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愁讀後感(共27篇)

讀後感1.51W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7篇《鄉愁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鄉愁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鄉愁讀後感(共27篇)

篇一:鄉愁讀後感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書寫“鄉愁”,自古以來都是衆多文人墨客的千古話題,同時也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而其中,關於 “鄉愁”的詩詞作品就有餘光中的《鄉愁四韻》、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席慕蓉的《鄉愁》、朦朧詩代表人之一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等佳作。近些年來,國內一些純文學作品興起了一股股針對“愛國思鄉”的熱浪,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卻在似如煙海茫茫的文學界中脫影而出。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曾任臺灣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餘老的作品的風格極不統一,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歌,一般多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是表現得很細膩而柔婉。着有詩歌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於種。很多讀者知道余光中這個名字,便是因爲這首著名的《鄉愁》,因此很多時候餘老也被稱作“鄉愁詩人”。

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爲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這首不到100來字的抒情詩,卻藉助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具體事物,通過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了,實物化了,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深深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家人團聚,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結束分離之苦的強烈願望。從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鄉愁”的內涵和意境,隨着自己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了不斷的提升與昇華!詩歌迴環望復,音韻和諧優美、簡練。在同一位置上,有重複: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量詞:枚、張、方、灣。作者採用了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而且詩人還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找到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裏,“鄉愁”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些具體事物上,這樣,詩人不至於無所依附。詩歌以情感爲線索,詩詞單純、含蓄,美與豐富美於一體,不枝不蔓,意境悠遠深邃,字裏行間透露了作家余光中一生漂泊無依,在經歷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之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思想;真誠的希望臺灣能早日迴歸祖國。

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的情景,餘老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擡頭遠眺,似乎又在感念着當時的憂傷氛圍。他說:“隨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余光中說,這首詩歌是“蠻寫實的”:小時侯上寄宿制學校,因爲離家很遠,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節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節我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這句。

在南京生活了近XX年的餘老,紫金山風光、夫子廟雅韻早已滲入他的血脈;抗戰中輾轉於重慶讀書,嘉陵山水、巴山野風又一次將他浸潤。“我很慶辛自己在離開大陸時已經21歲。我受過傳統《四書》、《無經》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學的薰陶,中華文化已植根與心中。”余光中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很單薄的。”

當今臺灣迴歸大陸是我們全體中國人與駐臺同胞的一個最大願望。《鄉愁》是臺灣同胞、更是全體中國人共有的思鄉曲,隨後,臺灣歌手楊弦將余光中的《鄉愁》、《鄉愁四韻》、《民歌》等八首詩譜曲傳唱,併爲大陸同胞所喜愛。余光中說:“給《鄉愁四韻》和《鄉愁》譜曲的音樂家不下半打,80多歲的王洛賓譜曲後曾自己邊舞邊唱,十分感人。”

也許詩人餘老的心情我懂得,這種與祖國故鄉的隔閡,是無法逾越的,但作爲一個文化人或者詩人,最後我只想用詩人餘老說過的一句話體現,“詩比人先回鄉,該是詩人最大的安慰”。

篇二:鄉愁讀後感

太平洋,波濤洶涌,留下我,孤苦伶仃。我與祖**親僅一河之隔,我願投入她的懷抱,尋求庇護,但只差一架橋,我這個千百年來的海外遊子——臺灣,希望迴歸自己的祖國。

正當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準備“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時,十二道金牌如利箭射穿了他的心,他知道他的夢難圓了,背上的字隱隱作痛,風波亭,轟然倒下。岳飛選擇了歷史的宿命,選擇了無奈,選擇了精忠報國。他死了,盡了自己的忠義兩字,至死都沒有背叛。

讀懂了岳飛,我低下頭,臉微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汗青”的文天祥,面對死去的千萬百姓,面對敵人的威逼誘降,腿彎也不彎。長嘆一聲,?咳煥嵯隆S謔欽怪交雍粒?ldquo;亂世羈旅,夜沉沉,不盡悠悠愁緒。故國山河,西北望,廢池春深入寂,不堪回首,零丁孤夢難續……但取丹心照,青史人寰世”。他面對高官厚祿眉都沒有皺一下,他不願,亦不想背叛祖國。

讀懂了文天祥,我有了悔悟之心。

夏完瓊,面對清軍,用“毅魄歸來,靈旗空際看”,表達了對清軍的憎,對祖國的愛。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北不肯休”。是愛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是愛國……

讀懂了他們,我願回到祖國的懷抱。

給我一架橋,我將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我最真誠的摯言。

篇三:《鄉愁》讀後感

余光中先生的去世,是文學史上一顆星辰的隕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等候回家的靈魂,帶着滿腔的鄉愁,在世界上消散於煙雲之中,只剩下精魂留存於世。

余光中先生的身世是讓人唏噓的。他二十二歲時,便被國民黨一起帶到了臺灣。從此跟着國民黨遠別故鄉,在臺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在臺灣生活期間,寫出了多首流淌着濃濃思鄉情的詩歌。比如《鄉愁》這首廣爲人知的,讀來讓人悲哀婉轉的詩歌。儘管只有隻言片語,可是詩人將自己的思鄉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字裏行間,都隱含着無盡的鄉愁。

余光中先生活至九十歲,卻依舊像二十多歲——年輕時候那樣,思念着故鄉。那是他永遠回不去的熱土。

雖說余光中先生在文學史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但實際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濃濃鄉愁。他的每一首詩,都融入了自身的真情實感,是他嘔心瀝血而寫就的。他用濃濃的思鄉情,創造出了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從古至今,鄉愁都是多種多樣的:有一去不復返的鄉愁;有久別重逢的鄉愁;也有短別重回的鄉愁。可是,命運捉弄人,偏偏讓余光中先生只能在一去不復返的悲哀中度過自己的人生。在臺灣帶着深深的遺憾,最終魂歸天堂。

