深深地愛着祖國母親和親生母親的句子,其中有一句:“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爲什麼,母親也頻來入夢。”讀完後,我覺得作者很愛自己的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體現了作者愛祖國愛得很深很深。

我讀完了《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後,我思緒萬千,和作者比起來,就慚愧了臉都紅了,看看作者,再看看自己,簡直是連他的一根小指頭都比不過,我以前讓自己很丟臉,就是:唱國歌的時候,經常亂改歌詞,故意跑調子。有時還把紅領巾摘下來,亂丟,還把紅領巾玩起來,把紅領巾蒙在臉上當神祕的蒙面人,還用來擦鼻涕、擦桌子,還用來抹臉。還有,我把垃圾亂丟,很不講衛生。見到同學摔倒在地上了就哈哈大笑,還故意地諷刺、嘲笑他。有時還在課堂上搞小動作,下課就惡作劇,有時,我偷偷地去拍人家的屁股。在郊外亂撒尿、拉屎,一點都不講究衛生,這些都是不愛國的表現。

讀完了《懷念母親》,我要向作者學習,不要再像以前那樣故伎重演了。所以,我要告訴你們愛國並不是離我們很遠,愛國是觸手可及的,現在,愛國行動開始吧!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哪怕是撿垃圾、掃地…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4

這是一篇由季羨林老爺爺寫的文章,回顧他老人家,幾十年前的時光,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想念母親的事。

季羨林老爺爺在六歲時就離開生母,去城裏住。中間只回過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他母親身邊呆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的母親棄養,只活了40多歲。季羨林老爺爺當時很痛苦。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他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他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鎮上不知道是爲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季羨林老爺爺在他的日記上寫到: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氛圍裏,活動起來。這活動是輕微的,我簡直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從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家來,從學校回家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兒子只是不來,她的神色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來的。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臥着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1月20日。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裏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我仰在沙發上,聽風聲在窗外過路。風裏夾着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裏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

季羨林老爺爺還寫了一篇散文,名字叫《尋夢》。開頭是: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最後一段是: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季羨林老爺爺在國外不僅不忘記自己的母親,連自己的祖國母親,也從未忘記。特別是那句:一想到生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個影都沒有。這句話實在是太經典了,極其形象的表現出季羨林老爺爺想母親的那種心情。

對,我們的一生就是要兩個母親,生母和祖國母親,相比較一定不相上下。

季羨林《懷念母親》讀後感5

每個人都有的七情六慾,不論你是掩埋在心中,還是都表達在臉上。喜怒哀樂,都不可迴避。

也這是如此,季羨林也的確是一個善於表達情感的人——淚水——正是母親的懷念。

如今差不多入秋了,而秋天也正是一個讓人多愁善感的季節,海外的遊子也正是在這個“秋“中,勾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思念故鄉的親人、故鄉的朋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首千古名詞,是多少人的心聲呀。一個“四分五裂”的家需要的時重逢。當你被外面的大千世界所迷惑住了時,你想到過自己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嗎?想到過自己還有親人在時時刻刻盼望着你回家嗎?但是,季羨林知道自己還有一個溫暖的家,也知道自己還有親人在時時刻刻盼望着自己回家,爲何他又不回家?其實他心中也是茅盾的,有種說不出的味道濃濃的糊在他的心頭,所以我們說——思念會讓人多愁善感。

這就是一顆遊子的心,思念中漸漸產生了愛!

季羨林眷念母親的同時又有着對故國的思念,對故國的思念中,又蘊含着對母親的眷戀。季羨林不僅有對母親的小愛,還有祖國的大愛,這也證實季羨林明明知道自己有一個家等着他,他卻遲遲不回的原因了——他漂泊海外正是爲了要學好知識奉獻祖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在大愛與小愛之間做了抉擇,但是他卻後悔自己拋棄了自己的母親,這也正是爲何他心中矛盾的緣故了,還正是如此,所以他在《永久的悔》寫到: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可以看出季羨林對自己到處的抉擇是多麼多麼的後悔,他選擇了名譽或是尊榮但是他卻忘記了自己的那個家,那個苦苦等待他數十年的母親,以致他抱着終天之恨,寫下來這篇《永久的悔》。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不可避免的只能接受。在這多愁善感的秋,你也多去懷念你的過去吧,若漂泊海外,也打個電話回家,報個平安,雖是淒涼的,但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它會時甜蜜的,濃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