鄉愁可以創造出藝術,但更多時候卻會創造出無奈。余光中先生迫切回到故鄉的心情,使他走向了創造藝術的道路,在一場轟轟烈烈中走向沉靜。但他的離世,卻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思索。

《鄉愁》讀後感

篇四:《鄉愁》讀後感

鄉愁也許是一枚郵票,也許是一張船票。總而言之,這就是詩人——余光中內心想表達的含義。如今,詩人已經離我們而去。那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人的內心,來表達我們對他的深切懷念吧。

余光中本是福建人,後來輾轉來到了臺灣。然而他的這首《鄉愁》感動了無數的華人讀者,紅遍了大江南北。詩中,詩人將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呈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心靈爲之一顫。

當時他才22歲,卻被國軍所抓。離別前夕,余光中對家人說“我會快去快回的。兩三年的光景,我就會回來團聚。”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他一別大陸好多年。他的母親在大陸這頭,默默地等待了漫長的半個世紀。然而,大海無垠,海上沒有一隻扁舟將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送回來。她一直盼啊,盼啊,盼白了頭髮,盼幹了淚水,直至生命的盡頭,依然沒有盼到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段感人的片段。當年蔣經國偶然看到路邊的一塊石碑,上面深深地刻着“我要回家”四個大字。這幾個字對我的感觸很深。當時這些有家不能回的老兵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排遣自己的思鄉情緒。然而,從這四個大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想要回到祖國大陸的決心。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夢中,他們回家了。發現那裏只有一片青草地。再望過去,只是一片汪洋大海。海的另一邊,是母親苦苦等待了半個世紀的雲崖。那裏,有母親流過的淚水,有母親踩過的腳印,有母親無奈的身影。想到這裏,我的眼淚又情不自禁地掉落下來。

詩人想要表達的含義在詩中說不盡,道不完。那時詩人的心情,又有誰能深深理解呢?

篇五:《鄉愁》讀後感

《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峯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

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人抽象化的空泛。這首詩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波浪。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爲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爲撩人愁思了。

在現代的詩篇和散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他對家鄉親人們的思鄉,也表現了他盼望祖國大陸的統一。他,就是著名的臺灣詩人,《鄉愁》的作者—余光中。

自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到了臺灣,共產黨就把解放臺灣看作是一件大事。毛主席曾說過:“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爲上策”。漸漸的,中國和臺灣從敵對到友善,開始逐漸走向光明,而到後來,臺灣當局發生變化。一些臺-獨分子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陰謀。中國各族兒女和臺灣大部分民衆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臺-獨鬥爭。

詩人余光中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親眼目睹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看到了時隔幾十年後,有的人與在大陸的親人抱頭痛哭,敘述着太多的悲歡離合,而有的人只能站在親人的墳墓前。於是便寫了這首小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親在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頭;後來啊,鄉愁是一坊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頭。

詩雖然不長,不過卻表達了他對祖國統一的。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繪了祖國了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蹟,而有一些則是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而現在,當我們再一次品味這些詩時,不免會產生一種想法:臺灣到底何時統一?這種想法到現在還是一個知數。而現在我想說的是:“讓我們盼望祖國大陸早日統一,不要就此”感人的悲劇再次出現。

篇六:《鄉愁》讀後感

最初讀《鄉愁》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溫總理讀最後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後的故事,並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有人說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爲新事物被大衆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後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並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說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這是一首簡單明瞭的詩,普通大衆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註定要廣爲流傳。有人說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說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篇七:《鄉愁》讀後感

鄉愁也許是一枚郵票,也許是一張船票,總而言之,這就是詩人――余光中對祖國深沉的愛與思念。而今,余光中爺爺已離我們而去,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人內心,來表達我們對他深切的懷念吧。

余光中爺爺本是福建人,後來輾轉到了臺灣。然而他的這首《鄉愁》感動了無數的華人讀者,紅遍了大江南北。詩中,詩人將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呈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心靈爲之一顫。

當時他才22歲,卻被國軍所抓。離別前夕,余光中對家人說:“我會快去快回的,兩三年的光景,我就會回來團聚。”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他一別大陸就是好多年,他的母親在大陸這頭,默默等待了漫長的半個世紀。大海無垠,海上沒有一隻扁舟將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送回來。她一直盼啊,盼啊,盼白了頭髮,盼幹了淚水,直至生命的盡頭,依然沒有盼到自己心愛的兒子。

他在《鄉愁四韻》中深情的呼喊:“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他在《當我死時》中殷切地期望:“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這無不飽含着對大陸的思念,對兩岸統一的渴望。

故而,我們要記住那位寫《鄉愁》的遊子,記住他那滿腔的愛國情懷。與其說他是“鄉愁詩人”,莫如說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愛國詩人!

余光中爺爺的愛國情懷,應成爲所有華人的內在氣質,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篇八:《鄉愁》讀後感

在南國暖暖的春陽中捧讀臺灣著名詩人席慕蓉的《鄉愁》,我真正體會到了“讀好詩文如飲醇酒,讓人齒頰留芳”這句話的含意。席慕蓉將縈繞於心頭的情愫,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讓人沉醉,引人共鳴!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築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起句比喻精巧,鄉音如歌,如清遠悠揚的笛聲,在每一個有月光的晚上吹響,飄蕩在遊子的耳邊,纏繞在遊子的心房!試想一年四季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念故鄉,真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詩人緊接着用了第二個比喻:“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築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時光流逝,故鄉的輪廓在遊子的腦海中是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卻又無法一一道出,心頭便會因此油然而生出一絲惆悵,一陣迷茫,彷彿與親人離別時執手相看淚眼,朦朧的淚光中看不清對方的容顏。此句竟是如此的傳神,如此的貼切。“離別後築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築永不老去”,詩人用“沒有年輪的樹”,寫出鄉愁的永恆,無論離開故土多遠、多久,遊子心中的那份思念將永遠不老,永遠鮮活如昨。品讀全詩,我不由得爲詩人精妙的連環的比喻喝彩!

余光中先生也曾作膾炙人口的《鄉愁》詩,詩中用“郵票”、“船票”等意象來寄託自己的故園之思、家國之戀。相比之下,我認爲席慕蓉的《鄉愁》更含蓄雋永,更意味深長。詩人用巧妙貼切的比喻、清新飄逸的文筆,抒發內心深處那至真至純的鄉戀。那字裏行間洋溢的詩情畫意,如迎面吹來的縷縷楊柳風,如淺香飄飛的幽幽香茗,讓人心醉神迷!

篇九:《鄉愁》讀後感

趁着美麗月光,細嗅風中那微不可查但熟悉的味道。 ――題記

對於鄉愁,人們所思念的究竟是那片土地更多,還是思念在那的人更多?我們現在生活在高樓林立、鋼筋水泥的世界裏,耳邊卻充斥着擾人的車鳴聲、重金屬音樂的聲音。而故鄉那連牆皮都開始脫落的小土房,承載的卻是最天真無邪的我們。

故鄉有的是清新的夜露,也不愁深裹的濃雲以及雲海裏閃爍的星光。從郊外的稻田、半空的飛燕到雨過蒼茫的滿庭綠蔭,都好像淡描着依稀的夢景。

眼前好像總會浮現一個場景,母親站在田埂上感受着稻田成熟的味道,父親在旁邊悠閒地喝水,而奶奶在一旁看着她那幾只雪白的大鵝。一切都那麼祥和,安靜,連微風也帶着稻香,好像回到兒時……

帶上一�g故鄉的黃土踏入那個燈火闌珊的世界,那�g不起眼的黃土卻也成爲一種心靈的依託。“鄉愁,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愛,是一種複雜的感情,是一種對故土和親人濃濃的思念和依戀。”我思念故鄉,思念那片留下我深深足跡的土地,思念門前那在秋天結滿果實的大樹,思念那條任我嬉戲的小河,思念那早已腐朽的木橋。也時常會想起爸爸帶我去那顆他年幼時栽下的果樹下摘果子,會記起媽媽帶我在河邊看那些自由自在的小魚,會夢見奶奶拉我去鎮上買零食……

黑夜中倦牛夜嚼,水草間小蟲底唱,茂林中老樹吐綠,村子裏炊煙裊繞,白水青田,記憶的深處始終對那方土地有着清晰的畫面。

篇十:《鄉愁》讀後感300字

斷斷續續讀,每次是讀小說有些倦的時候出來讀幾首,我喜歡散文,也喜歡詩,但平時閱讀是小說爲主,散文是小菜,詩是甜點,小說是主食。

四星半,幾乎首首是精品,前幾天讀一本鄧友梅的散文(他們的散文現在的散文家完全沒法比),季羨林寫的序文裏說中國的現代詩是個失敗(我這裏引來說看完這本後的一點感覺)。平時讀詩,大多數當代詩人的詩集大多數的情況是一本詩集裏只有一小部分算好詩,而稱得上精品的很少,現在的人的詩總覺得愛故弄玄虛,愛搞高深莫測,他們大多人是缺乏作爲一個詩人的氣質,或者詩人的深刻,詩人的情感。

當然是隨口說的一些感覺。

通過讀前人那些名家大家的詩,你一比較,前人的詩情感飽滿,深刻,能把讀的人整個兒帶動起來,現在的詩,跟你繞圈子,或有些也能帶動你,但那種帶動感覺像瘙你癢癢,有點兒小流氓的意思。

篇十一:《鄉愁》讀後感300字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一次知道余光中先生,自然是這首鄉愁,多年在外漂泊,時常思念故鄉的爹媽,想念家鄉的山山水水,對於鄉愁的滋味,只有遠離故鄉的人才深有體會……

比我更能體會鄉愁滋味的,那是我遠在臺北的叔公,1945年,他以老兵的身份孤身一人從江西去到臺北,背井離鄉。當時他纔不到二十歲,整整闊別40年後,1985年他首次帶着兒女回鄉尋親。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叔公,也是唯一一次見過叔公。親人相見抱團痛哭的場面歷歷在目。

走出半生,歸來已是暮年。

叔公後來有回過幾次家鄉,聽聞母親告知,叔公於2017年8月仙逝臺北家中,享年90高壽。、

鄉愁也許是一枚郵票,也許是一張船票,總而言之,這就是詩人——余光中對祖國深沉的愛與思念。而今,余光中爺爺已離我們而去,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人內心,來表達我們對他深切的懷念吧。

余光中爺爺本是福建人,後來輾轉到了臺灣。然而他的這首《鄉愁》感動了無數的華人讀者,紅遍了大江南北。詩中,詩人將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呈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心靈爲之一顫。

當時他才22歲,卻被國軍所抓。離別前夕,余光中對家人說:“我會快去快回的,兩三年的光景,我就會回來團聚。”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他一別大陸就是好多年,他的母親在大陸這頭,默默等待了漫長的半個世紀。大海無垠,海上沒有一隻扁舟將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送回來。她一直盼啊,盼啊,盼白了頭髮,盼幹了淚水,直至生命的盡頭,依然沒有盼到自己心愛的兒子。

他在《鄉愁四韻》中深情的呼喊:“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他在《當我死時》中殷切地期望:“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這無不飽含着對大陸的思念,對兩岸統一的渴望。

故而,我們要記住那位寫《鄉愁》的遊子,記住他那滿腔的愛國情懷。與其說他是“鄉愁詩人”,莫如說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愛國詩人!

余光中爺爺的愛國情懷,應成爲所有華人的內在氣質,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篇十二:《鄉愁》讀後感300字

本文的主題是“鄉愁”,但是文章並沒有用大量華麗的辭藻或者煽情的句子來渲染思鄉的情誼,本文所描述的鄉愁是非常具體的一盤菜——“豬頭肉”。

通篇寫了作者對豬頭肉的喜愛,本文中“豬頭肉”就像是一條線索貫穿了文章的始末:開心要去吃,不開心也要吃,無聊還是要吃,即便內心覺得豬頭肉可能不是什麼高雅的食物,即便對吃它略帶害羞,還是依然喜歡。豬頭肉不知不覺中伴隨了作者多年,而這盤菜就像一個人,見證作者的青蔥歲月,見證了作者的變化與成長,而作者對這盤菜也產生了深深的感情。

後來,作者出國了,出門在外難免想家,想家的時候就會想到“豬頭肉”這盤菜,然而國外很難再找到這盤菜,於是“豬頭肉”也成了作者的鄉愁。一想到豬頭肉,就會想到家鄉,想到曾經的點點滴滴,想的時候很暖同時想而不得卻又使內心憂愁。

有時候,對於在異國他鄉漂泊的人來說,最親切美好動人的也就是一盤冒着油花的豬頭肉,不高雅不精緻不上檔次,但是就像衚衕裏認識多年的老鄰居一樣,能讓你放下所有的僞裝和客套,安心的頂着油頭在街邊擼串,安心的在那一瞬間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篇十三:《鄉愁》讀後感300字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要相信,有那麼一個地方,一直在等着我們回去,那個地方,名叫家鄉。

——題記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小的農村。

記得很小的時候,因爲父母工作的原因,我們一家人在城市裏居住着。爺爺奶奶從小就跟我說,我們家在哪個鄉哪個村但聽到最多的便是: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就想家了。”

“哎吆!想看看我那個老房子了。”

我那個時候還小,不明白爺爺奶奶在感嘆着什麼,更不明白“鄉愁”這個字眼對他們來說意味着什麼,或對我來說又意味着什麼。

從我記事時開始,就一直在縣城住着。那時爺爺奶奶隨着我們一起離開生活四十多年的老房子,來到城裏一住就是十多年。

雖然我對家鄉的記憶並不深刻,但它在我的眼裏一直是個美妙的存在:乾乾淨淨的院子,一棵已經好多年的老槐樹,以及晚上總能望見的美麗的星星。

一方小院,卻似一方小小的世外桃源,花花草草,小貓小狗的存在使小院不再落寂。

前幾年爺爺把老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使它煥然一新,後來便和奶奶一起住進了房子裏。

我總能聽見視頻那邊傳來了高興的聲音:“今天我又跟着別人跳了一陣兒舞,可高興了。昨天幫着剪葉子,還掙了點小錢。”奶奶說着臉上還洋溢着笑容。

每逢週末,爸爸媽媽都會帶着我回家看望爺爺奶奶,幫他們做做飯,陪他們說說話。

不止是爺爺奶奶兩個人。我的爸爸。也牽掛着故鄉。

村裏定期有廟會,爸爸總是在村裏過廟會的時候,拉着我去吃一碗涼粉,那是他的最愛。

每次望着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涼粉,我都在想,這大概就是爸爸的童年吧,簡簡單單,卻又非常隆重,一碗小小的食物卻勾起了我無數的情思,在心胸中激盪開來,不能平復。

雖然在我的印象中,家鄉是一個很陌生的地方,我未曾真正的瞭解過它,但是,我卻在長輩對家鄉的一字一句中,意識到,他們很愛很愛家鄉。而我在他們的影響下,逐漸瞭解它,牽掛它,銘記它。

它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與父輩們的童年緊密相連,也與我的童年緊密相連,我們或許有些生疏。但在我心中卻生出那份濃濃的、厚重的、樸實的故鄉情。

篇十四: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讀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我首先想到的是那片綠濤,是那片羣山。余光中先生用精短的文字寫出了對祖國無限的懷念,而我只是對故鄉太多的思念,卻也是這支拙筆所能承受的。

家鄉的山,不知從何時起牽動着我的心……

小時候,山是普通的,永遠披着那件墨綠的紗衣。

我的家鄉在高原,到處是山的海洋,像一座天然的屏障,默默地守護着這片寧靜的土地。小時候,見得最多的是山,可能就是因爲太常見,就覺得普通、太熟悉,便不懂得珍惜。每天在城市中穿梭,卻沒有答應她的挽留,匆忙離去,只留下她那黯淡的墨色背影,像一件紗衣……

長大後,山是神祕的,綿延而來卻不知要走往何處。

我已不再是那個無知的女孩,各方面的壓力重重壓上來。終有一天我疲憊的坐在長椅上,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山。眼前的墨綠已不再普通,像那一位身着青衫的小姐,讓人不由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來,怪不得許多畫家喜歡畫山。作家喜歡寫山,因爲她散發着國最古老的氣息,庇護了我們一代又一代。

爸爸曾說過,祖先們是被人陷害貶到這大山裏的,可能就是其中的某一座吧!山撫固化了他們的憤恨,平靜了那顆爭鬥的心,吸引着祖先們而忘記世俗的隱憂。他們也爲我們留下生存的印記,可能是眼前的這棵大樹,也可能是腳下的青石板,透明的明月記下了這一切,飽滿深邃。山給了流浪之人一個安寧的處所,給了後人一個神祕的身影。

而現在,山是神聖的,卻不知從何時漸漸模糊了。

即將離開家鄉,站在人來人往的月臺上。這是起點也是終點,是開始也是結束,人們不停地走着,來的腳步聲掩蓋了去的腳步,而去的腳步也掩蓋了來的腳步,今夜的我已是它送走的第幾批遊子呢?月臺是流動的浮土,我不知道自己的腳步顯示出了什麼,或許是浮土焉能紮根……

踏上遠行的火車,夜裏隱約看見山在向我揮手,是挽留還是告別。再醒來已是午後,窗外是一末末綠影閃過,是山,正如我當初不肯爲她停留一樣,只是匆匆而過,而我,只是呆呆地望着。時間漸漸從山肩爬過,染紅了那件綠衣,卻又多了幾分妖嬈,最終仍被黑夜吞噬了。

再次醒來時,習慣向窗外看,山呢?我呼,竟像走丟的孩子一樣手足無措。就這樣,連最後的告別也沒有對我說。就匆匆離開了。有時望着天出神時,彷彿會看到那模糊的身影,仍是綿延伸長,是伸向故鄉的吧!

歸巢的鳥兒到底是倦了,清叫了幾聲,便消失在山中,因爲山,是故鄉!

篇十五: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鄉愁》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爲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爲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這樣我們看到這首詩構思的巧妙,四節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如油畫的着色,那色彩便是鄉愁,層層加深。

小時候離家讀書,鄉愁唯有通過那小小的郵票以寫信的方式,來向母親訴說心中的思念。這思念的對象既是母親,也是故鄉。在這裏,故鄉即母親,母親即故鄉。長大後,爲生活所驅遣而奔走他鄉,這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惦念,所以,那縷縷鄉愁,便只有寄情於那一張張來來回回的船票。到後來,時空的隔離再也得不到溝通,一方矮矮的墳墓,把我與母親——生者與死者,永遠地隔開了!詩到了這裏,感情加重,悲劇氛圍更強,載不動,許多愁。而現在,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僅把我與祖國故鄉隔開了,而且無法逾越。到這裏,詩人的鄉愁得到了昇華,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這首詩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簡潔而有韻致的美讓人感動,讀完後對於詩歌所傳遞的那份思念似乎也有了切身體會,詩不長,卻很意味深長,是值得一讀的好詩。

篇十六: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離家有多少個風雨漂泊的日子,就有多少個想家的黃昏;離家有多少裏不可逾越的路,就有多少裏鄉愁的延伸;離家有多少個曲折,就有多少次淚蒙雙眼。再一次讀到余光中的《鄉愁》,思緒就再一次回到了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如一隻剛會飛的小鳥渴望投入藍天的懷抱,用雙翅劃出自己人生的美麗弧線,卻怕遇到狂風雨淋,一個帶着慈愛的聲音如一股強大的力量從您的嘴邊滑出:孩子,如果你是一隻小鳥,就勇敢地用雙翅打造屬於你自己的天地,於是我學會了飛。

如一匹剛會獨立生存的小馬渴望投入草原的懷抱,用雙腿跑出自己奔跑的人生,卻怕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一根能看懂人心事的目光如一根堅韌無比的擎天柱從你的眼中瀉出:孩子,既然你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於是我上路了,當我不經意地回首時,我看到您滴落的淚,在屋舍的那根炊煙的伴隨下,顯得那樣的真實,真實得讓人感動,真實得讓您蒼老。

開始了離家的生活,失意時我想起您用鋤頭堅強地砍倒一個個葵花根如同不容阻擋地排除萬難,於是我不再失意;成功時,我想起每一次您拉着那頭黃牛從太陽裏走出,如同平淡地送走今天,迎來明天,於是我學會了怎樣對待成功;淚落時,想起您鄉音濁重的話,男兒有淚不輕彈,使我知道我的淚是什麼……

漂泊在異鄉街頭,沒錢的時候最想家,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問自己,當我有錢的時候我會是那個最想家的人嗎?

會!我會的!家鄉您在精神上給我如此之多,您讓我學會了飛,學會了跑,學會了面對生活的種種,我無時不刻不在想您。您是我的精神源泉,更是家園。每逢佳節更是如此,但家鄉的距離讓我無奈,卻想起席慕容的詩句:曾在綠樹白花前,那樣的輕易的'告別,二十年後的我魂魄夜夜夢歸故里。

冒着淋淋細雨,走出兩行走向家鄉的足跡,我渴望有這麼一天,這種渴望強大如山崩,莊嚴如死亡。

篇十七: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覆地詠歎,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余光中用《鄉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鬱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遊子的心哪!

讀《鄉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說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愁》,遊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於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裏。那是一個遊子的鄉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遊子的鄉愁。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遊子能真正理解遊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着一樣的血,忍受着同樣的痛,有着一樣的心情,也有着同樣的鄉愁,因爲我們中國人有着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篇十八: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總能悄悄勾起遊子對母親的思念,妻子的不捨和國家的熱愛。

整個小詩充滿着音樂之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還有四個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韻律之美。

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

少時,在外求學,和母親用書信傳遞彼此間的掛念,用小小的郵票承載自己厚重的鄉愁。到了中年,依然不能擺脫這種隔岸的牽掛。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母親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煙消雲散。還有一條淺淺的海峽阻隔着兩岸人民的交往。

作者沒有用十分華麗的辭藻,氣勢磅礴的句式,卻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將這種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印在在人們心靈的殿堂裏。

篇十九: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最初讀《鄉愁》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溫總理讀最後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後的故事,並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有人說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爲新事物被大衆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後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並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說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這是一首簡單明瞭的詩,普通大衆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註定要廣爲流傳。有人說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說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篇二十: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

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彷彿近在眼前。他說:“寫《鄉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着廣泛的同情。不設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爲可能。”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着朦朧的玻璃窗,看着父親母親追着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那時候,我是那麼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於要離開了。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着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

然而,餘先生的鄉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無望。他是那麼的驚恐,那麼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卻又是那麼的彷徨失措,因爲他沒有辦法啊!

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爲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繫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託之處啊!

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這首詩裏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繫起來的物,藉着着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託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裏,其實是有着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麼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啊!多麼的讓人心痛,爲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讚美這長江水!相思並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

讀着余光中的鄉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那麼,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篇二十一: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自古以來,多少遷客騷人抒發過這種“思鄉之痛”。

鄉愁是一種綿延在心底的苦,隱埋在思想深處的痛。大部分寫鄉愁的詩,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揪心扯肺的痛楚,一種牽腸掛肚的思念,它們道盡了中國人對家鄉和故土的依戀之情。

余光中在《鄉愁》中,繼承了傳統文化中“鄉愁”這一永恆的主題,寫出了富有新意的鄉愁情緒,這與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文學的極其鍾愛是分不開的。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此詩除結構、韻律很美外,在語言上還表現出以下五美。 美在表事物的名詞。“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表事物名稱的詞表現的是意象美,鄉愁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詩人用這些詞表達出來後就將其實現了物化,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也就是說,詩人選取了代表漂泊、隔離、訣別的具體事物來承載抽象難以捕捉的戀國思家的鄉愁。

此外,詩人用由小到大由昔到今的思路把這四種都具有象徵性的事物聯綴起來,使整首詩構成了一種真誠柔和的基調。 美在富於變化的量詞。“枚、張、方、灣”這些量詞運用得很精當,它們在詩中富於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現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這些由表小事物的量詞到表大事物的量詞,體現了詩人的鄉愁是一步一步昇華的,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美 在重疊的形容詞和反覆的句式。“小小、窄窄、矮矮、淺淺”四個形容詞正語反出,以一種輕描淡寫,使鄉愁濃縮於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情緒。

各節中重複出現的“鄉愁是……”,音韻和諧,體現了詩的音樂美,增加了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將詩人對往昔歲月的追憶和揮之不盡的鄉愁之心表現得恰如其分,淋漓盡致。 美在表示時間的詞。“小時侯、長大後、後來、而現在”四個時間詞,表現了人生的四個階段,以空間上的阻隔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不露痕跡地表示出時間的變化、情感得到步步增強,悲劇氛圍更強,載不動,許多愁……充滿着無窮變化之美。 美在顯示空間隔離的方位詞。

“這頭、那頭、外頭、裏頭”這些方位詞很美,美在它們自然顯示了空間的隔離,反覆使用就能營造出一種字字關情、琅琅上口的韻律;它們還與結構相似的小節共同形成節奏美和整齊美,也爲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篇二十二: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在現代的詩篇和散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他對家鄉親人們的思鄉,也表現了他盼望祖國大陸的統一。他,就是著名的臺灣詩人,《鄉愁》的作者—余光中。

自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到了臺灣,共產黨就把解放臺灣看作是一件大事。毛主席曾說過:“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爲上策”。漸漸的,中國和臺灣從敵對到友善,開始逐漸走向光明,而到後來,臺灣當局發生變化。一些臺獨分子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陰謀。中國各族兒女和臺灣大部分民衆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臺獨鬥爭。

詩人余光中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親眼目睹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看到了時隔幾十年後,有的人與在大陸的親人抱頭痛哭,敘述着太多的悲歡離合,而有的人只能站在親人的墳墓前。於是便寫了這首小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親在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頭;後來啊,鄉愁是一坊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頭。

詩雖然不長,不過卻表達了他對祖國統一的。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繪了祖國了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蹟,而有一些則是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而現在,當我們再一次品味這些詩時,不免會產生一種想法:臺灣到底何時統一?這種想法到現在還是一個知數。而現在我想說的是:“讓我們盼望祖國大陸早日統一,不要就此”感人的悲劇再次出現。

當然,余光中作品還有很多,我在這裏只舉了一篇,如果本文有什麼問題,請給予改正。

又一次讀到余光中先生這首著名的鄉愁,其中飽含了作者對故鄉、對母親、對愛人的熱愛,進而把感情昇華爲對祖國大陸的熱愛,其中還隱含着作爲祖國的一部分早日迴歸大陸的熱切期盼,這個應該是作者寫這首詩的深意。

這首詩以極其平淡簡單的文字表達了深摯的情感。我覺得這首詩最感人的地方就是詩人寫的時候好象不是在用文字書寫,而是在用心書寫,每一個字都彷彿是從詩人心底裏流出來的感情的泉,細膩而清冽。給每一個離家在外的遊子以心理的共鳴和激盪,很久沒有回家了,真的有些想家,想念那些愛護自己的親人。

篇二十三: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爲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爲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爲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爲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峯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爲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爲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爲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涌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爲結構美,一表現爲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裏)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 “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而美的戀歌。

篇二十四: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應該說,余光中在大陸出現不久,就凝固成了一個文化形象:攜一縷鄉愁,聽一襲冷雨,淺淺海水那邊的月下孤影,蒼老淚滴,說說余光中--《鄉愁》。啊,退回唐朝,這分明就是李白的對影三成人,杜甫的憑檻淚泗流。如果僅從這樣的文化符號上來讀余光中,顯然對他是不公平的。

最初,余光中作品傳入大陸,也就是詩歌《鄉愁》,散文《聽聽那冷雨》等極有限的幾篇。這些作品的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其鮮明的逆旅異鄉的愁思永晝,故園依稀的夢魘,鄉愁的文化附庸,越來越像一種工具,一種政治的`需要。因此,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詩歌《鄉愁》,卻在各種各樣的場合或譜曲,或傳誦,就不太奇怪了。如果按照詩歌的真正的質地來比較的話,洛夫的《邊界望鄉》要比《鄉愁》高出很多,無論意境和語言。

余光中創作的指稱有很多,什麼“四度空間”、“藝術上的多妻主義”、“左手爲文,右手爲詩”等,但這除了說明他的涉獵的領域寬廣之外,和他的創作成就好像關係不大。只要認真讀過餘氏的人,應該都能領會。

余光中的詩歌,除了它的主題能滿足一些需要外,似乎找不到什麼經典之作。像那首《鄉愁》就不必說了,還有《風鈴》、《等你,在雨中》、《連環》、《算命瞎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等都只能說是及格水平。倒是有幾首,像《碧潭》、《五陵少年》、《問燭》、《永遠,我等》等還有些意境,但比起同是寶島的詩人洛夫、鄭愁予、商禽還是要遜色許多。老餘的詩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太注重音韻和節奏了,這樣大概容易害義,往往流如一般的歌詞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餘更適合當一個出色的詞作家,真的那樣,臺灣的莊奴怕是要掉飯碗了。余光中還有一點和南朝的謝眺類似,就是詩中的佳句很多,而整體的效果平平,像“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回去夾在唐詩裏/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滿月下》),“黑蟠蟠的松樹林的背後/那一截斷霞是它的簽名/從豔紅到燼紫。有效期是黃昏。”(《山中傳奇》)等等,很多。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估計與老餘較高的古典文學修養有很大的關係,從煉字到鑄境都是那樣的雅緻,古風浩蕩。

如果這樣的古典修養,加上西學的穿鑿,用之於散文的寫作上,必定會自成一家。

因此,我一直認爲,余光中的散文創作成就遠遠高於他的詩歌,高於他的其他“兩度”(翻譯和評論)。早期的《逍遙遊》、《聽聽那冷雨》、《南半球的冬天》、《山盟》等,八、九十年代的《催魂鈴》、《我的四個假想敵》、《山色滿城》、《日不落家》、《何以解憂》等一些,文情揮灑,瓊思玉想,妙語天成。特別是在新世紀,餘氏的如掾之筆更是爐火純青,像《螢火山莊》、《思蜀》、《金陵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弟江湖客》成了散文的終結篇章。如此厚學,至情至性的文字,估計能與之比肩者寥寥。大概香港的董橋還有點可比性,但董橋過份的掉書袋,佔故紙堆,顯得性情不足,舊文人的痕跡太重。董橋的學識絕對不輸老餘,只是他們走的路線不同罷了。

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像余光中、董橋一類的文人好像在慢慢消匿,一種輕佻頹廢的文風正在養成,散文也能寫得讀不懂,只知道“詩無達詁”,沒想到散文也要去詁,禍兮?福兮?

說到余光中,有一事不說,心裏有點堵。不久前,學者趙稀方一篇文章《揭開余光中的另一面》,使文壇上下開了鍋,一些無事生非的傢伙開始蠢蠢欲動。文章的中揭開的,又是國人很感興趣的“歷史問題”、“政治問題”,竟而質疑餘氏的“人格問題”。我想,不敢是誰,只要攤上了這個敏感的問題,你大概就會百口莫辯了。不敢餘氏早期的文章中有沒有“政治問題”的思想,那終歸是歷史的問題,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政治氛圍中,誰能保證自己不陷入困境,與統治者同調呢?歷史的問題就留給歷史去審判吧。還是回到文學話題上來解讀余光中,餘氏既不是神話,也不存在什麼神話的破滅,給海峽遊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余光中一點寬容吧。

篇二十五:余光中《鄉愁》讀後感

《鄉愁》,是余光中寫的一首詩,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爲主題的詩篇,這一首就是其中情深意長,語音動人的一首。余光中雖然離開家鄉,來到臺灣,但是,他是一個只愛祖國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寫出了他的一顆眷戀祖國的心。同時,也寫出了臺灣人民對大陸家鄉的懷念和摯愛!《鄉愁》一詩,寫出了余光中離開故鄉的思念,那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和那彎淺淺的海峽都表現出作者的思念家鄉的心,然我們感受到作者思念家鄉的一片芳心。《鄉愁》這首詩能表現出作者對祖國摯愛,那麼我們更應該摯愛祖國,即使身在他鄉也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余光中有首新詩《鄉愁》我十分的喜歡,它讀起來餘音嫋嫋,韻味十足,它膾炙人口、廣受歡迎,在平淡之中見真味。朗誦起來的時候可以將潛在我生命裏的激情被激發起來,這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具有普遍性,與中國詩歌史上的鄉愁主題詩歌在情感內涵上完全吻合的。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的美,寄託着異鄉遊子對家鄉的思念與眷戀。從詩中我們可以提煉以下四個詞: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並與時間來了個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表達了作者漫長的人生經歷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之情。第一節中寫的是母子生離之愁,魚腹雁足,此愁尚可聊加慰藉。第三節中寫的是母子死別之愁,陰陽路殊,此愁已是永恆的憾恨。不管生離抑或死別,遊子鄉愁的核心都是指向對母親的思念。而《鄉愁》中的愛情是如此纏綿悱惻,美麗動人的。

成語膾炙人口:膾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意指膾,細切肉;炙,烤肉。膾、炙皆人間美味,“膾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愛吃,或比喻美妙的詩文爲人所讚賞、傳誦。語出唐·林嵩〈周樸詩集序〉。後亦用“膾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源]唐·林嵩〈周樸詩集序〉(據《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乾符七年,閩城殞賊。悲夫!先生名樸,字見素。生於釣臺,而長於甌、閩,與李建州頻、方處士幹爲詩友,一篇一詠,膾炙人口。[典故]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樸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樸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樸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爲《周樸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樸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乾結爲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爲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爲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成語纏綿悱惻:悱惻:悲苦的樣子。舊時形容內心痛苦難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轉淒涼。如:晉·潘岳《寡婦賦》:“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又如:他是個忠臣,而且是個纏綿悱惻的忠臣。——朱自清《經典常談·辭賦》

篇二十六:余光中《鄉愁》的讀後感

著名詩人余光中祖籍是福建的永春,1949年去到臺灣,3年後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先後在數所大學任教,創作,也曾到美國和香港求學、工作。目前在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任教。已出版詩集、散文、評論和譯著40餘種,他自稱是“文學創作上的多妻主義者”。文學大師梁實秋評價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從21歲負笈漂泊臺島,到小樓孤燈下懷鄉的呢喃,直到往來於兩岸間的探親、觀光、交流,縈繞在我心頭的仍舊是揮之不去的鄉愁。”談到作品中永恆的懷鄉情結和心路歷程時他說,“不過我慢慢意識到,我的鄉愁現應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的整個中國的眷戀。”

60年代起余光中創作了不少懷鄉詩,其中便有人們爭誦一時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白髮蓋着黑土,在最美最母親的國土。”回憶起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的情景,余光中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擡頭遠眺,似乎又在感念着當時的憂傷氛圍。他說:“隨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余光中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我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風光、夫子廟雅韻早已滲入他的血脈;抗戰中輾轉於重慶讀書,嘉陵江水、巴山野風又一次將他浸潤。“我慶幸自己在離開大陸時已經21歲。我受過傳統《四書》、《五經》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學的薰陶,中華文化已植根於心中。”余光中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鄉愁》是臺灣同胞、更是全體中國人共有的思鄉曲,隨後,臺灣歌手楊弦將余光中的《鄉愁》、《鄉愁四韻》、《民歌》等8首詩譜曲傳唱,併爲大陸同胞所喜愛。余光中說:“給《鄉愁四韻》和《鄉愁》譜曲的音樂家不下半打,80多歲的王洛賓譜曲後曾自己邊舞邊唱,十分感人。詩比人先回鄉,該是詩人最大的安慰

余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迴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 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 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 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爲親 切,顯示了由西方迴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爲“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余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 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 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餘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彷彿近在眼前。他說:“寫《鄉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着廣泛的同情。不設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爲可能。”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着朦朧的玻璃窗,看着父親母親追着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那時候,我是那麼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於要離開了。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着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然而,餘先生的鄉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無望。他是那麼的驚恐,那麼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卻又是那麼的彷徨失措,因爲他沒有辦法啊!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爲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繫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託之處啊!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這首詩裏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繫起來的物,藉着着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託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裏,其實是有着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麼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啊!多麼的讓人心痛,爲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讚美這長江水!相思並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讀着余光中的鄉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那麼,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在我看來,欣賞文字不僅僅欣賞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餘先生的詩在乍看之下,讓人佩服它的寓情於物所選的“物”是那麼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卻發現巧妙之下涵蓋的是那麼深沉的孤苦與無奈。但是,這又讓我想到了更孤苦更無奈的是“惆悵此情難寄”之人。相比之下,餘先生還是幸運的,因爲他的相思還找得到可寄託之物,也還有可相思之人

余光中有首新詩《鄉愁》我十分的喜歡,它讀起來餘音嫋嫋,韻味十足,它膾炙人口、廣受歡迎,在平淡之中見真味。朗誦起來的時候可以將潛在我生命裏的激情被激發起來,這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具有普遍性,與中國詩歌史上的鄉愁主題詩歌在情感內涵上完全吻合的。

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的美,寄託着異鄉遊子對家鄉的思念與眷戀。從詩中我們可以提煉以下四個詞: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並與時間來了個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表達了作者漫長的人生經歷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之情。第一節中寫的是母子生離之愁,魚腹雁足,此愁尚可聊加慰藉。第三節中寫的是母子死別之愁,陰陽路殊,此愁已是永恆的憾恨。不管生離抑或死別,遊子鄉愁的核心都是指向對母親的思念。而《鄉愁》中的愛情是如此纏綿悱惻,美麗動人的。

《鄉愁》的抒情旨歸是厭棄隔離、厭棄分裂,嚮往團聚、嚮往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鄉愁》是我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詩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篇二十七:余光中《鄉愁》的讀後感

在現代的詩篇和散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他對家鄉親人們的思鄉,也表現了他盼望祖國大陸的統一。他,就是著名的臺灣詩人,《鄉愁》的作者—余光中。

自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到了臺灣,共產黨就把解放臺灣看作是一件大事。毛主席曾說過:“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爲上策”。漸漸的,中國和臺灣從敵對到友善,開始逐漸走向光明,而到後來,臺灣當局發生變化。一些臺獨分子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陰謀。中國各族兒女和臺灣大部分民衆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臺獨鬥爭。

詩人余光中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親眼目睹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看到了時隔幾十年後,有的人與在大陸的親人抱頭痛哭,敘述着太多的悲歡離合,而有的人只能站在親人的墳墓前。於是便寫了這首小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親在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頭;後來啊,鄉愁是一坊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頭。

詩雖然不長,不過卻表達了他對祖國統一的。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繪了祖國了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蹟,而有一些則是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而現在,當我們再一次品味這些詩時,不免會產生一種想法:臺灣到底何時統一?這種想法到現在還是一個知數。而現在我想說的是:“讓我們盼望祖國大陸早日統一,不要就此”感人的悲劇再次出現。

標籤:讀後感 鄉愁